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县令庶女 第169节
她俯身,将河灯放在水面上。正月底的河水清冷入骨,她只用指尖拨动了水面,任其随着暗流一路蜿蜒往下。
河灯晃晃悠悠行远。
许栀和重新站直身子,按在方梨递过来的掌心爬上去,站稳后拍了拍衣角,笑着说:“这可真是做灯一整天,放灯一呼吸。”
王维熙满面灿烂笑容:“没关系啊,这样闲散的事情也让人很快乐。”
“说得对,人生又不仅仅是要紧的事情,”许栀和说,“其实大部分时候,人生的许多个瞬间,都是用看起来没什么意义、但让人愉悦的片段构成。”
说到此处,许栀和忽然想起了家中的藏书,弯了眉眼道:“老庄先贤的书中不也说——人生最纯质的状态,便是无所为而为。”
至乐无乐。当人们不再执着于追求意义和结果,有时反而更能在日常琐碎中窥见返璞归真之欢愉的吉光片羽。
方梨连忙捂住耳朵:“哎哎哎,不就是放个河灯吗?怎么开始论道了?”
她错开了话题,“今日炖了萝卜菘菜肉煲,前两日刁娘子叫人送来的腊菜也开坛了,洗干净加进去,别有一番风味。现在河灯也放完了,咱们早些回去,吃热乎的。”
许栀和应了一声,三人一道往家的方向走。
后面的几日,许栀和生活十分规律,睡到日上三竿起床后,练画一个时辰。用午膳后端了椅子坐在外头写着一本小册子,黄昏时在院中活动筋骨。每隔两日,早起一回,去君山山脚下的欧阳酒窖搅动梅酒。
第二次去君山山脚下,除了还不能适应过于遥远的距离,其他基本轻车熟路。家中烙了酥饼,还做了金酥薯蓣,许栀和打包了一些,又觉得桑伯住的远,沿街买了一些做工精致的糕点。
桑伯并不重视口腹之欲,对待食物态度冷淡,不过第一次见到金酥薯蓣,他就被征服了。
在许栀和抱着青竹竿在酒缸搅动的时候,桑伯十分惬意地坐在院中阳光最好的地方,一手抱着橘色的狸猫,一手拿着金酥薯蓣,时不时在她耳边提醒一声。
看起来不要太舒服。
“这东西尚可,”桑伯意犹未尽地看着木桌上面空荡荡的小竹篮,明明许栀和过来的时候带的挺多的,但吃起来快得很,他还没尝出个中滋味,就已经见了底,“下次来再买些。”
许栀和松开了青竹竿。
大臂内侧隐隐作痛,再这么几日下去,她都要怀疑自己会练就一双麒麟臂了。
听到桑伯故作平静的话语,以及拇指和食指沾着的薯蓣油脂,许栀和眨了眨眼睛,为难道:“这……”
桑伯板着脸道:“不占你便宜,多少钱一竹篮,我给你。”
“桑伯教我酿酒,我怎么好意思收您的钱?”许栀和道,“不过这薯蓣不是买的。”
桑伯怔了怔,反应过来:“这是自家做的?你想出来?”
许栀和:“是我想出来的法子。不过并不是我炸的,而是我家丫鬟。这几日省试,京城戒严,薯蓣不要运进来。”
桑伯心中暗道可惜,他走了神,手下的力道忍不住大了些。掌心下的橘色狸花猫被揉乱了脑袋毛,喵了一声,从他膝盖上跳走跑远了。
许栀和想摸猫猫的手再一次落空。
忽然之间,左手搂猫,右手拿零食,一副快哉模样的桑伯两手空空。他咬着下唇发呆的样子触动了许栀和隐隐作痛的良心。
“家中应当还有一些薯蓣,等下次做好了,我带来给您。”许栀和改口道。
桑伯张了张嘴,没拒绝她这一份好意,他眼神放空望着遥远的天际。
这个年纪的老人,即便不读经文礼义,但脑海中自带一本泛黄纸页的书。桑伯沉默的时间很长,久到许栀和以为他陷入什么往昔峥嵘岁月的时候,前者忽然道:“要两份。”
似乎觉得自己的语气太过干巴巴,他补充了一句:“一份不够吃。”
许栀和:“……”
许栀和:“记得了。”
当许栀和第三次见到桑伯,省试已经临近尾声。
来的路上经过贡院,门口重新聚满了人。许栀和按捺住砰砰直跳的内心,佯装镇定地朝着京西方向走。
她带了桑伯知名道谢要的金酥薯蓣。
桑伯看见比上次多了不止一倍的量,心底不动声色地闪过一丝满意。怪不得薛娘子愿意将人送来,做事勤奋,又乖巧活泼,换年轻时候的他,也更喜欢这样认真的小女郎。
至于夜晚爬入他酒窖喝醉了直接躺在酒坛旁边呼呼大睡的欧阳修……随他去吧。
许栀和心神乱七八糟的,一会儿觉得桑伯这样抱着金酥薯蓣,沾着酸梅粉的样子很反差,或许爱板着一张脸的桑伯日后会被气泡水俘获欢心,一会儿又会想起贡院门口不安躁动的人群,今日晚间,参考的举子们就能出来了。
听说贡院关闭之后一只苍蝇都不得进,供考生休憩地方也小,也不知道陈允渡这几日怎么样。
吃……算了,贡院里面连个新鲜菜都没有,将烙好的炊饼掰成小块儿,就着热汤咽下去,能吃得好才怪。
许栀和搅动的力道越来越小。
桑伯一开始在专心享受美食,填了小半肚子之后,才慢悠悠偏头朝着许栀和看了一眼。
许栀和做事稳重,一心一意,他并不担心……嗯?她在发呆?
“这才第三回,你就静不下心?还学什么酿酒,不如趁早回家!”桑伯眉毛拧在一处,“我看哪,七岁蒙童都比你做的好。”
许栀和回过神,知道自己理亏在先,认错认得十分痛快。
“桑伯见谅,是我失察。”
“认错倒是快,”桑伯盯着她,连拇指和食指之间夹着的金酥薯蓣都顾不上了,冷笑一声,“你哪里要我见谅,又不干我的事!”
许栀和任他说了一通,等他急促的呼吸平静下来,小声开口:“桑伯,薯蓣热乎的时候口感最好。”
桑伯:“……要你说?!”
许栀和见状,知道他气郁已经消解大半,连忙搅动酒缸。
不同于第一日那会儿,现在酒缸中的梅花花瓣吸足了水,粘连在一起,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才能搅动。
做完之后,许栀和气喘吁吁,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桑伯蹙着眼眉,视线落在她纤细的胳膊上,啧了一声:“还是没劲儿,我叫你回去之后多加锻炼,你听进去没有?”
许栀和:“听进去了。但体质……实在不是一两日能更改的。”
她语气委婉,带上了几分委屈。桑伯吃软不吃硬,她语气拿捏得刚刚好。
桑伯一噎。
理确实是这么个理儿,桑伯摇了摇头,摆手道:“罢了,说不过你。不过平日还要多加锻炼,对身子骨没坏处。”
这句话是桑伯真心为她好。许栀和点了点头,“我知道。”
要交代的事情都交代完了,桑伯左看看右看看,对她道:“行了,今日你心不在焉的,就到这里结束吧。”
许栀和没动弹。
桑伯觉得她有些反常,略微犹豫,让她跟着自己出来,将平日自己晒太阳的位置让给了许栀和。又朝着屋顶上叫唤了几声,片刻后,屋顶上两只猫猫站起身,慵懒地伸了一个懒腰。
它们步调轻盈地落地,靠近桑伯的脚步喵喵叫。
桑伯动作粗犷中又不失细心地拎住两只狸猫的后颈,一股脑地丢入许栀和的怀中。
许栀和惊讶之后,连忙趁机伸手在狸猫背上摸了摸。手感和她想象中一样,丝滑柔软,油光水亮。
桑伯拿了一袋小鱼干递给许栀和,“喂吧,它们最喜欢这个。”
果然,本来挣扎着要跑远的两只狸猫闻到许栀和手中鱼干的气味后,立刻两只梅花爪子并在一处,乖巧地蹭着她的手腕,发出软绵绵的喵喵声。
许栀和心中一软,将袋中的鱼干取出来,掰成两截之后递给狸猫。
两只狸猫叼了鱼干,走到了一边,它们吃得很快,吃完后,继续靠近许栀和,企图再多获得一点。
袋中还有两条鱼干,许栀和受不住它们的叫唤,一猫又给了一条后,在旁安静地看着它们进食。两只猫猫第四次靠近时,许栀和摊开双手:“没有啦。”
狸猫凑近嗅了嗅,确认没有多余的鱼干后,舔了舔自己的唇角,动作灵活地踩着木椅,往上一跃,消失在茅草屋顶。
虽然狸奴陪伴的时间不算长,但效果很明显。桑伯看着许栀和重新露出的笑容,放下心来,抱着金酥薯蓣坐在她旁边,佯装不经意问:“今日是怎么了?瞧着你也不像是会分心的人啊。”
许栀和听着他一边嚼东西,一边和自己说话的样子,不自觉地放松下来。她双手托着下巴,目光落在地面,没有焦点:“还不是省试……”
“省试?对了,皇祐元年……不知不觉又三年了啊。”桑伯嘟囔了一句,然后看向许栀和,“怎么,你父兄今年省试?”
许栀和:“不是,是我夫君。”
桑伯愣了愣,旋即恍然大悟,“怪不得你今天心神不宁呢……上次来你怎么不说清楚,说了我帮你搅拌就是了。”
许栀和看着他脸上用力挤出的笑容,嘴贫了一句:“那还不是怕您吃不上薯蓣吗?”
桑伯:“这有什么,下下次多带一些过来不就成了。”
他拿薯蓣的动作忽然变缓,最后停止。
竹篮中还剩下一半,和之前有多少吃多少的画风截然不同。
许栀和:“才两回就不合口味了吗?”
桑伯:“那不是,你别管。”
为什么不吃了,当然是因为还想存着这两日吃了。
桑伯咳了一声,对她说:“行了,过几日别来了,好好在家里。”
“那梅花酒怎么办?”许栀和犹豫起来。
桑伯伸出手指比了一个“一”,平静道:“看在薯蓣的份上,帮你搅动一次。”
许栀和:“真的?那我下次过来,再多带一点薯蓣。”
其实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陈允渡陪着她一起过来。但现在还没见到他,不知道答题情况,许栀和没办法保证。
她不喜欢给别人期待却不能履约的感觉。
说开之后,许栀和留在小院帮忙将药材放在小石臼里面舂成药粉,她这次心无杂念,忙起来忘记了时间。
落日西沉,阳光斜散,许栀和被镀上了一层柔软的金边,但她丝毫不觉。
后来还是桑伯提醒她:“行了,这下时间真差不多了。再有一会儿贡院该开门了,你收拾收拾,准备回去吧。”
第119章
许栀和估算了一番时间,和桑伯告辞。
残阳衔檐,贡院西墙的松影已漫过青灰砖地。随着三声钟响,一直寂静如同无人的贡院忽然喧嚣声起。
这一点声响像是滚沸的油锅中溅入一滴水珠,刹那间,门外本还算淡定的众人都焦急了起来,踮起脚朝着里面张望。
厚重的贡院朱门被人从里侧拉开,一排衣装整齐的巡绰官披甲持戈,列阵两侧。
片刻后,衣着深紫的主考官和其他绯红色长袍的考官依次出现,连着数日的省试,他们的面容中有遮掩不住的疲惫。为首的紫袍官员正是当今的礼部尚书田况,他瞳孔浑浊,但还强撑着一口气力道:“省试毕——启门。”
河灯晃晃悠悠行远。
许栀和重新站直身子,按在方梨递过来的掌心爬上去,站稳后拍了拍衣角,笑着说:“这可真是做灯一整天,放灯一呼吸。”
王维熙满面灿烂笑容:“没关系啊,这样闲散的事情也让人很快乐。”
“说得对,人生又不仅仅是要紧的事情,”许栀和说,“其实大部分时候,人生的许多个瞬间,都是用看起来没什么意义、但让人愉悦的片段构成。”
说到此处,许栀和忽然想起了家中的藏书,弯了眉眼道:“老庄先贤的书中不也说——人生最纯质的状态,便是无所为而为。”
至乐无乐。当人们不再执着于追求意义和结果,有时反而更能在日常琐碎中窥见返璞归真之欢愉的吉光片羽。
方梨连忙捂住耳朵:“哎哎哎,不就是放个河灯吗?怎么开始论道了?”
她错开了话题,“今日炖了萝卜菘菜肉煲,前两日刁娘子叫人送来的腊菜也开坛了,洗干净加进去,别有一番风味。现在河灯也放完了,咱们早些回去,吃热乎的。”
许栀和应了一声,三人一道往家的方向走。
后面的几日,许栀和生活十分规律,睡到日上三竿起床后,练画一个时辰。用午膳后端了椅子坐在外头写着一本小册子,黄昏时在院中活动筋骨。每隔两日,早起一回,去君山山脚下的欧阳酒窖搅动梅酒。
第二次去君山山脚下,除了还不能适应过于遥远的距离,其他基本轻车熟路。家中烙了酥饼,还做了金酥薯蓣,许栀和打包了一些,又觉得桑伯住的远,沿街买了一些做工精致的糕点。
桑伯并不重视口腹之欲,对待食物态度冷淡,不过第一次见到金酥薯蓣,他就被征服了。
在许栀和抱着青竹竿在酒缸搅动的时候,桑伯十分惬意地坐在院中阳光最好的地方,一手抱着橘色的狸猫,一手拿着金酥薯蓣,时不时在她耳边提醒一声。
看起来不要太舒服。
“这东西尚可,”桑伯意犹未尽地看着木桌上面空荡荡的小竹篮,明明许栀和过来的时候带的挺多的,但吃起来快得很,他还没尝出个中滋味,就已经见了底,“下次来再买些。”
许栀和松开了青竹竿。
大臂内侧隐隐作痛,再这么几日下去,她都要怀疑自己会练就一双麒麟臂了。
听到桑伯故作平静的话语,以及拇指和食指沾着的薯蓣油脂,许栀和眨了眨眼睛,为难道:“这……”
桑伯板着脸道:“不占你便宜,多少钱一竹篮,我给你。”
“桑伯教我酿酒,我怎么好意思收您的钱?”许栀和道,“不过这薯蓣不是买的。”
桑伯怔了怔,反应过来:“这是自家做的?你想出来?”
许栀和:“是我想出来的法子。不过并不是我炸的,而是我家丫鬟。这几日省试,京城戒严,薯蓣不要运进来。”
桑伯心中暗道可惜,他走了神,手下的力道忍不住大了些。掌心下的橘色狸花猫被揉乱了脑袋毛,喵了一声,从他膝盖上跳走跑远了。
许栀和想摸猫猫的手再一次落空。
忽然之间,左手搂猫,右手拿零食,一副快哉模样的桑伯两手空空。他咬着下唇发呆的样子触动了许栀和隐隐作痛的良心。
“家中应当还有一些薯蓣,等下次做好了,我带来给您。”许栀和改口道。
桑伯张了张嘴,没拒绝她这一份好意,他眼神放空望着遥远的天际。
这个年纪的老人,即便不读经文礼义,但脑海中自带一本泛黄纸页的书。桑伯沉默的时间很长,久到许栀和以为他陷入什么往昔峥嵘岁月的时候,前者忽然道:“要两份。”
似乎觉得自己的语气太过干巴巴,他补充了一句:“一份不够吃。”
许栀和:“……”
许栀和:“记得了。”
当许栀和第三次见到桑伯,省试已经临近尾声。
来的路上经过贡院,门口重新聚满了人。许栀和按捺住砰砰直跳的内心,佯装镇定地朝着京西方向走。
她带了桑伯知名道谢要的金酥薯蓣。
桑伯看见比上次多了不止一倍的量,心底不动声色地闪过一丝满意。怪不得薛娘子愿意将人送来,做事勤奋,又乖巧活泼,换年轻时候的他,也更喜欢这样认真的小女郎。
至于夜晚爬入他酒窖喝醉了直接躺在酒坛旁边呼呼大睡的欧阳修……随他去吧。
许栀和心神乱七八糟的,一会儿觉得桑伯这样抱着金酥薯蓣,沾着酸梅粉的样子很反差,或许爱板着一张脸的桑伯日后会被气泡水俘获欢心,一会儿又会想起贡院门口不安躁动的人群,今日晚间,参考的举子们就能出来了。
听说贡院关闭之后一只苍蝇都不得进,供考生休憩地方也小,也不知道陈允渡这几日怎么样。
吃……算了,贡院里面连个新鲜菜都没有,将烙好的炊饼掰成小块儿,就着热汤咽下去,能吃得好才怪。
许栀和搅动的力道越来越小。
桑伯一开始在专心享受美食,填了小半肚子之后,才慢悠悠偏头朝着许栀和看了一眼。
许栀和做事稳重,一心一意,他并不担心……嗯?她在发呆?
“这才第三回,你就静不下心?还学什么酿酒,不如趁早回家!”桑伯眉毛拧在一处,“我看哪,七岁蒙童都比你做的好。”
许栀和回过神,知道自己理亏在先,认错认得十分痛快。
“桑伯见谅,是我失察。”
“认错倒是快,”桑伯盯着她,连拇指和食指之间夹着的金酥薯蓣都顾不上了,冷笑一声,“你哪里要我见谅,又不干我的事!”
许栀和任他说了一通,等他急促的呼吸平静下来,小声开口:“桑伯,薯蓣热乎的时候口感最好。”
桑伯:“……要你说?!”
许栀和见状,知道他气郁已经消解大半,连忙搅动酒缸。
不同于第一日那会儿,现在酒缸中的梅花花瓣吸足了水,粘连在一起,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才能搅动。
做完之后,许栀和气喘吁吁,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桑伯蹙着眼眉,视线落在她纤细的胳膊上,啧了一声:“还是没劲儿,我叫你回去之后多加锻炼,你听进去没有?”
许栀和:“听进去了。但体质……实在不是一两日能更改的。”
她语气委婉,带上了几分委屈。桑伯吃软不吃硬,她语气拿捏得刚刚好。
桑伯一噎。
理确实是这么个理儿,桑伯摇了摇头,摆手道:“罢了,说不过你。不过平日还要多加锻炼,对身子骨没坏处。”
这句话是桑伯真心为她好。许栀和点了点头,“我知道。”
要交代的事情都交代完了,桑伯左看看右看看,对她道:“行了,今日你心不在焉的,就到这里结束吧。”
许栀和没动弹。
桑伯觉得她有些反常,略微犹豫,让她跟着自己出来,将平日自己晒太阳的位置让给了许栀和。又朝着屋顶上叫唤了几声,片刻后,屋顶上两只猫猫站起身,慵懒地伸了一个懒腰。
它们步调轻盈地落地,靠近桑伯的脚步喵喵叫。
桑伯动作粗犷中又不失细心地拎住两只狸猫的后颈,一股脑地丢入许栀和的怀中。
许栀和惊讶之后,连忙趁机伸手在狸猫背上摸了摸。手感和她想象中一样,丝滑柔软,油光水亮。
桑伯拿了一袋小鱼干递给许栀和,“喂吧,它们最喜欢这个。”
果然,本来挣扎着要跑远的两只狸猫闻到许栀和手中鱼干的气味后,立刻两只梅花爪子并在一处,乖巧地蹭着她的手腕,发出软绵绵的喵喵声。
许栀和心中一软,将袋中的鱼干取出来,掰成两截之后递给狸猫。
两只狸猫叼了鱼干,走到了一边,它们吃得很快,吃完后,继续靠近许栀和,企图再多获得一点。
袋中还有两条鱼干,许栀和受不住它们的叫唤,一猫又给了一条后,在旁安静地看着它们进食。两只猫猫第四次靠近时,许栀和摊开双手:“没有啦。”
狸猫凑近嗅了嗅,确认没有多余的鱼干后,舔了舔自己的唇角,动作灵活地踩着木椅,往上一跃,消失在茅草屋顶。
虽然狸奴陪伴的时间不算长,但效果很明显。桑伯看着许栀和重新露出的笑容,放下心来,抱着金酥薯蓣坐在她旁边,佯装不经意问:“今日是怎么了?瞧着你也不像是会分心的人啊。”
许栀和听着他一边嚼东西,一边和自己说话的样子,不自觉地放松下来。她双手托着下巴,目光落在地面,没有焦点:“还不是省试……”
“省试?对了,皇祐元年……不知不觉又三年了啊。”桑伯嘟囔了一句,然后看向许栀和,“怎么,你父兄今年省试?”
许栀和:“不是,是我夫君。”
桑伯愣了愣,旋即恍然大悟,“怪不得你今天心神不宁呢……上次来你怎么不说清楚,说了我帮你搅拌就是了。”
许栀和看着他脸上用力挤出的笑容,嘴贫了一句:“那还不是怕您吃不上薯蓣吗?”
桑伯:“这有什么,下下次多带一些过来不就成了。”
他拿薯蓣的动作忽然变缓,最后停止。
竹篮中还剩下一半,和之前有多少吃多少的画风截然不同。
许栀和:“才两回就不合口味了吗?”
桑伯:“那不是,你别管。”
为什么不吃了,当然是因为还想存着这两日吃了。
桑伯咳了一声,对她说:“行了,过几日别来了,好好在家里。”
“那梅花酒怎么办?”许栀和犹豫起来。
桑伯伸出手指比了一个“一”,平静道:“看在薯蓣的份上,帮你搅动一次。”
许栀和:“真的?那我下次过来,再多带一点薯蓣。”
其实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陈允渡陪着她一起过来。但现在还没见到他,不知道答题情况,许栀和没办法保证。
她不喜欢给别人期待却不能履约的感觉。
说开之后,许栀和留在小院帮忙将药材放在小石臼里面舂成药粉,她这次心无杂念,忙起来忘记了时间。
落日西沉,阳光斜散,许栀和被镀上了一层柔软的金边,但她丝毫不觉。
后来还是桑伯提醒她:“行了,这下时间真差不多了。再有一会儿贡院该开门了,你收拾收拾,准备回去吧。”
第119章
许栀和估算了一番时间,和桑伯告辞。
残阳衔檐,贡院西墙的松影已漫过青灰砖地。随着三声钟响,一直寂静如同无人的贡院忽然喧嚣声起。
这一点声响像是滚沸的油锅中溅入一滴水珠,刹那间,门外本还算淡定的众人都焦急了起来,踮起脚朝着里面张望。
厚重的贡院朱门被人从里侧拉开,一排衣装整齐的巡绰官披甲持戈,列阵两侧。
片刻后,衣着深紫的主考官和其他绯红色长袍的考官依次出现,连着数日的省试,他们的面容中有遮掩不住的疲惫。为首的紫袍官员正是当今的礼部尚书田况,他瞳孔浑浊,但还强撑着一口气力道:“省试毕——启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