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林双指着二人没好气道:还回来,皮痒了是吧?
沈良时和她撞在一起,一切烟消云散,她从梦中醒来,此身还在嘉乾宫的床榻之上。
她僵硬地抬手摸了摸,意料之中的,自己腹部高高隆起,这个孩子的命如此硬,从怀上就一直坎坷,他都没有半点要走的意思,如同一块狗皮膏药,只可惜没生在恩爱夫妻间。
沈良时累得很,抬手就耗尽全身力气,一呼一吸都让她觉得疲惫不堪,她闭上眼,殿中静悄悄的,传来一道翻弄书页的声音。
她睁眼看去,榻边坐了个身形颀长的人,翘着腿,膝上放了本书,两手正在挑拣一盘冬枣,将浑圆的、略带红黄的挑出来过了水擦干净放在瓷盘中,歪扭翠绿的直接扔进嘴里,被酸涩得直皱眉,囫囵咽下去的空隙里腾出手来翻一页书。
沈良时不禁莞尔,指尖勾起帷帐,悄声从缝里看出去,不料这人如此敏锐,一抬眼就抓了个现行,放下书伸手过来,沈良时连忙抓紧帷帐。
等一下!
林双依言停帷帐外,安静地等着。
沈良时拉拽起被子想挡住自己的肚子,又想起来现在是怎么都挡不住了,做的一切都是徒劳,但也不敢直接这样面对林双,于是两个人隔着纱帐僵持须臾,沈良时伸出一只手勾了勾手指。
我有事情要和你说。
林双握住她的手,塞过去一个捂热的冬枣,沈良时捏着那颗枣不知如何开口。
林双顺势坐在榻边,道:我知道你要说什么?
沈良时心头一跳,把手抽了回来,更加说不出话来。
林双把手伸进帷帐里,覆盖住她的手背,道:走之前我就知道了。
沈良时眼神慌乱,不敢看她,酝酿了几个月解释的说辞全部显得苍白无力,只低声道:对不起。
林双道:这身皮肉是你,又不是他,你是你,他是他,为何要你和我道歉呢?
沈良时抓住她的手,贴在自己脸上,林双才拉开帷帐钻进来,又递给她一个冬枣,道:路过雁鸣城时看见树上枣结的正好,怕坏了,连树枝一齐砍下日赶夜赶带回来,赏个脸尝尝吧。
你从挞拔关回来,哪里和雁鸣城顺路,又骗我。沈良时嗔怪一句,放进嘴里一颗。
不甜的、寡淡的、长的难看的都在她胃里,精挑细选留下来的个个标致,哪儿还能不甜。
林双眉眼弯起来,在她脸上左右摸了摸,道:还没进京就听说你病了,我请了蓬莱的人来,过几日到了让他们给你看看,比太医靠谱些。
沈良时一直半梦半醒,听她这么说才意识到已经过去好几日,萧承锦勒令不准任何人提及,她也不欲多说,随便糊弄了林双,对着她摊开手心。
林双了然,从腰间拿下那支芍药金簪放到她手中,道:看看,可是和我一样分毫无损?
沈良时连人带簪都看过了,放在一边,又摊开手,眉梢轻挑,眼含期许,你忘了?
忘了什么?林双有些摸不着头脑,道:除了这个还有什么吗?
沈良时眼睛微微睁大了,欲言又止,但还是没发出火来,只当她此行又忙又累,忘了些东西也在情理之中。
她将林双推出帐外,拉着被子盖过头顶,瓮声瓮气道:你去忙吧,我睡一会儿。
林双不觉有他,好吧,我先去一趟新德宫,晚些再过来。
说罢,还为她拉好帷帐,检查了门窗,又嘱咐几句才提着衣摆离开。
听她脚步声渐远,没有回头,沈良时从榻上坐起来往外看,身影已经完全消失了。
情理之中,情理之中那怎么有空照应八部圣女?
她心中有些恼,把软枕摔在地上,但躺了几日也没什么力气,只能下地披件外袍往外走。
殿前摆着几盆含苞待放的花,颜色鲜艳,红白不一,迦音和多寿带着人正把它们往殿中暖和的角落搬。
见她出来,迦音擦干净手抱来大氅给她披上裹严实,道:娘娘小心受寒。
沈良时辨认后问:哪来这么多山茶花?侍花房不是说还没开吗?
诶?林双姐没和您说吗?迦音奇怪道:南边暖和些,她找人从南边运过来的。
多寿嘿嘿笑一声,真是怪了,林双姐怎么知道娘娘前几日问了山茶花,好难猜啊!
其他宫人跟着拉长了声调起哄。
沈良时脸色带着大病初愈的苍白,无力地笑了一下,总算有了点血色,惯得你们无法无天,敢开我的玩笑了。
看他们抱着花盆来回穿梭,沈良时只当此事巧合,林双任有通天本领也难以把探子插到宫中来,何况嘉乾宫进出都有人随时报给皇帝。
总不能是上天垂怜,真赐给她心有灵犀一点通。
树上的青鸟叽叽喳喳叫唤几声,邀功似的,沈良时恍然大悟,自己又被林双骗了。
檀山行宫位于西京郊,乘车出行半日能到。冬至日,皇帝将宴席设在此,一为佳节,二为嘉奖,段寻风和林双皆在席中,以及代表八部前来觐见的腾生苏。随行侍驾的除了沈良时,还有晏嫣然,光太医和伺候的宫女就长长跟了一串,走了足有一日,方才抵达行宫。
翌日晨间,皇帝叫了几位股肱之臣到殿中议事。
众卿以为骠骑原现在作何处置?
内阁重臣纷纷进言。
臣以为,不如效仿前朝,设立都护府,统管骠骑原和十四城,其下再分副校尉和司马等隶属。
但是十四城太守就敢勾结八部,单设一个都护,在整个边境岂不是只手遮天。
可着御史台前往监察,三年为一期,责令其回朝述职。
那都护是否有发令遣军之权?如果有应该给多少兵权,如果没有用什么镇压八部余孽、抵御外族入侵?
骠骑原既归顺我朝,理当改学汉话,采用汉姓,改革官职。
不妥,草原刚刚平定眼下又面临过冬,最重要的是运送过冬粮食,安抚民心,以昭我朝仁政,此时强行要求他们接受中原文化,只会适得其反,激发民怨。
民心一日收不拢,骠骑原就始终有叛乱的风险。
草原信奉天神,他们的圣女既然已经入京,不如留在京中,再派遣官员加以治理。
荒谬,仅靠信奉一说如何能服众。
那就给他们圣女一个恩赐,彰显天威,封地就是骠骑原。
分封异姓王,风险太大。
不封作王,仅封一个空爵位也可以,不过是做给草原子民看的。
臣以为可行,我朝并非没有女子为公为侯的先例。
争执暂告一段落,宫人进殿添茶,随后又悄声退出去。
萧承锦看向段寻风,问:段卿一直没说话,是有什么疑虑吗?
段寻风思索须臾,摇了摇头,道:此计可行,只是问题根本还未解决,是否要给骠骑原兵马之权?
殿中沉寂下来。
边镇军分守国土四方,此前为了抵御草原及诸国,以西边占比最大,天门、日月、挞拔各有十万。如今草原归顺,理应将其向西推进,驻守边疆,同时镇守骠骑原、恢复民生,但是这份兵权放在谁的手中都是烫手山芋。
萧承锦按了按额角,对王睬道:不是去传圣女和林双了吗?怎么还没到?
王睬低声道:圣女已经在外等候,没找到林姑娘。
殿中众人互相看了一眼,垂下头不敢觑他脸色。
萧承锦沉吟一瞬,道:请太医去为皇后请脉,你亲自去。
待王睬离开殿中,下座大臣小心发问:陛下,江南堂毕竟是江湖门派,多次冒犯暂时不提,且说这林双日日出入后宫,是否不妥?若此事传扬出去,恐有损皇家声誉。
臣附议,草原固然紧迫,但江南堂日益壮大,自雪山没落,江湖中其他门派已经再难和其对抗,长此以往难保他们不会有不臣之心。
萧承锦摆手道:朕知道,但皇后怀有身孕,此事待她临盆之后再议。
冬月廿八,腾生苏受封骠骑候,于檀山行宫叩谢天恩,这一天是她的十七岁生辰。
蓬莱弟子和林单同至檀山,晚宴前和林双在梅树下闲聊了几句。
你真是个不怕死的。
林双对于戚溯的到来予以中肯评价。
彼此彼此,在这方面我还要向你拜师学艺才是。戚溯扯着唇不咸不淡道:都蹬鼻子上脸了,皇帝要砍也是先砍你,这天下还有什么你不敢做的事情吗?
沈良时和她撞在一起,一切烟消云散,她从梦中醒来,此身还在嘉乾宫的床榻之上。
她僵硬地抬手摸了摸,意料之中的,自己腹部高高隆起,这个孩子的命如此硬,从怀上就一直坎坷,他都没有半点要走的意思,如同一块狗皮膏药,只可惜没生在恩爱夫妻间。
沈良时累得很,抬手就耗尽全身力气,一呼一吸都让她觉得疲惫不堪,她闭上眼,殿中静悄悄的,传来一道翻弄书页的声音。
她睁眼看去,榻边坐了个身形颀长的人,翘着腿,膝上放了本书,两手正在挑拣一盘冬枣,将浑圆的、略带红黄的挑出来过了水擦干净放在瓷盘中,歪扭翠绿的直接扔进嘴里,被酸涩得直皱眉,囫囵咽下去的空隙里腾出手来翻一页书。
沈良时不禁莞尔,指尖勾起帷帐,悄声从缝里看出去,不料这人如此敏锐,一抬眼就抓了个现行,放下书伸手过来,沈良时连忙抓紧帷帐。
等一下!
林双依言停帷帐外,安静地等着。
沈良时拉拽起被子想挡住自己的肚子,又想起来现在是怎么都挡不住了,做的一切都是徒劳,但也不敢直接这样面对林双,于是两个人隔着纱帐僵持须臾,沈良时伸出一只手勾了勾手指。
我有事情要和你说。
林双握住她的手,塞过去一个捂热的冬枣,沈良时捏着那颗枣不知如何开口。
林双顺势坐在榻边,道:我知道你要说什么?
沈良时心头一跳,把手抽了回来,更加说不出话来。
林双把手伸进帷帐里,覆盖住她的手背,道:走之前我就知道了。
沈良时眼神慌乱,不敢看她,酝酿了几个月解释的说辞全部显得苍白无力,只低声道:对不起。
林双道:这身皮肉是你,又不是他,你是你,他是他,为何要你和我道歉呢?
沈良时抓住她的手,贴在自己脸上,林双才拉开帷帐钻进来,又递给她一个冬枣,道:路过雁鸣城时看见树上枣结的正好,怕坏了,连树枝一齐砍下日赶夜赶带回来,赏个脸尝尝吧。
你从挞拔关回来,哪里和雁鸣城顺路,又骗我。沈良时嗔怪一句,放进嘴里一颗。
不甜的、寡淡的、长的难看的都在她胃里,精挑细选留下来的个个标致,哪儿还能不甜。
林双眉眼弯起来,在她脸上左右摸了摸,道:还没进京就听说你病了,我请了蓬莱的人来,过几日到了让他们给你看看,比太医靠谱些。
沈良时一直半梦半醒,听她这么说才意识到已经过去好几日,萧承锦勒令不准任何人提及,她也不欲多说,随便糊弄了林双,对着她摊开手心。
林双了然,从腰间拿下那支芍药金簪放到她手中,道:看看,可是和我一样分毫无损?
沈良时连人带簪都看过了,放在一边,又摊开手,眉梢轻挑,眼含期许,你忘了?
忘了什么?林双有些摸不着头脑,道:除了这个还有什么吗?
沈良时眼睛微微睁大了,欲言又止,但还是没发出火来,只当她此行又忙又累,忘了些东西也在情理之中。
她将林双推出帐外,拉着被子盖过头顶,瓮声瓮气道:你去忙吧,我睡一会儿。
林双不觉有他,好吧,我先去一趟新德宫,晚些再过来。
说罢,还为她拉好帷帐,检查了门窗,又嘱咐几句才提着衣摆离开。
听她脚步声渐远,没有回头,沈良时从榻上坐起来往外看,身影已经完全消失了。
情理之中,情理之中那怎么有空照应八部圣女?
她心中有些恼,把软枕摔在地上,但躺了几日也没什么力气,只能下地披件外袍往外走。
殿前摆着几盆含苞待放的花,颜色鲜艳,红白不一,迦音和多寿带着人正把它们往殿中暖和的角落搬。
见她出来,迦音擦干净手抱来大氅给她披上裹严实,道:娘娘小心受寒。
沈良时辨认后问:哪来这么多山茶花?侍花房不是说还没开吗?
诶?林双姐没和您说吗?迦音奇怪道:南边暖和些,她找人从南边运过来的。
多寿嘿嘿笑一声,真是怪了,林双姐怎么知道娘娘前几日问了山茶花,好难猜啊!
其他宫人跟着拉长了声调起哄。
沈良时脸色带着大病初愈的苍白,无力地笑了一下,总算有了点血色,惯得你们无法无天,敢开我的玩笑了。
看他们抱着花盆来回穿梭,沈良时只当此事巧合,林双任有通天本领也难以把探子插到宫中来,何况嘉乾宫进出都有人随时报给皇帝。
总不能是上天垂怜,真赐给她心有灵犀一点通。
树上的青鸟叽叽喳喳叫唤几声,邀功似的,沈良时恍然大悟,自己又被林双骗了。
檀山行宫位于西京郊,乘车出行半日能到。冬至日,皇帝将宴席设在此,一为佳节,二为嘉奖,段寻风和林双皆在席中,以及代表八部前来觐见的腾生苏。随行侍驾的除了沈良时,还有晏嫣然,光太医和伺候的宫女就长长跟了一串,走了足有一日,方才抵达行宫。
翌日晨间,皇帝叫了几位股肱之臣到殿中议事。
众卿以为骠骑原现在作何处置?
内阁重臣纷纷进言。
臣以为,不如效仿前朝,设立都护府,统管骠骑原和十四城,其下再分副校尉和司马等隶属。
但是十四城太守就敢勾结八部,单设一个都护,在整个边境岂不是只手遮天。
可着御史台前往监察,三年为一期,责令其回朝述职。
那都护是否有发令遣军之权?如果有应该给多少兵权,如果没有用什么镇压八部余孽、抵御外族入侵?
骠骑原既归顺我朝,理当改学汉话,采用汉姓,改革官职。
不妥,草原刚刚平定眼下又面临过冬,最重要的是运送过冬粮食,安抚民心,以昭我朝仁政,此时强行要求他们接受中原文化,只会适得其反,激发民怨。
民心一日收不拢,骠骑原就始终有叛乱的风险。
草原信奉天神,他们的圣女既然已经入京,不如留在京中,再派遣官员加以治理。
荒谬,仅靠信奉一说如何能服众。
那就给他们圣女一个恩赐,彰显天威,封地就是骠骑原。
分封异姓王,风险太大。
不封作王,仅封一个空爵位也可以,不过是做给草原子民看的。
臣以为可行,我朝并非没有女子为公为侯的先例。
争执暂告一段落,宫人进殿添茶,随后又悄声退出去。
萧承锦看向段寻风,问:段卿一直没说话,是有什么疑虑吗?
段寻风思索须臾,摇了摇头,道:此计可行,只是问题根本还未解决,是否要给骠骑原兵马之权?
殿中沉寂下来。
边镇军分守国土四方,此前为了抵御草原及诸国,以西边占比最大,天门、日月、挞拔各有十万。如今草原归顺,理应将其向西推进,驻守边疆,同时镇守骠骑原、恢复民生,但是这份兵权放在谁的手中都是烫手山芋。
萧承锦按了按额角,对王睬道:不是去传圣女和林双了吗?怎么还没到?
王睬低声道:圣女已经在外等候,没找到林姑娘。
殿中众人互相看了一眼,垂下头不敢觑他脸色。
萧承锦沉吟一瞬,道:请太医去为皇后请脉,你亲自去。
待王睬离开殿中,下座大臣小心发问:陛下,江南堂毕竟是江湖门派,多次冒犯暂时不提,且说这林双日日出入后宫,是否不妥?若此事传扬出去,恐有损皇家声誉。
臣附议,草原固然紧迫,但江南堂日益壮大,自雪山没落,江湖中其他门派已经再难和其对抗,长此以往难保他们不会有不臣之心。
萧承锦摆手道:朕知道,但皇后怀有身孕,此事待她临盆之后再议。
冬月廿八,腾生苏受封骠骑候,于檀山行宫叩谢天恩,这一天是她的十七岁生辰。
蓬莱弟子和林单同至檀山,晚宴前和林双在梅树下闲聊了几句。
你真是个不怕死的。
林双对于戚溯的到来予以中肯评价。
彼此彼此,在这方面我还要向你拜师学艺才是。戚溯扯着唇不咸不淡道:都蹬鼻子上脸了,皇帝要砍也是先砍你,这天下还有什么你不敢做的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