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夏正清今天穿得倒是比昨天正式多了,身上的中式大褂上还带着手工刺绣的暗金花纹,发型也被整整齐齐打理。
  此刻他双手向后一背,只要不开口,身上的大师气质还是在的。
  跟夏正清比起来,旁边的中年男人瞧着便没有那么轻松了。
  薛景易这会脸上看不出喜怒,但手上提着的袋子却是沉甸甸地勒着手。
  “景易啊,你面前这位就是我昨天刚收的小徒弟,也就是你的小师妹,你可得帮师父好生关照着啊!”
  比起不大着调的师父,面前的薛景易虽然看着面色冷淡,可瞧着确实靠谱些。
  “小师妹好,我平常就在咱们h市的杏花楼后厨上班,你要是有什么问题可以跟我微信联系,或者来店里找我都可以。”
  薛景易率先打了招呼,虽然语气冷冷,话里的关照却不少。
  这其实也是昨晚蒋乾给宋晚秋琢磨找师父时选择夏正清的原因。
  夏正清不仅自己平常便在h市常年扎根,他名下已经学成出师的好几个徒弟也有在h市的。
  像大徒弟薛景易去了外头的杏花楼做主厨,还有好些个出师后也没外出,就在夏正清自己的餐厅后厨上班。
  便是夏正清年纪大了有心无力,这旁边的人也能帮上忙。
  别的不多说,老夏这人真是运道好,自己顺风顺水也就罢了,教出的几个徒弟也是一个比一个让人放心。
  蒋乾对这一点可是体会颇深。
  “大师兄好!”
  宋晚秋连忙点头问好,刚想从他手上接过沉沉的食品袋便被他退避拒绝了。
  “嗯?光霁怎么也在?”
  薛景易目光轻扫了一眼院落,瞧见那边上正俯在盆子上擦洗猪蹄的身影上。
  蒋乾和夏正清关系好,他俩的徒弟也都认识。
  作为破例收下的关门小弟子,蒋乾虽然也对元光霁用了心,但难免偶尔因为事务繁忙,没时间教学,便将自己徒弟“托管”出去。
  元光霁小的时候,蒋乾还能用练基本功的借口将他糊弄在后厨里切丝,年纪越大越不好骗。
  焦头烂额的蒋乾便将目光投向了自己老友那靠谱的大徒弟身上。
  杏花楼外一辆黑色商务车停下,随后便空留一个半大小子的元光霁与年纪轻轻便要带小孩的薛景易。
  因着这层缘故,元光霁和薛景易的私交属实不错,二人关系也有些亦师亦友的意味在。
  “景易哥早!”
  薛景易眉头微微皱起,抬手指着元光霁,对着宋晚秋说道。
  “怎么安排他干这活?他一个大男人还怕苦怕累了?”
  大师兄的不满抱怨,让原本就有些冷淡的面色看着更添了一层寒霜般的怒意。
  原本见到熟人刚扬起笑脸的元光霁顿时也耷拉下来,宋晚秋小声地为他辩解道。
  “不是的大师兄,光霁他晚上开业后的活比较重,所以我们才特地安排他上午做点轻松的。”
  院里无论是烧火还是帮着按猪蹄,看着轻松里头要花的心力和力气可不少。
  这火钳扒拉猪蹄也是要用上几分力气,还要与烧火那位协力配合。
  烧火这活更不用说,虽然看着手上只需拿着火枪很是轻松,但这长期保持一个动作也是让人僵得不行。
  更别提这火候大小的控制,若是烧得轻了,猪蹄里的毛囊没被漂干净,里头的腥臊味去不掉。
  但若是烧得重了,这猪蹄糊底的事先不说,里头的皮肉大面积皮开肉绽,最后这卤猪蹄成菜的美观和味道都要受影响。
  门外汉瞧这些活计自然看不出来,但薛景易这专业的一扫,便知道坐在边上刷猪蹄的元光霁正干着最简单的那道工序。
  旁边这烧猪蹄的活还得一根一根慢慢来,那头刷的人也只需不紧不慢,便是有点没刷到,再过一道水就是。
  薛景易带着疑问朝着师父望去,见夏正清点了点头确认这才放过他。
  夏正清和蒋乾昨晚的探班可不是白来吹风的,宋记这几天因为烤猪蹄时间偏慢,营业时间也迎来史诗级加强。
  元光霁昨晚拷到最后都快觉得手不是自己的了,可若要休息,那边上苦苦等候的顾客的哀求眼神可不是吃素的。
  若非将这辛苦看在眼里,夏正清和宋晚秋也不会为其点头。
  “行吧,你说的也有道理。”
  薛景易这才点了点头,又对着宋晚秋补充道:“他现在既然是你店里的小工,你有什么工作都要放开了吩咐,无需畏首畏尾。”
  宋晚秋连忙应是,不过还是小声道:“好的大师兄,但是他毕竟没给工资诶…”
  她平日里吩咐起陈亚文和简棠都还算自然,但叫元光霁做事时总想着对面工资单上的零蛋,有些不好意思。
  薛景易恨铁不成钢地看着宋晚秋,告诫道:“那怎么了?这做小工就要有做小工的规矩,后厨里不拿工钱的学徒工那么多,他还想有特殊待遇?”
  说罢立刻高声对着院子那头的元光霁喊道:“手脚麻利点!不准偷懒啊!”
  薛景易这副自然得不行的风范令宋晚秋瞬间叹为观止,瞧着竟比夏师父更威严些。
  宋晚秋的围裙仍旧挂在身上,转身跟着师父和大师兄进了厨房。
  一到地方,薛景易这才将袋子里的东西都捡了出来。
  “晚秋啊,师父昨天晚上思来想去,用这道菜给你做入师门后的第一顿是再好不过了。”
  夏正清乐呵地对着宋晚秋开口道:“这学厨总得有个标杆,若是空口凭说,那这徒弟再怎么琢磨也不好摸着方向。”
  “咱们这学厨一旦开始,便要多尝尝好菜,开开眼界。这尝过的好东西多了,你这心里的境界便也能升上去了。”
  夏正清的眼神中略带深意,但瞧着宋晚秋的目光却无比真诚。
  昨天离开后,他便向元光霁旁敲侧击地打听着小徒弟的底细,对宋晚秋也有了些更多的认识。
  小徒弟这从小味觉便异常发达,这是坏事,也是好事。
  在寻常人家,这吃什么都觉得异味明显的舌头便不是个好吃口。
  但若是身边有那么个厨师界的引路人瞧见了宋晚秋的样子,这些麻烦便瞬间成了肉眼可见的溢出来的天赋。
  宋晚秋的家境普通,身边也没个灵醒的发掘到她这独特天赋。
  这学画的要多看大师之作,学拍电影的要多拉片分析细节,这学习厨艺,自然也要多尝好菜。
  这好菜尝得越多,对厨艺的整体认知也会更加宽泛,再上一层楼。
  因而在夏正清看来,他这小徒弟如今最紧要的并非是光练基本功,这开拓眼界的事也是马虎不得。
  “晚秋啊,你可知道我们川菜的特点是什么?”
  夏正清撑着桌子,温声发问道。
  “麻辣鲜香?”
  宋晚秋有些困惑,低声回答道。
  但这答案却没有让夏正清满意,他摇了摇头,开口解释道。
  “麻辣鲜香是川菜的特点,但我们川菜可不是光有麻辣,在我们的菜系里,味型丰富,技法多样,绝非麻辣二字能够概括的。”
  川菜离不得麻辣,但川菜并非只有麻辣。
  作为当今声名远扬,火遍大江南北的重要菜系,川菜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同时又能凭借大众化的口味让广大食客得以接受。
  这也是为什么在离巴蜀千里之外的h市,夏正清这一脉传统的川菜厨师能在这里落脚扎根,丝毫没有水土不服之色。
  对于许多对川菜泛泛了解的外地人而言,重麻重辣成为了川菜的最大特点。
  就像那牛油火锅、水煮肉片、麻婆豆腐等菜品就是凭着那火爆的口味给食客留下了深刻记忆,却也让好些人将这麻辣口味,一味求辣作为了对川菜的刻板印象。
  “别的不多说,那鱼香荔枝味的鱼香肉丝,家常口味的回锅肉,又有哪道像江湖菜那般的重麻重辣呢?”
  夏正清对着小徒弟推心置腹道:“昨晚老乾将你介绍给我,实则也考虑到了这菜系的风格问题。”
  “我们这川菜厨师,要掌握的技法多样,对于不同的菜,刀工火候有不一样的要求,这调味 上同样如此。”
  “川菜的诸多味型,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接受,但是每一个人都能在这些味型里找到自己喜欢的那一种风味。”
  “你虽然暂时没考虑好将来的出路,但掌握了我们具有复合味型体系,层次分明的川菜技法,将来无论对哪种菜系感兴趣,也都有了一拼之力。”
  宋晚秋听后认真地点点头,将夏师父的话都听进了心里。
  另一边,薛景易已经主动对着袋子里自带的食材处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