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县令庶女 第18节
  许姑娘喜欢就好。
  只不过他这口气还未完全松开,却见到亭中并非空无一人。
  ……是梅丰羽。
  梅丰羽的父亲梅鼎臣和兄长梅佐双双中举后,要职傍身,不得空暇。因此将梅丰羽留在祖籍地长大,父兄抽不开身,小叔父梅尧臣却能经常过来探望,带来过不少珍藏的书贴字画。
  说起来,陈允渡和梅尧臣还有些关系。当年陈允渡出生的时候,梅尧臣刚好前来探望满周岁的侄儿,回汴京路上偶然遇到这桩喜事,停马下车,主动帮忙取名字。
  陈允渡和梅丰羽自小一起长大,那背影化作灰他都认得。
  那天回去之后,陈允渡和梅丰羽说了这件事,后者不依不饶,非要探问个究竟。
  听到是与姑娘有约,梅丰羽登时涌上好奇心,追着继续问。
  陈允渡不想和梅丰羽过多谈论许姑娘,只摆了摆手。
  梅丰羽恼了,气鼓鼓道:“日后我要是有了心仪的姑娘,也不给你看!”
  ……
  陈允渡脚步一滞。
  即便知道梅丰羽平时淘气一些,正事大事上面从不含糊,但心中还是不禁有些隐忧……怕梅丰羽嘴上没个遮拦。
  他正考量如何体面、不突兀地将许栀和往相反的方向走,只见亭中人已经一鼓作气跑了出来,气喘吁吁喊道:“陈允渡,陈允渡。我在这里!”
  陈允渡:“……”
  他当然知道他在哪里。他转身的动作就是为了避开他。
  许栀和已然被这道声线吸引,好奇地望了过去。
  陈允渡深吸一口气,对身边的许栀和介绍道:“姑娘,这位是我同窗好友,梅丰羽。”
  许栀和在心底轻声默念了这个名字——梅丰羽,没风雨,倒是十分有趣直白。
  陈允渡又向梅丰羽介绍许栀和,比起之前的随性自然,多了几分谨慎和郑重,“这位是许栀和许姑娘,旁边是方梨姑娘。”
  梅丰羽被陈允渡紧紧盯着,咽下了想要脱口而出的调侃,斯文慢声道:“许姑娘好,方姑娘好。”
  他眼角余光扫到许栀和,却牢记非礼勿视,只微微俯身,然后对陈允渡说:“你们来的巧,亭中正烹了热酒……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这般意境,你们觉得如何?”
  陈允渡不答,只看向许栀和,“姑娘觉得呢?”
  许栀和对眼前新出现的梅丰羽只闪过一丝淡淡的好奇,听到陈允渡的问话,她微微颔首,“既然是你的好友,自然可……”
  不等她说完,梅丰羽欢呼一声,“正巧小叔父从汴京带了些糕点回来,里面有软玉糕、还有梅花酥,样式一等一的精致,两位姑娘尝过,应该会喜欢!”
  几人坐在亭子中,炉子下火烧得劈里啪啦,酒炉滚沸,香味融入冰冷的空气,驱散了寒意。
  湖对岸货郎挑着箱盒穿梭、行人来往,这边老翁垂钓,亭下煮酒。岁月悠悠在这一刻变得生动又具体。
  梅丰羽搓着手,拿出糕点放在石桌中央,“吃啊,都别客气。”
  他像是怕许栀和和方梨紧张,主动将糕饼放在两人面前,“尝尝看。”
  梅花糕糕如其名,梅花形状,梅花味道,甜味淡幽,里面还嵌着一颗葡萄干。
  方梨只吃了一口,立刻弯了眉眼,激动地在下面摇着许栀和的手……姑娘,这糕点好好吃!!
  许栀和也尝了一口,许府在峨桥县已经算大户人家,但是论糕饼吃食,竟完全不能与手中这一块相提并论。
  不愧是汴京城里的糕点。
  陈允渡紧张地望着她。
  许栀和见他这么关心,愣了一下,轻笑道:“很好吃。”
  梅丰羽的脸上立刻浮现一抹志得意满的笑意:“我就知道!”然后大咧咧拿起一块放入自己的口中,又拿起一块塞到陈允渡的手中,道:“你也尝尝看……许姑娘都觉得好吃呢。”
  陈允渡握着饼食,对许栀和道:“梅丰羽讲话直爽,应当没有冒犯到姑娘吧?”
  许栀和摇了摇头,笑着道:“怎么会。”
  她心中不知道该怎么喊梅丰羽,刚准备吐出一个“梅”字,又紧急撤回。
  吃了两块糕饼,梅丰羽坐不住,拉着陈允渡走到水面,隔着冰层观鱼。
  “陈允渡,要不要一起捉鱼?”梅丰羽看得手痒,大声喊道。
  陈允渡微微颔首,两人拨开芦苇丛,寻找着适合的场地。
  两人看起来十分熟练:先挑中较薄的一层冰凿开一个小孔,化开一圈后,立刻有憋在冰层下面的鱼闻声过来,聚在刚刚凿开的孔洞边呼吸。
  梅丰羽看准时机,下手快狠准,刷地一下摁住了一尾鱼。
  鱼在他的手中挣扎,渐渐没了力气,被捞了出来。
  陈允渡打量一眼,“还小,放回去吧。”
  梅丰羽也觉得手上的鱼细小,去了头尾鳞片,能吃的地方算不上多,便听了陈允渡的话,又将那一条小鱼丢入了湖中。
  在梅丰羽手中奄奄一息的小鱼一入水中,立刻变得生机盎然,用力摆动着尾鳍,溅出一连串的小水珠。
  梅丰羽离得最近,脚上的棉履被溅湿了,他登时变得气急败坏,指着水面骂骂咧咧道:“你竟然是装的!亏我还怜惜你!坏鱼!”
  许栀和站在岸边远远看着,忍不住笑了出来。
  方梨一边擦着自己眼角溢出来的泪水,一边对许栀和道,“姑娘,这梅郎君倒是有趣的紧。”
  许栀和也点了点头。
  想来读书多了,也需要做一些常人难以理解的事情,宣泄一下自己的内心。
  第19章
  梅丰羽湿了鞋袜,再待下去必然着凉,他虽然心中还没有玩过瘾,但还是对着陈允渡道:“我先回去了。”
  陈允渡颔首,目送他离开。
  他走后,乍然安静了下来,剩下的陈允渡和许栀和还有些不习惯。
  三人重新回亭中坐下,炉子中温着的酒水沸腾不休。
  静默了一会儿,许栀和想起许应樟,主动出声道:“对了……”
  陈允渡:“姑娘……”
  两人同时开口。
  话一出口,两人都忍不住有些愣住。
  旋即陈允渡道:“姑娘请说。”
  许栀和道:“家中五弟想借阅书册,书是郎君的,我想问问你的意思?”
  陈允渡道:“姑娘做主就好。”
  “多谢,”许栀和小饮了一口怀中的红枣蜂蜜糖水。时间久了,原先还温热的糖水已经变得有些冷,“……郎君方才要说什么?”
  糖水浸过,她本就红润的嘴唇,变得更加晶莹,饱满而又漂亮。
  陈允渡移开了视线,心跳如擂鼓。
  好半响,许栀和才听到陈允渡道:“不知道姑娘喜欢什么花?”
  许栀和目光中的诧异一闪而过,然后低头想了想,“大抵是桂花吧。”
  桂花细小,不显眼,却香远溢清。她希望自己也能像桂花一样,不夺目却又灿烂的活着。
  空气中若有似无的萦绕着一圈淡淡的桂花香味,陈允渡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忍不住弯了嘴角:“好。”
  一粒细小的雪点被风吹落到许栀和的鼻尖,她还以为是自己的错觉,再一抬头,天上已经开始落雪,纷纷扬扬。
  许栀和伸出手,雪花落在她的掌心,慢慢融化成一点细碎的水珠。
  冰冰凉且晶莹剔透。
  “下雪了!”她心情莫名有些雀跃,“今年的初雪,来得这样早。”
  陈允渡看着她脸上真心实意、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喜悦,心情也忍不住松快起来。
  “瑞雪兆丰年,来年必然风调雨顺。”
  许栀和朝他粲然一笑。
  方梨却不知道两人高兴个什么劲儿,见路上行人匆匆加快了脚步,急忙催促自家姑娘:“姑娘!咱们快些回去吧,不然等雪下大了,路就不好走了。”
  眼瞅着头顶的封雪越来越大,方梨是真的担心怎么回去。
  陈允渡:“我送姑娘回去。”
  许栀和本想拒绝,说自己能回去,可转头一望,却看见陈允渡眸色坚定。
  她便将拒绝的话咽了回去……反正,总有一日他需要知道她的身世背景。
  县令庶女,虽不是高门大户,却足够让一个农家子郑重以待。
  但愿她没有看错人。
  ……
  “姑娘稍等。”
  陈允渡又像是想起了什么,匆匆忙忙钻入风雪之中,白茫茫中,他渐渐融入水墨画,变得不显眼的一个墨点。
  方梨问:“姑娘,陈郎君做什么去了?”
  许栀和轻轻摇了摇头。
  “那姑娘,要等吗?”方梨道,“怕是这雪有的下呢。现在不走,待会儿只怕更大。”
  “等一会儿吧。他一定会回来的。”
  许栀和心底漫上一层没有理由的信任。虽平心而论,这只是两人第三次正式见面。
  她望了一眼外头渐渐变大的风雪和来往匆忙的行人,将双手伸展开,悬在火炉上烤火。
  方梨见许栀和这般淡定,心也放松了下来,靠在她的身边,围坐火炉取暖。
  两人等了一炷香的时辰,陈允渡才冒着雪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