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县令庶女 第229节
陈允渡刚入朝时,他还需要回头看一眼这个学生才能心安,不知不觉,他已经走到了前面,走到天子一垂首就能看见的地方。梅尧臣忽然想起陈允渡初次站在前排时,他当时镇定自若的神情下带着微不可察的无措,若不是他极为熟悉,差点也与他人一样信了他仿佛如冬日不散寒冰一样的冷静自持。
当时的陈允渡回头看他,他就像现在一样,朝他露出一抹温和的笑,带着鼓励,带着期许。
殿中不同于外面,众人即便有心与陈允渡搭话,也没有谁真的走上前,只用眼角余光暗自看他。
周遭窃窃私语的声音小了一刻,陡然又大了起来,嘈嘈切切。顶着众人视线,陈允渡面不改色走到前排,手持玉笏站定。
……
许栀和醒来时已经临近正午。
她在床上适应了一会儿才习惯今日没有陈允渡作陪,换上衣服后,她将陈允渡收拾的两筐书重新核验了一遍,叫雨顺将书给薛府送去。
雨顺二话不说,将两筐书搬走了。
至此,陈允渡多年读书看的书、做的笔录,七分给梅丰羽,三分给薛通,所剩已经无几。
空了的书柜需要收拾,方梨端了热水和帕子过来,一边擦拭一边与许栀和道:“姑爷倒是不藏私,不过将书都送给了他们,日后悦姐儿看什么?”
许栀和正在整理自己的话本子,闻言笑了一下,“他又不是不读书了,再者说,有梅公和他在,悦悦的教导还需要我们操心?”
王维熙将擦干净的书柜搬出来晒,听着两人说话,忍不住道:“我刚刚顺着姑娘和方梨姐姐的话往后想了想,觉着要是将方梨姐姐的问题问给郎君,他大抵会随意笑笑,然后面不改色说都记在脑子里了。”
方梨击掌:“妙!虽说有些张狂,但像是郎君会说的话。”
王维熙:“那可不。话语张扬,神色谦虚……姑娘姑娘,你瞧瞧我这样学得可像?”
许栀和偏头看他,只见王维熙负手而立,目光像是凝视某一处,但又像是放空,默默笑了笑后,淡声说——
“无妨,我都记下了。”
饶是许栀和,都忍不住表示肯定,“像,太像了。”
方梨震惊过后,忍不住捧腹大笑出来,“你老实说,在背后偷偷学了郎君多少次?”
王维熙哼了一声没说话,颇为自得道:“无他,唯熟悉尔。”
他当然不会承认自己觉得陈允渡语气淡然说出让人惊掉下巴的话很潇洒,从而背地里悄悄模仿过几回。
许栀和看着他骄傲的神情,忍不住道:“你这句话听着比刚刚学的他更像他。”
正说笑间,一个小丫鬟走到门口,俯身请示:“大娘子,宫里来人了。”
她的语气很平静,全然没了第一次听闻宫里内监亲来的震撼与激动——宫里来人了?不慌,又不是第一次见了,连官家身边的张公公她们都见过,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今日来的是马忠。
许栀和与这位公公有过一面之缘,当时她在朝堂上为陆书容据理力争,说出戍边论前身,这位公公便是临听之人。
马忠站在院中,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目光流连在盛开的杏花、桃花之上,有丫鬟端来热茶,他含笑接过,整个人一副很好说话的样子。
也不知道许娘子可还记得自己?马忠慢吞吞地想。
许栀和只在镜前简单整理了妆容和衣裳便匆匆出门见客,见到来人后,脑海中快速地检索,随后对号入座,“马忠公公。”
她还记得此人,不仅因为他算是张惟吉半个干儿子,更重要的是,他在面对边境家国时的赤忱。
马忠眼睛一亮,“许娘子还记得咱家。”
“自然记得,马忠公公给人的印象几位深刻。”许栀和目光扫过他身后缀着的队伍,语气温和道。
马忠也跟着笑起来,而后道:“今日我来此,许娘子心中应当有数,咱家先在这儿与娘子道声恭喜了。”
他说完,示意身后捧着礼的小黄门一次上前,将官家赏赐的东西摆在庭院中。
“陈大人的擢升诏书当朝就给了他,”马忠道,“怕许娘子当心,咱家给您透个底……”
他左手的拂尘下,默默探出四根手指头,指尖朝上。
正四品。
许栀和诧异了一瞬,才后知后觉朝着马忠道谢,“多谢公公走这一趟。”
“许娘子忒客气了,”马忠笑眯眯地道,“咱家还需要回宫向官家复命,这就告辞了。”
马忠将封赏带到后便匆匆离开,许栀和拿了账本登记造册,但写着写着,便会忍不住笔尖一顿。
直接越过从四品,升到正四品了?
这传出去,多叫人汗颜。
方梨看出她心不在焉,主动接过登记造册的事宜,“姑娘你现在心神不定,还是让我来吧。”
“也好。”许栀和从善如流地将笔递给她,“我先冷静会儿。”
方梨一边写一边觑着许栀和的脸色,憋笑道:“姑娘还在正四品的官职中回不过神呢?其实按我说呀,姑娘你都无需惊讶,毕竟当年你一被封赏,便是三品诰命。”
“不一样的。”许栀和摇了摇头。
一个是名义上的诰命夫人,一个是手握实权的四品官员。两者之间存在差距,许栀和心知肚明。
让她真正诧异的,是陈允渡二十多岁的年纪走到这一步。
这般年岁此等品阶,不敢说空前绝后,也是万里挑一。
半个时辰后,所有东西才被一一清点核对,收入库房。
空闲下来后,王维熙和方梨一拍即合,准备让厨娘多做几个好菜,今晚好生热闹一番。许栀和则留在家中,前几次陈允渡升职都是要么自家人在一起吃顿便饭,要么就是去拜访梅公,现在连升两级,不办个喜宴说不过去。
但许栀和也不想直接打出恭贺陈允渡擢升的招牌,她想了想,在拜帖上只用游春宴代称。
这样既可以达到邀请同僚的目的,又不会被人误会一朝得势忘本,说是游春宴,大家心知肚明其用意。
许栀和将准备邀请的宾客写了下来,边想边写,不知不觉天色变黑,她点燃桌边的灯火,不经意地抬头看了一眼窗外。
怎么到现在还没有动静?
错落的月光落在窗边,许栀和心底告诉自己不要急,今日陈允渡升职,说不准官家留他在宫中说话,又或许是哪位大人将他邀请到了家中一叙。
因着她出神,笔尖的墨水汇聚成一滴,轻轻滴落在纸上。
墨水顺着纸张的纹络缓慢向四周扩散,像是白纸上开出了一朵黑色的花。许栀和连忙将笔挪开,忽然,门口终于传来了响动。
回来的只有良吉一人。
第183章
方梨从许栀和的身后探头探脑地张望,“咦,怎么只你一人回来?”
良吉:“官家留下了郎君,郎君怕姑娘等急了,让我先回来说一声。”
“原来如此,”方梨恍然大悟,她看向许栀和,“既然是官家将郎君留下,应当出不了什么事。”
许栀和“嗯”了一声,她看了一眼周遭面露期待的众人,笑着说:“现在这个时辰,若是他还在宫中,大抵也会被官家留下用饭,咱们不等他了,直接吃饭便是。”
王维熙几人犹豫了一瞬,立刻欢呼起来。
反正宫里的美食珍馐无数,郎君留在宫中吃饭,保不准吃的比家里的还要好呢。
许栀和让人将长桌摆在了院外,桌上摆了饭菜,今日当值的都能盛饭自用,席间觥筹交错,欢声笑语,虽陈允渡人不在,但欢呼庆贺之意不减。
良吉今日沾了陈允渡的光,也被点了品阶头衔,虽然虚从七品。但自古以来宰相门前三品官,他走在外面,多少人也是要敬呼一声梁大人的——正应了他当年跟在一无所有的农家子陈允渡身后所希冀的一般,成了借势而参天的藤蔓。
他喝了几杯酒,眼眶渐渐湿润,当年不能兑现之事,他终于能光明正大拜见梅家亲长,向梅馥宁提亲。
又一杯梅花酒下肚,良吉站起身,向许栀和请示,“姑娘,我今日想回家一趟。”
许栀和:“去吧,刚刚我让雨顺打包了一份饭菜,若是馥宁饿了,你与她共用些。她现在身子渐好,我放了一小壶气泡酒,虽不醉人,但你要提醒她莫要多喝。”
良吉将许栀和的嘱咐悉数收下,接过雨顺递过来的食盒向她道谢,悄声从侧门而出,没有惊动院中喜悦的氛围。
这场热闹持续到了月上中天。
王维熙和雨顺合力将吃醉酒的小厮抬回去后,见许栀和还保持着原先的样子坐在椅子上,想了想出声提醒道:“姑娘,现在已是深夜,郎君今夜估计不回来了。你还是早些休息吧。”
雨顺亦道:“是啊,虽说春末,但坐久了还是寒凉。”
“我知道,”许栀和颔首,“放心,我再坐一会儿就进屋,你们各自休息去吧。”
两人又关切了两句,离开了院中。
只剩下许栀和一人时,她心底忽然鬼使神差地体会到了热闹后的寂寞比往日惯常的平淡更加空虚。
今夜长空无风,月影流光,满堂欢声笑语,杏花芳菲簌簌,可少了他,终究是不完整的。
一瓣杏花花瓣晃晃悠悠打着旋儿飘下,好巧不巧落入许栀和手中的杯盏中,清透的酒液漾起一圈圈波纹,她像是预感到什么一样,站起身,穿过正院的假山叠嶂,穿过藤花盛开的长廊。
她的步伐在大门前顿步,值夜的护院听到脚步声,还以为出了什么事情,连忙警觉地俯身看向许栀和,“大娘子,可是有什么不对?”
“没有,”许栀和摇了摇头示意他们安心,然后道,“开门。”
离得最近的护院不明所以,但依言照做。
门被打开后,护院终于能问出盘桓在自己心头的疑问,“大娘子,您这是要做什么?”
许栀和也说不清自己要做什么,她只是凭借着自己的一种直觉来此,她踏出脚步,向着寂静无人的街道看了去。
清辉下的石板大街一眼能望到头,只有零星几个更夫和走动行人,虽有动感,却更显冷清。
护院站在她身后眺望,十分惊讶,“那是郎君……真是奇了,大娘子怎么知道郎君现在这个时候会回来?”
许栀和也看见了道路上孤影的陈允渡,后者抬眸,两人视线在月光中相撞。
现在的陈允渡看上去有一点颓丧,带着玉石碎裂的脆弱感。许栀和读不懂他眼中的情绪,顿了顿,偏头看向旁边的护院,“去让人准备热水。”
护院迟钝地指了指自己,又看向没被点名的其他两人,最后稀里糊涂地应下,离开时还有点茫然。
陈允渡的步幅并不大,但走到许栀和的身边,并没有用太久。
见到许栀和的一刹那,他收敛了身上淡淡的疲惫和倦意,露出温柔的笑,“怎么在外面站着?”
他向来不会将官场的喜怒哀带回家中。
“来外面吹风。”许栀和回答。
陈允渡又笑了一声,笑声清越,昆山玉碎。
“那现在,可吹够了?”
“差不多,”许栀和看他一眼,又收回视线,“你吃过没有?”
陈允渡在不让她担心的“吃过了”和实话实说的“没吃”中徘徊,最后选择如实相告,“还没有。”
当时的陈允渡回头看他,他就像现在一样,朝他露出一抹温和的笑,带着鼓励,带着期许。
殿中不同于外面,众人即便有心与陈允渡搭话,也没有谁真的走上前,只用眼角余光暗自看他。
周遭窃窃私语的声音小了一刻,陡然又大了起来,嘈嘈切切。顶着众人视线,陈允渡面不改色走到前排,手持玉笏站定。
……
许栀和醒来时已经临近正午。
她在床上适应了一会儿才习惯今日没有陈允渡作陪,换上衣服后,她将陈允渡收拾的两筐书重新核验了一遍,叫雨顺将书给薛府送去。
雨顺二话不说,将两筐书搬走了。
至此,陈允渡多年读书看的书、做的笔录,七分给梅丰羽,三分给薛通,所剩已经无几。
空了的书柜需要收拾,方梨端了热水和帕子过来,一边擦拭一边与许栀和道:“姑爷倒是不藏私,不过将书都送给了他们,日后悦姐儿看什么?”
许栀和正在整理自己的话本子,闻言笑了一下,“他又不是不读书了,再者说,有梅公和他在,悦悦的教导还需要我们操心?”
王维熙将擦干净的书柜搬出来晒,听着两人说话,忍不住道:“我刚刚顺着姑娘和方梨姐姐的话往后想了想,觉着要是将方梨姐姐的问题问给郎君,他大抵会随意笑笑,然后面不改色说都记在脑子里了。”
方梨击掌:“妙!虽说有些张狂,但像是郎君会说的话。”
王维熙:“那可不。话语张扬,神色谦虚……姑娘姑娘,你瞧瞧我这样学得可像?”
许栀和偏头看他,只见王维熙负手而立,目光像是凝视某一处,但又像是放空,默默笑了笑后,淡声说——
“无妨,我都记下了。”
饶是许栀和,都忍不住表示肯定,“像,太像了。”
方梨震惊过后,忍不住捧腹大笑出来,“你老实说,在背后偷偷学了郎君多少次?”
王维熙哼了一声没说话,颇为自得道:“无他,唯熟悉尔。”
他当然不会承认自己觉得陈允渡语气淡然说出让人惊掉下巴的话很潇洒,从而背地里悄悄模仿过几回。
许栀和看着他骄傲的神情,忍不住道:“你这句话听着比刚刚学的他更像他。”
正说笑间,一个小丫鬟走到门口,俯身请示:“大娘子,宫里来人了。”
她的语气很平静,全然没了第一次听闻宫里内监亲来的震撼与激动——宫里来人了?不慌,又不是第一次见了,连官家身边的张公公她们都见过,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今日来的是马忠。
许栀和与这位公公有过一面之缘,当时她在朝堂上为陆书容据理力争,说出戍边论前身,这位公公便是临听之人。
马忠站在院中,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目光流连在盛开的杏花、桃花之上,有丫鬟端来热茶,他含笑接过,整个人一副很好说话的样子。
也不知道许娘子可还记得自己?马忠慢吞吞地想。
许栀和只在镜前简单整理了妆容和衣裳便匆匆出门见客,见到来人后,脑海中快速地检索,随后对号入座,“马忠公公。”
她还记得此人,不仅因为他算是张惟吉半个干儿子,更重要的是,他在面对边境家国时的赤忱。
马忠眼睛一亮,“许娘子还记得咱家。”
“自然记得,马忠公公给人的印象几位深刻。”许栀和目光扫过他身后缀着的队伍,语气温和道。
马忠也跟着笑起来,而后道:“今日我来此,许娘子心中应当有数,咱家先在这儿与娘子道声恭喜了。”
他说完,示意身后捧着礼的小黄门一次上前,将官家赏赐的东西摆在庭院中。
“陈大人的擢升诏书当朝就给了他,”马忠道,“怕许娘子当心,咱家给您透个底……”
他左手的拂尘下,默默探出四根手指头,指尖朝上。
正四品。
许栀和诧异了一瞬,才后知后觉朝着马忠道谢,“多谢公公走这一趟。”
“许娘子忒客气了,”马忠笑眯眯地道,“咱家还需要回宫向官家复命,这就告辞了。”
马忠将封赏带到后便匆匆离开,许栀和拿了账本登记造册,但写着写着,便会忍不住笔尖一顿。
直接越过从四品,升到正四品了?
这传出去,多叫人汗颜。
方梨看出她心不在焉,主动接过登记造册的事宜,“姑娘你现在心神不定,还是让我来吧。”
“也好。”许栀和从善如流地将笔递给她,“我先冷静会儿。”
方梨一边写一边觑着许栀和的脸色,憋笑道:“姑娘还在正四品的官职中回不过神呢?其实按我说呀,姑娘你都无需惊讶,毕竟当年你一被封赏,便是三品诰命。”
“不一样的。”许栀和摇了摇头。
一个是名义上的诰命夫人,一个是手握实权的四品官员。两者之间存在差距,许栀和心知肚明。
让她真正诧异的,是陈允渡二十多岁的年纪走到这一步。
这般年岁此等品阶,不敢说空前绝后,也是万里挑一。
半个时辰后,所有东西才被一一清点核对,收入库房。
空闲下来后,王维熙和方梨一拍即合,准备让厨娘多做几个好菜,今晚好生热闹一番。许栀和则留在家中,前几次陈允渡升职都是要么自家人在一起吃顿便饭,要么就是去拜访梅公,现在连升两级,不办个喜宴说不过去。
但许栀和也不想直接打出恭贺陈允渡擢升的招牌,她想了想,在拜帖上只用游春宴代称。
这样既可以达到邀请同僚的目的,又不会被人误会一朝得势忘本,说是游春宴,大家心知肚明其用意。
许栀和将准备邀请的宾客写了下来,边想边写,不知不觉天色变黑,她点燃桌边的灯火,不经意地抬头看了一眼窗外。
怎么到现在还没有动静?
错落的月光落在窗边,许栀和心底告诉自己不要急,今日陈允渡升职,说不准官家留他在宫中说话,又或许是哪位大人将他邀请到了家中一叙。
因着她出神,笔尖的墨水汇聚成一滴,轻轻滴落在纸上。
墨水顺着纸张的纹络缓慢向四周扩散,像是白纸上开出了一朵黑色的花。许栀和连忙将笔挪开,忽然,门口终于传来了响动。
回来的只有良吉一人。
第183章
方梨从许栀和的身后探头探脑地张望,“咦,怎么只你一人回来?”
良吉:“官家留下了郎君,郎君怕姑娘等急了,让我先回来说一声。”
“原来如此,”方梨恍然大悟,她看向许栀和,“既然是官家将郎君留下,应当出不了什么事。”
许栀和“嗯”了一声,她看了一眼周遭面露期待的众人,笑着说:“现在这个时辰,若是他还在宫中,大抵也会被官家留下用饭,咱们不等他了,直接吃饭便是。”
王维熙几人犹豫了一瞬,立刻欢呼起来。
反正宫里的美食珍馐无数,郎君留在宫中吃饭,保不准吃的比家里的还要好呢。
许栀和让人将长桌摆在了院外,桌上摆了饭菜,今日当值的都能盛饭自用,席间觥筹交错,欢声笑语,虽陈允渡人不在,但欢呼庆贺之意不减。
良吉今日沾了陈允渡的光,也被点了品阶头衔,虽然虚从七品。但自古以来宰相门前三品官,他走在外面,多少人也是要敬呼一声梁大人的——正应了他当年跟在一无所有的农家子陈允渡身后所希冀的一般,成了借势而参天的藤蔓。
他喝了几杯酒,眼眶渐渐湿润,当年不能兑现之事,他终于能光明正大拜见梅家亲长,向梅馥宁提亲。
又一杯梅花酒下肚,良吉站起身,向许栀和请示,“姑娘,我今日想回家一趟。”
许栀和:“去吧,刚刚我让雨顺打包了一份饭菜,若是馥宁饿了,你与她共用些。她现在身子渐好,我放了一小壶气泡酒,虽不醉人,但你要提醒她莫要多喝。”
良吉将许栀和的嘱咐悉数收下,接过雨顺递过来的食盒向她道谢,悄声从侧门而出,没有惊动院中喜悦的氛围。
这场热闹持续到了月上中天。
王维熙和雨顺合力将吃醉酒的小厮抬回去后,见许栀和还保持着原先的样子坐在椅子上,想了想出声提醒道:“姑娘,现在已是深夜,郎君今夜估计不回来了。你还是早些休息吧。”
雨顺亦道:“是啊,虽说春末,但坐久了还是寒凉。”
“我知道,”许栀和颔首,“放心,我再坐一会儿就进屋,你们各自休息去吧。”
两人又关切了两句,离开了院中。
只剩下许栀和一人时,她心底忽然鬼使神差地体会到了热闹后的寂寞比往日惯常的平淡更加空虚。
今夜长空无风,月影流光,满堂欢声笑语,杏花芳菲簌簌,可少了他,终究是不完整的。
一瓣杏花花瓣晃晃悠悠打着旋儿飘下,好巧不巧落入许栀和手中的杯盏中,清透的酒液漾起一圈圈波纹,她像是预感到什么一样,站起身,穿过正院的假山叠嶂,穿过藤花盛开的长廊。
她的步伐在大门前顿步,值夜的护院听到脚步声,还以为出了什么事情,连忙警觉地俯身看向许栀和,“大娘子,可是有什么不对?”
“没有,”许栀和摇了摇头示意他们安心,然后道,“开门。”
离得最近的护院不明所以,但依言照做。
门被打开后,护院终于能问出盘桓在自己心头的疑问,“大娘子,您这是要做什么?”
许栀和也说不清自己要做什么,她只是凭借着自己的一种直觉来此,她踏出脚步,向着寂静无人的街道看了去。
清辉下的石板大街一眼能望到头,只有零星几个更夫和走动行人,虽有动感,却更显冷清。
护院站在她身后眺望,十分惊讶,“那是郎君……真是奇了,大娘子怎么知道郎君现在这个时候会回来?”
许栀和也看见了道路上孤影的陈允渡,后者抬眸,两人视线在月光中相撞。
现在的陈允渡看上去有一点颓丧,带着玉石碎裂的脆弱感。许栀和读不懂他眼中的情绪,顿了顿,偏头看向旁边的护院,“去让人准备热水。”
护院迟钝地指了指自己,又看向没被点名的其他两人,最后稀里糊涂地应下,离开时还有点茫然。
陈允渡的步幅并不大,但走到许栀和的身边,并没有用太久。
见到许栀和的一刹那,他收敛了身上淡淡的疲惫和倦意,露出温柔的笑,“怎么在外面站着?”
他向来不会将官场的喜怒哀带回家中。
“来外面吹风。”许栀和回答。
陈允渡又笑了一声,笑声清越,昆山玉碎。
“那现在,可吹够了?”
“差不多,”许栀和看他一眼,又收回视线,“你吃过没有?”
陈允渡在不让她担心的“吃过了”和实话实说的“没吃”中徘徊,最后选择如实相告,“还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