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说句状元之才一点也不为过。
但问题就在于,太四平八稳了。
既看不出他的乡试时的炫技,也看不出会试时的大胆。
就是一篇状元文。
不像他,又像他。
不像,是文章太平和了,在今年殿试策论文章里,显得格外突出。
像他,那是因为他格外突出,哪一次不是这样。
而更敏锐的人,已经在感叹纪霆的政治嗅觉了。
他是这场殿试上,少数既察觉到情况不对,同时又能做到及时改变文章方向的。
这才是真正的状元之才吧。
可他是不是状元。
还要看皇上以及首辅的意思。
“召你们前来,是让你们都说说自己文章的意思。”太监吩咐着,还安慰他们不要紧张。
皇上就是问问意思。
这哪里是问问意思,分明就是殿试答辩,boss直聘。
谁答的好,谁就会是南正国宝泽十二年的状元。
他们努力了那么久,为的不就是这个吗。
可四个人面色都带了凝重,不同程度的感觉到不对劲。
皇上,或者说首辅等人,召他们到底是为了什么。
大殿之上,太监先念了四个人的文章。
殿内外全都听到。
外面的进士等人,不由得哗然。
纪霆的文章怎么变了啊!
这么平和,不像是他。
他不想当状元了吗。
谁料皇上开口,直接点了纪霆的名字:“会试第一,纪会元,今年殿试的策论,都是仿照你会试文章所写。”
“为何你换了口风。”
“是觉得会试的策论不对吗。”
这要如何回答?!
说自己会试策论不对,那就是否定殿试所有人的文章。
说会试文章很对,那他现在呢?
好一个大难题啊!
第82章 第82章状元
跟纪霆交好的同年都为他捏把汗。
外祖跟舅舅也很是担心。
但纪伯章知道,这事只能纪霆自己解决。
无论别人说什么,都没什么作用。
同一个题目。
纪霆会试所答跟殿试完全不同。
明显不想掺和这里面的事,宁愿让自己名次过低,也要从这里面脱身。
但皇上,以及其他人,明显不会让他这么过去。
因为在场上其他进士,多数在效仿他会试文章。
所以,他要说哪种是对的?
会试的激进改革是对。
还是殿试的平和是对。
当然,他也可以选择和稀泥。
别的新科进士或许没有这个本事。
他纪霆肯定有。
可以凭借他的超高的口才,从事情里片叶不沾身。
只是问题依旧在那。
所以不做选择,同样是选择。
那便是选择后者了。
虽说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
可事关这些问题,又一定要有个眉目。
一时间,场上所有人都提起精神。
甚至他身边的田俊,郑平,阚文彦都看过来。
他们三人的文章,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纪霆会试文章的变体。
这是好大一个难题。
纪霆心里都有些苦笑。
他要是说自己殿试内容对,身边这三人,可都被他背刺了。
阚文彦,甚至郑平就算了。
田俊却是他的好友同窗。
还有大殿外面,其他
效仿他的文章的进士。
全都被他背刺。
无论从大方向还是小方面。
都在看他要怎么办。
只是所有人都知道,纪霆若说会试策论为准,殿试文章次一等。
他大概率会从殿内出去。
别说状元了。
连一甲都进不去。
阚文彦脸上浮现狂喜。
他自己都没想到,他有可能是成为一甲进士。
当状元最好。
榜眼也可以。
探花郎也行啊!说出去多好听。
一直跟纪霆作对的阚文彦忽然发现。
就连他也是信任纪霆的,知道他绝对不会做背叛朋友的事。
阚文彦一向体面的笑忽然僵住。
他也是真正有学问的人,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心里竟然有些悲凉。
连他这种不喜欢纪霆的人,都相信他的人品。
那纪霆的选择可想而知。
他不会背叛自己的同窗,更不会背叛好友。
退一万说,也不会为了自己的状元,让这一百多追随他的进士们难堪。
果然,纪霆上前一步,拱手道:“回皇上,微臣的会试策论,才是心中所想。”
考上举人便有官身,如今作为进士,已经可以自称微臣。
不过他的话说出口,殿内外一片哗然。
纪霆此话一出,便是否定自己的会试文章。
既如此,他应该跟一甲无缘了。
他为什么要写两篇截然相反的文章啊!
这里面,肯定有原因吧。
而且皇上为什么要这样问,也有原因吧。
纪霆微微抬头。
他即使写了不同的文章,还是没躲过去,那就赶紧来吧。
果然,首辅开口了:“既然你认为会试策论,才是心中所想,那对身边三位同年的文章又有何看法。”
方才太监已经念过几人的文章,此刻不用再给纪霆看,大家都知道,纪霆肯定能记得。
这一问,让更多人疑惑。
这能有什么看法。
就是写的很好,很完善啊。
即便是阚文彦的策论,都有可取之处。
这也是朝中大臣认为今年科举人才极多的原因。
今年的学生,个个都有自己的本事。
那文章写的,策论写的,实在有意思。
所以皇上跟首辅想问的,肯定是另外一层意思。
旁边年迈的礼部尚书缓缓开口:“锦绣文章着实不错。”
锦绣文章不错。
还未说完的话是,实际行动呢。
一个人夸你策论写的好,写的实在漂亮。
不要以为只是夸赞,因为策论分两方面,一方面为建议,另一方面还要实操。
前者很好,后者只字不提。
就该明白意思了。
夸一个人,礼义仁智信,只夸他礼义仁信,缺什么?
缺脑子啊。
文人骂人,大约都是这种路数?
悄无声息中,纪霆又面临第二个选择。
顺着夸文章好,以及开始强调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那就是,改革方案有了。
接下来就该做实事了。
纪霆从殿试开始,就觉得不对劲。
果然一环套一环。
先是一样的题目,要看他们的想法。
纪霆换了平和文章,想要躲开。
却点名让他做选择。
好吧,他选多数人的利益。
自己能不能一甲,已经不重要了。
现在又要选。
面对实际的改革方案。
要不要执行。
这又把他放到很多人的对立面。
选择不执行,那今年殿试文章,就全都是锦绣文章了,徒有其表罢了。
选择执行,执行一百多进士写的策论,以及很多堪称激烈的改革。
一定会损害这些进士的利益。
因为写的时候很开心,殊不知他们也在“读书人过多”的弊病当中。
好啊。
这哪里是殿试。
分明就是一个又一个圈套。
故意出跟会试相同的题目。
就是明知道这些新科进士们,多数都会效仿纪霆,写激进策论。
然后告诉他们。
这可是你们自己写的,你们要执行吗?
不执行?
那就是纸上谈兵。
执行?
大概率要从他们自身开始改革。
纪霆终于明白,今日的殿试哪里不对劲了。
而他想要逃开,却也被强行拉回来,重新进入牌局。
这大殿上的人,脑子的弯弯绕绕也太多了吧!
他们这些新科进士,哪里是对手啊。
殿内外沉默片刻。
不止一个人想明白发生了什么。
这,这是什么意思?!
自己写的策论,自己要执行吗?
他们刚刚写了什么?
写了读书人要放下自己的身份,要去边远地方发展当地。
还写了什么?
写读书人过多,那就搬到读书风气不佳之地,自己既有用了,还能扶持当地的教育。
去哪?
去边关那种地方吗?
他们不行啊!
写归写。
他们做不到啊。
反正阚文彦做不到。
他还说让自家腾出位置,招募真正有才能的学生去家中任职呢。
但问题就在于,太四平八稳了。
既看不出他的乡试时的炫技,也看不出会试时的大胆。
就是一篇状元文。
不像他,又像他。
不像,是文章太平和了,在今年殿试策论文章里,显得格外突出。
像他,那是因为他格外突出,哪一次不是这样。
而更敏锐的人,已经在感叹纪霆的政治嗅觉了。
他是这场殿试上,少数既察觉到情况不对,同时又能做到及时改变文章方向的。
这才是真正的状元之才吧。
可他是不是状元。
还要看皇上以及首辅的意思。
“召你们前来,是让你们都说说自己文章的意思。”太监吩咐着,还安慰他们不要紧张。
皇上就是问问意思。
这哪里是问问意思,分明就是殿试答辩,boss直聘。
谁答的好,谁就会是南正国宝泽十二年的状元。
他们努力了那么久,为的不就是这个吗。
可四个人面色都带了凝重,不同程度的感觉到不对劲。
皇上,或者说首辅等人,召他们到底是为了什么。
大殿之上,太监先念了四个人的文章。
殿内外全都听到。
外面的进士等人,不由得哗然。
纪霆的文章怎么变了啊!
这么平和,不像是他。
他不想当状元了吗。
谁料皇上开口,直接点了纪霆的名字:“会试第一,纪会元,今年殿试的策论,都是仿照你会试文章所写。”
“为何你换了口风。”
“是觉得会试的策论不对吗。”
这要如何回答?!
说自己会试策论不对,那就是否定殿试所有人的文章。
说会试文章很对,那他现在呢?
好一个大难题啊!
第82章 第82章状元
跟纪霆交好的同年都为他捏把汗。
外祖跟舅舅也很是担心。
但纪伯章知道,这事只能纪霆自己解决。
无论别人说什么,都没什么作用。
同一个题目。
纪霆会试所答跟殿试完全不同。
明显不想掺和这里面的事,宁愿让自己名次过低,也要从这里面脱身。
但皇上,以及其他人,明显不会让他这么过去。
因为在场上其他进士,多数在效仿他会试文章。
所以,他要说哪种是对的?
会试的激进改革是对。
还是殿试的平和是对。
当然,他也可以选择和稀泥。
别的新科进士或许没有这个本事。
他纪霆肯定有。
可以凭借他的超高的口才,从事情里片叶不沾身。
只是问题依旧在那。
所以不做选择,同样是选择。
那便是选择后者了。
虽说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
可事关这些问题,又一定要有个眉目。
一时间,场上所有人都提起精神。
甚至他身边的田俊,郑平,阚文彦都看过来。
他们三人的文章,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纪霆会试文章的变体。
这是好大一个难题。
纪霆心里都有些苦笑。
他要是说自己殿试内容对,身边这三人,可都被他背刺了。
阚文彦,甚至郑平就算了。
田俊却是他的好友同窗。
还有大殿外面,其他
效仿他的文章的进士。
全都被他背刺。
无论从大方向还是小方面。
都在看他要怎么办。
只是所有人都知道,纪霆若说会试策论为准,殿试文章次一等。
他大概率会从殿内出去。
别说状元了。
连一甲都进不去。
阚文彦脸上浮现狂喜。
他自己都没想到,他有可能是成为一甲进士。
当状元最好。
榜眼也可以。
探花郎也行啊!说出去多好听。
一直跟纪霆作对的阚文彦忽然发现。
就连他也是信任纪霆的,知道他绝对不会做背叛朋友的事。
阚文彦一向体面的笑忽然僵住。
他也是真正有学问的人,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心里竟然有些悲凉。
连他这种不喜欢纪霆的人,都相信他的人品。
那纪霆的选择可想而知。
他不会背叛自己的同窗,更不会背叛好友。
退一万说,也不会为了自己的状元,让这一百多追随他的进士们难堪。
果然,纪霆上前一步,拱手道:“回皇上,微臣的会试策论,才是心中所想。”
考上举人便有官身,如今作为进士,已经可以自称微臣。
不过他的话说出口,殿内外一片哗然。
纪霆此话一出,便是否定自己的会试文章。
既如此,他应该跟一甲无缘了。
他为什么要写两篇截然相反的文章啊!
这里面,肯定有原因吧。
而且皇上为什么要这样问,也有原因吧。
纪霆微微抬头。
他即使写了不同的文章,还是没躲过去,那就赶紧来吧。
果然,首辅开口了:“既然你认为会试策论,才是心中所想,那对身边三位同年的文章又有何看法。”
方才太监已经念过几人的文章,此刻不用再给纪霆看,大家都知道,纪霆肯定能记得。
这一问,让更多人疑惑。
这能有什么看法。
就是写的很好,很完善啊。
即便是阚文彦的策论,都有可取之处。
这也是朝中大臣认为今年科举人才极多的原因。
今年的学生,个个都有自己的本事。
那文章写的,策论写的,实在有意思。
所以皇上跟首辅想问的,肯定是另外一层意思。
旁边年迈的礼部尚书缓缓开口:“锦绣文章着实不错。”
锦绣文章不错。
还未说完的话是,实际行动呢。
一个人夸你策论写的好,写的实在漂亮。
不要以为只是夸赞,因为策论分两方面,一方面为建议,另一方面还要实操。
前者很好,后者只字不提。
就该明白意思了。
夸一个人,礼义仁智信,只夸他礼义仁信,缺什么?
缺脑子啊。
文人骂人,大约都是这种路数?
悄无声息中,纪霆又面临第二个选择。
顺着夸文章好,以及开始强调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那就是,改革方案有了。
接下来就该做实事了。
纪霆从殿试开始,就觉得不对劲。
果然一环套一环。
先是一样的题目,要看他们的想法。
纪霆换了平和文章,想要躲开。
却点名让他做选择。
好吧,他选多数人的利益。
自己能不能一甲,已经不重要了。
现在又要选。
面对实际的改革方案。
要不要执行。
这又把他放到很多人的对立面。
选择不执行,那今年殿试文章,就全都是锦绣文章了,徒有其表罢了。
选择执行,执行一百多进士写的策论,以及很多堪称激烈的改革。
一定会损害这些进士的利益。
因为写的时候很开心,殊不知他们也在“读书人过多”的弊病当中。
好啊。
这哪里是殿试。
分明就是一个又一个圈套。
故意出跟会试相同的题目。
就是明知道这些新科进士们,多数都会效仿纪霆,写激进策论。
然后告诉他们。
这可是你们自己写的,你们要执行吗?
不执行?
那就是纸上谈兵。
执行?
大概率要从他们自身开始改革。
纪霆终于明白,今日的殿试哪里不对劲了。
而他想要逃开,却也被强行拉回来,重新进入牌局。
这大殿上的人,脑子的弯弯绕绕也太多了吧!
他们这些新科进士,哪里是对手啊。
殿内外沉默片刻。
不止一个人想明白发生了什么。
这,这是什么意思?!
自己写的策论,自己要执行吗?
他们刚刚写了什么?
写了读书人要放下自己的身份,要去边远地方发展当地。
还写了什么?
写读书人过多,那就搬到读书风气不佳之地,自己既有用了,还能扶持当地的教育。
去哪?
去边关那种地方吗?
他们不行啊!
写归写。
他们做不到啊。
反正阚文彦做不到。
他还说让自家腾出位置,招募真正有才能的学生去家中任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