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随夫进城 第22节
忠大爷收了烟,钱没要,摆摆手走了。
送完人,孟添在门口站了会儿,抬手看一眼时间,已经快十二点了,他转身回了顾若屋,打算和她说一声,回去一趟,下午再和孟二婶一道过来。
刚进屋走到床边,开口说了一句,先前消失不见人影的赖桂枝出现在了门口,看一眼屋里,有些呐呐的一声:“忠大爷走了?”
“我刚才去烧了点开水,还说给他冲杯白糖开水。”
人哪次来她给端过水啊。
当着孟添的面顾若忍耐着没有拆穿她,也懒得理她,她抬头问道孟添:“你要回去了吗?”
“嗯,”孟添点了点头。
“早上孟龙来叫过我,让我去一趟,说是二娘找我有事,我去街上了,和他说晚些过去。”
孟添说着,顿了顿,他看向赖桂枝,“婶子下午在家吗?”
“我和二娘一起过来。”
赖桂枝就是为这事来的,听到这话,她脸色迟疑了下,“有时间是有时间,就是……”
“婶子是有什么问题吗?”
赖桂枝一脸为难,孟添看着她不得不问一句。
“也不是什么问题。”
赖桂枝支吾着回一声,眼睛看了一眼顾若,片刻,她说:
“小添,你能先和若丫去领证吗?”
第17章 新的家人他等这一天已经太久了,不娶……
“先领证?”
赖桂枝的话突然,屋子里,孟添凝起眉问一声,随即看向了顾若。
顾若弄不清楚赖桂枝又想弄什么,她抬起脸眼睛盯向赖桂枝,“你又想做什么?”
“没有,我没有想做什么。”
赖桂枝现在最怕顾若生气,怕刺激到她,又干出烧房子的事,顾若一盯过来,她赶紧一声,过了会儿,她硬着头皮走进屋,站在房间门靠窗的位置,和顾若解释道:
“是家里太乱了,你哥房间现在还没收拾,堂屋,我和你爸的房间,小添二娘过来咱们一个坐的地方都没有,还有,”
赖桂枝看着顾若顿了下,过了会儿才继续说:“还有你哥那儿,你爸那个人你知道,自己吃喝拉撒有时候都要我伺候,他哪里会照顾人,原来指望着你二舅帮下忙,但现在,那朱凤美和那姓常的两个杀千刀的,回去不把赌场的人引去医院都不错了,我还得去想办法赶紧给你哥转个院或者换个病房。”
赖桂枝说着,神情也焦虑起来,她是真担心在医院的儿子,不过她想让孟添顾若直接领证,不止这一两个原因。
最重要的是,她担心孟添二娘李巧银不会答应。
顾家和孟家多少是有点旧怨在的,当年孟家遭难,正遇到分田。
顾良才那会儿手里的木匠活没有以前多了,身边的徒弟不止离开了,还另起炉灶和他抢起生意,收入减少,就想从其他方面补进。
田地是农民的根本,顾良才当年还饿过肚子,他更看重,自然想分得越多越好。
可盘山村坡地,山地多,水田少,想分到足够的水田种水稻,只能用些手段了。
盘山村有张姓,顾姓,肖姓,孟姓几大姓,几大姓里,原来孟姓出了个在铁路局的孟广瑞,相对有权,还安排了好些姓孟的去铁路,粮站这些地方上班,顾姓手里相对有钱,每个姓顾的都会一点手艺活,顾良才是木匠,他那几个兄弟得了顾老头的传授会篾匠,附近村子的竹席,簸箕,竹筐背篓都出自他们。
然后就是张姓肖姓,张姓里有个村支书,肖姓里有个大队会计和妇女主任,几大姓各有所长,同姓之间也都团结得很,想从里面啃出一块儿肉很难,甚至一个不注意会让自己割肉。
但这时候,转机出现了。
孟广瑞在铁路上被调查了。
罪名很重,洗清不了这一辈子都要进去,还会牵扯很多人。
孟广瑞洗不干净自己,为自证清白,他卧轨了。
只是他大概死也没想到,他的死不但没把自己洗清,还背下了所有罪名,他人还没收敛,他带出去孟家人全部降职的降职,丢工作的丢工作。
和他关系最近的妹夫被抓住一小把柄直接进去了,二弟孟广德夫妻也分别丢了工作,回了乡下种田。
孟家一下弱下来了。
顾良才就在这时联系了肖家,张家几个说得上话的商量分田的事。
几乎在孟家人还没从愁云惨淡里反应过来,村里的田地山地坡地就全部分好了,肖,顾,张三姓占了村里大部分的水田,分给孟姓的全
部是些旱田,瘦田,坡地,沙地。
孟姓呢,也绝,当初孟广瑞那么照顾孟家人,能帮忙安排工作,给予帮忙的,他都安排了,他一倒下,孟姓人就把没分到好田地的事怪到他头上。
迁怒的关系,也想填补损失,这群人就想以孟广德夫妻多年不在村里,几个孩子原来吃的城市户口口粮名义,不给他们分田。
而孟添那边,孟广瑞当初不知道是不是预料到自己会不好,孟添和吴芳禾的户口他都留在村子里的,铁路上分了房,他也大方让给更困难的人家,让他们住在村里。
这样的情况,按理孟添可以分到两个人的田地,他一个半大孩子,吃不了多少,要是能分到两个人的田地,大伙帮他搭把手,日子也能过下来。
可孟姓里的一些人,却不给分,说吴芳禾本来就是知青来的,她现在人跑了,户口就该挪出去,不该占一份田地。
还说孟添一个小孩子,懂什么插秧,别浪费了,连旱田都不愿意给他分。
要不是李巧银从哪里提前得到消息,拎着菜刀跑到村支书家要抹脖子,还给自己见了血,他们两房会一块儿田地都得不到。
而就算他们闹了,最后也没得到几块田。
孟添那个时候饿得每天只能往山上跑。
若丫当初为了这事还偷她哥的口粮去救济人。
原本救济就救济了,她把她打一顿就算了事,结果这丫头还骂他们丧良心,说他们夺了孟家的田,吃人血馒头。
做坏事的人心虚,她问若丫从哪儿知道的,她也不说。
最后她想来想去只能是李巧银那边告诉的。
不想认下这事,她才拉着若丫上孟家闹了一场。
这事李巧银估计一直记得,后面见到她,一点小问题都能呛她一顿。
她甚至怀疑,当年李巧银本来不知道分田的内里,她上门闹了才露了底。
夺人田地和要人命没区别,村里为一个田坎都能打得头破血流,更何况是人全家人的口粮,还逼得人人到中年出去外面谋生。
要是她,她会恨不得这家人早点全家死绝,怎么可能允许自己侄儿娶,拼了命也要拦着。
她先前在田坎上,那么轻易受朱凤美怂恿,也是顾虑到这一层。
实际要不是早上若丫那一把火,让她实在害怕了,孟添也算有出息,她根本不会点头同意这事,可能点头过后也会后悔,只是朱凤美和常军做事太绝,彻底堵死了她后悔的可能。
她现在没得选了,明天就是和赌场那边约定还债的日子,若丫和孟添不成也得成。
她也是刚才在房间看忠老头给若丫治伤,看着孟添对若丫那一眼不错的样子,突然想到顾孟两家的恩怨上。
再想到李巧银那个眼里揉不得沙子,还可能知道很多的女人,她忽然感到不安起来,万一她死活不同意,坚决要让孟添断了对若丫的心思该怎么办?
孟添十岁以后就没了爹妈,李巧银两口子虽然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没有把人养在身边,但也算看顾孟添长大,孟添亲人又不多,难保他不会动摇。
心里乱得很,她在房间里待不下去,干脆去了厨房,最后想来想去,她想到这么一招先领证的法子。
“若丫,妈知道今天妈让你伤透心了,妈心里也不好受。”
赖桂枝说着,抬手擦了把眼,“妈刚才在厨房想清楚了,彩礼钱妈不多要,按村里正常的来就好了。”
“只是赌场那债不管咋来的,那群人咱们惹不起,还得还,总不能连个窝都没有,这三千,就当妈问小添借的。”
“加上之前那七百,一共三千七,妈给小添写张欠条,等你哥出院,我去队里赊猪崽过来养,我现在养猪算是有经验了,这回多养几头,卖掉大肥猪就把钱给你寄去,你看行吗?”
赖桂枝说完,期待的看向了顾若。
顾若低垂着脸没吭声,如果是昨天晚上,她求她的时候,或者今天早上,她们追到大路上,赖桂枝说出这番话,她肯定会触动,但现在,她心里平静到没有一点波澜。
她不是因为爱她选择了她。
是因为她和朱凤美那边翻了脸,没路走了,也怕她,才选择了她。
有什么好触动的。
她甚至感到恐惧。
恐惧三千块已经满足不了她了。
欠条,她赖桂枝可以写一张欠条,就可以写十张,百张。
她还得起吗?
还不起,她们又能拿她怎么办。
这些年她写出去的欠条还少吗?总共还过几笔?
周围邻居不借他们家钱,那也是她有借无还造成的。
“小添,你说呢?”
顾若不回她,连看都不看她一眼,赖桂枝失望无比,转头又看向孟添,须臾,她像是做下什么决定,声音微微加重。
“你要是愿意的话,明天我就把户口本身份证给若丫,明早你们就去领证。”
顾若听到这话抬起了眼。
“明天?”孟添也在这时眉梢微动了动。
“是,明天。”
赖桂枝看出孟添的意动,她忍不住上前两步。
“我看黄历上也说明天是个好日子。”
赖桂枝说完,手在身前围的围裙上抹了抹,脸上又露出一点迟疑和为难。
“还有就是,若丫现在手脚都受了伤,我要去医院的话没办法照顾她,恐怕要多劳烦你,如果没有定下,别人看到难免说闲话,对你对若丫影响都不好。”
赖桂枝的话都在劝他们领证,却没把她急切想让他们领证的真正担心说出来,孟添听着反应平静,唯一对顾若受着伤需要人照顾这事起了波澜,他偏头看了眼顾若。
“结婚本来就要领证,什么时候我都可以,没有意见,只是这事还要看若丫想法,我也不想委屈了她。”
“婶子这两天没有时间,我回去和二娘商量.......”
“我同意。”
送完人,孟添在门口站了会儿,抬手看一眼时间,已经快十二点了,他转身回了顾若屋,打算和她说一声,回去一趟,下午再和孟二婶一道过来。
刚进屋走到床边,开口说了一句,先前消失不见人影的赖桂枝出现在了门口,看一眼屋里,有些呐呐的一声:“忠大爷走了?”
“我刚才去烧了点开水,还说给他冲杯白糖开水。”
人哪次来她给端过水啊。
当着孟添的面顾若忍耐着没有拆穿她,也懒得理她,她抬头问道孟添:“你要回去了吗?”
“嗯,”孟添点了点头。
“早上孟龙来叫过我,让我去一趟,说是二娘找我有事,我去街上了,和他说晚些过去。”
孟添说着,顿了顿,他看向赖桂枝,“婶子下午在家吗?”
“我和二娘一起过来。”
赖桂枝就是为这事来的,听到这话,她脸色迟疑了下,“有时间是有时间,就是……”
“婶子是有什么问题吗?”
赖桂枝一脸为难,孟添看着她不得不问一句。
“也不是什么问题。”
赖桂枝支吾着回一声,眼睛看了一眼顾若,片刻,她说:
“小添,你能先和若丫去领证吗?”
第17章 新的家人他等这一天已经太久了,不娶……
“先领证?”
赖桂枝的话突然,屋子里,孟添凝起眉问一声,随即看向了顾若。
顾若弄不清楚赖桂枝又想弄什么,她抬起脸眼睛盯向赖桂枝,“你又想做什么?”
“没有,我没有想做什么。”
赖桂枝现在最怕顾若生气,怕刺激到她,又干出烧房子的事,顾若一盯过来,她赶紧一声,过了会儿,她硬着头皮走进屋,站在房间门靠窗的位置,和顾若解释道:
“是家里太乱了,你哥房间现在还没收拾,堂屋,我和你爸的房间,小添二娘过来咱们一个坐的地方都没有,还有,”
赖桂枝看着顾若顿了下,过了会儿才继续说:“还有你哥那儿,你爸那个人你知道,自己吃喝拉撒有时候都要我伺候,他哪里会照顾人,原来指望着你二舅帮下忙,但现在,那朱凤美和那姓常的两个杀千刀的,回去不把赌场的人引去医院都不错了,我还得去想办法赶紧给你哥转个院或者换个病房。”
赖桂枝说着,神情也焦虑起来,她是真担心在医院的儿子,不过她想让孟添顾若直接领证,不止这一两个原因。
最重要的是,她担心孟添二娘李巧银不会答应。
顾家和孟家多少是有点旧怨在的,当年孟家遭难,正遇到分田。
顾良才那会儿手里的木匠活没有以前多了,身边的徒弟不止离开了,还另起炉灶和他抢起生意,收入减少,就想从其他方面补进。
田地是农民的根本,顾良才当年还饿过肚子,他更看重,自然想分得越多越好。
可盘山村坡地,山地多,水田少,想分到足够的水田种水稻,只能用些手段了。
盘山村有张姓,顾姓,肖姓,孟姓几大姓,几大姓里,原来孟姓出了个在铁路局的孟广瑞,相对有权,还安排了好些姓孟的去铁路,粮站这些地方上班,顾姓手里相对有钱,每个姓顾的都会一点手艺活,顾良才是木匠,他那几个兄弟得了顾老头的传授会篾匠,附近村子的竹席,簸箕,竹筐背篓都出自他们。
然后就是张姓肖姓,张姓里有个村支书,肖姓里有个大队会计和妇女主任,几大姓各有所长,同姓之间也都团结得很,想从里面啃出一块儿肉很难,甚至一个不注意会让自己割肉。
但这时候,转机出现了。
孟广瑞在铁路上被调查了。
罪名很重,洗清不了这一辈子都要进去,还会牵扯很多人。
孟广瑞洗不干净自己,为自证清白,他卧轨了。
只是他大概死也没想到,他的死不但没把自己洗清,还背下了所有罪名,他人还没收敛,他带出去孟家人全部降职的降职,丢工作的丢工作。
和他关系最近的妹夫被抓住一小把柄直接进去了,二弟孟广德夫妻也分别丢了工作,回了乡下种田。
孟家一下弱下来了。
顾良才就在这时联系了肖家,张家几个说得上话的商量分田的事。
几乎在孟家人还没从愁云惨淡里反应过来,村里的田地山地坡地就全部分好了,肖,顾,张三姓占了村里大部分的水田,分给孟姓的全
部是些旱田,瘦田,坡地,沙地。
孟姓呢,也绝,当初孟广瑞那么照顾孟家人,能帮忙安排工作,给予帮忙的,他都安排了,他一倒下,孟姓人就把没分到好田地的事怪到他头上。
迁怒的关系,也想填补损失,这群人就想以孟广德夫妻多年不在村里,几个孩子原来吃的城市户口口粮名义,不给他们分田。
而孟添那边,孟广瑞当初不知道是不是预料到自己会不好,孟添和吴芳禾的户口他都留在村子里的,铁路上分了房,他也大方让给更困难的人家,让他们住在村里。
这样的情况,按理孟添可以分到两个人的田地,他一个半大孩子,吃不了多少,要是能分到两个人的田地,大伙帮他搭把手,日子也能过下来。
可孟姓里的一些人,却不给分,说吴芳禾本来就是知青来的,她现在人跑了,户口就该挪出去,不该占一份田地。
还说孟添一个小孩子,懂什么插秧,别浪费了,连旱田都不愿意给他分。
要不是李巧银从哪里提前得到消息,拎着菜刀跑到村支书家要抹脖子,还给自己见了血,他们两房会一块儿田地都得不到。
而就算他们闹了,最后也没得到几块田。
孟添那个时候饿得每天只能往山上跑。
若丫当初为了这事还偷她哥的口粮去救济人。
原本救济就救济了,她把她打一顿就算了事,结果这丫头还骂他们丧良心,说他们夺了孟家的田,吃人血馒头。
做坏事的人心虚,她问若丫从哪儿知道的,她也不说。
最后她想来想去只能是李巧银那边告诉的。
不想认下这事,她才拉着若丫上孟家闹了一场。
这事李巧银估计一直记得,后面见到她,一点小问题都能呛她一顿。
她甚至怀疑,当年李巧银本来不知道分田的内里,她上门闹了才露了底。
夺人田地和要人命没区别,村里为一个田坎都能打得头破血流,更何况是人全家人的口粮,还逼得人人到中年出去外面谋生。
要是她,她会恨不得这家人早点全家死绝,怎么可能允许自己侄儿娶,拼了命也要拦着。
她先前在田坎上,那么轻易受朱凤美怂恿,也是顾虑到这一层。
实际要不是早上若丫那一把火,让她实在害怕了,孟添也算有出息,她根本不会点头同意这事,可能点头过后也会后悔,只是朱凤美和常军做事太绝,彻底堵死了她后悔的可能。
她现在没得选了,明天就是和赌场那边约定还债的日子,若丫和孟添不成也得成。
她也是刚才在房间看忠老头给若丫治伤,看着孟添对若丫那一眼不错的样子,突然想到顾孟两家的恩怨上。
再想到李巧银那个眼里揉不得沙子,还可能知道很多的女人,她忽然感到不安起来,万一她死活不同意,坚决要让孟添断了对若丫的心思该怎么办?
孟添十岁以后就没了爹妈,李巧银两口子虽然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没有把人养在身边,但也算看顾孟添长大,孟添亲人又不多,难保他不会动摇。
心里乱得很,她在房间里待不下去,干脆去了厨房,最后想来想去,她想到这么一招先领证的法子。
“若丫,妈知道今天妈让你伤透心了,妈心里也不好受。”
赖桂枝说着,抬手擦了把眼,“妈刚才在厨房想清楚了,彩礼钱妈不多要,按村里正常的来就好了。”
“只是赌场那债不管咋来的,那群人咱们惹不起,还得还,总不能连个窝都没有,这三千,就当妈问小添借的。”
“加上之前那七百,一共三千七,妈给小添写张欠条,等你哥出院,我去队里赊猪崽过来养,我现在养猪算是有经验了,这回多养几头,卖掉大肥猪就把钱给你寄去,你看行吗?”
赖桂枝说完,期待的看向了顾若。
顾若低垂着脸没吭声,如果是昨天晚上,她求她的时候,或者今天早上,她们追到大路上,赖桂枝说出这番话,她肯定会触动,但现在,她心里平静到没有一点波澜。
她不是因为爱她选择了她。
是因为她和朱凤美那边翻了脸,没路走了,也怕她,才选择了她。
有什么好触动的。
她甚至感到恐惧。
恐惧三千块已经满足不了她了。
欠条,她赖桂枝可以写一张欠条,就可以写十张,百张。
她还得起吗?
还不起,她们又能拿她怎么办。
这些年她写出去的欠条还少吗?总共还过几笔?
周围邻居不借他们家钱,那也是她有借无还造成的。
“小添,你说呢?”
顾若不回她,连看都不看她一眼,赖桂枝失望无比,转头又看向孟添,须臾,她像是做下什么决定,声音微微加重。
“你要是愿意的话,明天我就把户口本身份证给若丫,明早你们就去领证。”
顾若听到这话抬起了眼。
“明天?”孟添也在这时眉梢微动了动。
“是,明天。”
赖桂枝看出孟添的意动,她忍不住上前两步。
“我看黄历上也说明天是个好日子。”
赖桂枝说完,手在身前围的围裙上抹了抹,脸上又露出一点迟疑和为难。
“还有就是,若丫现在手脚都受了伤,我要去医院的话没办法照顾她,恐怕要多劳烦你,如果没有定下,别人看到难免说闲话,对你对若丫影响都不好。”
赖桂枝的话都在劝他们领证,却没把她急切想让他们领证的真正担心说出来,孟添听着反应平静,唯一对顾若受着伤需要人照顾这事起了波澜,他偏头看了眼顾若。
“结婚本来就要领证,什么时候我都可以,没有意见,只是这事还要看若丫想法,我也不想委屈了她。”
“婶子这两天没有时间,我回去和二娘商量.......”
“我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