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时倾尘扯了扯僵硬的唇角,呃,这就是他口中的聪明才智么,还真是……
大智若愚。
李元洵见时倾尘不作声,复又一叹,“燕世子,依本宫看,这个建安盟的盟主太不是东西了,建安盟又不是没有兵马,他不立刻救你,反而找人知会本宫,让本宫和三弟互相残杀,真是其心可诛!所以燕世子,要是建安盟派人拉拢你,你千万不要轻信,鬼知道他们安的什么心。”
时倾尘眼前一黑。
他骂自己不是东西?还当面骂?
李元洵瞧见时倾尘难看的表情,试探着问,“燕世子?”
“嗯,太子殿下所言甚是,我会命人查明此事,多谢太子殿下提醒。”
李元洵满意地拉他坐下。
“燕世子,此处没有外人,你和本宫说实话,你到底有没有建安盟的线索,你也知道,本宫这个太子当得艰辛,建安盟一直是父皇的心腹大患,如果能查到建安盟的下落,本宫在父皇跟前也是大功一件啊,你放心,本宫以后要是发达了,一定不会忘记你的。”
“太子殿下怎么就认准了我和建安盟有联系呢?”
“谁不知道,当年大徵内忧外患迭起,燕王府和建安盟外抗夷狄,内匡王道,同仇敌忾,往来甚密,如果建安盟还存在于世的话,不可能不派人来找你。”
时倾尘似乎笑了一下,烛火轻曳,他凝视着跃然纸上的半抹壁光,轻声说,“太子殿下也知道,当年,是燕王没有守好燕北十六州,致使故土沦丧,百姓离乱。”他深吸一口气,“这样的怯懦之徒,无勇,无义,不忠,不信,怎么配入建安盟的眼?建安盟素以匡扶天下正道为己任,如果建安盟真的派人来找我,也该是杀我,而不是救我,不是吗?”
李元洵张了张嘴,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金灯华彩,万丈辉煌,时倾尘落在莲花烛台上的眸光清冷而又慈悲。
不知为何,李元洵看着这样的时倾尘,耳畔不自觉回响起那个人的声音,“燕王守卫大徵江山百余年,何故为了一个女子,断了大徵百年基业,毁了先祖几世威名,太子殿下不觉得这其中有蹊跷吗?”
李元洵沉默半晌,忽然开口。
“燕世子,我信你。”
时倾尘微怔。
“太子殿下说什么?”
“我说,我信你,本宫相信当年之事另有隐情,本宫相信燕王府是无辜的,如果燕世子愿意助本宫一臂之力,本宫必当投桃报李,还燕王府一个清白。”
时倾尘的喉结滚动了一下。
这是十八年来,他第一次听见“清白”两个字,他十指内扣,在掌心镂出一道浅淡血痕,他把手虚掩在雪白的袖袍之下。
“此案早有定论,我想知道,殿下为什么会选择相信燕王府?”
李元洵笑道,“说来也是一段奇遇,机缘巧合,本宫日前得见一位神女,她能言过去,能知未来,既然她说当年燕北十六州一事有蹊跷,那就一定有蹊跷。”
时倾尘微一挑眉,这个答案并不在他的意料之中,“她姓甚名谁?家住何处?”
“奇就奇在这里,她说自己名唤天尤,是春风馆的姑娘,可本宫后来派人去查,春风馆根本就没有这号人,你说她是不是天上的神仙!”
时倾尘思忖着说,“天尤,即是一个‘无’字,所以,她从一开始就没打算以真面目示人。”
“嘶,好像还真是啊。”
“殿下是在哪里遇到这位女子的?”
“就在杏花村,你昨日不是在杏花村宴请本宫和三弟嘛,本宫去更衣的时候,被杏花村的伙计请到了她那里,本宫见她谈吐不俗,气质过人,不由得信了两三分。”
时倾尘眸光微动。
昨日、春风馆、杏花村。
天下哪有那么巧的事,时间地点连在一起,他大概猜到这位“神女”是谁了。
“她和殿下说什么了?”
“她说,一年之后,北疆动荡,本宫领命出征却大败而归,失去了父皇的欢心。”
“一年之后?嗤,这样的无稽之谈,殿下也相信?”
“本宫原本也是将信将疑,直到今日一早,北境探子来报,北凉的拓跋浩在王室内乱中脱颖而出,成为新一任的北凉国主,此人好战嗜武,野心勃勃,刚登基就从西番购置了千匹良驹,还通过互市囤积了大量粮草,这不就是秣兵历马的先兆吗,可见,神女所言不虚。”
时倾尘从来不信神佛之说,尘寰若海,人世间有那么多人都在苦苦挣扎着,若说有甚么区别,不过是有的浮在水面上,有的溺死在海底,可都在苦海里啊,倘若真有神佛,他们为何不救?
“殿下可还记得这位女子的容貌?”
“绝对是倾国倾城,不可方物,只可惜,她带了面纱,本宫没看清她的模样。”
时倾尘忍不住笑了出来,“殿下都没看见她的样子,怎么知道她倾国倾城呢?”
“这你就不懂了吧,美是无法被俗物遮蔽的,美是一种感觉,她就是这种感觉。”
……
莺儿听着李元洵的高论,悄悄拉了一下沈衔月的袖子,掩唇笑道,“姑娘,你别说,这位太子殿下还挺有眼光的。”
沈衔月抬指,打了一个“嘘”的手势,却不小心碰到身侧的花瓶,花瓶应声落地,二人面面相觑,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妙。
……
几乎是同一时间,时倾尘和李元洵的谈话戛然而止。
“什么声音?”
李元洵警觉地扫了眼四周,高声喝命,“覃昭!有刺客!抓刺客!”
时倾尘眉头微皱,他喜欢清静,从来不准别人进入他的屋子,就连凤箫、研墨、青崖、断舟几个若无吩咐,等闲也不得擅入,怎么会突然传来这么一声响动?这个声音听起来有点发闷,不像是这个房间里的动静,倒像是隔着砖墙传过来的。
难道,隔壁有人?
时倾尘下意识看向排气孔的方向,正好和沈衔月的视线对上。
这一眼,恰如飞鸿踏雪,又似星河潋滟,刹那万籁生灭,二人俱是一怔。
沈衔月抿了抿唇,她不能让李元洵发现她就是那个“神女”,这么想着,她望向时倾尘的目光不由得多了几分祈求。
时倾尘见她如此,先是一愣,继而浅浅一笑,似是无声的允诺。
这时,门外传来了嘈杂急促的脚步声。
“这间屋子查过了吗?”
“还没有。”
“
你们几个进去看看。”
“是!”
几名府兵才要推门,忽听一声“且慢”。
众人循声看去。
时倾尘从隔壁房间走了出来,身后还跟着有点发懵的李元洵。
覃昭抱剑行礼,“参见太子殿下,世子殿下,臣护驾不力,还请两位殿下恕罪。”
李元洵抬手示意他起来,“听澜苑今夜有什么可疑人员出入吗?”
门上府兵上前一步,叩头请罪。
“回太子殿下,约莫一炷香前,有两个自称梨花苑侍女的人来送香料,小人记着覃将军的叮嘱,不敢对王府里的人无礼,就把她们两个放进来了。”
“送香料?方才本宫和燕世子都在屋内,并不曾看见有人送香料过来呀。”
覃昭立即单膝跪地,“是臣失察,臣这就把这两个人揪出来!”
“不必了。”
覃昭闻言,错愕抬眼。
“燕世子这是何意?”
时倾尘向李元洵拱了拱手,“太子殿下有所不知,我这个表妹酷爱调制香料,隔三岔五就会给我送一些过来,这两个人的确是我府中的侍女,并非什么刺客。”
覃昭拧眉。
“既然是送香料,为什么不敢大大方方地进去?如此行径,着实可疑!”他说着,拱手请命,“为了两位殿下的安全起见,还是让臣带人搜一搜吧。”
李元洵也不放心,于是点点头。
“覃昭,你……”
李元洵尚未说完,忽见时倾尘推门而入,他不由得惊呼一声,“小心有刺客!”
时倾尘大步踏碎夜色,在沈衔月讶然的目光中将她揽入怀中,“陪我演出戏。”
沈衔月会意,她桃靥微红,随即把脸埋在他泛着松月香的衣衽间。
时倾尘抱了沈衔月出来,他的手掌拢着她的发心,宽大的袖袍将她的面容遮了个严实,“覃将军可知‘金屋藏娇’四字?本世子的女人,也是能让人随便看的吗?”
覃昭连忙挪开视线,垂首告罪,“臣僭越了,臣没想到世子殿下居然会好……”
时倾尘挑眉,“好美色?”
“不,臣不是这个意思。”
李元洵还从未见过时倾尘这副样子,他愣了一下,随即开怀大笑,“既然是一场误会,覃昭,你就不必再搜了。”他的目光扫过时倾尘怀中的女子,又是一笑,“没想到啊,燕世子这么清贵的人品有朝一日也会为了女子倾心,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哈哈哈哈哈,英雄难过美人关!”
大智若愚。
李元洵见时倾尘不作声,复又一叹,“燕世子,依本宫看,这个建安盟的盟主太不是东西了,建安盟又不是没有兵马,他不立刻救你,反而找人知会本宫,让本宫和三弟互相残杀,真是其心可诛!所以燕世子,要是建安盟派人拉拢你,你千万不要轻信,鬼知道他们安的什么心。”
时倾尘眼前一黑。
他骂自己不是东西?还当面骂?
李元洵瞧见时倾尘难看的表情,试探着问,“燕世子?”
“嗯,太子殿下所言甚是,我会命人查明此事,多谢太子殿下提醒。”
李元洵满意地拉他坐下。
“燕世子,此处没有外人,你和本宫说实话,你到底有没有建安盟的线索,你也知道,本宫这个太子当得艰辛,建安盟一直是父皇的心腹大患,如果能查到建安盟的下落,本宫在父皇跟前也是大功一件啊,你放心,本宫以后要是发达了,一定不会忘记你的。”
“太子殿下怎么就认准了我和建安盟有联系呢?”
“谁不知道,当年大徵内忧外患迭起,燕王府和建安盟外抗夷狄,内匡王道,同仇敌忾,往来甚密,如果建安盟还存在于世的话,不可能不派人来找你。”
时倾尘似乎笑了一下,烛火轻曳,他凝视着跃然纸上的半抹壁光,轻声说,“太子殿下也知道,当年,是燕王没有守好燕北十六州,致使故土沦丧,百姓离乱。”他深吸一口气,“这样的怯懦之徒,无勇,无义,不忠,不信,怎么配入建安盟的眼?建安盟素以匡扶天下正道为己任,如果建安盟真的派人来找我,也该是杀我,而不是救我,不是吗?”
李元洵张了张嘴,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金灯华彩,万丈辉煌,时倾尘落在莲花烛台上的眸光清冷而又慈悲。
不知为何,李元洵看着这样的时倾尘,耳畔不自觉回响起那个人的声音,“燕王守卫大徵江山百余年,何故为了一个女子,断了大徵百年基业,毁了先祖几世威名,太子殿下不觉得这其中有蹊跷吗?”
李元洵沉默半晌,忽然开口。
“燕世子,我信你。”
时倾尘微怔。
“太子殿下说什么?”
“我说,我信你,本宫相信当年之事另有隐情,本宫相信燕王府是无辜的,如果燕世子愿意助本宫一臂之力,本宫必当投桃报李,还燕王府一个清白。”
时倾尘的喉结滚动了一下。
这是十八年来,他第一次听见“清白”两个字,他十指内扣,在掌心镂出一道浅淡血痕,他把手虚掩在雪白的袖袍之下。
“此案早有定论,我想知道,殿下为什么会选择相信燕王府?”
李元洵笑道,“说来也是一段奇遇,机缘巧合,本宫日前得见一位神女,她能言过去,能知未来,既然她说当年燕北十六州一事有蹊跷,那就一定有蹊跷。”
时倾尘微一挑眉,这个答案并不在他的意料之中,“她姓甚名谁?家住何处?”
“奇就奇在这里,她说自己名唤天尤,是春风馆的姑娘,可本宫后来派人去查,春风馆根本就没有这号人,你说她是不是天上的神仙!”
时倾尘思忖着说,“天尤,即是一个‘无’字,所以,她从一开始就没打算以真面目示人。”
“嘶,好像还真是啊。”
“殿下是在哪里遇到这位女子的?”
“就在杏花村,你昨日不是在杏花村宴请本宫和三弟嘛,本宫去更衣的时候,被杏花村的伙计请到了她那里,本宫见她谈吐不俗,气质过人,不由得信了两三分。”
时倾尘眸光微动。
昨日、春风馆、杏花村。
天下哪有那么巧的事,时间地点连在一起,他大概猜到这位“神女”是谁了。
“她和殿下说什么了?”
“她说,一年之后,北疆动荡,本宫领命出征却大败而归,失去了父皇的欢心。”
“一年之后?嗤,这样的无稽之谈,殿下也相信?”
“本宫原本也是将信将疑,直到今日一早,北境探子来报,北凉的拓跋浩在王室内乱中脱颖而出,成为新一任的北凉国主,此人好战嗜武,野心勃勃,刚登基就从西番购置了千匹良驹,还通过互市囤积了大量粮草,这不就是秣兵历马的先兆吗,可见,神女所言不虚。”
时倾尘从来不信神佛之说,尘寰若海,人世间有那么多人都在苦苦挣扎着,若说有甚么区别,不过是有的浮在水面上,有的溺死在海底,可都在苦海里啊,倘若真有神佛,他们为何不救?
“殿下可还记得这位女子的容貌?”
“绝对是倾国倾城,不可方物,只可惜,她带了面纱,本宫没看清她的模样。”
时倾尘忍不住笑了出来,“殿下都没看见她的样子,怎么知道她倾国倾城呢?”
“这你就不懂了吧,美是无法被俗物遮蔽的,美是一种感觉,她就是这种感觉。”
……
莺儿听着李元洵的高论,悄悄拉了一下沈衔月的袖子,掩唇笑道,“姑娘,你别说,这位太子殿下还挺有眼光的。”
沈衔月抬指,打了一个“嘘”的手势,却不小心碰到身侧的花瓶,花瓶应声落地,二人面面相觑,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妙。
……
几乎是同一时间,时倾尘和李元洵的谈话戛然而止。
“什么声音?”
李元洵警觉地扫了眼四周,高声喝命,“覃昭!有刺客!抓刺客!”
时倾尘眉头微皱,他喜欢清静,从来不准别人进入他的屋子,就连凤箫、研墨、青崖、断舟几个若无吩咐,等闲也不得擅入,怎么会突然传来这么一声响动?这个声音听起来有点发闷,不像是这个房间里的动静,倒像是隔着砖墙传过来的。
难道,隔壁有人?
时倾尘下意识看向排气孔的方向,正好和沈衔月的视线对上。
这一眼,恰如飞鸿踏雪,又似星河潋滟,刹那万籁生灭,二人俱是一怔。
沈衔月抿了抿唇,她不能让李元洵发现她就是那个“神女”,这么想着,她望向时倾尘的目光不由得多了几分祈求。
时倾尘见她如此,先是一愣,继而浅浅一笑,似是无声的允诺。
这时,门外传来了嘈杂急促的脚步声。
“这间屋子查过了吗?”
“还没有。”
“
你们几个进去看看。”
“是!”
几名府兵才要推门,忽听一声“且慢”。
众人循声看去。
时倾尘从隔壁房间走了出来,身后还跟着有点发懵的李元洵。
覃昭抱剑行礼,“参见太子殿下,世子殿下,臣护驾不力,还请两位殿下恕罪。”
李元洵抬手示意他起来,“听澜苑今夜有什么可疑人员出入吗?”
门上府兵上前一步,叩头请罪。
“回太子殿下,约莫一炷香前,有两个自称梨花苑侍女的人来送香料,小人记着覃将军的叮嘱,不敢对王府里的人无礼,就把她们两个放进来了。”
“送香料?方才本宫和燕世子都在屋内,并不曾看见有人送香料过来呀。”
覃昭立即单膝跪地,“是臣失察,臣这就把这两个人揪出来!”
“不必了。”
覃昭闻言,错愕抬眼。
“燕世子这是何意?”
时倾尘向李元洵拱了拱手,“太子殿下有所不知,我这个表妹酷爱调制香料,隔三岔五就会给我送一些过来,这两个人的确是我府中的侍女,并非什么刺客。”
覃昭拧眉。
“既然是送香料,为什么不敢大大方方地进去?如此行径,着实可疑!”他说着,拱手请命,“为了两位殿下的安全起见,还是让臣带人搜一搜吧。”
李元洵也不放心,于是点点头。
“覃昭,你……”
李元洵尚未说完,忽见时倾尘推门而入,他不由得惊呼一声,“小心有刺客!”
时倾尘大步踏碎夜色,在沈衔月讶然的目光中将她揽入怀中,“陪我演出戏。”
沈衔月会意,她桃靥微红,随即把脸埋在他泛着松月香的衣衽间。
时倾尘抱了沈衔月出来,他的手掌拢着她的发心,宽大的袖袍将她的面容遮了个严实,“覃将军可知‘金屋藏娇’四字?本世子的女人,也是能让人随便看的吗?”
覃昭连忙挪开视线,垂首告罪,“臣僭越了,臣没想到世子殿下居然会好……”
时倾尘挑眉,“好美色?”
“不,臣不是这个意思。”
李元洵还从未见过时倾尘这副样子,他愣了一下,随即开怀大笑,“既然是一场误会,覃昭,你就不必再搜了。”他的目光扫过时倾尘怀中的女子,又是一笑,“没想到啊,燕世子这么清贵的人品有朝一日也会为了女子倾心,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哈哈哈哈哈,英雄难过美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