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因为辩论的目的是赢,是为了看这些人知识储备,对于其中的命题,倒是不怎么在乎的。
翰林院本来就闲,这里的不少大人,还是上届会试出来的进士。
他们在琼林宴上跟纪霆结识,平日里关系都不错的。
这种热闹肯定要去看看。
不仅他们去看,在国子监附近的大人们,多多少少都想凑个热闹。
就连京城百姓听了,都想去看看。
可惜他们进不去,只能让人来回传话了。
差不多分为三拨人。
两拨人记录正反双方的辩论内容。
还有一群人及时把消息传出去。
简直是这里刚说了句极妙的反驳。
那边立刻传到茶馆里。
让京城的茶馆老板们笑得眼睛都找不到。
好好好,这么大的热闹,恨不得日日都来啊。
京城国子监三年以来,极少有这种学生不去上课的情况发生。
这辩论台更少有这种,一个人舌战群儒的戏码。
“就知道!霆哥过来果然不一般。”
“这个知识储备,果然绝了。”
“完了,霆哥说的是哪本书的内容?我天天在藏书阁,怎么没看到过啊。”
这句话正好被纪霆听到,他笑着回了本书,还道:“就在藏书阁二楼十九室里,往里面找找就行了。”
???
霆哥!
你这也能记住吗
对了,霆哥过目不忘。
纪霆分心回了句话,还能继续跟对手辩论。
不过等到夫子们兴致勃勃出马时,他便打起精神,一个字都不肯错过。
这种需要当机立断做出反应,找到对方漏洞,然后有理有据反驳的场面,让观众都觉得窒息。
霆哥儿却吃口茶之后,继续谈论,丝毫没有一点疲惫。
说是出口成章,已经是最低的限度了。
很多书他们甚至听都没听说过。
都在一个地方读书,差别也太大了吧!
别说来国子监比较晚的监生了。
就连率性馆很多学生,都在疯狂记录纪霆说过的书。
这本你怎么看过。
这本你也看过?
怎么还能融会贯通啊!
这单是过目不忘能做到的吗?
肯定不行啊。
在如今人才济济的国子监里,过目不忘的学生不是没有。
可他们多数只能记住,能运用得这般好,却是从未有过的。
“出口皆文章,太厉害了。”
不少学生发现,其实在夫子们接手之后,辩论题目已然变了。
这也意味着讨论的内容更加宽广,知识面也更多。
纪霆却也只是顺着说下去,讲到哪算哪,反正对方能聊,他就能聊!
以至于记录的人手都软了,纪霆跟夫子们却兴致勃勃,讨论如今的书籍,如今的风气,如今的读书内容等等。
等着写讨论汇集成册子时,听得津津有味的茶馆张秀才道:“这下谁还说,纪秀才是他爹代写的文章。”
围观众人为之一振。
是啊。
这谁还敢质疑纪霆?!
听说国子监辩论台那,已经围了许多人
。
不仅他们学习的师生,还有朝廷不少官员,以及官员派过去的书吏。
众目睽睽之下,长达两个时辰的辩论,谁会给纪霆递答案?
不可能的。
这只能是他自己的本事。
人家纪霆就是个天才。
读书就是厉害。
这是谁都不能反驳的事情。
你要是觉得他在作假,那你去找他辩论啊。
看看这绣口一吐皆文章的气势,你可以吗?
接着,有无数人意识到,纪霆去辩论台的目的。
“他这是在澄清!”
“是在告诉那些流言蜚语,别说了,都是屁话。”
“对啊,他这本事,谁还没看到?”
“这才是最有力的还击吧?”
说着,有人看向李秀才,笑嘻嘻道:“之前你还跟我争,说纪霆的成绩肯定是作弊得来的,现在还说吗?”
满脸嫉妒李秀才咬牙道:“万一是故意设的局呢?”
“万一题目早就出好了呢?”
“首辅都帮他,那肯定能赢啊。”
此话一出,周围人已经懒得理他了。
现在在国子监我围观的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当着这多人的面作弊?
大家几百双眼睛,都盯着纪霆呢。
“辩论又升级了!”
“有朝中官员下场了!要跟纪霆比一比!”
朝中官员?!
如果说一个秀才对几十个秀才,还在理解范围内。
但一个秀才对十几个进士不落下风,已经足够让人惊叹。
现在连朝中官员都下场?!
这是要做什么。
对纪霆赶尽杀绝吗?
纪霆看着面前几个人,大约明白他们是谁派来的。
眼看局势就要控制不住,背后的人,便忍不住跳出来了。
纪霆笑眯眯,继续自己的辩论,不过话中意思,却周围人笑出声。
“士大夫应看重廉节,名义。”
“可如今有些士大夫全无羞愧之心,上好谄誉,下轻廉隅。”
“以官爵为性命,以钻营为风俗,以贿赂为焦急,以嘱托为当然,以徇情为盛德,以请教为谦厚。”
这话出自《安雅堂稿》,为先朝官员上奏给皇上的原疏,讲的直陈祸乱之源头。
就是直接说祸乱的源头的,便是上面的话了。
讲的是士大夫不顾体面,便是社会动乱根源。
看似在辩论,实际再说这些士大夫为奸人驱使。
这还不算完,再听纪霆最后道:“这种读书人,实在行同贾竖,迹类娼优!”
贾竖娼优是什么,自不必说,都是如今认为下九流的行当。
把上上等的士大夫,类比于下九流,听得这些官员面红耳赤,气得要直接骂人。
可这辩论赛上没了风度,是会被人直接轰下台的。
田秀才田俊低声在林丰宝耳边说了什么,林丰宝立刻高声喊道:“急什么啊!难道戳中你心窝子了?”
“不是说你,你何必如此气恼!”
国子监师生们连连起哄:“对啊,不是说你,你脸红脖子粗干嘛。”
“快下来吧,比不过还生气,算什么本事。”
“人家说的是上好谄媚的士大夫,你是吗?”
每个朝代的学生都尤为大胆。
尤其是国子监的。
他们都是朝廷千挑万选的学生,不出意外以后都会走仕途,胆子就更大了。
这些人被他们轰下台,忍不住又大笑起来。
事情传到国子监外面,引得不少人哈哈大笑。
除了百姓们在笑之外,勤政殿里也有隐约的笑声。
皇上跟大皇子看完纪霆辩论内容后,忍不住道:“这张嘴,比他爹还厉害。”
大皇子跟纪伯章接触不多,只是认真看完后:“纪霆也算为自己正名了。”
肯定啊。
纪霆当着几百人的面引经据典,如果这还不能为自己正名,那这世上也再无其他办法了。
有了纪霆这场辩论,很多讨论就没必要了。
不需要收集证据,也不需要纪霆跟纪伯章自证。
更不需要首辅回避。
单这一场,就能解决很多问题。
大皇子又道:“纪霆实在是厉害,其实就算有真才实学的人,面对这种场面,也容易露怯。”
这事皇上自然知道。
但大皇子刻意提起,就是想让父皇再念纪霆的好。
而他这话说的,一点问题也没有。
南正国不缺有真才实学的,也不缺能言会道的。
但这种两者兼备,还能自己找出解决办法的天才,实在太罕见了。
纪霆就是真正的天才,无可争辩。
皇上微微点头,明显非常赞同大皇子说的话。
就在勤政殿里皇上父子对话时,外面对于纪霆的讨论不攻自破。
纪霆的学问无需置疑!
而皇上则跟大皇子道:“可惜了。”
可惜什么?
“可惜给纪伯章的官太小了。”
大皇子震惊。
纪霆他爹要起复了吗?!
他还不知道啊。
皇上也不瞒着儿子,直接让他把吏部任职文书找出来。
约莫在五六月份,皇上便暗示纪伯章可以再用,吏部那边很快整理出适合的职位。
几经思虑后,皇上还是想让他留在京城,定了个户部下司郎中的职位,正五品的官职,主管各地征税。
估计谁也没想到,纪伯章沉寂三四年的时间,一经启用,便是如此重要的职位。
户部,主管各地征税。
不是十分信任,怎么可能把这位置给他做。
翰林院本来就闲,这里的不少大人,还是上届会试出来的进士。
他们在琼林宴上跟纪霆结识,平日里关系都不错的。
这种热闹肯定要去看看。
不仅他们去看,在国子监附近的大人们,多多少少都想凑个热闹。
就连京城百姓听了,都想去看看。
可惜他们进不去,只能让人来回传话了。
差不多分为三拨人。
两拨人记录正反双方的辩论内容。
还有一群人及时把消息传出去。
简直是这里刚说了句极妙的反驳。
那边立刻传到茶馆里。
让京城的茶馆老板们笑得眼睛都找不到。
好好好,这么大的热闹,恨不得日日都来啊。
京城国子监三年以来,极少有这种学生不去上课的情况发生。
这辩论台更少有这种,一个人舌战群儒的戏码。
“就知道!霆哥过来果然不一般。”
“这个知识储备,果然绝了。”
“完了,霆哥说的是哪本书的内容?我天天在藏书阁,怎么没看到过啊。”
这句话正好被纪霆听到,他笑着回了本书,还道:“就在藏书阁二楼十九室里,往里面找找就行了。”
???
霆哥!
你这也能记住吗
对了,霆哥过目不忘。
纪霆分心回了句话,还能继续跟对手辩论。
不过等到夫子们兴致勃勃出马时,他便打起精神,一个字都不肯错过。
这种需要当机立断做出反应,找到对方漏洞,然后有理有据反驳的场面,让观众都觉得窒息。
霆哥儿却吃口茶之后,继续谈论,丝毫没有一点疲惫。
说是出口成章,已经是最低的限度了。
很多书他们甚至听都没听说过。
都在一个地方读书,差别也太大了吧!
别说来国子监比较晚的监生了。
就连率性馆很多学生,都在疯狂记录纪霆说过的书。
这本你怎么看过。
这本你也看过?
怎么还能融会贯通啊!
这单是过目不忘能做到的吗?
肯定不行啊。
在如今人才济济的国子监里,过目不忘的学生不是没有。
可他们多数只能记住,能运用得这般好,却是从未有过的。
“出口皆文章,太厉害了。”
不少学生发现,其实在夫子们接手之后,辩论题目已然变了。
这也意味着讨论的内容更加宽广,知识面也更多。
纪霆却也只是顺着说下去,讲到哪算哪,反正对方能聊,他就能聊!
以至于记录的人手都软了,纪霆跟夫子们却兴致勃勃,讨论如今的书籍,如今的风气,如今的读书内容等等。
等着写讨论汇集成册子时,听得津津有味的茶馆张秀才道:“这下谁还说,纪秀才是他爹代写的文章。”
围观众人为之一振。
是啊。
这谁还敢质疑纪霆?!
听说国子监辩论台那,已经围了许多人
。
不仅他们学习的师生,还有朝廷不少官员,以及官员派过去的书吏。
众目睽睽之下,长达两个时辰的辩论,谁会给纪霆递答案?
不可能的。
这只能是他自己的本事。
人家纪霆就是个天才。
读书就是厉害。
这是谁都不能反驳的事情。
你要是觉得他在作假,那你去找他辩论啊。
看看这绣口一吐皆文章的气势,你可以吗?
接着,有无数人意识到,纪霆去辩论台的目的。
“他这是在澄清!”
“是在告诉那些流言蜚语,别说了,都是屁话。”
“对啊,他这本事,谁还没看到?”
“这才是最有力的还击吧?”
说着,有人看向李秀才,笑嘻嘻道:“之前你还跟我争,说纪霆的成绩肯定是作弊得来的,现在还说吗?”
满脸嫉妒李秀才咬牙道:“万一是故意设的局呢?”
“万一题目早就出好了呢?”
“首辅都帮他,那肯定能赢啊。”
此话一出,周围人已经懒得理他了。
现在在国子监我围观的人,没有一千也有八百。
当着这多人的面作弊?
大家几百双眼睛,都盯着纪霆呢。
“辩论又升级了!”
“有朝中官员下场了!要跟纪霆比一比!”
朝中官员?!
如果说一个秀才对几十个秀才,还在理解范围内。
但一个秀才对十几个进士不落下风,已经足够让人惊叹。
现在连朝中官员都下场?!
这是要做什么。
对纪霆赶尽杀绝吗?
纪霆看着面前几个人,大约明白他们是谁派来的。
眼看局势就要控制不住,背后的人,便忍不住跳出来了。
纪霆笑眯眯,继续自己的辩论,不过话中意思,却周围人笑出声。
“士大夫应看重廉节,名义。”
“可如今有些士大夫全无羞愧之心,上好谄誉,下轻廉隅。”
“以官爵为性命,以钻营为风俗,以贿赂为焦急,以嘱托为当然,以徇情为盛德,以请教为谦厚。”
这话出自《安雅堂稿》,为先朝官员上奏给皇上的原疏,讲的直陈祸乱之源头。
就是直接说祸乱的源头的,便是上面的话了。
讲的是士大夫不顾体面,便是社会动乱根源。
看似在辩论,实际再说这些士大夫为奸人驱使。
这还不算完,再听纪霆最后道:“这种读书人,实在行同贾竖,迹类娼优!”
贾竖娼优是什么,自不必说,都是如今认为下九流的行当。
把上上等的士大夫,类比于下九流,听得这些官员面红耳赤,气得要直接骂人。
可这辩论赛上没了风度,是会被人直接轰下台的。
田秀才田俊低声在林丰宝耳边说了什么,林丰宝立刻高声喊道:“急什么啊!难道戳中你心窝子了?”
“不是说你,你何必如此气恼!”
国子监师生们连连起哄:“对啊,不是说你,你脸红脖子粗干嘛。”
“快下来吧,比不过还生气,算什么本事。”
“人家说的是上好谄媚的士大夫,你是吗?”
每个朝代的学生都尤为大胆。
尤其是国子监的。
他们都是朝廷千挑万选的学生,不出意外以后都会走仕途,胆子就更大了。
这些人被他们轰下台,忍不住又大笑起来。
事情传到国子监外面,引得不少人哈哈大笑。
除了百姓们在笑之外,勤政殿里也有隐约的笑声。
皇上跟大皇子看完纪霆辩论内容后,忍不住道:“这张嘴,比他爹还厉害。”
大皇子跟纪伯章接触不多,只是认真看完后:“纪霆也算为自己正名了。”
肯定啊。
纪霆当着几百人的面引经据典,如果这还不能为自己正名,那这世上也再无其他办法了。
有了纪霆这场辩论,很多讨论就没必要了。
不需要收集证据,也不需要纪霆跟纪伯章自证。
更不需要首辅回避。
单这一场,就能解决很多问题。
大皇子又道:“纪霆实在是厉害,其实就算有真才实学的人,面对这种场面,也容易露怯。”
这事皇上自然知道。
但大皇子刻意提起,就是想让父皇再念纪霆的好。
而他这话说的,一点问题也没有。
南正国不缺有真才实学的,也不缺能言会道的。
但这种两者兼备,还能自己找出解决办法的天才,实在太罕见了。
纪霆就是真正的天才,无可争辩。
皇上微微点头,明显非常赞同大皇子说的话。
就在勤政殿里皇上父子对话时,外面对于纪霆的讨论不攻自破。
纪霆的学问无需置疑!
而皇上则跟大皇子道:“可惜了。”
可惜什么?
“可惜给纪伯章的官太小了。”
大皇子震惊。
纪霆他爹要起复了吗?!
他还不知道啊。
皇上也不瞒着儿子,直接让他把吏部任职文书找出来。
约莫在五六月份,皇上便暗示纪伯章可以再用,吏部那边很快整理出适合的职位。
几经思虑后,皇上还是想让他留在京城,定了个户部下司郎中的职位,正五品的官职,主管各地征税。
估计谁也没想到,纪伯章沉寂三四年的时间,一经启用,便是如此重要的职位。
户部,主管各地征税。
不是十分信任,怎么可能把这位置给他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