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
驿馆。
沈衔月听闻这个消息,顾不得身子孱弱,气得病中惊坐起。
“糊涂啊!这仗如何打得!”
叶三郎连忙给她使眼色,她瞧见门外的郎中,方才住了嘴,勉力把帘钩一撤。
“请郎中进来吧。”
这次的郎中模样极年轻,瞧着不过二十岁上下,沈衔月都怀疑他能不能把自己给治好,毕竟为医者,天赋和经验都很重要,谁都不放心把自己交到初出茅庐的家伙手里。
叶三郎也存着疑心,不过他也实在没办法,仗一打起来,略有名望的郎中全都被征调到沙场了,就是这个郎中,还是他策马跑了好几条街才找到的,听说病人是女子,郎中还顾忌着男女大妨,磨磨蹭蹭地不肯来,幸亏叶三郎最不缺的就是钱,硬是用银子把人给砸过来了。
“郎中贵姓?”
“不敢,某姓庸。”
庸郎中年纪轻轻,没有胡须,却还偏要做出老道的样子,一边摸着自己光秃秃的下巴,一边沉吟着说,“我观娘子脉象,娘子应该是早上吃坏东西了吧。”
沈衔月沉默了一下,才说,“庸郎中,你的手都没有搭在我的脉上,这是如何诊出来的?”
“啊?”庸郎中愣了一下,忙低头,果然看见自己的手正落在她的掌心处,而非腕骨,“诶呀,我说这脉象怎么怪怪的,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哈哈哈。”
叶三郎抄手抱臂,稍有不悦。
“这位郎中,你能严肃一点吗,治病救人,岂是儿戏。”
庸郎中抬手擦汗,连声应着“是”。
这一次,终于搭在了脉上。
“我观娘子脉象,娘子今早莫不是吃了什么寒凉之物,由此引发了腹痛之症。”
叶三郎幽幽开口。
“从昨晚闹到现在,她一口东西都没吃过,不是,我说你到底行不行啊。”
庸郎中看着叶三郎愈发难看的神色,忙说,“别着急别着急,我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男左女右,阴阳各异,对,一定是这个缘故,所以麻烦娘子侧过身来,把右手给我。”
沈衔月累极,主要是心累,她没说话,只是翻了个身,按照他的要求把右手伸了出去。
这一次,庸郎中吸取教训,字斟句酌,诊了许久,直到叶三郎实在不耐烦,催促出声。
“郎中先生,她究竟如何?”
“嗯……这个……我观娘子脉象,应该是任督二脉有损,是故余阳不足,血气不继,正所谓,月有盈亏,潮有往来,娘子的癸水太盛,反成泄身之症,内里虚寒,外体燥热。”
叶三郎听得直皱眉。
“你的意思是?”
“娘子是癸水导致的腹痛,无甚大碍,公子要是实在不放心,可以给娘子熬制一些暖胃的红枣汤,再配上枸杞、薏米、姜丝,让娘子一并服了,这些饮食专治气血淤滞。”
沈衔月嗤笑一声,忽而抬指撩开帘幔,因为害病,她的脸显得略有憔悴,却又因为这份憔悴,添了一丝病态的美,庸郎中看着面前的绝代佳人,眼睛都直了。
“郎中今日的一番话,真是叫小女子佩服,不知郎中这一手好医术是跟谁学的?”
“美人谬赞了,这都是祖上所传。”
叶三郎听见“美人”这两个字,眉毛不觉一拧,下一瞬,他就大大咧咧地走到了榻前,原本顾盼多姿的桃花眼轻轻眯起,从眸底射出凌厉的光。
庸郎中被他看得不自在,低下了头。
“原来是祖上所传,难怪郎中这般厉害,郎中的祖上也是医者吗?”
“不瞒娘子说,庸某的许多长辈都在长安城,他日娘子若有机会去一趟,便知道了。”
沈衔月唇角的弧度深了些。
“长安,那可真是巧了,只是,我有一件事百思不得其解,想要请教庸郎中。”
“能为娘子答疑解惑是庸某的荣幸。”
“我已有月余不曾来过癸水,不知,庸郎中是如何把这莫须有的癸水诊出来的?”
“啊这。”
庸郎中原本还以为她在夸自己,不承望她话锋一转,一时间,被问的哑口无言。
“庸郎中,你怎么不答话?”
“呃,我观娘子脉象……”
叶三郎抬手揉了揉眉心,不耐烦地打断了他,“好了好了,你还是别观了,滚蛋。”
庸
郎中臊得红了脸,“你怎么骂人?”
“骂你都是轻的,我都不敢想,要是有情况危急的病人落到你的手里,会是个什么下场。”
庸郎中自知无理,辩他不过,也就顺势抱起药匣,灰溜溜地走到门边,又折返回来。
叶三郎扬眉。
“怎么?你还诊上瘾了?”
庸郎中舔了舔唇。
“让我走也成,把,把诊金付了。”
“什么?”叶三郎几乎怀疑自己听岔了,他右手食指按着剑柄,不疾不徐地拔剑出鞘,绕着庸郎中走了一圈,“哼,就你这个水平,我真是不理解,你是怎么好意思出来行医的,再跟我聒噪,我就把你扭送官府,让大家都来看看你这个不知廉耻的庸医!”
“你!”
“还不快滚!”
庸郎中瞄了眼叶三郎手中的剑,到底没敢硬碰硬,他踉跄着跳过门槛,隔着老远还在大喊,“你们两个给我等着!”
第54章
沈衔月胸腔里泛起一阵阵的恶心,她伏在榻侧,不住干呕。
叶三郎轻叹一声,上前帮她抚背,目光中满是心疼与怜爱。
“都怪我。”
沈衔月摇头。
“是我身子不争气,怨不得旁人。”
这一句话倒是点醒了叶三郎,对啊,还有旁人,他从袖中取出花名册,一页页翻看。
“美人莫急,我认识几个生意场上的朋友,我这就去找他们帮忙,寻有本事的郎中回来。”
*
燕山。
黄沙万仞,赤霞千匹。
时倾尘当案而坐,冷风从掀开的毡帘中呼啸而入,吹皱他洗到发白的衣角,帐外,依稀可闻羌管悠悠,胡马嘶嘶,金色的雪与绛色的风拉扯撕咬,仿佛要将天地卷入一团混沌。
他低着头,浑若不觉,眸光被发丝划得稀疏破碎,像是琉璃盏跌在冰川中,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实则,内里早已迸裂成了千万片,片片沙似雪,片片钩如月。
十八年。
整整十八年了。
时倾尘闭上眼睛。
于他而言,这个数字根本无需计算,他的生辰便是他母亲的忌日,同样也是燕北十六州沦丧的日子,有如钝刀隔开喉管,抵住胸腔,从小到大,他吃的每一口饭,喝的每一口水,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掺杂着未亡人的血泪,都在提醒着他,仇未报,耻未雪。
凌迟尚有尽处。
死亡亦有归途。
而他,却在日复一日的夜与昼,黑与白之间喘息挣扎,不止,亦不休,这个世上,哪有那么多的天赋异禀,那么多的诡谲奇才,有的,不过是近乎自虐的千锤百炼,很小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其实并没有习武的天分,他母亲用一日就能领悟的剑法,他却练了整整三个月。
起初,他无法接受自己的平庸。
为什么?
他的母亲慕容蝉是年少成才的建安盟主,势危朝野,名扬天下,他的父亲时玄朔是戍守边疆的不败燕王,纵横四海,威慑八荒,两个如此厉害的人物却生出了天分平平的自己。
换成谁。
这都很难接受。
他的师父钟离无道安慰他说,比起普通人,你已经很有天分了,像你母亲那样的奇女子,江湖上几十年也出不了一个,不必急,慢慢来,可是,他如何能不急,如何能慢慢来。
百年能几日。
忍把浮生换蹉跎。
后来,时倾尘渐次明白,在这一场了无硝烟的战场上,红尘遗棋,江山悬盘,能够立于黑白两刃的,从来就不是一无所长的庸碌之辈,文臣也好,武将也罢,但凡能持得了笏板,舞得起刀剑的,或多或少都是有些许天分的人,这一局棋,是高手之间的起手无悔,是狼子之间的血雨腥风,是脱颖而出的有天分的人之间的一次又一次竞逐较量。
他没有办法去扼杀别人的天分,他能做的,就是以千百倍的努力杀死时间,杀死自己,不留一丝曙光,不祈一丝救赎,不存一丝侥幸,每一年,每一月,每一日,皆是如此。
万幸。
他成功了。
时倾尘指尖缓缓摩挲着燕北十六州的舆图,历史的尘埃朽旧在斑驳陆离的墨迹间流淌、干枯,永生、死亡,这张舆图,他早就已经不知道看过多少遍,哪怕闭着眼睛,他也能迅速断出它们的方位,幽州、蓟州、瀛州、莫州、涿州、檀州、顺州、新州、妫州、儒州、武州、云州、应州、寰州、朔州、蔚州……
还有……
冰冰凉的什么东西?
时倾尘蓦然睁开眼。
驿馆。
沈衔月听闻这个消息,顾不得身子孱弱,气得病中惊坐起。
“糊涂啊!这仗如何打得!”
叶三郎连忙给她使眼色,她瞧见门外的郎中,方才住了嘴,勉力把帘钩一撤。
“请郎中进来吧。”
这次的郎中模样极年轻,瞧着不过二十岁上下,沈衔月都怀疑他能不能把自己给治好,毕竟为医者,天赋和经验都很重要,谁都不放心把自己交到初出茅庐的家伙手里。
叶三郎也存着疑心,不过他也实在没办法,仗一打起来,略有名望的郎中全都被征调到沙场了,就是这个郎中,还是他策马跑了好几条街才找到的,听说病人是女子,郎中还顾忌着男女大妨,磨磨蹭蹭地不肯来,幸亏叶三郎最不缺的就是钱,硬是用银子把人给砸过来了。
“郎中贵姓?”
“不敢,某姓庸。”
庸郎中年纪轻轻,没有胡须,却还偏要做出老道的样子,一边摸着自己光秃秃的下巴,一边沉吟着说,“我观娘子脉象,娘子应该是早上吃坏东西了吧。”
沈衔月沉默了一下,才说,“庸郎中,你的手都没有搭在我的脉上,这是如何诊出来的?”
“啊?”庸郎中愣了一下,忙低头,果然看见自己的手正落在她的掌心处,而非腕骨,“诶呀,我说这脉象怎么怪怪的,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哈哈哈。”
叶三郎抄手抱臂,稍有不悦。
“这位郎中,你能严肃一点吗,治病救人,岂是儿戏。”
庸郎中抬手擦汗,连声应着“是”。
这一次,终于搭在了脉上。
“我观娘子脉象,娘子今早莫不是吃了什么寒凉之物,由此引发了腹痛之症。”
叶三郎幽幽开口。
“从昨晚闹到现在,她一口东西都没吃过,不是,我说你到底行不行啊。”
庸郎中看着叶三郎愈发难看的神色,忙说,“别着急别着急,我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男左女右,阴阳各异,对,一定是这个缘故,所以麻烦娘子侧过身来,把右手给我。”
沈衔月累极,主要是心累,她没说话,只是翻了个身,按照他的要求把右手伸了出去。
这一次,庸郎中吸取教训,字斟句酌,诊了许久,直到叶三郎实在不耐烦,催促出声。
“郎中先生,她究竟如何?”
“嗯……这个……我观娘子脉象,应该是任督二脉有损,是故余阳不足,血气不继,正所谓,月有盈亏,潮有往来,娘子的癸水太盛,反成泄身之症,内里虚寒,外体燥热。”
叶三郎听得直皱眉。
“你的意思是?”
“娘子是癸水导致的腹痛,无甚大碍,公子要是实在不放心,可以给娘子熬制一些暖胃的红枣汤,再配上枸杞、薏米、姜丝,让娘子一并服了,这些饮食专治气血淤滞。”
沈衔月嗤笑一声,忽而抬指撩开帘幔,因为害病,她的脸显得略有憔悴,却又因为这份憔悴,添了一丝病态的美,庸郎中看着面前的绝代佳人,眼睛都直了。
“郎中今日的一番话,真是叫小女子佩服,不知郎中这一手好医术是跟谁学的?”
“美人谬赞了,这都是祖上所传。”
叶三郎听见“美人”这两个字,眉毛不觉一拧,下一瞬,他就大大咧咧地走到了榻前,原本顾盼多姿的桃花眼轻轻眯起,从眸底射出凌厉的光。
庸郎中被他看得不自在,低下了头。
“原来是祖上所传,难怪郎中这般厉害,郎中的祖上也是医者吗?”
“不瞒娘子说,庸某的许多长辈都在长安城,他日娘子若有机会去一趟,便知道了。”
沈衔月唇角的弧度深了些。
“长安,那可真是巧了,只是,我有一件事百思不得其解,想要请教庸郎中。”
“能为娘子答疑解惑是庸某的荣幸。”
“我已有月余不曾来过癸水,不知,庸郎中是如何把这莫须有的癸水诊出来的?”
“啊这。”
庸郎中原本还以为她在夸自己,不承望她话锋一转,一时间,被问的哑口无言。
“庸郎中,你怎么不答话?”
“呃,我观娘子脉象……”
叶三郎抬手揉了揉眉心,不耐烦地打断了他,“好了好了,你还是别观了,滚蛋。”
庸
郎中臊得红了脸,“你怎么骂人?”
“骂你都是轻的,我都不敢想,要是有情况危急的病人落到你的手里,会是个什么下场。”
庸郎中自知无理,辩他不过,也就顺势抱起药匣,灰溜溜地走到门边,又折返回来。
叶三郎扬眉。
“怎么?你还诊上瘾了?”
庸郎中舔了舔唇。
“让我走也成,把,把诊金付了。”
“什么?”叶三郎几乎怀疑自己听岔了,他右手食指按着剑柄,不疾不徐地拔剑出鞘,绕着庸郎中走了一圈,“哼,就你这个水平,我真是不理解,你是怎么好意思出来行医的,再跟我聒噪,我就把你扭送官府,让大家都来看看你这个不知廉耻的庸医!”
“你!”
“还不快滚!”
庸郎中瞄了眼叶三郎手中的剑,到底没敢硬碰硬,他踉跄着跳过门槛,隔着老远还在大喊,“你们两个给我等着!”
第54章
沈衔月胸腔里泛起一阵阵的恶心,她伏在榻侧,不住干呕。
叶三郎轻叹一声,上前帮她抚背,目光中满是心疼与怜爱。
“都怪我。”
沈衔月摇头。
“是我身子不争气,怨不得旁人。”
这一句话倒是点醒了叶三郎,对啊,还有旁人,他从袖中取出花名册,一页页翻看。
“美人莫急,我认识几个生意场上的朋友,我这就去找他们帮忙,寻有本事的郎中回来。”
*
燕山。
黄沙万仞,赤霞千匹。
时倾尘当案而坐,冷风从掀开的毡帘中呼啸而入,吹皱他洗到发白的衣角,帐外,依稀可闻羌管悠悠,胡马嘶嘶,金色的雪与绛色的风拉扯撕咬,仿佛要将天地卷入一团混沌。
他低着头,浑若不觉,眸光被发丝划得稀疏破碎,像是琉璃盏跌在冰川中,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实则,内里早已迸裂成了千万片,片片沙似雪,片片钩如月。
十八年。
整整十八年了。
时倾尘闭上眼睛。
于他而言,这个数字根本无需计算,他的生辰便是他母亲的忌日,同样也是燕北十六州沦丧的日子,有如钝刀隔开喉管,抵住胸腔,从小到大,他吃的每一口饭,喝的每一口水,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掺杂着未亡人的血泪,都在提醒着他,仇未报,耻未雪。
凌迟尚有尽处。
死亡亦有归途。
而他,却在日复一日的夜与昼,黑与白之间喘息挣扎,不止,亦不休,这个世上,哪有那么多的天赋异禀,那么多的诡谲奇才,有的,不过是近乎自虐的千锤百炼,很小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其实并没有习武的天分,他母亲用一日就能领悟的剑法,他却练了整整三个月。
起初,他无法接受自己的平庸。
为什么?
他的母亲慕容蝉是年少成才的建安盟主,势危朝野,名扬天下,他的父亲时玄朔是戍守边疆的不败燕王,纵横四海,威慑八荒,两个如此厉害的人物却生出了天分平平的自己。
换成谁。
这都很难接受。
他的师父钟离无道安慰他说,比起普通人,你已经很有天分了,像你母亲那样的奇女子,江湖上几十年也出不了一个,不必急,慢慢来,可是,他如何能不急,如何能慢慢来。
百年能几日。
忍把浮生换蹉跎。
后来,时倾尘渐次明白,在这一场了无硝烟的战场上,红尘遗棋,江山悬盘,能够立于黑白两刃的,从来就不是一无所长的庸碌之辈,文臣也好,武将也罢,但凡能持得了笏板,舞得起刀剑的,或多或少都是有些许天分的人,这一局棋,是高手之间的起手无悔,是狼子之间的血雨腥风,是脱颖而出的有天分的人之间的一次又一次竞逐较量。
他没有办法去扼杀别人的天分,他能做的,就是以千百倍的努力杀死时间,杀死自己,不留一丝曙光,不祈一丝救赎,不存一丝侥幸,每一年,每一月,每一日,皆是如此。
万幸。
他成功了。
时倾尘指尖缓缓摩挲着燕北十六州的舆图,历史的尘埃朽旧在斑驳陆离的墨迹间流淌、干枯,永生、死亡,这张舆图,他早就已经不知道看过多少遍,哪怕闭着眼睛,他也能迅速断出它们的方位,幽州、蓟州、瀛州、莫州、涿州、檀州、顺州、新州、妫州、儒州、武州、云州、应州、寰州、朔州、蔚州……
还有……
冰冰凉的什么东西?
时倾尘蓦然睁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