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娘 第19节
似她和丽娘好歹还有爹娘贴补,宜娘爹不疼娘不爱,日后连首饰也没有,就没有体面了。
宜娘正对舍娘道:“我也不愿意兴师动众的,总归还有些首饰呢。”
假宜娘进门时,各处都送了不少见面礼和衣裳,这些都留了下来,真宜娘尼姑庵长大,本就物欲不高,又在孝中,用不着什么,若非今日一时兴起,查看一下,还不知晓呢。
舍娘看了她一眼,不由得道:“三姐姐的首饰钗环不知道是谁掌管的,既然你不想闹大,但也该警醒些。”
“是我的乳母常妈妈。”宜娘不疑有她。
舍娘却是心中有数了,假宜娘的事情常妈妈也知道,但她对假宜娘可是拥趸的很,不似岁岁还稍微能流露出不满,一般这种偷东西的事情,除非强盗打劫,多半都是熟人作案,否则哪个下人敢这么大胆闯进去姑娘的屋子里。
即便闯进去,还那么神不知鬼不觉的拿了簪子。
等回到自家,舍娘吩咐秋菊:“你如今掌管我的钗环,若是一样不见了,我只找你。”
秋菊忙笑道:“姑娘放心,我的钥匙都不离身。”
“嗯,俗话说穷生奸计,如今月钱又不发了,多少人想打饥荒。不过,你们放心,若我爹将来起复,咱们自家出去当家,我母亲说了,月钱还是照例发的。”舍娘也得先稳住下人,熬过这么一二年,到时候就好了。
秋菊和冬梅听了都是一喜,她们是大丫头,平日也积攒下不少银钱,逢年过节还有赏赐,倒是能熬一熬,现下还有舍娘说的将来,她们倒是安定许多。
就是兰若桂芳两个小丫头听了也想着到时候出去了就好了。
舍娘这边稳住了,又和丽娘说了,让她留心些,丽娘也有自己的法子,她便把自己平日得的点心和穿旧的衣裳都赏人。
倒是二房的鲁氏有一匣子香片不见了,两匹绸子不翼而飞,她是管过家的,自然威逼恐吓,查出人来,让孟氏着人打板子。
因着这些事儿,裴老夫人听了也有些心力交瘁,又把孟氏喊过来敲打一番,孟氏也有苦衷:“咱们家原本钱也是够的,但是二叔那里每个月药钱就要一二百两,添了这项的进项,再有二丫头要准备嫁妆,公中还得拿钱出来置办,如此一来,只能如此了。”
丧事本来就是一项大的支出,生病吃药也是一项大的支出,再者家中一共六房,每日吃喝都在其中。
说实话,孟氏想早些分家了,原本老太爷都死了,也该主持分家了。
否则,总是被二房这样占便宜,还怨声载道。
裴老夫人道:“这其中也得掌握些分寸,下人的钱还差多少,我这里补上就是。”
“老太太……”孟氏想你这次补上,下次呢?
原本老太爷在的时候,家族蒸蒸日上,分家这件事情当然不会有人提出,但是现在明显看的出来,有人已经开始不平衡了。
尤其是曹氏见到二房燕窝人参鲍鱼吃的欢,忍不住抱怨道:“咱们如今一人才四个菜,连乡下的财主都不如了,二房却是吃的这般好。一个成日躺床上的人,反倒是吃的这般,真是暴殄天物。”
她这话说的很刻薄,庾氏觉得不好,到底二房也是家人。
霍氏却看的分明,曹氏嫁妆极少,嫁进来后还要打点上下维持体面,看起来和她们无异,其实还是有差别的。尤其是曹氏之前小产过一个孩子,她这个年纪,人又要强,当然也希望能够多吃补品补好身子,如此自己才能有身孕。
她们三位妯娌一处说话,舍娘想其实早些分家是好事,要不然将来硬凑在一起过,还真是怨声载道。
其实前世这个时候她娘也去世了,所以她们一直沉浸在痛苦中,这些事情都一无所觉,如今娘还活着,她又是以一个大人的身份看待这一切,深觉得其实六房早就不和了,自己的爹娘也想分家。
前世没分成是因为娘去世了,爹没功夫续弦,但是为了她们姐妹
好,就得找一位女性长辈抚养,所以爹便不提分家的事情,可能也没功夫提。
现在一切都不同了。
舍娘故作不解的问庾氏:“娘,那为何西府的人没有咱们这么拮据?”
/:.
“西府人少啊,统共就两房,日子可不就更好过吗?”庾氏笑道。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曹氏暗道若是咱们分了家,夫君等将来再回锦衣卫做事,升了副千户或者千户,日子肯定好过许多,否则二房把钱都用光了,她们还有什么银钱?
等霍氏和曹氏离开之后,庾氏也不把舍娘当小孩,而是小声道:“你爹想分家呢。”
“那为何不分呢?”舍娘不解。
庾氏道:“老太太不说这个话,我们人微言轻,怎么好提。”
“娘,爹提当然不成,可若是大伯父和大伯母提呢?您别忘了,二房的二伯父是一项开支,二姐姐的嫁妆,也是公中出,若三姐姐也有了人家,也要公中出呢?这些钱都从大伯母手里过,难道她不会心疼吗?”舍娘看了庾氏一眼。
大伯父是裴老夫人的长子,也是最信赖的人,如果他提出来呢?
庾氏听了,觉得果然是这个道理,连忙搂着舍娘道:“咱们舍娘真是爹娘的好帮手。”
说罢又差人去前面书房喊了裴以清过来,把舍娘说的主意告诉他,裴以清敲了敲桌子:“还真的是可以,大嫂那里的下人,你可认得谁?”
“我与石顺家的挺熟的,前几日她还来找我拿了两匹大红梅花纹的缎子。”庾氏道。
裴以清笑道:“这就好,你先在他的耳边说几句,大哥的小厮聪儿有把柄在我手上,咱们双管齐下,倒是正好了。”
“聪儿?你是怎么拿到他把柄的?”庾氏看向丈夫。
裴以清在她耳边小声说了自己晚间出去赏月吟诗,没想到撞奸,拿住了这个把柄,他当然能驱使聪儿了。
庾氏看向丈夫:“真有你的。”
“那也是没办法,咱们赶紧脱离出去。东坡曾说‘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咱们买一处依山傍水的宅子,过咱们自己的日子。”裴以清抚摸庾氏的脸,心中总这样盼望着。
每每想到他娘就那么跟牲口一样拉出去卖,他却无能为力,怎么可能会把裴家当成自己的家。
庾氏当然不会置喙。
但裴老夫人这个时候却喊了庾氏过去,说的却是丽娘的亲事。
/:.
裴老夫人绝对不是委屈自己的人,尽管外面天气炎炎,但是里面凉丝丝的,甚至庾氏觉得自己都要再披一件衣裳。
又听裴老夫人笑道:“我喊你来,正是想说丽娘的亲事,咱们家和定北侯府是姻亲,定北侯府是我娘家,你也是见过他们的,虽然算不得顶尖的权贵,那也是不错的人家。这桩亲事我觉得正合适,你看呢?”
商量?她有什么好和老六夫妻商量的,直接以大家长的身份定下。
本来想等除服之后说,但晋王就藩了,这让裴老夫人有些不安,故而想快些把丽娘的亲事定下来。
“老太太垂怜我们丽娘,我和夫君感激不尽,但是如今还在孝中,怎么好议亲?还是等到时候丧期过了之后再说。”庾氏自己能够忍受不公的待遇,但是在儿女这里,她还是据理力争的。
她其实已经委婉的拒绝了,裴老夫人却还坚持道:“也不妨事,丧期内定了,等丧事过了之后,就可以定亲了。”
庾氏也有些不满了,只是陪笑道:“老太太,这事儿我说了不算。”
“怎么?我好心给你们说一门亲事,你们还不愿意么?”裴老夫人虎着脸。
她怕舜娘有一日真的做了皇后,史书上却被人说不如另一位裴皇后。
若是舜娘年纪合适,她早先把舜娘支应出去了,但舜娘如今也不过八岁大,还没有到说亲的年纪。
想到这里她狠狠盯住庾氏,庾氏都快吓哭了,但还是道:“如今三丫头还未定亲,您就给我们四丫头说亲,就怕五哥怪罪。”
难得庾氏想了这个理由推脱,裴老夫人听了也是愣了一下,是啊,她也的确有些操之过急。
庾氏赶紧找了个理由溜了,出来后碰到石顺家的,她本来还在犹豫,可现在也不得随意说几句话了,裴以清更不必说,一番叮嘱小厮聪儿。
这孟氏本来为了钱发愁,又听石顺家的道:“老太太要给四姑娘定下亲事,六太太说嫁到侯府不说一百抬,至少八十八抬要的,她还说公中得预备上了,还说三姑娘那里怕也是快了。”
“什么?丽娘也不过十一二岁,也太急了吧。”孟氏扶额。
石顺家的道:“还不是二房开的好头,都指望占公家的便宜呢,我听六太太的意思,老太太还会把私房拿出来给四姑娘呢。”
孟氏一听,顿觉不妙,等丈夫回来,夫妇二人说起这事儿,裴大爷也道:“今儿我的小厮看到好些人在背后说咱们的不是,说咱们吝啬,其实咱们又何曾如此?”
孟氏知晓丈夫最爱惜脸面,故而道:“这也没法子,又没分家,我管着家也是吃力不讨好,人人都跟咱们要钱。老太太偏又要给四姑娘说亲,公中还得准备几千两的嫁妆,我又去哪儿变来?”
裴大爷叹气:“家里的下人也是愈发难以管束,这也是人多口杂的缘故,将来怕还要影响仕途,既如此,还不如分家。”
又说裴老夫人正欲跳过裴以清夫妻直接定下和定北侯府的亲事,没想到长子过来了,过来还是来说分家的。
“什么?分家,我不许。”裴老夫人道。
裴大爷则跪下道:“母亲,若是再不分家,怕是别人都戳咱们脊梁骨了。现下外面的族老都说咱们家苛待下人,没有规矩,几房也是闹的沸反盈天的,还有老四往怀里搂钱,再这么下去,面子里子全没了!”
裴老夫人大恸,自己一片心都是为了裴家,可儿子却反而背刺她?这叫人如何情何以堪?
第24章 第24章双章合一
“我也不是说定北侯府不好,只不过老太太实在是太操切了,让我总有些不安,就怕里面有什么陷阱。”庾氏总有些不安。
裴以清则道:“是啊,俗话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若王家三郎真的这般好的条件,何愁女子?老太太这样仿佛是王家出什么事儿了,要咱们女儿顶缸呢。”
以前也没见裴老夫人多偏心他们,如今这般上杆子,指不定是王家出什么事情了。
自然,裴以清也对妻子道:“若下次老太太问起,你就说咱们四丫头已经议了亲事的,是我同窗的儿子,只不过孝期,没法子公开。”
庾氏听了忙应承下来。
又说裴大爷就是跪下来求裴老夫人,裴老夫人竟然还是固执己见,她以为是近来家中开支不平衡的缘故,故而,先把二房的大夫喊来,只开些必须的药丸,其余的人参鹿茸燕窝全部都停了。
孟氏拿到这些银钱,却是先修缮家中旧墙,裴家老宅数年没有住人,这次一大家子在此处住着。上次出殡,棺椁太大,直接把墙拆了,现下正请人糊上。再有房屋漏水、家具太过旧的地方都得淘换一遍。
其实这是正常的想法,但是对于四个月没有月钱,也没什么赏钱的下人而言,日子就难熬了。
做主子的很难共情下人,甚至觉得给一口饭给下人吃就已经很好了。再有裴家也没有破败,还有两位做官的,下人们多数只能自认倒霉。
舍娘却觉得这样不好,是人就有欲望,下人也是人,人家这么辛苦做活,总不能给两顿吃的,就像给人家天大的好处了。
故而舍娘从自己的月例中拨出五钱银子赏给身边的人,她当然也不会
是做了好事不留名的,只道:“这个月我省着些,这些银钱你们先去应应急,若没有急事你们便攒着,下个月是我母亲生辰,我恐怕就挤不出钱来了。”
九月是庾氏生辰,十月是裴以清的生辰,十一月是舍娘自己的生辰,她的生辰在后面,前面爹娘的生辰还得准备寿礼,她小姑娘自然不必准备多贵重,但是也不能真的空手。
本来世家礼多,尤其是裴家这样的人家,礼节更多。
秋菊便带着下人都给舍娘磕头,舍娘反倒是走上前扶起她们:“你们的苦楚我知晓,盼着大家能够共体时艰。”
大抵发了钱,大家都喜气洋洋的。
又见夏妈妈去了正房,舍娘忙跟了过去,原来是孟氏突然查厨房,查出二房把补品全部转手出去卖了,连小厮都抓到了。
庾氏惊讶:“二嫂这也太……”
“听说是老太太那边说二爷用什么药,就先配什么药,不必另外额外增加补品了,二太太不服,却去找大太太的不是,现下大太太便查出她倒卖家中补品的事情来。”夏妈妈听了也觉得这么多年二房不知道倒卖了多少东西出去。
庾氏啧啧两声,又道:“大房想分家,二房不肯,还要公中出三千两帮她女儿置办嫁妆,大房自然也不是好惹的。”
夏妈妈也道:“就是这个理儿,大家都是一家人,刚刚老太爷的丧事花了那么些钱,如今哪里能拿的那么多银钱出来?”
庾氏知晓她和丈夫双管齐下奏效了,老大两口子现在就希望分家,可上头被老太太压着,自然不服,所以大房也就不愿意维持这等退让换来的和平了。她想还好听女儿的没有掺和进去,她可没有孟氏的身份和体面,将来怕是上下的人都得罪光了。
她们东府的事情,西府的人也知晓了,西府的二老太爷和裴以清关系不错,二老太爷虽然没有功名,但是好附庸风雅,裴以清也是投其所好,常来和他下棋清谈。
宜娘正对舍娘道:“我也不愿意兴师动众的,总归还有些首饰呢。”
假宜娘进门时,各处都送了不少见面礼和衣裳,这些都留了下来,真宜娘尼姑庵长大,本就物欲不高,又在孝中,用不着什么,若非今日一时兴起,查看一下,还不知晓呢。
舍娘看了她一眼,不由得道:“三姐姐的首饰钗环不知道是谁掌管的,既然你不想闹大,但也该警醒些。”
“是我的乳母常妈妈。”宜娘不疑有她。
舍娘却是心中有数了,假宜娘的事情常妈妈也知道,但她对假宜娘可是拥趸的很,不似岁岁还稍微能流露出不满,一般这种偷东西的事情,除非强盗打劫,多半都是熟人作案,否则哪个下人敢这么大胆闯进去姑娘的屋子里。
即便闯进去,还那么神不知鬼不觉的拿了簪子。
等回到自家,舍娘吩咐秋菊:“你如今掌管我的钗环,若是一样不见了,我只找你。”
秋菊忙笑道:“姑娘放心,我的钥匙都不离身。”
“嗯,俗话说穷生奸计,如今月钱又不发了,多少人想打饥荒。不过,你们放心,若我爹将来起复,咱们自家出去当家,我母亲说了,月钱还是照例发的。”舍娘也得先稳住下人,熬过这么一二年,到时候就好了。
秋菊和冬梅听了都是一喜,她们是大丫头,平日也积攒下不少银钱,逢年过节还有赏赐,倒是能熬一熬,现下还有舍娘说的将来,她们倒是安定许多。
就是兰若桂芳两个小丫头听了也想着到时候出去了就好了。
舍娘这边稳住了,又和丽娘说了,让她留心些,丽娘也有自己的法子,她便把自己平日得的点心和穿旧的衣裳都赏人。
倒是二房的鲁氏有一匣子香片不见了,两匹绸子不翼而飞,她是管过家的,自然威逼恐吓,查出人来,让孟氏着人打板子。
因着这些事儿,裴老夫人听了也有些心力交瘁,又把孟氏喊过来敲打一番,孟氏也有苦衷:“咱们家原本钱也是够的,但是二叔那里每个月药钱就要一二百两,添了这项的进项,再有二丫头要准备嫁妆,公中还得拿钱出来置办,如此一来,只能如此了。”
丧事本来就是一项大的支出,生病吃药也是一项大的支出,再者家中一共六房,每日吃喝都在其中。
说实话,孟氏想早些分家了,原本老太爷都死了,也该主持分家了。
否则,总是被二房这样占便宜,还怨声载道。
裴老夫人道:“这其中也得掌握些分寸,下人的钱还差多少,我这里补上就是。”
“老太太……”孟氏想你这次补上,下次呢?
原本老太爷在的时候,家族蒸蒸日上,分家这件事情当然不会有人提出,但是现在明显看的出来,有人已经开始不平衡了。
尤其是曹氏见到二房燕窝人参鲍鱼吃的欢,忍不住抱怨道:“咱们如今一人才四个菜,连乡下的财主都不如了,二房却是吃的这般好。一个成日躺床上的人,反倒是吃的这般,真是暴殄天物。”
她这话说的很刻薄,庾氏觉得不好,到底二房也是家人。
霍氏却看的分明,曹氏嫁妆极少,嫁进来后还要打点上下维持体面,看起来和她们无异,其实还是有差别的。尤其是曹氏之前小产过一个孩子,她这个年纪,人又要强,当然也希望能够多吃补品补好身子,如此自己才能有身孕。
她们三位妯娌一处说话,舍娘想其实早些分家是好事,要不然将来硬凑在一起过,还真是怨声载道。
其实前世这个时候她娘也去世了,所以她们一直沉浸在痛苦中,这些事情都一无所觉,如今娘还活着,她又是以一个大人的身份看待这一切,深觉得其实六房早就不和了,自己的爹娘也想分家。
前世没分成是因为娘去世了,爹没功夫续弦,但是为了她们姐妹
好,就得找一位女性长辈抚养,所以爹便不提分家的事情,可能也没功夫提。
现在一切都不同了。
舍娘故作不解的问庾氏:“娘,那为何西府的人没有咱们这么拮据?”
/:.
“西府人少啊,统共就两房,日子可不就更好过吗?”庾氏笑道。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曹氏暗道若是咱们分了家,夫君等将来再回锦衣卫做事,升了副千户或者千户,日子肯定好过许多,否则二房把钱都用光了,她们还有什么银钱?
等霍氏和曹氏离开之后,庾氏也不把舍娘当小孩,而是小声道:“你爹想分家呢。”
“那为何不分呢?”舍娘不解。
庾氏道:“老太太不说这个话,我们人微言轻,怎么好提。”
“娘,爹提当然不成,可若是大伯父和大伯母提呢?您别忘了,二房的二伯父是一项开支,二姐姐的嫁妆,也是公中出,若三姐姐也有了人家,也要公中出呢?这些钱都从大伯母手里过,难道她不会心疼吗?”舍娘看了庾氏一眼。
大伯父是裴老夫人的长子,也是最信赖的人,如果他提出来呢?
庾氏听了,觉得果然是这个道理,连忙搂着舍娘道:“咱们舍娘真是爹娘的好帮手。”
说罢又差人去前面书房喊了裴以清过来,把舍娘说的主意告诉他,裴以清敲了敲桌子:“还真的是可以,大嫂那里的下人,你可认得谁?”
“我与石顺家的挺熟的,前几日她还来找我拿了两匹大红梅花纹的缎子。”庾氏道。
裴以清笑道:“这就好,你先在他的耳边说几句,大哥的小厮聪儿有把柄在我手上,咱们双管齐下,倒是正好了。”
“聪儿?你是怎么拿到他把柄的?”庾氏看向丈夫。
裴以清在她耳边小声说了自己晚间出去赏月吟诗,没想到撞奸,拿住了这个把柄,他当然能驱使聪儿了。
庾氏看向丈夫:“真有你的。”
“那也是没办法,咱们赶紧脱离出去。东坡曾说‘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咱们买一处依山傍水的宅子,过咱们自己的日子。”裴以清抚摸庾氏的脸,心中总这样盼望着。
每每想到他娘就那么跟牲口一样拉出去卖,他却无能为力,怎么可能会把裴家当成自己的家。
庾氏当然不会置喙。
但裴老夫人这个时候却喊了庾氏过去,说的却是丽娘的亲事。
/:.
裴老夫人绝对不是委屈自己的人,尽管外面天气炎炎,但是里面凉丝丝的,甚至庾氏觉得自己都要再披一件衣裳。
又听裴老夫人笑道:“我喊你来,正是想说丽娘的亲事,咱们家和定北侯府是姻亲,定北侯府是我娘家,你也是见过他们的,虽然算不得顶尖的权贵,那也是不错的人家。这桩亲事我觉得正合适,你看呢?”
商量?她有什么好和老六夫妻商量的,直接以大家长的身份定下。
本来想等除服之后说,但晋王就藩了,这让裴老夫人有些不安,故而想快些把丽娘的亲事定下来。
“老太太垂怜我们丽娘,我和夫君感激不尽,但是如今还在孝中,怎么好议亲?还是等到时候丧期过了之后再说。”庾氏自己能够忍受不公的待遇,但是在儿女这里,她还是据理力争的。
她其实已经委婉的拒绝了,裴老夫人却还坚持道:“也不妨事,丧期内定了,等丧事过了之后,就可以定亲了。”
庾氏也有些不满了,只是陪笑道:“老太太,这事儿我说了不算。”
“怎么?我好心给你们说一门亲事,你们还不愿意么?”裴老夫人虎着脸。
她怕舜娘有一日真的做了皇后,史书上却被人说不如另一位裴皇后。
若是舜娘年纪合适,她早先把舜娘支应出去了,但舜娘如今也不过八岁大,还没有到说亲的年纪。
想到这里她狠狠盯住庾氏,庾氏都快吓哭了,但还是道:“如今三丫头还未定亲,您就给我们四丫头说亲,就怕五哥怪罪。”
难得庾氏想了这个理由推脱,裴老夫人听了也是愣了一下,是啊,她也的确有些操之过急。
庾氏赶紧找了个理由溜了,出来后碰到石顺家的,她本来还在犹豫,可现在也不得随意说几句话了,裴以清更不必说,一番叮嘱小厮聪儿。
这孟氏本来为了钱发愁,又听石顺家的道:“老太太要给四姑娘定下亲事,六太太说嫁到侯府不说一百抬,至少八十八抬要的,她还说公中得预备上了,还说三姑娘那里怕也是快了。”
“什么?丽娘也不过十一二岁,也太急了吧。”孟氏扶额。
石顺家的道:“还不是二房开的好头,都指望占公家的便宜呢,我听六太太的意思,老太太还会把私房拿出来给四姑娘呢。”
孟氏一听,顿觉不妙,等丈夫回来,夫妇二人说起这事儿,裴大爷也道:“今儿我的小厮看到好些人在背后说咱们的不是,说咱们吝啬,其实咱们又何曾如此?”
孟氏知晓丈夫最爱惜脸面,故而道:“这也没法子,又没分家,我管着家也是吃力不讨好,人人都跟咱们要钱。老太太偏又要给四姑娘说亲,公中还得准备几千两的嫁妆,我又去哪儿变来?”
裴大爷叹气:“家里的下人也是愈发难以管束,这也是人多口杂的缘故,将来怕还要影响仕途,既如此,还不如分家。”
又说裴老夫人正欲跳过裴以清夫妻直接定下和定北侯府的亲事,没想到长子过来了,过来还是来说分家的。
“什么?分家,我不许。”裴老夫人道。
裴大爷则跪下道:“母亲,若是再不分家,怕是别人都戳咱们脊梁骨了。现下外面的族老都说咱们家苛待下人,没有规矩,几房也是闹的沸反盈天的,还有老四往怀里搂钱,再这么下去,面子里子全没了!”
裴老夫人大恸,自己一片心都是为了裴家,可儿子却反而背刺她?这叫人如何情何以堪?
第24章 第24章双章合一
“我也不是说定北侯府不好,只不过老太太实在是太操切了,让我总有些不安,就怕里面有什么陷阱。”庾氏总有些不安。
裴以清则道:“是啊,俗话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若王家三郎真的这般好的条件,何愁女子?老太太这样仿佛是王家出什么事儿了,要咱们女儿顶缸呢。”
以前也没见裴老夫人多偏心他们,如今这般上杆子,指不定是王家出什么事情了。
自然,裴以清也对妻子道:“若下次老太太问起,你就说咱们四丫头已经议了亲事的,是我同窗的儿子,只不过孝期,没法子公开。”
庾氏听了忙应承下来。
又说裴大爷就是跪下来求裴老夫人,裴老夫人竟然还是固执己见,她以为是近来家中开支不平衡的缘故,故而,先把二房的大夫喊来,只开些必须的药丸,其余的人参鹿茸燕窝全部都停了。
孟氏拿到这些银钱,却是先修缮家中旧墙,裴家老宅数年没有住人,这次一大家子在此处住着。上次出殡,棺椁太大,直接把墙拆了,现下正请人糊上。再有房屋漏水、家具太过旧的地方都得淘换一遍。
其实这是正常的想法,但是对于四个月没有月钱,也没什么赏钱的下人而言,日子就难熬了。
做主子的很难共情下人,甚至觉得给一口饭给下人吃就已经很好了。再有裴家也没有破败,还有两位做官的,下人们多数只能自认倒霉。
舍娘却觉得这样不好,是人就有欲望,下人也是人,人家这么辛苦做活,总不能给两顿吃的,就像给人家天大的好处了。
故而舍娘从自己的月例中拨出五钱银子赏给身边的人,她当然也不会
是做了好事不留名的,只道:“这个月我省着些,这些银钱你们先去应应急,若没有急事你们便攒着,下个月是我母亲生辰,我恐怕就挤不出钱来了。”
九月是庾氏生辰,十月是裴以清的生辰,十一月是舍娘自己的生辰,她的生辰在后面,前面爹娘的生辰还得准备寿礼,她小姑娘自然不必准备多贵重,但是也不能真的空手。
本来世家礼多,尤其是裴家这样的人家,礼节更多。
秋菊便带着下人都给舍娘磕头,舍娘反倒是走上前扶起她们:“你们的苦楚我知晓,盼着大家能够共体时艰。”
大抵发了钱,大家都喜气洋洋的。
又见夏妈妈去了正房,舍娘忙跟了过去,原来是孟氏突然查厨房,查出二房把补品全部转手出去卖了,连小厮都抓到了。
庾氏惊讶:“二嫂这也太……”
“听说是老太太那边说二爷用什么药,就先配什么药,不必另外额外增加补品了,二太太不服,却去找大太太的不是,现下大太太便查出她倒卖家中补品的事情来。”夏妈妈听了也觉得这么多年二房不知道倒卖了多少东西出去。
庾氏啧啧两声,又道:“大房想分家,二房不肯,还要公中出三千两帮她女儿置办嫁妆,大房自然也不是好惹的。”
夏妈妈也道:“就是这个理儿,大家都是一家人,刚刚老太爷的丧事花了那么些钱,如今哪里能拿的那么多银钱出来?”
庾氏知晓她和丈夫双管齐下奏效了,老大两口子现在就希望分家,可上头被老太太压着,自然不服,所以大房也就不愿意维持这等退让换来的和平了。她想还好听女儿的没有掺和进去,她可没有孟氏的身份和体面,将来怕是上下的人都得罪光了。
她们东府的事情,西府的人也知晓了,西府的二老太爷和裴以清关系不错,二老太爷虽然没有功名,但是好附庸风雅,裴以清也是投其所好,常来和他下棋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