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娘 第76节
庾氏本来最为大女儿揪心,现在倒好她的日子过的越发好了,只是因为生了双胎,她坐月子也得坐双月,不好出来见人。
那边庾氏还过来舍娘这里说话,原本不该和舍娘说的,但她也是忍不住,“你姐姐生了双胎,虽然生的时候有些坎坷,但好在如今一切都好了,你也要多留心些,反正你也有阿衡了,要以自己为重。”
舍娘听她娘这话说的怪,遂问道:“娘,姐姐生孩子遇到沈坎坷了?”
“双胎大,你姐姐生的时候受了不少苦,差点保大保小了。生完就大出血,还好请的那大夫好,我在旁边都昏了过去。”庾氏提起来都害怕。
现在说起来都后怕呢,还好没事儿。
舍娘抚着自己的肚子道:“我如今都不敢吃太多东西,偶尔头一日吃了,次日就少吃些。就是怕孩子大了,到时候难生,姐姐也真是受苦了。”
庾氏暗自抹泪:“谁说不是呢,你姐姐也是懒得动弹,她爱吃零嘴你也是知晓的。你可千万别和她似的,还是要多走动一二,不要没有节制。”
听她娘的嘱咐,舍娘再三表示听进去了,如此庾氏才放心。
第69章 第69章第69章
虽然说丽娘这个人平时有些不着调,但是自从生下双胞胎之后,整个人似乎对整个人生有了一遭新的想法。她当时颇有些生死一线的想法,那还是她头一次觉得其实比起生孩子,她自己的命更重要。
她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当着身边人也这般说,难免让定北侯夫人听了不高兴。
但如今丽娘的爹是大理寺卿,妹子是庆王世子妃,定北侯夫人也对她无可奈何?所以丽娘甚至以前还怕王磐出去,如今和王磐对骂两个来回,闹的鸡飞狗跳也不怕。
她自己也很清楚定北侯府怕娘家,所以也不在意了。
倒是她来看舍娘时,舍娘说她了:“虽说我们可以撑腰,可也分有理无理,有理的事情我支持,若是无理的,若我听到了,有你好果子吃。”
丽娘缩了缩脖子,连忙讨好一笑:“你说你都快生了,火气还那么大。你放心吧,我肯定有分寸的。这次生你两个外甥,我也是身体不舒服许久了,要不然也不会现在才来看你。”
“我给你准备了两只老参,等会儿你带回去,让大夫配些丸药固本培元,马上要腊月了,你也不必出来吹风,好生在家里歇着。”舍娘道。
丽娘点头:“知道了。对了,莫姐夫的事情你听说了吗?”
这事儿舍娘意料之中,“他这样做急先锋,如今皇帝要平衡政局,也不为怪了。只二姐姐怎么样了?”
“被送回河东老家了。”丽娘曾经有一点时间和玥娘关系不错,还有些惋惜。
莫昀被打了一百五十棍,凌迟处死,这是皇帝对藩王的交代,因为当时莫昀跟着丁相一起逼迫这些藩王们就范,可谓是威逼利诱,让许多人反感。
如今不少藩王已经到京,这些人不会真的恨皇帝,自然会恨莫昀。
就连商鞅变法都不可幸免,莫昀就更不必说了,触及了别人的利益,自然被报复。
“也好,二姐姐那里你素来和她不错,若是她一时紧缺,能帮则帮吧。”舍娘想孤儿寡母的,丈夫又是被凌迟处死的,回到族里可能还被欺负。
丽娘道:“我听说莫昀似乎料到自己会有这样的下场,二姐姐回去时,箱笼七八十个,哪里还要我接济?你想他们夫妻当初从河东来,何等的落魄潦倒。”
俗话说求仁得仁,舍娘倒也不提这几个了,往外一看,天上欲下大雪,又催着丽娘回去,还道:“这天儿不好,千万别出门了啊。”
“知道了。”丽娘对妹妹的关心还是很受用的。
中午喝的鱼汤,据说是庆王亲自捕的鱼,特地送过来的,舍娘现下已经对鱼腥味不反胃了,反而厨房也不知道怎么弄的,吃起来肉质细滑甜嫩,她破天荒的把鱼汤都喝下了。
李琚笑道:“还怕你嫌腥呢,你这么捧场,父王肯定高兴。”
“父王最近怎么总去钓鱼?大冬天的也不知道怎么弄的?”舍娘总觉得有点反常。
李琚道:“这事儿我也不知晓,皇上又要派我去辽东,只是辛苦你了,我不在家中,什么都得你自己来。”
“说这个做什么,你在家中对我对阿衡还有话说啊。只可恨我此时有了身孕,要不然也想陪着你。”舍娘很是不舍。
李琚摇头:“我倒是想带着你们去,只是军中不许带女人过去。”
舍娘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去辽北也是轮换来的,皇帝也不许亲贵一直在边地,否则容易造成拥兵自立的后果。
好端端的也没回来几天,就要冰天雪地的往辽北地,舍娘很是心疼,还准备了冻疮膏,跌打膏子。
李琚临走时,自然又是一番嘱咐,舍娘不能出外送他,也是一番叮咛。
他和舍娘不好说太多,毕竟妻子要临产了,不能刺激。但是和庆王却早有默契。庆王这一招就是把儿子支走,他已经押宝晋王了,若晋王真的胜了,那他就有从龙之功,什么都不必做,维持现在的位置就好。
如果晋王败了,儿子赶紧回来救驾,两家都不吃亏。
再让当今皇帝做下去,崇宁郡王怕是要骑到他头上来了,将来爵位旁落,谁都能来踩自己一脚。
世袭罔替的爵位是不会轻易收回去,可是可以换人啊?襄王的庄子引起民愤,就被削了爵位,也没让襄王世子袭爵,反而让襄王的小弟弟袭爵。
说起来,襄王这位小弟弟还和自己儿媳妇还有亲戚关系,因为现任襄王之母,就是儿媳妇嫡亲的祖母。
外人如今还不知道,他作为宗人府的一把手,已经都知晓了。
却说李琚离开之后,舍娘一心待产,她如今不是头次生孩子了,也有经验,时常让稳婆过来看胎位正不正,自己也不会经常坐着,再懒得动弹,也会起身走一走。
最忙的人要属庆王妃了,一边是儿媳妇,一边是女儿,郡主产期在舍娘的后面,但这是她头一胎,只恨不得回家待产才好。
故而,庆王妃的心也是两边拉扯着。
舍娘倒不会觉得庆王妃应当关心自己,她现在管着家,早早的就把生产的东西准备下来,她自己也有娘家嫂嫂母亲,生产时都会过来的。
倒是庆王妃虽然关心女儿,但她毕竟是王妃,也不能总去寿宁侯府。看自家儿媳妇的娘,一年也不过来个两三遭罢了。
家里冷清下来许多,还好有个阿衡在,也算添了几分人气。
大抵因为李琚不在,庆王时常把阿衡喊过去,阿衡回来时还学会了投壶,一问说是祖父教的。舍娘心想这位公公以前也没有听说很勤快,现下又是钓鱼,又是投壶,简直是老夫聊发少年狂。
难道是要发生什么事情了不成?
但很快她也没功夫想这些了,因为她马上要生产了,庾氏也是打发人过来了几遭,等真正要生的时候,这次就没有之前那么顺利了,阵痛一会儿好了,又开始阵痛,只把人大冬天的折腾出热汗来。
庾氏亲自过来的,原本准备派黄氏过来的,但是还是不放心。
平
日舍娘都是穿着打扮极其考究,现下却是只着宽大的寝衣,头发披散着,躺在床上,坐立不安。
“舍娘,你没事儿吧?”庾氏看的心态。
舍娘还笑着安慰她娘:“没事儿的,您放心。娘,怎么就这些日子没见,您清瘦了些?”
庾氏坐在床边看着女儿,只觉得怎么也看不够:“你还关心我是不是清瘦了,你看你自己,阿衡呢?”
她最怕女儿生孩子,一时不留意,外人倒是轻慢自己的外孙。
舍娘笑道:“送去王妃那里了,我不好让他在这里。”
“也真是的,偏偏世子去辽东了。”庾氏暗自觉得女婿常常不陪在女儿身边也不好。
舍娘摆手:“他在也是我自己生,其实他去外面也好。”
有庾氏陪着家常里短,舍娘的精神也放松了许多。
阿衡则在庆王妃这里待着,自己看小人书,那书上都是一些画,有时候不懂的才让庆王妃讲给他听。
“祖母,我娘亲什么时候来接我啊?”
别看有时候他到庆王妃这里,但往往最多一两个时辰,他娘就接他回去了。
庆王妃听了,让人又拿了点心果子给他,还让两个年纪小一点的丫头陪着他玩,只道:“阿衡乖,你娘亲很快就会打发人来接你的。”
阿衡也配合做游戏,但是他道:“我知道我娘亲在生妹妹呢,娘跟我说过的。”
“你还知晓这个呢?是啊,你娘肯定是要给你生个弟弟或者妹妹。”庆王妃也在想自己女儿不知道怎么样了。
宝应如果生的时候,自己也是要过去的,还好家里有儿媳妇操持,她倒是也放心。
阿衡在这里都等的睡着了,才听见他娘屋里的丫头过来传话:“王妃,我们世子妃生了位男孩儿。”
庆王妃倏地站了起来:“这就好,这就好啊。”
舍娘是接近黄昏的时候生的孩子,生下这个孩子的时候,忽然云霞遍布在自己的屋子里,她也放松下来,总算是把孩子生下来了。
庾氏帮女儿擦着头上的汗,又让人把产房清理出来。
却说舍娘生了小儿子之后,时常让阿衡隔着窗户说话,平日家中的事情就让秋菊兰若管着,她们俩平日就是和自己一起办事的,流程都知道。
况且有不决的事情,就请舍娘吩咐。
偏庾氏倒有几日没来,却见庆王妃派宫嬷嬷过来了,与她说了一件事。
“你是说皇上选了死了的老襄王的幼子袭爵,如今的襄王已然被削爵了。”舍娘诧异,看来花祖母真是好福气。
宫嬷嬷笑道:“可不是,王妃说让您打点好几色贺礼,要厚些才好。”
“好,我知道了。”舍娘也很开心。
人没到闭眼的时候,真的是不知道谁的命运会怎么样?花祖母回京之后十分低调,甚至都不和她们来往,原本以为也就这般了,没想到现下人家成了新襄王的嫡亲母妃。
花祖母成了襄王府的王太妃,京中勋贵人家和官家夫人们肯定都会上门,裴老夫人肯定也会上门,她是最爱向上交际了,就是不知道她见了花太妃会怎么样?可惜自己见不到这一幕了。
想到这里,她就盼着丽娘来,也不知道丽娘那身份能不能过去?
此事舍娘打点好了之后,又听说郡主那边孕像有些不好。
“郡主怎么样了?”舍娘问起桂芳。
这次让桂芳去过侯府探望一番,所以她也知晓。桂芳就道:“说是见红了,好端端的怎么就见红了,奴婢想着打听清楚一些,特地找了安嬷嬷的干女儿,您猜怎么着?又是妻妾斗气。”
舍娘皱眉:“那个菊清她不是赶出去了么?怎么还有这样的事情。”
“这回抬回来的是个良家女子,我虽然没看见,但是听说模样性情都是一等一的,吴姑爷似乎是铁了心似的。”桂芳也很为郡主生气。
舍娘却往后靠了靠,心想以前吴挺还是挺怕庆王府的,所以即便郡主有时候不懂事,她都能看到他在忍耐。
怎么现在就真的把人抬回来了,这不是打庆王府的脸吗?
如今李琚不在家里,庆王和庆王妃怎么一点反应也没有?现在舍娘也庆幸自己是在坐月子,否则又要被拖去替她善后了。
若郡主平日和自己关系好,她多半还出出主意,但她现下管家之后,也安插了人手,常常听人说郡主在庆王妃面前下蛆。
舍娘又不是天生受气的命,心里早就不满了。
“这事儿我们就别管了,这个吴世子不是这样没成算的人,难道他找到什么靠山不成?”
又说新的襄王袭爵后,众人都要去府上庆贺,裴家的人当然也过去。裴老夫人还是带着孟氏庾氏一道过去的,没法子,只她们俩有诰命。
裴家甚至在王府面前都不算什么门第高的,还得排期,只不过这个时候有襄王府的人过来道:“我们太妃请大家进去呢。”
庾氏当然知道是花太妃的缘故,可裴老夫人不知道,她只是想这襄王府必定知道自己是出身定北侯府这样的勋贵人家,到底别人对自己的待遇不同。
孟氏还笑道:“不知道今日能不能见到六丫头呢?”
“她们应该是前一天过来的。”庾氏说了一句。
那边庾氏还过来舍娘这里说话,原本不该和舍娘说的,但她也是忍不住,“你姐姐生了双胎,虽然生的时候有些坎坷,但好在如今一切都好了,你也要多留心些,反正你也有阿衡了,要以自己为重。”
舍娘听她娘这话说的怪,遂问道:“娘,姐姐生孩子遇到沈坎坷了?”
“双胎大,你姐姐生的时候受了不少苦,差点保大保小了。生完就大出血,还好请的那大夫好,我在旁边都昏了过去。”庾氏提起来都害怕。
现在说起来都后怕呢,还好没事儿。
舍娘抚着自己的肚子道:“我如今都不敢吃太多东西,偶尔头一日吃了,次日就少吃些。就是怕孩子大了,到时候难生,姐姐也真是受苦了。”
庾氏暗自抹泪:“谁说不是呢,你姐姐也是懒得动弹,她爱吃零嘴你也是知晓的。你可千万别和她似的,还是要多走动一二,不要没有节制。”
听她娘的嘱咐,舍娘再三表示听进去了,如此庾氏才放心。
第69章 第69章第69章
虽然说丽娘这个人平时有些不着调,但是自从生下双胞胎之后,整个人似乎对整个人生有了一遭新的想法。她当时颇有些生死一线的想法,那还是她头一次觉得其实比起生孩子,她自己的命更重要。
她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当着身边人也这般说,难免让定北侯夫人听了不高兴。
但如今丽娘的爹是大理寺卿,妹子是庆王世子妃,定北侯夫人也对她无可奈何?所以丽娘甚至以前还怕王磐出去,如今和王磐对骂两个来回,闹的鸡飞狗跳也不怕。
她自己也很清楚定北侯府怕娘家,所以也不在意了。
倒是她来看舍娘时,舍娘说她了:“虽说我们可以撑腰,可也分有理无理,有理的事情我支持,若是无理的,若我听到了,有你好果子吃。”
丽娘缩了缩脖子,连忙讨好一笑:“你说你都快生了,火气还那么大。你放心吧,我肯定有分寸的。这次生你两个外甥,我也是身体不舒服许久了,要不然也不会现在才来看你。”
“我给你准备了两只老参,等会儿你带回去,让大夫配些丸药固本培元,马上要腊月了,你也不必出来吹风,好生在家里歇着。”舍娘道。
丽娘点头:“知道了。对了,莫姐夫的事情你听说了吗?”
这事儿舍娘意料之中,“他这样做急先锋,如今皇帝要平衡政局,也不为怪了。只二姐姐怎么样了?”
“被送回河东老家了。”丽娘曾经有一点时间和玥娘关系不错,还有些惋惜。
莫昀被打了一百五十棍,凌迟处死,这是皇帝对藩王的交代,因为当时莫昀跟着丁相一起逼迫这些藩王们就范,可谓是威逼利诱,让许多人反感。
如今不少藩王已经到京,这些人不会真的恨皇帝,自然会恨莫昀。
就连商鞅变法都不可幸免,莫昀就更不必说了,触及了别人的利益,自然被报复。
“也好,二姐姐那里你素来和她不错,若是她一时紧缺,能帮则帮吧。”舍娘想孤儿寡母的,丈夫又是被凌迟处死的,回到族里可能还被欺负。
丽娘道:“我听说莫昀似乎料到自己会有这样的下场,二姐姐回去时,箱笼七八十个,哪里还要我接济?你想他们夫妻当初从河东来,何等的落魄潦倒。”
俗话说求仁得仁,舍娘倒也不提这几个了,往外一看,天上欲下大雪,又催着丽娘回去,还道:“这天儿不好,千万别出门了啊。”
“知道了。”丽娘对妹妹的关心还是很受用的。
中午喝的鱼汤,据说是庆王亲自捕的鱼,特地送过来的,舍娘现下已经对鱼腥味不反胃了,反而厨房也不知道怎么弄的,吃起来肉质细滑甜嫩,她破天荒的把鱼汤都喝下了。
李琚笑道:“还怕你嫌腥呢,你这么捧场,父王肯定高兴。”
“父王最近怎么总去钓鱼?大冬天的也不知道怎么弄的?”舍娘总觉得有点反常。
李琚道:“这事儿我也不知晓,皇上又要派我去辽东,只是辛苦你了,我不在家中,什么都得你自己来。”
“说这个做什么,你在家中对我对阿衡还有话说啊。只可恨我此时有了身孕,要不然也想陪着你。”舍娘很是不舍。
李琚摇头:“我倒是想带着你们去,只是军中不许带女人过去。”
舍娘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去辽北也是轮换来的,皇帝也不许亲贵一直在边地,否则容易造成拥兵自立的后果。
好端端的也没回来几天,就要冰天雪地的往辽北地,舍娘很是心疼,还准备了冻疮膏,跌打膏子。
李琚临走时,自然又是一番嘱咐,舍娘不能出外送他,也是一番叮咛。
他和舍娘不好说太多,毕竟妻子要临产了,不能刺激。但是和庆王却早有默契。庆王这一招就是把儿子支走,他已经押宝晋王了,若晋王真的胜了,那他就有从龙之功,什么都不必做,维持现在的位置就好。
如果晋王败了,儿子赶紧回来救驾,两家都不吃亏。
再让当今皇帝做下去,崇宁郡王怕是要骑到他头上来了,将来爵位旁落,谁都能来踩自己一脚。
世袭罔替的爵位是不会轻易收回去,可是可以换人啊?襄王的庄子引起民愤,就被削了爵位,也没让襄王世子袭爵,反而让襄王的小弟弟袭爵。
说起来,襄王这位小弟弟还和自己儿媳妇还有亲戚关系,因为现任襄王之母,就是儿媳妇嫡亲的祖母。
外人如今还不知道,他作为宗人府的一把手,已经都知晓了。
却说李琚离开之后,舍娘一心待产,她如今不是头次生孩子了,也有经验,时常让稳婆过来看胎位正不正,自己也不会经常坐着,再懒得动弹,也会起身走一走。
最忙的人要属庆王妃了,一边是儿媳妇,一边是女儿,郡主产期在舍娘的后面,但这是她头一胎,只恨不得回家待产才好。
故而,庆王妃的心也是两边拉扯着。
舍娘倒不会觉得庆王妃应当关心自己,她现在管着家,早早的就把生产的东西准备下来,她自己也有娘家嫂嫂母亲,生产时都会过来的。
倒是庆王妃虽然关心女儿,但她毕竟是王妃,也不能总去寿宁侯府。看自家儿媳妇的娘,一年也不过来个两三遭罢了。
家里冷清下来许多,还好有个阿衡在,也算添了几分人气。
大抵因为李琚不在,庆王时常把阿衡喊过去,阿衡回来时还学会了投壶,一问说是祖父教的。舍娘心想这位公公以前也没有听说很勤快,现下又是钓鱼,又是投壶,简直是老夫聊发少年狂。
难道是要发生什么事情了不成?
但很快她也没功夫想这些了,因为她马上要生产了,庾氏也是打发人过来了几遭,等真正要生的时候,这次就没有之前那么顺利了,阵痛一会儿好了,又开始阵痛,只把人大冬天的折腾出热汗来。
庾氏亲自过来的,原本准备派黄氏过来的,但是还是不放心。
平
日舍娘都是穿着打扮极其考究,现下却是只着宽大的寝衣,头发披散着,躺在床上,坐立不安。
“舍娘,你没事儿吧?”庾氏看的心态。
舍娘还笑着安慰她娘:“没事儿的,您放心。娘,怎么就这些日子没见,您清瘦了些?”
庾氏坐在床边看着女儿,只觉得怎么也看不够:“你还关心我是不是清瘦了,你看你自己,阿衡呢?”
她最怕女儿生孩子,一时不留意,外人倒是轻慢自己的外孙。
舍娘笑道:“送去王妃那里了,我不好让他在这里。”
“也真是的,偏偏世子去辽东了。”庾氏暗自觉得女婿常常不陪在女儿身边也不好。
舍娘摆手:“他在也是我自己生,其实他去外面也好。”
有庾氏陪着家常里短,舍娘的精神也放松了许多。
阿衡则在庆王妃这里待着,自己看小人书,那书上都是一些画,有时候不懂的才让庆王妃讲给他听。
“祖母,我娘亲什么时候来接我啊?”
别看有时候他到庆王妃这里,但往往最多一两个时辰,他娘就接他回去了。
庆王妃听了,让人又拿了点心果子给他,还让两个年纪小一点的丫头陪着他玩,只道:“阿衡乖,你娘亲很快就会打发人来接你的。”
阿衡也配合做游戏,但是他道:“我知道我娘亲在生妹妹呢,娘跟我说过的。”
“你还知晓这个呢?是啊,你娘肯定是要给你生个弟弟或者妹妹。”庆王妃也在想自己女儿不知道怎么样了。
宝应如果生的时候,自己也是要过去的,还好家里有儿媳妇操持,她倒是也放心。
阿衡在这里都等的睡着了,才听见他娘屋里的丫头过来传话:“王妃,我们世子妃生了位男孩儿。”
庆王妃倏地站了起来:“这就好,这就好啊。”
舍娘是接近黄昏的时候生的孩子,生下这个孩子的时候,忽然云霞遍布在自己的屋子里,她也放松下来,总算是把孩子生下来了。
庾氏帮女儿擦着头上的汗,又让人把产房清理出来。
却说舍娘生了小儿子之后,时常让阿衡隔着窗户说话,平日家中的事情就让秋菊兰若管着,她们俩平日就是和自己一起办事的,流程都知道。
况且有不决的事情,就请舍娘吩咐。
偏庾氏倒有几日没来,却见庆王妃派宫嬷嬷过来了,与她说了一件事。
“你是说皇上选了死了的老襄王的幼子袭爵,如今的襄王已然被削爵了。”舍娘诧异,看来花祖母真是好福气。
宫嬷嬷笑道:“可不是,王妃说让您打点好几色贺礼,要厚些才好。”
“好,我知道了。”舍娘也很开心。
人没到闭眼的时候,真的是不知道谁的命运会怎么样?花祖母回京之后十分低调,甚至都不和她们来往,原本以为也就这般了,没想到现下人家成了新襄王的嫡亲母妃。
花祖母成了襄王府的王太妃,京中勋贵人家和官家夫人们肯定都会上门,裴老夫人肯定也会上门,她是最爱向上交际了,就是不知道她见了花太妃会怎么样?可惜自己见不到这一幕了。
想到这里,她就盼着丽娘来,也不知道丽娘那身份能不能过去?
此事舍娘打点好了之后,又听说郡主那边孕像有些不好。
“郡主怎么样了?”舍娘问起桂芳。
这次让桂芳去过侯府探望一番,所以她也知晓。桂芳就道:“说是见红了,好端端的怎么就见红了,奴婢想着打听清楚一些,特地找了安嬷嬷的干女儿,您猜怎么着?又是妻妾斗气。”
舍娘皱眉:“那个菊清她不是赶出去了么?怎么还有这样的事情。”
“这回抬回来的是个良家女子,我虽然没看见,但是听说模样性情都是一等一的,吴姑爷似乎是铁了心似的。”桂芳也很为郡主生气。
舍娘却往后靠了靠,心想以前吴挺还是挺怕庆王府的,所以即便郡主有时候不懂事,她都能看到他在忍耐。
怎么现在就真的把人抬回来了,这不是打庆王府的脸吗?
如今李琚不在家里,庆王和庆王妃怎么一点反应也没有?现在舍娘也庆幸自己是在坐月子,否则又要被拖去替她善后了。
若郡主平日和自己关系好,她多半还出出主意,但她现下管家之后,也安插了人手,常常听人说郡主在庆王妃面前下蛆。
舍娘又不是天生受气的命,心里早就不满了。
“这事儿我们就别管了,这个吴世子不是这样没成算的人,难道他找到什么靠山不成?”
又说新的襄王袭爵后,众人都要去府上庆贺,裴家的人当然也过去。裴老夫人还是带着孟氏庾氏一道过去的,没法子,只她们俩有诰命。
裴家甚至在王府面前都不算什么门第高的,还得排期,只不过这个时候有襄王府的人过来道:“我们太妃请大家进去呢。”
庾氏当然知道是花太妃的缘故,可裴老夫人不知道,她只是想这襄王府必定知道自己是出身定北侯府这样的勋贵人家,到底别人对自己的待遇不同。
孟氏还笑道:“不知道今日能不能见到六丫头呢?”
“她们应该是前一天过来的。”庾氏说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