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连续五日都没怎么休息,顾莲沼早已疲惫到了极点。可一想起那夜的事,又渐渐亢奋起来,视线也不知不觉从柳元洵的脸庞移至他的喉结处。
柳元洵很怕冷,哪怕身处室内,长袍的领扣依旧系到最顶端,刚好卡在喉结下面。人虽生得瘦,可喉结却不突兀,仰着头,枕在他肩上的时候,似是承受不住般微微张着口,喉结在自己手掌下轻轻颤动,就像一颗跃动的心脏。
一瞬间,顾莲沼的脑子里闪过了很多画面,可他的表情依旧是镇定的,“不急,想看看你。”
“我挺好的。”柳元洵见他不急着走,终究还是忍不住问道:“宫里的事,锦衣卫介入了吗?”
刘迅已经切断了他在锦衣卫内部的消息来源,可皇子薨逝这么大的事,他还是有所耳闻。
顾莲沼道:“此事归内行厂负责,所有事务皆由冯公公把控,他将这事捂得很死。昨日有个小太监,不知受何人指使,偷偷去打探此事,当场便被冯公公下令乱棍打死了。”
柳元喆既然将此事交由冯怀安处理,想必是决心彻查到底。可究竟是谁,胆敢冒着如此巨大的风险谋害大皇子呢?
大皇子的情况与柳元洵幼时并不一样。
先帝共有七个儿子,内斗不休,残杀的手段层出不穷。可柳元喆仅有这一个儿子,虽说他还年轻,可先皇在他这个岁数,子嗣已经不少了,若是往最坏处想,大皇子很有可能是将来的储君。
所以,大皇子的性命关系着国之根本,除非想被诛九族,否则,绝没人敢对大皇子下手。
“不过……”顾莲沼压低声音,“有个不知真假的消息,你要听吗?”
柳元洵抬眸望向他,缓缓点了下头。
顾莲沼摩挲着杯沿,用口型说道:“听说,贤妃怀孕了。”
柳元洵先是一怔,可渐渐的,这件事串起了另一件事,若是顺着思路一层层揭下去,他甚至不敢再想下去……
顾莲沼见他脸色瞬白,心里起了怜惜,忍不住松开茶杯去握他的手,“放心,皇上心里有数。”
柳元洵心不在焉,任由他握住了手,顾莲沼那句“放心”从他耳朵边上轻轻划了过去,半点没落进他心底。
贤妃是孟阁老的女儿。
她肚子里怀的,是皇上的孩子。
如果大皇子死了,她又顺利诞下男胎,那在下一个皇子出生之前,她肚子里的孩子就是唯一皇子,也是最有可能继位的皇子。
为确保朝局稳定,储君的血统不容有丝毫污点,其母家也必须清清白白。
所以,如果这事真是贤妃做的,那这个孩子或许保不住孟家上下的命,但一定能保住孟家,能保住孟阁老的一世清名。
前提是,贤妃已经笃定自己这一胎是皇子,且认定这会是柳元喆唯一的儿子。
可即便如此,若此事当真为孟家所为,那他们合府上下也难逃一死。除非,他们已经陷入绝境,走投无路,只想在临死前,保下孟家的名声与血脉……
但这一切都只是猜测,毕竟即便贤妃真的怀有身孕,且这一胎是皇子,她又如何能确保这个孩子会成为天雍王朝唯一的皇子呢?
可他无法入宫,即见不了柳元喆,也无法像从前一样什么话都同他说了。
正想着,淩亭端着药进来了。
柳元洵抬眼望去,就见淩亭脚步微顿,视线落在了桌上。
他顺着淩亭的目光望去,才发现顾莲沼不知何时握住了他的手,姿态十分亲昵。
过去这么久,柳元洵已经逐渐接受了顾莲沼时不时的亲昵触碰,也没在意,只随意抽回了手。
顾莲沼站起身来,道:“王爷喝了药便歇着吧,我回指挥使司了。”
柳元洵点了点头,目送他出了门。
淩亭将药碗搁置一旁,走到他身后替他捏起了肩,“主子还在为宫里的事烦心吗?”
柳元洵叹了口气,疲惫到不想说话。
若大皇子的死只是一场意外,那或许是他杞人忧天了。但倘若真相正如他所料,那整个朝局与后宫,怕是都要变天了。
淩亭一边轻声宽慰,一边细心地为他揉肩。待碗中的药温度适宜,才将药碗递到他面前。
柳元洵接过药碗,仰头便喝。然而,刚咽下两口,右手突然传来一阵抽筋般的刺痛,药碗瞬间脱力掉落,药汁溅了他一身。
“主子!”淩亭惊呼一声,急忙凑近查看,“您没受伤吧?”
可这一靠近,柳元洵扭曲抽搐的右手也无处遁形了。
淩亭顾不得分寸,一把拉过他的手,惊道:“这是怎么了?!”
自上次在书房发病,柳元洵就已经做好了心里准备,见淩亭慌乱,也只是淡淡一句:“没事,抽筋了,你帮我按一按吧。”
抽筋事小,不是大病就好,淩亭松了口气,顾不得满地狼藉,单膝跪地,小心翼翼地捏着他的手,一个骨节一个骨节地轻轻按揉。
在他的悉心按揉下,僵硬的手指逐渐恢复柔软,看起来与平常差不多,淩亭这才松了口气。
刚才那碗药本就没喝下去多少,大半全撒在了身上,地毯上也满是药汁。反正也要换衣服,淩亭顺势问了句:“主子,要不午休一会儿?时间还早,我再去熬一碗药。”
柳元洵无可无不可地答应了,任由淩亭扶着他走到了床边。
他躺在床上,耳边传来淩亭收拾碎瓷的声音。手上的刺痛逐渐消退,可他的心越渐渐沉了下去。
比起第一次发病时的恐惧与焦躁,这次的他已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表情,甚至还有心思去思考,倘若日后病情严重到再也无法隐瞒,该如何向淩亭解释。
淩亭收拾完碎瓷就出去了,柳元洵怔怔望着床前的窗户,不知过了多久,他看到外头渐渐飘起了雪花。
京城的雪常常一下便是好几个时辰,雪花如鹅毛、似棉絮,又大又沉,簌簌落下,不多时便能将整个皇城覆盖。
望着那漫天飞雪,柳元洵有些躺不住了。他起身穿好衣服,披上大麾,推门走了出去。
常安、常顺一如既往地沉默不语,他走一步,两人便跟一步,始终与他保持两步的距离。
柳元洵没撑伞,也没戴兜帽,一路往王府的花园走,等到了花园,他也已经被雪盖了满头,青丝变成了白发。
王府里的植物一向是跟随季节更换的,春有桃杏,夏有拂柳,秋天红枫,冬日红梅。
柳元洵年幼时,母妃常抱着他说,许是生他之前吃了太多梅花糕,所以他身上总有股若有若无的梅香。可他自己从未闻到过,长大后,也无人再提及此事,他便渐渐淡忘了。
直至此刻,他走到梅树下,才又忆起母妃当年的这番话。
他摘下一片梅花瓣,就着花瓣上松软洁净的落雪放入口中。咬开后,一股清苦的涩味在口腔中弥漫开来,远不如闻起来那般香甜。
尝过梅花后,他又在梅树下随意寻了个地方坐下,倚着树干,仰头望着疏落的梅枝,抬手去接天上飘落的雪花,眼眸纯净而澄澈。
身后的两个公公面面相觑,一时拿不定主意是否该去为他找个垫子。可瞧瑞王这模样,似乎并不想被人打扰,他们便只能默默守在一旁。
柳元洵本想让他们去廊下避雪,可转念一想,自己说了他们也未必会听,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专心地接着雪。
以前总是怕冷,怕病,怕喝药,所以错过了许多东西,京城下了这么多年的雪,他却从未在落雪时出过门。
他为了活下去,放弃了太多事情。可临到生命尽头,他才恍然发现,人活着是为了体验。若是没看过花开,没摸过雪落,只是捧着药罐子,日复一日地枯坐在房里,那活一年与活十年,又有什么区别呢?
比起那些猝然而逝的生命,他至少还有半年时间去体验,把曾经想尝试却放弃的事,一一尝试个遍。
想到这里,他豁然开朗,心口淤积许久的郁气瞬间消散。
神思一清明,就连宫里的事都不甚在意了。
柳元喆是皇帝,是天下之主。从他坐上那个位置起,他就注定要经历许多事,他手握权柄,又有雄才大略,更有满朝能臣供其驱使,委实没到自己替他忧心的地步。
他本就生性豁达,遇事也想得开,否则也无法拖着病体二十余载,还能养出这般温和慈善的心性。
想通了其中的道理,他便又找回了最初的自己,只是坐在雪地里,也能叫他感觉到快乐。
第80章
淩亭煎好药就回去了,一迈进院门,就发现门口守着的两个公公不见了踪影。
他心下一慌,快步上前,还没推门就已经知道里头没人。
他迅速将药放到桌上,转头去找院外洒扫的小厮,急切道:“王爷呢?”
小厮被他的语气吓了一跳,愣愣抬了下手,指向花园,道:“我瞧见王爷好像往那边去了。”
柳元洵很怕冷,哪怕身处室内,长袍的领扣依旧系到最顶端,刚好卡在喉结下面。人虽生得瘦,可喉结却不突兀,仰着头,枕在他肩上的时候,似是承受不住般微微张着口,喉结在自己手掌下轻轻颤动,就像一颗跃动的心脏。
一瞬间,顾莲沼的脑子里闪过了很多画面,可他的表情依旧是镇定的,“不急,想看看你。”
“我挺好的。”柳元洵见他不急着走,终究还是忍不住问道:“宫里的事,锦衣卫介入了吗?”
刘迅已经切断了他在锦衣卫内部的消息来源,可皇子薨逝这么大的事,他还是有所耳闻。
顾莲沼道:“此事归内行厂负责,所有事务皆由冯公公把控,他将这事捂得很死。昨日有个小太监,不知受何人指使,偷偷去打探此事,当场便被冯公公下令乱棍打死了。”
柳元喆既然将此事交由冯怀安处理,想必是决心彻查到底。可究竟是谁,胆敢冒着如此巨大的风险谋害大皇子呢?
大皇子的情况与柳元洵幼时并不一样。
先帝共有七个儿子,内斗不休,残杀的手段层出不穷。可柳元喆仅有这一个儿子,虽说他还年轻,可先皇在他这个岁数,子嗣已经不少了,若是往最坏处想,大皇子很有可能是将来的储君。
所以,大皇子的性命关系着国之根本,除非想被诛九族,否则,绝没人敢对大皇子下手。
“不过……”顾莲沼压低声音,“有个不知真假的消息,你要听吗?”
柳元洵抬眸望向他,缓缓点了下头。
顾莲沼摩挲着杯沿,用口型说道:“听说,贤妃怀孕了。”
柳元洵先是一怔,可渐渐的,这件事串起了另一件事,若是顺着思路一层层揭下去,他甚至不敢再想下去……
顾莲沼见他脸色瞬白,心里起了怜惜,忍不住松开茶杯去握他的手,“放心,皇上心里有数。”
柳元洵心不在焉,任由他握住了手,顾莲沼那句“放心”从他耳朵边上轻轻划了过去,半点没落进他心底。
贤妃是孟阁老的女儿。
她肚子里怀的,是皇上的孩子。
如果大皇子死了,她又顺利诞下男胎,那在下一个皇子出生之前,她肚子里的孩子就是唯一皇子,也是最有可能继位的皇子。
为确保朝局稳定,储君的血统不容有丝毫污点,其母家也必须清清白白。
所以,如果这事真是贤妃做的,那这个孩子或许保不住孟家上下的命,但一定能保住孟家,能保住孟阁老的一世清名。
前提是,贤妃已经笃定自己这一胎是皇子,且认定这会是柳元喆唯一的儿子。
可即便如此,若此事当真为孟家所为,那他们合府上下也难逃一死。除非,他们已经陷入绝境,走投无路,只想在临死前,保下孟家的名声与血脉……
但这一切都只是猜测,毕竟即便贤妃真的怀有身孕,且这一胎是皇子,她又如何能确保这个孩子会成为天雍王朝唯一的皇子呢?
可他无法入宫,即见不了柳元喆,也无法像从前一样什么话都同他说了。
正想着,淩亭端着药进来了。
柳元洵抬眼望去,就见淩亭脚步微顿,视线落在了桌上。
他顺着淩亭的目光望去,才发现顾莲沼不知何时握住了他的手,姿态十分亲昵。
过去这么久,柳元洵已经逐渐接受了顾莲沼时不时的亲昵触碰,也没在意,只随意抽回了手。
顾莲沼站起身来,道:“王爷喝了药便歇着吧,我回指挥使司了。”
柳元洵点了点头,目送他出了门。
淩亭将药碗搁置一旁,走到他身后替他捏起了肩,“主子还在为宫里的事烦心吗?”
柳元洵叹了口气,疲惫到不想说话。
若大皇子的死只是一场意外,那或许是他杞人忧天了。但倘若真相正如他所料,那整个朝局与后宫,怕是都要变天了。
淩亭一边轻声宽慰,一边细心地为他揉肩。待碗中的药温度适宜,才将药碗递到他面前。
柳元洵接过药碗,仰头便喝。然而,刚咽下两口,右手突然传来一阵抽筋般的刺痛,药碗瞬间脱力掉落,药汁溅了他一身。
“主子!”淩亭惊呼一声,急忙凑近查看,“您没受伤吧?”
可这一靠近,柳元洵扭曲抽搐的右手也无处遁形了。
淩亭顾不得分寸,一把拉过他的手,惊道:“这是怎么了?!”
自上次在书房发病,柳元洵就已经做好了心里准备,见淩亭慌乱,也只是淡淡一句:“没事,抽筋了,你帮我按一按吧。”
抽筋事小,不是大病就好,淩亭松了口气,顾不得满地狼藉,单膝跪地,小心翼翼地捏着他的手,一个骨节一个骨节地轻轻按揉。
在他的悉心按揉下,僵硬的手指逐渐恢复柔软,看起来与平常差不多,淩亭这才松了口气。
刚才那碗药本就没喝下去多少,大半全撒在了身上,地毯上也满是药汁。反正也要换衣服,淩亭顺势问了句:“主子,要不午休一会儿?时间还早,我再去熬一碗药。”
柳元洵无可无不可地答应了,任由淩亭扶着他走到了床边。
他躺在床上,耳边传来淩亭收拾碎瓷的声音。手上的刺痛逐渐消退,可他的心越渐渐沉了下去。
比起第一次发病时的恐惧与焦躁,这次的他已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表情,甚至还有心思去思考,倘若日后病情严重到再也无法隐瞒,该如何向淩亭解释。
淩亭收拾完碎瓷就出去了,柳元洵怔怔望着床前的窗户,不知过了多久,他看到外头渐渐飘起了雪花。
京城的雪常常一下便是好几个时辰,雪花如鹅毛、似棉絮,又大又沉,簌簌落下,不多时便能将整个皇城覆盖。
望着那漫天飞雪,柳元洵有些躺不住了。他起身穿好衣服,披上大麾,推门走了出去。
常安、常顺一如既往地沉默不语,他走一步,两人便跟一步,始终与他保持两步的距离。
柳元洵没撑伞,也没戴兜帽,一路往王府的花园走,等到了花园,他也已经被雪盖了满头,青丝变成了白发。
王府里的植物一向是跟随季节更换的,春有桃杏,夏有拂柳,秋天红枫,冬日红梅。
柳元洵年幼时,母妃常抱着他说,许是生他之前吃了太多梅花糕,所以他身上总有股若有若无的梅香。可他自己从未闻到过,长大后,也无人再提及此事,他便渐渐淡忘了。
直至此刻,他走到梅树下,才又忆起母妃当年的这番话。
他摘下一片梅花瓣,就着花瓣上松软洁净的落雪放入口中。咬开后,一股清苦的涩味在口腔中弥漫开来,远不如闻起来那般香甜。
尝过梅花后,他又在梅树下随意寻了个地方坐下,倚着树干,仰头望着疏落的梅枝,抬手去接天上飘落的雪花,眼眸纯净而澄澈。
身后的两个公公面面相觑,一时拿不定主意是否该去为他找个垫子。可瞧瑞王这模样,似乎并不想被人打扰,他们便只能默默守在一旁。
柳元洵本想让他们去廊下避雪,可转念一想,自己说了他们也未必会听,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专心地接着雪。
以前总是怕冷,怕病,怕喝药,所以错过了许多东西,京城下了这么多年的雪,他却从未在落雪时出过门。
他为了活下去,放弃了太多事情。可临到生命尽头,他才恍然发现,人活着是为了体验。若是没看过花开,没摸过雪落,只是捧着药罐子,日复一日地枯坐在房里,那活一年与活十年,又有什么区别呢?
比起那些猝然而逝的生命,他至少还有半年时间去体验,把曾经想尝试却放弃的事,一一尝试个遍。
想到这里,他豁然开朗,心口淤积许久的郁气瞬间消散。
神思一清明,就连宫里的事都不甚在意了。
柳元喆是皇帝,是天下之主。从他坐上那个位置起,他就注定要经历许多事,他手握权柄,又有雄才大略,更有满朝能臣供其驱使,委实没到自己替他忧心的地步。
他本就生性豁达,遇事也想得开,否则也无法拖着病体二十余载,还能养出这般温和慈善的心性。
想通了其中的道理,他便又找回了最初的自己,只是坐在雪地里,也能叫他感觉到快乐。
第80章
淩亭煎好药就回去了,一迈进院门,就发现门口守着的两个公公不见了踪影。
他心下一慌,快步上前,还没推门就已经知道里头没人。
他迅速将药放到桌上,转头去找院外洒扫的小厮,急切道:“王爷呢?”
小厮被他的语气吓了一跳,愣愣抬了下手,指向花园,道:“我瞧见王爷好像往那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