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毒酒送我走?重生让你输成狗 第26节
  这是池鸿渊独创的暗语,只有他与身边的心腹懂得如何解读。
  纸条上以简短的暗号记录所要传达的消息,边关那边一切如常,周军远一行人还未行军抵达边关,倒是池鸿渊的人先一步到了。
  第63章 我想请求殿下杀周军远时,能按照我的想法部署
  如今人已经在边关待命,只等池鸿渊一声令下,他们就会先一步作部署。池鸿渊走到书桌前坐下,提笔在纸条上写下暗语卷好,缠在乌鸦腿上,乌鸦鸣叫一声便振翅飞走。
  一个月后,容玉儿身上的毒彻底解了,且经过一个月时间的调养,身上长了不少肉,看起来还是有些瘦,但和寻常人差不了多少。
  又到了约定在醉香楼见面的日子,柳明月与白子玉相对而坐,池鸿渊母子还没来。
  “今儿怎么心事重重的,那府里遇到了什么事?”白子玉看着眼前之人紧皱的眉头,觉得有些稀罕。
  柳明月看了白子玉一眼,摇摇头,她总不能说自己担心池鸿渊会不会兑现承诺,亦或者,对方会不会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发出疑问。
  若是池鸿渊细问她与周军远之间的恩怨,她该怎么说才能显得不突兀?
  池鸿渊自己就是个千年狐狸,她想在对方面前撒谎,不太可能。
  “哎呀呀,如今都有心事不和我说了。”白子玉连连摇头,做出失落的样子来。
  柳明月本来心里忧虑,闻言白了白子玉一眼:“你差不多得了。”
  “诶,这才对嘛,就是要这样才像你。”白子玉眯眼一笑,对自己的‘杰作’很是满意,柳明月拿他没办法,无奈地摇了摇头。
  “你是担心九殿下不信守承诺,还是担心他会细究你与周军远的关系?”
  白子玉一语道出柳明月心底担心的事,柳明月面色微变,立即做出噤声的手势:“到底是在别人的地盘上,还是谨言慎行些。”
  观柳明月的反应,白子玉知道自己是猜对了。
  两人没几句话的功夫,池鸿渊母子就到了醉香楼。
  “娘娘体内的毒已解,没必要再继续每日大量进食,恢复成从前正常的食量即可。不然每日吃得太多,过胖对身体无益。”
  白子玉帮容玉儿把了脉,对容玉儿体内的毒解了一事没什么激动反应。
  在他看来,是计划之内的事,只要容玉儿遵医嘱,毒就不会解不了。
  “白神医说的本宫自会照办。”容玉儿对待白子玉的态度,变化颇大。
  一开始不过是客气客气,做表面功夫,而今却是打从心底里敬重此人。
  “接下来几个月,娘娘还须得半个月把脉一次,确保您的身体康健。”
  白子玉对容玉儿的宽待宠辱不惊,略得甜头就失了分寸,是蠢人才做的事。
  亲耳听白子玉说母妃的毒彻底解了,池鸿渊悬着的心才算彻底放下。
  “母妃,您先到隔间去休息片刻,儿臣先与柳公子商议一些事。”
  不是池鸿渊有意支开容玉儿,而是他们一时半会说不完,池鸿渊不想母妃累着。
  容玉儿晓得儿子没这个意思,她身体尚在恢复,确实不能太劳累,就依儿子的话先下去休息。
  “按照之前柳公子提出的条件,在半月前边关那边就已部署好我的人,我会尽快动手取其性命,不过眼下边关将起战事,我心里并非没有犹豫。”
  几人认识也有数月,既然是涉及到对方想要达成的目的,池鸿渊不避讳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殿下是有大义之人,我不会让您行不仁之事,周军远不死,您如何上战场,光明正大地走进天下子民乃至陛下的视野?”
  柳明月话一出口,白子玉就在她身后扯了扯她的衣袖,觉得她说得太大胆。
  池鸿渊看向柳明月的眼神生出些微妙的变化,勾了勾嘴角:“你似乎知道很多?”
  这个问题不知只是字面的意思,还是意有所指,听得柳明月心头一跳。
  “既然要与殿下合作,所知太少如何能行?若我不知道这些,殿下以为我们还会有今日的合作么?”柳明月平复好心绪,缓缓解释。
  池鸿渊把玩着手里的茶盏,不置可否,看来是认同了柳明月说的。
  “殿下有着凌云之志,而这份志向要展示于人前需要一个正当的由头,周军远的死就是机会。我想请求殿下杀周军远时,能按照我的想法部署。”
  关于周军远的死法,柳明月心里早有打算,让其死地合情合理的打算。
  池鸿渊靠在椅背上,没有响应柳明月最后一个问题,而是先问了自己的疑问:“你如何以为周将军死后,父皇会任命我上战场?”
  “殿下有没有听说过贪生畏死?”柳明月没头没尾地说了这么一句,然后紧接着道,“您一直都有为自己铺路,您届时定能去边关成为领军主将。”
  柳明月的语气中透着对池鸿渊异常笃定的信任,直白得有些过分……炽热。
  “咳,你前面说想让我如何部署?”池鸿渊抿了一口茶,才发现茶盏中的茶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空了。
  没想到池鸿渊会这么快答应,柳明月大喜过望,向对方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之后边关若有消息传回京城,还请殿下让红姑娘放信号,看见信号之后我会赶到醉香楼来与殿下商议下一步要做的事。”
  柳明月极力控制住自己激荡的心情,没想到事情的进展会如此顺利。
  “好。”这本就是约定好的,池鸿渊自然而然不会拒绝,当即点头应下。
  边关那边在周军远还未抵达边关的时候,池鸿渊的人就已经做好部署,安插好眼线。
  在等待的时日里,部下做了周全计划,只等着京城那边主子一声令下就能动手。池鸿渊的信鸦才将消息送到边关,当天晚上,一身着伙房制服的男子就端着饭食走进周军远的营账。
  周军远正在看边关的沙图演示,听见动静回头看了一眼,就转头继续去研究沙图,淡声道:“饭菜放下即可。”
  送菜的人将食盒放下就没了动静,周军远没听见脚步声,眉头皱了皱:“有事?”
  “事情,确实有一件。”一息的功夫,那人的声音就已经近在脑后。
  到底是在死人堆里摸滚打爬过的人,周军远意识到来者不善,立即拔刀相向。
  第64章 周军远死
  对方对他的反应早有预料,一把锋利的短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划向周军远的脖颈,周军远甚至没来得及看清对方的面容,就被抹了脖子,血溅在沙盘上,当场毙命。
  杀了周军远的人神色没有波动,将匕首上的血擦去,清理干净沙盘上的血迹。
  杀人者将尸体挪到穿衣镜前,冷静地换下周军远身上的衣裳,确定一切都安排好,男人才从容地从营账离开,期间行事,神不知鬼不觉。
  因备战前周军远不喜被打扰,加上是晚上出的事,他的尸首直到次日才被发现。
  “李将军!大事不好!出事了!”清晨时分,睡下没两个时辰的李邕被叫醒。
  边关天干,加上环境艰难,初回到边关,还是有些睡不习惯。
  李邕好容易睡下,不多时被人叫醒,脾气顿时上来了,翻身坐起来喝到:“什么事吵吵嚷嚷的!”
  被他喝了一声,帐外的人静了一瞬,但还是硬着头皮入账:“李将军,出事了,周将军被人杀死于帐中,看脖子上的伤口是胡人的手笔,而且……”
  小将支支吾吾,不敢把话说明,李邕听到他说第一句的时候就已经清醒过来。
  “而且什么!快些说!别娘们唧唧的!”李邕说话的时候已经在穿鞋袜。
  “周将军是在穿衣镜前被人杀死,将军身上……穿着,穿着龙袍。”小将鼓起勇气,才敢将龙袍两个字说出口。
  这回换到李邕傻眼了,手劲一大,愣是把靴子给扯下来一片布。
  无论是是以胡人的用刀的手法杀人,还是给周军远穿上龙袍,都是柳明月的点子,眼下自是无人会知晓。
  “有多少人看见了?”李邕意识到大事不妙,这可不仅是事关一军主将被杀。
  “今日负责当值的将士都看见了,不过事关重大,所以没有吵嚷起来。”小将连忙解释。
  李邕闻言暗松了口气:“做得很好。”
  事关重大,无论是周军远身死还是身穿龙袍一事,都不能传出去。
  “传我命令,立即封锁消息,一旦发现有人敢私下走漏消息,当场斩杀!我修书一封,你命人八百里加急把信尽快送回京城,交到陛下手里。”
  周军远突然被杀,本来就让李邕几名副将都有些风中凌乱。
  传递消息的书信才被送走,偏偏就在这个时候,城门方向传来鸣金之声。
  正在与其他几位将军商量对策的李邕‘噌’的站起身,瞪大眼看向城门方向。
  “怎么偏偏在这个时候?”商议的几位将军异口同声,都有些心乱如麻。
  敌军居然在这个时候攻过来,周将军的死,果然是胡人的手笔是么!
  “速速上城楼调兵应对!”还是李邕先回过神来,提起剑就往外走。
  兵临城下,主将被杀,李邕几人只能够匆忙上阵应对。胡人没有要叫阵的意思,到了城门下直接吹响号角就打,可谓来势汹汹。
  没了周军远的调度,几位副将都有些手忙脚乱,但也能勉强撑住局面。
  几人其实都颇有才干智谋,正因如此,谁都不服谁,到了阵前指挥,因意见相左,导致我方阵容有些乱,不过好歹是暂时击退了胡人的攻势。
  这日早晨,柳明月不想吃厨房准备的早饭,就出了府到外头打算买些摊边的早餐。刚买好热乎乎的包子,一匹快马就从长街上急驰而过。
  快马的马鞍是黑金色,而骑马的人手持黑金色的旗子,神情严肃,那旗子与马鞍,是八百里加急边关急信的象征。
  集市上的百姓纷纷让路,也都认出八百里加急的标志来,都有些不安:“边关出了什么事?”
  柳明月拿着包子的手紧了紧,被包子的热气烫伤才略微松开手。
  看来就如同上辈子那样,胡人领军侵扰边关,这也说明一件事,周军远已死。
  “报!”信使抵达皇宫时,太和殿正在早朝。得知边关有急报传来,殿内的人都变了脸色。
  “奏!”皇帝沉声开口,放在龙椅扶手上的手无声地收紧。
  “陛下!三日前周将军被杀死于帐中,仵作验过,伤口是胡人的弯刀匕首所致。”
  此话一出,满堂皆惊,皇帝更是猛地从龙椅上站起来。
  “人?死了?”皇帝有些不敢相信,就在出征之前,他才在青荷殿设宴为即将出征的将士们践行。
  “是。”信使累极,此刻却大气都不敢喘。
  皇帝眼前一黑,坐回龙椅上去,心痛地闭上眼,这些年本朝无将才,只有周军远还可堪大用,因此皇帝对其很是看重。
  他的爱将,却被人暗杀于边关。然而很快信使接下里说的话,就让皇帝的心情冷了下来。
  “还有一事,周将军在死时,身上穿着龙袍,人是死在穿衣镜前。”
  信使这后半段话,可比前面说的要有冲击力多了。这会朝臣没有哗然,而是都倒吸了一口气,屏息地注意着皇帝的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