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这里既指读书成绩,也指办差的能力。
  当然了,文章没有那么直白,如果真的劈头盖脸一顿骂,那别说一甲了,直接落榜的可能性更大。
  只是提炼出其中隐含的意思,能看出这想法的人不算多。
  但这里是京城,阅卷官们的能力,还是不用多讲的。
  要不是郑平赞扬各地官学改革,让有能力的贫困学子读书,估计他的名次还能再往下降。
  “能得一甲第十,已经很好了。”
  要说郑平的经历。
  纪霆是知道的。
  家里贫困,读书有才能,才能郑家大宗找到。
  但郑平有能力有傲气,并不觉得自己是受郑家帮扶。
  因为那时候,明明是郑家需要他撑体面。
  事实也确实如此。
  郑平能得白台州乡试解元,便知道他的能力。
  他回报给郑家的,确实很多。
  尤其是白台州州学改革之后,他直接去了州学,更不用受郑家的挟制。
  可那郑家屡次挟恩以报,让郑平当官之后,挂念郑家子弟。
  估计这些事让他很烦。
  如果不是他父亲早亡,郑家族内侵吞他家田地。
  他跟母亲不至于要受人接济。
  而郑家对他有好脸色,也因为他读书才能展现,这才把田地重新给了他们。
  把自己原本的东西还给他家。
  这若是恩情的话,那恩情来得也太简单了。
  估计思来想去,难免心生怨气。
  对这几条时务策便有了真情实感。
  还好他理智尚存,把意思藏得比较好。
  可到底还是影响他了。
  否则不至于是这个排名。
  还好,还有一个殿试。
  殿试才决定最终成绩。
  不过殿试一百二十人里。
  一甲只有前三。
  二甲三十人。
  其余都是三甲。
  这个名次决定他们在朝中实习的位置。
  更决定以后外放的情况。
  一甲不用说。
  纪霆他爹当年就是一甲。
  不管是外放,还是在京城做官,都是实权位置。
  当年殿试结束也是直接去了翰林院。
  二甲殿试结束后,便会分到六部三司轮换实习。
  这几个地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甲进士,则要看运气跟家境了。
  或许能塞到翰林院,六部等地,要么就是轮换着来。
  就算是外行,也按照上面的顺序。
  有些三甲进士轮换到最后,只能在翰林院了。
  但他们可不是在那镀金,而是修书赋闲。
  一时修书,那是镀金。
  成年累月的在那赋闲,也就完蛋了。
  这些默认的规则,读书人都明白。
  故而殿试的那篇策论,就能决定他们接下来做官的命运。
  想到这,不少新科进士彻夜难眠。
  唯恐自己殿前失仪。
  四月初一,天还未亮。
  纪霆等人起来收拾。
  弟弟妹妹还在旁边看,为三哥哥加油。
  说起来,自从三哥哥中了会元,来找他家,给他们三个提亲的人越来越多了。
  他们这辈子就没见过那么大的官。
  纪霆笑着道:“等三哥哥回来,说不定能给你们挣一个更好的前程。”
  弟弟妹妹们倒不是在意这个,就是让哥哥加油而已。
  还有其他进士哥哥,加油!
  李三枝挠挠头,他们会努力的。
  纪霆他们这批新科进士,穿上朝廷发的进士袍,便坐马车去礼部集合。
  在礼部整齐队伍之后,一齐去皇宫正殿见礼。
  此处正殿,只有皇上召开大朝会的时候,才会开启。
  而他们这些新科进士,也是有生以来,头一次过来。
  不过以后能不能来这开朝会,还不好说。
  听说有的进士,一辈子都没来过一次,也是可惜。
  但新科进士们,都认为自己不会是那一个。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刚刚毕业的特有青涩感,看得礼部官员们格外感慨。
  纪霆还看到不少相熟的面孔,不过很快他就看不到了,作为今年的会元,他必须站在头一个。
  礼部官员对他也是格外优待。
  问起来,竟然因为齐家。
  这几位官员跟齐大人关系不错,看纪霆的眼神,都有些看女婿的感觉了。
  那老齐看着不声不响,偷偷给女儿找了这门好婚事。
  听说他家不让那些说亲登门的,登门也只讲弟弟妹妹们的亲事。
  纪霆当即闭嘴。
  就当他没问啊。
  辰时初,早上七点。
  大朝会基本结束,新科进士们可以去大殿上了。
  今日的朝会还算轻松。
  如此喜庆的日子,一般人都不会触霉头。
  纪伯章自然是大臣目光焦点。
  眼里除了嫉妒,再无其他啊。
  老爹在户部实权位置。
  儿子是会试第一,马上领着新科进士过来。
  这场面,想想就让人牙痒痒。
  怎么就不是他家的呢。
  纪伯章平时确实严肃,今日眼神都温和起来。
  说不开心,必然是假话。
  事实上到现在,他还认为有些不敢置信。
  可他知道是真的,他也为孩子感到骄傲。
  太监一声声通报。
  只见十八岁的纪霆带着众进士从大殿中间进来,直面天子。
  今年的新科会元纪霆,到了。
  第81章 第81章选择
  纪霆出现在大殿,无数人的目光都在他身上。
  这几年来,若是没听过纪霆名字的,肯定不是京城人,也不是朝中官员。
  让他回老家一趟,还对了。
  竟然逼出一个天才出来。
  听说,已经有一部分真正的纨绔,已经被送回老家了。
  但他们回到到底如何,那就不清楚。
  反正看纪霆的样子,他们是真的羡慕。
  还有一部分人则为纪霆骄傲。
  尤其是外祖,卓舅舅。
  以及父亲好友兵部周大人等。
  纪霆带着众进士行礼,接着又是繁琐的礼仪。
  等真正坐下来准备殿试时。
  已经到了早上九点,也就是巳时初。
  一百二十名进士殿试,自然不能在宫殿内,大殿外已经放好的了桌椅,等着他们依次落座。
  纪霆在第一排第一个。
  皇上等人直接就能看到这。
  这要是说他还能作弊,那就是神仙了。
  等进士们坐下来之后,朝中文武百官才交头接耳。
  今年的进士,气势都不俗啊。
  第一名不错,第二名第三名也不错。
  看来之前的新政改革,确实有用。
  可惜就是拖的时间长了,三四年前才开始实行。
  这些年来,让他们错过多少人才啊。
  也有对此不满的臣子,诸如代王跟荣王,以及太后娘家等人。
  他们看向纪霆的目光,堪称恶毒。
  谁能想到,就这么一个人,能搅乱他们全盘计划。
  这样的人若是多了,若是一直在京城,实在太碍眼了。
  但他们又没有办法。
  这几次的交锋,他们全都输了。
  能把纪霆的岳丈齐家弄出去京城,竟然是他们最大的成果。
  他们带着怨气盯着纪霆。
  纪霆仿佛能看到一样,竟然抬头看了看,不过很快专注策论题目。
  今年由皇上亲拟的策论题目。
  阅卷也是朝中大臣,以及皇上亲点。
  当然,这里面也有潜规则。
  会试一甲前十的文章,皇上都会看一遍。
  二甲前三十文章,则是阁老他们看。
  以后三甲进士,就是六部尚书阅卷了。
  二甲三甲里,若是有格外突出的,才能往上递。
  而且这殿试只糊名,不誊抄。
  若是有人认出学生字迹,那也不足为奇。
  毕竟到了殿试这一关,多还是显示皇上恩德,对其他的并不算在意。
  这也是之前为何说,纪霆能不能得状元,全看皇上愿不愿意给这个面子了。
  毕竟殿试基本都看皇上的。
  再加上纪霆有真本事,什么文章都能写。
  大家都没注意的是,程首辅看了看皇上,没怎么说话。
  皇上也不如刚看到纪霆文章时那么高兴。
  而下面新科进士们,终于听到考题了。
  殿试只用写一篇策论即可。
  而这次策论题目翻译一下,竟然又重复了会试最后一道时务策的内容。
  虽说说话方式不同。
  但大概意思还是那句话,如今的秀才举人过多,以及过于注重经义,应该如何解决。
  别说准备考试的进士们傻眼了。
  就连场上的官员们,都觉得这题目不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