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县令庶女 第41节
在这处小宅院中,秋儿和方梨各自分到了一处下房。屋舍不大,有一张床榻,一方桌椅,但比起原先在许府人挤人地住在一堆,还是轻便了不少。
方梨和秋儿都在厨房做过活,此刻进去轻车熟路,先在脑海中简单构思准备做哪几道菜色,旋即开始择菜洗菜,又从瓦瓮中拿出昨夜放在井水中冷镇着的猪肉切成条丁状,方便稍后下锅。
只等姑娘一起,便可以起锅烧油。
陈允渡坐在正厅,捧着一卷书在读,每看完一章,抬头朝外头瞄上一眼,像是在等什么人。
前些日子他托梅丰羽寻管事和家丁,前者可以在他们入汴京赶考的时候帮忙照看家宅,后者则可以帮着方梨和秋儿两位姑娘做些寻常琐事,梅丰羽昨日说已然有了眉目,今日便带人上门。
梅家在当地颇有威望,由梅丰羽举荐,陈允渡的心中更放心些。
日上三竿,梅丰羽和一老一少两道身影,顶着炎炎烈日踏入了宅子。
刚一进屋,梅丰羽便像是饿死鬼投胎一样端着茶壶就牛饮起来,喝完,擦了擦嘴,正准备与陈允渡说话,却见后者放下手中的书卷,走入了日光底下。
梅丰羽耸了耸肩,对着旁边一老一少道:“此地是我介绍你们过来的宅院。方才出去的那人,便是主家陈允渡。”
一老一少纷纷点头,示意自己记住了。
陈允渡去而复返,端着一壶新提来的水,梅丰羽总算看出了陈允渡的用意,闹了个脸红。
倒水分给两人后,梅丰羽主动在旁介绍道:“这位是梁伯,早些年在我家当过差,管过两个庄子,后来生了一场病,精神差了些,不过管一处小宅院对他来说是手拿把掐的事,你大可不必担心。旁边这位是梁伯的五侄,名叫良吉,读过几年书,跟在你身后当个小厮抑或书童,绝无问题。”
梅丰羽暗示得极为明显,两人都是梅家的老人,能力暂且不说,忠心是毋须质疑的。
陈允渡朝着两人微微颔首。
梁伯偏开了些许,朝着陈允渡笑:“不敢当,主家若有任何吩咐,差遣一声就是。”
他病后不大好找事做,前主家垂悯,给他荐了一份差事,他来时惴惴不安,怕人家嫌弃自己老弱,但现主家为人办事体贴周到,他眉眼的笑意是真真切切的。
良吉则将杯中水一饮而尽,十分洒脱利落道:“我没旁的本事,就一身的蛮力,主家若是有用得上的,尽管吩咐。”
他和梁伯的体弱不同,他刚弱冠,正是身强体健的时候。在梅家的时候,他时常听闻大先生和小先生赞扬陈郎君的才学,于是在梅小郎君在宣布陈允渡需要招人帮忙,他主动说:“我愿意去。”
良吉有属于自己的野心。他虽识得几个大字,却根本没办法静下心来读书一整日,所以即便知道会远离自己在梅家当差的亲人,他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条路——他也有自己想要守护、堂堂正正站在对面的人。
如果一个家仆之子身份远远不够,那么未来的进士随从、尚书随从、乃至宰辅随从,是不是就能光明正大,站在她面前了?
陈允渡与两人签字画押,又让梅丰羽当了个见证,不过谈及月例钱的时候,陈允渡却犯了难。
梅丰羽虽然摸不清兄弟的家底,却也知道他猎上一只鹿便能换到三五十贯,差些也能猎到三五只兔子……只要他进山,必不会空手而归,当不缺这点银钱才是。
他戳了戳陈允渡的后腰,压低声音道:“梁伯虽快知天命的年纪,却是管账的一把好手,有他在,府上能省心不少。良吉更不必说,人活络,做事机灵,且吃苦耐劳,两个人一个月一两银子,真不算贵。”
陈允渡抿了抿唇。
实在不是他不愿意出一两银子的月例,而是昨日夜里,他才把身家全部交给了姑娘保管。
这样的事情,还是知会姑娘一声为好。
陈允渡正想着,纱帘后面忽然响起了一阵动静,他朝着梁伯和良吉道:“……娘子醒了,我去知会她一声。”
梁伯脸上笑容慈善从容,“应当的,应当的。”
……
许栀和刚坐起来,便看见陈允渡掀开纱帘进来,她微怔了怔,然后唤:“官人。”
虽然昨夜陈允渡不知节制,但毕竟先招惹的是她……她不是不分是非黑白之人,平白不搭理他。
陈允渡本想开口与许栀和说一声管事和家丁,嘴唇刚张开,就听到许栀和轻柔略带沙哑的嗓音。
他大脑宕机了片刻,而后迫不及待追问:“姑娘方才……唤我什么?”
“……”许栀和掀起眼皮,好整以暇看着他,“你要一直喊我姑娘吗?”
陈允渡立时改口:“娘子。”
让陈允渡改口的是她,脸泛红的也是她。
“娘子能否……”陈允渡面带渴盼,眸中星辰闪烁,声音却试探又小心,“再喊一声?”
不喊了。
许栀和微微垂眸,没听清,当属陈允渡自己的损失。
她问:“你方才过来,要与我说什么?”
陈允渡心头有些遗憾,不过很快又释怀,朝夕相对,岁岁相守,总会有还能听到的一日。
他敛了神色,道:“宅中我请了一位管事和一位家丁兼小厮,都是梅家的老人,月例一两银子,娘子觉得,可行吗?”
许栀和脑海中思绪转得很快,昨夜刚瞧了一眼家底,今日就要开始用起来,当真和原先预料一般:银钱如流水,留不住。
只一瞬,许栀和就从容答道:“以梅郎君与你的交情,定然是慎之又慎才选出的两人,你以后入了汴京,身边免不了要有人使唤,这笔钱必然要花的。除了每个月的月例,逢年过节,还需要备上一份节礼。”
陈允渡:“我省得。”
商议完了梁伯和良吉,许栀和抿了抿唇,接着道:“方梨自然是一直跟随在我身边的,秋儿有经商之能,我打算将手中一处铺子交给她试试……她们俩从许府跟着我出来,我不愿意亏待了她们。”
陈允渡见她神色认真,还以为有什么大事,听她细细讲来,莞尔:“全凭娘子做主。”
“好,”许栀和弯了弯眉眼,“那,便与梁伯和良吉一样,一个月一两银子。”
两人商议完毕,许栀和推了陈允渡一把,道:“你先去与人说吧。顺道将方梨和秋儿叫过来。”
陈允渡得话,刚准备出去,又听到身后的低声。
“日后无人的时候,叫我栀和吧。”
一口一个“娘子”,便是古井无波,也该泛起涟漪,变得沸腾。
陈允渡回眸看去,只能看见许栀和的侧颜,明艳又绯红。
他笑了笑,应下,“好。”
*
陈允渡出去与梁伯和良吉讲明,两者都十分高兴。
方梨和秋儿进来服侍许栀和洗漱完毕后,许栀和忽然说起了月例一事,听到两人加在一处合计一两银子的时候,两人皆神色怔了怔。
秋儿下意识回绝,“姑娘,奴婢哪里用得了这么许多。”
在许府的时候,她月例只有三十文,还要当心被婆子妈妈搜刮了去。
现在猛然涨到四百文,秋儿十分无措。
方梨见她作势要跪,连忙伸手拦了她一把,“傻秋儿,姑娘既然给你,你便好生收着吧!日后好好对待姑娘就是了。”
许栀和望着秋儿的面庞,温声问:“秋儿,你从前应当是学过一段时日经商的?”
秋儿看着她,心底忽然起了一抹不可思议的念头——
难道姑娘愿意让她去试着管铺子?
可是她何德何能,能让姑娘如此相信,并委以重任?
“奴婢,奴婢从前跟在父兄身后学过,却并未自己独立管过,”深吸一口气,秋儿实话实说,“奴婢也不知道,自己成或不成。”
“无妨,”许栀和目光温柔又平静,带着淡淡的鼓励意味,“人不是天生下来就会经商的,秋儿,你有基础,亦有魄力,我觉得你可以试试。”
秋儿没有立刻应承下来。
“你可还有别的顾虑?”许栀和沉吟片刻,笑着道,“那不如这样吧。先试着经营一年,若是赔本我出钱,若是盈利,所赚银钱我八你二,秋儿觉得如何?”
秋儿望着许栀和眸中的信任,沉寂的心湖中掉落了一片树叶。
树叶虽轻飘、微小,却足够荡起一圈圈小小涟漪。
秋儿微微抿唇,对着许栀和的视线道,“姑娘既然信我,我愿意试试。”
方梨在旁屏住了呼吸,听到秋儿同意,立刻长长松了一口气。
她是真心实意为姑娘高兴,也为秋儿高兴。
许栀和伸手右手,掌面朝她,“既然如此,那我们可就说定了。等这边的事情处理完,去汴京途中顺道去一趟应天府看看铺子,你觉得如何?”
秋儿望着她的掌心,半响,伸手与之击掌——
“好。”
铺子的事情商定完毕,许栀和换好了衣裳,她掀开帘子出去后,见到了陈允渡口中的梁伯和良吉。
两人见到许栀和,纷纷拱手见礼,“大娘子。”
许栀和微愣,才反应过来梁伯和良吉口中叫唤的正是自己。
她朝着两人微微颔首,陈允渡站起身,将左边的主位让给了她。
梁伯在梅家务事多年,见到陈允渡的举动,心底有了数。大宋以左为尊,陈允渡却在面见家仆的时候主动让座给许栀和,便是在无声中透露出一分信息——在这个家中,主君的话略次于主母的话。
他不动声色瞥了眼良吉,见他眉眼有了计较,松了一口气。若是良辰想不通这层关系,他身为叔伯,免不得要提点两句,好在良吉是个机灵人。
许栀和步履微微凝滞,而后泰然在左边坐下,接过方才签下的条子扫了几眼,见并无疏漏,目光笑意浅浅:“府上人少,需要操劳的地方不多,不忙的时候可小憩片刻,忙起来则需要两位尽心尽力……方梨秋儿,你们带梁伯和良吉去下房瞧瞧。”
梁伯“哎”了一声,“那就请大娘子小坐片刻,老奴与良吉放了包裹,拾掇齐整,再来请安。”
几人离开房中。
许栀和在脑海中复盘了一遍自己方才的言辞举止,不过分倨傲亦不低姿态,应当挑不出什么错漏。
好像……当个大娘子,也没有特别难。
也可能是现在人少,她要操心的地方不多。
许栀和漫无边际地想着……不过总归,第一日适应新的身份,她做的还算成功。
右手边忽然递过来一杯水,许栀和顺着杯盏望去,看见陈允渡刚好移开的手……指骨修长,随意搭在桌上,漫不经心。
许栀和端给茶杯,小口小口地抿着杯中水。
梅丰羽朝着许栀和微微俯首,而后对陈允渡讲起了今日除了送人过来的另一桩事,“去年小叔父大婚,现已安定下来,信中三催四催,督促你我快些过去。”
说罢,他顿了顿,接着道:“你昨日成婚,还有些事要忙。我便先去汴京,熟络熟络情况。到时候你和弟妹去了,便有房舍安眠,多好!”
梅丰羽了解陈允渡的性格,在小叔父家借住一两日还成,长此以往必然不愿叨扰,况且现在身边还多了许姑娘。
陈允渡微微颔首,复问道:“你哪天走?”
梅丰羽在心底估摸了一番家里的意思,“差不多就这一两日了。馥宁身子不太好,父亲向官家递了帖子,想请宫里的李御医看看。”
梅馥宁是梅丰羽的亲生妹妹,出生的时候恰在奔波途中,胎里受了虚,身子骨一直不太好,索性和梅丰羽一道养在祖宅。
料想是老宅青山绿水,无忧无虑,多少大夫瞧过说撑不过豆蔻的梅馥宁已然满了十五岁。
方梨和秋儿都在厨房做过活,此刻进去轻车熟路,先在脑海中简单构思准备做哪几道菜色,旋即开始择菜洗菜,又从瓦瓮中拿出昨夜放在井水中冷镇着的猪肉切成条丁状,方便稍后下锅。
只等姑娘一起,便可以起锅烧油。
陈允渡坐在正厅,捧着一卷书在读,每看完一章,抬头朝外头瞄上一眼,像是在等什么人。
前些日子他托梅丰羽寻管事和家丁,前者可以在他们入汴京赶考的时候帮忙照看家宅,后者则可以帮着方梨和秋儿两位姑娘做些寻常琐事,梅丰羽昨日说已然有了眉目,今日便带人上门。
梅家在当地颇有威望,由梅丰羽举荐,陈允渡的心中更放心些。
日上三竿,梅丰羽和一老一少两道身影,顶着炎炎烈日踏入了宅子。
刚一进屋,梅丰羽便像是饿死鬼投胎一样端着茶壶就牛饮起来,喝完,擦了擦嘴,正准备与陈允渡说话,却见后者放下手中的书卷,走入了日光底下。
梅丰羽耸了耸肩,对着旁边一老一少道:“此地是我介绍你们过来的宅院。方才出去的那人,便是主家陈允渡。”
一老一少纷纷点头,示意自己记住了。
陈允渡去而复返,端着一壶新提来的水,梅丰羽总算看出了陈允渡的用意,闹了个脸红。
倒水分给两人后,梅丰羽主动在旁介绍道:“这位是梁伯,早些年在我家当过差,管过两个庄子,后来生了一场病,精神差了些,不过管一处小宅院对他来说是手拿把掐的事,你大可不必担心。旁边这位是梁伯的五侄,名叫良吉,读过几年书,跟在你身后当个小厮抑或书童,绝无问题。”
梅丰羽暗示得极为明显,两人都是梅家的老人,能力暂且不说,忠心是毋须质疑的。
陈允渡朝着两人微微颔首。
梁伯偏开了些许,朝着陈允渡笑:“不敢当,主家若有任何吩咐,差遣一声就是。”
他病后不大好找事做,前主家垂悯,给他荐了一份差事,他来时惴惴不安,怕人家嫌弃自己老弱,但现主家为人办事体贴周到,他眉眼的笑意是真真切切的。
良吉则将杯中水一饮而尽,十分洒脱利落道:“我没旁的本事,就一身的蛮力,主家若是有用得上的,尽管吩咐。”
他和梁伯的体弱不同,他刚弱冠,正是身强体健的时候。在梅家的时候,他时常听闻大先生和小先生赞扬陈郎君的才学,于是在梅小郎君在宣布陈允渡需要招人帮忙,他主动说:“我愿意去。”
良吉有属于自己的野心。他虽识得几个大字,却根本没办法静下心来读书一整日,所以即便知道会远离自己在梅家当差的亲人,他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这条路——他也有自己想要守护、堂堂正正站在对面的人。
如果一个家仆之子身份远远不够,那么未来的进士随从、尚书随从、乃至宰辅随从,是不是就能光明正大,站在她面前了?
陈允渡与两人签字画押,又让梅丰羽当了个见证,不过谈及月例钱的时候,陈允渡却犯了难。
梅丰羽虽然摸不清兄弟的家底,却也知道他猎上一只鹿便能换到三五十贯,差些也能猎到三五只兔子……只要他进山,必不会空手而归,当不缺这点银钱才是。
他戳了戳陈允渡的后腰,压低声音道:“梁伯虽快知天命的年纪,却是管账的一把好手,有他在,府上能省心不少。良吉更不必说,人活络,做事机灵,且吃苦耐劳,两个人一个月一两银子,真不算贵。”
陈允渡抿了抿唇。
实在不是他不愿意出一两银子的月例,而是昨日夜里,他才把身家全部交给了姑娘保管。
这样的事情,还是知会姑娘一声为好。
陈允渡正想着,纱帘后面忽然响起了一阵动静,他朝着梁伯和良吉道:“……娘子醒了,我去知会她一声。”
梁伯脸上笑容慈善从容,“应当的,应当的。”
……
许栀和刚坐起来,便看见陈允渡掀开纱帘进来,她微怔了怔,然后唤:“官人。”
虽然昨夜陈允渡不知节制,但毕竟先招惹的是她……她不是不分是非黑白之人,平白不搭理他。
陈允渡本想开口与许栀和说一声管事和家丁,嘴唇刚张开,就听到许栀和轻柔略带沙哑的嗓音。
他大脑宕机了片刻,而后迫不及待追问:“姑娘方才……唤我什么?”
“……”许栀和掀起眼皮,好整以暇看着他,“你要一直喊我姑娘吗?”
陈允渡立时改口:“娘子。”
让陈允渡改口的是她,脸泛红的也是她。
“娘子能否……”陈允渡面带渴盼,眸中星辰闪烁,声音却试探又小心,“再喊一声?”
不喊了。
许栀和微微垂眸,没听清,当属陈允渡自己的损失。
她问:“你方才过来,要与我说什么?”
陈允渡心头有些遗憾,不过很快又释怀,朝夕相对,岁岁相守,总会有还能听到的一日。
他敛了神色,道:“宅中我请了一位管事和一位家丁兼小厮,都是梅家的老人,月例一两银子,娘子觉得,可行吗?”
许栀和脑海中思绪转得很快,昨夜刚瞧了一眼家底,今日就要开始用起来,当真和原先预料一般:银钱如流水,留不住。
只一瞬,许栀和就从容答道:“以梅郎君与你的交情,定然是慎之又慎才选出的两人,你以后入了汴京,身边免不了要有人使唤,这笔钱必然要花的。除了每个月的月例,逢年过节,还需要备上一份节礼。”
陈允渡:“我省得。”
商议完了梁伯和良吉,许栀和抿了抿唇,接着道:“方梨自然是一直跟随在我身边的,秋儿有经商之能,我打算将手中一处铺子交给她试试……她们俩从许府跟着我出来,我不愿意亏待了她们。”
陈允渡见她神色认真,还以为有什么大事,听她细细讲来,莞尔:“全凭娘子做主。”
“好,”许栀和弯了弯眉眼,“那,便与梁伯和良吉一样,一个月一两银子。”
两人商议完毕,许栀和推了陈允渡一把,道:“你先去与人说吧。顺道将方梨和秋儿叫过来。”
陈允渡得话,刚准备出去,又听到身后的低声。
“日后无人的时候,叫我栀和吧。”
一口一个“娘子”,便是古井无波,也该泛起涟漪,变得沸腾。
陈允渡回眸看去,只能看见许栀和的侧颜,明艳又绯红。
他笑了笑,应下,“好。”
*
陈允渡出去与梁伯和良吉讲明,两者都十分高兴。
方梨和秋儿进来服侍许栀和洗漱完毕后,许栀和忽然说起了月例一事,听到两人加在一处合计一两银子的时候,两人皆神色怔了怔。
秋儿下意识回绝,“姑娘,奴婢哪里用得了这么许多。”
在许府的时候,她月例只有三十文,还要当心被婆子妈妈搜刮了去。
现在猛然涨到四百文,秋儿十分无措。
方梨见她作势要跪,连忙伸手拦了她一把,“傻秋儿,姑娘既然给你,你便好生收着吧!日后好好对待姑娘就是了。”
许栀和望着秋儿的面庞,温声问:“秋儿,你从前应当是学过一段时日经商的?”
秋儿看着她,心底忽然起了一抹不可思议的念头——
难道姑娘愿意让她去试着管铺子?
可是她何德何能,能让姑娘如此相信,并委以重任?
“奴婢,奴婢从前跟在父兄身后学过,却并未自己独立管过,”深吸一口气,秋儿实话实说,“奴婢也不知道,自己成或不成。”
“无妨,”许栀和目光温柔又平静,带着淡淡的鼓励意味,“人不是天生下来就会经商的,秋儿,你有基础,亦有魄力,我觉得你可以试试。”
秋儿没有立刻应承下来。
“你可还有别的顾虑?”许栀和沉吟片刻,笑着道,“那不如这样吧。先试着经营一年,若是赔本我出钱,若是盈利,所赚银钱我八你二,秋儿觉得如何?”
秋儿望着许栀和眸中的信任,沉寂的心湖中掉落了一片树叶。
树叶虽轻飘、微小,却足够荡起一圈圈小小涟漪。
秋儿微微抿唇,对着许栀和的视线道,“姑娘既然信我,我愿意试试。”
方梨在旁屏住了呼吸,听到秋儿同意,立刻长长松了一口气。
她是真心实意为姑娘高兴,也为秋儿高兴。
许栀和伸手右手,掌面朝她,“既然如此,那我们可就说定了。等这边的事情处理完,去汴京途中顺道去一趟应天府看看铺子,你觉得如何?”
秋儿望着她的掌心,半响,伸手与之击掌——
“好。”
铺子的事情商定完毕,许栀和换好了衣裳,她掀开帘子出去后,见到了陈允渡口中的梁伯和良吉。
两人见到许栀和,纷纷拱手见礼,“大娘子。”
许栀和微愣,才反应过来梁伯和良吉口中叫唤的正是自己。
她朝着两人微微颔首,陈允渡站起身,将左边的主位让给了她。
梁伯在梅家务事多年,见到陈允渡的举动,心底有了数。大宋以左为尊,陈允渡却在面见家仆的时候主动让座给许栀和,便是在无声中透露出一分信息——在这个家中,主君的话略次于主母的话。
他不动声色瞥了眼良吉,见他眉眼有了计较,松了一口气。若是良辰想不通这层关系,他身为叔伯,免不得要提点两句,好在良吉是个机灵人。
许栀和步履微微凝滞,而后泰然在左边坐下,接过方才签下的条子扫了几眼,见并无疏漏,目光笑意浅浅:“府上人少,需要操劳的地方不多,不忙的时候可小憩片刻,忙起来则需要两位尽心尽力……方梨秋儿,你们带梁伯和良吉去下房瞧瞧。”
梁伯“哎”了一声,“那就请大娘子小坐片刻,老奴与良吉放了包裹,拾掇齐整,再来请安。”
几人离开房中。
许栀和在脑海中复盘了一遍自己方才的言辞举止,不过分倨傲亦不低姿态,应当挑不出什么错漏。
好像……当个大娘子,也没有特别难。
也可能是现在人少,她要操心的地方不多。
许栀和漫无边际地想着……不过总归,第一日适应新的身份,她做的还算成功。
右手边忽然递过来一杯水,许栀和顺着杯盏望去,看见陈允渡刚好移开的手……指骨修长,随意搭在桌上,漫不经心。
许栀和端给茶杯,小口小口地抿着杯中水。
梅丰羽朝着许栀和微微俯首,而后对陈允渡讲起了今日除了送人过来的另一桩事,“去年小叔父大婚,现已安定下来,信中三催四催,督促你我快些过去。”
说罢,他顿了顿,接着道:“你昨日成婚,还有些事要忙。我便先去汴京,熟络熟络情况。到时候你和弟妹去了,便有房舍安眠,多好!”
梅丰羽了解陈允渡的性格,在小叔父家借住一两日还成,长此以往必然不愿叨扰,况且现在身边还多了许姑娘。
陈允渡微微颔首,复问道:“你哪天走?”
梅丰羽在心底估摸了一番家里的意思,“差不多就这一两日了。馥宁身子不太好,父亲向官家递了帖子,想请宫里的李御医看看。”
梅馥宁是梅丰羽的亲生妹妹,出生的时候恰在奔波途中,胎里受了虚,身子骨一直不太好,索性和梅丰羽一道养在祖宅。
料想是老宅青山绿水,无忧无虑,多少大夫瞧过说撑不过豆蔻的梅馥宁已然满了十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