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那王爷你呢?”顾莲沼瞥了眼他收回的手,又抬眸去看他,“你就不担心,进了京府衙门就出不来了?”
柳元洵笑了笑,云淡风轻道:“没做过就是没做过,他若有本事将我扣在京府衙门,算我技不如人,我等着认栽便是了。”
他既然入了这局,就没想过只做个作壁上观的闲客,若是什么都没查出来就栽了,那也说明他压根没本事掺和。可这一局若是破了,距离真相就更近了。
想到这里,柳元洵正色道:“阿峤,这里的事情你无需操心,但有一件事,我得拜托你。”
顾莲沼点了下头,道:“你说。”
柳元洵解下瑞王的腰牌,递给顾莲沼,道:“你拿着我的腰牌,去查萧金业的宅子。不管那宅子里曾经发生过什么,你都要想尽一切办法,将真相还原。”
这对顾莲沼来说倒不算难事,他本就有所猜想,如今得了权限,行事便更加方便了。只是柳元洵这话,已然表明他预料到自己短期内难以走出京府衙门。
顾莲沼很想问他究竟有何打算,可自从他认清自己的心意后,所有与柳元洵相关的行为都被无限放大。明明随口问一句再正常不过,可此刻,他那不值钱的自尊心却突然作了祟,关心一句就像挨了一记耳光一样难堪。
王府距离京府衙门本就不算太远,加上前面有人开道,马车的速度便提了起来。眼看着快要到府衙了,顾莲沼终于忍不住问道:“那中午的药呢?你……也还没吃饭呢。”
柳元洵对人的善意一向敏感,听他关心自己,唇角便弯起一抹浅笑,“那么大的府衙,总不会叫我饿死,你不用担心我,只管照顾好自己。”
顾莲沼还没来得及回应,外面便传来了由远及近的议论声。
“来了来了!快看!那就是瑞王的轿子!”
“在哪儿呢?快让我看看!我还没见过王爷长什么样呢!”
京府衙门外人头攒动,看热闹的百姓将宽阔的马路围得水泄不通,若不是官府威严深重,柳元洵的轿子怕是都难以靠近。
马车刚停,淩晴便撩开帘子,一脸凝重地望着柳元洵,低声说道:“主子,府衙到了。”
柳元洵没有回头,也没再与顾莲沼说话,搭上淩晴的手便下了轿子。
本就躁动的人群瞬间如油遇沸水,顷刻间便炸开了锅,乱七八糟的声音吵作一团,围在后面的人急得伸长脖子往前挤,一片嘈杂里,到处都是“让我看看”的声音。
柳元洵并未理会这些喧闹声,他下了轿子便站定,仰头望向巍峨的府衙。
他在看匾额,外头围着的百姓则在看他。
看着看着,前头的嘈杂声便停了,好不容易挤到前头的人也安静了下来。
其他案子倒不会引起这么多人关注,今儿来得人多,是因为这案子是个例外。一来,上至八十老妇,下至五岁孩童,都知道皇榜上突然出现了一位失踪许久的贵女;二来,深居简出的瑞王向来神秘,鲜少有人知道他长什么样;所以围得人便越来越多了。
对生活在皇城脚下的百姓来说,王爷也好,公主也罢,无非两个眼睛一个鼻子,身份虽尊贵,可他们也不是没见过。
但长得像瑞王这般好看的人却罕见。
世人都说龙子龙孙是天上的人,可天人究竟长什么样,谁也没见过,但从轿子里走出来的瑞王,却让天人有了具体的模样。
你说他美,自然有比他更美的脸;你说他尊贵,也有比他更具气势的人;可他身上就是有种凡人所没有的、仿若“天仙”般的悲悯与温和。
玉雕般的容貌挑不出一丝瑕疵,苍白的病态也无损他的风姿,他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便散发出一种让人不敢直视的尊贵气息。
但他仅仅在府衙前的空地上站了片刻,便在身旁婢女的搀扶下迈入了深红色的大门。
可他短暂的露面,还是在看到他真容的人心里留下了一个小小的疑问:这样的人,真的会做出“诱i奸”这种事吗?
第63章
柳元洵进去没多久,外面就下起了雪,围观的百姓沉默了好一会,才像是被唤醒般,再度响起了细碎的交头接耳声。
只是这次谈论的内容,却与之前幸灾乐祸看热闹的氛围大相迳庭。
半个月以前,左参议王明瑄家的小厮就开始悄摸寻人了。因失踪的是家中备受宠爱的贵女,此事又关乎闺阁女子名声,所以王家人并未声张,只遣人拿了画像私下查找。
见过画像的人虽不多,但王家贵女失踪的消息还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京城悄悄传开了。
若整日抛头露面的人失踪,旁人还会猜测是遇上了什么麻烦。可常年呆在内院的贵女失踪,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便是往“私奔”二字上联想。
这事虽传得广,但毕竟不是大事,又没有定论,加上王家暗中压着,便也没掀起什么风波。
直到今日一早,皇榜上出现了意图刺杀王爷的悬赏令,看过贵女画像的路人又一口叫破了她的真实身份,听到消息的左参议王明瑄便去午门敲登闻鼓了。
贵女失踪这事本就传得沸沸扬扬,经皇榜这么一闹,更是满城风雨。就算王明瑄没敲这鼓,这事也已经越传越广,估计天还没黑,就要传遍京城了。
事态发展至此,就算皇上亲临,估计也压不住了。
雪势愈发凶猛,可外头候着的人却没一个走的,哪怕厚重的大门早已紧闭,可门外的议论声却怎么也止不住。
……
京府衙门的知府姓白,是个八面玲珑,处理政务的好手。
眼见事情未明,他便两边都没得罪,亲自指挥衙役,搬来两张铺着软垫的红木椅,又扶着柳元洵落了坐。
反观王明瑄,一见到柳元洵,眼中瞬间燃起熊熊怒火,见了人便要往他身上扑,身体虽被眼疾手快的衙役拉住,可凄声怒骂却飚了出来,“你这丧尽天良的畜生!还我女儿的命来!”
柳元洵神色平静地瞧了王明瑄一眼,他知道此时的争执不过是白费力气,便只冷静地坐着,一边听着王明瑄的怒骂,一边不动声色地将他打量了一遍。
王明瑄看上去颇为年轻,一张微胖的书生脸因愤怒而扭曲得不成样子,脸上的悲戚与怒容不似作假,他吼得嗓子都劈了叉,骂到中途又是一阵惊天动地的咳嗽。
动静再大也没有实际用处,柳元洵无动于衷地坐着,等着他祭出关键线索。
白知府藉着这阵咳嗽狠狠拍了下惊堂木,高声喝道:“肃静!肃静!”
公堂这才安静了下来。
白知府清了清嗓子,干咳一声,高声问道:“堂下何人?所为何事?从实道来!”
王明瑄原本被衙役捂着嘴,箍着腰,白知府这一问,箍住他的衙役们松了手,他一下子像被抽去了脊梁骨,软绵绵地滑倒在地上,声泪俱下道:“我有一小女,年方十七,本来许了人家,她却推脱不嫁,我猜她是有了意中人,可她又始终不承认。半个月前,家女留下一封信便悄然失踪,我遣人查找未果,转头却发现她成了刺杀王爷的凶手!白大人!白大人呐!你要为我女儿做主啊!她才十七啊!”
白知府追问道:“那你为何坚称王爷与你女儿有私情?”
“白大人!”王明瑄情绪激动,声音陡然拔高,“不是私情,是诱i奸!是瑞王诱i奸了我的女儿!”
私情和诱i奸可是两码事,私情只是家务事,证据确凿也不过名声受损,诱i奸可是重罪。但想要构成诱i奸罪,也是要满足一定条件的。
白知府眉头皱得更深,“这诱i奸罪,通常只适用于成人与孩童之间。你小女已然十七岁,并非孩童,这……”
“小女是十七,”说到这里,王明瑄转头怒视柳元洵,眼睛红得要滴血,抬手一指,带着极深的恨意道:“可瑞王却已经骗了她整整五年!整整五年呐!五年前她才十二岁啊!”
此话一出,震得在场众人皆是一愣,饶是见多识广的白知府也变了脸色,声音陡然变得严肃,“你可有证据?”
“自然!”王明瑄冷笑一声,“我若没有铁证,怎敢贸然敲响登闻鼓?我又不是嫌命太长了!”
听到这里,柳元洵才算是有了点反应。
他抬眸看向王明瑄,就见王明瑄正瞪着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像要将他生吞活剥一般。
不等白知府说话,王明瑄就重重击了下掌,示意他身后的小厮将怀里抱着的箱子打开。
在小厮将箱子呈前的过程里,王明瑄又说话了,“我还有个人证,需要白大人宣召。”
白知府点了点头,道:“王大人请讲。”
“我找到的人证,乃是保和殿里负责洒扫的宫女,红秀。”
红秀是宫里的人,宣来自然需要一段时间,而说这段话的功夫,王家的小厮已经打开了箱子。
箱子里密密麻麻地堆满了信封与玉器。随着这些物件一一被呈上案几,王明瑄朗声道:“这里头,有这五年来瑞王亲笔所写的信件,每一封都能证明他们之间的往来。这里头的玉器也是皇室专供,只有瑞王能拿到手,信件里还详细记录了他引诱我女儿幽会的时间和地点。白大人若是心存疑虑,大可以一一查证核实!”
柳元洵笑了笑,云淡风轻道:“没做过就是没做过,他若有本事将我扣在京府衙门,算我技不如人,我等着认栽便是了。”
他既然入了这局,就没想过只做个作壁上观的闲客,若是什么都没查出来就栽了,那也说明他压根没本事掺和。可这一局若是破了,距离真相就更近了。
想到这里,柳元洵正色道:“阿峤,这里的事情你无需操心,但有一件事,我得拜托你。”
顾莲沼点了下头,道:“你说。”
柳元洵解下瑞王的腰牌,递给顾莲沼,道:“你拿着我的腰牌,去查萧金业的宅子。不管那宅子里曾经发生过什么,你都要想尽一切办法,将真相还原。”
这对顾莲沼来说倒不算难事,他本就有所猜想,如今得了权限,行事便更加方便了。只是柳元洵这话,已然表明他预料到自己短期内难以走出京府衙门。
顾莲沼很想问他究竟有何打算,可自从他认清自己的心意后,所有与柳元洵相关的行为都被无限放大。明明随口问一句再正常不过,可此刻,他那不值钱的自尊心却突然作了祟,关心一句就像挨了一记耳光一样难堪。
王府距离京府衙门本就不算太远,加上前面有人开道,马车的速度便提了起来。眼看着快要到府衙了,顾莲沼终于忍不住问道:“那中午的药呢?你……也还没吃饭呢。”
柳元洵对人的善意一向敏感,听他关心自己,唇角便弯起一抹浅笑,“那么大的府衙,总不会叫我饿死,你不用担心我,只管照顾好自己。”
顾莲沼还没来得及回应,外面便传来了由远及近的议论声。
“来了来了!快看!那就是瑞王的轿子!”
“在哪儿呢?快让我看看!我还没见过王爷长什么样呢!”
京府衙门外人头攒动,看热闹的百姓将宽阔的马路围得水泄不通,若不是官府威严深重,柳元洵的轿子怕是都难以靠近。
马车刚停,淩晴便撩开帘子,一脸凝重地望着柳元洵,低声说道:“主子,府衙到了。”
柳元洵没有回头,也没再与顾莲沼说话,搭上淩晴的手便下了轿子。
本就躁动的人群瞬间如油遇沸水,顷刻间便炸开了锅,乱七八糟的声音吵作一团,围在后面的人急得伸长脖子往前挤,一片嘈杂里,到处都是“让我看看”的声音。
柳元洵并未理会这些喧闹声,他下了轿子便站定,仰头望向巍峨的府衙。
他在看匾额,外头围着的百姓则在看他。
看着看着,前头的嘈杂声便停了,好不容易挤到前头的人也安静了下来。
其他案子倒不会引起这么多人关注,今儿来得人多,是因为这案子是个例外。一来,上至八十老妇,下至五岁孩童,都知道皇榜上突然出现了一位失踪许久的贵女;二来,深居简出的瑞王向来神秘,鲜少有人知道他长什么样;所以围得人便越来越多了。
对生活在皇城脚下的百姓来说,王爷也好,公主也罢,无非两个眼睛一个鼻子,身份虽尊贵,可他们也不是没见过。
但长得像瑞王这般好看的人却罕见。
世人都说龙子龙孙是天上的人,可天人究竟长什么样,谁也没见过,但从轿子里走出来的瑞王,却让天人有了具体的模样。
你说他美,自然有比他更美的脸;你说他尊贵,也有比他更具气势的人;可他身上就是有种凡人所没有的、仿若“天仙”般的悲悯与温和。
玉雕般的容貌挑不出一丝瑕疵,苍白的病态也无损他的风姿,他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便散发出一种让人不敢直视的尊贵气息。
但他仅仅在府衙前的空地上站了片刻,便在身旁婢女的搀扶下迈入了深红色的大门。
可他短暂的露面,还是在看到他真容的人心里留下了一个小小的疑问:这样的人,真的会做出“诱i奸”这种事吗?
第63章
柳元洵进去没多久,外面就下起了雪,围观的百姓沉默了好一会,才像是被唤醒般,再度响起了细碎的交头接耳声。
只是这次谈论的内容,却与之前幸灾乐祸看热闹的氛围大相迳庭。
半个月以前,左参议王明瑄家的小厮就开始悄摸寻人了。因失踪的是家中备受宠爱的贵女,此事又关乎闺阁女子名声,所以王家人并未声张,只遣人拿了画像私下查找。
见过画像的人虽不多,但王家贵女失踪的消息还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京城悄悄传开了。
若整日抛头露面的人失踪,旁人还会猜测是遇上了什么麻烦。可常年呆在内院的贵女失踪,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便是往“私奔”二字上联想。
这事虽传得广,但毕竟不是大事,又没有定论,加上王家暗中压着,便也没掀起什么风波。
直到今日一早,皇榜上出现了意图刺杀王爷的悬赏令,看过贵女画像的路人又一口叫破了她的真实身份,听到消息的左参议王明瑄便去午门敲登闻鼓了。
贵女失踪这事本就传得沸沸扬扬,经皇榜这么一闹,更是满城风雨。就算王明瑄没敲这鼓,这事也已经越传越广,估计天还没黑,就要传遍京城了。
事态发展至此,就算皇上亲临,估计也压不住了。
雪势愈发凶猛,可外头候着的人却没一个走的,哪怕厚重的大门早已紧闭,可门外的议论声却怎么也止不住。
……
京府衙门的知府姓白,是个八面玲珑,处理政务的好手。
眼见事情未明,他便两边都没得罪,亲自指挥衙役,搬来两张铺着软垫的红木椅,又扶着柳元洵落了坐。
反观王明瑄,一见到柳元洵,眼中瞬间燃起熊熊怒火,见了人便要往他身上扑,身体虽被眼疾手快的衙役拉住,可凄声怒骂却飚了出来,“你这丧尽天良的畜生!还我女儿的命来!”
柳元洵神色平静地瞧了王明瑄一眼,他知道此时的争执不过是白费力气,便只冷静地坐着,一边听着王明瑄的怒骂,一边不动声色地将他打量了一遍。
王明瑄看上去颇为年轻,一张微胖的书生脸因愤怒而扭曲得不成样子,脸上的悲戚与怒容不似作假,他吼得嗓子都劈了叉,骂到中途又是一阵惊天动地的咳嗽。
动静再大也没有实际用处,柳元洵无动于衷地坐着,等着他祭出关键线索。
白知府藉着这阵咳嗽狠狠拍了下惊堂木,高声喝道:“肃静!肃静!”
公堂这才安静了下来。
白知府清了清嗓子,干咳一声,高声问道:“堂下何人?所为何事?从实道来!”
王明瑄原本被衙役捂着嘴,箍着腰,白知府这一问,箍住他的衙役们松了手,他一下子像被抽去了脊梁骨,软绵绵地滑倒在地上,声泪俱下道:“我有一小女,年方十七,本来许了人家,她却推脱不嫁,我猜她是有了意中人,可她又始终不承认。半个月前,家女留下一封信便悄然失踪,我遣人查找未果,转头却发现她成了刺杀王爷的凶手!白大人!白大人呐!你要为我女儿做主啊!她才十七啊!”
白知府追问道:“那你为何坚称王爷与你女儿有私情?”
“白大人!”王明瑄情绪激动,声音陡然拔高,“不是私情,是诱i奸!是瑞王诱i奸了我的女儿!”
私情和诱i奸可是两码事,私情只是家务事,证据确凿也不过名声受损,诱i奸可是重罪。但想要构成诱i奸罪,也是要满足一定条件的。
白知府眉头皱得更深,“这诱i奸罪,通常只适用于成人与孩童之间。你小女已然十七岁,并非孩童,这……”
“小女是十七,”说到这里,王明瑄转头怒视柳元洵,眼睛红得要滴血,抬手一指,带着极深的恨意道:“可瑞王却已经骗了她整整五年!整整五年呐!五年前她才十二岁啊!”
此话一出,震得在场众人皆是一愣,饶是见多识广的白知府也变了脸色,声音陡然变得严肃,“你可有证据?”
“自然!”王明瑄冷笑一声,“我若没有铁证,怎敢贸然敲响登闻鼓?我又不是嫌命太长了!”
听到这里,柳元洵才算是有了点反应。
他抬眸看向王明瑄,就见王明瑄正瞪着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像要将他生吞活剥一般。
不等白知府说话,王明瑄就重重击了下掌,示意他身后的小厮将怀里抱着的箱子打开。
在小厮将箱子呈前的过程里,王明瑄又说话了,“我还有个人证,需要白大人宣召。”
白知府点了点头,道:“王大人请讲。”
“我找到的人证,乃是保和殿里负责洒扫的宫女,红秀。”
红秀是宫里的人,宣来自然需要一段时间,而说这段话的功夫,王家的小厮已经打开了箱子。
箱子里密密麻麻地堆满了信封与玉器。随着这些物件一一被呈上案几,王明瑄朗声道:“这里头,有这五年来瑞王亲笔所写的信件,每一封都能证明他们之间的往来。这里头的玉器也是皇室专供,只有瑞王能拿到手,信件里还详细记录了他引诱我女儿幽会的时间和地点。白大人若是心存疑虑,大可以一一查证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