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县令庶女 第215节
“这倒也是。”许栀和表示了赞同。
两人又说了会儿话,直到门口小厮过来说书房那边已经结束,许栀和才站起身整理了衣袖。
梅静宁跟着许栀和一道去了书房,书房门口,陈问渔像是一根风中摇曳的草,看起来青嫩又破碎。
梅尧臣在旁边捋着胡须,笑眯眯地看着陈问渔,“一篇文章罢了,前后拢共一百一十字,对悦悦来说,应当不是什么难事。”
陈问渔的脸色更苍白了,呜咽一声,朝着许栀和跑了过来,双手牢牢抱住她的膝盖。
“娘亲。”
许栀和弯腰将她揽入自己怀中,低声哄着她,“不哭不哭。”
梅静宁无语地看着梅尧臣,“爹爹,你怕是糊涂了,悦悦才五岁不到,你这是做什么?”
梅尧臣的笑像被人按了暂停键。
梅静宁没好气地看了眼梅尧臣,转头吩咐旁边的丫鬟,“去将母亲请来。”
“不能请不能请,若是你母亲知道了,定要狠狠斥我,”梅尧臣摆了摆手,“我这不是见悦悦口齿清晰,又聪明伶俐,才动了这个念头吗?惜才之心,是惜才之心。”
梅静宁道:“那你也应该问问悦悦的意见,她正年幼探索的年纪。”
梅尧臣:“此事是我糊涂了。”
他说完,走到陈问渔身边,低声哄着,“不背了不背了,若是悦悦不喜欢,那就不背了。”
陈问渔从许栀和的怀中探出半个身子,眼睛黑亮,“真不背啦?”
梅尧臣被她的笑迷了视线,换了神情慈爱道:“自然,什么诗书都比不上悦悦开心。”
陈问渔欢呼一声,立刻就被哄好,“梅爷爷真好。”
梅尧臣被夸,尾巴都要翘上天,“那是。”
许栀和看得想笑,但碍于对方是长辈,她只能将侧脸藏在陈问渔的脑袋后面,憋着自己脸上的笑。
陈问渔松开许栀和的腰,转而抱着梅尧臣胳膊,后者下意识将她抱在怀中,屏息静气等待着她的下文。
“十日时间太短啦,”陈问渔揪着梅尧臣的胡须道,“一个月我能背下来。”
梅尧臣略显惊讶,旋即开怀大笑,“悦悦勤奋好学,日后学问未必在你爹爹之下。悦悦,你是不知道啊,你爹爹五岁的时候,还不如你呢。”
陈问渔被勾起了好奇心,连忙拽着梅尧臣问,后者有意哄她,特意找了几件陈允渡马虎大意的例子。
一派慈爱和睦的景象。
匆匆赶到的刁娘子见到的就是这样一幅画面,她先是确认了悦悦的心情,随后听了一耳朵两人的交谈,听了一半,脸色一言难尽。
她看向旁边站着的许栀和与梅静宁,“这样的话,你们竟也听得进去?”
许栀和:“梅公说的那些我都听过,虽然夸大了一点事实,但确有发生。”
“栀和你不用替他说话,”刁娘子说,“他这简直就是胡编乱造!”
说完,她揭起自己的衣袖走到梅尧臣身边,后者沉浸在自己的故事中,一时间没听到后面的脚步。
陈问渔拽了拽他的衣服。
梅尧臣以为悦悦再跟他玩,没放在心上,“说到哪儿呢,对对,你爹爹八岁的时候,将椽写成了檐。”
“官人。”
梅尧臣:“这声音听着耳熟。”
刁娘子又温温柔柔地喊了他,梅尧臣猛回头,看见她脸上温柔的笑脸,立刻心虚道:“我逗悦悦玩呢。前面只是几个不太好的例子,后面还有呢……”
顶着刁娘子的视线,梅尧臣对陈问渔接着道:“不过,你爹爹确实聪明好学,三九寒天不曾懈怠,也正是他刻苦,才赢得了你娘亲的芳心,然后有了我们可爱的悦悦啊。”
说完,他觑了眼刁娘子的脸色。
刁娘子略显诧异:还真让他圆回来了?
第167章
拜别刁娘子和梅尧臣后,许栀和牵着悦悦回家。
学完新内容后悦悦被人围着喂了不少糕点和果子,两人没坐马车,在路上走着消食。
推车挑担的贩夫走卒们匆匆忙忙奔走,车轮碾过青石板吱呀作响,暮色低垂,街头巷尾的灯火比往日亮的更早些,映在墙角檐下堆积的残雪上分外明亮。
陈问渔被五光十色的耍玩吸引,走走停停。
路边的糖人摊主正在画糖人,他上了年岁,瞧着有六十多岁,须发乌里掺白,但精神矍铄,装着沸腾糖浆的铜勺他握起来丝毫不颤。
这是许栀和在汴京偶然遇见他的第四年,一开始她自己走到摊主前面对他说要一个什么小动物形状,后来家中置办了马车,更多的就是雨顺跳下马车买回来给她,后来悦悦年岁渐长,可以适当吃一点儿零嘴,又多了她一根。
摊主坐在小杌子上,身前那架饱经烟火、磨得油亮的挑子,便是他全部的家当。他枯瘦的脊背微微佝偻着,像一张拉满又松弛的老弓,目光却如鹰隼般凝聚在那口小铜锅上。锅底文火舔舐,深琥珀色的糖稀咕嘟咕嘟冒着细密粘稠的气泡,空气里弥漫开一股暖烘烘的焦甜气息。
只见他用手将两根细长的竹签在锅里轻巧一搅、一提,手腕微旋,金灿灿的糖丝便如游龙般被扯起,在半空里拉出一道晶亮柔韧的弧光。那糖丝初时还带着滚烫的透明,转瞬便凝成蜜色的线。
是一只活灵活现的大鲤鱼。
陈问渔被香味和形状吸引,目不转睛地看着糖人,摊主一脸和蔼的笑意,见陈问渔生的玲珑可爱,忍不住和她搭话,“小孩,想吃吗?”
他一边分神说话,一边弄着竹签上的糖人,不需要用眼睛去看,只凭着自己多年的经验就能完成。
陈问渔先是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她今日在梅府吃得很饱,除了两顿正餐,还有数不清的蜜饯果子和果脯肉干、糕点酥酪,现在已经吃不下去零星半点东西。
但她实在喜欢那根小鲤鱼,和家中池子里的很像。
对了,说起家里流泉里面的小鲤鱼,她好几次都觉得里面的鱼变了样貌,也不知道是出了什么事。
看见鱼池的时候她想问,真到了许栀和的面前,就将此事忘在了脑后。
所以为什么池子的鱼会不一样?
她小小的脑袋快速运转时,画糖人的摊主已经将鱼鳍勾勒完,丝丝缕缕的细线在月辉下泛着柔光,下一瞬猛地出现在陈问渔的面前,“诺,拿着。”
陈问渔几乎是手忙脚乱地接过,“爷爷,我不饿。”
“不饿也能吃啊,”摊主笑呵呵地道,“你要是真饿了,反倒不好吃这糖人。”
陈问渔只能回头看向后面的许栀和,大眼睛中盛满了请求的意味。
知女莫如母,许栀和一眼就看出她内心的喜欢,在袖子中摸了摸,拿出铜板放在了摊子上。
摊主说:“不用不用,这孩子可爱,我送给她。”
“那怎么好意思,”许栀和低头陈问渔,“向这位爷爷说谢谢了吗?”
陈问渔摇了摇头,她朝着摊主道:“谢谢爷爷。”
摊主:“不谢不谢,若是喜欢,下此再来。”
陈问渔得了糖人,一路上不嫌累地举着,这糖人晶莹漂亮,她舍不得吃。
回到家中,嬷嬷上前来带陈问渔去沐浴,陈问渔一步三回头地看着自己的小糖人,得到许栀和帮她保管的保证后,才安心地去了。
冬日的糖浆没那么容易融化,许栀和拿了一个秘色茶杯,里面装了一捧赤小豆,将糖人插花一样插了进去。
沐浴完毕的陈问渔迫不及待过来,见到这一幕,连着发出好几声低叹:“哇,娘亲你是给它做了一个窝吗?”
许栀和想了想,“你要这么觉得也行。”
陈问渔:“我想养它!”
“……”许栀和对此表示怀疑,“你能忍住不吃它?”
陈问渔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硬着头皮道:“我能。”
许栀和忍俊不禁,在她的脸上亲了一下。
“对了,”陈问渔一面扒拉着糖人,一面想起困扰自己许久的问题,“娘亲,为什么咱们家后院池子里的鱼颜色一直在变呀?”
正在拨弄炉火的方梨背脊一僵,端着热牛乳的王维熙步子一顿。
一瞬间,房中的空气都凝结了。
陈问渔以为是自己没有表述清楚,她手脚并用地比划,“……前两天我去看,里面是白色的鱼,上面有红色的点点,可之前不是这样的——之前鱼是金色的。”
许栀和在脑海中飞快酝酿措辞:“这个,这个……”
“我知道啦!”
不等许栀和想出合适的理由,陈问渔忽然大声道。
方梨和王维熙身子没动弹,却默不作声竖起了耳朵。
“因为冬天到了,鱼也要换一身衣裳。”陈问渔信誓旦旦,一脸我发现了其中奥妙的笃定神情。
她试图从许栀和与方梨身上寻找认同感,“娘亲,方姨,你们说对不对?”
无人注意的角落,王维熙猛地松了一口气,满是庆幸。
被点名提问的方梨去看许栀和的神色,毕竟大家都心知肚明,那些鲤鱼能一直保持活力,大部分都靠换的勤。
许栀和不想骗她,也不想戳破一个孩童天真烂漫的想象,干咳一声,她对王维熙说:“再去市集上找找有没有好一点的虞园师傅。”
“是要请一批,之前喻亮先生说今年新筛了几个人下来,到时候去看看有没有合适的。”王维熙附和应声。
“今年形势严峻,先是水害后是干旱,现在更是遇上大雪年,”许栀和叹了声,“喻亮对这些熟悉,到时你多问问他的意思。”
“大娘子放心。”
陈问渔从不在许栀和说正事的时候打断她或者吵闹,见她和王维熙说话,只好趴在软榻上看着糖鲤鱼。
怎么办?刚刚才答应娘亲自己能忍住,难道这么快就要食言了吗?
陈问渔舔了舔嘴角,凑得更近,试图让焦糖香气化作可食用的一部分。
更馋了。
趁许栀和说话期间,陈问渔轻轻咬掉了一小块尾鳍,糖碎站在唇角,她眼睛噌地一下变得晶亮。
目睹全程的方梨:“姑娘……”
陈问渔一凛,旋即立刻装作无事发生。
“怎么了?”许栀和问。
“刚刚……”方梨看了一眼偷偷给自己使眼色的陈问渔,心底觉得好笑,她故意一停顿,紧接着道,“刚刚炭火不小心多加了两块,是不是有点热?”
两人又说了会儿话,直到门口小厮过来说书房那边已经结束,许栀和才站起身整理了衣袖。
梅静宁跟着许栀和一道去了书房,书房门口,陈问渔像是一根风中摇曳的草,看起来青嫩又破碎。
梅尧臣在旁边捋着胡须,笑眯眯地看着陈问渔,“一篇文章罢了,前后拢共一百一十字,对悦悦来说,应当不是什么难事。”
陈问渔的脸色更苍白了,呜咽一声,朝着许栀和跑了过来,双手牢牢抱住她的膝盖。
“娘亲。”
许栀和弯腰将她揽入自己怀中,低声哄着她,“不哭不哭。”
梅静宁无语地看着梅尧臣,“爹爹,你怕是糊涂了,悦悦才五岁不到,你这是做什么?”
梅尧臣的笑像被人按了暂停键。
梅静宁没好气地看了眼梅尧臣,转头吩咐旁边的丫鬟,“去将母亲请来。”
“不能请不能请,若是你母亲知道了,定要狠狠斥我,”梅尧臣摆了摆手,“我这不是见悦悦口齿清晰,又聪明伶俐,才动了这个念头吗?惜才之心,是惜才之心。”
梅静宁道:“那你也应该问问悦悦的意见,她正年幼探索的年纪。”
梅尧臣:“此事是我糊涂了。”
他说完,走到陈问渔身边,低声哄着,“不背了不背了,若是悦悦不喜欢,那就不背了。”
陈问渔从许栀和的怀中探出半个身子,眼睛黑亮,“真不背啦?”
梅尧臣被她的笑迷了视线,换了神情慈爱道:“自然,什么诗书都比不上悦悦开心。”
陈问渔欢呼一声,立刻就被哄好,“梅爷爷真好。”
梅尧臣被夸,尾巴都要翘上天,“那是。”
许栀和看得想笑,但碍于对方是长辈,她只能将侧脸藏在陈问渔的脑袋后面,憋着自己脸上的笑。
陈问渔松开许栀和的腰,转而抱着梅尧臣胳膊,后者下意识将她抱在怀中,屏息静气等待着她的下文。
“十日时间太短啦,”陈问渔揪着梅尧臣的胡须道,“一个月我能背下来。”
梅尧臣略显惊讶,旋即开怀大笑,“悦悦勤奋好学,日后学问未必在你爹爹之下。悦悦,你是不知道啊,你爹爹五岁的时候,还不如你呢。”
陈问渔被勾起了好奇心,连忙拽着梅尧臣问,后者有意哄她,特意找了几件陈允渡马虎大意的例子。
一派慈爱和睦的景象。
匆匆赶到的刁娘子见到的就是这样一幅画面,她先是确认了悦悦的心情,随后听了一耳朵两人的交谈,听了一半,脸色一言难尽。
她看向旁边站着的许栀和与梅静宁,“这样的话,你们竟也听得进去?”
许栀和:“梅公说的那些我都听过,虽然夸大了一点事实,但确有发生。”
“栀和你不用替他说话,”刁娘子说,“他这简直就是胡编乱造!”
说完,她揭起自己的衣袖走到梅尧臣身边,后者沉浸在自己的故事中,一时间没听到后面的脚步。
陈问渔拽了拽他的衣服。
梅尧臣以为悦悦再跟他玩,没放在心上,“说到哪儿呢,对对,你爹爹八岁的时候,将椽写成了檐。”
“官人。”
梅尧臣:“这声音听着耳熟。”
刁娘子又温温柔柔地喊了他,梅尧臣猛回头,看见她脸上温柔的笑脸,立刻心虚道:“我逗悦悦玩呢。前面只是几个不太好的例子,后面还有呢……”
顶着刁娘子的视线,梅尧臣对陈问渔接着道:“不过,你爹爹确实聪明好学,三九寒天不曾懈怠,也正是他刻苦,才赢得了你娘亲的芳心,然后有了我们可爱的悦悦啊。”
说完,他觑了眼刁娘子的脸色。
刁娘子略显诧异:还真让他圆回来了?
第167章
拜别刁娘子和梅尧臣后,许栀和牵着悦悦回家。
学完新内容后悦悦被人围着喂了不少糕点和果子,两人没坐马车,在路上走着消食。
推车挑担的贩夫走卒们匆匆忙忙奔走,车轮碾过青石板吱呀作响,暮色低垂,街头巷尾的灯火比往日亮的更早些,映在墙角檐下堆积的残雪上分外明亮。
陈问渔被五光十色的耍玩吸引,走走停停。
路边的糖人摊主正在画糖人,他上了年岁,瞧着有六十多岁,须发乌里掺白,但精神矍铄,装着沸腾糖浆的铜勺他握起来丝毫不颤。
这是许栀和在汴京偶然遇见他的第四年,一开始她自己走到摊主前面对他说要一个什么小动物形状,后来家中置办了马车,更多的就是雨顺跳下马车买回来给她,后来悦悦年岁渐长,可以适当吃一点儿零嘴,又多了她一根。
摊主坐在小杌子上,身前那架饱经烟火、磨得油亮的挑子,便是他全部的家当。他枯瘦的脊背微微佝偻着,像一张拉满又松弛的老弓,目光却如鹰隼般凝聚在那口小铜锅上。锅底文火舔舐,深琥珀色的糖稀咕嘟咕嘟冒着细密粘稠的气泡,空气里弥漫开一股暖烘烘的焦甜气息。
只见他用手将两根细长的竹签在锅里轻巧一搅、一提,手腕微旋,金灿灿的糖丝便如游龙般被扯起,在半空里拉出一道晶亮柔韧的弧光。那糖丝初时还带着滚烫的透明,转瞬便凝成蜜色的线。
是一只活灵活现的大鲤鱼。
陈问渔被香味和形状吸引,目不转睛地看着糖人,摊主一脸和蔼的笑意,见陈问渔生的玲珑可爱,忍不住和她搭话,“小孩,想吃吗?”
他一边分神说话,一边弄着竹签上的糖人,不需要用眼睛去看,只凭着自己多年的经验就能完成。
陈问渔先是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她今日在梅府吃得很饱,除了两顿正餐,还有数不清的蜜饯果子和果脯肉干、糕点酥酪,现在已经吃不下去零星半点东西。
但她实在喜欢那根小鲤鱼,和家中池子里的很像。
对了,说起家里流泉里面的小鲤鱼,她好几次都觉得里面的鱼变了样貌,也不知道是出了什么事。
看见鱼池的时候她想问,真到了许栀和的面前,就将此事忘在了脑后。
所以为什么池子的鱼会不一样?
她小小的脑袋快速运转时,画糖人的摊主已经将鱼鳍勾勒完,丝丝缕缕的细线在月辉下泛着柔光,下一瞬猛地出现在陈问渔的面前,“诺,拿着。”
陈问渔几乎是手忙脚乱地接过,“爷爷,我不饿。”
“不饿也能吃啊,”摊主笑呵呵地道,“你要是真饿了,反倒不好吃这糖人。”
陈问渔只能回头看向后面的许栀和,大眼睛中盛满了请求的意味。
知女莫如母,许栀和一眼就看出她内心的喜欢,在袖子中摸了摸,拿出铜板放在了摊子上。
摊主说:“不用不用,这孩子可爱,我送给她。”
“那怎么好意思,”许栀和低头陈问渔,“向这位爷爷说谢谢了吗?”
陈问渔摇了摇头,她朝着摊主道:“谢谢爷爷。”
摊主:“不谢不谢,若是喜欢,下此再来。”
陈问渔得了糖人,一路上不嫌累地举着,这糖人晶莹漂亮,她舍不得吃。
回到家中,嬷嬷上前来带陈问渔去沐浴,陈问渔一步三回头地看着自己的小糖人,得到许栀和帮她保管的保证后,才安心地去了。
冬日的糖浆没那么容易融化,许栀和拿了一个秘色茶杯,里面装了一捧赤小豆,将糖人插花一样插了进去。
沐浴完毕的陈问渔迫不及待过来,见到这一幕,连着发出好几声低叹:“哇,娘亲你是给它做了一个窝吗?”
许栀和想了想,“你要这么觉得也行。”
陈问渔:“我想养它!”
“……”许栀和对此表示怀疑,“你能忍住不吃它?”
陈问渔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硬着头皮道:“我能。”
许栀和忍俊不禁,在她的脸上亲了一下。
“对了,”陈问渔一面扒拉着糖人,一面想起困扰自己许久的问题,“娘亲,为什么咱们家后院池子里的鱼颜色一直在变呀?”
正在拨弄炉火的方梨背脊一僵,端着热牛乳的王维熙步子一顿。
一瞬间,房中的空气都凝结了。
陈问渔以为是自己没有表述清楚,她手脚并用地比划,“……前两天我去看,里面是白色的鱼,上面有红色的点点,可之前不是这样的——之前鱼是金色的。”
许栀和在脑海中飞快酝酿措辞:“这个,这个……”
“我知道啦!”
不等许栀和想出合适的理由,陈问渔忽然大声道。
方梨和王维熙身子没动弹,却默不作声竖起了耳朵。
“因为冬天到了,鱼也要换一身衣裳。”陈问渔信誓旦旦,一脸我发现了其中奥妙的笃定神情。
她试图从许栀和与方梨身上寻找认同感,“娘亲,方姨,你们说对不对?”
无人注意的角落,王维熙猛地松了一口气,满是庆幸。
被点名提问的方梨去看许栀和的神色,毕竟大家都心知肚明,那些鲤鱼能一直保持活力,大部分都靠换的勤。
许栀和不想骗她,也不想戳破一个孩童天真烂漫的想象,干咳一声,她对王维熙说:“再去市集上找找有没有好一点的虞园师傅。”
“是要请一批,之前喻亮先生说今年新筛了几个人下来,到时候去看看有没有合适的。”王维熙附和应声。
“今年形势严峻,先是水害后是干旱,现在更是遇上大雪年,”许栀和叹了声,“喻亮对这些熟悉,到时你多问问他的意思。”
“大娘子放心。”
陈问渔从不在许栀和说正事的时候打断她或者吵闹,见她和王维熙说话,只好趴在软榻上看着糖鲤鱼。
怎么办?刚刚才答应娘亲自己能忍住,难道这么快就要食言了吗?
陈问渔舔了舔嘴角,凑得更近,试图让焦糖香气化作可食用的一部分。
更馋了。
趁许栀和说话期间,陈问渔轻轻咬掉了一小块尾鳍,糖碎站在唇角,她眼睛噌地一下变得晶亮。
目睹全程的方梨:“姑娘……”
陈问渔一凛,旋即立刻装作无事发生。
“怎么了?”许栀和问。
“刚刚……”方梨看了一眼偷偷给自己使眼色的陈问渔,心底觉得好笑,她故意一停顿,紧接着道,“刚刚炭火不小心多加了两块,是不是有点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