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县令庶女 第160节
“潘郎君一番好心,我定然如数告诉庆妤,常郎君,让他们知道你的付出。”
潘光一瞬间急了,他道:“别别别,可千万不能说。许娘子,你不会真的告诉子舆对吧?”
许栀和没说话。
潘光嘴唇轻微发抖,然后小声说:“求求你,别告诉他们。”
声音压得很低,只有许栀和听到了。
许栀和也没说好是不好,她“唔”了一声。
潘光说:“我真的,真的,只是想着做点小生意。”
许栀和往前走着,潘光像是甩不掉的牛皮糖一样紧紧跟在身后,风调和雨顺亦步亦趋跟着,忽然响起了当年郎君拒绝许娘子,许娘子孤身离开的画面。
没想多数月过去,场景依然天翻地覆。
雨顺一边在心中感慨岁月如梭、物是人非,一边也忍不住偷偷看自家郎君吃瘪的样子。
能让自家郎君吃瘪的人可不多呢。
走到门口,许栀和回头看了一眼,视线径直从潘光身上掠过,落在看着十分沉稳可靠的风调身上,“二楼急坠伤膝骨,可用抚芎、杜红花、桃仁、当归尾、冰片容猪油为膏,敷在膝盖处半个月,最好能配上蹄膀汤滋补……年轻的时候不懂得珍惜自己的腿,老了阴雨天可不好受。”
说完,许栀和便头也不回,转身离开。
沉寂了一路,只敢趁着无人在意偷偷龇牙咧嘴的风调怔怔地抬眸看着许栀和离去的背影。
雨顺把许栀和说的话听进去了,他摸着下巴道:“许娘子说的这些材料都不难,哥你放心,我待会儿就去菜场。”
风调问:“去菜场做什么?”
雨顺飞快地说:“自然是要买猪蹄膀啊!刚刚人许娘子不是说了吗?要配上蹄膀汤加以温养,才能好得快。”
风调本想说这点小伤算得了什么,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那便去买吧。”风调咳了一声,“从前村子里有樵夫,冬日踩雪坠入坑洞,不当回事,老后逢阴雨天气,痒痛难忍。”
雨顺准备接着劝诫的话卡在了喉咙里,他兄长真的就这么同意了?居然不是淡淡一瞥眼,然后装作若无其事地说“不碍事”了?这还是他亲生兄长吗?
兄弟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旁边的潘光则还在怔怔走神,半响在心底仰头长啸一声:也不知道许娘子会不会在常稷轩面前提及此事?
平时自己也算是挺精明一个人,怎么遇见许栀和之后,连着两次失利吃瘪了?
怪,怪得很。潘光打了个哆嗦,也不知道是冷的,还是怎么回事。
罢了罢了,这笔钱财算是自己妄想不来。潘光苦笑着扶额摇头,以后还是离这尊大佛远些为妙。
第110章
回去路上,方梨凑近许栀和,小声问:“姑娘真的不打算和潘光郎君好好聊一聊吗?”
许栀和抱着怀中的酒经,闻言,伸手在方梨的脸颊上捏了一把,“潘郎君说当官的不可信,难道他自己就可信吗?若是真的听了他的,怕是会被骗的什么都不剩。”
方梨脸上的胶原蛋白很足,摸上去软糯、有弹性,许栀和有些爱不释手,将她的嘴挤压成了圆形。
“姑……姑娘!”方梨挥舞着双手,“不可以捏我!”
她越是这么说,反倒叫许栀和玩心越重。不过在路人行色匆匆急着往家赶的场景中显得格外不合群,她收敛了玩闹的神色,对她说:“先回家。”
方梨见许栀和一秒钟认真下来,立刻收敛了脸上散漫的笑意,正色点了点头。
两人回到家中的时候,王维熙正在家中捣腾新买回来的木桶,他正在按照自己的想法将木削插入桶的周围用作支撑。听到门口的响动,立刻放下手中正在忙活的东西,起身去接。
“姑娘回来啦?”王维熙蹦跳着走到门口,地滑,他险些摔着。
许栀和连忙道:“慢些。”
王维熙一个趔趄,有些不好意思地伸手摸了摸自己的鼻尖,“我……我没事。对了,我刚刚见雪大,熬了一瓮红枣姜茶,姑娘和方梨姐姐喝一些吧?”
许栀和吸了吸鼻子,应下,“好。”
王维熙立刻道:“那我现在就去盛!”
他去盛姜茶的时候,许栀和回了房中,她将酒经和今日写下的两张单子妥善放好,然后动作敏捷地扑到了床上,用厚厚的被褥将自己包裹起来。
方梨看到这一幕,心中的第一想法是:对嘛,这才是自己认识的姑娘。
她动作轻巧地将炭炉从桌子底下逃出来,添了新碳后点燃火折子,轻薄的枯叶极易被点燃,很快就将通体漆黑的炭火烧得通红。方梨呵了一口热气呼在自己的掌心,用火钳拨弄着炭火,期间有细小的火星如流萤四溅。
间或着轻微的炭火燃烧声,衬得房中越发安静。
方梨没省着用碳,一来许栀和冬日怕冷,二来家中最近赚了银钱,囤了不少炭火在厨房备着。这一整个冬日都能暖暖和和的过。
外面,用布包着瓦瓮的王维熙从外面走进来,身上带着外头的寒意。
他将姜茶放在桌上,倒出两碗,端起其中一碗走到许栀和的身边递给她。
许栀和在被褥严密地包裹中恢复了几分血色,她费劲地扒拉着自己的双手,从被子的边缘探出手接过热腾腾的姜茶,眼睛眯成一道柔和的弧线,“谢谢。”
王维熙:“姑娘客气。”
他将姜茶送到,对方梨说:“方梨姐姐,你坐吧。我来。”
方梨应了一声,将空地腾开,让给王维熙。后者大咧咧地在碳炉旁边盘腿坐下,从布包里面拿出了一把芋头,搁在炭火的上端。
火星子迸溅,映得他脸上一片暖光。
许栀和注意到王维熙的动作,忽然出声道:“这几日司天监说有雪,不必去鸿胪寺。”
王维熙正在翻芋头的手一顿,“啊”了一声,“那我什么时候能接着去?”
“等雪停,”许栀和说,“不急于一时,上次你不是说沾了蜂蜜的金酥薯蓣比梅子粉更受欢迎吗?几日时间,他们不会轻易忘记的。”
王维熙:“我知道那些番邦人没那么容易忘记,但是少卖一日,就少了一日的银钱。”
许栀和小口抿了一口红枣姜茶,“赚大钱,不急于一时。”
王维熙还想说什么,最后点了点头。
他要有耐心才是。
许栀和见他没有继续追问,省了自己的口舌,她蹙着眉宇三两口将碗里的姜茶喝干净,就近放在床头的小几上,“你注意点火候,可别烤糊了。”
正在走神的王维熙如梦初醒,连忙细心照顾炉子里的两枚芋头。
方梨将喝完的碗拿起来,询问了一声许栀和还喝不喝,听到否定的答案后,也不意外,端着碗离开了。
眼下无人出声,许栀和忽然很想扯一扯自己的发丝。
家里面的人还是太少了,王维熙现在一门心神挑担卖薯蓣,方梨操持着家中的事情,素日就忙得很,现在手头上缺人,行事倒是极其不方便。
她很清楚自己的优势,便是脑海中充斥着各种奇妙的点子。劣势也很明显,没什么人脉,也没什么人手,连宅院都支撑不起她多招几个帮工。
许栀和原先打算将八千两全部投入买铺子,现在,天平发生了偏向。
要不还是买宅子吧?
……其实,本来也可以不用这么纠结。她现在心中偏向买宅子,但是八千两看着大,要是真用来在这寸土寸金的汴京城用来买宅子,估计也就比现在住的小院大几分,可能一半都没有。
她无意识地抿着下唇,目光纠结,没有焦点。
说到底,还是没有银钱导致。
倘若她有上万两银子……许栀和畅想了一遍自己要是能挥金如土的场面,才让自己重新快乐起来——但凡她真的有万两银子,那么现在的为难,将都不是事。
可惜她没有。
方梨掀开帘子进门的动作带进来一阵凉风,冰冷地往许栀和的脸上吹,敲醒了她的美好幻想。
她的视线落在前些日子修补过的窗棂上,隔着米色的窗纸,她看不清外面的景象,但并不妨碍她闭着眼睛都能想象出来外面的景象,小院空间狭小,两边厨房和两件卧房相对,若是当初良吉选择继续跟在她身后,她甚至都觉得这样小的院子不够居住。
院子已经被切割成两块,若是分成三间,许栀和都不敢想象屋子里面有多挤,说不动一个转身的功夫都会撞上墙。
所以,兜兜转转,问题又回到了最开始的状态:要是她有一处大大的宅院就好了。现在房子空间不够大,就算能招到人,都没地方安置。
许栀和轻声叹了一口气。
耳朵敏锐的方梨立刻警觉,她第一时间将视线锁定在许栀和身上,眼神探究,仿佛在思考她为什么突然叹息。
现在不是一切都朝着期待的方向前行吗?方梨打心眼底觉得,现在的日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盼头。
“姑娘,”方梨知道这个可能很小,但还是忍不住开口,“你为什么叹气呢?我能帮得上忙吗?”
许栀和仰头,对上方梨关切的眼神,露出一抹大大的微笑,“没有,我就是在想——昔者,舜帝命夔典乐,使八音各守其节,金石丝竹迭奏而不乱;后有楚匠得宝玉,称玉之华,须金为托;金之坚,须火为熔,最后终得宝玉——原先我还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如今想明白了。”
方梨没听懂,但并不妨碍她的好奇心:“什么?”
许栀和道:“各司其职,可事半功倍。”
这些事情,她一个操心就够了。方梨每天都要去菜市思考家中今日准备吃什么、该买什么蔬菜,一点都不比她要担心的事情少。
她眉梢带着轻柔的笑意,语气轻快,“正是方梨操持家中,才从未让我忧心家中事,又煮饭烹汤,喂养我的口腹,好叫我精神充沛,有机会想其他的事情……如此看来,方梨已经为我分忧良多。”
方梨脸红了一大半,她说:“我做不过是烧两碗菜,算得上什么分忧?还是姑娘聪颖,能想出这许多赚钱的法子,有那么多可以傍身的手艺。”
“非也非也,”许栀和说,“要不是有方梨在,说不准我都饿死了,哪还有后面的天马行空?由此可见,无方梨则无我,是以为——方梨比我重要!”
方梨的脸越来越红,尚且正月,她却如孤身站在炎炎夏日一般。
“姑娘……”她定了定神,说,“姑娘说的都是歪理,我说不过姑娘。”
许栀和忍不住笑了起来,“我明明都是认真说的。维熙你说,我讲的在不在理?”
王维熙在旁边安安静静地拨弄着炭火,免得烤焦了炉子中的芋头,听到许栀和的问题,他分出了一丝心神,酝酿片刻,踟蹰道:“我觉得姑娘说的对。”
方梨:“怎么连你也开始说瞎话?你果然一心想着姑娘……”
“方梨姐姐莫要生气,”王维熙道,“且听我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嘛。不过可能显得幼稚,还请方梨姐姐和姑娘不要见笑。”
他话音落下,两人同时看向他。
王维熙感觉到两道专注落在自己身上的视线,有一些紧张,他清了清嗓子,然后才开口道:“姑娘刚刚的说的那些,我听不懂,但我从小就知道,春日到了长绿叶遮荫,秋日到了结果子果腹,每样事物都起着自己的作用,他们之间并无高低之分。所以无论是方梨姐姐烹饪的菜肴,还是姑娘犹如无穷尽的新点子,都很珍贵,缺了谁都不行。”
说完这些,他又转折回自己,伸手挠了挠自己的脑袋,“就好比说我,我觉得我会来事儿,能和人打好交道,这就是我所擅长的,我乐观勤快,吃苦肯干,这都是属于我的优点……虽然现在看来,我还并不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这个动作,说实话有些傻气,这些日子他衣食富足,没了初见时候的孱弱,倒不像是麻秆挠头了。
许栀和的目光流露出一抹若有所思的神情,但更多的,是赞赏。
能看到旁人的优点和付出,同时不自轻,也能发掘自己的优点,这很好。
她越来越觉得秋儿眼光很好,能找到这样的伙计。
潘光一瞬间急了,他道:“别别别,可千万不能说。许娘子,你不会真的告诉子舆对吧?”
许栀和没说话。
潘光嘴唇轻微发抖,然后小声说:“求求你,别告诉他们。”
声音压得很低,只有许栀和听到了。
许栀和也没说好是不好,她“唔”了一声。
潘光说:“我真的,真的,只是想着做点小生意。”
许栀和往前走着,潘光像是甩不掉的牛皮糖一样紧紧跟在身后,风调和雨顺亦步亦趋跟着,忽然响起了当年郎君拒绝许娘子,许娘子孤身离开的画面。
没想多数月过去,场景依然天翻地覆。
雨顺一边在心中感慨岁月如梭、物是人非,一边也忍不住偷偷看自家郎君吃瘪的样子。
能让自家郎君吃瘪的人可不多呢。
走到门口,许栀和回头看了一眼,视线径直从潘光身上掠过,落在看着十分沉稳可靠的风调身上,“二楼急坠伤膝骨,可用抚芎、杜红花、桃仁、当归尾、冰片容猪油为膏,敷在膝盖处半个月,最好能配上蹄膀汤滋补……年轻的时候不懂得珍惜自己的腿,老了阴雨天可不好受。”
说完,许栀和便头也不回,转身离开。
沉寂了一路,只敢趁着无人在意偷偷龇牙咧嘴的风调怔怔地抬眸看着许栀和离去的背影。
雨顺把许栀和说的话听进去了,他摸着下巴道:“许娘子说的这些材料都不难,哥你放心,我待会儿就去菜场。”
风调问:“去菜场做什么?”
雨顺飞快地说:“自然是要买猪蹄膀啊!刚刚人许娘子不是说了吗?要配上蹄膀汤加以温养,才能好得快。”
风调本想说这点小伤算得了什么,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那便去买吧。”风调咳了一声,“从前村子里有樵夫,冬日踩雪坠入坑洞,不当回事,老后逢阴雨天气,痒痛难忍。”
雨顺准备接着劝诫的话卡在了喉咙里,他兄长真的就这么同意了?居然不是淡淡一瞥眼,然后装作若无其事地说“不碍事”了?这还是他亲生兄长吗?
兄弟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旁边的潘光则还在怔怔走神,半响在心底仰头长啸一声:也不知道许娘子会不会在常稷轩面前提及此事?
平时自己也算是挺精明一个人,怎么遇见许栀和之后,连着两次失利吃瘪了?
怪,怪得很。潘光打了个哆嗦,也不知道是冷的,还是怎么回事。
罢了罢了,这笔钱财算是自己妄想不来。潘光苦笑着扶额摇头,以后还是离这尊大佛远些为妙。
第110章
回去路上,方梨凑近许栀和,小声问:“姑娘真的不打算和潘光郎君好好聊一聊吗?”
许栀和抱着怀中的酒经,闻言,伸手在方梨的脸颊上捏了一把,“潘郎君说当官的不可信,难道他自己就可信吗?若是真的听了他的,怕是会被骗的什么都不剩。”
方梨脸上的胶原蛋白很足,摸上去软糯、有弹性,许栀和有些爱不释手,将她的嘴挤压成了圆形。
“姑……姑娘!”方梨挥舞着双手,“不可以捏我!”
她越是这么说,反倒叫许栀和玩心越重。不过在路人行色匆匆急着往家赶的场景中显得格外不合群,她收敛了玩闹的神色,对她说:“先回家。”
方梨见许栀和一秒钟认真下来,立刻收敛了脸上散漫的笑意,正色点了点头。
两人回到家中的时候,王维熙正在家中捣腾新买回来的木桶,他正在按照自己的想法将木削插入桶的周围用作支撑。听到门口的响动,立刻放下手中正在忙活的东西,起身去接。
“姑娘回来啦?”王维熙蹦跳着走到门口,地滑,他险些摔着。
许栀和连忙道:“慢些。”
王维熙一个趔趄,有些不好意思地伸手摸了摸自己的鼻尖,“我……我没事。对了,我刚刚见雪大,熬了一瓮红枣姜茶,姑娘和方梨姐姐喝一些吧?”
许栀和吸了吸鼻子,应下,“好。”
王维熙立刻道:“那我现在就去盛!”
他去盛姜茶的时候,许栀和回了房中,她将酒经和今日写下的两张单子妥善放好,然后动作敏捷地扑到了床上,用厚厚的被褥将自己包裹起来。
方梨看到这一幕,心中的第一想法是:对嘛,这才是自己认识的姑娘。
她动作轻巧地将炭炉从桌子底下逃出来,添了新碳后点燃火折子,轻薄的枯叶极易被点燃,很快就将通体漆黑的炭火烧得通红。方梨呵了一口热气呼在自己的掌心,用火钳拨弄着炭火,期间有细小的火星如流萤四溅。
间或着轻微的炭火燃烧声,衬得房中越发安静。
方梨没省着用碳,一来许栀和冬日怕冷,二来家中最近赚了银钱,囤了不少炭火在厨房备着。这一整个冬日都能暖暖和和的过。
外面,用布包着瓦瓮的王维熙从外面走进来,身上带着外头的寒意。
他将姜茶放在桌上,倒出两碗,端起其中一碗走到许栀和的身边递给她。
许栀和在被褥严密地包裹中恢复了几分血色,她费劲地扒拉着自己的双手,从被子的边缘探出手接过热腾腾的姜茶,眼睛眯成一道柔和的弧线,“谢谢。”
王维熙:“姑娘客气。”
他将姜茶送到,对方梨说:“方梨姐姐,你坐吧。我来。”
方梨应了一声,将空地腾开,让给王维熙。后者大咧咧地在碳炉旁边盘腿坐下,从布包里面拿出了一把芋头,搁在炭火的上端。
火星子迸溅,映得他脸上一片暖光。
许栀和注意到王维熙的动作,忽然出声道:“这几日司天监说有雪,不必去鸿胪寺。”
王维熙正在翻芋头的手一顿,“啊”了一声,“那我什么时候能接着去?”
“等雪停,”许栀和说,“不急于一时,上次你不是说沾了蜂蜜的金酥薯蓣比梅子粉更受欢迎吗?几日时间,他们不会轻易忘记的。”
王维熙:“我知道那些番邦人没那么容易忘记,但是少卖一日,就少了一日的银钱。”
许栀和小口抿了一口红枣姜茶,“赚大钱,不急于一时。”
王维熙还想说什么,最后点了点头。
他要有耐心才是。
许栀和见他没有继续追问,省了自己的口舌,她蹙着眉宇三两口将碗里的姜茶喝干净,就近放在床头的小几上,“你注意点火候,可别烤糊了。”
正在走神的王维熙如梦初醒,连忙细心照顾炉子里的两枚芋头。
方梨将喝完的碗拿起来,询问了一声许栀和还喝不喝,听到否定的答案后,也不意外,端着碗离开了。
眼下无人出声,许栀和忽然很想扯一扯自己的发丝。
家里面的人还是太少了,王维熙现在一门心神挑担卖薯蓣,方梨操持着家中的事情,素日就忙得很,现在手头上缺人,行事倒是极其不方便。
她很清楚自己的优势,便是脑海中充斥着各种奇妙的点子。劣势也很明显,没什么人脉,也没什么人手,连宅院都支撑不起她多招几个帮工。
许栀和原先打算将八千两全部投入买铺子,现在,天平发生了偏向。
要不还是买宅子吧?
……其实,本来也可以不用这么纠结。她现在心中偏向买宅子,但是八千两看着大,要是真用来在这寸土寸金的汴京城用来买宅子,估计也就比现在住的小院大几分,可能一半都没有。
她无意识地抿着下唇,目光纠结,没有焦点。
说到底,还是没有银钱导致。
倘若她有上万两银子……许栀和畅想了一遍自己要是能挥金如土的场面,才让自己重新快乐起来——但凡她真的有万两银子,那么现在的为难,将都不是事。
可惜她没有。
方梨掀开帘子进门的动作带进来一阵凉风,冰冷地往许栀和的脸上吹,敲醒了她的美好幻想。
她的视线落在前些日子修补过的窗棂上,隔着米色的窗纸,她看不清外面的景象,但并不妨碍她闭着眼睛都能想象出来外面的景象,小院空间狭小,两边厨房和两件卧房相对,若是当初良吉选择继续跟在她身后,她甚至都觉得这样小的院子不够居住。
院子已经被切割成两块,若是分成三间,许栀和都不敢想象屋子里面有多挤,说不动一个转身的功夫都会撞上墙。
所以,兜兜转转,问题又回到了最开始的状态:要是她有一处大大的宅院就好了。现在房子空间不够大,就算能招到人,都没地方安置。
许栀和轻声叹了一口气。
耳朵敏锐的方梨立刻警觉,她第一时间将视线锁定在许栀和身上,眼神探究,仿佛在思考她为什么突然叹息。
现在不是一切都朝着期待的方向前行吗?方梨打心眼底觉得,现在的日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盼头。
“姑娘,”方梨知道这个可能很小,但还是忍不住开口,“你为什么叹气呢?我能帮得上忙吗?”
许栀和仰头,对上方梨关切的眼神,露出一抹大大的微笑,“没有,我就是在想——昔者,舜帝命夔典乐,使八音各守其节,金石丝竹迭奏而不乱;后有楚匠得宝玉,称玉之华,须金为托;金之坚,须火为熔,最后终得宝玉——原先我还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如今想明白了。”
方梨没听懂,但并不妨碍她的好奇心:“什么?”
许栀和道:“各司其职,可事半功倍。”
这些事情,她一个操心就够了。方梨每天都要去菜市思考家中今日准备吃什么、该买什么蔬菜,一点都不比她要担心的事情少。
她眉梢带着轻柔的笑意,语气轻快,“正是方梨操持家中,才从未让我忧心家中事,又煮饭烹汤,喂养我的口腹,好叫我精神充沛,有机会想其他的事情……如此看来,方梨已经为我分忧良多。”
方梨脸红了一大半,她说:“我做不过是烧两碗菜,算得上什么分忧?还是姑娘聪颖,能想出这许多赚钱的法子,有那么多可以傍身的手艺。”
“非也非也,”许栀和说,“要不是有方梨在,说不准我都饿死了,哪还有后面的天马行空?由此可见,无方梨则无我,是以为——方梨比我重要!”
方梨的脸越来越红,尚且正月,她却如孤身站在炎炎夏日一般。
“姑娘……”她定了定神,说,“姑娘说的都是歪理,我说不过姑娘。”
许栀和忍不住笑了起来,“我明明都是认真说的。维熙你说,我讲的在不在理?”
王维熙在旁边安安静静地拨弄着炭火,免得烤焦了炉子中的芋头,听到许栀和的问题,他分出了一丝心神,酝酿片刻,踟蹰道:“我觉得姑娘说的对。”
方梨:“怎么连你也开始说瞎话?你果然一心想着姑娘……”
“方梨姐姐莫要生气,”王维熙道,“且听我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嘛。不过可能显得幼稚,还请方梨姐姐和姑娘不要见笑。”
他话音落下,两人同时看向他。
王维熙感觉到两道专注落在自己身上的视线,有一些紧张,他清了清嗓子,然后才开口道:“姑娘刚刚的说的那些,我听不懂,但我从小就知道,春日到了长绿叶遮荫,秋日到了结果子果腹,每样事物都起着自己的作用,他们之间并无高低之分。所以无论是方梨姐姐烹饪的菜肴,还是姑娘犹如无穷尽的新点子,都很珍贵,缺了谁都不行。”
说完这些,他又转折回自己,伸手挠了挠自己的脑袋,“就好比说我,我觉得我会来事儿,能和人打好交道,这就是我所擅长的,我乐观勤快,吃苦肯干,这都是属于我的优点……虽然现在看来,我还并不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这个动作,说实话有些傻气,这些日子他衣食富足,没了初见时候的孱弱,倒不像是麻秆挠头了。
许栀和的目光流露出一抹若有所思的神情,但更多的,是赞赏。
能看到旁人的优点和付出,同时不自轻,也能发掘自己的优点,这很好。
她越来越觉得秋儿眼光很好,能找到这样的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