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县令庶女 第53节
  公爹望着你瞅瞅我,我瞅瞅你的两个儿子,一人脑门上拍了一巴掌,然后对她道:“我来。”
  许栀和神色如常,细致地讲解了如何根据笔迹刻出深浅,哪一小片不要,哪一片只需要刻出轮廓。
  说完,许栀和问:“可还有哪里不解?”
  男人摇了摇头,去了后院,半响后拿着一把刻刀过来,默不作声地坐在桌边刻了起来。
  许栀和看着他手上的动作,妇人在旁压低声音道:“公爹从前学过一阵子,不过老太公嫌这些花里胡哨,乱了木匠本心,不许他弄。”
  她相公和小叔把老太公的话奉为圭臬,说什么也不肯学。不过妇人嫁给相公已经十年,早就猜了出来,两人哪里是孝顺听话,分明只是两个懒蛋。
  许栀和点头,学过才更好,她从袖中掏出今日剩下的银钱,今日她出门带了一两又六百文,买肉饼八十文,订羊毛七百五十文,现在还剩下七百七十文。
  “这些就当作定金,剩下的钱等东西做完,自会付清。”许栀和望着她道,“不知道这样可行?”
  “行!自然是行的!”妇人如小鸡啄米般点头。
  秋儿看着许栀和满眼满心的桌案,轻轻在她耳边咳嗽了一声。
  ——姑娘,你忘啦你来木坊做什么了吗?
  许栀和被她这么一提醒,才发现今日竟把大半天的功夫都用在了描画桌案花纹上,正了正色,“除此之外,还想定做一样小东西……”
  妇人是不懂做木活,但并不妨碍她想赚钱的心,她连忙把自己相公抓了过来,“娘子有什么吩咐尽管和他说。”
  男人正在围观自己父亲刻花,现在被揪了过来,只能一边用眼角余光瞅着,一边拱手问许栀和,“不知道娘子要做什么?”
  许栀和描述了一下自己需要的东西,“一块木板,上面细密地嵌入银针。上面安置一个滚轴,两相契合。”
  她一面说,一面用着手中剩余的木炭在地上勾画,将细节处一一指出,而后问:“难做吗?”
  男人的心思本都在公爹刻花那里,渐渐地被许栀和所讲述的东西吸引,半响,挠了挠头,“难倒是听着不难。”主要结构只有两个,一块嵌了针的板子,一个圆木头滚轴,但是他想不明白这东西做了有什么用,“可是这做出来要干啥呢?”
  他刚问出口,脑袋就被正在刻花的公爹扔了块木头边角料砸了过去。
  他刘家木坊几代的规矩,客人订了东西,照做就是,不问用处。
  男人也知道自己失言,连忙朝许栀和笑了笑,“能做能做。姑娘比划看着,两尺宽,加上嵌针,合计要六百文。”
  许栀和松了一口气,追问:“大概多久能做完?倒时候一并结清余钱。”
  妇人和相公心中没底,纷纷看向一门心思刻花的公爹。后者头也不抬地道:“五日后来取。”
  许栀和得了准信,道过谢,和秋儿一道出门。
  秋儿先撑开伞,然后看向许栀和,等她走到伞下,才动了起来。
  许栀和今日的心情显然很好,这家木坊看着冷清,但是手艺和用料都是没得说的,足足少了一大笔溢价。
  阳光从纸伞的边缘倾落,白晃晃地迷乱着人的视线。
  “今日秋儿是大功臣,”许栀和笑,“羊毛省了足足一百五十文。”
  秋儿目光期待看着许栀和,被她这么一夸,反倒自己先不好意思起来,“哪有啊,明明是姑娘沉得住气,奴婢只不过顺嘴一说罢了。”
  她今日出门与人打交道,终于不再像原先瑟缩的样子,许栀和鼓励她说更多的话,“秋儿今日感觉如何?”
  “很好,”秋儿抬脚跨过一滩小水洼,偏头亮晶晶地看着许栀和,“无奸不商,皮草铺子的老店家虽然使了小聪明,但是本性还不算太恶劣,那羊毛我瞅着差不多只是三十文出头一斤……不过一上来他就说三十文,倒叫奴婢忍不住想更低些……”
  秋儿说着说着,脸红了大半,但是很快,她又挺起了胸脯,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事。
  和商人打交道就是这样,一攻一守,谈得下来小胜一筹,谈不下来吃个小亏,有来有往,不能天天指望天上掉馅饼。
  “对啦,哪有人人都让着的好事?”许栀和捏了捏她的脸蛋,“看到你现在这样,我再没什么不放心了,等中秋过完,我送你去应天府,倒时候你就是女掌柜,独当一面。”
  “……”
  秋儿望着许栀和的侧脸,心中忽然产生了稚鸟出巢时般的不舍。
  她想留在姑娘身边,可是姑娘还需要她帮忙看铺子。
  “姑娘,”秋儿眼巴巴地望着许栀和,神情认真得像是许诺,“奴婢一定让姑娘的铺子多赚钱。”
  许栀和莞尔:“好呀,我等着秋儿把铺子开到汴京城的那一天。”
  第41章
  秋儿找到了动力,立刻点了点头。
  她要早些把铺子开到汴京,开到姑娘的身边。
  两人回到家中的时候,方梨和良吉正围着一堆羊毛,见到许栀和回来,立刻道:“姑娘,午食已经准备好了,姑娘现在用吗?”
  许栀和说:“刚刚秋儿拎回来的肉饼你热两个羊肉和良吉分了,我和秋儿在路上贪嘴吃了。”
  方梨得令,回到了厨房忙活。许栀和抬头望了眼天色,这天色瞧着一时半会儿也不会阴沉,于是让良吉从井里拎水上来,将羊毛放在水中重新浸泡清洗。
  刚从水中捞出来铺平晒干,饭菜也做完了,四人用过饭后,继续将羊毛清洗晾晒。
  一忙起来就忘记了时间,许栀和原先打算今日再去接一趟陈允渡,刚站起身,却发现天色已经晚了。
  陈允渡刚走到家门口,便看到地上一堆又一堆雪白的羊毛,远远看着,像是落了一层雪。
  他站在门外片刻,抬脚走进院子。
  “可有什么要帮忙的?”
  许栀和:“搬进去吧。”
  昨夜下过雨,没了阳光,夜里湿气重。
  陈允渡将书放在桌上,立刻帮忙把东西抬回去。
  晚饭桌上多了几张饼,众人面前皆是一个猪肉馅,唯独他的面前有一张羊肉饼、一张猪肉饼。
  许栀和在外面洗手,他只能就近抬头看向站在桌边的良吉,“这饼……”
  “大娘子买回来的!”良吉显然还在怀念嘴里的味道,压低了声音,“主家你尝尝,大娘子特意买回来的,可好吃了。”
  陈允渡微微一怔,栀和唯独给他准备了两张,心疼他。
  他既高兴栀和对他好,又怕她委屈了自己。思量再三,心中暗自下定了决心,等栀和回来,就将饼分给她,顺道告诉她,凡事当以自己为先。
  许栀和洗完手回来,只看见陈允渡微微垂眸,若有所思。
  估计是在想书中题目。许栀和望了一眼,在他对面坐下。方梨、秋儿与良吉拿了饼顿在门口,一边吃一边小声说着今日白天发生的事情。
  陈允渡抬眸望着许栀和,半响,将馅饼放在许栀和的面前,“栀和,你吃。”
  许栀和望着他的目光,咬了一口自己手中的饼,“我有啊。”顿了顿,她才反应过来他眼神中的意思,脸微微发红,连忙道,“大家都有,不过午间都吃完了,你吃吧。”
  其实你还亏了,刚出锅的时候冒着热气,皮松肉软,滋味比现在要好。
  她说完,不敢看陈允渡的反应,只默默将脑袋埋在碗后面。
  门口,并排坐着的三个人宛如枝头并肩的鸟雀,忽然同时低低的笑了出来。
  良吉压低声音和方梨、秋儿分享:“刚刚主家问我就猜到了,但是我不说。”
  让主家误会一下,大娘子害羞一下。
  方梨低笑:“怪不得你可以强调了两遍大娘子!”原来是在这儿候着呢。
  三人在外的交谈声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正好能叫正屋里的人听得一清二楚。
  许栀和:“……”
  她觉得再这么下去,自己非要练就七寸不烂之脸皮了。
  她从碗边探出半个脑袋瞧着陈允渡的反应,见他耳根泛红,知道并非只有自己害羞,反而弯了弯嘴角。
  饭后,方梨和秋儿你推我让地憋着笑进来收拾东西,将东西拿走后,贴心地关上了门。
  许栀和站起身,谨记昨晚的教训,轻咳一声,“那我先去睡了。你……你读书也别读太晚,要劳逸结合,适当休息。”
  她说完,走到了床边躺下,可现在时光太早,躺在床上也睡不着,于是点了床头的灯,翻着话本。
  《太平广记》读完之后,陈允渡又带了一本《北梦琐言》回来,有“花蕊夫人”类的志怪,也有“黄巢起义”类的杂说。晚间读起来,倒是不像之前那般吓人。
  后来她困了,直接将书放在床上,睡了过去。
  陈允渡照例每晚写一篇策论练笔,即便是昨夜,也未曾懈怠。今夜写完后,他转头望向床榻,人已经睡了。
  他将许栀和随手放在床上的书拿起放到一旁的架子上,又将她的头轻柔托起,放在枕头上。
  许栀和睡梦中察觉到有人靠近自己,却没有睁眼,白日忙起来倒是不觉得,一躺下却觉得胳膊腿哪哪都酸。
  陈允渡见她微微动弹,放轻了自己的动作,浸过水的帕子拧干,轻轻在她脸上擦了擦,俯身微微能听到她的低喃。
  “胳膊疼……”
  陈允渡伸手拿起她的手臂,动作轻缓地揉捏着,睡梦中的许栀和眯了眯眼睛,微蹙的眉头缓缓舒展。
  手下的胳膊既软又轻,陈允渡不敢过于用力,只能虚虚地牵着。
  这般近的距离,他甚至能看清栀和浓密纤长的睫毛,微微卷翘着,随着她平稳的呼吸缓缓起伏。
  揉了很久,许栀和转过身去,他的掌心蓦地一空。
  陈允渡一个姿势坐久了不敢动,此刻腿有些发麻,捱过了酸麻后,他站起身走到柜子面前站定,然后取出最上面的木盒,将银钱放了进去。
  又添五百文。
  他吹灭了案上的灯。
  ……
  五日后。
  今日和刘家木坊约好了要去取货,许栀和回到屋中,从柜子上面取下装钱的木盒子。
  这几日她没看,里面又多出了两贯多。
  许栀和望着盒子里的银钱弯了弯嘴角,不过很快又被她若无其事的压了下去,拿起承诺给木坊的一贯多钱,她重新将木盒关上,放在柜子上方。
  揣好银钱,许栀和喊上良吉一道出了门。
  走到刘家木坊的时候,正好看见抬着木架用湿布擦拭的妇人,她看见许栀和的身影,眼中流露出一抹惊喜,“娘子来啦,我还在想你何时才会过来呢。桌案和物件都已经做好,现在搬出来吗?”
  许栀和应了一声,让良吉等着搬东西,自己进去结钱。
  妇人的相公将桌案抬出去,路过许栀和的时候欲言又止,妇人瞪了他一眼,“你忘了爹怎么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