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从户部查到的,臣让他们留意孙殿和的动静,有发现便告诉我。这是他们中午刚刚报上来的。”言毓琅道。
大概是由于萧临衍平日甚少过问这些事,言毓琅闻言便追问了一句:“殿下,怎么了?”
萧临衍只觉得有丝异样,但这感觉转瞬即逝,他很快便忘却了,挥挥手道:“那你预备怎么做呢?”
言毓琅笑道:“之前孙殿和不是曾经欺压佃户吗。不出三天,这件事就会有人告上京来的。”
几天之后。
天色擦黑,马府门前依次上了灯。一排红亮亮的灯笼在黑色屋檐下渐次亮起,看着很是喜庆。
阎止觉得眼前这红彤彤一片很是愉悦,便有些走神,凝神看着那点灯人。
他忽听身边大门开合,又见门房从中走出,恭敬地向里一请道:“傅小将军,阎先生,里面请。”
马诘早已在正厅等着。此时天色还不算晚,他便只穿一身绛红色便服。
他举着一副眼镜靠在灯下,手里拿着一本书。他凑上前仔细看一会儿,过半天才眨眨眼睛,然后再翻过一页,读的很慢。若不是身后宅院深深,他这幅样子几乎和普通富贵人家里的老头没什么区别。
听得傅行州两人进屋来,马诘把眼镜放在一边,笑着起身相迎。三人寒暄一阵,又在书房落了座。
马诘为两人看茶,又向傅行州道:“当日下朝路上,老夫问将军为何不主动请缨,将军说日后与我详谈。你此番与阎先生同来,可是为了此事?”
“正是。”傅行州道,“马大人有此问,我也开门见山。紫菱一战,如非陛下受命,我傅家不会请战。”
马诘一顿,随即了然。他不着痕迹地看了一眼旁边的阎止,笑道:“傅小将军自有谋略,老夫佩服。但既如此,将军又因何事前来呢?”
傅行州道:“傅家虽不请战,但对边境之事不能坐视不理。眼下京城,太子与瞻平侯为了出战人选相争正急,马大人觉得,哪一方推举的人更好呢?”
马诘闻言沉吟,捻着胡须没说话。说起选人出战,无论是哪一方举荐,都要先从兵部过一道。这几人的履历他老早就看过,他左挑右看,实在是觉得都差得远。
这也是为什么,他试探性地去打听傅行州的口风。他原本想如果傅行州请缨,兵部或许能帮着说几句话。
马诘苦笑:“老夫选不出合适的人来。”
傅行州一笑:“那我便为马大人举荐一人。扈州将军,杜靖达。”
马诘听了只觉得这名字熟悉。他凝神思索片刻,才想起前几日部里收上来的折子里,有一道论紫菱军备的。他当时看完不由得击节叫好,战略得当语言畅达,让他读过又想再看,当下便起了爱才之心。
“我知道他。”马诘笑道,“我看过他写的折子,若论武备思路,可不输你傅小将军当年啊。”
阎止闻言轻轻抿了口茶,将嘴角的一丝笑意藏起来。
傅行州更是知道其中缘故,他敛下心中所想,又道:“我在扈州时,曾与杜靖达有几面之缘。此人治军严谨,令行禁止,只是为人上稍固执了些。他曾于扈州几次迎战,皆是获胜。所以如今来看,推举他去当属合适。”
马诘听得连连点头,忙吩咐人传信去把杜靖达的折子找出来。他明日看过,再在部中商议。
下人领命而去。侍女借着这个空档换了一轮新的茶水上来,而后悄悄退出门去,侍立在旁边。
屋中灯影摇动,马诘向对面一请,又问道:“傅小将军,老夫请教。如今北面防线全在西北军手中。但仍突袭骚扰不断。不知你有没有什么想法,我朝北面御敌当如何提防?”
傅行州听他此问,便想起傅勋此前曾说,西北军在西侧营遭到突袭的事情。他将此处与紫菱三县在脑中大致一连,便是国境北面最远的一条边线。
如此一想,他便越发觉得此问沉重。
傅行州道:“在我父亲回来之前,我军曾遭到一次突袭,大哥因此事至今仍留在军中。马大人,这件事您听说了吧?”
“自然。”马诘凝重道,“傅帅连夜向京中递折子呈报军情,十三封战报一封接着一封,老夫看罢都觉得惊心啊。”
傅行州难掩忧虑,又道:“遇袭之地虽为一处,但西北边界线却完整连绵,须要同等视之。紫菱三县是防线最东侧的要塞枢纽,如果此处出了纰漏,整条边界线便处于危险之中。”
“如今父亲与我都在京中,西北唯有大哥一人,实在是不容疏失。”傅行州道,“太子与瞻平侯争夺出战人选,是只顾眼前之胜,而忽略长远防线的考虑。若长此以往,北部防线难保稳固,几代人的心血也会付之东流的。”
书房里静静的,唯有烛火偶尔的噼啪声。
阎止侧头,向身边年轻的将军看过去,只见他一张脸轮廓分明,在剪影下更显得鬓如刀裁。他神情严肃而恳切,满心满眼尽是家国军事,手足情谊。不远处的烛火映在他眼中,却显得他目光灼灼生辉。
马诘听出他话有千钧,也不免心中忐忑。便轻轻点头道:“我知道。傅将军放心,老夫会找个机会劝劝皇上的。”
傅行州一扬手中的茶杯。马诘却深深地想着他的话,手指搭在杯口来回逡巡着,显然是走神了。
“马大人。”阎止开口道,“大人还因何事忧虑?”
马诘闻言,却苦笑起来:“我在想杜将军的事情。眼下瞻平侯风头强劲,如火如荼。若是老夫此时举荐他,这一盆冷水泼上去,恐怕要不好办。”
“马大人不必担心。”阎止道,“孙殿和风头强劲,东宫怎么能容许,他们是一定会揪出错误来的。届时双方相争,各自说理,皇上自然会听取兵部的意见。”
第20章 结网
两天之后,禁中金殿。
京兆尹满面肃容地站在中央,手中是一叠厚厚的供状。文武百官分别站在两侧,皆噤声不语。殿前的热气一阵阵地吹进屋里,撩得人心生烦躁。
皇上坐在上首的几案之后,身子微微向前倾着,神情里压着隐约的怒气。他不自觉的伸手叩了叩桌面道:“接着说。”
京兆尹一拱手,朗声道:“孙殿和本想以低价收购这块地皮,遭拒后三番五次上门骚扰,竟驱使家丁将原主人打死。事发之后,主人一家进京告状,在城门外险被其杀害,幸而本官路过,才救下这母子。”
说罢,京兆尹霍然振袖,跪下道:“京畿重地,竟还有官大欺民的恶事!臣无能,还请皇上示下!”
瞻平侯闻阶站在右侧上首,看不出神色有何变化,心里却早把着京兆尹骂了上万遍。他心道这京兆尹上庭振振有词,看着大义凛然的样子,背地里不知得了东宫多少好处。
嘴上说着一心为民,这佃户饱受欺凌时怎不见他出头呢。
京兆尹门前救人一事,闻阶前一天晚上便听说了。他还来不及做什么,孙殿和便连哭带求的闯到侯府来,拉着他一顿赌咒发誓,说自己绝对没杀人。
“事到如今,那人还能是自尽的不成!”闻阶道。
“我不知道,我没指使过任何人去杀人。”孙殿和跪在地上,“那家丁只说出城进庄子里办事,谁知道他会干出这种事来啊,真的不是我指使他做的!我有什么必要!”
闻阶想着便心里发沉,侧身看向旁边。只见萧临衍一副看戏的神情,幸灾乐祸的神色藏都藏不住。
闻阶心里已经明白了八九分。在他身后,京兆尹也已经陈述完毕,只等皇上示下。
“孙殿和罢官,流徙。家丁拖去闹市杖杀。”皇上很快便宣了旨,“家人抚恤黄金三十两,从孙家扣。”
这惩罚对官严厉,对民却也冷薄。殿中众人噤若寒蝉,一时都默默低头,无人敢对天威。
皇上将朱笔放下,又问京兆尹道:“孙殿和所购买的田地分属何区?你去查查周围有没有类似事情,务必不要再发生。”
此节关键便是这件事。京兆尹伏地思忖着怎么回话,脊背上一点点地沁出冷汗来。
京兆尹暗自咬牙,下定决心道:“回皇上,这田地分属城郊海陵村。”
殿上寂静,京兆尹等了半晌,两股战战只觉得半条命都快耗掉了。终于听皇上道:“海陵村是衡国公的家田。朕抄没国公府时,没有没收他的田产,如今怎会遭人买卖?”
京兆尹心中的一块巨石落了地,知道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急忙叩首道:“臣不知,臣有罪。”
皇上瞥了他一眼,未置可否,却抬头道:“刑部何在?”
“臣在。”百官右侧,一紫衣官员出列。
“去查查阎珩的卷宗,看这块家田是谁处置的。”皇上道,“即刻归还回去。”
“是。”那官员领命,随即回队去了。
殿上再次安静下来。现下孙殿和被处置,派去前线的人选便再次被搁置下来。萧临衍偷偷看了看殿上的气氛,决定此时还是不要挑起这个话头。
大概是由于萧临衍平日甚少过问这些事,言毓琅闻言便追问了一句:“殿下,怎么了?”
萧临衍只觉得有丝异样,但这感觉转瞬即逝,他很快便忘却了,挥挥手道:“那你预备怎么做呢?”
言毓琅笑道:“之前孙殿和不是曾经欺压佃户吗。不出三天,这件事就会有人告上京来的。”
几天之后。
天色擦黑,马府门前依次上了灯。一排红亮亮的灯笼在黑色屋檐下渐次亮起,看着很是喜庆。
阎止觉得眼前这红彤彤一片很是愉悦,便有些走神,凝神看着那点灯人。
他忽听身边大门开合,又见门房从中走出,恭敬地向里一请道:“傅小将军,阎先生,里面请。”
马诘早已在正厅等着。此时天色还不算晚,他便只穿一身绛红色便服。
他举着一副眼镜靠在灯下,手里拿着一本书。他凑上前仔细看一会儿,过半天才眨眨眼睛,然后再翻过一页,读的很慢。若不是身后宅院深深,他这幅样子几乎和普通富贵人家里的老头没什么区别。
听得傅行州两人进屋来,马诘把眼镜放在一边,笑着起身相迎。三人寒暄一阵,又在书房落了座。
马诘为两人看茶,又向傅行州道:“当日下朝路上,老夫问将军为何不主动请缨,将军说日后与我详谈。你此番与阎先生同来,可是为了此事?”
“正是。”傅行州道,“马大人有此问,我也开门见山。紫菱一战,如非陛下受命,我傅家不会请战。”
马诘一顿,随即了然。他不着痕迹地看了一眼旁边的阎止,笑道:“傅小将军自有谋略,老夫佩服。但既如此,将军又因何事前来呢?”
傅行州道:“傅家虽不请战,但对边境之事不能坐视不理。眼下京城,太子与瞻平侯为了出战人选相争正急,马大人觉得,哪一方推举的人更好呢?”
马诘闻言沉吟,捻着胡须没说话。说起选人出战,无论是哪一方举荐,都要先从兵部过一道。这几人的履历他老早就看过,他左挑右看,实在是觉得都差得远。
这也是为什么,他试探性地去打听傅行州的口风。他原本想如果傅行州请缨,兵部或许能帮着说几句话。
马诘苦笑:“老夫选不出合适的人来。”
傅行州一笑:“那我便为马大人举荐一人。扈州将军,杜靖达。”
马诘听了只觉得这名字熟悉。他凝神思索片刻,才想起前几日部里收上来的折子里,有一道论紫菱军备的。他当时看完不由得击节叫好,战略得当语言畅达,让他读过又想再看,当下便起了爱才之心。
“我知道他。”马诘笑道,“我看过他写的折子,若论武备思路,可不输你傅小将军当年啊。”
阎止闻言轻轻抿了口茶,将嘴角的一丝笑意藏起来。
傅行州更是知道其中缘故,他敛下心中所想,又道:“我在扈州时,曾与杜靖达有几面之缘。此人治军严谨,令行禁止,只是为人上稍固执了些。他曾于扈州几次迎战,皆是获胜。所以如今来看,推举他去当属合适。”
马诘听得连连点头,忙吩咐人传信去把杜靖达的折子找出来。他明日看过,再在部中商议。
下人领命而去。侍女借着这个空档换了一轮新的茶水上来,而后悄悄退出门去,侍立在旁边。
屋中灯影摇动,马诘向对面一请,又问道:“傅小将军,老夫请教。如今北面防线全在西北军手中。但仍突袭骚扰不断。不知你有没有什么想法,我朝北面御敌当如何提防?”
傅行州听他此问,便想起傅勋此前曾说,西北军在西侧营遭到突袭的事情。他将此处与紫菱三县在脑中大致一连,便是国境北面最远的一条边线。
如此一想,他便越发觉得此问沉重。
傅行州道:“在我父亲回来之前,我军曾遭到一次突袭,大哥因此事至今仍留在军中。马大人,这件事您听说了吧?”
“自然。”马诘凝重道,“傅帅连夜向京中递折子呈报军情,十三封战报一封接着一封,老夫看罢都觉得惊心啊。”
傅行州难掩忧虑,又道:“遇袭之地虽为一处,但西北边界线却完整连绵,须要同等视之。紫菱三县是防线最东侧的要塞枢纽,如果此处出了纰漏,整条边界线便处于危险之中。”
“如今父亲与我都在京中,西北唯有大哥一人,实在是不容疏失。”傅行州道,“太子与瞻平侯争夺出战人选,是只顾眼前之胜,而忽略长远防线的考虑。若长此以往,北部防线难保稳固,几代人的心血也会付之东流的。”
书房里静静的,唯有烛火偶尔的噼啪声。
阎止侧头,向身边年轻的将军看过去,只见他一张脸轮廓分明,在剪影下更显得鬓如刀裁。他神情严肃而恳切,满心满眼尽是家国军事,手足情谊。不远处的烛火映在他眼中,却显得他目光灼灼生辉。
马诘听出他话有千钧,也不免心中忐忑。便轻轻点头道:“我知道。傅将军放心,老夫会找个机会劝劝皇上的。”
傅行州一扬手中的茶杯。马诘却深深地想着他的话,手指搭在杯口来回逡巡着,显然是走神了。
“马大人。”阎止开口道,“大人还因何事忧虑?”
马诘闻言,却苦笑起来:“我在想杜将军的事情。眼下瞻平侯风头强劲,如火如荼。若是老夫此时举荐他,这一盆冷水泼上去,恐怕要不好办。”
“马大人不必担心。”阎止道,“孙殿和风头强劲,东宫怎么能容许,他们是一定会揪出错误来的。届时双方相争,各自说理,皇上自然会听取兵部的意见。”
第20章 结网
两天之后,禁中金殿。
京兆尹满面肃容地站在中央,手中是一叠厚厚的供状。文武百官分别站在两侧,皆噤声不语。殿前的热气一阵阵地吹进屋里,撩得人心生烦躁。
皇上坐在上首的几案之后,身子微微向前倾着,神情里压着隐约的怒气。他不自觉的伸手叩了叩桌面道:“接着说。”
京兆尹一拱手,朗声道:“孙殿和本想以低价收购这块地皮,遭拒后三番五次上门骚扰,竟驱使家丁将原主人打死。事发之后,主人一家进京告状,在城门外险被其杀害,幸而本官路过,才救下这母子。”
说罢,京兆尹霍然振袖,跪下道:“京畿重地,竟还有官大欺民的恶事!臣无能,还请皇上示下!”
瞻平侯闻阶站在右侧上首,看不出神色有何变化,心里却早把着京兆尹骂了上万遍。他心道这京兆尹上庭振振有词,看着大义凛然的样子,背地里不知得了东宫多少好处。
嘴上说着一心为民,这佃户饱受欺凌时怎不见他出头呢。
京兆尹门前救人一事,闻阶前一天晚上便听说了。他还来不及做什么,孙殿和便连哭带求的闯到侯府来,拉着他一顿赌咒发誓,说自己绝对没杀人。
“事到如今,那人还能是自尽的不成!”闻阶道。
“我不知道,我没指使过任何人去杀人。”孙殿和跪在地上,“那家丁只说出城进庄子里办事,谁知道他会干出这种事来啊,真的不是我指使他做的!我有什么必要!”
闻阶想着便心里发沉,侧身看向旁边。只见萧临衍一副看戏的神情,幸灾乐祸的神色藏都藏不住。
闻阶心里已经明白了八九分。在他身后,京兆尹也已经陈述完毕,只等皇上示下。
“孙殿和罢官,流徙。家丁拖去闹市杖杀。”皇上很快便宣了旨,“家人抚恤黄金三十两,从孙家扣。”
这惩罚对官严厉,对民却也冷薄。殿中众人噤若寒蝉,一时都默默低头,无人敢对天威。
皇上将朱笔放下,又问京兆尹道:“孙殿和所购买的田地分属何区?你去查查周围有没有类似事情,务必不要再发生。”
此节关键便是这件事。京兆尹伏地思忖着怎么回话,脊背上一点点地沁出冷汗来。
京兆尹暗自咬牙,下定决心道:“回皇上,这田地分属城郊海陵村。”
殿上寂静,京兆尹等了半晌,两股战战只觉得半条命都快耗掉了。终于听皇上道:“海陵村是衡国公的家田。朕抄没国公府时,没有没收他的田产,如今怎会遭人买卖?”
京兆尹心中的一块巨石落了地,知道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急忙叩首道:“臣不知,臣有罪。”
皇上瞥了他一眼,未置可否,却抬头道:“刑部何在?”
“臣在。”百官右侧,一紫衣官员出列。
“去查查阎珩的卷宗,看这块家田是谁处置的。”皇上道,“即刻归还回去。”
“是。”那官员领命,随即回队去了。
殿上再次安静下来。现下孙殿和被处置,派去前线的人选便再次被搁置下来。萧临衍偷偷看了看殿上的气氛,决定此时还是不要挑起这个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