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娘 第77节
  孟氏又感叹:“若是五丫头在,咱们倒好了,她懂宗室规矩呢。”
  “谁说不是呢,可惜她现在正在坐月子,说起来,我过两天还要让她嫂子去看看她。”庾氏现在四个孩子,是哪个都要她操心,相比起来,舍娘其实已经是最不需要她操心的了。
  三人一齐进去,那襄王府自然是修的十分华美,太妃住的地方更是富丽堂皇,两个女官引着她们往前走过去。
  裴老夫人正要行礼,抬头往上看了一眼,人直接愣住了。
  她一直以为自己看错了,这个人,这个人,不是那姓花的贱妇吗?她怎么现在成了太妃了!裴老夫人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
  第70章 第70章第70章
  “你花祖母表现的可礼贤下士了,亲自搀扶起你祖母,还说老姐姐怎么不认得我了?行什么劳什子礼,该是她行礼才对,谢谢她把她两个孩子都照顾得好。”庾氏这样比较憨的人,说这样的事情都难得绘声绘色。
  舍娘笑道:“那老夫人怎么说?”
  庾氏连忙道:“她还能怎么说,一幅不愿意承情,又很难为情的样子,回去之后,就说要回老家。”
  “这可真是。”舍娘想花太妃对裴老夫人这般,并非是奴性,许多人觉得一朝得势后,就耀武扬威,那是那等全然没有心机城府之人,只知道发泄。
  真正身居高位者,绝对是让你难受的说不出话来,花太妃便是如此。以往你裴老夫人不容人,想赶走我,甚至对付我,可我如今身居高位,比你身份还高,胸怀比你还宽广,让你有苦难言。
  裴老夫人也的确是如此,她虽然一时闹着要回老家,可又想自己又没错,凭什么事自己回老家?当年费尽心机的人是姓花的,自己没什么好愧对她的。
  向嬷嬷认得花太妃,也是不由骇然,她还道:“老太太,当年咱们想让六姑娘嫁去襄王府,不会是她从中作梗吧?”
  “那就是了,姓付的是她老相好,我真是送鸡去狼窝了。那贱人还装模作样的,一幅宽宏大量的样子,我恐怕六房也早知道了,擎等着我出丑呢。”裴老夫人想来是又羞又气。
  她出来时,精神有些恍惚,都忘记问庾氏了。
  再找庾氏时,庾氏又去了庆王府。
  这样的事情裴老夫人也不好怎么和家里人说,说自己曾经恨之入骨的人现在高高在上了,别人怎么看她。
  这世上不是谁道理是对的,人家就相信你,大家都觉得地位高的人说的话是对的,做的事情也是对的。
  想到这里,裴老夫人反倒是十分不自在。
  丽娘自然也听说了,她立马杀来庆王府跟舍娘道:“那老婆子害了我一辈子,若不是她,我现在就是状元夫人了,就是不做状元夫人,我肯定也嫁的更好。”
  虽说她是在说裴老夫人不该操纵她的婚事,可舍娘还是劝姐姐:“你也真是的,现在孩子都生了几个了,还说这个做什么。若是被人传出去,你看王姐夫心里怎么想?”
  “知道了,我也就是气不过,倒是你做妹妹的还排揎起我来了。”丽娘知道妹妹说的是对的,还左右逡巡几遍。
  这样的闲事说完,舍娘倒是想:“如今爹已经是大理寺卿了,那位老夫人也没那么傻,跟她对着干。你平日也留心些,就怕她又在家里捣鬼。”
  别忘了,家里还有个霍
  氏呢?
  她这位前世的养母可谓是深藏不露的人。
  舍娘如今在坐月子,就是平日因为身份的关系,出去还要摆仪仗,很不方便。所以,也让丽娘多留意些。黄氏虽然是嫂子,到底她是后面嫁过来的,家里的许多事情她也并不知道,大家没有共同的经历,就更不好说了。
  哥哥可以和她说,但她们姐妹不好说。
  丽娘撸起袖子道:“你放心,反正我现下也没什么事儿,自然会盯着的。”
  这丽娘做旁的事情上兴许有限,但是在包打听一事上,还真没几个人能及得上她。舍娘见她这样,又觉得好笑。
  姐妹二人还说了些儿女经,她方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当然,一提起搞事情丽娘真是胳膊上走得马,但平日就看起来如弱柳扶风,这不,起身时还有点站不稳。
  “让你吃饭你也不吃,偏只看上我那肉酥锅巴,正好我吃的腮帮子疼,你都拿回去吧。”舍娘把这个姐姐也没办法。
  丽娘爱吃零嘴的毛病,是怎么也改不掉的,只是她现在不是单纯吃零嘴,还会正常吃饭,不会像以前那般拿着零嘴当正餐。
  等丽娘离开后,庆王妃从寿宁侯府回来了,她已然是筋疲力尽,在女儿面前她还必须得稳住女儿的情绪,但是回来之后,其实她也不知道怎么办?
  如果真的强迫吴挺把女人送走,那恐怕吴挺和女儿之间裂痕会越来越大,吴挺也说绝对不会偏爱谁,只是因为那女子曾经是家中表妹,无依无靠,不过是多给一口饭吃,也碍不着什么。
  她连忙把庆王喊来商量,庆王却道:“那人连个妾都不是,怎么这样的事情还要我们帮忙?”
  “王爷这是说什么话呢?”庆王妃觉得庆王未免对女儿的事情太不关心了。
  庆王负手而立:“家里一大摊子事情,她也是当家作主的人了,怎么一点小事还要我们出手。咱们是什么身份,没的跌份了。”
  庆王妃是个体面人,她也不愿意勒令女婿不纳妾,说白了,自己房里的事情终究要自己处置。她也没处说,只能等舍娘出月子,就过来说这事儿:“儿媳,我这几日有些累,想你妹妹生产时,你过去如何?”
  舍娘也不好不应,只是道:“也不知妹妹怎么样了?身子可还好?”
  “虽说见红了,但烧艾保胎也平稳了。”庆王妃道。
  舍娘抚了抚胸口:“这就好,生孩子犹如过鬼门关,我这心里就是担心呢。”
  见舍娘如此,庆王妃心想这儿媳妇除非好妒之外,倒也没有别的缺点,如今生了两个孙儿,管家也是从来都打理的好,上回也是她出的主意,索性一事不烦二主。于是,就把吴挺纳妾的事情说了,舍娘其实早就知道了,现在还装出刚知晓的模样。
  “要我说这个妾也先别管,既然送出去了,还接回来,那便是他的心上人。王爷如何说?不能挟制他吗?”这事儿肯定是男人找男人解决啊。
  庆王妃道:“你父王成日忙,哪里有机会理会这事儿啊。”
  这是又让自己解决小姑子的烂摊子,舍娘道:“既然如此,那妹妹怎么说?”
  “她当然是想把人送走了,可是吴姑爷不依啊。”庆王妃想若是走到以势逼人,那就是撕破脸了,况且庆王似乎也不赞成。
  舍娘听了也只道:“您就放宽心吧,一切好歹等妹妹生下孩子再说。”
  她刚出月子,自然也是畏寒,除了请安之外,旁的都不出门在家养着。一直这般过了月余,庆王妃有些不满,正和宫嬷嬷提起:“我和她说了宝应的事情,权当没说似的。”
  宫嬷嬷则道:“世子妃兴许身子骨也不是很好。”
  做婆婆的有几个真心心疼儿媳妇身体的,都是巴不得儿媳妇任劳任怨还不许抱怨出来,可舍娘不图一时夸奖,她有自己的安排。
  待开春后,她见郡主的产期快到了,方才过去寿宁侯府。
  这寿宁侯夫人并不怎么怕庆王妃,却有些怵这位世子妃,此时,她正笑眯眯的吃茶,还道:“我身子前些日子有些不舒服,您家下的帖子我也就没空过来,正好这几日舒坦了,就过来问您身好。”
  寿宁侯夫人道:“我还没恭喜世子妃又喜得麟儿。”
  一个儿子十分危险,两个儿子算是多了一份保障,外人都这般觉得,毕竟人家王府是真心有爵位传承。
  “我也不盼着孩子如何的文武双全,只盼着他们都安康就好。”舍娘笑道。
  二人吃过一盏茶,舍娘才起身:“我这就去看看郡主,我们姑嫂有些日子没见面了,我还怪想她的。”
  寿宁侯夫人陪笑:“应该的,应该的。”
  舍娘就先过去郡主那里,一路走来,在门口遇到了吴挺,吴挺忙行礼,舍娘微微颔首就进去了,吴挺见今日舍娘都没和她说话,不自觉摸摸鼻子。
  如今天气和暖了,郡主的屋子却还烧着炭盆,舍娘咳嗽了几声,“这屋里是不是太热了些?孕妇原本身体就容易燥热,也要稍微敞开些。”
  “郡主老是发冷,不让开。”小丫头们小心道。
  舍娘绕过紫檀屏风,进了内室,见郡主靠在床上,见了她话说的很客气:“嫂子,你来了,我不好起身跟你行礼了。”
  “你这肚子大着,正该好好养着,又起身做什么。我若非也是生产,早就该来看你了。”坐在床沿上,舍娘也是满脸心疼。
  其实郡主的身体问题反倒是不大,但是她得的是心病,可舍娘怎么可能帮她赶走人家家里的妾侍,先不说她不爱插手人家房里事,再者,人人都想做好人,想她做坏人,那不能够。
  故而,她只问了稳婆奶娘这些人,安嬷嬷很快替郡主答了,舍娘暗自点头:“您是积年的嬷嬷,又是郡主的乳母,我们也放心。既然这般,我就先走了,家里的二哥儿还小,我也不能离开太久。”
  见戏肉还没到,世子妃就要走,安嬷嬷忙道:“世子妃,您可要救救我们郡主啊。”
  舍娘皱眉:“安嬷嬷,刚夸了你,怎么你这般?到底出了何事?”
  安嬷嬷咬牙切齿道:“是我们姑爷抬了房妾。”
  “这事儿母妃同我说了,要我说如今管这个人做什么,先把孩子生下来是正经。生下孩子,郡主腾出手来,既是主母,日后再处置也不迟。”舍娘淡淡的道。
  天天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巴不得脏人家的手,平时还到处嚼蛆,这样的人也有脸么?
  郡主却问道:“嫂嫂看怎么处置呢?我不知道。”
  “每家的情况不同,咱们家也没这样的事儿啊。”舍娘道。
  说罢,她起身对安嬷嬷道:“好生照顾你们郡主。”
  她要走,谁也不敢留,郡主却气的不行。
  “若不是我,她当初怎么可能坐上世子妃的位置,如今却对我的事情撒手不管。”郡主现在也不敢得罪吴挺,吴挺铁了心的事情,她也难改变。
  吴挺这般,到底是为何呢?
  舍娘回到家中,先是去了庆王妃那里,说郡主身子不错,方才回来。
  回房时,先把阿衡喊来,阿衡原本打算今年开蒙的,但李琚不在家里,一些事情不好安排。所以,她现在索性自己先教着。
  夏妈妈在旁道:“郡主会不会到时候在庆王妃面前说您的不是?”
  “我之前帮了她,她也没少说我,既然如此,凭什么让我帮她?”舍娘也是有自己脾气的。
  夏妈妈心想其实世子妃很聪明,她知道怎么做很好,但是她从来都有一股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质,就是随时可以和人干起来,根本不怕。
  这样的人其实你平日以为她知礼,似乎很柔和,实际上夏妈妈最知道她的战斗力。
  可郡主似
  乎不知道,平日不大客气,礼尚往来都做不到,每次却想人家帮她,若是不帮她就拿庆王妃来压,恐怕对于世子妃这样的人而言就是挑衅。
  正想着,宫里却传来消息称二皇子去世了。
  舍娘惊了一下:“二皇子去世了?”
  皇帝如今膝下空虚,又削藩的缘故,如今把宗室都请到京师来,不知道宗室子弟是不是都蠢蠢欲动了……
  如此想着,只见外面庆王的人传话来说要把门户关好,不许人随意走动。
  舍娘立即命人锁好门,她总觉得似乎要有大事发生了,吴挺,庆王,李琚,二皇子……
  这些看似不搭的人,却都很反常,李琚去了辽北一封信都没写回来。吴挺似乎都不被庆王府辖制了,仿佛突然有了底气,二皇子这一去,公公却吩咐锁门。
  阿衡都在问:“娘,怎么了?”
  “没什么,可能有大事发生了。”舍娘总觉得不寻常。
  外面早就乱了起来,二皇子去世后,皇帝病了,晋王早就布置好了人手,带着人马乔装闯进了宫,里应外合之下,晋王虽然被皇帝的亲兵捅了一刀,但皇帝却驾崩了。
  晋王终究还是上位了,虽然和前世比有些不一样,但事情似乎回到了原点。
  庆王在中间似乎也出了力,如果没有他,晋王肯定不会这般顺利,还有吴挺一直护着晋王往宫里冲。
  然而,庆王成功后的头一件事,便是自请做山陵使,把爵位让给儿子李琚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