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蔺宁没有接话,他当然不知道,那会儿他还没有穿越过来呢。但正是魏言征的这番话点醒了他,他已经逐渐忘记了自己是个“现代人”的事实,越来越多地把自己带入“古人蔺宁”的视角里,他慢慢接受了眼前的生活,接受了这看似荒诞的一切,甚至,当这个朝代将要倾倒之时,他愿意站出来,扶住它。
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世间。
生活在京都里的每一个人都有血有肉,这里的官员也不是无能之辈,军变之下,每个人都在极尽所能地保家国之无恙。
蔺宁在这一刻想到了褚元祯,京都是褚元祯生活了二十年的地方,是褚元祯答应要给他一个家的地方。
京都不能破!
他要这里政通人和,他要大洺海晏河清。
想到这里,蔺宁加快了脚步。
一行人尽量避开马车通行的大路,不慎遇上三五个通过官沟爬进来的漠北游民,也被闫老三和薛青岚联手解决了。七拐八拐,终于来到一座不起眼的府邸跟前,魏言征长舒一口气,“到了!终于到了!”
*
漠北游民狡诈,他们分成了两拨,一拨人通过官沟入城,他们摸向西城门,在城内与守城军交手;而另一拨人在城外发起攻势,内外夹击誓死要把城门顶开。
司寇青重新站上城楼,挥臂示意弓箭手就位:
“准备——射!”
一声令下,箭矢如骤雨般落下,然而下面的漠北游民早有准备,纷纷拿起铁盾遮挡。箭头落在盾面上,就像下了一场毛毛雨。
“这是西番的精铁。”司寇青恨恨地砸了下墙垛,“漠北游民拿了西番人的铁盾,他们又是怎么勾结到一起的?!”
“因利而聚。”兵部尚书祝广庭从另一端爬上来,“司寇大人,这里还守得住吗?”
“人手有限,只能尽力。”司寇青看见祝广庭,一时也顾不得震惊,“大人,都司那边……”
祝广庭摇了摇头,“怕是来不了了。我亲自上这城楼,便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若是能等到都司的援军,甚好,若是没有等到,也是命数如此。我身为兵部尚书,合该与你们同在,城门不破,京都就不会破,司寇大人,请放手一搏吧。”
司寇青受了鼓舞,当即振奋起来,抽出钢刀喊道:“弓箭手待命,其他人随我下城楼!今日,死守城门,不死不退!”
接二连三的震天雷在身边炸响,守城军还不曾松口气,就听身后的城门发出令人心惊的“嘎吱”声,显然是门外的人开始用木桩撞门了!
千钧一发之间,司寇青带着人从城楼上下来,用一个个血肉身躯死死抵着门边。
“把火炮转过来!”司寇青喊:“这么近的距离打不了炮,用炮身抵住门,能扛一会儿是一会儿,一定要撑到援军到来!”
“有援军?”原本力竭的将士们顿时像是打了鸡血,“真的有援军吗?我们有援军了!”
“有!”司寇青一口咬定,他又想起了祝广庭的愁容,忍不住闭上眼睛,“援军,片刻就到。”
城楼之上,祝广庭扶正了倒下的旗帜,他高喊道:“弓箭手放下弓箭,用石头!投石机不够就用手搬,京都城墙屹立百年,绝非宵小可以攻之!”
随着话音落下,无数石块从六丈的高墙上飞速坠下,如冰雹般砸向下面的漠北游民。游民手里的铁盾可以抗箭矢,甚至可以抵御火器,却独独对落石无法,一时间哀嚎声四起。
祝广庭抓住这片刻间隙,即刻命令弓箭手张弓搭箭,岂料下面的漠北游民也发了狠,竟冒着箭雨推动冲车,粗壮的木桩再次撞击在城门上。
屹立近百年的城门再度发出哀鸣。
“顶、顶不住了——”
一把把钢刀从门缝里插入,顶门的将士根本来不及躲,眨眼之间就被捅穿了胸膛。
死守,本就是拿人命去拼。
司寇青望着一个个兄弟倒在眼前,再也说不出“援军”二字,这样的谎言毫无意义!他悲哀地望着那道被撞出缝隙的城门,“众人听令……”
“援军——”城头有人大喊:“援军真的来了!”
呼喊犹如破云利箭,司寇青蓦地抬起头,下一瞬他仿佛听见千军万马踏破血泥而来。而在城楼之上,祝广庭激动得浑身都在抖——苍天没有负他,他真的等来了援军,他看不清是谁的兵,但他看到了大洺的旗帜。
第113章
褚元祯在距离西城门不足五里的地方勒住马, 听完斥候来报,转身看向身后的将士,“这是最后一战!”
呼声震天。
韩雷和严绰分别率军集合, 京都营和边军以褚元祯为中心, 众人的气势似乎比方才还要高, 马蹄卷着沙尘朝着京都的方向奔去。
正在攻城的漠北游民骤然回身, 只见远处的军队以绝对碾压的势头破风而来,几乎不费力地突破了外部防线。
漠北游民与西番一样,擅长骑攻,但是为了撞开近在眼前的城门,他们舍弃了自己最得意的战术, 他们弃了战马, 双脚站在地上,也因此变得溃不成军。
严绰一马当先, 他方才在树林里负责诱敌,彼时没能放开手脚,眼下只想大干一场。手里的刀砍人不过瘾,他便从秦九月那儿顺来了长枪,长枪挥舞的力道大得惊人, 直接将三五个人同时掀翻在地, 旋即一枪回转, 直取对手要害。
“严绰你个狗剩——”秦九月在突袭西番营地时受了伤, 被褚元祯调去后方押辎重,他不上阵, 又眼睁睁看着爱枪被顺走,气得破口大骂:“老子祝你掉马!”
不想这一声喊得严绰当真滚下马来,然而下一瞬, 长枪扫过沙地带起尘土,用一记漂亮的佯摔成功诱敌,把扑上来的对手捅了个对穿。
秦九月已经要冲出去了,看见严绰是故意的,又悻悻然调转马头,“操!”
大洺的将士势如破竹,已经不是势均力敌,而是单方面的碾压,每一次挥刀斩敌都是对进犯者的惩罚。
驱逐,还是驱逐!
大洺的钢刀刀刀见血,倒下的游民越来越多,百年之前褚氏先祖将漠北游民赶到了铁衣山外,今时今日他们依旧无法翻越这道山坎。
城外的沙土变成了染血的泥浆,褚元祯看见了摇摇欲坠的城门,大声地喊道:“撞门!”
“撞……”韩雷应声而动,号令到了嘴边又咽回去,他甚至怀疑自己听错了,“撞门?”
“怕了?”褚元祯带着一股子跋扈劲儿,抬起下巴指了指城门的方向,“咱们可是‘叛军’呢,让他们打开哪有自己撞开来得爽快。”
冲车的轮毂“吱呀”作响,城门又一次发出哀鸣,里面的守城军万万没有想到,将他们撞了个人仰马翻的竟是自己人,是他们心心念念望穿秋水盼来的援军。
厚重的城门在众人面前倾倒,露出大战后狼狈泥泞的街道。褚元祯打马进城,俯身拉起趴在地上的司寇青,“呦——怎么没站稳啊?”
司寇青浑身都是土,激动地泪水糊了他的眼,“殿下……”
后面的边军一鼓作气,根本没给敌人喘息的机会,一把把泛着寒光的钢刃在厮杀中咆哮,不过片刻就将剩余的游民杀了个干净。
褚元祯没有下马,他环视一周,胜券在握地问道:“现在,还有哪里没解决?”
*
京都营以雷霆之势重新接管了城防,韩雷派兵在城中肃清残余的鹫人,这场令人胆颤的军变终于结束了。
守城军、京都营和边军三军重整,一行人来到兵部的办差大院稍作歇息。这会儿坐下来商量对策的人变成了祝广庭和褚元祯,司寇青、严绰和韩雷均是十分自觉地退到一旁。
“难啊。”祝广庭神色严峻,“京都的困境是解了,可是宫里的困境又该怎么解?四爷把府军卫握在手里,我等不能一昧强攻,却不顾及陛下的安危啊。”
褚元祯没有应声,他是真的不想顾及,可当着祝广庭的面,又不好意思将这想法说出来,只能假意迎合着,“嗯,难,确实难。”
祝广庭唉声叹气,他不知道褚元祯口里的“难”和自己的“难”不是一回事,满怀期待地问道:“殿下可有妙计?”
褚元祯不想讨论什么妙计不妙计的,他心里念着其他事情,话锋一转问道:“可否请祝大人帮个忙,派人去一趟我的府邸,将蔺宁蔺大人请来。”
这话说得客气,可明眼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祝广庭刚想答话,司寇青倏地上前一步,“殿下!下官有负重托,还请殿下责罚!”
褚元祯还在揣度“责罚”的意思呢,司寇青干脆两眼一闭跪到地上,“军变之时,下官曾看到蔺大人穿过街巷,下官当即命人去寻,但是并未寻到蔺大人的踪影。后来下官又派人前往您的府邸,得到的回答却是……蔺大人从未回府。”
从未回府!
褚元祯腾地一下站起来,盯着司寇青好一会儿,竟是一句话也问不出口,他像是被人掐住了喉咙。几个时辰前林子里的情景一下子涌到眼前,那个假蔺宁的死状像刀子一般捅到胸口里,他们肃清了鹫人,打退了漠北游民,但城里并不是绝对的安全,如果,如果……
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世间。
生活在京都里的每一个人都有血有肉,这里的官员也不是无能之辈,军变之下,每个人都在极尽所能地保家国之无恙。
蔺宁在这一刻想到了褚元祯,京都是褚元祯生活了二十年的地方,是褚元祯答应要给他一个家的地方。
京都不能破!
他要这里政通人和,他要大洺海晏河清。
想到这里,蔺宁加快了脚步。
一行人尽量避开马车通行的大路,不慎遇上三五个通过官沟爬进来的漠北游民,也被闫老三和薛青岚联手解决了。七拐八拐,终于来到一座不起眼的府邸跟前,魏言征长舒一口气,“到了!终于到了!”
*
漠北游民狡诈,他们分成了两拨,一拨人通过官沟入城,他们摸向西城门,在城内与守城军交手;而另一拨人在城外发起攻势,内外夹击誓死要把城门顶开。
司寇青重新站上城楼,挥臂示意弓箭手就位:
“准备——射!”
一声令下,箭矢如骤雨般落下,然而下面的漠北游民早有准备,纷纷拿起铁盾遮挡。箭头落在盾面上,就像下了一场毛毛雨。
“这是西番的精铁。”司寇青恨恨地砸了下墙垛,“漠北游民拿了西番人的铁盾,他们又是怎么勾结到一起的?!”
“因利而聚。”兵部尚书祝广庭从另一端爬上来,“司寇大人,这里还守得住吗?”
“人手有限,只能尽力。”司寇青看见祝广庭,一时也顾不得震惊,“大人,都司那边……”
祝广庭摇了摇头,“怕是来不了了。我亲自上这城楼,便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若是能等到都司的援军,甚好,若是没有等到,也是命数如此。我身为兵部尚书,合该与你们同在,城门不破,京都就不会破,司寇大人,请放手一搏吧。”
司寇青受了鼓舞,当即振奋起来,抽出钢刀喊道:“弓箭手待命,其他人随我下城楼!今日,死守城门,不死不退!”
接二连三的震天雷在身边炸响,守城军还不曾松口气,就听身后的城门发出令人心惊的“嘎吱”声,显然是门外的人开始用木桩撞门了!
千钧一发之间,司寇青带着人从城楼上下来,用一个个血肉身躯死死抵着门边。
“把火炮转过来!”司寇青喊:“这么近的距离打不了炮,用炮身抵住门,能扛一会儿是一会儿,一定要撑到援军到来!”
“有援军?”原本力竭的将士们顿时像是打了鸡血,“真的有援军吗?我们有援军了!”
“有!”司寇青一口咬定,他又想起了祝广庭的愁容,忍不住闭上眼睛,“援军,片刻就到。”
城楼之上,祝广庭扶正了倒下的旗帜,他高喊道:“弓箭手放下弓箭,用石头!投石机不够就用手搬,京都城墙屹立百年,绝非宵小可以攻之!”
随着话音落下,无数石块从六丈的高墙上飞速坠下,如冰雹般砸向下面的漠北游民。游民手里的铁盾可以抗箭矢,甚至可以抵御火器,却独独对落石无法,一时间哀嚎声四起。
祝广庭抓住这片刻间隙,即刻命令弓箭手张弓搭箭,岂料下面的漠北游民也发了狠,竟冒着箭雨推动冲车,粗壮的木桩再次撞击在城门上。
屹立近百年的城门再度发出哀鸣。
“顶、顶不住了——”
一把把钢刀从门缝里插入,顶门的将士根本来不及躲,眨眼之间就被捅穿了胸膛。
死守,本就是拿人命去拼。
司寇青望着一个个兄弟倒在眼前,再也说不出“援军”二字,这样的谎言毫无意义!他悲哀地望着那道被撞出缝隙的城门,“众人听令……”
“援军——”城头有人大喊:“援军真的来了!”
呼喊犹如破云利箭,司寇青蓦地抬起头,下一瞬他仿佛听见千军万马踏破血泥而来。而在城楼之上,祝广庭激动得浑身都在抖——苍天没有负他,他真的等来了援军,他看不清是谁的兵,但他看到了大洺的旗帜。
第113章
褚元祯在距离西城门不足五里的地方勒住马, 听完斥候来报,转身看向身后的将士,“这是最后一战!”
呼声震天。
韩雷和严绰分别率军集合, 京都营和边军以褚元祯为中心, 众人的气势似乎比方才还要高, 马蹄卷着沙尘朝着京都的方向奔去。
正在攻城的漠北游民骤然回身, 只见远处的军队以绝对碾压的势头破风而来,几乎不费力地突破了外部防线。
漠北游民与西番一样,擅长骑攻,但是为了撞开近在眼前的城门,他们舍弃了自己最得意的战术, 他们弃了战马, 双脚站在地上,也因此变得溃不成军。
严绰一马当先, 他方才在树林里负责诱敌,彼时没能放开手脚,眼下只想大干一场。手里的刀砍人不过瘾,他便从秦九月那儿顺来了长枪,长枪挥舞的力道大得惊人, 直接将三五个人同时掀翻在地, 旋即一枪回转, 直取对手要害。
“严绰你个狗剩——”秦九月在突袭西番营地时受了伤, 被褚元祯调去后方押辎重,他不上阵, 又眼睁睁看着爱枪被顺走,气得破口大骂:“老子祝你掉马!”
不想这一声喊得严绰当真滚下马来,然而下一瞬, 长枪扫过沙地带起尘土,用一记漂亮的佯摔成功诱敌,把扑上来的对手捅了个对穿。
秦九月已经要冲出去了,看见严绰是故意的,又悻悻然调转马头,“操!”
大洺的将士势如破竹,已经不是势均力敌,而是单方面的碾压,每一次挥刀斩敌都是对进犯者的惩罚。
驱逐,还是驱逐!
大洺的钢刀刀刀见血,倒下的游民越来越多,百年之前褚氏先祖将漠北游民赶到了铁衣山外,今时今日他们依旧无法翻越这道山坎。
城外的沙土变成了染血的泥浆,褚元祯看见了摇摇欲坠的城门,大声地喊道:“撞门!”
“撞……”韩雷应声而动,号令到了嘴边又咽回去,他甚至怀疑自己听错了,“撞门?”
“怕了?”褚元祯带着一股子跋扈劲儿,抬起下巴指了指城门的方向,“咱们可是‘叛军’呢,让他们打开哪有自己撞开来得爽快。”
冲车的轮毂“吱呀”作响,城门又一次发出哀鸣,里面的守城军万万没有想到,将他们撞了个人仰马翻的竟是自己人,是他们心心念念望穿秋水盼来的援军。
厚重的城门在众人面前倾倒,露出大战后狼狈泥泞的街道。褚元祯打马进城,俯身拉起趴在地上的司寇青,“呦——怎么没站稳啊?”
司寇青浑身都是土,激动地泪水糊了他的眼,“殿下……”
后面的边军一鼓作气,根本没给敌人喘息的机会,一把把泛着寒光的钢刃在厮杀中咆哮,不过片刻就将剩余的游民杀了个干净。
褚元祯没有下马,他环视一周,胜券在握地问道:“现在,还有哪里没解决?”
*
京都营以雷霆之势重新接管了城防,韩雷派兵在城中肃清残余的鹫人,这场令人胆颤的军变终于结束了。
守城军、京都营和边军三军重整,一行人来到兵部的办差大院稍作歇息。这会儿坐下来商量对策的人变成了祝广庭和褚元祯,司寇青、严绰和韩雷均是十分自觉地退到一旁。
“难啊。”祝广庭神色严峻,“京都的困境是解了,可是宫里的困境又该怎么解?四爷把府军卫握在手里,我等不能一昧强攻,却不顾及陛下的安危啊。”
褚元祯没有应声,他是真的不想顾及,可当着祝广庭的面,又不好意思将这想法说出来,只能假意迎合着,“嗯,难,确实难。”
祝广庭唉声叹气,他不知道褚元祯口里的“难”和自己的“难”不是一回事,满怀期待地问道:“殿下可有妙计?”
褚元祯不想讨论什么妙计不妙计的,他心里念着其他事情,话锋一转问道:“可否请祝大人帮个忙,派人去一趟我的府邸,将蔺宁蔺大人请来。”
这话说得客气,可明眼人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祝广庭刚想答话,司寇青倏地上前一步,“殿下!下官有负重托,还请殿下责罚!”
褚元祯还在揣度“责罚”的意思呢,司寇青干脆两眼一闭跪到地上,“军变之时,下官曾看到蔺大人穿过街巷,下官当即命人去寻,但是并未寻到蔺大人的踪影。后来下官又派人前往您的府邸,得到的回答却是……蔺大人从未回府。”
从未回府!
褚元祯腾地一下站起来,盯着司寇青好一会儿,竟是一句话也问不出口,他像是被人掐住了喉咙。几个时辰前林子里的情景一下子涌到眼前,那个假蔺宁的死状像刀子一般捅到胸口里,他们肃清了鹫人,打退了漠北游民,但城里并不是绝对的安全,如果,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