第119章
  一整只老母鸡,几块一看品质就极佳的鸡脯肉,另外两袋子里还装着猪里脊和牛肉。
  这还不算完,另一边的红色塑料袋里,还有只杀好的老鸭,些许排骨,无论哪种食材都是优中选优,不带丝毫掺水。
  宋晚秋远远瞧着,最底下还有一块已经塑封好,光看成色便知道是价值不菲的顶级火腿。
  这一副阵仗一看便不简单,她有些好奇,转头向夏正清问道:“师父,那你今天要做什么菜啊?”
  夏正清其实早就等着小徒弟问话了,此刻不由得抻了抻肩膀,自信道。
  “吃鸡不见鸡,豆花不用豆。”
  “我今天要做的可是咱们川菜的顶级名菜,鸡豆花!”
  第67章 鸡豆花 “鸡豆花?” ……
  “鸡豆花?”
  宋晚秋听后嘴角微张,脸上有些疑惑。
  夏正清笑了笑,温声问道。
  “你可知道我们川菜中的开水白菜?”
  宋晚秋点了点头。
  开水白菜是极为有名的国宴菜,也被称为川菜里的“扫地僧”。
  虽然无麻无辣,却是川菜中的顶级水平。不知道的还以为这菜是白菜泡开水,但实则暗藏乾坤,常常用于招待外宾。
  夏正清接着介绍道:“这开水白菜的名号极大,对吊汤的讲究也高。但是在我们川菜里,还有一道名声虽不及开水白菜响亮,但味道和做法都极其类似的菜。”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做的鸡豆花。”
  厨房水池边,大师兄薛景易已经率先清洗起食材来。
  这老母鸡和老鸭都是今早上现杀的,昨夜夏正清念头一起,便立刻吩咐他酒楼里的二厨联系供应商,备了最好的土鸡土鸭。
  鲜活的鸡鸭两个小时前还被捆着脚活蹦乱跳,转瞬便被放血烧毛,身上的杂毛全被细心夹得一干二净。
  “晚秋啊,你昨晚上的汤炖得好,但这炖汤和吊汤的区别可不小,想要学会吊上一锅上好清汤没那么简单。”
  夏正清推心置腹地对宋晚秋嘱咐道。
  在正规后厨里,往往都要备上一锅高汤,但这高汤的水平也是有讲究的。
  像开水白菜那样的高级清汤,就需要厨师在跟前无比精心,甚至要花上一整天来完成扫汤的工序。
  夏正清见那边薛景易的食材已经清洗处理干净,连忙又招呼他过来打下手。
  “好了,先焯上吧!”
  这正式进了厨房做菜,夏正清一改先前的笑意模样,神色也都端正起来。
  旁边的薛景易虽然瞧着年纪不小,但这会做起帮厨来也是丝毫不乱,配合极为默契。
  “这个焯水,就跟咱们平常是一个做法,唯一要注意的就是这个时间要稍微久点,不然里头的血沫要是没出来,咱们后头的一锅清汤就坏了。”
  沸腾的水面加入了葱姜,鸡鸭排骨还有那一块精品火腿都跟着进了汤锅。
  “无鸡汤不鲜,无鸭汤不香,无骨汤不浓,无火腿汤不美。”
  焯好水的食材被薛景易仔细地洗干净血沫,这才转移到另一个大桶之中,重新加水烧开。
  夏正清用汤勺推动着大桶里的食材,耐心地对宋晚秋道。
  “这四样食材都是咱们最后一锅鲜汤的底味来源,如果是做开水白菜的话,咱们这锅里还得再下大肘子来增香增浓,这也是为什么看着平平无奇的一碗清汤,里头的香味是一点不少。”
  这厨师的职业,是从上古便流传,在很多人眼中不算高大上,但普通穷人其实也经不得里头的损耗。
  俗话说得好,这灾年饿不到厨子,但想要养出一个好厨师,这里头的花销也实在不少。
  就说面前这锅正在吊着的高汤吧,里头鸡肉选的是三年以上的散养母鸡,脂肪黄,骨髓浓,火腿更是用的正宗宣威火腿中段的黄金部位。
  可偏偏这些食材的汇聚,也不过是为了成就这一锅高汤。
  等到这汤吊出来,里头的肉类都已经没了味,实在要吃也不是不成,但里头寡淡得很,很多酒楼也会对这些食材弃之不用。
  锅里中火烧开,又转成文火慢熬。
  “师父,这汤现在就不管了吗?”
  宋晚秋有些疑惑,见大师兄收拾起食材,师父这会儿也打算抽身出去。
  “时间还早呢!”
  夏正清呵呵一笑,嘱咐薛景易将鸡脯肉先放好。
  “这锅汤要想熬出滋味,还得等个六七小时,我可是算着时间,说好的晚上就是晚上。”
  “走吧,咱们也出去给光霁他们帮帮忙。”
  夏正清对着薛景易摆了摆手,外头院子里的烧猪蹄大军一下子得了助力,这猪蹄处理起来的动作也快了好多。
  今天这工作午餐是一道酸菜鱼,滋啦下去的热油配着底部的金汤,鱼片的腥味也被宋晚秋提前处理,吃得薛景易都眼前一亮,对小师妹的认可度都高了不少。
  虽然加了两个人,但底部的配菜也不少,混上好些已经在后院泡菜坛里腌渍得不能再入味的泡萝卜,满满一盆酸菜鱼被清得只剩底部的金汤。
  这周的卤猪蹄专享日属实是给店里其他人都添了不少方便。
  每日的卤猪蹄定量是早早定下,原本的切配和预约菜打包工序都没了,前厅里陈亚文和简棠一边看着手机,手上熟练地给晚上的炭烤卤猪蹄叠起打包盒。
  后厨里,宋晚秋也迅速地将几大锅猪蹄一一焯水后进锅焖上,之前放着其他菜品的铁桶现在已经完全沦为了卤猪蹄的战场。
  不过这猪蹄数量虽然成倍增加,工作量却减去不少。
  毕竟这炖一锅卤猪蹄和炖上七八锅比起来,数量虽然新增了,实际的工作量也不过是多焯几次水,香料再多备几份罢了。
  将猪蹄通通焖上又歇了会儿,宋晚秋又才被师父拉过去围观教学。
  “师父,这汤不是还没到时间吗?”
  “汤的时候还没到,但这鸡脯肉该处理起来了。”
  夏正清又将角落里跟元光霁聊天的大徒弟叫了过来。
  “咱们这用来做豆花部分的鸡肉,在处理后最好提前冷藏下,这样也能让我们最后成菜的口感更加嫩滑。”
  薛景易一见师父传唤,不由得叹了叹气,不过还是老老实实跟了过来。
  他按住斜方肌,微微舒展了下肩颈肌肉。
  “是要剁肉了吗师父?”
  夏正清点了点头,薛景易拿过菜刀,又将鸡脯肉端了过来。
  人身上的气质大抵是多变的,先前还不大瞧得出,但薛景易拿起菜刀后,顿时像是变了个人。
  手起刀落,紧实的鸡脯肉先被切成了均匀的细丝,又被斩成小丁。
  一堆小丁的鸡肉被码在菜墩上,薛景易将菜刀180度转了个向,双手握着刀柄,刀背向下剁起肉来。
  昨晚上薛景易收到夏正清消息时还有些心不甘情不愿。
  【师父,非得要我去啊?】
  【你个逆徒!为师这么大年纪了,你还好意思让我干那么多活啊!】
  【但是师父…这鸡豆花现在不是也能用料理机做吗,你直接用机器打不就行了。】
  【这可是给你小师妹做的第一顿菜!你怎么好意思让为师用料理机的!】
  【上不尊敬师父,下不友爱师妹,臭小子明天不来就等着我去杏花楼抽你吧!】
  明明是冬天,室内的暖气也不算太高,但薛景易的额头已经微微冒汗,握着刀柄的手也有些疲累。
  这就是他不想来的原因!
  做鸡豆花的鸡肉蓉需要好生处理,里头要花的功夫不比那高汤差。
  就连薛景易自己都好久没有亲手来剁这鸡肉蓉了,当下很多川菜酒楼对于这鸡豆花的做法都加以简化,料理机一个开关,里头的肉块瞬间便能打成泥。
  鸡肉丁在薛景易的上下锤剁下变成了细细的碎泥,夏正清虽然没有自己亲自上手,却也严谨地在边上观察着。
  这鸡肉蓉若想要在后面调出粘手质感,形成凝固性更好的豆花形态,这用刀背剁的工序是少不了的。
  只有用刀背手工细剁,鸡肉才能更好出浆,这制作的工序上也会更精细。
  只不过…夏正清非要拉上薛景易而不用料理机的原因并不全然为此。
  毕竟他之前给其他徒弟也做过鸡豆花, 他又不是那些古板的保守派,酒楼里的第一台料理机还是他早年买的外国进口货,这科技改变未来的事,夏正清是实打实的开拓者。
  昨晚上给小徒弟做味觉测验时,夏正清可就观察得明明白白了。
  比起普通人中的灵敏味觉,宋晚秋这味觉天赋几乎是拉到了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