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难道殿下是想要斩草除……”那人心一惊,陡然住了嘴,“殿下就不怕时倾尘知道吗?”
“知道?知道什么?”李元芳勾了勾唇,“等他知道的时候,人早就已经死了,他只会恨自己没有保护好她,怎么会知道是我们动了手脚?天澜是个痴情人,只要沈衔月一死,他这一生,都不会再有妻妾,也就更不会再有子孙,他就可以全心全意为我所用,为大徵所用。”
*
北凉。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天气怪得很,一时冷,一时暖,一时落了雨,一时又刮了雪,反反复复,总没有个晴天,在叶三郎的精心照料之下,沈衔月的身子一点点好了起来,唯一让她放心不下的是,明明这一场仗,时倾尘都已经获胜了,他为什么还迟迟没有消息递回来。
这日,叶三郎有些生意上的事情,急需出门一趟,郎中说,沈衔月胎象已稳,这让他的心里安慰不少,嘱咐了侍女和随从两句,匆匆忙忙,策马而去。
大漠之地多黄沙,沈衔月本来是想出来透透气,才走了没两步,就被烟尘呛了回去,她回屋坐下,正要斟茶润润嗓子,发现瓷盏之下似乎压了个东西。
沈衔月环顾四下,哪有半点人影,她悄悄揣了信函,趁着伺候的侍女不察,展开来读,这一读,却是让她唬了一大跳。
这封信函是青崖写的,里面说,时倾尘身陷囹圄,性命垂危,明明是立了大功,却要被当作佞臣贼子处死,迫在眉睫,为今之计,只有请她回长安走一趟,因为她太傅之女的身份,若能为时倾尘辩护脱罪,或许还有一二分可救。
沈衔月紧紧攥着信函,扯出一丝丝褶皱,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她只觉得腹中孩儿似乎也不安了起来,这一下,更让她手足无措。
一孕傻三年。
不是白说的。
沈衔月担心时倾尘的安危,再想想叶三郎此前吞吞吐吐的模样,更对这封信函深信不疑,当下就支开侍女随从,按照青崖所说的时间地点,召见了他。
来人,确是青崖,他告诉沈衔月,他已在郊外备了车马,随时便可启程,只是他也说,如今时倾尘处境危险,即便沈衔月回了长安,也未必能救得了人,正所谓,欲拒还迎,以退为进,青崖知道,如果一味劝她回长安,反而容易引起她的怀疑,还不如假借少主的叮嘱,消了她的疑心,果然,她听了这话,更是深信不疑,当下便要启程。
她,要去救他。
*
长安。
大明宫。
灯火葳蕤,寒凉彻骨,李承赫冠冕齐整,扶阑而立,他的祖父就是用这一招逼得彼时的皇帝退了位,他不曾料到,有朝一日,这一招也会落到自己的身上,他更不曾料到,这个人,会是他又怜又愧的儿子,他生性多疑,臣子、妻妾、儿孙,他都是有所防备的,唯独对这个幼时失去生母,少时为救自己毁了容颜的儿子多了几分怜惜。
李承赫永远不会明白,五岁那年,李元芳就已经因为母妃之死恨上了自己,而后的救驾之功,容颜尽毁,不过是李元芳的绸缪与算计罢了。
是啊,他可以算计自己的女人,为什么这些女人生的孩子就不可以算计他呢,他忘记了,这些孩子身上流的血脉,他不过占了一半而已。
另一半,他不敢想,更不愿想。
第67章
在李承赫的心中,天下女子大抵分为几种,容妍貌美者可作花瓶摆设,温柔和顺者可作衣衫裘衾,家世显赫者可作青琐丹墀,善操剑戟者可作女墙盾弩,桀骜不驯者可作儆猴之鸡,体魄强健者可作绵延之器,凡诸女子,不过是他玩弄帝王权术的手腕罢了。
直到李承赫遇到了慕容蝉。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李承赫从未见过这样的女子,她的胸襟,她的才情,她的谋略,她的果敢,都让他自愧弗如,望尘莫及,彼时,慕容蝉为护大徵子民安宁,率领建安盟的人马远赴北疆,她与燕王时玄朔同袍杀敌,生死与共,结下了坚固的友谊,李承赫不知道自己是几时动的心,可是,当他看见慕容蝉和时玄朔二人把酒言欢的时候,他的心好痛,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对她的感情。
不知不觉间。
已成长江水。
从小到大,李承赫鲜少有犹疑不定的事情,可是这件事,他却是思忖了许久,旬日之后,他找到慕容蝉,开门见山地表明了自己的心意,还没等慕容蝉拒绝,他说了这样一席话。
“阿蝉,我知道你同玄朔有情,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他是大徵的肱骨之臣,你是江湖的建安盟主,你们两个若在一起,将会掀起多少风浪,又会有多少无辜百姓因此丧命,像我们这样的人,儿女私情注定应该排在家国大义之后,你说,是不是?”
慕容蝉闻言,笑了一笑,折身策马而去,轻亮的声音响彻云霄,“先把这场仗打完再说。”
李承赫原本以为此事告吹,还暗暗恼悔了一阵子,后来,他们打完仗,一道回了长安,他永远记得,那一日,星桥火树,红莲万蕊,他们一同从庆功宴出来,慕容蝉还束着高髻,穿着戎装,他们走到春明门,她问他想不想看花灯。
他当然说想。
她一扬马鞭,绝尘而去,他连忙策马而上,却还是被她甩得越来越远,他一径追到曲江池畔,薄纱轻拢,烛影辉煌,千万盏灯火揉碎,似有星汉天上来,不远处,画舫漾开一道道潋滟的波痕,笙歌悠扬入水,浸着夜里的湿与暖。
有人在唱曲子词
。
“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
李承赫寻了半晌,也寻不见慕容蝉的人影,正要离去,却见画舫悠悠转转,停在了自己的对面,鬼使神差地,他站住了脚,望向挑起珠帘的人。
云一样的鬟鬓,花一样的容颜,他第一次看见她穿女子的裙衫,鲜妍明媚,倾国倾城,比曲江池畔的花灯还要璀璨几分,似是天边最皎洁的月光,落入他的心湖,漾起圈圈涟漪。
他终于如愿娶到了她,人呢,往往是在没得到之前百般忧虑,得到之后却又患得患失,他爱她,是因为她的才干,她的光芒,后来,他忌惮她,畏惧她,嫉妒她,亦是因此。
这个女子太可怕了。
她不仅能领兵打仗,平乱攘夷,还能在满朝文武都束手无策的时候,迅速想出应对之策,起初,他还是欢喜的,直到那一日,他看见她提着朱笔,端坐案前,有条不紊地跟自己说着当下的吏治弊端,他突然忍不住掀了桌案,不等她反应过来,他抬身而起,大步离去。
事后,李承赫也是后悔的,他知道自己没有什么发脾气的理由,为臣,她心心念念都是大徵子民,为妻,上到要事谋断,下到宫闱细琐,她都帮了自己许多,可他就是觉得气闷,为什么她就不能像父皇的妃子们一样,做一个温婉柔顺的女子,只知道争宠斗艳,对他言听计从,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光芒四射,让他觉得自己在她的面前,都黯然失色。
自尊心作祟,他晾了她好几天,他想等着她主动过来和缓关系,这样自己也好有个台阶下,他是天子啊,他是君父啊,他怎么能放下身段,去讨好一个女人呢,哪怕,他很爱很爱这个女人,他就这么等啊,最后,他等到了她一人一马离开皇城的消息。
李承赫立时慌了神。
慕容蝉不是一般的女子,毫不夸张地说,她掌着建安盟,就相当于掌着大半个江湖,更遑论,她还同燕王时玄朔关系匪浅,如果放她离开长安,有朝一日,定成心腹大患。
至高至明日月。
至亲至疏夫妻。
李承赫立时命亲信白仇追了出去,还交代,无论如何,一定要把人带回长安,为了防备燕王借机生事,他又违背良心,借着燕王不曾请旨,擅作主张出兵北凉的事情,将燕王斥为乱臣贼子,夺了燕王的兵权,他不知道的是,慕容蝉在离开长安之前,已经怀了他的孩子。
一个怀孕的妇人,能走多远,白仇很快就追上了她,并把李承赫的礼物双手敬上,聊作愧歉之意,慕容蝉看在腹中孩子的份上,还是决定跟白仇回去,就在这个时候,她意外得知燕王府发生的事情,在她心中,男女之情本就在其次,她之所以应允了李承赫,为的,就是这个江山社稷,可如今,李承赫却因为一己私心,折损忠臣良将,她失望之余,更觉心痛。
寥寥几招,白仇的神策军就败下阵来,慕容蝉疾驰而出,直奔北疆,同时放出建安盟的纸鸢,勒令盟中之人奔赴北疆助燕王时玄朔一臂之力,她不在意谁来做这个皇帝,更不在意腹中孩子的生父是谁,她在意的是,谁做这个皇帝,能让江山一统,边地永固,万世承太平,如果这个朝廷从下到上都烂透了,换个皇帝做做,又有何妨?
这个举动,落在白仇眼里,无异于造反谋乱,白仇原是在李承赫身侧服侍的内宦,后来,他在一次狩猎中讨得了好彩头,被李承赫称赞有将帅之才,由是送入军中,成为了神策军的副使,在他的心中,皇权是不可撼动的存在,正所谓,事急从权,白仇来不及回长安请旨,就带着残存的神策军追了上去,他知道,他打不过慕容蝉,所以,他使了阴招。
“知道?知道什么?”李元芳勾了勾唇,“等他知道的时候,人早就已经死了,他只会恨自己没有保护好她,怎么会知道是我们动了手脚?天澜是个痴情人,只要沈衔月一死,他这一生,都不会再有妻妾,也就更不会再有子孙,他就可以全心全意为我所用,为大徵所用。”
*
北凉。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天气怪得很,一时冷,一时暖,一时落了雨,一时又刮了雪,反反复复,总没有个晴天,在叶三郎的精心照料之下,沈衔月的身子一点点好了起来,唯一让她放心不下的是,明明这一场仗,时倾尘都已经获胜了,他为什么还迟迟没有消息递回来。
这日,叶三郎有些生意上的事情,急需出门一趟,郎中说,沈衔月胎象已稳,这让他的心里安慰不少,嘱咐了侍女和随从两句,匆匆忙忙,策马而去。
大漠之地多黄沙,沈衔月本来是想出来透透气,才走了没两步,就被烟尘呛了回去,她回屋坐下,正要斟茶润润嗓子,发现瓷盏之下似乎压了个东西。
沈衔月环顾四下,哪有半点人影,她悄悄揣了信函,趁着伺候的侍女不察,展开来读,这一读,却是让她唬了一大跳。
这封信函是青崖写的,里面说,时倾尘身陷囹圄,性命垂危,明明是立了大功,却要被当作佞臣贼子处死,迫在眉睫,为今之计,只有请她回长安走一趟,因为她太傅之女的身份,若能为时倾尘辩护脱罪,或许还有一二分可救。
沈衔月紧紧攥着信函,扯出一丝丝褶皱,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她只觉得腹中孩儿似乎也不安了起来,这一下,更让她手足无措。
一孕傻三年。
不是白说的。
沈衔月担心时倾尘的安危,再想想叶三郎此前吞吞吐吐的模样,更对这封信函深信不疑,当下就支开侍女随从,按照青崖所说的时间地点,召见了他。
来人,确是青崖,他告诉沈衔月,他已在郊外备了车马,随时便可启程,只是他也说,如今时倾尘处境危险,即便沈衔月回了长安,也未必能救得了人,正所谓,欲拒还迎,以退为进,青崖知道,如果一味劝她回长安,反而容易引起她的怀疑,还不如假借少主的叮嘱,消了她的疑心,果然,她听了这话,更是深信不疑,当下便要启程。
她,要去救他。
*
长安。
大明宫。
灯火葳蕤,寒凉彻骨,李承赫冠冕齐整,扶阑而立,他的祖父就是用这一招逼得彼时的皇帝退了位,他不曾料到,有朝一日,这一招也会落到自己的身上,他更不曾料到,这个人,会是他又怜又愧的儿子,他生性多疑,臣子、妻妾、儿孙,他都是有所防备的,唯独对这个幼时失去生母,少时为救自己毁了容颜的儿子多了几分怜惜。
李承赫永远不会明白,五岁那年,李元芳就已经因为母妃之死恨上了自己,而后的救驾之功,容颜尽毁,不过是李元芳的绸缪与算计罢了。
是啊,他可以算计自己的女人,为什么这些女人生的孩子就不可以算计他呢,他忘记了,这些孩子身上流的血脉,他不过占了一半而已。
另一半,他不敢想,更不愿想。
第67章
在李承赫的心中,天下女子大抵分为几种,容妍貌美者可作花瓶摆设,温柔和顺者可作衣衫裘衾,家世显赫者可作青琐丹墀,善操剑戟者可作女墙盾弩,桀骜不驯者可作儆猴之鸡,体魄强健者可作绵延之器,凡诸女子,不过是他玩弄帝王权术的手腕罢了。
直到李承赫遇到了慕容蝉。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李承赫从未见过这样的女子,她的胸襟,她的才情,她的谋略,她的果敢,都让他自愧弗如,望尘莫及,彼时,慕容蝉为护大徵子民安宁,率领建安盟的人马远赴北疆,她与燕王时玄朔同袍杀敌,生死与共,结下了坚固的友谊,李承赫不知道自己是几时动的心,可是,当他看见慕容蝉和时玄朔二人把酒言欢的时候,他的心好痛,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对她的感情。
不知不觉间。
已成长江水。
从小到大,李承赫鲜少有犹疑不定的事情,可是这件事,他却是思忖了许久,旬日之后,他找到慕容蝉,开门见山地表明了自己的心意,还没等慕容蝉拒绝,他说了这样一席话。
“阿蝉,我知道你同玄朔有情,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他是大徵的肱骨之臣,你是江湖的建安盟主,你们两个若在一起,将会掀起多少风浪,又会有多少无辜百姓因此丧命,像我们这样的人,儿女私情注定应该排在家国大义之后,你说,是不是?”
慕容蝉闻言,笑了一笑,折身策马而去,轻亮的声音响彻云霄,“先把这场仗打完再说。”
李承赫原本以为此事告吹,还暗暗恼悔了一阵子,后来,他们打完仗,一道回了长安,他永远记得,那一日,星桥火树,红莲万蕊,他们一同从庆功宴出来,慕容蝉还束着高髻,穿着戎装,他们走到春明门,她问他想不想看花灯。
他当然说想。
她一扬马鞭,绝尘而去,他连忙策马而上,却还是被她甩得越来越远,他一径追到曲江池畔,薄纱轻拢,烛影辉煌,千万盏灯火揉碎,似有星汉天上来,不远处,画舫漾开一道道潋滟的波痕,笙歌悠扬入水,浸着夜里的湿与暖。
有人在唱曲子词
。
“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
李承赫寻了半晌,也寻不见慕容蝉的人影,正要离去,却见画舫悠悠转转,停在了自己的对面,鬼使神差地,他站住了脚,望向挑起珠帘的人。
云一样的鬟鬓,花一样的容颜,他第一次看见她穿女子的裙衫,鲜妍明媚,倾国倾城,比曲江池畔的花灯还要璀璨几分,似是天边最皎洁的月光,落入他的心湖,漾起圈圈涟漪。
他终于如愿娶到了她,人呢,往往是在没得到之前百般忧虑,得到之后却又患得患失,他爱她,是因为她的才干,她的光芒,后来,他忌惮她,畏惧她,嫉妒她,亦是因此。
这个女子太可怕了。
她不仅能领兵打仗,平乱攘夷,还能在满朝文武都束手无策的时候,迅速想出应对之策,起初,他还是欢喜的,直到那一日,他看见她提着朱笔,端坐案前,有条不紊地跟自己说着当下的吏治弊端,他突然忍不住掀了桌案,不等她反应过来,他抬身而起,大步离去。
事后,李承赫也是后悔的,他知道自己没有什么发脾气的理由,为臣,她心心念念都是大徵子民,为妻,上到要事谋断,下到宫闱细琐,她都帮了自己许多,可他就是觉得气闷,为什么她就不能像父皇的妃子们一样,做一个温婉柔顺的女子,只知道争宠斗艳,对他言听计从,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光芒四射,让他觉得自己在她的面前,都黯然失色。
自尊心作祟,他晾了她好几天,他想等着她主动过来和缓关系,这样自己也好有个台阶下,他是天子啊,他是君父啊,他怎么能放下身段,去讨好一个女人呢,哪怕,他很爱很爱这个女人,他就这么等啊,最后,他等到了她一人一马离开皇城的消息。
李承赫立时慌了神。
慕容蝉不是一般的女子,毫不夸张地说,她掌着建安盟,就相当于掌着大半个江湖,更遑论,她还同燕王时玄朔关系匪浅,如果放她离开长安,有朝一日,定成心腹大患。
至高至明日月。
至亲至疏夫妻。
李承赫立时命亲信白仇追了出去,还交代,无论如何,一定要把人带回长安,为了防备燕王借机生事,他又违背良心,借着燕王不曾请旨,擅作主张出兵北凉的事情,将燕王斥为乱臣贼子,夺了燕王的兵权,他不知道的是,慕容蝉在离开长安之前,已经怀了他的孩子。
一个怀孕的妇人,能走多远,白仇很快就追上了她,并把李承赫的礼物双手敬上,聊作愧歉之意,慕容蝉看在腹中孩子的份上,还是决定跟白仇回去,就在这个时候,她意外得知燕王府发生的事情,在她心中,男女之情本就在其次,她之所以应允了李承赫,为的,就是这个江山社稷,可如今,李承赫却因为一己私心,折损忠臣良将,她失望之余,更觉心痛。
寥寥几招,白仇的神策军就败下阵来,慕容蝉疾驰而出,直奔北疆,同时放出建安盟的纸鸢,勒令盟中之人奔赴北疆助燕王时玄朔一臂之力,她不在意谁来做这个皇帝,更不在意腹中孩子的生父是谁,她在意的是,谁做这个皇帝,能让江山一统,边地永固,万世承太平,如果这个朝廷从下到上都烂透了,换个皇帝做做,又有何妨?
这个举动,落在白仇眼里,无异于造反谋乱,白仇原是在李承赫身侧服侍的内宦,后来,他在一次狩猎中讨得了好彩头,被李承赫称赞有将帅之才,由是送入军中,成为了神策军的副使,在他的心中,皇权是不可撼动的存在,正所谓,事急从权,白仇来不及回长安请旨,就带着残存的神策军追了上去,他知道,他打不过慕容蝉,所以,他使了阴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