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县令庶女 第22节
“你,过来。”
许栀和顺着声音望去,只见许兰舒双手插在腰上,眉眼骄矜,理所当然。
今日除夕,许兰舒还算了一身嫣红色的短袄,边上缝着细碎的绒毛,看上去保暖又讨喜,像是画里的年画娃娃。
许玉颜喜欢纱裙,聘婷婀娜,许兰舒则更喜欢这种娇憨可爱的衣着。两人的喜恶总是反着来,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
“还愣在那里做什么?快过来和我比投壶。”许兰舒见她听到,却站在原地没有动弹,立刻抬高了声音。
往年是姚小娘亲自与许兰舒嬉戏,不过现在姚小娘现在已经五个月多了,不宜动弹。
她手底下的丫鬟换了一批新的。从前的银杏倒是会一些,她教的,但是不知道银杏犯了什么事情得罪了小娘,被卖了身契。
许兰舒心底有一点可惜,不过很快又被新来的丫鬟转移了注意力。
新来的丹桂会编花,采摘的鲜花串成一顶,放在头顶上,像是花仙子。她缠着要学,家中放在正堂待客的几盆菊花都被用了干净,才不情不愿地作罢。
许兰舒迈着轻快的步子,走到许栀和身边,伸手拽着她的袖子往另一边的空地拉。
许栀和的投壶一般,练得不多。二姐许宜锦则是投壶的一把好手,往日里府上这些小活动,大多是许宜锦组起来的。
许兰舒也喜欢投壶,不过许宜锦在的场合,她大多不在。
许栀和也是闲着,便没有拒绝。两人走到了空地,旁边已经被丫鬟打扫干净了。
许兰舒将一筒羽矢递给许栀和后,自顾自拿起一支羽矢单眼瞄准,在空中做了两个假动作后,猛地将羽矢投了出去。
羽矢画出一道弧线,稳稳当当地落进了壶中。
许兰舒紧蹙的眉宇猛地松开了,发出一串银铃般的笑声。旁边围观的丹桂、姆妈都十分捧场地笑出声,连声夸赞着许兰舒“厉害”。
许兰舒自幼就受到全家人的追捧,对于周围人的夸赞早就习惯,但到底是年纪尚小,听到一声接一声的恭维,白皙的脸蛋立刻染上一层淡淡的薄红。
她心底高兴,却又刻意收敛着,扬起下巴看着许栀和,声音清脆道:“你来!”
许栀和心中知道自己是来作陪衬的,因此心情十分平和,听到许兰舒的声音,伸手在筒子里拿起一支羽矢。
她没有像许兰舒一样再三比划,而是瞧着差不多对准了,伸手将羽矢投了出去。
羽矢在壶旁边一两寸的地方掉落。
众人都忍不住有些可惜……按理说,这一箭是有机会投中的。
许兰舒知道许栀和是会投壶的,见她没有投中,走到她身边道:“没关系,下次一定能投进去的。你再试一次。”
她用的陈述句。
许栀和见她脸蛋红扑扑的,顺着道:“好,那我再试试。”
她又试了两次,最后一箭擦着边缘,斜斜中了。
许兰舒发出一声欢呼,眼底燃起了斗志,立刻回到自己的位置。
许栀和见自己投中了,也起了点兴趣。
丫鬟在两人停歇的空隙将散落在壶外的羽矢捡了起来。
今天许兰舒的手感很好,十根羽矢能中六七个,投的顺手,她的心情显然很好,连带着对许栀和的笑脸都变多了。
许栀和投了一会儿,手有些发酸,便朝着丹桂微微摇头,揉着手腕站在许兰舒身边看她投壶。
许玉颜刚起,经过空地,见这一片欢声笑语,多看了一眼,旋即又快速移开视线。
两个庶女,前程着落尚不可知,也不知道在高兴什么。
不像她,能找到邓郎这般好的男子……一想起邓郎,她心底隐秘地闪过一丝喜悦,旋即加快了脚步。
她要快些将邓郎准备来家中拜访的消息告诉娘亲。娘亲知道了一定很高兴。
第23章
许玉颜怀着喜悦的心情走到正堂,瞧见正翻看着账册的吕氏,立刻迈着轻快的步子走到吕氏的身边,拽着吕氏的胳膊道:“娘亲。”
吕氏招呼她坐下,望着自家的女儿半是开心半是发愁。
许玉颜没看出吕氏的心思,自顾自拉着吕氏撒娇道:“娘亲,今日邓郎要来,你可千万记得留他吃饭啊。”
吕氏翻账册的手猛地顿住,抬眸看向许玉颜,“今日除夕,他还过来?”
许玉颜本以为吕氏会和自己一样高兴,没想到听到吕氏这样问,怔了怔,才小声道:“是啊,娘……你不高兴吗?”
她望着吕氏的面容,心底七上八下,“娘亲,你已经见过邓郎的母亲了……虽然是商贾出身,但是言辞谈吐都是一等一的。娘,虽然今日除夕,他本不该过来的,但是邓郎也是一心为了我。你就允了他吧?”
许玉颜一边说着,一边摇晃着吕氏的衣袖,语气娇嗔。
吕氏蹙着眉宇。
除夕夜本该是一家人关上门庆祝,这邓郎还没提亲,现在冒然拜访,要是传出去了,对许玉颜的名声不好。
可是玉颜已经一头扎进去了,满心满眼都是邓良玉,哪里还能听进去别人的话。
许玉颜脸蛋红扑扑,凑到吕氏的耳边,低垂着眼睫道:“邓郎说,等立春过后,就让人上门提亲。”
吕氏听到她的话,伸手在她脑门上拍了一下。
还没成婚的黄花大闺女,张口闭口亲事,叫人听到了多难为情。
许玉颜自知失言,吐了吐舌头。
吕氏望着女儿满面的喜悦,实在不忍心开口吐出半个拒绝,转念一想,府上和邓郎的接触已经有段时间了……虽然礼数上有些说不过去,但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也算不得什么。
况且在这峨桥县,又有谁敢在许府的门前说半个“不”字?
这般想着,吕氏自己说服了自己,望着自己女儿满是憧憬的脸,爱怜地抚摸着她,“罢了罢了,若是你日后平安顺遂,旁人的口舌,听不到也罢了。”
许玉颜望着吕氏鬓边生出的白头发,心中忽然漫上一抹酸涩。母亲事事为她殚精竭虑,以她的心意为重,自己却只顾着邓郎……等她日后和邓郎在一起了,一定要常回来照看她!
若是邓郎日后出息了,能在汴京城定居下来,她一定要将母亲接过去好好享清福。
母女两人正温馨地交谈,门外却响起一道轻柔却高昂的嗓音。
“妾身来拜见大娘子,哟,四姑娘也在这里呢?”
许玉颜听到这道声音,下意识地蹙紧了眉间。
吕氏也没什么好脸色,将抚在许玉颜脸上的手收了回来,神色恢复了往日里的端庄冷肃。
姚小娘打断了两人的交谈,却丝毫没有愧疚之色。她一只手靠在自己的腰腹后面虚扶着,一边搭在田妈妈的手上,走得又慢又小心。
吕氏刻意忽视姚氏,可是视线掠过姚氏微微隆起的小腹,还是不可避免的一怔。
是了。算着日子,这胎已经五个多月了,该显怀了。
姚小娘今日穿了一件桃红色的袄子,下面配着水红和银白的长裙,看上去艳丽却又不过分媚俗。配上她那张细细描画妆容的面庞,真像是生在冬日里盛放的一朵红梅。
吕氏不由地望向自己的手指。尽管每日好生保养,用玉露膏敷着,上面依旧出现了细碎的皱纹,显得有些粗糙。
今日梳头娘子来给她梳头的时候,她清晰地看见自己的鬓边又生了白发。梳头娘子是她身边伺候久了的人,看见后,轻声请示吕氏:“娘子,奴婢帮你拔去吧?”
拔了又长,长了又拔,反反复复,像是没有尽头。吕氏叹息一声,摇了摇头。
梳头娘子便不多问,小心翼翼将白发藏在黑发之下,安慰着吕氏道:“再有两年,等二姑娘生了,娘子就是当外祖母的人了。”
是啊。她的长女已经出嫁,现在小女儿也正在议亲……可即便心知肚明,在看见姚小娘的刹那,心中还是会泛上一阵密密麻麻的疼。
田妈妈从随行跟着的丫鬟手中接过软褥子垫在凳子上,搀扶着姚小娘坐下。姚小娘慢条斯理地坐下后,伸手抚摸着自己的肚子,一边抬眸看向愣神的吕氏。
“这孩子闹腾,叫大娘子见笑了。”姚小娘抿着唇笑道。
吕氏心中像是吃了苍蝇一样难受。
姚小娘见吕氏不说话,也不恼,转而看向身旁站着的田妈妈,笑着道:“昨日舒姐儿买的酸枣好吃,今儿你再去让人买一些。”
田妈妈配合地笑,“小娘放心,知道您爱吃,舒姐儿早早就打发人去了。郎中前日还说着,小娘您的怀相好,这一胎一准是个儿子。”
许玉颜看着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又见自己的母亲不发一言,心中急了起来,脱口而出道:“能不能生得下来还不一定呢!怎么就能未卜先知晓得是个儿子?”
吕氏心中猛地一惊,还没来得及圆场,便见到姚小娘立刻不敢置信地瞪大眼睛,只两瞬,眼泪一滴滴落了下来。
她柔弱地看着吕氏,模样伤心欲绝:“四姑娘这话说的好没道理。许家的孩子,日后也是记在大娘子名下的……退一万步说,这孩子日后也是四姑娘你的弟弟妹妹。四姑娘当真就如此容不下他?”
许玉颜哪里见过这般难缠的场面,立刻有些慌神:“你,你胡说什么。我什么时候说容不下他了?!”
田妈妈道:“堂屋里这么多人可都长了耳朵,四姑娘……”
吕氏将已经慌了神的许玉颜拦到自己的身后,语气不善地呵斥道:“主人姑娘讲话,有你这腌臜老妇什么事!当真没规矩!”
“那我是不是也没有规矩!”
闹成一团之际,许县令忽然走了进来。
一进门,他的视线就紧紧落在姚氏的身上,见她抚着肚子哭得梨花带雨,立刻沉了脸色,一巴掌打在许玉颜的脸上。
许玉颜被突如其来的一巴掌扇懵了神。
爹爹,爹爹竟然打她!?
吕氏腾地一下站起身,“你做什么?!”
许县令扶着姚氏,语气冰冷道:“你教出的好女儿,孩子还没有降世,便如此容不下他?”
“玉颜只是一时心急嘴快。”吕氏不可置信,“官人,你不问是非,直接出手打她,可还记得今日是除夕?”
孙妈妈看着许玉颜脸上的巴掌印,也忍不住道:“老爷,四姑娘毕竟年幼,嘴上没个把门。再怎么样,你也不应该直接出手打姑娘啊。”
“不问是非?年幼?”许县令冷冷一笑,“我在外面听得一清二楚,还能冤屈了她不成?”
吕氏从未见过这般生气的许县令。
她心底隐隐约约知道原因……许县令已经三四年没有子嗣,从前任上就有同僚开他玩笑,说他“年纪已大,力不从心”,现在姚小娘有了孩子,他也算在同僚面前“春风得意,一雪前耻”。
有人咒这孩子生不下来,可不明摆着惹许县令不快吗?
许县令怕自己吓到姚小娘,伸手搀扶着她坐在一边,目光不善地看着吕氏和孙妈妈。
孙妈妈被许县令的眼神看得心虚,低下头不敢对视。
田妈妈陪在姚小娘的身边,低声嘟囔着:“孙妈妈说的对,四姑娘年幼,这般狠心肠的话定然是说不出口的,得是听到了大人们的谈话,心底记住了,才会这么说。”
声音不大不小,像是自言自语,却足够让在场所有人都听到。
姚小娘轻咳一声,呵斥道:“乱说什么。”
许栀和顺着声音望去,只见许兰舒双手插在腰上,眉眼骄矜,理所当然。
今日除夕,许兰舒还算了一身嫣红色的短袄,边上缝着细碎的绒毛,看上去保暖又讨喜,像是画里的年画娃娃。
许玉颜喜欢纱裙,聘婷婀娜,许兰舒则更喜欢这种娇憨可爱的衣着。两人的喜恶总是反着来,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
“还愣在那里做什么?快过来和我比投壶。”许兰舒见她听到,却站在原地没有动弹,立刻抬高了声音。
往年是姚小娘亲自与许兰舒嬉戏,不过现在姚小娘现在已经五个月多了,不宜动弹。
她手底下的丫鬟换了一批新的。从前的银杏倒是会一些,她教的,但是不知道银杏犯了什么事情得罪了小娘,被卖了身契。
许兰舒心底有一点可惜,不过很快又被新来的丫鬟转移了注意力。
新来的丹桂会编花,采摘的鲜花串成一顶,放在头顶上,像是花仙子。她缠着要学,家中放在正堂待客的几盆菊花都被用了干净,才不情不愿地作罢。
许兰舒迈着轻快的步子,走到许栀和身边,伸手拽着她的袖子往另一边的空地拉。
许栀和的投壶一般,练得不多。二姐许宜锦则是投壶的一把好手,往日里府上这些小活动,大多是许宜锦组起来的。
许兰舒也喜欢投壶,不过许宜锦在的场合,她大多不在。
许栀和也是闲着,便没有拒绝。两人走到了空地,旁边已经被丫鬟打扫干净了。
许兰舒将一筒羽矢递给许栀和后,自顾自拿起一支羽矢单眼瞄准,在空中做了两个假动作后,猛地将羽矢投了出去。
羽矢画出一道弧线,稳稳当当地落进了壶中。
许兰舒紧蹙的眉宇猛地松开了,发出一串银铃般的笑声。旁边围观的丹桂、姆妈都十分捧场地笑出声,连声夸赞着许兰舒“厉害”。
许兰舒自幼就受到全家人的追捧,对于周围人的夸赞早就习惯,但到底是年纪尚小,听到一声接一声的恭维,白皙的脸蛋立刻染上一层淡淡的薄红。
她心底高兴,却又刻意收敛着,扬起下巴看着许栀和,声音清脆道:“你来!”
许栀和心中知道自己是来作陪衬的,因此心情十分平和,听到许兰舒的声音,伸手在筒子里拿起一支羽矢。
她没有像许兰舒一样再三比划,而是瞧着差不多对准了,伸手将羽矢投了出去。
羽矢在壶旁边一两寸的地方掉落。
众人都忍不住有些可惜……按理说,这一箭是有机会投中的。
许兰舒知道许栀和是会投壶的,见她没有投中,走到她身边道:“没关系,下次一定能投进去的。你再试一次。”
她用的陈述句。
许栀和见她脸蛋红扑扑的,顺着道:“好,那我再试试。”
她又试了两次,最后一箭擦着边缘,斜斜中了。
许兰舒发出一声欢呼,眼底燃起了斗志,立刻回到自己的位置。
许栀和见自己投中了,也起了点兴趣。
丫鬟在两人停歇的空隙将散落在壶外的羽矢捡了起来。
今天许兰舒的手感很好,十根羽矢能中六七个,投的顺手,她的心情显然很好,连带着对许栀和的笑脸都变多了。
许栀和投了一会儿,手有些发酸,便朝着丹桂微微摇头,揉着手腕站在许兰舒身边看她投壶。
许玉颜刚起,经过空地,见这一片欢声笑语,多看了一眼,旋即又快速移开视线。
两个庶女,前程着落尚不可知,也不知道在高兴什么。
不像她,能找到邓郎这般好的男子……一想起邓郎,她心底隐秘地闪过一丝喜悦,旋即加快了脚步。
她要快些将邓郎准备来家中拜访的消息告诉娘亲。娘亲知道了一定很高兴。
第23章
许玉颜怀着喜悦的心情走到正堂,瞧见正翻看着账册的吕氏,立刻迈着轻快的步子走到吕氏的身边,拽着吕氏的胳膊道:“娘亲。”
吕氏招呼她坐下,望着自家的女儿半是开心半是发愁。
许玉颜没看出吕氏的心思,自顾自拉着吕氏撒娇道:“娘亲,今日邓郎要来,你可千万记得留他吃饭啊。”
吕氏翻账册的手猛地顿住,抬眸看向许玉颜,“今日除夕,他还过来?”
许玉颜本以为吕氏会和自己一样高兴,没想到听到吕氏这样问,怔了怔,才小声道:“是啊,娘……你不高兴吗?”
她望着吕氏的面容,心底七上八下,“娘亲,你已经见过邓郎的母亲了……虽然是商贾出身,但是言辞谈吐都是一等一的。娘,虽然今日除夕,他本不该过来的,但是邓郎也是一心为了我。你就允了他吧?”
许玉颜一边说着,一边摇晃着吕氏的衣袖,语气娇嗔。
吕氏蹙着眉宇。
除夕夜本该是一家人关上门庆祝,这邓郎还没提亲,现在冒然拜访,要是传出去了,对许玉颜的名声不好。
可是玉颜已经一头扎进去了,满心满眼都是邓良玉,哪里还能听进去别人的话。
许玉颜脸蛋红扑扑,凑到吕氏的耳边,低垂着眼睫道:“邓郎说,等立春过后,就让人上门提亲。”
吕氏听到她的话,伸手在她脑门上拍了一下。
还没成婚的黄花大闺女,张口闭口亲事,叫人听到了多难为情。
许玉颜自知失言,吐了吐舌头。
吕氏望着女儿满面的喜悦,实在不忍心开口吐出半个拒绝,转念一想,府上和邓郎的接触已经有段时间了……虽然礼数上有些说不过去,但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事情,也算不得什么。
况且在这峨桥县,又有谁敢在许府的门前说半个“不”字?
这般想着,吕氏自己说服了自己,望着自己女儿满是憧憬的脸,爱怜地抚摸着她,“罢了罢了,若是你日后平安顺遂,旁人的口舌,听不到也罢了。”
许玉颜望着吕氏鬓边生出的白头发,心中忽然漫上一抹酸涩。母亲事事为她殚精竭虑,以她的心意为重,自己却只顾着邓郎……等她日后和邓郎在一起了,一定要常回来照看她!
若是邓郎日后出息了,能在汴京城定居下来,她一定要将母亲接过去好好享清福。
母女两人正温馨地交谈,门外却响起一道轻柔却高昂的嗓音。
“妾身来拜见大娘子,哟,四姑娘也在这里呢?”
许玉颜听到这道声音,下意识地蹙紧了眉间。
吕氏也没什么好脸色,将抚在许玉颜脸上的手收了回来,神色恢复了往日里的端庄冷肃。
姚小娘打断了两人的交谈,却丝毫没有愧疚之色。她一只手靠在自己的腰腹后面虚扶着,一边搭在田妈妈的手上,走得又慢又小心。
吕氏刻意忽视姚氏,可是视线掠过姚氏微微隆起的小腹,还是不可避免的一怔。
是了。算着日子,这胎已经五个多月了,该显怀了。
姚小娘今日穿了一件桃红色的袄子,下面配着水红和银白的长裙,看上去艳丽却又不过分媚俗。配上她那张细细描画妆容的面庞,真像是生在冬日里盛放的一朵红梅。
吕氏不由地望向自己的手指。尽管每日好生保养,用玉露膏敷着,上面依旧出现了细碎的皱纹,显得有些粗糙。
今日梳头娘子来给她梳头的时候,她清晰地看见自己的鬓边又生了白发。梳头娘子是她身边伺候久了的人,看见后,轻声请示吕氏:“娘子,奴婢帮你拔去吧?”
拔了又长,长了又拔,反反复复,像是没有尽头。吕氏叹息一声,摇了摇头。
梳头娘子便不多问,小心翼翼将白发藏在黑发之下,安慰着吕氏道:“再有两年,等二姑娘生了,娘子就是当外祖母的人了。”
是啊。她的长女已经出嫁,现在小女儿也正在议亲……可即便心知肚明,在看见姚小娘的刹那,心中还是会泛上一阵密密麻麻的疼。
田妈妈从随行跟着的丫鬟手中接过软褥子垫在凳子上,搀扶着姚小娘坐下。姚小娘慢条斯理地坐下后,伸手抚摸着自己的肚子,一边抬眸看向愣神的吕氏。
“这孩子闹腾,叫大娘子见笑了。”姚小娘抿着唇笑道。
吕氏心中像是吃了苍蝇一样难受。
姚小娘见吕氏不说话,也不恼,转而看向身旁站着的田妈妈,笑着道:“昨日舒姐儿买的酸枣好吃,今儿你再去让人买一些。”
田妈妈配合地笑,“小娘放心,知道您爱吃,舒姐儿早早就打发人去了。郎中前日还说着,小娘您的怀相好,这一胎一准是个儿子。”
许玉颜看着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又见自己的母亲不发一言,心中急了起来,脱口而出道:“能不能生得下来还不一定呢!怎么就能未卜先知晓得是个儿子?”
吕氏心中猛地一惊,还没来得及圆场,便见到姚小娘立刻不敢置信地瞪大眼睛,只两瞬,眼泪一滴滴落了下来。
她柔弱地看着吕氏,模样伤心欲绝:“四姑娘这话说的好没道理。许家的孩子,日后也是记在大娘子名下的……退一万步说,这孩子日后也是四姑娘你的弟弟妹妹。四姑娘当真就如此容不下他?”
许玉颜哪里见过这般难缠的场面,立刻有些慌神:“你,你胡说什么。我什么时候说容不下他了?!”
田妈妈道:“堂屋里这么多人可都长了耳朵,四姑娘……”
吕氏将已经慌了神的许玉颜拦到自己的身后,语气不善地呵斥道:“主人姑娘讲话,有你这腌臜老妇什么事!当真没规矩!”
“那我是不是也没有规矩!”
闹成一团之际,许县令忽然走了进来。
一进门,他的视线就紧紧落在姚氏的身上,见她抚着肚子哭得梨花带雨,立刻沉了脸色,一巴掌打在许玉颜的脸上。
许玉颜被突如其来的一巴掌扇懵了神。
爹爹,爹爹竟然打她!?
吕氏腾地一下站起身,“你做什么?!”
许县令扶着姚氏,语气冰冷道:“你教出的好女儿,孩子还没有降世,便如此容不下他?”
“玉颜只是一时心急嘴快。”吕氏不可置信,“官人,你不问是非,直接出手打她,可还记得今日是除夕?”
孙妈妈看着许玉颜脸上的巴掌印,也忍不住道:“老爷,四姑娘毕竟年幼,嘴上没个把门。再怎么样,你也不应该直接出手打姑娘啊。”
“不问是非?年幼?”许县令冷冷一笑,“我在外面听得一清二楚,还能冤屈了她不成?”
吕氏从未见过这般生气的许县令。
她心底隐隐约约知道原因……许县令已经三四年没有子嗣,从前任上就有同僚开他玩笑,说他“年纪已大,力不从心”,现在姚小娘有了孩子,他也算在同僚面前“春风得意,一雪前耻”。
有人咒这孩子生不下来,可不明摆着惹许县令不快吗?
许县令怕自己吓到姚小娘,伸手搀扶着她坐在一边,目光不善地看着吕氏和孙妈妈。
孙妈妈被许县令的眼神看得心虚,低下头不敢对视。
田妈妈陪在姚小娘的身边,低声嘟囔着:“孙妈妈说的对,四姑娘年幼,这般狠心肠的话定然是说不出口的,得是听到了大人们的谈话,心底记住了,才会这么说。”
声音不大不小,像是自言自语,却足够让在场所有人都听到。
姚小娘轻咳一声,呵斥道:“乱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