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修不成 第21节
  也只有凤还恩敢提醒皇帝,江更雨死了。
  他畏罪跳进滚滚洪水之中,遗臭万年地死了。
  李成晞愣了一下。
  “朕方才提他了吗?”
  凤还恩缄默不言。
  对啊,江更雨已经死了。他怎么总是会忘记这件事呢,李成晞无奈笑了一下。
  当年他们鲜衣怒马,骑马倚斜桥,豪情满怀地要让雍朝重现海晏河清,万国来朝的盛世,如今……国朝衰败,满目苍凉,连他也走了。
  一个故人之名,让殿中沉默了一阵。
  李成晞不复方才怒火,疲惫地摆了摆手:“你既然要去瑜南,那就带冬凭去吧。”
  “陛下,冬凭才提少卿,该在大理寺多些历练才能服众,瑜南一行危险重重,就是臣也不敢保证他安全。”
  “你怕带一个累赘?”
  “终究不是江少卿。”
  “是,终究不是江少卿……”
  “臣先告退了。”
  殿门在面前徐徐打开,冬凭和于贵妃齐齐看了过来。
  在看到冬凭的时候,凤还恩竟怔忪了一下。
  那袭绯红的獬豸官袍穿在冬凭身上,好像斯人还站在眼前。
  “凤还恩——”
  耳边恍惚响起有江更雨的招呼声,好像他一直没离开过。
  只要出了宫门,绕到大理寺公廨,就能看到他在一堆卷宗里伏案,听到动静时会抬头,笑着跟说他好累啊。
  “凤军容。”冬凭不伦不类地朝他行了个礼。
  凤还恩的眼神恢复清明。
  不是他,江更雨死了。
  第16章
  方才还是万里晴空,这一会儿风刮起官袍,三春的雨不依不饶又下了起来。
  凤还恩扫了一眼冬凭腰间银鱼袋,不是江更雨旧日佩戴那枚。
  他收回视线,颔首道:“冬少卿。”
  小黄门道:“少卿,陛下请您进去。”至于于贵妃,还得往后稍稍。
  冬凭刻意回看了一眼贵妃,才迈过门槛。
  大殿的门重新在背后关上,凤还恩见礼:“娘娘安好。”
  于贵妃的眼睛还盯着漆金殿门:“大理寺少卿……你说他有什么才能,如此得陛下宠幸,不过是因为那张肖似江更雨的脸罢了。”
  那贼官畏罪跳江,死有余辜,偏偏陛下还记得,记到只是见到相似的脸,就能提拔到身边,百般宠幸。
  幸好死了,不然一个男子也有媚上惑乱的本事了。
  “贵妃娘娘慎言。”凤还恩打断了她的话。
  于贵妃换了脸色,笑笑:“罢了,陛下信重哪位朝臣哪是我能置喙,我只管我的琮儿就好。”
  说来她巴不得皇帝成日和男子厮混在一起,至少他们生不出孩子,不能跟她的儿子争夺皇位,只是这冬凭境界太低,瞧他狐假虎威的浅薄样子,惹人生厌。
  “微臣将行瑜南,先告退了。”
  “瑜南……”于贵妃声音低下许多,“让凤军容出动,难道又有叛军?”
  “一切都还未可知。”
  她点点头,“那先恭祝军容长风万里,功成麟阁。”
  “承娘娘吉言。”
  凤还恩走下白玉阶,一旁小黄门赶紧上来打伞。
  回到殿中,李成晞不过与冬凭略说了几句话,就请于贵妃进去了。
  在李成晞面前,于贵妃对冬凭一点没有方才在殿外的嫌弃,反而亲热寒暄起来。
  冬凭在皇帝面前总算有点眼色,句句应答得宜,还真有点从前江更雨的影子。
  这人虽然浅薄,也知道谁给他饭吃,知道怎么讨人欢心。
  “贵妃一大早过来所为何事?”李成晞问。
  于贵妃这才正色,柔声道:“妾身有些祭先蚕神之事想求得陛下准允。”
  “能操持亲蚕礼是莫大的荣幸,但妾身到底不是皇后,惶恐之至,是以妾求一切仪式减制,翟车仪制也该减一成……以合妾身份。”
  于贵妃如此贤惠守礼,李成晞自是好好夸赞一番,答应了她的请求。
  于贵妃走后,明芳殿四面的门窗都打开了,雨丝占据一面面天幕,垂帘翻飞,天风满衣。
  李成晞闭目嗅到风里的凉意,沉声道:“三春只是播种时,秋来,不知凤军容会不会给朕带回好消息呢。”
  “陛下一定能得偿所愿,“冬凭听着雨声,幽幽说道,“那是凤军容,总不会把事儿办砸了。”
  “是啊,凤还恩总不会把朕的事办砸的。”
  ……
  宫道上,小黄门高举着纸伞,给肩舆上的凤还恩遮雨。
  可叹风雨无状,遮得再紧,还是洇湿了贵人的紫袍,乌纱幞头下有细碎黑发贴在军容颈间。
  小黄毛自己淋了一身水,前路都难看清,在风里瑟瑟发抖,倒担心凤军容袖子上那几滴雨点子。
  实则凤军容并不凶神恶煞,相反,他长相温文儒雅,风姿卓绝,只是眼皮常年半阖着,里头是风吹不皱的一潭死水,肤色苍白若鬼,只有一张薄唇红得发艳,怪道外头人传他喜喝人血。
  军容要杀人时,可一点反应都不会给,这人就这么面不改色,从正懿年间为先皇捉刀,处置雍都失陷时叛逃的官吏,一直杀到如今。
  幸好,日理万机的凤军容心中装着事,并未注意到袖子上这点小事。
  肩舆出了宣安门,小黄门将伞送到神策军将领手中,才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肩舆一路回到皇城边的宅邸。
  掌管大内神策军,御前第一人的凤军容,宅邸外观不见一点华丽之色,可步入其中,任谁都会被园中奢靡华丽震撼,十二重檐,步步珠链,风起微澜,湖光山色与亭台楼阁相映成趣,如堕云山雾海之中。
  成群的侍女都是被精心挑选出来的,姿容如玉,轻袖如云,伺候他将紫袍和乌纱脱下。
  凤还恩换上家常道袍,散了发,赤足走在一条石子铺就的小路上,走到这条小道上,跟随的侍从皆默默站定,前面是凤府禁地,任何人都不准靠近。
  小路尽头是一间小屋。
  与满院瑰丽相比,这间小屋朴素无华几乎淹没在层台累榭之中,是一方与世无争的净土。
  他推门迈入屋内。
  空空荡荡一处四方屋子,空气中有灰尘随着开门的风微扬,没有一丝住过人的痕迹。
  一方供桌靠墙,桌上放着一条金带,再就是一块空白的黑色牌位,牌位背后高悬的不是人像,而是一张残阳断雁图。
  然后就没有了。
  除了这些,他什么也没争到。
  站在断雁图前,凤还恩抬眸细细将画卷一寸寸打量过。
  “我要亲自走一趟瑜南,此行凶险,不过这世上没有真正平安之处,更雨,此心安处……”
  他不再说,只是点燃三炷清香,权当作别。
  —
  从禅月寺回来第二日,洛明香就先去了县主下榻的行馆,没想到被拒之门外。
  侍女出来说道:“县主身子不适,今日不宜见客。”
  洛明香不禁有些忧心忡忡,难道县主改变了心意?又或知道了明瑢有妻儿之事?
  侍女早得县主叮嘱,见她神色忧虑,解释道:“洛娘子切勿多想,县主确实身子不爽,这几日谁都不见,并非对洛娘子一人。”
  这样啊……洛明香松开眉头:“烦请与我给县主捎句话,请她好生安养,早日康复。”
  在县主这里“谈心”不成,洛明香转道回娘家去了。
  “阿娘,前日你先回家怎么也不和我说一声啊。”她推着周氏的手臂撒娇。
  “你回来干什么?”
  “阿娘你就不想知道,昨日我同县主说了什么?”
  周氏岂不知她的心思,头痛道:“你成日眼睛里盯着别人做什么,自己日子也不见过得好。”
  洛明香日子确实过得不好。
  当初她嫁给中意的司户参军三子史函,婚后郎情妾意,琴瑟和鸣,可生了孩子之后,史函就心思浮动,想将中意的丫鬟收房,洛明香气不过同他闹,史函却羞辱她:“你一个商户之女,娶你已是洛家天大的运气,也配管我的事。”
  一句“商户之女”戳得洛明香鲜血淋漓。
  她洛家二房是商户不错,可大房是录事参军,官可比史家的大,何况他们是雍都迁到瑜南的世族,史函怎么敢这么对她说话。
  她耿耿于怀史函那句“商户之女”,憋着一口气想翻身。
  当年洛明瑢年纪轻轻已中会试亚元,只要去了殿试,再差也是进士,他年纪又小,仕途一定大有可为,那时候,史函怎还有机会骂她“商户之女”?
  如今,一切只能她来争。
  这次她绝不会让洛家的
  洛明香抱着周氏的手臂,说道:“那可是县主,王爷的女儿,若是明瑢能娶了瑞昭县主,咱们洛家不止富,更是贵,届时咱们再回雍都,可比洛明瑢当初考个进士要容易多了。”
  洛家好了,她在婆家说话才有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