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
月下愁人吊孤影。
褚元祯南下后,蔺宁偶尔会歇在书房,只因内阁的事情实在是多,书房里有一张软塌,一个人睡哪里都行。
今日下朝之后,蔺宁又一头扎进了书房,连晚饭都是让下人送进来的,他问吏部要来了在朝京官的名册,想着从中查找出一些蛛丝马迹来,看看到底是谁在暗地里搅弄风云。
这一查就查到了半夜,眼看再过个把时辰又要上朝了,蔺宁连衣裳都懒得脱,干脆两眼一闭,窝在了椅子里。
半梦半醒之间,似是听到屋内有动静,蔺宁乏力地睁了睁眼,朦胧中竟瞧见一熟悉的身影。他迷糊着,自嘲一声:“见了鬼了,还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啊。”
褚元祯一听就乐了,“呦,这是天天念着我呢?”
蔺宁也是配合,还“嗯”了一声,嗯完了回过神,当即就醒了,“你——”
“我怎么了?”褚元祯把他从椅子里捞起来,“怎么睡这?”
蔺宁的手比脑子快,扒开衣裳一阵乱摸,摸着整个人好端端的,没有受伤的地方,也没有包着纱布,这才舒了一口气。
褚元祯由着他摸,还大方地露出大半个胸膛,“给你摸,还想摸哪儿?”
蔺宁停下手不动了,俩人在黑暗里对视了片刻,褚元祯突然把人拥进怀里,他双臂箍得紧,让蔺宁动也动不了。
“你真的吓死我了。”蔺宁闷声说道:“我听到消息,魂儿都没了。”
他趴在褚元祯肩头,声音不知怎的沙哑起来,好像马上就要红眼眶了。
褚元祯轻轻打趣道:“好歹是做过太傅人,那可是天子帝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怎么还是这么胆小?”
“扯呢!”蔺宁把人推开,“说吧,到底怎么回事?”
褚元祯也不急,拉过一把椅子坐下,这才将事情始末一并说来,他故意淡化了遇刺的细节,免得蔺宁担心。
蔺宁听完还是皱紧了眉头,“那你这一路一定没吃好也没睡好,这么危险为何要回来?你是怎么躲过城防的?”
“官沟。”褚元祯简短地回道,继而话锋一转,“这些都是小事,我回来,是有事叮嘱你。眼下我能肯定,这个与西番暗通款曲的贼人就在中枢里,上次让他躲过去了,这次我定要将他连同他的党羽一并除了。至于如何做,我已与严绰商量妥当,你什么都不用担心,西番的骑兵入不了城,我定会将他们拦下的。”
“我不担心。”蔺宁说道:“如今内阁有察举百官之责,我可以帮你找出那个贼人。”
“不要冒进。”褚元祯摇了摇头,“这个贼人胆子大得很,他既然敢雇鹫人行凶,就说明他是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之人,我不需要你以身犯险,更不需要你帮我抓人,你若是觉得有人可疑,就告诉司寇青。”
蔺宁还想说什么,褚元祯俯身堵住了他的嘴。
他们太久没见了,一个吻显然不能满足彼此,但在这个节骨眼上,谁都没有更进一步。
褚元祯在亲吻结束时看向蔺宁,满怀不舍地说道:“我不过是谨遵妻训,来同你保平安罢了。不要让任何人知道我来过,就当我依旧‘下落不明’。”
蔺宁的话都堵在喉咙里,他说不出,只能点头。
这是什么破烂的朝代,竟要一个二十出头的少年与人搏命?如果可以,蔺宁很想带着褚元祯回到现代,给他买这个年纪男生喜欢的所有东西,让他从这种枕戈待旦的日子中走出来。
再等一等,蔺宁劝自己,等此事了了,大洺太平,或许一切都会不一样。
褚元祯站起来了,趁着天还没大亮,他要出城。
“我在这儿等你。”蔺宁突然出声,“你南巡之前说,让我修葺宅子,我已经着人修好了,是你要的春风入轩窗、芳菲香满院。你若是食言了,我就同别人住进去。”
褚元祯笑起来,抬手覆在蔺宁的面颊上,轻声说:“小心眼。”
“我就是小心眼。”蔺宁想也不想地承认了,“刀剑无眼,你自己当心些。”
褚元祯听了觉得心里热热的,他抓过蔺宁的手,按在自己胸膛上,“都记住了,你也是,奉天殿更是一个人吃人的地方,虽无明枪暗箭却远比战场危险。还有,我虽然人不在这里,但左右都有我的眼线,他们盯着你呢,你不要想着什么‘别人’,任何人都不行。”
说罢,像是害羞似的,也不等蔺宁回答,只最后瞧了他一眼,便带上兜帽出门了。
长夜即将褪去,蔺宁立在窗口,瞧着那道身影翻出院子,最后消失在视野里,来去都像是一阵风,却是将他揪着的心抚平了。
第101章
变故发生在第三日。
早朝时突然传来消息:太行关的水井不知被何人投了泻药, 营地的将士们全都中了招,偏偏这时候西番联合漠北游民打了过来,将士们没有办法, 只得硬撑着上战场, 结果就是伤亡惨重。西番人过关还不够, 还在太行关放了一把火, 好几个粮草车都烧没了。
前来传递军情的士兵灰头土脸,回完话连头都不敢抬。
褚元恕坐在龙椅上,问:“漠北的游民有多少?”
那士兵答:“据说每个部落都派出了三千精骑,按十二支部落计算,就是将近四万兵力。”
若再加上西番的万两骑兵, 足足有六万人, 比上次的更甚!
听到这里,在场官员无一不倒抽一口冷气, 六万兵马压境,这还得了!
兵部尚书祝广庭适时站了出来,“以下官之见,这四万兵力不足为惧,漠北游民向来看风向行事, 若是看到西番人落了下风, 定是跑得比兔子还快, 我军只需将炮火集中在西番人身上即可, 下官以为应当让神机营即刻上城墙布防,再派京都营戍守城门。”
“光是京都营还不够, 要把城内的兵力统统集中在城门。”褚元恕站了起来,“传朕的令,命羽林右卫统领司寇青即刻接管城防事宜, 准备迎敌!”
如今的羽林卫可不一样了,肩负着执掌宫禁、周庐宿卫之责,把守皇宫的人调去守城门,就意味着大内的防御将薄弱如蝉翼,届时留在宫里的这帮人可就倒霉了。
“陛下,万万不可!”户部尚书谢逵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羽林卫乃天子禁军,应当守护大内安危。城门破,百废尚能待兴,宫门破,社稷或恐不复啊!还望陛下三思!”
“三思什么?”褚元恕厉声问道:“谢大人打了一手好算盘,自己躲在这重重宫墙下,便可以不顾城中百姓的安危了吗?”
谢逵急忙辩解:“下官绝不是为了自己!谢府上下十几口人都在城中,下官也十分担心他们的安危,只是这禁军一动,大内便失了最硬的一面盾,宫中不可没有重兵把守啊!”
王昰与谢逵向来一个鼻孔出气,岂料这会儿竟是不同了,只见王昰上前一步说道:“老臣倒是觉得,陛下的决议甚是合理。上次西番来犯,也是司寇将军带着羽林右卫严守城门,既然能守住一次便能守住第二次,让司寇将军暂时接管城防再合适不过。”
“糊涂啊王大人!上次那不是有……”谢逵话说了一半,突然顿住了。
众人都明白,上次还有褚元祯拿住了西番宣慰使,逼得西番不得不束手就擒,而这次眼看敌人打过来了,褚元祯却是“下落不明”,时机巧得连御前奉茶的小太监都看出了端倪。
褚元恕沉默片刻,意有所指地说道:“人,朕已经加派人手去寻了。京都兵力充足,又有颇多良将,完全可以与敌人一战,众卿有什么可担忧的?”
说罢,点了兵部尚书祝广庭的名,“事态紧急,请祝大人亲自跑一趟卫所,通知司寇青即刻接管城防。最多一个时辰,朕要看到神机营的火炮架在城墙上,若办不到,他这个右卫统领的差事也就别做了。”
蔺宁站在一众京官当中看戏,面上还得装出一副又惊惶又惧怕的模样,他知道太行关失守完全是褚元祯的设计,自是从容许多。
可其他人不知道其中原委,这会儿各个急得手心冒汗。太行关距离京都不远,当年褚氏驱逐漠北游民后,转而立下了“天子守国门”的誓言,把皇城定在了五十里外的京都,这个距离快马两个时辰便可抵达,也就是说,那浩浩荡荡的敌军马上就要到了!
奉天殿上人人自危,尤其是经历过前次上巳节叛乱的老臣,更有甚者已经开始祈求祖宗的庇佑了。
褚元恕面上还算镇定,他令所有人留守宫中,腾出偏殿供官员们临时落脚,同时命人前往城门处随时传递消息。做完这一切后,便寻了个机会退了出来,在这个山雨欲来的档口,径直走出宫门,向着城中而去。
*
马车停在一处规模宏大的府邸门前,这府邸明眼人一看便知,乃如假包换的亲王规制。
褚元恕命人等在外头,自己跟着前来应门的小厮进去了。才跨进院子,就听到一阵嘈嘈如急雨的琴音,待走进一些,琴音又变成了切切私语的婉转,直至走到书房跟前,琴音倏地戛然而止。
月下愁人吊孤影。
褚元祯南下后,蔺宁偶尔会歇在书房,只因内阁的事情实在是多,书房里有一张软塌,一个人睡哪里都行。
今日下朝之后,蔺宁又一头扎进了书房,连晚饭都是让下人送进来的,他问吏部要来了在朝京官的名册,想着从中查找出一些蛛丝马迹来,看看到底是谁在暗地里搅弄风云。
这一查就查到了半夜,眼看再过个把时辰又要上朝了,蔺宁连衣裳都懒得脱,干脆两眼一闭,窝在了椅子里。
半梦半醒之间,似是听到屋内有动静,蔺宁乏力地睁了睁眼,朦胧中竟瞧见一熟悉的身影。他迷糊着,自嘲一声:“见了鬼了,还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啊。”
褚元祯一听就乐了,“呦,这是天天念着我呢?”
蔺宁也是配合,还“嗯”了一声,嗯完了回过神,当即就醒了,“你——”
“我怎么了?”褚元祯把他从椅子里捞起来,“怎么睡这?”
蔺宁的手比脑子快,扒开衣裳一阵乱摸,摸着整个人好端端的,没有受伤的地方,也没有包着纱布,这才舒了一口气。
褚元祯由着他摸,还大方地露出大半个胸膛,“给你摸,还想摸哪儿?”
蔺宁停下手不动了,俩人在黑暗里对视了片刻,褚元祯突然把人拥进怀里,他双臂箍得紧,让蔺宁动也动不了。
“你真的吓死我了。”蔺宁闷声说道:“我听到消息,魂儿都没了。”
他趴在褚元祯肩头,声音不知怎的沙哑起来,好像马上就要红眼眶了。
褚元祯轻轻打趣道:“好歹是做过太傅人,那可是天子帝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怎么还是这么胆小?”
“扯呢!”蔺宁把人推开,“说吧,到底怎么回事?”
褚元祯也不急,拉过一把椅子坐下,这才将事情始末一并说来,他故意淡化了遇刺的细节,免得蔺宁担心。
蔺宁听完还是皱紧了眉头,“那你这一路一定没吃好也没睡好,这么危险为何要回来?你是怎么躲过城防的?”
“官沟。”褚元祯简短地回道,继而话锋一转,“这些都是小事,我回来,是有事叮嘱你。眼下我能肯定,这个与西番暗通款曲的贼人就在中枢里,上次让他躲过去了,这次我定要将他连同他的党羽一并除了。至于如何做,我已与严绰商量妥当,你什么都不用担心,西番的骑兵入不了城,我定会将他们拦下的。”
“我不担心。”蔺宁说道:“如今内阁有察举百官之责,我可以帮你找出那个贼人。”
“不要冒进。”褚元祯摇了摇头,“这个贼人胆子大得很,他既然敢雇鹫人行凶,就说明他是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之人,我不需要你以身犯险,更不需要你帮我抓人,你若是觉得有人可疑,就告诉司寇青。”
蔺宁还想说什么,褚元祯俯身堵住了他的嘴。
他们太久没见了,一个吻显然不能满足彼此,但在这个节骨眼上,谁都没有更进一步。
褚元祯在亲吻结束时看向蔺宁,满怀不舍地说道:“我不过是谨遵妻训,来同你保平安罢了。不要让任何人知道我来过,就当我依旧‘下落不明’。”
蔺宁的话都堵在喉咙里,他说不出,只能点头。
这是什么破烂的朝代,竟要一个二十出头的少年与人搏命?如果可以,蔺宁很想带着褚元祯回到现代,给他买这个年纪男生喜欢的所有东西,让他从这种枕戈待旦的日子中走出来。
再等一等,蔺宁劝自己,等此事了了,大洺太平,或许一切都会不一样。
褚元祯站起来了,趁着天还没大亮,他要出城。
“我在这儿等你。”蔺宁突然出声,“你南巡之前说,让我修葺宅子,我已经着人修好了,是你要的春风入轩窗、芳菲香满院。你若是食言了,我就同别人住进去。”
褚元祯笑起来,抬手覆在蔺宁的面颊上,轻声说:“小心眼。”
“我就是小心眼。”蔺宁想也不想地承认了,“刀剑无眼,你自己当心些。”
褚元祯听了觉得心里热热的,他抓过蔺宁的手,按在自己胸膛上,“都记住了,你也是,奉天殿更是一个人吃人的地方,虽无明枪暗箭却远比战场危险。还有,我虽然人不在这里,但左右都有我的眼线,他们盯着你呢,你不要想着什么‘别人’,任何人都不行。”
说罢,像是害羞似的,也不等蔺宁回答,只最后瞧了他一眼,便带上兜帽出门了。
长夜即将褪去,蔺宁立在窗口,瞧着那道身影翻出院子,最后消失在视野里,来去都像是一阵风,却是将他揪着的心抚平了。
第101章
变故发生在第三日。
早朝时突然传来消息:太行关的水井不知被何人投了泻药, 营地的将士们全都中了招,偏偏这时候西番联合漠北游民打了过来,将士们没有办法, 只得硬撑着上战场, 结果就是伤亡惨重。西番人过关还不够, 还在太行关放了一把火, 好几个粮草车都烧没了。
前来传递军情的士兵灰头土脸,回完话连头都不敢抬。
褚元恕坐在龙椅上,问:“漠北的游民有多少?”
那士兵答:“据说每个部落都派出了三千精骑,按十二支部落计算,就是将近四万兵力。”
若再加上西番的万两骑兵, 足足有六万人, 比上次的更甚!
听到这里,在场官员无一不倒抽一口冷气, 六万兵马压境,这还得了!
兵部尚书祝广庭适时站了出来,“以下官之见,这四万兵力不足为惧,漠北游民向来看风向行事, 若是看到西番人落了下风, 定是跑得比兔子还快, 我军只需将炮火集中在西番人身上即可, 下官以为应当让神机营即刻上城墙布防,再派京都营戍守城门。”
“光是京都营还不够, 要把城内的兵力统统集中在城门。”褚元恕站了起来,“传朕的令,命羽林右卫统领司寇青即刻接管城防事宜, 准备迎敌!”
如今的羽林卫可不一样了,肩负着执掌宫禁、周庐宿卫之责,把守皇宫的人调去守城门,就意味着大内的防御将薄弱如蝉翼,届时留在宫里的这帮人可就倒霉了。
“陛下,万万不可!”户部尚书谢逵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羽林卫乃天子禁军,应当守护大内安危。城门破,百废尚能待兴,宫门破,社稷或恐不复啊!还望陛下三思!”
“三思什么?”褚元恕厉声问道:“谢大人打了一手好算盘,自己躲在这重重宫墙下,便可以不顾城中百姓的安危了吗?”
谢逵急忙辩解:“下官绝不是为了自己!谢府上下十几口人都在城中,下官也十分担心他们的安危,只是这禁军一动,大内便失了最硬的一面盾,宫中不可没有重兵把守啊!”
王昰与谢逵向来一个鼻孔出气,岂料这会儿竟是不同了,只见王昰上前一步说道:“老臣倒是觉得,陛下的决议甚是合理。上次西番来犯,也是司寇将军带着羽林右卫严守城门,既然能守住一次便能守住第二次,让司寇将军暂时接管城防再合适不过。”
“糊涂啊王大人!上次那不是有……”谢逵话说了一半,突然顿住了。
众人都明白,上次还有褚元祯拿住了西番宣慰使,逼得西番不得不束手就擒,而这次眼看敌人打过来了,褚元祯却是“下落不明”,时机巧得连御前奉茶的小太监都看出了端倪。
褚元恕沉默片刻,意有所指地说道:“人,朕已经加派人手去寻了。京都兵力充足,又有颇多良将,完全可以与敌人一战,众卿有什么可担忧的?”
说罢,点了兵部尚书祝广庭的名,“事态紧急,请祝大人亲自跑一趟卫所,通知司寇青即刻接管城防。最多一个时辰,朕要看到神机营的火炮架在城墙上,若办不到,他这个右卫统领的差事也就别做了。”
蔺宁站在一众京官当中看戏,面上还得装出一副又惊惶又惧怕的模样,他知道太行关失守完全是褚元祯的设计,自是从容许多。
可其他人不知道其中原委,这会儿各个急得手心冒汗。太行关距离京都不远,当年褚氏驱逐漠北游民后,转而立下了“天子守国门”的誓言,把皇城定在了五十里外的京都,这个距离快马两个时辰便可抵达,也就是说,那浩浩荡荡的敌军马上就要到了!
奉天殿上人人自危,尤其是经历过前次上巳节叛乱的老臣,更有甚者已经开始祈求祖宗的庇佑了。
褚元恕面上还算镇定,他令所有人留守宫中,腾出偏殿供官员们临时落脚,同时命人前往城门处随时传递消息。做完这一切后,便寻了个机会退了出来,在这个山雨欲来的档口,径直走出宫门,向着城中而去。
*
马车停在一处规模宏大的府邸门前,这府邸明眼人一看便知,乃如假包换的亲王规制。
褚元恕命人等在外头,自己跟着前来应门的小厮进去了。才跨进院子,就听到一阵嘈嘈如急雨的琴音,待走进一些,琴音又变成了切切私语的婉转,直至走到书房跟前,琴音倏地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