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他停了一停,过了半刻缓慢地吸了一口气,身形晃晃悠悠的,忽然倒退了半步。
傅行州在侧一把扶住他,这才见他满脸都是泪痕,哽咽得说不下去。他伸手将阎止的眼泪轻柔地擦下去,扶在臂中轻轻拍了拍。后者掩面难言,向着窗子转过脸去。
傅行州却转身面向书桌,也一拱手道:“国公爷在上容禀,今日叨扰,特为冒昧。内子历京中、各州诸事,平乱局,除奸恶,尽臣子之能事,付冰心予河山,俯仰无愧于朝堂门楣,万望国公爷不要苛责于他。然前路一径艰险,暗夜无明,但求英灵引路,先祖护佑。”
他说罢,躬身一拜到底,长揖不起。
窗外清风拂动,天际忽的拨云见月,明光朗朗地透过窗棂,轻柔地照在两人身上。阎止望着那一点月色,一时之间再难自抑,眼泪顺着脸颊滚滚而落,一颗一颗地像灼烫一般,滴在傅行州的领口与肩上。
清风吹拂着园中的荷塘,清幽的荷香漫漫地飘过来,像抚慰一般似的,让人心中的迷惘与惶恐,也渐渐消退下去了。
两人在这融融的月色下偎着,傅行州偏头用下巴蹭了蹭他的额角,轻声道:“凛川,听我说。”
阎止想要抬起头来,傅行州却没让他动,手上用了点力将他按在颈侧,抚摸着他的乌发,声音放低了些:“我离京后,禁军的豹营和虎营,以及左右锋卫,你都可随意调遣。禁军我查人时也换人,如今换得差不多了,若是再有半个月,会更周全一些。我会留下一支傅家亲卫,黎总兵也会留下一队亲兵,护卫在你和王爷身边。城中兵力,再兼程朝、霍白瑜、孙可用几人,已有守城之力。他日金殿如见刀兵,只管调兵遣将便是。”
阎止偏头靠在他肩上,双眼看着窗外的月色,心中分不清甘甜与苦涩,只道:“京城的事情你不用担心,小心一些,早日回来。”
平王府内灯火通明,正屋里静得没有一丝声音。
下午时阎止匆匆进宫去了,厉成峰不便多留,致了意也跟着退出去了。屋里只留了两人隔着屏风,相对着发怔,谁也不肯先开口。
萧翊清胸口闷痛,忍得受不住了,忽的用力一捶床榻,躬身爆出一连串咳嗽。他掩着嘴,撑着榻晃晃悠悠地站起身来,想要夺门而出。
黎越峥一把抱住他,又控着力道怕攥坏了他,心里一时又气又疼,问道:“为什么躲着我?”
萧翊清避无可避,只能抬眼看他。见他双目细细密密的都是红血丝,不知是多少个深夜不眠不寐。他难堪地撇过脸去,半天才喘平了气,断断续续地说:“黎元昼,你放开我。”
黎越峥扳过他的脸,终于看进他的眼睛里。两人明明日日都见,唯有这几日互相冷着,再相拥之时却如同隔了数年一样。
他没想过短短几日人能瘦成这样,抱在怀里轻飘飘的,几乎像一片叶子。又带着憔悴疲惫,一双眼睛却亮的惊人。他不想看这样的一双眼睛,剔透美丽,又像将要燃尽的灯烛。
他心中不忍,只是更漏如摧,没有再给他更多的余地。
黎越峥的手几乎开始发抖了,盯着那一双美丽的眼睛,像求什么似的又问了一次:“为什么躲着我?”
萧翊清不愿失态,嘴唇颤动快要说不出话来,只能垂下眼睛躲避他:“……你也听见了。”
“听见什么,”黎越峥死死的盯着他,几乎是带着怨恨,“是毒药,还是命数。萧翊清,你觉得我怕什么?十三年了,有什么是我听不得的?说话!”
萧翊清用力地抿着下唇,胸膛剧烈地起伏着,但无论是哽咽还是啜泣,什么声音都不肯发出来。他竭力向侧面撇过脸去,眼角在急剧的喘息下泛着嫣红,一滴眼泪从这片嫣红中间落了下来。
黎越峥一下子松了手,将他抱起来放回榻上,靠在自己怀里,轻轻地道了一声歉。萧翊清鼻尖萦绕着熟悉而安心的香气,此时又卸了力,意识很快昏沉起来。
他在迷蒙之间睁开眼,眼神迷茫地落在黎越峥身上,只觉得手被握住了。他望着黎越峥的眼睛,又像是什么也没看见,自顾自一般喃喃地说:“不该让你跟着我去泉州。镜花水月皆幻梦,人世枉然空消磨,是我耽误了你。我对不住你……对不住……”
黎越峥把他抱起来,严密地拢在怀里,凑在他耳畔轻轻地:“当日你我大婚盟誓,还记得我对你说了什么吗?今生今世得一日便守一日,生死与共、同进同退,到何时何地都是一样的。你当时答应了我,还记得吗?”
萧翊清迷迷糊糊地讲话,不知是不是已在梦里,低声应着说:“……元昼。”
黎越峥低头吻着他的额头,热泪一行接着一行,数不尽似的落下来。但是他什么也做不了,只是搂紧了怀中的人:“睡吧……睡吧。”
月至中天,平王府外兵马集结,号角鸣过三遍,即将要开拔了。府门外八盏灯笼悉数点亮。非大年节,平王府门外不起这样的阵仗,除非是遇了大事。
黎越峥点完了兵,唤副官回身牵马,回头向平王府的门楣看了又看。马鸣未至,他却见有人从门里走出来。
萧翊清一手由阎止扶着,跨了门槛慢慢地走出来。身侧的管家端着一个托盘,里面放着一双臂缚,边上是一杯酒。
他按了按阎止的手示意稍待,自己走上前去,展了臂缚给黎越峥戴上,又在底部细心地打起了结。他将另一侧也戴好了,再将打结时,却被一把抓住了手。
“阿清,等着我回来。”黎越峥一瞬不瞬地望着他,声音轻得只有嘴唇翕动,“不论是天涯海角,黄泉碧落,我都跟着你去。”
“我知道,”萧翊清为他打好了结,又拿起酒杯来,双手捧着奉给他,笑了笑,“黎总兵,早日凯旋而返。”
黎越峥难掩心中哀恸与痛苦,接过来一饮而尽,躬身用力地抱住了他。他蹭着萧翊清的脸,轻声地说:“阿清,我……”
萧翊清没有再说什么,只是伸出双手轻轻地环过了他,在相依的片刻间闭上了眼睛。
车马喧嚣而走,萧翊清撑着阎止的手,久久地站在府门外一直望着远处,直到最后一行人也消失不见。
轰——
炮火重重地砸在兖州的城墙上,如同天旋倒转,砂石簌簌而落。傅行川纵马挥旗,两侧副将立刻高声通传:“后撤!不要恋战。”
他一声号令还未传毕,只见一枚火炮如烈阳般从天而降,落地轰的一声炸开,热浪将一队兵马掀翻再又撕碎,西北军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萧临彻与裴应麟两人勒马站在山坡上,远远地望着兖州城楼下的战场,正闲闲地聊着。
正当午时,空气炽热无风。萧临彻提了提缰绳,问道:“折子递回京中已有七八天了,你觉得效果如何?”
裴应麟侧头看向他,笑道:“殿下的折子写的有理有据,那章阅霜无力为自己翻案,这桩案子是板上钉钉的事。待兖州战事一结束,把珈乌从北关送出去,我们就能回京了。”
“恐怕未必啊,”萧临彻摇了摇头,叹道,“京中恐怕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容易。阎止把我发到兖州来,就是为了推动衡国公的旧案。但是他这么做,不止是为了逼迫我,更是要挑动父皇对我的看法。朝堂制衡,攻心之术,他学的可真好啊。”
裴应麟问:“那殿下打算如何处理?”
“母妃那边还有几个人可用,但是一群庸才,哪里比得上与阎凛川相抗,现在没人能帮得上我的忙,”萧临彻道,“杨淮英被他下了大狱,那老东西跟蚌壳似的,撬是撬不开的,但用力一击就会粉身碎骨。他供出了瞻平侯,你我就要被动了。”
裴应麟没说话,牵着马缰望向战场,无言地思忖着。
萧临彻又道:“你知道皇上为什么要复他的世子之位吗?”
裴应麟疑惑道:“不是平王去讨要来的吗?”
萧临彻嗤笑道:“父皇不想给,谁能要得来。阎止有句话没说错。父皇待我荣华也罢,礼遇也好,他从没信任过我。复了世子之位,还是皇子不中用的缘故。”
裴应麟看了看他,又温声劝道:“殿下久在兖州,那珈乌终日叽叽喳喳的,自然吵得人头疼。殿下是亲王,前路自然在京城,岂是一个世子就能拦路的,切不要因为一点旧事就灰心了。”
萧临彻望着远处,停了停又说:“我幼时不得看重,处处待遇都比不上太子,哪一步不是我争出来的?后来又出入陪都,皇上从未给过我恩宠与照拂,我得到的一切东西,都是伸手抢来的。到了如今,即便成了亲王,也是一样的。”
“既然如此,”裴应麟笑道,“殿下做什么我都跟随,在所不辞。”
萧临彻转过头看他。裴应麟一身白衣,跨着白马,带着点笑意看向他,一如两人纵马逃出陪都的夜晚。
他心里忽而一展,像被旷野涤荡了心神。随即抬手搭弓张弦,单眼瞄准,指向了不远处的傅行川。
傅行州在侧一把扶住他,这才见他满脸都是泪痕,哽咽得说不下去。他伸手将阎止的眼泪轻柔地擦下去,扶在臂中轻轻拍了拍。后者掩面难言,向着窗子转过脸去。
傅行州却转身面向书桌,也一拱手道:“国公爷在上容禀,今日叨扰,特为冒昧。内子历京中、各州诸事,平乱局,除奸恶,尽臣子之能事,付冰心予河山,俯仰无愧于朝堂门楣,万望国公爷不要苛责于他。然前路一径艰险,暗夜无明,但求英灵引路,先祖护佑。”
他说罢,躬身一拜到底,长揖不起。
窗外清风拂动,天际忽的拨云见月,明光朗朗地透过窗棂,轻柔地照在两人身上。阎止望着那一点月色,一时之间再难自抑,眼泪顺着脸颊滚滚而落,一颗一颗地像灼烫一般,滴在傅行州的领口与肩上。
清风吹拂着园中的荷塘,清幽的荷香漫漫地飘过来,像抚慰一般似的,让人心中的迷惘与惶恐,也渐渐消退下去了。
两人在这融融的月色下偎着,傅行州偏头用下巴蹭了蹭他的额角,轻声道:“凛川,听我说。”
阎止想要抬起头来,傅行州却没让他动,手上用了点力将他按在颈侧,抚摸着他的乌发,声音放低了些:“我离京后,禁军的豹营和虎营,以及左右锋卫,你都可随意调遣。禁军我查人时也换人,如今换得差不多了,若是再有半个月,会更周全一些。我会留下一支傅家亲卫,黎总兵也会留下一队亲兵,护卫在你和王爷身边。城中兵力,再兼程朝、霍白瑜、孙可用几人,已有守城之力。他日金殿如见刀兵,只管调兵遣将便是。”
阎止偏头靠在他肩上,双眼看着窗外的月色,心中分不清甘甜与苦涩,只道:“京城的事情你不用担心,小心一些,早日回来。”
平王府内灯火通明,正屋里静得没有一丝声音。
下午时阎止匆匆进宫去了,厉成峰不便多留,致了意也跟着退出去了。屋里只留了两人隔着屏风,相对着发怔,谁也不肯先开口。
萧翊清胸口闷痛,忍得受不住了,忽的用力一捶床榻,躬身爆出一连串咳嗽。他掩着嘴,撑着榻晃晃悠悠地站起身来,想要夺门而出。
黎越峥一把抱住他,又控着力道怕攥坏了他,心里一时又气又疼,问道:“为什么躲着我?”
萧翊清避无可避,只能抬眼看他。见他双目细细密密的都是红血丝,不知是多少个深夜不眠不寐。他难堪地撇过脸去,半天才喘平了气,断断续续地说:“黎元昼,你放开我。”
黎越峥扳过他的脸,终于看进他的眼睛里。两人明明日日都见,唯有这几日互相冷着,再相拥之时却如同隔了数年一样。
他没想过短短几日人能瘦成这样,抱在怀里轻飘飘的,几乎像一片叶子。又带着憔悴疲惫,一双眼睛却亮的惊人。他不想看这样的一双眼睛,剔透美丽,又像将要燃尽的灯烛。
他心中不忍,只是更漏如摧,没有再给他更多的余地。
黎越峥的手几乎开始发抖了,盯着那一双美丽的眼睛,像求什么似的又问了一次:“为什么躲着我?”
萧翊清不愿失态,嘴唇颤动快要说不出话来,只能垂下眼睛躲避他:“……你也听见了。”
“听见什么,”黎越峥死死的盯着他,几乎是带着怨恨,“是毒药,还是命数。萧翊清,你觉得我怕什么?十三年了,有什么是我听不得的?说话!”
萧翊清用力地抿着下唇,胸膛剧烈地起伏着,但无论是哽咽还是啜泣,什么声音都不肯发出来。他竭力向侧面撇过脸去,眼角在急剧的喘息下泛着嫣红,一滴眼泪从这片嫣红中间落了下来。
黎越峥一下子松了手,将他抱起来放回榻上,靠在自己怀里,轻轻地道了一声歉。萧翊清鼻尖萦绕着熟悉而安心的香气,此时又卸了力,意识很快昏沉起来。
他在迷蒙之间睁开眼,眼神迷茫地落在黎越峥身上,只觉得手被握住了。他望着黎越峥的眼睛,又像是什么也没看见,自顾自一般喃喃地说:“不该让你跟着我去泉州。镜花水月皆幻梦,人世枉然空消磨,是我耽误了你。我对不住你……对不住……”
黎越峥把他抱起来,严密地拢在怀里,凑在他耳畔轻轻地:“当日你我大婚盟誓,还记得我对你说了什么吗?今生今世得一日便守一日,生死与共、同进同退,到何时何地都是一样的。你当时答应了我,还记得吗?”
萧翊清迷迷糊糊地讲话,不知是不是已在梦里,低声应着说:“……元昼。”
黎越峥低头吻着他的额头,热泪一行接着一行,数不尽似的落下来。但是他什么也做不了,只是搂紧了怀中的人:“睡吧……睡吧。”
月至中天,平王府外兵马集结,号角鸣过三遍,即将要开拔了。府门外八盏灯笼悉数点亮。非大年节,平王府门外不起这样的阵仗,除非是遇了大事。
黎越峥点完了兵,唤副官回身牵马,回头向平王府的门楣看了又看。马鸣未至,他却见有人从门里走出来。
萧翊清一手由阎止扶着,跨了门槛慢慢地走出来。身侧的管家端着一个托盘,里面放着一双臂缚,边上是一杯酒。
他按了按阎止的手示意稍待,自己走上前去,展了臂缚给黎越峥戴上,又在底部细心地打起了结。他将另一侧也戴好了,再将打结时,却被一把抓住了手。
“阿清,等着我回来。”黎越峥一瞬不瞬地望着他,声音轻得只有嘴唇翕动,“不论是天涯海角,黄泉碧落,我都跟着你去。”
“我知道,”萧翊清为他打好了结,又拿起酒杯来,双手捧着奉给他,笑了笑,“黎总兵,早日凯旋而返。”
黎越峥难掩心中哀恸与痛苦,接过来一饮而尽,躬身用力地抱住了他。他蹭着萧翊清的脸,轻声地说:“阿清,我……”
萧翊清没有再说什么,只是伸出双手轻轻地环过了他,在相依的片刻间闭上了眼睛。
车马喧嚣而走,萧翊清撑着阎止的手,久久地站在府门外一直望着远处,直到最后一行人也消失不见。
轰——
炮火重重地砸在兖州的城墙上,如同天旋倒转,砂石簌簌而落。傅行川纵马挥旗,两侧副将立刻高声通传:“后撤!不要恋战。”
他一声号令还未传毕,只见一枚火炮如烈阳般从天而降,落地轰的一声炸开,热浪将一队兵马掀翻再又撕碎,西北军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萧临彻与裴应麟两人勒马站在山坡上,远远地望着兖州城楼下的战场,正闲闲地聊着。
正当午时,空气炽热无风。萧临彻提了提缰绳,问道:“折子递回京中已有七八天了,你觉得效果如何?”
裴应麟侧头看向他,笑道:“殿下的折子写的有理有据,那章阅霜无力为自己翻案,这桩案子是板上钉钉的事。待兖州战事一结束,把珈乌从北关送出去,我们就能回京了。”
“恐怕未必啊,”萧临彻摇了摇头,叹道,“京中恐怕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容易。阎止把我发到兖州来,就是为了推动衡国公的旧案。但是他这么做,不止是为了逼迫我,更是要挑动父皇对我的看法。朝堂制衡,攻心之术,他学的可真好啊。”
裴应麟问:“那殿下打算如何处理?”
“母妃那边还有几个人可用,但是一群庸才,哪里比得上与阎凛川相抗,现在没人能帮得上我的忙,”萧临彻道,“杨淮英被他下了大狱,那老东西跟蚌壳似的,撬是撬不开的,但用力一击就会粉身碎骨。他供出了瞻平侯,你我就要被动了。”
裴应麟没说话,牵着马缰望向战场,无言地思忖着。
萧临彻又道:“你知道皇上为什么要复他的世子之位吗?”
裴应麟疑惑道:“不是平王去讨要来的吗?”
萧临彻嗤笑道:“父皇不想给,谁能要得来。阎止有句话没说错。父皇待我荣华也罢,礼遇也好,他从没信任过我。复了世子之位,还是皇子不中用的缘故。”
裴应麟看了看他,又温声劝道:“殿下久在兖州,那珈乌终日叽叽喳喳的,自然吵得人头疼。殿下是亲王,前路自然在京城,岂是一个世子就能拦路的,切不要因为一点旧事就灰心了。”
萧临彻望着远处,停了停又说:“我幼时不得看重,处处待遇都比不上太子,哪一步不是我争出来的?后来又出入陪都,皇上从未给过我恩宠与照拂,我得到的一切东西,都是伸手抢来的。到了如今,即便成了亲王,也是一样的。”
“既然如此,”裴应麟笑道,“殿下做什么我都跟随,在所不辞。”
萧临彻转过头看他。裴应麟一身白衣,跨着白马,带着点笑意看向他,一如两人纵马逃出陪都的夜晚。
他心里忽而一展,像被旷野涤荡了心神。随即抬手搭弓张弦,单眼瞄准,指向了不远处的傅行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