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殿下,我既然已经决定离开长安,这些便都是身外之物,同我再无干系,便是凤箫、砚墨、青崖、断舟几个,我也已经叫他们各谋生路,不必再跟着我了,所以,这枚玉佩还是放在殿下这里,最为妥当,殿下若不想要,砸了也罢,丢了也好,横竖不与我相干。”
李元芳摇头苦笑,他并非不贪恋这个权柄,只是他比谁都知道,建安盟认玉,更认人,即便自己有了这个信物,也难以号令建安盟中人,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继续放在他那儿。
如果注定有这么一个人。
李元芳情愿这个人是他。
“这建安盟,原是南朝公主慕容雪华所立,南朝亡灭,全靠这一支人马延续南朝血脉,若非流有慕容氏血脉的人,建安盟是不会听令的,我纵然握有玉佩,也同卵石无异,还不如放在你的手里,万一有一日,天下再生变故,还总有一个应对之策。”
时倾尘这才把玉佩收入怀中。
“既如此,我先替殿下收着,若真有那样一日,殿下只管遣人来找我,只要是为国为民之事,我定然以身许之,万死不辞。”
李元芳敛眉,稍作思忖。
“眼下,倒真有一件为难的事情。”
时倾尘拱了拱手。
“殿下无需客气,若有我什么能帮上忙的地方,尽管直言。”
李元芳笑着拉他坐下。
“父皇病重,听信谗言,我原是好意,想为父皇请君侧,除奸佞,这才谎称父皇驾崩,夺了这长安城的权柄,可是如今,父皇从病中醒来,反以为是我犯上作乱,滥杀臣弟,天澜,你说这可如何是好啊,若是要我亲手送父皇上路,我也是下不了这个手的,可若是坐视不管,父皇一旦痊愈,定会联合老臣,废我储位,我被废了也不打紧,只这天下,怕又是一场浩劫。”
时倾尘听出了这话的言外之意,唇角上扬,轻缓一笑,不疾不徐地说。
“这有何难,古来忠孝难两全,既然殿下为难,不如,就让我去做这个恶人。”
李元芳一喜。
“当真吗?”
时倾尘轻轻点了下头。
“我几时同你说过假话。”
李元芳脸上流露出一抹难色。
“只是天澜,这世上从来就没有不透风的墙,父皇好歹也是天子,虽然做了些糊涂事,到底也是大徵的九五至尊,他若死了,那帮老臣定会嚷嚷着查验尸身,我只怕届时会连累你。”
时倾尘又是一笑。
“查便查吧,假使事情真的败露了,你大可以把罪责全都推到我头上,一纸问罪文书,从此了却我在这人世间的名姓,也算还我一个自由,说起来,我还要谢你呢。”
李元芳见时倾尘如此爽快,反而举棋不定,犹疑起来。
“不,此事非同小可,还需斟酌,天澜,你别急,容我再想想,再想想。”
时倾尘微微一笑,也不催促,轩榥之外,雪意正浓,他知道,李元芳巴不得自己走远是真的,他也知道,李元芳舍不得自己走远,也是真的,人与人之间,本就是若干细若游丝的东西相互勾连,少上稍许,多上稍许,又或错上稍许,都将是另一番天地。
这一世。
若能带罪退隐。
便是最好的结局。
第66章
雪还在下。
复道汤汤,曲台央央,绰绰约约的印记恍若荒腔走板,谱出一尾盛大的繁芜。
似冬日枯草,虽衰,却成燎原之势。
李元芳望着时倾尘留下的足迹一点点被积雪覆盖,他默了须臾,复又仰起脸,禁苑里的天空永远都是四四方方的,朱红的墨汁,金黄的边框,灰灰白白的画幅,走马灯似的人影。
来来去去,若许年……
李元芳重新拿起陶埙,十指轻搭,曲调悠悠扬扬,似要随着风,化着雪,飞出这座囚笼。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须臾。
一曲毕。
李元芳拢了拢衣袖,抬身起来,因为常年佩戴面具,他的面容极是白皙干净,衬得眼周褶皱愈发明显,他今岁还不到而立之年,眯起的眼角却已藏了深深浅浅的斜阳。
大殿内白幡飘举,烛火摇曳,他缓步走到当地莲纹金砖上,屈膝跪下,磕了三个响头。
他同时倾尘一样,都是将门之后,五岁那年,他的外祖父家因为藏匿了一个从边地来的胡商获罪,虽然他的父皇并没有追究他的母妃,可他的母妃还是在外祖父家被抄家的第二日就自缢身亡了,因为这个因由,他的父皇一直不怎么待见他,直到十岁那年。
雁岭秋狝,他的父皇被一只黑熊扑在地上,剑鞘却像是生了锈一样,怎么也拔不出来,千钧一发之际,他飞身而至,以身护驾,救了他的父皇一命,他的眼角从此落了一块儿可怖的疤痕,经此一事,他的父皇对他生出了几分难得的父子之情,他也获得了一些默许的特权。
大徵有祖训,登临帝位者,必得是身无残疾,面无损毁之人,所以,他注定与大徵皇位无缘,再加上他的护驾之功,又是大徵的皇长子,无论是稳坐储君之位的太子李元洵,还是生母宠冠后宫的宁王李元彻,都对他尊敬有加,礼让三分。
反正他也没什么能跟自己争的,还不如给足他面子,在父皇跟前讨个乖,卖个好。
众人不知道的是,秋狝之险,并非意外,那只突然出现的黑熊还有那柄拔不出来的剑鞘,本就是李元芳利用外祖父的军中旧部所使的手腕,为的,就是博得父皇的怜与愧,同时还能借着这块疤,断绝了同他血脉相连却又想要取他性命的亲兄弟的忌惮与谋害。
为此,李元芳戴了将近二十年的面具,谁能想到,一个年方十岁的孩童会有这样的心机,谁又能想到,他所谓的容颜尽毁,不得不佩戴面具以保全天家尊严,不过是他的谋策罢了,时倾尘说的没有错,他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是他心狠意决的结果。
连自己都敢算计的人。
还有什么是他不敢的。
李元芳的脸虽然蒙在阴影里,露出来的眼睛却清清楚楚地看见了阳光之下的污秽与龌龊,面具戴久了,他的心仿佛也镀上了一层冷硬的铠甲,剑挑不开,刀砍不破,可是,这不意味他心中没有柔软的那一寸,生母早亡,生父所能给的又不是他想要的,他所获得的些许温情来自于宫里的几位娘娘,贤妃娘娘亦是其中一位。
贤妃是个温柔性子,不知是不是她自己也有孩子的缘故,她每每看到他,都会心生爱怜,在那段阴晦的时光里,她给他做过好吃的糕点,补过开线的袖口,还会在他思念亡母的时候,把他搂在怀里,给他吹一曲埙,后来他听了很多首曲子,却再也找不到那样的歌声。
斯人已逝,斯声亦泯。
风骤起,雪片落在光洁如新的金砖上,六出棱角渐次融化成模模糊糊的浊液,内里没有化的部分,缩就小小一团,一眨眼的工夫,风褪雪尽,白莽又起,砖上莲花开得正盛,仿佛从始至终,从来就没有这一片风,这一粒雪。
李元芳撑着金砖,缓缓站起身,他倒退着一步步走到门边,再次拢袖拱手,长身而拜。
第一拜,谢儿时恩。
第二拜,告今生罪。
第三拜,愿来生,再莫作,皇家人。
殿外,脚步声响起。
李元芳直起身子,冷冷一瞥。
“何事?”
“殿下,派去燕山
的人回来了。”
“事情都办利索了?”
“嗯,已经把假消息递到沈衔月那里了,只是奴婢不明白,殿下为什么要这样做?殿下若是不相信时倾尘,大可以把建安盟握在自己人的手中,为什么不去动建安盟,也不去动他,反而要千里迢迢,去动一个女子呢?她手无缚鸡之力,还怀着个孩子,根本威胁不到殿下呀。”
李元芳轻轻捏了下指骨。
“因为,我相信天澜。”
“奴婢还是不明白。”
李元芳没有立刻回答,他眺着门外的絮絮飞雪,半晌方道,“你说,这么多年来,父皇为什么迟迟不肯为我娶妻?我同父皇提过的女子,也都一个个有了人家?”
那人闻言,迟疑了一下,方大着胆子说,“因为殿下的外祖家是……”下一瞬,他觉察到李元芳冰冷的目光,忙又垂首,“殿下恕罪,是奴婢失言了。”
“你说的没有错,父皇不杀我,是因为我身上流着他的血,父皇不肯重用我,也是因为我身上留着徐氏一族的血,他或许可以因为父子亲情留我一命,却绝不会容许我成家立业,生下流有徐氏血脉的孩子,因为在他的心中,我还是可控的,但我的孩子,却是不可控的。”
“所以殿下如此,也是畏惧沈衔月生下流有慕容一族血脉的孩子?”
李元芳点头。
“她是威胁不到我,可她的孩子却能威胁到我,这些年来,天澜视我为友为兄,我视天澜亦然,我知他胸中抱负,绝非贪名逐利之人,只要我在一日,他就绝对不会与我相争,建安盟放在他的手里,我很放心,可是,他的孩子就不一定了,想当初,春秋乱世,诸侯争霸,那些斗得你死我活之人还有谁记得自己也曾是鲁国周氏子孙?”
李元芳摇头苦笑,他并非不贪恋这个权柄,只是他比谁都知道,建安盟认玉,更认人,即便自己有了这个信物,也难以号令建安盟中人,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继续放在他那儿。
如果注定有这么一个人。
李元芳情愿这个人是他。
“这建安盟,原是南朝公主慕容雪华所立,南朝亡灭,全靠这一支人马延续南朝血脉,若非流有慕容氏血脉的人,建安盟是不会听令的,我纵然握有玉佩,也同卵石无异,还不如放在你的手里,万一有一日,天下再生变故,还总有一个应对之策。”
时倾尘这才把玉佩收入怀中。
“既如此,我先替殿下收着,若真有那样一日,殿下只管遣人来找我,只要是为国为民之事,我定然以身许之,万死不辞。”
李元芳敛眉,稍作思忖。
“眼下,倒真有一件为难的事情。”
时倾尘拱了拱手。
“殿下无需客气,若有我什么能帮上忙的地方,尽管直言。”
李元芳笑着拉他坐下。
“父皇病重,听信谗言,我原是好意,想为父皇请君侧,除奸佞,这才谎称父皇驾崩,夺了这长安城的权柄,可是如今,父皇从病中醒来,反以为是我犯上作乱,滥杀臣弟,天澜,你说这可如何是好啊,若是要我亲手送父皇上路,我也是下不了这个手的,可若是坐视不管,父皇一旦痊愈,定会联合老臣,废我储位,我被废了也不打紧,只这天下,怕又是一场浩劫。”
时倾尘听出了这话的言外之意,唇角上扬,轻缓一笑,不疾不徐地说。
“这有何难,古来忠孝难两全,既然殿下为难,不如,就让我去做这个恶人。”
李元芳一喜。
“当真吗?”
时倾尘轻轻点了下头。
“我几时同你说过假话。”
李元芳脸上流露出一抹难色。
“只是天澜,这世上从来就没有不透风的墙,父皇好歹也是天子,虽然做了些糊涂事,到底也是大徵的九五至尊,他若死了,那帮老臣定会嚷嚷着查验尸身,我只怕届时会连累你。”
时倾尘又是一笑。
“查便查吧,假使事情真的败露了,你大可以把罪责全都推到我头上,一纸问罪文书,从此了却我在这人世间的名姓,也算还我一个自由,说起来,我还要谢你呢。”
李元芳见时倾尘如此爽快,反而举棋不定,犹疑起来。
“不,此事非同小可,还需斟酌,天澜,你别急,容我再想想,再想想。”
时倾尘微微一笑,也不催促,轩榥之外,雪意正浓,他知道,李元芳巴不得自己走远是真的,他也知道,李元芳舍不得自己走远,也是真的,人与人之间,本就是若干细若游丝的东西相互勾连,少上稍许,多上稍许,又或错上稍许,都将是另一番天地。
这一世。
若能带罪退隐。
便是最好的结局。
第66章
雪还在下。
复道汤汤,曲台央央,绰绰约约的印记恍若荒腔走板,谱出一尾盛大的繁芜。
似冬日枯草,虽衰,却成燎原之势。
李元芳望着时倾尘留下的足迹一点点被积雪覆盖,他默了须臾,复又仰起脸,禁苑里的天空永远都是四四方方的,朱红的墨汁,金黄的边框,灰灰白白的画幅,走马灯似的人影。
来来去去,若许年……
李元芳重新拿起陶埙,十指轻搭,曲调悠悠扬扬,似要随着风,化着雪,飞出这座囚笼。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须臾。
一曲毕。
李元芳拢了拢衣袖,抬身起来,因为常年佩戴面具,他的面容极是白皙干净,衬得眼周褶皱愈发明显,他今岁还不到而立之年,眯起的眼角却已藏了深深浅浅的斜阳。
大殿内白幡飘举,烛火摇曳,他缓步走到当地莲纹金砖上,屈膝跪下,磕了三个响头。
他同时倾尘一样,都是将门之后,五岁那年,他的外祖父家因为藏匿了一个从边地来的胡商获罪,虽然他的父皇并没有追究他的母妃,可他的母妃还是在外祖父家被抄家的第二日就自缢身亡了,因为这个因由,他的父皇一直不怎么待见他,直到十岁那年。
雁岭秋狝,他的父皇被一只黑熊扑在地上,剑鞘却像是生了锈一样,怎么也拔不出来,千钧一发之际,他飞身而至,以身护驾,救了他的父皇一命,他的眼角从此落了一块儿可怖的疤痕,经此一事,他的父皇对他生出了几分难得的父子之情,他也获得了一些默许的特权。
大徵有祖训,登临帝位者,必得是身无残疾,面无损毁之人,所以,他注定与大徵皇位无缘,再加上他的护驾之功,又是大徵的皇长子,无论是稳坐储君之位的太子李元洵,还是生母宠冠后宫的宁王李元彻,都对他尊敬有加,礼让三分。
反正他也没什么能跟自己争的,还不如给足他面子,在父皇跟前讨个乖,卖个好。
众人不知道的是,秋狝之险,并非意外,那只突然出现的黑熊还有那柄拔不出来的剑鞘,本就是李元芳利用外祖父的军中旧部所使的手腕,为的,就是博得父皇的怜与愧,同时还能借着这块疤,断绝了同他血脉相连却又想要取他性命的亲兄弟的忌惮与谋害。
为此,李元芳戴了将近二十年的面具,谁能想到,一个年方十岁的孩童会有这样的心机,谁又能想到,他所谓的容颜尽毁,不得不佩戴面具以保全天家尊严,不过是他的谋策罢了,时倾尘说的没有错,他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是他心狠意决的结果。
连自己都敢算计的人。
还有什么是他不敢的。
李元芳的脸虽然蒙在阴影里,露出来的眼睛却清清楚楚地看见了阳光之下的污秽与龌龊,面具戴久了,他的心仿佛也镀上了一层冷硬的铠甲,剑挑不开,刀砍不破,可是,这不意味他心中没有柔软的那一寸,生母早亡,生父所能给的又不是他想要的,他所获得的些许温情来自于宫里的几位娘娘,贤妃娘娘亦是其中一位。
贤妃是个温柔性子,不知是不是她自己也有孩子的缘故,她每每看到他,都会心生爱怜,在那段阴晦的时光里,她给他做过好吃的糕点,补过开线的袖口,还会在他思念亡母的时候,把他搂在怀里,给他吹一曲埙,后来他听了很多首曲子,却再也找不到那样的歌声。
斯人已逝,斯声亦泯。
风骤起,雪片落在光洁如新的金砖上,六出棱角渐次融化成模模糊糊的浊液,内里没有化的部分,缩就小小一团,一眨眼的工夫,风褪雪尽,白莽又起,砖上莲花开得正盛,仿佛从始至终,从来就没有这一片风,这一粒雪。
李元芳撑着金砖,缓缓站起身,他倒退着一步步走到门边,再次拢袖拱手,长身而拜。
第一拜,谢儿时恩。
第二拜,告今生罪。
第三拜,愿来生,再莫作,皇家人。
殿外,脚步声响起。
李元芳直起身子,冷冷一瞥。
“何事?”
“殿下,派去燕山
的人回来了。”
“事情都办利索了?”
“嗯,已经把假消息递到沈衔月那里了,只是奴婢不明白,殿下为什么要这样做?殿下若是不相信时倾尘,大可以把建安盟握在自己人的手中,为什么不去动建安盟,也不去动他,反而要千里迢迢,去动一个女子呢?她手无缚鸡之力,还怀着个孩子,根本威胁不到殿下呀。”
李元芳轻轻捏了下指骨。
“因为,我相信天澜。”
“奴婢还是不明白。”
李元芳没有立刻回答,他眺着门外的絮絮飞雪,半晌方道,“你说,这么多年来,父皇为什么迟迟不肯为我娶妻?我同父皇提过的女子,也都一个个有了人家?”
那人闻言,迟疑了一下,方大着胆子说,“因为殿下的外祖家是……”下一瞬,他觉察到李元芳冰冷的目光,忙又垂首,“殿下恕罪,是奴婢失言了。”
“你说的没有错,父皇不杀我,是因为我身上流着他的血,父皇不肯重用我,也是因为我身上留着徐氏一族的血,他或许可以因为父子亲情留我一命,却绝不会容许我成家立业,生下流有徐氏血脉的孩子,因为在他的心中,我还是可控的,但我的孩子,却是不可控的。”
“所以殿下如此,也是畏惧沈衔月生下流有慕容一族血脉的孩子?”
李元芳点头。
“她是威胁不到我,可她的孩子却能威胁到我,这些年来,天澜视我为友为兄,我视天澜亦然,我知他胸中抱负,绝非贪名逐利之人,只要我在一日,他就绝对不会与我相争,建安盟放在他的手里,我很放心,可是,他的孩子就不一定了,想当初,春秋乱世,诸侯争霸,那些斗得你死我活之人还有谁记得自己也曾是鲁国周氏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