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巴山猎耕记 第18节
就这样,两人一直顺着脚印跟随,不急不缓地朝着山里面深入,花了大约半小时左右的时间,他们进入一片山沟谷地。
陈安打量着谷地,谷中有小溪流淌,两侧山坡上茅草、灌木丛生,高大的树木较少,沟中到处有藤蔓牵绊…这环境,是麂子喜欢的地方。
很快,陈安看到了雪地上新鲜的黑色颗粒,类似于山羊粪便,要小一些。
他蹲下去看了看,小声说道:“这就是麂子的粪便,初步估计,这片山沟坡地,可能就是它经常活动的地方。”
宏山默默地点点头,继续跟着陈安顺着脚印往山沟里走。
果然如同陈安所说,越是往里面走,麂子的脚印就越多,时不时就能看到麂子停留时跺脚形成的一个个雪窝,混合着泥浆,非常的显眼。
还能在一些被枝叶遮挡,落雪没能覆盖的地方,看到一堆堆散落的麂子粪便。
再继续顺着山沟往上走,那些雪地上的脚印渐渐汇成一条小道,两边能看到被采食的树枝、树叶。
“这就是麂子经常走的路了,麂子机敏,轻微的一点响动都能将它惊跑,想要就这么找到它,顶多也就是能远远地看上一眼,用枪打也不现实,用狗追撵倒是可以,它太能跑太能跳了,狗短时间内也没法追上,只能靠它们将它追得脱力跑不动了才能逮住…现在最好的法子,就是在它经常走的兽道上设陷阱。”
陈安往山坡上看了一眼,审视下位置,回头冲着宏山说道:“去弄几根结实一点的葛根藤回来,我弄个吊套陷阱。”
“要得!”
宏山四处看了下,朝着左边的山坡走了过去。
山里野葛根不少,葛藤结实柔韧,用来当绳子使用,对付一只三四十斤的麂子,绰绰有余了。
在宏山去找葛藤以后,陈安顺着麂子走出的小道,往上边又走了一段,在小道旁边的一棵手臂粗的小树旁停下。
他摇了小树几下,在树上的积雪掉得差不多的时候,用力弯了一下小树,弹力很足,他很满意。
随后,他拿着砍刀,到一旁找着小树砍下两根带杈的树枝,简单用刀修理一下,做成两个倒勾,然后回到麂子的兽道上。
扒开雪层,陈安用削尖的木棍在潮湿的地上刨了个脸盆大小的一个浅坑,将两个木杈倒钩相距五六公分,一左一右钉在浅坑里。
等了一会儿,宏山拖着几根已经清理掉叶片和杈藤的葛藤回来:“狗娃子,啷个弄?”
陈安翻看了一下那些葛藤,为了更稳妥,他挑选了两根最为柔韧结实又足够长的,拧成藤绳,让宏山帮忙压弯小树,将藤绳绑在树梢正对着兽道浅坑的位置。
然后在藤绳末端打了一个比浅坑圈口稍大一些的活套。
在活套上边十多公分的位置,将藤绳拴在一根小棍上端,接下来,他又选了一根稍微粗一些的小木根横在两个倒勾上,藤上拴着的小棍从横棍绕过,上端别在横棍上,下端用另外一根小横棍别住。
随后,他又用些小棍搭在下面的横棍上,把准备好的两个活套圈口小心地安放在浅坑口上。
“成了!”做完这一切,陈安拍了拍手站起来。
“得不得行哦?”
宏山看着眼前这个堪称简陋的陷阱,表示怀疑。
“行不行你告一哈(试一下)就晓得了。”
陈安说着递给宏山一根木头,冲他示意。
宏山接过来,有些不信邪地拿着木棍往浅坑里试探着轻轻捅了一下,在两个木倒勾下边搭着的横木棍被触动后,圈口藤套在小树的弹力作用下瞬间收紧。
他抓着的木棍竟是一下子被拴住扯飞,力量非常的大。
宏山一脸不敢相信地看着陈安:“这鸡儿陷阱太猛了,看不出来,你娃儿可以哦,不愧是跟李豆花学过的…看样子,明天能吃上麂子肉了。”
陈安笑了笑:“这只是最简单的操作,还有更复杂的…出来时间不短了,赶紧重新弄好,回家,晚上不是还要打雀吗?”
宏山点点头,再次压弯小树,帮陈安把陷阱重新布置起来,在上面撒了些草叶,盖上些雪,两人这才领着狗回家。
“我明天要到镇上去一趟,你自己抽空来看下这个陷阱,如果打到麂子了就带回去。”
“要得…你到镇上干啥子?”
“我去找人弄枪管,做火枪,还要去看看师傅。”
“做火枪…你是准备上山打猎了?”
“现在干不了啥子,是有这个打算。”
“到时候带上我撒!”
“到时候看嘛。”
第29章 奔波儿灞和灞波尔奔
无论是打猎还是干其它的事儿,宏山都是陈安心里最好的人选。
那怕宏山在这些方面接触少也没关系,只因为他是陈安最信赖的人。
有宏山在,相互之间也能彼此照应。
而且,就冲着宏山上辈子对他的照顾,陈安也乐于将自己能得到得好处跟他分享。
两人领着两只狗崽重新顺着来时的路返回那片山地,看着一台台收完庄稼后已经用牛犁翻过一遍的地块和上面覆盖着的白雪,陈安又看看自己的双腿,活了一世的沉稳心态也压不住此时的突发的少年心性,他一时兴起,在地里边跑了起来,然后从一台台山地的地埂上纵跃下去。
哪怕是两三米高,也毫无顾忌。
厚厚的雪层,松软的泥土,都能给这幅年轻的身体足够的缓冲。
就这样,他连跑带跳,一路顺着坡地快速冲了下去,是那么的痛快、肆意,仿佛多年心里积压的烦闷被一下子释放出来一样,整个人轻松无比,跑跳之间,脚下生风,如腾云驾雾一般。
两只青川犬看着离他远了,吠叫一声,也跟着一路狂追下去。
宏山乐呵呵地看着发癫似的陈安,清楚自己这发小的性子跳脱,也跟着往下边跑跳,只是一些比较高的地埂,他不敢像陈安那样放纵,选择慢慢滑下去。
不过两分多钟的时间,陈安已然纵跳下二十多台地,到了下边的土路上。
他看看自己这双充满活力的双腿,满心欢喜拍了拍:“这辈子,我要用这双腿丈量这山山水水,闯出一条幸福路来。”
两只青川犬起步晚,但速度可不慢,陈安到路上的时候,它们也已经到了,围着陈安团团转,昂头看着陈安,欢快地甩着尾巴。
陈安伸手揉了揉两只狗崽的脑袋,同时叫着他们的名字:“招财、进宝…”
宏山就要慢很多了,陈安等好一会儿,才看着他绕开一台三米高的地埂,从地头的小路下来:“你娃儿神戳戳滴(神经兮兮),那么高的地埂也敢跳,就不怕把腿摔断?”
“不怕,我心里有数,再说了,想要撵山,得有灵活的身手才行…你看我刚才身手咋样?”陈安笑问道。
宏山冲着陈安竖起大拇指:“那是相当了得,就像西游记里的…奔波儿灞,那鲇鱼怪。”
陈安愣了一下,本以为宏山会说孙猴子,却没想到说出来的是这样一只小妖怪。
两人都挺喜欢看小人书,也是孩提时比较容易接触到的东西,陈安看过的西游记小人书还是从宏山那里借来的,是他大姐嫁出去以后有一次回娘家给他从镇上带回来的。
见宏山这么说,陈安也笑着顶了回去:“那你就是灞波儿奔,黑鱼精!”
实在是这名字在西游记里面太过特殊,看过一次就很难忘掉。
宏山想了想,挠头道:“不对哦,话说错了,这就是两个被头猪一钉耙一个打死的蠢货,长得还难看,这不是自己在骂自己,不能叫这个…”
“那该啷个叫?”
两人一路摆着龙门阵往回走,到了岔往陈安家的路口,还没说出个所以然,反倒真觉得自己有些蠢蠢的。
眼看时间已经有些晚了,宏山忙着回家。
“晚上我再过来,到竹林里面打鸟。”
“要得,过来的时候,记得带一把手电筒。”
“好嘞!”
两人就此各回各家。
陈安推门进屋的时候看到陈子谦和陈平都已经回来,耿玉莲和瞿冬萍正拿着根细绳给他们量做衣服的尺寸,一家子都喜气洋洋的。
只是见陈安回来,陈平脸上的笑意一下子就收敛了。
两个不识字的女人,只能用这种土办法去比划尺寸,但做出来的衣服,却是挺合身。
给陈子谦和陈平量好后,陈安也被拉过去量了一下,在布上比划剪裁好布料以后,这才忙着做晚饭。
在火上挂上铁鼎罐的时候,陈子谦发话了:“一年到头吃不上一次,今天既然买回来了,就煮一次米饭,省得心里边惦记。”
这话一出,一家子都笑了起来。
买来的大米只是象征性地在盆里用水晃了晃,就当是淘洗了,然后放入铁鼎罐里面煮着,就连淘米水也舍不得直接倒掉,被送到猪圈喂猪。
耿玉莲和瞿冬萍抽空洗了白菜,削了洋芋,然后就全都围在了火塘边,目光盯着鼎罐喷着热气咕噜响的盖子,只觉得闻着大米的气味,都是一种享受。
就这样,一家子,在鼎罐里的水煮干后,调了铁鼎罐的高度,继续在火上烤着,香气越来越迷人了。
一年到头难得吃上一次米饭,尤其是煮出来的,这年头的大米那是真的香,哪怕不用任何调料和下饭菜,就这么吃干饭,都能吃的非常有滋味。
吃到最后,锅底糊着的锅巴也被非常仔细地刮了下来,被瞿冬萍捏成两团,分给了两个女儿。
这可把两个小家伙高兴坏了,直嚷嚷米饭好吃,想顿顿都吃米饭。
身为姐姐的陈云梅将锅巴捧在手里一点一点地吃着,生怕吃太快了,一下子就没了,反倒是妹妹陈云兰吃得快,没几嘴吃完,开始盯上姐姐手中的锅巴,然后伸手去抢。
陈云梅自然不愿意,抢不到锅巴的陈云兰顿时哇地就哭了起来。
两个小家伙自从吃了陈安带回来的饼干和水果糖,对陈安一下子变得亲昵起来,只要陈安在家,总喜欢围在他身边。
陈安伸手揉了揉陈云梅的脑袋:“你是姐姐,分点给妹妹撒,我跟你说,等哈幺爸还要跟你宏山叔叔去竹林里打老阳雀,晚上烤老阳雀分你们吃。”
听了这话,陈云梅这才点点头,将手中剩下的锅巴分了一块给妹妹。
剩下的,她不敢再留着了,几口吃完。
看着两个小侄女,陈安却觉得莫名的心酸。
只是一顿米饭而已,在她们幼小的心里,却是最好的美味。
他不由在想,一定要给自己的儿女更好的生活。
上辈子废人一个,一辈子光棍,没有家庭,解决生理需求,要么就是靠五姑娘,要么就是手头稍微宽裕的时候去花钱翻翻别人饺皮。
不,饺皮都算不上,那是去捅鲍鱼,又黑又腥,价格还挺高。
这辈子,一定会有自己的婆娘和儿女。
陈安开始在想自己未来得婆娘会是谁,长的啥样…
想着想着,一个身影浮现在脑海里——董秋玲,那个别的知青早就回城,她却因为一些特殊原因,现在还滞留在村里的锦城女知青。
陈安打量着谷地,谷中有小溪流淌,两侧山坡上茅草、灌木丛生,高大的树木较少,沟中到处有藤蔓牵绊…这环境,是麂子喜欢的地方。
很快,陈安看到了雪地上新鲜的黑色颗粒,类似于山羊粪便,要小一些。
他蹲下去看了看,小声说道:“这就是麂子的粪便,初步估计,这片山沟坡地,可能就是它经常活动的地方。”
宏山默默地点点头,继续跟着陈安顺着脚印往山沟里走。
果然如同陈安所说,越是往里面走,麂子的脚印就越多,时不时就能看到麂子停留时跺脚形成的一个个雪窝,混合着泥浆,非常的显眼。
还能在一些被枝叶遮挡,落雪没能覆盖的地方,看到一堆堆散落的麂子粪便。
再继续顺着山沟往上走,那些雪地上的脚印渐渐汇成一条小道,两边能看到被采食的树枝、树叶。
“这就是麂子经常走的路了,麂子机敏,轻微的一点响动都能将它惊跑,想要就这么找到它,顶多也就是能远远地看上一眼,用枪打也不现实,用狗追撵倒是可以,它太能跑太能跳了,狗短时间内也没法追上,只能靠它们将它追得脱力跑不动了才能逮住…现在最好的法子,就是在它经常走的兽道上设陷阱。”
陈安往山坡上看了一眼,审视下位置,回头冲着宏山说道:“去弄几根结实一点的葛根藤回来,我弄个吊套陷阱。”
“要得!”
宏山四处看了下,朝着左边的山坡走了过去。
山里野葛根不少,葛藤结实柔韧,用来当绳子使用,对付一只三四十斤的麂子,绰绰有余了。
在宏山去找葛藤以后,陈安顺着麂子走出的小道,往上边又走了一段,在小道旁边的一棵手臂粗的小树旁停下。
他摇了小树几下,在树上的积雪掉得差不多的时候,用力弯了一下小树,弹力很足,他很满意。
随后,他拿着砍刀,到一旁找着小树砍下两根带杈的树枝,简单用刀修理一下,做成两个倒勾,然后回到麂子的兽道上。
扒开雪层,陈安用削尖的木棍在潮湿的地上刨了个脸盆大小的一个浅坑,将两个木杈倒钩相距五六公分,一左一右钉在浅坑里。
等了一会儿,宏山拖着几根已经清理掉叶片和杈藤的葛藤回来:“狗娃子,啷个弄?”
陈安翻看了一下那些葛藤,为了更稳妥,他挑选了两根最为柔韧结实又足够长的,拧成藤绳,让宏山帮忙压弯小树,将藤绳绑在树梢正对着兽道浅坑的位置。
然后在藤绳末端打了一个比浅坑圈口稍大一些的活套。
在活套上边十多公分的位置,将藤绳拴在一根小棍上端,接下来,他又选了一根稍微粗一些的小木根横在两个倒勾上,藤上拴着的小棍从横棍绕过,上端别在横棍上,下端用另外一根小横棍别住。
随后,他又用些小棍搭在下面的横棍上,把准备好的两个活套圈口小心地安放在浅坑口上。
“成了!”做完这一切,陈安拍了拍手站起来。
“得不得行哦?”
宏山看着眼前这个堪称简陋的陷阱,表示怀疑。
“行不行你告一哈(试一下)就晓得了。”
陈安说着递给宏山一根木头,冲他示意。
宏山接过来,有些不信邪地拿着木棍往浅坑里试探着轻轻捅了一下,在两个木倒勾下边搭着的横木棍被触动后,圈口藤套在小树的弹力作用下瞬间收紧。
他抓着的木棍竟是一下子被拴住扯飞,力量非常的大。
宏山一脸不敢相信地看着陈安:“这鸡儿陷阱太猛了,看不出来,你娃儿可以哦,不愧是跟李豆花学过的…看样子,明天能吃上麂子肉了。”
陈安笑了笑:“这只是最简单的操作,还有更复杂的…出来时间不短了,赶紧重新弄好,回家,晚上不是还要打雀吗?”
宏山点点头,再次压弯小树,帮陈安把陷阱重新布置起来,在上面撒了些草叶,盖上些雪,两人这才领着狗回家。
“我明天要到镇上去一趟,你自己抽空来看下这个陷阱,如果打到麂子了就带回去。”
“要得…你到镇上干啥子?”
“我去找人弄枪管,做火枪,还要去看看师傅。”
“做火枪…你是准备上山打猎了?”
“现在干不了啥子,是有这个打算。”
“到时候带上我撒!”
“到时候看嘛。”
第29章 奔波儿灞和灞波尔奔
无论是打猎还是干其它的事儿,宏山都是陈安心里最好的人选。
那怕宏山在这些方面接触少也没关系,只因为他是陈安最信赖的人。
有宏山在,相互之间也能彼此照应。
而且,就冲着宏山上辈子对他的照顾,陈安也乐于将自己能得到得好处跟他分享。
两人领着两只狗崽重新顺着来时的路返回那片山地,看着一台台收完庄稼后已经用牛犁翻过一遍的地块和上面覆盖着的白雪,陈安又看看自己的双腿,活了一世的沉稳心态也压不住此时的突发的少年心性,他一时兴起,在地里边跑了起来,然后从一台台山地的地埂上纵跃下去。
哪怕是两三米高,也毫无顾忌。
厚厚的雪层,松软的泥土,都能给这幅年轻的身体足够的缓冲。
就这样,他连跑带跳,一路顺着坡地快速冲了下去,是那么的痛快、肆意,仿佛多年心里积压的烦闷被一下子释放出来一样,整个人轻松无比,跑跳之间,脚下生风,如腾云驾雾一般。
两只青川犬看着离他远了,吠叫一声,也跟着一路狂追下去。
宏山乐呵呵地看着发癫似的陈安,清楚自己这发小的性子跳脱,也跟着往下边跑跳,只是一些比较高的地埂,他不敢像陈安那样放纵,选择慢慢滑下去。
不过两分多钟的时间,陈安已然纵跳下二十多台地,到了下边的土路上。
他看看自己这双充满活力的双腿,满心欢喜拍了拍:“这辈子,我要用这双腿丈量这山山水水,闯出一条幸福路来。”
两只青川犬起步晚,但速度可不慢,陈安到路上的时候,它们也已经到了,围着陈安团团转,昂头看着陈安,欢快地甩着尾巴。
陈安伸手揉了揉两只狗崽的脑袋,同时叫着他们的名字:“招财、进宝…”
宏山就要慢很多了,陈安等好一会儿,才看着他绕开一台三米高的地埂,从地头的小路下来:“你娃儿神戳戳滴(神经兮兮),那么高的地埂也敢跳,就不怕把腿摔断?”
“不怕,我心里有数,再说了,想要撵山,得有灵活的身手才行…你看我刚才身手咋样?”陈安笑问道。
宏山冲着陈安竖起大拇指:“那是相当了得,就像西游记里的…奔波儿灞,那鲇鱼怪。”
陈安愣了一下,本以为宏山会说孙猴子,却没想到说出来的是这样一只小妖怪。
两人都挺喜欢看小人书,也是孩提时比较容易接触到的东西,陈安看过的西游记小人书还是从宏山那里借来的,是他大姐嫁出去以后有一次回娘家给他从镇上带回来的。
见宏山这么说,陈安也笑着顶了回去:“那你就是灞波儿奔,黑鱼精!”
实在是这名字在西游记里面太过特殊,看过一次就很难忘掉。
宏山想了想,挠头道:“不对哦,话说错了,这就是两个被头猪一钉耙一个打死的蠢货,长得还难看,这不是自己在骂自己,不能叫这个…”
“那该啷个叫?”
两人一路摆着龙门阵往回走,到了岔往陈安家的路口,还没说出个所以然,反倒真觉得自己有些蠢蠢的。
眼看时间已经有些晚了,宏山忙着回家。
“晚上我再过来,到竹林里面打鸟。”
“要得,过来的时候,记得带一把手电筒。”
“好嘞!”
两人就此各回各家。
陈安推门进屋的时候看到陈子谦和陈平都已经回来,耿玉莲和瞿冬萍正拿着根细绳给他们量做衣服的尺寸,一家子都喜气洋洋的。
只是见陈安回来,陈平脸上的笑意一下子就收敛了。
两个不识字的女人,只能用这种土办法去比划尺寸,但做出来的衣服,却是挺合身。
给陈子谦和陈平量好后,陈安也被拉过去量了一下,在布上比划剪裁好布料以后,这才忙着做晚饭。
在火上挂上铁鼎罐的时候,陈子谦发话了:“一年到头吃不上一次,今天既然买回来了,就煮一次米饭,省得心里边惦记。”
这话一出,一家子都笑了起来。
买来的大米只是象征性地在盆里用水晃了晃,就当是淘洗了,然后放入铁鼎罐里面煮着,就连淘米水也舍不得直接倒掉,被送到猪圈喂猪。
耿玉莲和瞿冬萍抽空洗了白菜,削了洋芋,然后就全都围在了火塘边,目光盯着鼎罐喷着热气咕噜响的盖子,只觉得闻着大米的气味,都是一种享受。
就这样,一家子,在鼎罐里的水煮干后,调了铁鼎罐的高度,继续在火上烤着,香气越来越迷人了。
一年到头难得吃上一次米饭,尤其是煮出来的,这年头的大米那是真的香,哪怕不用任何调料和下饭菜,就这么吃干饭,都能吃的非常有滋味。
吃到最后,锅底糊着的锅巴也被非常仔细地刮了下来,被瞿冬萍捏成两团,分给了两个女儿。
这可把两个小家伙高兴坏了,直嚷嚷米饭好吃,想顿顿都吃米饭。
身为姐姐的陈云梅将锅巴捧在手里一点一点地吃着,生怕吃太快了,一下子就没了,反倒是妹妹陈云兰吃得快,没几嘴吃完,开始盯上姐姐手中的锅巴,然后伸手去抢。
陈云梅自然不愿意,抢不到锅巴的陈云兰顿时哇地就哭了起来。
两个小家伙自从吃了陈安带回来的饼干和水果糖,对陈安一下子变得亲昵起来,只要陈安在家,总喜欢围在他身边。
陈安伸手揉了揉陈云梅的脑袋:“你是姐姐,分点给妹妹撒,我跟你说,等哈幺爸还要跟你宏山叔叔去竹林里打老阳雀,晚上烤老阳雀分你们吃。”
听了这话,陈云梅这才点点头,将手中剩下的锅巴分了一块给妹妹。
剩下的,她不敢再留着了,几口吃完。
看着两个小侄女,陈安却觉得莫名的心酸。
只是一顿米饭而已,在她们幼小的心里,却是最好的美味。
他不由在想,一定要给自己的儿女更好的生活。
上辈子废人一个,一辈子光棍,没有家庭,解决生理需求,要么就是靠五姑娘,要么就是手头稍微宽裕的时候去花钱翻翻别人饺皮。
不,饺皮都算不上,那是去捅鲍鱼,又黑又腥,价格还挺高。
这辈子,一定会有自己的婆娘和儿女。
陈安开始在想自己未来得婆娘会是谁,长的啥样…
想着想着,一个身影浮现在脑海里——董秋玲,那个别的知青早就回城,她却因为一些特殊原因,现在还滞留在村里的锦城女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