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娘 第9节
裴以清笑道:“我早就看中这块玉料了,回来就找了一家玉器店,让人雕琢好的。”
庾氏额手称庆:“那我找一根红绳把它挂起来吧。”
“不必你说,我给舍娘看了之后,她说他要提你编呢。”裴以清道。
夜里,舍娘翻了个身,今日守夜的人是秋菊,在
前世她出嫁时,她就已经嫁人了。当年去讨嫁妆时,就是秋菊和她男人陪着她去的。
前世种种似乎如过眼云烟,又时刻提醒她千万别重蹈覆辙。
秋菊见舍娘翻身,又起身帮她掖被子,舍娘笑道:“我睡不着才翻身的,你睡你的。”
“姑娘睡不着,也可以和我说说话。”秋菊道。
舍娘叹了一口气:“今日我看见定北侯夫人来咱们家,我总是想若是一直这般倒也好了。”
秋菊道:“姑娘说哪里话,奴婢听人说咱们老太爷很有可能入阁呢。”
“祖父还不是尚书呢。”舍娘知晓有人暗自揣测,但事情没有落到最后,谁也不知道如何。
关键是她见过祖父,看起来精神矍铄,完全不似那等多病的人。
倒是秋菊感叹:“若是四姑娘和您姊妹情深倒好了,今日的情形谁都看的出来,四姑娘约莫是要嫁到侯府去的,将来能够照看您几分,比什么都强。”
“这怕是不能了,我对她也没指望,我自己的前程自己去挣。不过,说来也奇怪,这样的好事,祖母怎么不能留给她最喜欢的六妹妹呢?”舍娘奇道。
秋菊脱口而出:“肯定是有更好的留给六姑娘。”
这倒也是,前世六妹妹嫁的是品貌俱佳状元郎,什么都好,只不过不喜欢六妹妹还早逝,故而六妹妹青年守寡,这也算是人算不如天算了。
想到这里,她把被子往上拉了拉,又打了个哈欠,半睡不睡的,迷迷糊糊中,听到云板在响,舍娘一下惊醒:“云板敲了三声还是四声?”
民间有神三鬼四的说法,敲三下一般是祭祀神明,敲四下便是丧讯。
秋菊想了想:“仿佛是四声。”
舍娘惊了一下,约莫一盏茶的功夫,外面窸窸窣窣有人走动,夏妈妈也过来了,传了消息过来,老太爷去世了。
第12章 人心浮动人心浮动
前世就是裴老太爷过世,所以整个家也开始乱起来。
因裴老太爷去的突然,家里原本还沉浸在要过年的氛围中,一切都得现去办。庾氏还要催人把长子裴霁从学堂接回来,裴以清还得让人天亮了去衙门报丁忧,其余各房也是如此,做官的要报丁忧,上学的就先下学。
夫妇二人还要分头行动,至于舍娘和丽娘,庾氏让她们且在家里,怕被什么冲撞了。
舍娘迅速起来,吩咐秋菊冬梅:“你们先替我拣素淡些的衣裳穿,过年的裘袄是穿不了了。”说罢又让兰若桂芳两个找几条素帕子来,还吩咐她们:“你们也是一样,花红柳绿的衣裳是穿不了了的,尽量选深色的。”
外头粗使的丫头端了热茶进来,又道:“五房的奶奶方才领着好些人巍巍赫赫的出去了。”
夏妈妈把热茶在茶盏里淘换了几次,方才筛了一小杯递给舍娘,只道:“如今她管家,丧事自然也要她操办。”
谁管家这种大事,也不是她们这些六房的下人能够置喙的。
舍娘和丽娘是等天亮了,才一起去灵堂的,裴老太爷去年过完六十大寿,就替自己把寿材准备好了的。
一贯面色冷淡的裴老夫人哭的似泪人似的,众人也都陪着哭,裴老夫人前些年刚死了最心爱的小儿子,如今丈夫又去了,唯一的亲儿子还在山东,就连舍娘也能体会。
前世母亲去世的时候,她只有恐慌,其余的竟然没有太多感受,到现在,她是真的觉得世事无常。
可舍娘这种和祖父一年都见不到几次面,唯一一次接触,还是上次送琥珀衫,祖父赏给她一套首饰。
说难过也难过,但也算不上很伤心。
但是该哭还得哭,还得恸哭。
再看丽娘哭的比她还狠,舍娘心道,瞧,丽娘其实根本不笨,平日那些笨,不过是以此为由搞特殊化,让人都让着她。
原本应该是五伯母曹氏主持丧事,然而她晕了过去,众人才知道她有身孕。裴老夫人当即让孟氏把管家权接过去,丧事由她操办。
别看孟氏平日小病小痛多,也没有曹氏那般恨不得棒杀人,但实则管家也是不错,她先让大管家雇佣裁缝做孝服,“这些孝服必须要在三日之内做完。”
除此之外还有搭彩匠,专门搭彩棚的,毛女儿的扎纸、冥纸炷香,写揭白的画师等等零碎事情。
自然,这些事情是不需要舍娘她们做的,如今灵堂都还没有搭建起来呢。
舍娘她们遂先到后罩房一起待着,等大人们有没有什么传唤。裴家姑娘们除了平日上学,还没这么单独全部人一起待过,玥娘显得心事重重的,老太爷一去,她的亲事不知道还能不能作数。
故而,她喃喃道:“咱们在京里办了丧事,不知道还要不要回老家?”
丽娘连忙道:“当然要回了,要扶灵回乡的。”
玥娘瞥了丽娘一眼,心道,四妹妹自然是不担心的,她爹怎么说都是两榜进士出身,她娘嫁妆多,最重要的是到底定北侯府是老太太娘家。
这些心里烦恼的事情,偏偏她还不能跟任何人说,都是女儿家的心事罢了。
宜娘听了更慌,要知晓她爹正在河东郡夫君的州县做官,若是碰到何家的人了,又如何是好?再有曹氏有了身孕之后,恐怕气焰更嚣张,自己还要想法子如何对付。
两个大一点的姐姐神思不属,丽娘哼哼唧唧说自己不舒服,躲在角落喝热茶。倒是舍娘和舜娘坐在一处,舜娘难得的道:“五姐,昨儿祖父还好好的呢?晚上,祖父和祖母还一起用饭了,怎么这样快人就去了。”
“我也是说呢,都快过年了,居然又这般。那祖父以前有旧疾吗?”舍娘问起
舜娘摇摇头,表示自己一无所知。
其实前世的舍娘对这些也是迷迷糊糊的,到底是小孩子,她晚上没睡好,竟然有些昏昏欲睡的,只是强撑着精神头罢了。
一个时辰之后,外头说大少爷回来了。
“哥哥回来了。”舍娘连忙站起来。
裴霁虽然非长房长子,但也是裴家下一代的长孙,虽然家里现在用不上他办什么大事,但是有些事情他这位长孙也能撑几分面子。
故而,裴霁到家后,先去前院帮忙,没有进内院。
又说裴老夫人那边把众人都支去做事情后,她则把老太爷书房的暗格撬开,拿了钥匙,又吩咐向嬷嬷道:“等夜了的时候,你让几个稳当的人去戊字号库房,把东西搬去我房里。”
向嬷嬷愣了一下,才道:“主子真是难得的深谋远虑。”
“我不深谋远虑可不行啊。我一个孤老婆子,管不到外面,就怕许多人偷偷把东西分了,那谁也不知道啊?”裴老夫人道。
事实上,谁的心思都没有裴老夫人深,裴以清这一日又是告假丁忧,又是和几位兄长一起准备丧捧,安灵,筹备回乡的事情,忙的跟陀螺似的,连儿子回来都跟着忙,怎么可能会想到那些。
相反庾氏平日看起来呆呆的,倒是同裴六爷道:“老爷子去的这么突然,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家中田地生意多是二哥帮忙打理,也不知道将来家里是不是还和如今一样?”
这就是裴以清喜欢庾氏的点,她看似迷迷糊糊的,其实最会提他操心。
父亲一去,裴家分家恐怕也不会远。
裴以清道:“将来肯定不一样了,老爷子可是定海神针啊。虽说诸子均分,但是拿出来的,恐怕是人家早就分好了的。”
“你是说他们私藏……”庾氏大惊。
裴以清冷哼:“大丫头出嫁的那么些嫁妆哪儿来的,二房两口子雁过拔毛,我们如果不早些分家,全被二房搂到自己怀里了,到时候分些三瓜两枣,够什么的。”
庾氏担心道:“可是这也不是咱们说要分家就分家的,况且,老太爷丧期,老太太不同意也没办法啊。”
“我自然不会在丧期分家,是平日我先探探四哥的口风,到时候丧期过了再找族里相熟的长老,若是不成,到时候等丧期过了,我若是起复,就带着你和孩子们外任去。尤其是丽娘,我不同意她嫁到什么定北侯府去,咱们两个女儿将来都嫁给读书人家最好。”裴以清还想等日后去找找自己的生母,即便不能奉养,也能把她
安置。
夫妻二人把未来的事情定了个大概,心情也松快一些,至于裴老太爷的丧事,大家伤心归伤心,但伤心过后还有更多的事情。
舍娘这一日也很累,早早的就睡下了,因为她今日也观察了娘,没有任何反常异常。
到了次日,丧服已经做好了,家中上下都穿上。
裴老太爷的身体已经用黄酒擦拭了一遍,儿子们帮他换上冥衣,灵柩内内铺石灰与木炭,再在他嘴里放一枚玉蝉。
他们要等裴家大爷回来,之后一行人再扶灵回乡。
早上起来在正房吃了早膳后,丽娘塞给她一包糖豆,还道:“这个可好吃了。”
糖豆舍娘倒是很爱吃,但是前世在后宫,不敢多吃,因为豆子吃多了容易放屁,这样就十分不雅观。
但现在,她可以抓一把全放嘴里:“多谢四姐。”
丽娘笑道:“我还有呢,糖豆不似糖霜那样甜,很好吃的,就是陈妈妈不让我多吃。”
家里现在派人轮番守灵,陈妈妈夏妈妈都派过去了,丽娘无事可干,见舍娘坐着,就给了一包她的零嘴。
舍娘则道:“想吃就吃吧,吃点东西总比不吃强。反正陈妈妈也不在,对了,我那里还有海棠酥和百合酥,你要不要?”
丽娘眨巴着大眼睛道:“我要,我要。”
没了陈妈妈在身边,丽娘似乎也没之前那么烦人了。
姐妹二人在一起吃点心,丽娘吃了一块海棠酥,又呷了一口热茶道,鬼鬼祟祟道:“舍娘,你知道吗?昨儿晚上你们都不等我,我钗子掉在舜娘那里,转回去拿的时候,看到有人老太太房里的那个向嬷嬷偷偷带着人搬箱笼到老太太房里。”
“好端端的,搬什么箱笼啊。”舍娘狐疑。
丽娘摊手:“神神秘秘的,不知道是什么。”
“等会儿咱们说给爹娘听,她们肯定清楚。”舍娘道。
丽娘叉腰道:“怎么样,我还是有功劳的吧,天天说我慢。”
舍娘难得被她逗笑一次。
姐妹二人就把这话私下跟庾氏和裴以清说了,却听一旁的裴霁道:“那箱笼上贴着戊字的话,那就是祖父的库房,上回我月考得了第二名,祖父亲自带我过去挑的。”
是啊,裴霁一直养在裴老太爷膝下,他知晓这些。
舍娘一想就知道不对了,《实证录》记载,丈夫故去,妻子是没有资格继承财产的,除非是儿子未成人,妻子可以代持,但儿子都已经成人,那么都归儿子继承。裴家这种情况,按照律法,祖父的财产都是爹和伯父们分,和裴老夫人无关。
因此裴老夫人这样偷偷抬到自己房中,全部充当自己的嫁妆,她可以再把这笔钱转赠给自己亲生的儿子,或者给舜娘做嫁妆,外人就无权置喙了。
这就叫官盐当私盐卖!
第13章 奏效(二更)奏效(二更)……
舍娘这般告诉爹娘,并非是让她们现在去争斗,去抢什么钱财,而是告诉他们多长个心眼,对所有的事情能够有自己的判断。
裴以清和庾氏也是这么想的:“老太爷才刚死,老太太就这般,只是这事儿谁敢说什么。她老人家到底是长辈,一个孝字在上,别的人就很难说什么了。”
“其实我是在想舍娘怎么反应这么快,原先我只当她是小孩子的。”庾氏被女儿的反应惊呆了。
裴以清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我上次就同你说过,明德皇后也是这般,指不定咱们舍娘命格也贵重呢。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咱们也别小看了这些孩子。”
庾氏额手称庆:“那我找一根红绳把它挂起来吧。”
“不必你说,我给舍娘看了之后,她说他要提你编呢。”裴以清道。
夜里,舍娘翻了个身,今日守夜的人是秋菊,在
前世她出嫁时,她就已经嫁人了。当年去讨嫁妆时,就是秋菊和她男人陪着她去的。
前世种种似乎如过眼云烟,又时刻提醒她千万别重蹈覆辙。
秋菊见舍娘翻身,又起身帮她掖被子,舍娘笑道:“我睡不着才翻身的,你睡你的。”
“姑娘睡不着,也可以和我说说话。”秋菊道。
舍娘叹了一口气:“今日我看见定北侯夫人来咱们家,我总是想若是一直这般倒也好了。”
秋菊道:“姑娘说哪里话,奴婢听人说咱们老太爷很有可能入阁呢。”
“祖父还不是尚书呢。”舍娘知晓有人暗自揣测,但事情没有落到最后,谁也不知道如何。
关键是她见过祖父,看起来精神矍铄,完全不似那等多病的人。
倒是秋菊感叹:“若是四姑娘和您姊妹情深倒好了,今日的情形谁都看的出来,四姑娘约莫是要嫁到侯府去的,将来能够照看您几分,比什么都强。”
“这怕是不能了,我对她也没指望,我自己的前程自己去挣。不过,说来也奇怪,这样的好事,祖母怎么不能留给她最喜欢的六妹妹呢?”舍娘奇道。
秋菊脱口而出:“肯定是有更好的留给六姑娘。”
这倒也是,前世六妹妹嫁的是品貌俱佳状元郎,什么都好,只不过不喜欢六妹妹还早逝,故而六妹妹青年守寡,这也算是人算不如天算了。
想到这里,她把被子往上拉了拉,又打了个哈欠,半睡不睡的,迷迷糊糊中,听到云板在响,舍娘一下惊醒:“云板敲了三声还是四声?”
民间有神三鬼四的说法,敲三下一般是祭祀神明,敲四下便是丧讯。
秋菊想了想:“仿佛是四声。”
舍娘惊了一下,约莫一盏茶的功夫,外面窸窸窣窣有人走动,夏妈妈也过来了,传了消息过来,老太爷去世了。
第12章 人心浮动人心浮动
前世就是裴老太爷过世,所以整个家也开始乱起来。
因裴老太爷去的突然,家里原本还沉浸在要过年的氛围中,一切都得现去办。庾氏还要催人把长子裴霁从学堂接回来,裴以清还得让人天亮了去衙门报丁忧,其余各房也是如此,做官的要报丁忧,上学的就先下学。
夫妇二人还要分头行动,至于舍娘和丽娘,庾氏让她们且在家里,怕被什么冲撞了。
舍娘迅速起来,吩咐秋菊冬梅:“你们先替我拣素淡些的衣裳穿,过年的裘袄是穿不了了。”说罢又让兰若桂芳两个找几条素帕子来,还吩咐她们:“你们也是一样,花红柳绿的衣裳是穿不了了的,尽量选深色的。”
外头粗使的丫头端了热茶进来,又道:“五房的奶奶方才领着好些人巍巍赫赫的出去了。”
夏妈妈把热茶在茶盏里淘换了几次,方才筛了一小杯递给舍娘,只道:“如今她管家,丧事自然也要她操办。”
谁管家这种大事,也不是她们这些六房的下人能够置喙的。
舍娘和丽娘是等天亮了,才一起去灵堂的,裴老太爷去年过完六十大寿,就替自己把寿材准备好了的。
一贯面色冷淡的裴老夫人哭的似泪人似的,众人也都陪着哭,裴老夫人前些年刚死了最心爱的小儿子,如今丈夫又去了,唯一的亲儿子还在山东,就连舍娘也能体会。
前世母亲去世的时候,她只有恐慌,其余的竟然没有太多感受,到现在,她是真的觉得世事无常。
可舍娘这种和祖父一年都见不到几次面,唯一一次接触,还是上次送琥珀衫,祖父赏给她一套首饰。
说难过也难过,但也算不上很伤心。
但是该哭还得哭,还得恸哭。
再看丽娘哭的比她还狠,舍娘心道,瞧,丽娘其实根本不笨,平日那些笨,不过是以此为由搞特殊化,让人都让着她。
原本应该是五伯母曹氏主持丧事,然而她晕了过去,众人才知道她有身孕。裴老夫人当即让孟氏把管家权接过去,丧事由她操办。
别看孟氏平日小病小痛多,也没有曹氏那般恨不得棒杀人,但实则管家也是不错,她先让大管家雇佣裁缝做孝服,“这些孝服必须要在三日之内做完。”
除此之外还有搭彩匠,专门搭彩棚的,毛女儿的扎纸、冥纸炷香,写揭白的画师等等零碎事情。
自然,这些事情是不需要舍娘她们做的,如今灵堂都还没有搭建起来呢。
舍娘她们遂先到后罩房一起待着,等大人们有没有什么传唤。裴家姑娘们除了平日上学,还没这么单独全部人一起待过,玥娘显得心事重重的,老太爷一去,她的亲事不知道还能不能作数。
故而,她喃喃道:“咱们在京里办了丧事,不知道还要不要回老家?”
丽娘连忙道:“当然要回了,要扶灵回乡的。”
玥娘瞥了丽娘一眼,心道,四妹妹自然是不担心的,她爹怎么说都是两榜进士出身,她娘嫁妆多,最重要的是到底定北侯府是老太太娘家。
这些心里烦恼的事情,偏偏她还不能跟任何人说,都是女儿家的心事罢了。
宜娘听了更慌,要知晓她爹正在河东郡夫君的州县做官,若是碰到何家的人了,又如何是好?再有曹氏有了身孕之后,恐怕气焰更嚣张,自己还要想法子如何对付。
两个大一点的姐姐神思不属,丽娘哼哼唧唧说自己不舒服,躲在角落喝热茶。倒是舍娘和舜娘坐在一处,舜娘难得的道:“五姐,昨儿祖父还好好的呢?晚上,祖父和祖母还一起用饭了,怎么这样快人就去了。”
“我也是说呢,都快过年了,居然又这般。那祖父以前有旧疾吗?”舍娘问起
舜娘摇摇头,表示自己一无所知。
其实前世的舍娘对这些也是迷迷糊糊的,到底是小孩子,她晚上没睡好,竟然有些昏昏欲睡的,只是强撑着精神头罢了。
一个时辰之后,外头说大少爷回来了。
“哥哥回来了。”舍娘连忙站起来。
裴霁虽然非长房长子,但也是裴家下一代的长孙,虽然家里现在用不上他办什么大事,但是有些事情他这位长孙也能撑几分面子。
故而,裴霁到家后,先去前院帮忙,没有进内院。
又说裴老夫人那边把众人都支去做事情后,她则把老太爷书房的暗格撬开,拿了钥匙,又吩咐向嬷嬷道:“等夜了的时候,你让几个稳当的人去戊字号库房,把东西搬去我房里。”
向嬷嬷愣了一下,才道:“主子真是难得的深谋远虑。”
“我不深谋远虑可不行啊。我一个孤老婆子,管不到外面,就怕许多人偷偷把东西分了,那谁也不知道啊?”裴老夫人道。
事实上,谁的心思都没有裴老夫人深,裴以清这一日又是告假丁忧,又是和几位兄长一起准备丧捧,安灵,筹备回乡的事情,忙的跟陀螺似的,连儿子回来都跟着忙,怎么可能会想到那些。
相反庾氏平日看起来呆呆的,倒是同裴六爷道:“老爷子去的这么突然,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家中田地生意多是二哥帮忙打理,也不知道将来家里是不是还和如今一样?”
这就是裴以清喜欢庾氏的点,她看似迷迷糊糊的,其实最会提他操心。
父亲一去,裴家分家恐怕也不会远。
裴以清道:“将来肯定不一样了,老爷子可是定海神针啊。虽说诸子均分,但是拿出来的,恐怕是人家早就分好了的。”
“你是说他们私藏……”庾氏大惊。
裴以清冷哼:“大丫头出嫁的那么些嫁妆哪儿来的,二房两口子雁过拔毛,我们如果不早些分家,全被二房搂到自己怀里了,到时候分些三瓜两枣,够什么的。”
庾氏担心道:“可是这也不是咱们说要分家就分家的,况且,老太爷丧期,老太太不同意也没办法啊。”
“我自然不会在丧期分家,是平日我先探探四哥的口风,到时候丧期过了再找族里相熟的长老,若是不成,到时候等丧期过了,我若是起复,就带着你和孩子们外任去。尤其是丽娘,我不同意她嫁到什么定北侯府去,咱们两个女儿将来都嫁给读书人家最好。”裴以清还想等日后去找找自己的生母,即便不能奉养,也能把她
安置。
夫妻二人把未来的事情定了个大概,心情也松快一些,至于裴老太爷的丧事,大家伤心归伤心,但伤心过后还有更多的事情。
舍娘这一日也很累,早早的就睡下了,因为她今日也观察了娘,没有任何反常异常。
到了次日,丧服已经做好了,家中上下都穿上。
裴老太爷的身体已经用黄酒擦拭了一遍,儿子们帮他换上冥衣,灵柩内内铺石灰与木炭,再在他嘴里放一枚玉蝉。
他们要等裴家大爷回来,之后一行人再扶灵回乡。
早上起来在正房吃了早膳后,丽娘塞给她一包糖豆,还道:“这个可好吃了。”
糖豆舍娘倒是很爱吃,但是前世在后宫,不敢多吃,因为豆子吃多了容易放屁,这样就十分不雅观。
但现在,她可以抓一把全放嘴里:“多谢四姐。”
丽娘笑道:“我还有呢,糖豆不似糖霜那样甜,很好吃的,就是陈妈妈不让我多吃。”
家里现在派人轮番守灵,陈妈妈夏妈妈都派过去了,丽娘无事可干,见舍娘坐着,就给了一包她的零嘴。
舍娘则道:“想吃就吃吧,吃点东西总比不吃强。反正陈妈妈也不在,对了,我那里还有海棠酥和百合酥,你要不要?”
丽娘眨巴着大眼睛道:“我要,我要。”
没了陈妈妈在身边,丽娘似乎也没之前那么烦人了。
姐妹二人在一起吃点心,丽娘吃了一块海棠酥,又呷了一口热茶道,鬼鬼祟祟道:“舍娘,你知道吗?昨儿晚上你们都不等我,我钗子掉在舜娘那里,转回去拿的时候,看到有人老太太房里的那个向嬷嬷偷偷带着人搬箱笼到老太太房里。”
“好端端的,搬什么箱笼啊。”舍娘狐疑。
丽娘摊手:“神神秘秘的,不知道是什么。”
“等会儿咱们说给爹娘听,她们肯定清楚。”舍娘道。
丽娘叉腰道:“怎么样,我还是有功劳的吧,天天说我慢。”
舍娘难得被她逗笑一次。
姐妹二人就把这话私下跟庾氏和裴以清说了,却听一旁的裴霁道:“那箱笼上贴着戊字的话,那就是祖父的库房,上回我月考得了第二名,祖父亲自带我过去挑的。”
是啊,裴霁一直养在裴老太爷膝下,他知晓这些。
舍娘一想就知道不对了,《实证录》记载,丈夫故去,妻子是没有资格继承财产的,除非是儿子未成人,妻子可以代持,但儿子都已经成人,那么都归儿子继承。裴家这种情况,按照律法,祖父的财产都是爹和伯父们分,和裴老夫人无关。
因此裴老夫人这样偷偷抬到自己房中,全部充当自己的嫁妆,她可以再把这笔钱转赠给自己亲生的儿子,或者给舜娘做嫁妆,外人就无权置喙了。
这就叫官盐当私盐卖!
第13章 奏效(二更)奏效(二更)……
舍娘这般告诉爹娘,并非是让她们现在去争斗,去抢什么钱财,而是告诉他们多长个心眼,对所有的事情能够有自己的判断。
裴以清和庾氏也是这么想的:“老太爷才刚死,老太太就这般,只是这事儿谁敢说什么。她老人家到底是长辈,一个孝字在上,别的人就很难说什么了。”
“其实我是在想舍娘怎么反应这么快,原先我只当她是小孩子的。”庾氏被女儿的反应惊呆了。
裴以清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我上次就同你说过,明德皇后也是这般,指不定咱们舍娘命格也贵重呢。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咱们也别小看了这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