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县令庶女 第162节
见他这副表情,梅尧臣十分不满。这可是他和刁娘子牺牲了一刻钟的用饭时间,才认真针对陈允渡的执念探讨出来的结果,他哼了一声,“你别觉得不好意思,现在没什么比你省试更重要。左右不过一句话,问一问又少不了一块肉。”
“而且你可千万不要觉得不好意思,这样的话,说给栀和听,保不准她还会喜欢呢!你啊,要多试试说情话。”
陈允渡:“多谢梅公好意。”说完,握伞离开。
……
真的要问出口吗?
这也太像撒娇了。
陈允渡的脑海中循环播放着梅尧臣在他出门时候说的这一段话,有时候差不多将情绪酝酿完毕,但一对上许栀和的眼眸,又犹豫了起来。
栀和对他的关切溢于言表,自己心知肚明的事情,真的还有必要确认一遍情谊吗?
会不会让她觉得自己幼稚,觉得自己心智还很不成熟?只是一个省试就不安定,日后遇到了大事,会不会觉得自己不够扛事?
他想了很多,直到捧着他脸的人语气带上了嗔怪——
“……喂,你有没有在听我说话呀?”
许栀和的眼中掠过了一丝不满。这还是第一次陈允渡刚这么明目张胆地在和她说话的时候走神。
陈允渡回过神,“什么?”
许栀和松开了手,背对着他,“你果然没听。”
“是我不该,我不该在与你说话的时候走神,对不起,”陈允渡认错极快,他道歉后,“还请栀和大人有大量,莫与我计较。”
他语气诚恳,将她抱在怀中,下巴抵在她的肩膀。
许栀和:“……谁要与你计较。”
陈允渡听着她还有些抱怨,但已经不嗔怪的语气,心中明白她已经不计较了。他将怀中人抱得更紧了一些,呼吸落在许栀和的耳垂,“就知道栀和待我最好了。我做错了事情,也不会真的恼我。栀和温柔宽和,明理聪颖……”
眼瞅着他大有滔滔不绝的架势,许栀和连忙偏头,脸颊擦过他的唇。
“停停停,”许栀和说,“我哪有你说的那么好。”
陈允渡:“当然有。”
“……”许栀和被他闹得没了脾气,有些好气又好笑地看着他,“你这是从哪儿学来的油嘴滑舌?”
陈允渡轻咬了一下她悬停在自己唇畔的指尖,含糊道:“肺腑之言。”
许栀和连忙将自己的手指收回来。
等到失序的心跳声再次平复,脸上没那么热了之后,她看向身边人,“你,你就不好奇刚刚我说了什么?”
陈允渡没说话,却用眼神询问。
许栀和看着他的眉眼,心中忽然起了一抹逗他的心思,她温柔地伸手将他一缕沾在肩头的发丝捋到身后,凑近他耳边道:“好话只说一遍。”
浅幽的馨香靠近,带着醉人的芬芳。
“错过了可就没有啦。”
许栀和说完,立刻趁他不注意站直了身子,避开自己再次被他禁锢在怀中的可能。
陈允渡的眉眼浮现一抹无奈,他仰头看着许栀和嘴角的梨涡,咬字极尽缠绵,“好栀和。”
微微上扬的尾音勾动了许栀和的心弦。
许栀和想移开视线,她能不顾及一个满腹经纶的年轻举子,却无法忽视一个满心满眼都是自己、且只属于大型犬类,再看下去,结果和方才一样,她会继续心软。
陈允渡从她躲闪的视线中敏锐地嗅到了机会。
或者,梅公和刁娘子出的主意,未尝不可一试。
“再说一次,”陈允渡用修长的手捏住了她的袖袍,轻轻晃了晃,“就一次。”
如果梅尧臣能看到这一幕,一定会惊讶地瞪掉下巴,目瞪口呆地望着眼前这一幕——人前看着松风朗月、不染纤尘的他也会露出这般无师自通、却又十分传神的低声情态。
这可和梅府门前面色冷清的人一点都不像。
许栀和察觉到自己袖子上的轻柔力度,闭了闭眼,暗道要命。
这都是从哪里学的?肯定不会是梅公教导的。梅公为人最是清正无瑕,绝对不会教导陈允渡这些。至于书籍,什么正经书会叫郎君露出这般姿态?
对了,陈允渡涉猎广泛,众多书目都看过一点,说不准其中就包括风月话本。
一定是这样。
她自认为自己找对了方向,殊不知自己一开始就排除了正确答案。
许栀和俯身,握住了陈允渡作乱的手。
陈允渡的动作一僵,他早该想到这个可能。他的嗓音带上一抹遗憾:“栀和不喜欢……这样吗?”
“那也不是。”许栀和轻咳了一声。
她到底只是一个俗人,看见人前清绝秀润、姿态谦华的少年唯独在自己的眼前展露另一面,怎么会不喜欢。
陈允渡理解能力很快,不是不喜欢……那就是喜欢。
捕捉到这个信息的陈允渡正准备说些什么,就听见许栀和略显纠结的嗓音。
“我,我看在你月底就要春闱的份上,”许栀和顿了顿,道,“再说一次。”
陈允渡立刻坐直了身子,双手放在膝盖上。如果不是坐在床边,说是正在书院中读书的学子都无人质疑。
他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姿态。
在他期待的目光中,许栀和说:“不管结果怎么样,我都会一直陪着你。”
所以你啊,不用紧张。
第112章
陈允渡凝望着许栀和,似乎能这样看到天长地久。
许栀和一鼓作气说完,但凡迟钝一秒钟,她怕自己就不好意思说出口了。
她觉得这段话过于直白,转念一想,从前高考陪考家属还做过比她更为直接的事情。
只家中说两句话,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我该拿你怎么办……”
陈允渡垂眸,纤长如鸦羽轻轻颤动,像是在笑,又像是低低的叹息。
他的声音很轻,神思天外的许栀和没有听清,她道:“考期临近,你先复习,我不打扰你了。”
陈允渡本想说不打扰,但刚一抬头,就看见她红润的脸庞,连带着呼吸都变得断断续续,于是应下,“好。”
还好没有追问。许栀和松了一口气,“嗯”了一声,离开。
外面的方梨和王维熙坐在矮凳上说着话,见到许栀和紧随他们身后掀开帘子出来,瞬间话也不说了,齐齐望过来。
他们出来就算了,许栀和跟着一道出来,这是什么道理?
许栀和脸上还热着,不好意思直接和人对视,她轻咳一声,佯装淡定地走到两人的身边。
王维熙的眼睛先是看看动作幅度轻微的许栀和,又看了一眼紧紧盯着她的方梨,干笑一声道:“刚刚咱们三个好像还在屋里面说话,现在都出来了,好巧啊哈哈哈……”
不知道的,还以为姑爷一回来就不准他们回房呢。
他自顾自地笑着,发现没有人陪着他一起笑,笑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趋近于无。
许栀和从水缸边拿了一个小凳子一道坐下,像是为了否认些什么一样开口道:“现在他要省试了,我们让一让他,等考完了,咱们坐在屋里,他出来。”
方梨不信:“姑娘,你舍得?”
许栀和:“这有什么不舍得?”
方梨看着她的侧脸,想了想,接着问,“姑爷什么时候省试?”
“这个月底,听他说,大概二十七?”许栀和顿了顿,“你们说,我们要不要准备些什么?”
方梨和王维熙对视一眼,他们自然也没有陪考的经验,要准备的东西一窍不通。
王维熙道:“考试的用具,梅公肯定会为姑爷准备妥当。还需要我们吗?”
“笨,”方梨说,“那是梅公的心意,他准备了,我们一点表示都没有,反而更不该。”
王维熙想想也是,闭上了嘴。
许栀和沉吟片刻,低声道:“明日维熙你上街去买一双新的鞋履,我今日瞧见他鞋边都起毛了。方梨,这几日买一些温泉菜,价钱贵不要紧。”
这些日子家中大多是吃储存的菘菜或者腌制的咸菜,虽然经过方梨的手滋味很好,但她想着吃上青翠的蔬菜,心情大抵也会好起来吧。
至于其他,许栀和还不准备变动。
第二日回来的时候,方梨小声和许栀和抱怨,“姑娘,一颗菜他卖我八十文。”
许栀和眼底闪过一丝肉痛,然后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没关系,也就这几天。再过一个月,就有数不尽的新鲜蔬菜了。”
方梨一想也是,一扫眉眼之中的愁绪。她凑到许栀和的耳边道:“姑娘,我还打听到了一些旁的消息……”
许栀和安静地听着她分享的内容,许多之前没有弄明白的东西,陡然清晰起来。
省试在汴京举行,由尚书省礼部主持,因此也被称为礼部试或南省试。考试的地点也和许栀和之前以为的六千人齐刷刷集聚贡院不一样,而是主要分布在贡院,当人数过多的时候,会借用太常寺、国子监或武成王庙等地作为分试院。
在开考之前,考生需要向礼部提交家世、年龄、籍贯信息,以供考生备案,杜绝代考和混入考场的非考生。在开考之前,还会设香案,主考官和全体考生作揖对拜等等一系列流程,然后才会进入到万众瞩目的省试流程。
其中有一点和许栀和想象中截然不同,州试又称为解试,和省试一样是筛选性考试,通过如鲤鱼跃龙门成为举人、贡士,没通过则继续苦读,或者另谋出路。
但省试之后的殿试,却不是筛选性考试。殿试录取率因“不黜落”制度,几乎所有通过省试的贡士都能在殿试取得名次。
其实在没有特殊事件发生的年代,甚至连几乎都可以省略,毕竟从州府一路厮杀至京城,淘汰了无数竞争对手,腹中或多或少都有些东西,但太祖朝开宝六年,李昉主持省试,录取贡士十一人,考生武济川被落第士子徐士廉击登闻鼓控告不公,引起太祖重视,旋即核查,证实武济川为李昉同乡,有徇私舞弊之嫌,不予录用,此后又严查其他十人,贬黜九人,仅剩一人留下。
这件事发生在开国不久,彼时天下初定,出现这样的事件,太祖震怒,重惩科举乱象,又亲自己举行复试,重新考校,增录二十六人。此后数十年,风平浪静,鲜少有官员再敢将主意打到监考、考生身上。
距离皇祐元年最近的一次黜落考生事件,发生在景祐元年,主考官偏袒其婿韩纲,引发众举子群诉,皇帝亲自阅卷后黜落韩纲,涉事考官贬职外放,黜落者永不录用。
所以,除却这几件比较特殊的情况。殿试只是为了确定最终的录取排名,以及被官家见上一面,留个印象,并不会没有名次。许栀和在心中用一句总结。
许栀和说:“怪不得只见过孜孜不倦备考的举子,却见不到落榜的贡生。”
原来贡生都上岸了。
方梨紧接着道:“后面那些东西,我没听的明白——他们说庆历四年的时候,范参知改革科举考试,省试内容改为经史、食物和策论。”
“而且你可千万不要觉得不好意思,这样的话,说给栀和听,保不准她还会喜欢呢!你啊,要多试试说情话。”
陈允渡:“多谢梅公好意。”说完,握伞离开。
……
真的要问出口吗?
这也太像撒娇了。
陈允渡的脑海中循环播放着梅尧臣在他出门时候说的这一段话,有时候差不多将情绪酝酿完毕,但一对上许栀和的眼眸,又犹豫了起来。
栀和对他的关切溢于言表,自己心知肚明的事情,真的还有必要确认一遍情谊吗?
会不会让她觉得自己幼稚,觉得自己心智还很不成熟?只是一个省试就不安定,日后遇到了大事,会不会觉得自己不够扛事?
他想了很多,直到捧着他脸的人语气带上了嗔怪——
“……喂,你有没有在听我说话呀?”
许栀和的眼中掠过了一丝不满。这还是第一次陈允渡刚这么明目张胆地在和她说话的时候走神。
陈允渡回过神,“什么?”
许栀和松开了手,背对着他,“你果然没听。”
“是我不该,我不该在与你说话的时候走神,对不起,”陈允渡认错极快,他道歉后,“还请栀和大人有大量,莫与我计较。”
他语气诚恳,将她抱在怀中,下巴抵在她的肩膀。
许栀和:“……谁要与你计较。”
陈允渡听着她还有些抱怨,但已经不嗔怪的语气,心中明白她已经不计较了。他将怀中人抱得更紧了一些,呼吸落在许栀和的耳垂,“就知道栀和待我最好了。我做错了事情,也不会真的恼我。栀和温柔宽和,明理聪颖……”
眼瞅着他大有滔滔不绝的架势,许栀和连忙偏头,脸颊擦过他的唇。
“停停停,”许栀和说,“我哪有你说的那么好。”
陈允渡:“当然有。”
“……”许栀和被他闹得没了脾气,有些好气又好笑地看着他,“你这是从哪儿学来的油嘴滑舌?”
陈允渡轻咬了一下她悬停在自己唇畔的指尖,含糊道:“肺腑之言。”
许栀和连忙将自己的手指收回来。
等到失序的心跳声再次平复,脸上没那么热了之后,她看向身边人,“你,你就不好奇刚刚我说了什么?”
陈允渡没说话,却用眼神询问。
许栀和看着他的眉眼,心中忽然起了一抹逗他的心思,她温柔地伸手将他一缕沾在肩头的发丝捋到身后,凑近他耳边道:“好话只说一遍。”
浅幽的馨香靠近,带着醉人的芬芳。
“错过了可就没有啦。”
许栀和说完,立刻趁他不注意站直了身子,避开自己再次被他禁锢在怀中的可能。
陈允渡的眉眼浮现一抹无奈,他仰头看着许栀和嘴角的梨涡,咬字极尽缠绵,“好栀和。”
微微上扬的尾音勾动了许栀和的心弦。
许栀和想移开视线,她能不顾及一个满腹经纶的年轻举子,却无法忽视一个满心满眼都是自己、且只属于大型犬类,再看下去,结果和方才一样,她会继续心软。
陈允渡从她躲闪的视线中敏锐地嗅到了机会。
或者,梅公和刁娘子出的主意,未尝不可一试。
“再说一次,”陈允渡用修长的手捏住了她的袖袍,轻轻晃了晃,“就一次。”
如果梅尧臣能看到这一幕,一定会惊讶地瞪掉下巴,目瞪口呆地望着眼前这一幕——人前看着松风朗月、不染纤尘的他也会露出这般无师自通、却又十分传神的低声情态。
这可和梅府门前面色冷清的人一点都不像。
许栀和察觉到自己袖子上的轻柔力度,闭了闭眼,暗道要命。
这都是从哪里学的?肯定不会是梅公教导的。梅公为人最是清正无瑕,绝对不会教导陈允渡这些。至于书籍,什么正经书会叫郎君露出这般姿态?
对了,陈允渡涉猎广泛,众多书目都看过一点,说不准其中就包括风月话本。
一定是这样。
她自认为自己找对了方向,殊不知自己一开始就排除了正确答案。
许栀和俯身,握住了陈允渡作乱的手。
陈允渡的动作一僵,他早该想到这个可能。他的嗓音带上一抹遗憾:“栀和不喜欢……这样吗?”
“那也不是。”许栀和轻咳了一声。
她到底只是一个俗人,看见人前清绝秀润、姿态谦华的少年唯独在自己的眼前展露另一面,怎么会不喜欢。
陈允渡理解能力很快,不是不喜欢……那就是喜欢。
捕捉到这个信息的陈允渡正准备说些什么,就听见许栀和略显纠结的嗓音。
“我,我看在你月底就要春闱的份上,”许栀和顿了顿,道,“再说一次。”
陈允渡立刻坐直了身子,双手放在膝盖上。如果不是坐在床边,说是正在书院中读书的学子都无人质疑。
他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姿态。
在他期待的目光中,许栀和说:“不管结果怎么样,我都会一直陪着你。”
所以你啊,不用紧张。
第112章
陈允渡凝望着许栀和,似乎能这样看到天长地久。
许栀和一鼓作气说完,但凡迟钝一秒钟,她怕自己就不好意思说出口了。
她觉得这段话过于直白,转念一想,从前高考陪考家属还做过比她更为直接的事情。
只家中说两句话,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我该拿你怎么办……”
陈允渡垂眸,纤长如鸦羽轻轻颤动,像是在笑,又像是低低的叹息。
他的声音很轻,神思天外的许栀和没有听清,她道:“考期临近,你先复习,我不打扰你了。”
陈允渡本想说不打扰,但刚一抬头,就看见她红润的脸庞,连带着呼吸都变得断断续续,于是应下,“好。”
还好没有追问。许栀和松了一口气,“嗯”了一声,离开。
外面的方梨和王维熙坐在矮凳上说着话,见到许栀和紧随他们身后掀开帘子出来,瞬间话也不说了,齐齐望过来。
他们出来就算了,许栀和跟着一道出来,这是什么道理?
许栀和脸上还热着,不好意思直接和人对视,她轻咳一声,佯装淡定地走到两人的身边。
王维熙的眼睛先是看看动作幅度轻微的许栀和,又看了一眼紧紧盯着她的方梨,干笑一声道:“刚刚咱们三个好像还在屋里面说话,现在都出来了,好巧啊哈哈哈……”
不知道的,还以为姑爷一回来就不准他们回房呢。
他自顾自地笑着,发现没有人陪着他一起笑,笑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趋近于无。
许栀和从水缸边拿了一个小凳子一道坐下,像是为了否认些什么一样开口道:“现在他要省试了,我们让一让他,等考完了,咱们坐在屋里,他出来。”
方梨不信:“姑娘,你舍得?”
许栀和:“这有什么不舍得?”
方梨看着她的侧脸,想了想,接着问,“姑爷什么时候省试?”
“这个月底,听他说,大概二十七?”许栀和顿了顿,“你们说,我们要不要准备些什么?”
方梨和王维熙对视一眼,他们自然也没有陪考的经验,要准备的东西一窍不通。
王维熙道:“考试的用具,梅公肯定会为姑爷准备妥当。还需要我们吗?”
“笨,”方梨说,“那是梅公的心意,他准备了,我们一点表示都没有,反而更不该。”
王维熙想想也是,闭上了嘴。
许栀和沉吟片刻,低声道:“明日维熙你上街去买一双新的鞋履,我今日瞧见他鞋边都起毛了。方梨,这几日买一些温泉菜,价钱贵不要紧。”
这些日子家中大多是吃储存的菘菜或者腌制的咸菜,虽然经过方梨的手滋味很好,但她想着吃上青翠的蔬菜,心情大抵也会好起来吧。
至于其他,许栀和还不准备变动。
第二日回来的时候,方梨小声和许栀和抱怨,“姑娘,一颗菜他卖我八十文。”
许栀和眼底闪过一丝肉痛,然后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没关系,也就这几天。再过一个月,就有数不尽的新鲜蔬菜了。”
方梨一想也是,一扫眉眼之中的愁绪。她凑到许栀和的耳边道:“姑娘,我还打听到了一些旁的消息……”
许栀和安静地听着她分享的内容,许多之前没有弄明白的东西,陡然清晰起来。
省试在汴京举行,由尚书省礼部主持,因此也被称为礼部试或南省试。考试的地点也和许栀和之前以为的六千人齐刷刷集聚贡院不一样,而是主要分布在贡院,当人数过多的时候,会借用太常寺、国子监或武成王庙等地作为分试院。
在开考之前,考生需要向礼部提交家世、年龄、籍贯信息,以供考生备案,杜绝代考和混入考场的非考生。在开考之前,还会设香案,主考官和全体考生作揖对拜等等一系列流程,然后才会进入到万众瞩目的省试流程。
其中有一点和许栀和想象中截然不同,州试又称为解试,和省试一样是筛选性考试,通过如鲤鱼跃龙门成为举人、贡士,没通过则继续苦读,或者另谋出路。
但省试之后的殿试,却不是筛选性考试。殿试录取率因“不黜落”制度,几乎所有通过省试的贡士都能在殿试取得名次。
其实在没有特殊事件发生的年代,甚至连几乎都可以省略,毕竟从州府一路厮杀至京城,淘汰了无数竞争对手,腹中或多或少都有些东西,但太祖朝开宝六年,李昉主持省试,录取贡士十一人,考生武济川被落第士子徐士廉击登闻鼓控告不公,引起太祖重视,旋即核查,证实武济川为李昉同乡,有徇私舞弊之嫌,不予录用,此后又严查其他十人,贬黜九人,仅剩一人留下。
这件事发生在开国不久,彼时天下初定,出现这样的事件,太祖震怒,重惩科举乱象,又亲自己举行复试,重新考校,增录二十六人。此后数十年,风平浪静,鲜少有官员再敢将主意打到监考、考生身上。
距离皇祐元年最近的一次黜落考生事件,发生在景祐元年,主考官偏袒其婿韩纲,引发众举子群诉,皇帝亲自阅卷后黜落韩纲,涉事考官贬职外放,黜落者永不录用。
所以,除却这几件比较特殊的情况。殿试只是为了确定最终的录取排名,以及被官家见上一面,留个印象,并不会没有名次。许栀和在心中用一句总结。
许栀和说:“怪不得只见过孜孜不倦备考的举子,却见不到落榜的贡生。”
原来贡生都上岸了。
方梨紧接着道:“后面那些东西,我没听的明白——他们说庆历四年的时候,范参知改革科举考试,省试内容改为经史、食物和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