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阙春深 第31节
  皇帝负手而立,出现在眼前。
  而常英手中正端着一个红木托盘,上面摆放着帝后大婚专用的白玉螭龙纹合卺杯。
  他笑着对杏云、素月说道:“还请两位姑娘先到殿外候着,莫要扰了贵人们歇息。”
  杏云与素月吓得大气都不敢出,纷纷看向自家主子。
  杨满愿也愣了一下,本想拒绝,可想到今日这场隆重盛大的生辰宴是特意为她而办,心中又有些犹豫。
  迟疑了好一会儿,她才示意杏云、素月先行退下。
  常英脸上的笑意更盛,“还请陛下与杨尚仪再赏奴才个脸,饮下这杯酒吧!”
  一时间,气氛变得有些凝滞。
  这白玉螭龙纹合卺杯是连体双杯,皇帝单手端起,递到杨满愿唇边。
  男人常年执掌生杀大权,即便此刻刻意收敛气势,身上散发的威严仍足以令人心生畏惧。
  杨满愿吓得微微一颤,小心翼翼地抿了几口,没料到是清酒,辛辣的酒意瞬间涌上,呛得她满脸通红。
  皇帝也低头饮下清酒。
  少女虽已卸下九龙九凤冠,身上却还穿着深青色的皇后袆衣,与身着帝王冕服的男人并肩坐在床沿。
  常英见状,心满意足,也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
  烈酒的后劲很快上来,杨满愿只觉得脸上滚烫,整个人昏昏沉沉的。
  不胜酒力的她,娇颜酡红,潋滟的杏眸蒙着一层水雾,早已不知今夕何夕。
  就在这时,萧琂未经通传,大步闯入殿内,那张俊美无俦的脸庞上,笼罩着几分阴郁。
  他强自镇定,沉声道:“愿愿,随孤回东宫。”
  杨满愿本就头昏脑胀,又被这突然闯入的人吓了一跳。
  待看清来人是谁,她反而淡定下来,醉眼朦胧地娇嗔道:“子安,你可算回来啦?快上来一起就寝……”
  第61章 该离开的是您
  两个男人闻言皆是一怔。
  萧琂不动声色打量起坤宁宫这处寝殿的喜庆布置,整颗心一寸寸冷了下来。
  视线落在桌案上的白玉螭龙纹合卺杯时,他背脊一僵,竭力稳住心神。
  皇帝剑眉紧蹙,黑幽幽的双眸直直盯着身下醉醺醺的少女,“愿儿,朕再给你次机会,你选朕还是太子?”
  杨满愿呆了好半晌,一双水杏似的眼儿春水欲滴,红透的脸颊艳若桃李。
  “不想选……”
  “你们真讨厌,总让我选,怎么梦里也这样?”
  听到杨满愿的答案,萧琂心里又酸又疼,掩在袖中的手紧紧攥成拳头。
  他颓然阖眸,深吸了口气,转身就要离开。
  可他身上的赭色鹤氅却被一只小手揪住不放,杨满愿仰头望他,眼中溢着泪花,“子安,别走……”
  不论是现实还是梦里,她都不忍见丈夫黯然失落的样子,只想抱住他、亲吻他。
  萧琂顿住脚步,眼眶泛红,“好,孤不走。”
  旋即,他抬眸看向父亲,“父皇,看来该离开的是您。”
  皇帝呼吸猛窒,手掌紧握成拳,攥紧,又松开。
  穿戴整齐后,他铁青着脸推开寝殿大门。凛冽寒风扑面袭来,胸腔似被冷风豁开了个口子,冰冷得刺痛。
  常英见状,小心翼翼凑上前,“陛下,可是要摆驾回乾清宫?”
  皇帝立在阶前,抬眼看向高低错落的金阙殿宇之上的一轮皓白满月。
  十五月亮十六圆,杨满愿生辰在正月十六,今夜的明月也分外圆满。
  静默良久,他才敛下眸底的阴戾,微微颔首,在一众侍从的拥簇中回到了乾清宫。
  翌日,天蒙蒙亮,萧琂彻夜未眠。
  昨夜他像是在与父亲较劲儿,甚至没能顾及杨满愿娇弱的身子。
  前所未有的悔意在他心头翻涌。
  ****
  翌日,萧琂没去文华殿上早课,而是坐在轩窗前提笔书写关于黄、淮两河工程的策论。
  听闻床榻那边传来动静,他立即放下紫毫走了过去。
  “愿愿,可有哪里不适?”萧琂关切地问,又慢条斯理斟茶,喂到她干燥的唇边,“先喝口茶润润喉。”
  杨满愿刚醒来还有些懵,下意识便张口饮下他喂来的温茶。
  随即她才感觉到自己浑身酸软得厉害,脑袋也似有千斤重。
  她吸了吸鼻子,可怜巴巴地说:“身上哪哪儿都疼……”
  “抱歉愿愿,是孤不好,没照顾好你。”
  男人眉心微蹙,低垂的眼睫罩下淡淡的青影,看起来竟有几分脆弱。
  杨满愿还欲抱住他继续撒娇,可心念电转间,她却蓦地记起了昨夜的事。
  “轰”的一下,她脸上顿时烧得通红,手脚僵住,背脊发寒。
  悄悄打量四周,见皇帝没在,她才暗暗舒了口气。
  昨夜兴许只是一场梦罢了。
  萧琂佯装没察觉到她的异样,径自在床沿坐下并将杨满愿揽入怀中。
  “昨日生辰宴仪式繁冗,愿愿定是累极,打算今天带你前往西郊玉泉山散散心,还能泡热泉解乏,愿愿以为呢?”
  “趁着岳丈今日尚未出京,孤方才已命佟林亲自前往杨府,将岳丈岳母还有二妹接到玉泉山去,愿愿也能与家人相会。”
  大红色龙凤纹锦帐里,他低沉温柔的嗓音格外好听,杨满愿不禁一阵心悸。
  昨夜的生辰宴上她虽见到了父亲,可父亲到底是外男,不像母亲妹妹那般能随时近身说话。
  “殿下对妾身真好……”杨满愿怔怔望着他这张近在咫尺的俊脸,羽睫微颤。
  萧琂心头一软,低头亲了亲她微肿的樱唇。
  可一想到昨夜,他的眼底暗光一闪。
  上回父皇将愿愿囚在西苑瀛台时,便是借口杨尚仪在西郊皇寺祈福,如今他便真将人带到西郊去,远离皇宫。
  晌午,熙熙攘攘的街市上,身着深灰麒麟服的佟林正骑着匹高壮骏马在前开路,身后由十数名侍从护送的一辆豪华宽敞的马车。
  他们一行人正往城东杨尚仪母家而去。
  在此之前,佟林便提前命人前往杨府通传,待他们抵达时,应该便能接上杨侍郎一家启程出发。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杨尚仪的幼妹杨静真不见了。
  杨父杨母将整座府邸翻找了遍,愣是没找到人。
  杨谦行讪笑着向佟林解释来龙去脉,“小女顽劣,实在是失礼了。”
  薛淑兰亦是在一旁赔笑,心中既担心次女又不满她这般调皮爱闹。
  佟林神色冷峻,只能吩咐跟随他前来接人的扈卫在杨府周边一带搜寻。
  沉吟片刻,他自己亦踏出杨府在附近人头攒动的街市找人。
  而杨静真此刻正一身小书童的男装打扮,躲在自家附近的小书斋里津津有味翻看着新出的话本子。
  第62章 绣榻秘史?
  城东兆丰胡同的拐角处有家极隐秘的小书斋,是个家道中落的纨绔子弟开的,他私下里将自家的藏书摆出来供人借读。
  因他定价不低,进书斋就要先给一两银子,故而生意并不兴旺。
  时下一两银子能购入二石稻米,一石约一百八十斤米,光是进书斋就得费去三百六十斤米,确实不划算。
  不缺银钱的看不上他的藏书,想看的又大多舍不得废这一两银子,常客也就只有女扮男装的杨静真了。
  一身书童打扮的杨静真坐在书斋角落,兴致勃勃地翻看着手中的《绣榻秘史》。
  正看到紧张刺激的桥段时,一个锦衣男子闯了进来,店家被他周身冷凝的气势所摄,甚至没敢朝他要钱。
  杨静真惊得瞪大了眼,这分明是昨日才刚见过的东宫首领内官。
  她下意识就手忙脚乱地将话本子塞进宽袖里。
  “还请杨姑娘随我走一趟。”佟林缓缓抬起眼皮。
  杨静真见他找到这儿来了,心想定是长姐找她有急事,自然赶紧跳起身来。
  店家欲言又止地看向她,悄悄朝她做了个捻手指要钱的手势。
  杨静真生怕被人发现自己看的是风月话本,咬了咬牙就交出了六两银子的买书钱。
  回到杨府,杨父杨母早在马车上等着了,她也没来得及更衣,就这么一身书童装扮就登上了马车。
  看到这个误事的顽劣次女,薛淑兰拧着她的耳朵训了一通。
  杨谦行在旁劝了两句,心中感叹自家两个女儿怎么恰好是反着来的。
  长女满愿自幼便乖巧懂事,给册书卷就能静坐一日,次女静真从会走路就跟个皮猴儿似的,三日不训就敢上房揭瓦。
  待他们一家三口抵达西郊玉泉山时,太子与杨满愿已在玉泉行宫的清音斋入住。
  清音斋的后罩房,卷起一道又一道的纱帘,便可见一方圆池,内里盛满澄洁似玉的热泉。
  恰好杨满愿浑身酸软,当下便入泉浸泡解解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