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娘 第7节
  庾氏忙请罪:“都是妾身教的不好,总让她们姊妹不和睦。”
  “快别这样,也不是你的错,你生舍娘九死一生。”裴六爷想自己对舍娘总有些看法,大概是因为舍娘出生时,他和妻子感情正浓,妻子却差点因为女儿死了。
  庾氏内心其实很愧疚,她曾经差点舍弃过小女儿,尤其是最近她发现小女儿并不像以前那么黏她了。
  大抵舍娘前世经历过寄人篱下,家人反目,繁琐的宫廷生活,故而她对亲情非常冷漠。毕竟皇家父子都可能反目成仇,同为妃嫔的姐妹也会互相缠斗,甚至有时候只是有人挡了你的道,都能毫不犹豫的铲除。
  故而,她对丽娘已经非常客气了,只是懒得理她而已。她招惹自己的时候,自己回怼几句,已经是格外开恩。
  到了冬月上旬的功夫,舍娘给裴老太爷的琥珀衫才做好,待送礼之时,她才一起拿到庾氏那里,甚至怕被人占了,特别奉了签子在上面。
  裴六爷见了都赞了一句:“真是好巧思。”
  他不做针线的人不知晓,庾氏却道:“你不过九岁,怎地衣裳刺绣做的这般好?这针脚
  真的匀称,样子也绣的好。”
  “我做了几个月呢,又有夏妈妈指点,自然还算可以了,只求不丢爹娘的脸就是了。”舍娘谦虚道。
  丽娘暗自想也不知是谁帮舍娘做的,自己怎么就没个针线活好的丫头呢?
  裴六爷亲自把六房的贺礼送去,不一会儿,见裴老太爷伺候的人送了一副首饰给舍娘,说是很喜欢她做的“琥珀衫”。
  舍娘打开看了一眼,忍不住咋舌,这是完整一幅将来插在鬏髻上的,一共八件,金嵌红蓝宝石火焰纹的挑心、金累丝镶宝凤凰纹分心、花丝镶嵌宝石的掩髻两样、花草簪一对、牡丹小插一对。
  首饰数量算不得多,但是宝石切割的好,质地上佳。
  丽娘看的眼睛都发红,嘀咕道:“怎么祖父只送你?没有别人的份。”
  舍娘回道:“上回定北侯老夫人和夫人送了你那么多礼物,我有置喙过么?你如果要,自己跟祖父讨去呗。”
  丽娘看向庾氏:“娘,我好羡慕啊,我也好想要……”
  被她缠的没法,庾氏也学舍娘:“不如你向你祖父讨去吧。”
  丽娘偃旗息鼓,陈妈妈却是品出了一丝不寻常。
  第9章 风寒风寒
  在裴老夫人眼中,她的儿子只有裴家大爷和三爷,孙子孙女中,也只有他们所出才是嫡亲的,但是在裴老太爷眼中,无论嫡庶都是他的儿子,他们所出也都是他的孙辈。
  所以,裴老太爷只赏赐了舍娘之后,众人发现他老人家都没给舜娘,裴老夫人还未说什么,向嬷嬷就道:“听说给的一套首饰里镶嵌的宝石有红、蓝宝石之外,还有猫眼石。”
  “那又如何?她得了就得了,何必跟没见过好东西似的,惹人笑话。”裴老夫人看起来浑不在意。
  她是定北侯府千金出身,嫁到裴家时,一共一百五十抬的嫁妆,什么上等首饰没有。
  只不过,她也不是浑然不在意:“舜娘到底养在我们膝下,平日受我们娇宠,就怕她心里吃味。我记得我有一套别人送的金镶玉的梳篦一套,你拿过去给舜娘玩儿吧。”
  向嬷嬷笑道:“还是您疼六姑娘。”
  舜娘的地位超然,这是谁都知晓的,连庾氏都认为理所当然。舍娘自然也有不同的看法,她觉得你裴老夫人抬举她可以,但是不能让所有人都供着她。
  自从舍娘得了这份头面,夏妈妈等人也颇扬眉吐气,面对陈妈妈也不会总觉得自己矮人一截了。
  陈妈妈是裴老夫人的人,夏妈妈只是庾氏带来的二等丫头,二人原来的分量就不同,夏妈妈虽然脾气有些急躁,但人前忍让陈妈妈一番,多半也只是背后抱怨一二,现如今见舍娘这样争气,也是觉得腰杆子都挺直了不少。
  但舍娘也会告诫她们,不要太过得意,否则惹出不必要的麻烦,让她成为这府里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此番一役,下面的人也是更信任自己。
  庾氏在腊月之前带着她和丽娘回了一趟娘家,庾家住在雨花胡同,外祖父庾修撰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
  长女嫁给了郑姓士子,生了一儿一女,郑姨父有举人功名,在同安县做教谕,郑姨母跟在任上,一双儿女都放在庾家。
  庾氏的生母已经去世了,和嫡母关系也一般,更何况,她本来是顶包嫁进去的,没想到反而获得丈夫疼爱,裴姑爷官宦子弟,人进士及第。
  自然也让庾夫人对庶女不满,不过是面子情罢了。
  庾氏却很周到,给庾修撰和庾夫人都带了礼物,连郑表哥和郑表姐也带了礼物,郑表哥是个极其老实的性子,人很温和,他陪着舍娘猜字谜,郑家表姐颇爱打扮,和丽娘能说到一块去。
  前世她听说郑表兄一直都未成亲,有些高不成低不就,还是她做了皇后之后,当时赏赐给各处亲眷,郑表兄靠着她才和一位官家女结亲。
  当然,这也是嫂嫂进宫告诉她的。
  中午在庾家用完饭,庾氏带着她们姐妹回家,途中遇到人家出殡,马车停靠路边等了一会儿。舍娘好奇的掀开车帘看了一眼,看着黑压压的一群人,有穿孝衣的,还有僧道之流。
  丽娘的脑袋也挤在窗口,她素来说话不太过脑,“好多秃子啊。”
  “咳咳,那是人家超度的人。”庾氏笑道。
  舍娘也忍不住一笑,还道:“娘,您说为何僧道都请呢?只请一样不就好了。”
  没有陈妈妈在,丽娘似乎都跟着凑趣:“是啊,娘,都请了,他们会不会打架。”
  “其实也不过是做排场给大家看罢了。”庾氏淡淡的道。
  舍娘没想过庾氏说这样的话,因为在她眼里,庾氏其实是那种非常三从四德的女子,性情温和,从不和任何人有冲突。
  这样一个人竟然说这样的话。
  回到裴家,玥娘从新安侯府回来,招呼她们去二房,舍娘下来时踩了一下袍子,结果有些湿了,等夏妈妈换了手炉回来,她和丽娘一道过去。
  玥娘让人准备了茶点,还有礼物送给她们,她先看着宜娘道:“三妹妹,你明年就是将笄之年了,这根钗子送给你,不值什么钱,是个意趣。”
  “多谢二姐姐记挂。”宜娘见玥娘气色好,听闻大姐姐可能会帮她说一门贵亲,甚至两家有了默契,也难怪她看起来一扫之前的阴霾。
  玥娘又看着丽娘道:“喏,这是内制的胭脂。”
  又给舍娘送了两方汗巾子,一方是红底印金花的,一方是浅灰印金的。舜娘这里得的是金银小插三根。
  众人一处吃了茶,方才回去,没想到舍娘回去之后就感觉喉咙发疼,直觉自己染了风寒。
  “夏妈妈,你去我娘那里把荆防败毒散拿来,我吃一些,发发汗就好了。”喉咙痛,就是风寒的前兆,得先预防才是。
  哪知庾氏直接亲自过来了,得知舍娘喉咙干疼,又道:“既然喉咙痛,晚上吃馄饨好不好?娘等会儿亲自做些。”
  “谢谢娘。”舍娘想原来这就是有人疼的感觉啊,真好。
  庾氏叮嘱夏妈妈等人好些照看自己,又披上貂鼠皮袄,亲自去厨房。舍娘吃了药就昏昏欲睡,等起来时,庾氏亲自送的馄饨来的。
  庾氏做的馄饨和厨房做的有些区别,寻常的馄饨汤不是鱼汤就是鸡汤,她的却有香气,又热热的,还有汤水,一碗吃完觉得身体都热乎起来。
  “好吃吗?”庾氏笑道。
  舍娘重重点头,还有些意犹未尽,“可好吃了。”
  平日小女儿少年老成,现在有些小姑娘的样子了,庾氏亲了亲女儿的额头:“你爹不好进来你房里,说怕你喉咙肿痛,明日去冰窖弄些冰来,上面淋些樱桃浆,如此又好吃,还能消肿。”
  “那也谢谢爹了。”舍娘道。
  庾氏似乎知晓女儿所想,不由得道:“当年娘生你的时候,九死一生,你爹心疼娘,又怕你也长不大,总心揪着,但世间父母哪个不疼自己儿女的?”
  舍娘知晓自己的心结,觉得父亲偏爱姐姐,所以对裴六爷也淡淡的,她自以为自己做的好,其实娘都看在眼里。
  可是,舍娘道:“女儿明白,可是女儿就是更喜欢您,您总不能改变女儿的心意吧?”
  庾氏还从来没有被人这么坚定的选择,她看向女儿,又有些感动,嘴上还道:“小心被你爹听到了。”
  看着母亲的笑靥,舍娘再一次下定决心,一定要保护好她。
  第10章 定北侯夫人定北侯夫人
  虽说提前吃了药预防,还喝热水,但该来的还是来了,次日早上起来头重脚轻,流鼻涕。她的身体一直号称铁打的,难得生一次病,虽然只是微恙,但总觉得和平时不一样了。
  早上去上学时,庾氏用自己的额头贴在她额头上半天,才道:“不发烧就无事,过几日就好了。”
  “嗯,就是有些鼻塞。”舍娘吸了吸自己的鼻子。
  但即便如此,她仍旧早起去读书,丽娘反而在家睡懒觉。学堂里,孟季兰和宋仙蕙仍旧是来的最早的,她们听说舍娘着了风寒,又是一番嘘寒问暖。
  孟季兰道:“还是得请个大夫过来看看。”
  “家里有成方,就没喊大夫来,况且也不发烧就无事。”舍娘还是心里有数的,吃
  药也差不多要六七天才好,不吃药也差不多这几天,她不是很严重就多留心些就好了。
  正说着话,玥娘过来了,她在新安侯府的时候,才见识到了公侯之家与普通仕宦人家的区别。等到明年春暖花开,到时候两家就能定下来了,故而,她愈发不似宜娘、丽娘这般汲汲营营,都往老太太那里跑。
  宜娘和丽娘差不多踩点来的,一个是因为亲手去小厨房做了早点给老太太,一个纯粹是因为梳妆打扮睡过头了。
  因为天气太冷,学堂只上半天,中午吃完饭,裁缝上门,为她们裁制新衣。
  内里穿的小袄、外面穿的衬袄、披袄、裘袄各做一件,下面穿的棉裤、裙子各做两条。庾氏又对裁缝说:“白绫袄,配红比甲好看,你只拣着大红银红做便好。”
  裴家人极多,故而裁缝绣匠们上门,都是大生意。
  等衣裳做好的时候,舍娘风寒也好了,此时,正是腊八节,一家子都在一处吃腊八粥。舍娘忍不住问起:“哥哥不知道何时回来?”
  冰天雪地,还要在书院读书,着实不容易。
  要知道,大房的裴震只比哥哥小一岁,也在家中读书,还不是请的名师教导。别说什么那是锤炼人,就拿皇子来说,真正寄予厚望的,不会这般的。
  连她在家中都很容易感染风寒,更何况是十二岁的哥哥。
  提起长子,庾氏道:“你哥哥年底才回来。”
  “娘,为何二哥就不必去书院呢。连我这样每日跳百索,身体这样好的人都感染风寒,真不知道哥哥一个人怎么熬。”舍娘托腮,若有所思。
  庾氏也是满脸忧心,裴六爷则道:“男儿家养在深闺可不是什么好事,你哥哥如今在书院读书,能抛却官家子弟的骄矜之气,又能和同窗切磋,亦是好事。”
  “父亲说的是,是女儿心窄了。”舍娘想便是自己的父亲,也不好在家里说长辈的不是,也不能质疑祖父祖母偏心,否则就是不孝。
  但裴六爷又何尝不惦记自己的儿子,只不过不总挂在嘴边罢了。
  丽娘嘟嘴道:“爹,娘,我们可以送些腊八粥和点心去给哥哥。”
  庾氏听了道:“前儿刚送了换洗衣裳被褥去,你哥哥还说他没几日要回来了,让我们不必再送了。”
  见气氛沉闷了些,舍娘笑道:“娘,我昨儿听人提起说定北侯夫人今日要过来,等会儿会不会让您过去打牌啊?我听说她们打牌都很厉害的,您要不就别去了吧。”
  庾氏听了直笑:“鬼机灵,你这是暗自在说娘牌技不好呢。”笑罢,又道:“定北侯夫人是要过来的,你五伯母早已把席面都安置好了,故而,我方才只吃了几口。”
  说起定北侯,裴六爷道:“我听说定北侯的老幺选皇太孙的伴读没选上?”
  “那样好的事情,宗室子弟都挤破头呢。”庾氏聪明的没说现在定北侯也大不如前了。
  本朝除了几位世袭丹书铁券的侯府之外,其余的侯府都是递等袭爵,或者是三代袭爵,定北侯府就是三代袭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