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侍卫手中捧着一只缠花金钗呈上,在他身上发现了这个。
那只金钗与沈良时手中拿的、头上戴的一模一样。
第三只金钗。
与此同时,太医再一次上前问道:敢问王公公,今日殿中点的可是兰香?
王睬颔首称是。
陛下,微臣知道了,皇后娘娘所食汤中无毒,但加了一味钱薇,此药单独服用有滋补之效,与半夏汀药性也并不想冲,但一旦遇到兰花兰草等,三者相撞性烈有害,有堕胎的功效,这才导致娘娘小产。
昭禧贵妃。皇帝手中捏着那只金钗,面沉如水,又看向晏嫣然,晏贵妃,朕记得这样的钗子,朕赏赐过你们一人一对。
晏嫣然坦然道:是,不过臣妾那对早就丢了。
许是她的态度激怒了皇帝,他将手中金钗扔到两人中间,怒道:你们给朕一个解释!
二人双双伏低身子。
多寿急得团团转,林双姐你想想办法啊,万一陛下真对娘娘怎么样呢!
林双抄手倚在柱上,道:眼下还不是最坏的。
多寿不明所以,道:这还不够坏,那还要怎么样?
她双眸落在裕妃和襄妃身上,默不作声。
好,你二人都不说,那你二人就一起受罚吧,来人!传朕旨意
陛下!晏嫣然蓦地起身,夺过两只步金钗,道:当年您分别赐给臣妾与姐姐一对钗子,两对看上去一模一样,但是您给臣妾的那对摔过,上面的东珠都有划痕,陛下请看!
王睬从她手中接过,呈给皇帝,只见那成对的金钗上镶嵌着硕大东珠,珠面不甚平滑,有好几道明显划痕。
皇帝抬眼看她,所以呢?
晏嫣然俯身长拜,不卑不亢道:此事与昭禧贵妃无关,幕后之人冲臣妾而来,不必殃及昭禧贵妃,要关就关臣妾一人。
她话一顿,回头看了眼裕妃和襄妃,又继续道:但臣妾不服,还请陛下明察秋毫,还臣妾清白!
沈良时难以置信地看向她,见她伏着身子不愿起来,低声喝道:晏嫣然,你这是什么意思?!
皇帝冷笑一声,将两只钗子扔到地上,东珠崩掉,砸在地砖上发出好几声脆响,滴溜溜滚到二人膝前。
贵妃晏氏,谋害皇嗣,德行有亏,即日起幽禁于露藻宫,无召不得出。
侍卫进殿来想架起她往外走,却被她起身一把拂开。
沈良时跟着站起身,抓住她的手臂,低声质问:你这是什么意思?
晏嫣然只笑,道:你欠我一次人情。
任凭沈良时如何追问她都不再回答,只由侍卫带着她离去。
林双瞥了一眼被带走的晏嫣然,注意力依旧放到裕妃二人身上只见裕妃脸色一瞬难辨地对桑朵使了一个眼色,后者犹豫起来。
林双心中一紧,立即一推身侧的追月。
几乎一息间,桑朵就下定决心般起身往殿中三足鼎炉上撞去,殿中妃嫔惊慌失措起来,暗中不知是谁伸出手来在沈良时后背一推。
这一幕在上头的皇帝看来就像是她恼怒不已地去推桑朵。
此时追月想去拦住桑朵已经来不及了,殿中也更没人会去扶她。
沈良时
沈良时心神一敛,顾不上自己是否要跌倒,一手伸出拽住桑朵的后领,一手已经垫在她额头上。
两人齐齐向三足鼎炉撞去。
第18章 阴雨绵绵
皱巴巴的婴儿浑身血红躺在血泊中,不断挥舞着手脚,传来阵阵啼哭。
沈良时心下害怕,忍不住向后退开几步,不料那婴儿竟然自己爬起来,跌跌撞撞地朝她走过来。他脚步飞快,几乎是一眨眼的时间,就已经抱住沈良时的小腿,扬起头来看沈良时,那双异常突出的眼睛猛地睁开,露出一双黑黝黝的瞳孔。
婴儿盯着她发出桀桀怪笑。
啊'
寝殿内传来一声尖叫,迦音连忙跑进去时,沈良时已经坐起身,大叫着在床帷里驱赶着什么。
娘娘!怎么了?迦音握住她的手,镇定道:娘娘做噩梦了吗?
此时天边刚翻白,云障重重,少许光亮照进来,沈良时喘着粗气,双目无神片刻后掀开被,看到自己寝衣上没有任何污渍血迹,才心安不少。
她挽袖一擦额头上的汗,渐渐平复呼吸,问:什么时辰了?
快辰时了,过一会儿就该梳洗,前往供经殿为小皇子念经祈福了。
小皇子胎死腹中,皇后悲痛不已,皇帝下令阖宫为其念经半月,又请了护国寺的师父来为他超度。
这几日,妃嫔们每天早上都要到供经殿去跪颂一个时辰经书,回来还要亲手抄写送去焚烧。
洗漱后坐到铜镜前,沈良时揉了揉发胀的眉心,问道:皇后好些了吗?
迦音一边为她梳头一边回答道:整个太医院都束手无策,每日只有参汤吊着精神,太医说以后可能再也无法生育了。
沈良时弯了弯裹着纱布的右手,疼意从指骨间传来。
迦音道:待用过早膳后奴婢就为娘娘换药,万太医说这段时间都不能碰水,否则会留疤,到了冬天更要好好暖着,不然会整夜整夜疼的睡不着。
沈良时漫不经心的应了一声。
那晚桑朵卯足了劲要一头碰死,幸好被沈良时及时拦下,用手垫住她的头,侍卫将人押住时,沈良时细白的手血淋淋的,她才后知后觉感觉到疼一般开始簌簌掉眼泪,如此一来皇帝纵然有天大的怒火也不能再发在她身上,反倒洗清了她推桑朵的嫌疑。
晏贵妃被囚禁于露藻宫,口口声声叫喊着不服,事关皇嗣,桑朵被收押到慎刑司日夜看守,留待审讯。
迦音不满道:娘娘您这么不管不顾地救她,为了什么啊?如今所有脏水都泼到晏贵妃头上,陛下一定会废了她,以后您在宫中不就少一个对手吗?赔上一只手,万一以后再也不能弹琴了怎么办?
沈良时反而不当回事,道:当时听到林双喊我,我以为她是让我拦住桑朵,就一时脑热林双呢?
林双姐分明是让您躲开。迦音无奈道:她一早就出去了,应该是去慎刑司了吧。
晏嫣然失势,皇帝也再未来过嘉乾宫,得意的倒成了裕妃和襄妃,宫中风向一夜间转换。
晏尚书第二日一早就进宫,声泪俱下地哭诉责怪自己教女无方,养出来一个妒忌成性的女儿。
他一把年纪又是两朝旧臣,皇帝当然不能迁怒于他,左右劝了好一会儿,直说不会因此事怪罪晏家和他那十五、六的小儿子,他才肯离去。
不免让人唏嘘。
瓢泼的大雨被隔在殿外,所有人都被困在供经殿中,开始窃窃私语。
我听说晏贵妃看着风光,其实每月的例银都拿出去贴补家里了。
她爹好歹是户部尚书,怎么还要女儿从宫中贴补?
户部尚书又怎么?她那个不成器的弟弟天天游手好闲,仗着自己姐姐是贵妃,东边赌钱西边包场,她爹老来得子恨不得捧在手心里,家里都被掏精光了!
没人管吗?好歹是堂堂尚书,儿子却这般作为
现在的尚书夫人是晏贵妃的后娘,她亲娘因为生不出儿子早就被休了!后娘进府没几年就生了个儿子
说及此,那嫔妃左右环视继而压低声音。
听说晏嫣然没进宫前,在府中过得连下人都不如,她后娘打算好了,只要她选秀进不了宫,就把他她嫁到老家去给一个六十岁的员外做妾。
沈良时坐在二人身后,听着听着就拧起眉来。
她以前竟不觉这些人嘴碎多舌,今日听来十分刺耳,想必这些人平日也没少在背后议论她。
沈良时垂下眼,冷不丁出声道:谁跟你们说的这些?
二人转过身来见是她,福身行礼,你推我搡地说不出话来。
沈良时将茶盏放在案上,冷声道:供经殿中以下犯上,即刻回去将经书多抄十遍,今晚就送过来焚烧。
二人告罪,转身由宫人打着伞,不顾大雨就离开了。
雨势一直不见小,大多嫔妃都冒着雨回宫去,沈良时在偏殿将要抄写的佛经完成,又上了三炷香。
迦音上前道:多寿取来披风了,娘娘要回宫吗?
沈良时望着厚重的雨幕,有些喘不上气来,昨晚一个梦困得她今日精神萎靡,眉心间隐隐作痛。
那只金钗与沈良时手中拿的、头上戴的一模一样。
第三只金钗。
与此同时,太医再一次上前问道:敢问王公公,今日殿中点的可是兰香?
王睬颔首称是。
陛下,微臣知道了,皇后娘娘所食汤中无毒,但加了一味钱薇,此药单独服用有滋补之效,与半夏汀药性也并不想冲,但一旦遇到兰花兰草等,三者相撞性烈有害,有堕胎的功效,这才导致娘娘小产。
昭禧贵妃。皇帝手中捏着那只金钗,面沉如水,又看向晏嫣然,晏贵妃,朕记得这样的钗子,朕赏赐过你们一人一对。
晏嫣然坦然道:是,不过臣妾那对早就丢了。
许是她的态度激怒了皇帝,他将手中金钗扔到两人中间,怒道:你们给朕一个解释!
二人双双伏低身子。
多寿急得团团转,林双姐你想想办法啊,万一陛下真对娘娘怎么样呢!
林双抄手倚在柱上,道:眼下还不是最坏的。
多寿不明所以,道:这还不够坏,那还要怎么样?
她双眸落在裕妃和襄妃身上,默不作声。
好,你二人都不说,那你二人就一起受罚吧,来人!传朕旨意
陛下!晏嫣然蓦地起身,夺过两只步金钗,道:当年您分别赐给臣妾与姐姐一对钗子,两对看上去一模一样,但是您给臣妾的那对摔过,上面的东珠都有划痕,陛下请看!
王睬从她手中接过,呈给皇帝,只见那成对的金钗上镶嵌着硕大东珠,珠面不甚平滑,有好几道明显划痕。
皇帝抬眼看她,所以呢?
晏嫣然俯身长拜,不卑不亢道:此事与昭禧贵妃无关,幕后之人冲臣妾而来,不必殃及昭禧贵妃,要关就关臣妾一人。
她话一顿,回头看了眼裕妃和襄妃,又继续道:但臣妾不服,还请陛下明察秋毫,还臣妾清白!
沈良时难以置信地看向她,见她伏着身子不愿起来,低声喝道:晏嫣然,你这是什么意思?!
皇帝冷笑一声,将两只钗子扔到地上,东珠崩掉,砸在地砖上发出好几声脆响,滴溜溜滚到二人膝前。
贵妃晏氏,谋害皇嗣,德行有亏,即日起幽禁于露藻宫,无召不得出。
侍卫进殿来想架起她往外走,却被她起身一把拂开。
沈良时跟着站起身,抓住她的手臂,低声质问:你这是什么意思?
晏嫣然只笑,道:你欠我一次人情。
任凭沈良时如何追问她都不再回答,只由侍卫带着她离去。
林双瞥了一眼被带走的晏嫣然,注意力依旧放到裕妃二人身上只见裕妃脸色一瞬难辨地对桑朵使了一个眼色,后者犹豫起来。
林双心中一紧,立即一推身侧的追月。
几乎一息间,桑朵就下定决心般起身往殿中三足鼎炉上撞去,殿中妃嫔惊慌失措起来,暗中不知是谁伸出手来在沈良时后背一推。
这一幕在上头的皇帝看来就像是她恼怒不已地去推桑朵。
此时追月想去拦住桑朵已经来不及了,殿中也更没人会去扶她。
沈良时
沈良时心神一敛,顾不上自己是否要跌倒,一手伸出拽住桑朵的后领,一手已经垫在她额头上。
两人齐齐向三足鼎炉撞去。
第18章 阴雨绵绵
皱巴巴的婴儿浑身血红躺在血泊中,不断挥舞着手脚,传来阵阵啼哭。
沈良时心下害怕,忍不住向后退开几步,不料那婴儿竟然自己爬起来,跌跌撞撞地朝她走过来。他脚步飞快,几乎是一眨眼的时间,就已经抱住沈良时的小腿,扬起头来看沈良时,那双异常突出的眼睛猛地睁开,露出一双黑黝黝的瞳孔。
婴儿盯着她发出桀桀怪笑。
啊'
寝殿内传来一声尖叫,迦音连忙跑进去时,沈良时已经坐起身,大叫着在床帷里驱赶着什么。
娘娘!怎么了?迦音握住她的手,镇定道:娘娘做噩梦了吗?
此时天边刚翻白,云障重重,少许光亮照进来,沈良时喘着粗气,双目无神片刻后掀开被,看到自己寝衣上没有任何污渍血迹,才心安不少。
她挽袖一擦额头上的汗,渐渐平复呼吸,问:什么时辰了?
快辰时了,过一会儿就该梳洗,前往供经殿为小皇子念经祈福了。
小皇子胎死腹中,皇后悲痛不已,皇帝下令阖宫为其念经半月,又请了护国寺的师父来为他超度。
这几日,妃嫔们每天早上都要到供经殿去跪颂一个时辰经书,回来还要亲手抄写送去焚烧。
洗漱后坐到铜镜前,沈良时揉了揉发胀的眉心,问道:皇后好些了吗?
迦音一边为她梳头一边回答道:整个太医院都束手无策,每日只有参汤吊着精神,太医说以后可能再也无法生育了。
沈良时弯了弯裹着纱布的右手,疼意从指骨间传来。
迦音道:待用过早膳后奴婢就为娘娘换药,万太医说这段时间都不能碰水,否则会留疤,到了冬天更要好好暖着,不然会整夜整夜疼的睡不着。
沈良时漫不经心的应了一声。
那晚桑朵卯足了劲要一头碰死,幸好被沈良时及时拦下,用手垫住她的头,侍卫将人押住时,沈良时细白的手血淋淋的,她才后知后觉感觉到疼一般开始簌簌掉眼泪,如此一来皇帝纵然有天大的怒火也不能再发在她身上,反倒洗清了她推桑朵的嫌疑。
晏贵妃被囚禁于露藻宫,口口声声叫喊着不服,事关皇嗣,桑朵被收押到慎刑司日夜看守,留待审讯。
迦音不满道:娘娘您这么不管不顾地救她,为了什么啊?如今所有脏水都泼到晏贵妃头上,陛下一定会废了她,以后您在宫中不就少一个对手吗?赔上一只手,万一以后再也不能弹琴了怎么办?
沈良时反而不当回事,道:当时听到林双喊我,我以为她是让我拦住桑朵,就一时脑热林双呢?
林双姐分明是让您躲开。迦音无奈道:她一早就出去了,应该是去慎刑司了吧。
晏嫣然失势,皇帝也再未来过嘉乾宫,得意的倒成了裕妃和襄妃,宫中风向一夜间转换。
晏尚书第二日一早就进宫,声泪俱下地哭诉责怪自己教女无方,养出来一个妒忌成性的女儿。
他一把年纪又是两朝旧臣,皇帝当然不能迁怒于他,左右劝了好一会儿,直说不会因此事怪罪晏家和他那十五、六的小儿子,他才肯离去。
不免让人唏嘘。
瓢泼的大雨被隔在殿外,所有人都被困在供经殿中,开始窃窃私语。
我听说晏贵妃看着风光,其实每月的例银都拿出去贴补家里了。
她爹好歹是户部尚书,怎么还要女儿从宫中贴补?
户部尚书又怎么?她那个不成器的弟弟天天游手好闲,仗着自己姐姐是贵妃,东边赌钱西边包场,她爹老来得子恨不得捧在手心里,家里都被掏精光了!
没人管吗?好歹是堂堂尚书,儿子却这般作为
现在的尚书夫人是晏贵妃的后娘,她亲娘因为生不出儿子早就被休了!后娘进府没几年就生了个儿子
说及此,那嫔妃左右环视继而压低声音。
听说晏嫣然没进宫前,在府中过得连下人都不如,她后娘打算好了,只要她选秀进不了宫,就把他她嫁到老家去给一个六十岁的员外做妾。
沈良时坐在二人身后,听着听着就拧起眉来。
她以前竟不觉这些人嘴碎多舌,今日听来十分刺耳,想必这些人平日也没少在背后议论她。
沈良时垂下眼,冷不丁出声道:谁跟你们说的这些?
二人转过身来见是她,福身行礼,你推我搡地说不出话来。
沈良时将茶盏放在案上,冷声道:供经殿中以下犯上,即刻回去将经书多抄十遍,今晚就送过来焚烧。
二人告罪,转身由宫人打着伞,不顾大雨就离开了。
雨势一直不见小,大多嫔妃都冒着雨回宫去,沈良时在偏殿将要抄写的佛经完成,又上了三炷香。
迦音上前道:多寿取来披风了,娘娘要回宫吗?
沈良时望着厚重的雨幕,有些喘不上气来,昨晚一个梦困得她今日精神萎靡,眉心间隐隐作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