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娘 第18节
在一旁的段娘子想这姐妹俩的性格完全不同,丽娘能够让人完全卸下心房,很容易一下就跟人熟悉的打成一片,舍娘则和人都保持一定的距离,功课完成的很好,人异常上进,非常有韧劲,但又十分精明,任谁也不敢糊弄她。
但说作为先生,她还是喜欢舍娘这样的学生,她交代的事情她能认真完成,丽娘却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甚至有时候还爱投机取巧。
就比如上次教她们制香,有一股香的味道很难闻,几欲让人作呕,丽娘不爱闻,所以直接丢了那味香,她问起来,丽娘还振振有词的说那么臭的香怎么可能制成好香。舍娘就不同,完全按照自己要求制作的,还把方子抄录在本子上,让她倍生好感。
尤其是做人上,舍娘平日不似丽娘那般嘴甜,让气氛热烈起来,但是她是真的非常会做人,自从自己私下送了一本香谱给她,她便送了一张她父亲的名帖给自己。
段娘子实在是感慨这姑娘七窍玲珑心,她年纪大了,约莫教这两年就准备在这里养老,若是有裴六爷的名帖,将来即便有宵小想打她的主意也不成,要知道她教了宣府巡抚的女儿几年,人家也没送个名帖来。
故而,她也会在教画时,更偏向舍娘一些。
舍娘当然能够感觉得到,她本来于书画一道上就有兴趣,虽然算不得多有天赋,但是只求合格就成。
画画也不能随意下笔,先看截取的一部分,找准纸张大小,定好位置,再开始临摹,临摹之后再调色上色,如此下午几乎是临摹了两个时辰,画又画了一个时辰。
大抵前世太多烦心事,舍娘深觉闺中才是最好的时光,也毋须和人打交道,就这么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才是人生最大的乐事啊。
荔枝图她画好了之后,发现丽娘的确有天赋,
颜色配的更好看,她想可能上妆也需要对颜色敏感,故而丽娘很容易调好,但是舍娘把自己没有调好的颜色,打算明日一早起来再配。
这般过了两日再画画时,舍娘已经行云流水了,她回去还做了一对荷包,亲自送去给玥娘。
“原本这是姐姐的好事,我这对荷包算不得贵重,但好在是我自己绣的,也是一番心意,还请二姐姐笑纳。”舍娘笑道。
玥娘看了这对荷包着实鲜亮,忙道:“多谢你了。”
舍娘摇头:“二姐还是好生保养,将来二伯父和二伯母都靠你照顾呢。”
两个女儿,长女在京中,祖父如今身死,将来老夫人肯定是留在老家的,除非大伯父调入京中,那么莫家就在附近,都能看顾一二。
从二房出来,发现这里乍然人少了许多,曾经这里站着二伯父的妾侍,她们打着帘子,个个打扮得粉雕玉琢,珠翠环绕,丫头管事婆子们进进出出,如今却连打帘子的丫头都打着哈欠,规矩都松散了许多。
掌权和不掌权的区别就在这里。
话说自从孟氏重新管家之后,先是裁撤了奴才们的月钱和四季衣裳,好在她还没动主子们的月例,这也是她的聪明之处。
就像改革一旦动了士绅的利益,就容易遭到冲击,舍娘想人生真是处处都充满学问啊,以小见大。
孟氏管家后,庾氏就轻松许多了,午饭和晚饭都能陪着大家一起用,平日还能去四房五房串门。
新回来的宜娘擅长医术,尤其是女人病症,还会扎针,她虽然不大会讨好别人,但有这门手艺,人也娴静,大家倒是都找她。她也是主子仆从都不忌讳,会帮她们看病。
曹氏也会时常和庾氏抱怨:“如此一来,没个体统了。”
“这孩子也是一片怜悯之心,我看就挺好,我们舍娘还说吉人自有天相。”庾氏想一般的人恐怕都不会有这样离奇的身世,最后还能峰回路转,这样的经历,自然能够否极泰来。
至于是不是五爷亲生的,这谁也猜不定,因为宜娘生的和五爷其实还有点像。
曹氏心想之前那个假宜娘跟蚱蜢似的,四处蹦跶的厉害,这个宜娘跟野丫头似的,不成体统,她这个继母怎么这么命苦?这孩子除孝之后,就要说亲了,这个样子,丈夫还真的听六爷忽悠,说什么她能够联姻?
舍娘也听说宜娘通岐黄之术,她还怕自己身体有什么隐疾,连忙过去让她帮自己看看。
“三姐姐,你看看我有没有什么病?”舍娘赶紧伸出手臂来,谁让现在没有太医请平安脉,总有些不安心。
宜娘先扒开她的眼皮看看,又让她伸出舌头,才开始把脉。
“怎么样,怎么样?”舍娘追问。
宜娘看了她一眼:“五妹妹,你好的很,脉状如牛,心气充足,心阳振奋。你的舌苔也很正常,比壮年男人的精气都足。”
舍娘听了很是欢喜,倏地一下喜的蹦的老高,庾氏都接不住她了,摊手对众人道:“我这个小女儿脉壮如四十岁的壮年男人,我家那位爷却是动不动晕倒没力气,这还真是掉了个个儿。”
众人都呵呵直笑,宜娘也笑的很开心,她觉得现在自己总算是融入进来了,舍娘看着她发自内心的笑,也跟着开心。
娘被她救回来了,真的宜娘也回来了,谁说重生不能改天逆命的?
她做到了我命由我不由天。
第23章 第23章双章合一
近了七月之后,一向少雨的河东也下了几场绵绵细雨,夏妈妈因管着厨房,早上特地送来四样细点来,就是怕舍娘饿着。
舍娘用了早饭后,赶紧先去学堂读书,整个裴家现在读书的也只有他们六房的孩子们了。
坐在学堂一边听段娘子讲诗词,一边听雨声,也是一种享受。课间却让人昏昏欲睡,丽娘是直接头埋在桌上早已呼呼大睡去,舍娘也是撑着头打瞌睡。
好容易散学,舍娘见丽娘今日也一去回去,倒是觉得稀奇:“怎么你今儿不去老太太那里了?”
要说舍娘其实也想过劝丽娘在家,但老太太的金钱攻势让她觉得自己还是罢了,除非丽娘是不爱那些的人,否则极难说动,她就罢了。
再者前世丽娘嫁的王磐也算不得差,自己也不能完全因为自己的意愿,去改变人家,再说她现在也没有筹码让丽娘听自己的。
所以,陈妈妈也不好动,到底陈妈妈还是丽娘的乳母,虽然她常常挑拨,但说来也是各为其主罢了。
丽娘道:“老太太今日那里有几个尼姑来,我就不好过去。”
上了年纪的妇人都爱信僧道之说,舍娘也不以为意,不过,又听丽娘道:“我告诉你,她们也不是普通的尼姑,听说常常行走于大户人家之间,就连刚就藩的晋王妃也找她们呢。”
晋王妃?晋王已经就藩了。
是啊,这个时候差不多了。
这辈子要不嫁晋王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提早定亲嫁人,另一个则是根本不在河东郡。前一个就算了,嫁人毕竟不是买大白菜,随便嫁一个还不如走前世的老路呢,第二个便是等她爹除服之后,若是爹能外任,她就跟着去,第二个好实现。
姐妹二人回去之后,先去了庾氏那里,庾氏正在劈线,曹氏也在这里做针线。舍娘坐下来,就帮庾氏劈线,她劈线劈的又快又好,连曹氏都夸道:“小孩子眼明手快的,我如今都有点眼花了。”
“五嫂哪里话,你的女红是咱们家里最好的。是了,你这是打算糊鞋面么?做什么鞋的?”庾氏手上也没停。
曹氏道:“我打算做一双高低鞋,鞋底做成白色,鞋面用湖蓝戗银线,再在鞋面上绣水仙纹,样子我都描好了。”
庾氏说自己也要做一双。
女红几乎是后宅女子必备之功,外头的膝裤、比甲、袄裙可以请裁缝绣匠做,但是抹胸小衣多半还是得自己做,甚至鞋袜也是一样。
舍娘身边针线活最出众的是桂芳,她贴身衣物都是她做的。
只是没想到三姐姐宜娘的针线活也很好,舍娘好奇道:“三姐姐,你的针线活怎地这般好啊?”她可是知晓常妈妈针线一般的。
宜娘则道:“我们水月庵的尼姑们哪个不会缝补,有的就是靠这个过活呢。就像很多绣铺都会找我们这些人做针线。”
“原来如此。”舍娘道。
其实舍娘不过随口一问,曹氏却觉得宜娘的意思仿佛家里人没管过她,顿时柳眉一竖,又想起是在外面,才平复一下自己的情绪。
但舍娘却看到了,她才岔开话题:“我看三姐姐真是什么都会,女红又好,医术也好,娘,日后我要多跟在三姐姐身后学习。”
她说完这话,庾氏道:“好,你可真要跟着你三姐姐多学学,要不然就跟皮猴子似的。”
闻言丽娘却生闷气,舍娘分明是自己的亲妹妹,倒是和一个隔房的乡巴佬这么好。她想着又挤到舍娘身边:“五妹妹,等会儿我们染指甲花去吧。”
“好啊。”舍娘笑道。
丽娘又高兴了。
做了一会儿女红,外头的雨停了,曹氏和宜娘先回去了,庾氏则带着两个女儿用饭。席间,庾氏道:“下人们的月钱少了许多,你们身边的人若是有不趁手的,让她们过来找翠兰便是。”
“娘,离祖父下葬也三个月了,现在钱财还不趁手吗?”舍娘问起。
丽娘不满道:“咱们家里吃的菜少,衣裳也不做了,我今年穿的都是去年的。如今下人的月钱,还找咱们拿。”
庾氏心道难怪舍娘劝自己别做了,就连自家人都未必理解,更何况是外人?
但她还是解释道:“多添了你二伯那里的药钱,又是要壮骨,又是要滋补,你二伯母也说为了这个家心力交瘁,燕窝虫草当顿吃,那些药钱跟流水似的。”
舍娘心想难怪前世因自己选上晋王侧妃后,裴家才决裂分家,就是没分多少,丽娘和她的嫁妆筹备
起来才辛苦的紧。
按照正常的,裴老太爷仕宦数年,本来又是世家子弟,怎么可能只分那么点?要么就是分家分的太晚,似二房这样的恨不得把便宜占尽的,原本就中饱私囊,现在二伯这样的,不知道借着二伯的由头要了多少好处。
但是分家这样的事情,除非长辈提出来,晚辈是不好说的。
晚上裴以清过来了,庾氏就把这事儿说了:“连女儿们都在抱怨说如今手头短了。”
裴以清本来是支着折扇听庾氏说闲话,听到最后他灵机一动道:“如此怨声载道,咱们不是更好提分家的事情了。”
庾氏看向他:“话虽如此,可是谁提这个话?我看老太太可不是想分家的样子。”
“她老人家自己的嫁妆就多,又把老太爷的私产都拢在手里,如今又只有大哥一个儿子,这些族产对她而言算不得什么,她老人家反倒是吃穿都用公中的做人情。可是对我们这些庶出旁支的而言,就是立家之根本。”裴以清早就想分出去了。
早分就能早把家产拿到手中,这才是好事。
庾氏问道:“四哥怎么说?”
“哼,他是被收买了,如今二哥瘫了,他接手管着外面的事务,拿话支应我呢。”裴以清遇到和舍娘一样的问题,好处给了老四,老四还能捞钱,自然不愿意脱离。
他现在是独木难支,不好说话。
庾氏丧气道:“连四哥都不说了,咱们又去找谁。罢了,不如咱们将就着过。”
“我想下人们没钱,势必会做出许多事情来,到时候她们别后悔才是。”裴以清也是一拍扶椅,似乎能预见事情发生。
裴以清的话很快就奏效了,看守东角门的婆子原本是鲁氏的人,以前有鲁氏在,她们这一派的人日子都很好过,这婆子的嫂子原先还是管厨房的,吃食都不必担心。现如今管厨房的是六房的夏妈妈,婆子月钱也没有了,自然是连一壶酒也吃不起了。
这些尚且能够忍受,可她孙儿生了病,儿媳妇把嫁妆里的钗环当了还不够,婆子本是去求鲁氏,鲁氏正为玥娘的嫁妆烦恼,哪里理她一个小小的婆子。
也因为如此,这婆子原本是不随意放人进门的,有那些野鸳鸯平日也不敢过分,如今她老人家敞开了门,自然是方便她们进出。
先说陆氏身边的小琴今年二十二,因陆氏见她能干,便一直没放她出去嫁人。那小琴有个相好,却是裴大爷的小厮聪儿,这小厮花了二十个钱从门口进来,二人寻了一处空地就亲嘴咂舌干了起来。
约莫一会功夫,小琴一边系着衣裙一边道:“我还得快些回去,要不然等她起来,又要骂我了。”
聪儿很有些不满:“要我说早该放你出来配人了,把你这么耗着,还不知耗到何时。”
“那有什么法子,她那里几个人都不当用。”小琴把头发捋了捋,一面还有些担心。
聪儿发狠道:“她这般对你,何不咱们也拉她下水,这臭寡妇忒不要脸了。”
小琴忙道:“她是主子,我是奴婢,咱们怎么能欺侮她?你还是别这般想了,你能偶尔这样来一次,我就心满意足了。”
聪儿看了她一眼:“三太太手里必然有许多银钱,反正咱们俩在裴家如今也没有月钱了,还不如偷一笔钱,逃到外地,从头开始。”
“不,这不好吧。”小琴拒绝了,她还是拎得清的,两个奴婢万一被抓回来,可就完蛋了。
聪儿也只好道:“走一步看一步吧。”
似小琴聪儿这样的,还尚且有理智存在,还有那等理智不存的,悄悄偷主子东西的,更是不胜枚举。
舍娘这里也听说宜娘那里的一幅头面不见了,正听岁岁道:“这还是去年过年的时候打的,姑娘们一人一对金镶宝的玉蜂赶花簪,偏咱们的不见了。”
“那可要赶紧找出来。”舍娘知晓前世守孝后,家里就没有再替她们打过贵重首饰了,她还是爹在外地托人带的写首饰给她的。
但说作为先生,她还是喜欢舍娘这样的学生,她交代的事情她能认真完成,丽娘却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甚至有时候还爱投机取巧。
就比如上次教她们制香,有一股香的味道很难闻,几欲让人作呕,丽娘不爱闻,所以直接丢了那味香,她问起来,丽娘还振振有词的说那么臭的香怎么可能制成好香。舍娘就不同,完全按照自己要求制作的,还把方子抄录在本子上,让她倍生好感。
尤其是做人上,舍娘平日不似丽娘那般嘴甜,让气氛热烈起来,但是她是真的非常会做人,自从自己私下送了一本香谱给她,她便送了一张她父亲的名帖给自己。
段娘子实在是感慨这姑娘七窍玲珑心,她年纪大了,约莫教这两年就准备在这里养老,若是有裴六爷的名帖,将来即便有宵小想打她的主意也不成,要知道她教了宣府巡抚的女儿几年,人家也没送个名帖来。
故而,她也会在教画时,更偏向舍娘一些。
舍娘当然能够感觉得到,她本来于书画一道上就有兴趣,虽然算不得多有天赋,但是只求合格就成。
画画也不能随意下笔,先看截取的一部分,找准纸张大小,定好位置,再开始临摹,临摹之后再调色上色,如此下午几乎是临摹了两个时辰,画又画了一个时辰。
大抵前世太多烦心事,舍娘深觉闺中才是最好的时光,也毋须和人打交道,就这么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才是人生最大的乐事啊。
荔枝图她画好了之后,发现丽娘的确有天赋,
颜色配的更好看,她想可能上妆也需要对颜色敏感,故而丽娘很容易调好,但是舍娘把自己没有调好的颜色,打算明日一早起来再配。
这般过了两日再画画时,舍娘已经行云流水了,她回去还做了一对荷包,亲自送去给玥娘。
“原本这是姐姐的好事,我这对荷包算不得贵重,但好在是我自己绣的,也是一番心意,还请二姐姐笑纳。”舍娘笑道。
玥娘看了这对荷包着实鲜亮,忙道:“多谢你了。”
舍娘摇头:“二姐还是好生保养,将来二伯父和二伯母都靠你照顾呢。”
两个女儿,长女在京中,祖父如今身死,将来老夫人肯定是留在老家的,除非大伯父调入京中,那么莫家就在附近,都能看顾一二。
从二房出来,发现这里乍然人少了许多,曾经这里站着二伯父的妾侍,她们打着帘子,个个打扮得粉雕玉琢,珠翠环绕,丫头管事婆子们进进出出,如今却连打帘子的丫头都打着哈欠,规矩都松散了许多。
掌权和不掌权的区别就在这里。
话说自从孟氏重新管家之后,先是裁撤了奴才们的月钱和四季衣裳,好在她还没动主子们的月例,这也是她的聪明之处。
就像改革一旦动了士绅的利益,就容易遭到冲击,舍娘想人生真是处处都充满学问啊,以小见大。
孟氏管家后,庾氏就轻松许多了,午饭和晚饭都能陪着大家一起用,平日还能去四房五房串门。
新回来的宜娘擅长医术,尤其是女人病症,还会扎针,她虽然不大会讨好别人,但有这门手艺,人也娴静,大家倒是都找她。她也是主子仆从都不忌讳,会帮她们看病。
曹氏也会时常和庾氏抱怨:“如此一来,没个体统了。”
“这孩子也是一片怜悯之心,我看就挺好,我们舍娘还说吉人自有天相。”庾氏想一般的人恐怕都不会有这样离奇的身世,最后还能峰回路转,这样的经历,自然能够否极泰来。
至于是不是五爷亲生的,这谁也猜不定,因为宜娘生的和五爷其实还有点像。
曹氏心想之前那个假宜娘跟蚱蜢似的,四处蹦跶的厉害,这个宜娘跟野丫头似的,不成体统,她这个继母怎么这么命苦?这孩子除孝之后,就要说亲了,这个样子,丈夫还真的听六爷忽悠,说什么她能够联姻?
舍娘也听说宜娘通岐黄之术,她还怕自己身体有什么隐疾,连忙过去让她帮自己看看。
“三姐姐,你看看我有没有什么病?”舍娘赶紧伸出手臂来,谁让现在没有太医请平安脉,总有些不安心。
宜娘先扒开她的眼皮看看,又让她伸出舌头,才开始把脉。
“怎么样,怎么样?”舍娘追问。
宜娘看了她一眼:“五妹妹,你好的很,脉状如牛,心气充足,心阳振奋。你的舌苔也很正常,比壮年男人的精气都足。”
舍娘听了很是欢喜,倏地一下喜的蹦的老高,庾氏都接不住她了,摊手对众人道:“我这个小女儿脉壮如四十岁的壮年男人,我家那位爷却是动不动晕倒没力气,这还真是掉了个个儿。”
众人都呵呵直笑,宜娘也笑的很开心,她觉得现在自己总算是融入进来了,舍娘看着她发自内心的笑,也跟着开心。
娘被她救回来了,真的宜娘也回来了,谁说重生不能改天逆命的?
她做到了我命由我不由天。
第23章 第23章双章合一
近了七月之后,一向少雨的河东也下了几场绵绵细雨,夏妈妈因管着厨房,早上特地送来四样细点来,就是怕舍娘饿着。
舍娘用了早饭后,赶紧先去学堂读书,整个裴家现在读书的也只有他们六房的孩子们了。
坐在学堂一边听段娘子讲诗词,一边听雨声,也是一种享受。课间却让人昏昏欲睡,丽娘是直接头埋在桌上早已呼呼大睡去,舍娘也是撑着头打瞌睡。
好容易散学,舍娘见丽娘今日也一去回去,倒是觉得稀奇:“怎么你今儿不去老太太那里了?”
要说舍娘其实也想过劝丽娘在家,但老太太的金钱攻势让她觉得自己还是罢了,除非丽娘是不爱那些的人,否则极难说动,她就罢了。
再者前世丽娘嫁的王磐也算不得差,自己也不能完全因为自己的意愿,去改变人家,再说她现在也没有筹码让丽娘听自己的。
所以,陈妈妈也不好动,到底陈妈妈还是丽娘的乳母,虽然她常常挑拨,但说来也是各为其主罢了。
丽娘道:“老太太今日那里有几个尼姑来,我就不好过去。”
上了年纪的妇人都爱信僧道之说,舍娘也不以为意,不过,又听丽娘道:“我告诉你,她们也不是普通的尼姑,听说常常行走于大户人家之间,就连刚就藩的晋王妃也找她们呢。”
晋王妃?晋王已经就藩了。
是啊,这个时候差不多了。
这辈子要不嫁晋王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提早定亲嫁人,另一个则是根本不在河东郡。前一个就算了,嫁人毕竟不是买大白菜,随便嫁一个还不如走前世的老路呢,第二个便是等她爹除服之后,若是爹能外任,她就跟着去,第二个好实现。
姐妹二人回去之后,先去了庾氏那里,庾氏正在劈线,曹氏也在这里做针线。舍娘坐下来,就帮庾氏劈线,她劈线劈的又快又好,连曹氏都夸道:“小孩子眼明手快的,我如今都有点眼花了。”
“五嫂哪里话,你的女红是咱们家里最好的。是了,你这是打算糊鞋面么?做什么鞋的?”庾氏手上也没停。
曹氏道:“我打算做一双高低鞋,鞋底做成白色,鞋面用湖蓝戗银线,再在鞋面上绣水仙纹,样子我都描好了。”
庾氏说自己也要做一双。
女红几乎是后宅女子必备之功,外头的膝裤、比甲、袄裙可以请裁缝绣匠做,但是抹胸小衣多半还是得自己做,甚至鞋袜也是一样。
舍娘身边针线活最出众的是桂芳,她贴身衣物都是她做的。
只是没想到三姐姐宜娘的针线活也很好,舍娘好奇道:“三姐姐,你的针线活怎地这般好啊?”她可是知晓常妈妈针线一般的。
宜娘则道:“我们水月庵的尼姑们哪个不会缝补,有的就是靠这个过活呢。就像很多绣铺都会找我们这些人做针线。”
“原来如此。”舍娘道。
其实舍娘不过随口一问,曹氏却觉得宜娘的意思仿佛家里人没管过她,顿时柳眉一竖,又想起是在外面,才平复一下自己的情绪。
但舍娘却看到了,她才岔开话题:“我看三姐姐真是什么都会,女红又好,医术也好,娘,日后我要多跟在三姐姐身后学习。”
她说完这话,庾氏道:“好,你可真要跟着你三姐姐多学学,要不然就跟皮猴子似的。”
闻言丽娘却生闷气,舍娘分明是自己的亲妹妹,倒是和一个隔房的乡巴佬这么好。她想着又挤到舍娘身边:“五妹妹,等会儿我们染指甲花去吧。”
“好啊。”舍娘笑道。
丽娘又高兴了。
做了一会儿女红,外头的雨停了,曹氏和宜娘先回去了,庾氏则带着两个女儿用饭。席间,庾氏道:“下人们的月钱少了许多,你们身边的人若是有不趁手的,让她们过来找翠兰便是。”
“娘,离祖父下葬也三个月了,现在钱财还不趁手吗?”舍娘问起。
丽娘不满道:“咱们家里吃的菜少,衣裳也不做了,我今年穿的都是去年的。如今下人的月钱,还找咱们拿。”
庾氏心道难怪舍娘劝自己别做了,就连自家人都未必理解,更何况是外人?
但她还是解释道:“多添了你二伯那里的药钱,又是要壮骨,又是要滋补,你二伯母也说为了这个家心力交瘁,燕窝虫草当顿吃,那些药钱跟流水似的。”
舍娘心想难怪前世因自己选上晋王侧妃后,裴家才决裂分家,就是没分多少,丽娘和她的嫁妆筹备
起来才辛苦的紧。
按照正常的,裴老太爷仕宦数年,本来又是世家子弟,怎么可能只分那么点?要么就是分家分的太晚,似二房这样的恨不得把便宜占尽的,原本就中饱私囊,现在二伯这样的,不知道借着二伯的由头要了多少好处。
但是分家这样的事情,除非长辈提出来,晚辈是不好说的。
晚上裴以清过来了,庾氏就把这事儿说了:“连女儿们都在抱怨说如今手头短了。”
裴以清本来是支着折扇听庾氏说闲话,听到最后他灵机一动道:“如此怨声载道,咱们不是更好提分家的事情了。”
庾氏看向他:“话虽如此,可是谁提这个话?我看老太太可不是想分家的样子。”
“她老人家自己的嫁妆就多,又把老太爷的私产都拢在手里,如今又只有大哥一个儿子,这些族产对她而言算不得什么,她老人家反倒是吃穿都用公中的做人情。可是对我们这些庶出旁支的而言,就是立家之根本。”裴以清早就想分出去了。
早分就能早把家产拿到手中,这才是好事。
庾氏问道:“四哥怎么说?”
“哼,他是被收买了,如今二哥瘫了,他接手管着外面的事务,拿话支应我呢。”裴以清遇到和舍娘一样的问题,好处给了老四,老四还能捞钱,自然不愿意脱离。
他现在是独木难支,不好说话。
庾氏丧气道:“连四哥都不说了,咱们又去找谁。罢了,不如咱们将就着过。”
“我想下人们没钱,势必会做出许多事情来,到时候她们别后悔才是。”裴以清也是一拍扶椅,似乎能预见事情发生。
裴以清的话很快就奏效了,看守东角门的婆子原本是鲁氏的人,以前有鲁氏在,她们这一派的人日子都很好过,这婆子的嫂子原先还是管厨房的,吃食都不必担心。现如今管厨房的是六房的夏妈妈,婆子月钱也没有了,自然是连一壶酒也吃不起了。
这些尚且能够忍受,可她孙儿生了病,儿媳妇把嫁妆里的钗环当了还不够,婆子本是去求鲁氏,鲁氏正为玥娘的嫁妆烦恼,哪里理她一个小小的婆子。
也因为如此,这婆子原本是不随意放人进门的,有那些野鸳鸯平日也不敢过分,如今她老人家敞开了门,自然是方便她们进出。
先说陆氏身边的小琴今年二十二,因陆氏见她能干,便一直没放她出去嫁人。那小琴有个相好,却是裴大爷的小厮聪儿,这小厮花了二十个钱从门口进来,二人寻了一处空地就亲嘴咂舌干了起来。
约莫一会功夫,小琴一边系着衣裙一边道:“我还得快些回去,要不然等她起来,又要骂我了。”
聪儿很有些不满:“要我说早该放你出来配人了,把你这么耗着,还不知耗到何时。”
“那有什么法子,她那里几个人都不当用。”小琴把头发捋了捋,一面还有些担心。
聪儿发狠道:“她这般对你,何不咱们也拉她下水,这臭寡妇忒不要脸了。”
小琴忙道:“她是主子,我是奴婢,咱们怎么能欺侮她?你还是别这般想了,你能偶尔这样来一次,我就心满意足了。”
聪儿看了她一眼:“三太太手里必然有许多银钱,反正咱们俩在裴家如今也没有月钱了,还不如偷一笔钱,逃到外地,从头开始。”
“不,这不好吧。”小琴拒绝了,她还是拎得清的,两个奴婢万一被抓回来,可就完蛋了。
聪儿也只好道:“走一步看一步吧。”
似小琴聪儿这样的,还尚且有理智存在,还有那等理智不存的,悄悄偷主子东西的,更是不胜枚举。
舍娘这里也听说宜娘那里的一幅头面不见了,正听岁岁道:“这还是去年过年的时候打的,姑娘们一人一对金镶宝的玉蜂赶花簪,偏咱们的不见了。”
“那可要赶紧找出来。”舍娘知晓前世守孝后,家里就没有再替她们打过贵重首饰了,她还是爹在外地托人带的写首饰给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