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可再想想两家的情况,难免会有偏袒。
听说纪海回来之后,脸色更加难看,逼着小四纪阳好好读书。
也幸好没发现纪阳的游记,不然肯定又要吵起来。
纪家,刚因为纪霆私塾大比第一挽回的希望,再次被掐灭。
得罪的毕竟是首辅,似乎谁来都没有办法。
这么想着,谁不感叹一句。
纪家祖母都因为这件事,让大家沉下心读书。
可大家到底能读到什么地步,还是两说。
此刻的纪霆等人,八股文已经学的七七八八,终于要开始动笔写了。
不管外界声音如何。
他这边按部就班学习即可。
卓夫人对此有些焦急,来了则修院几次之后,发现儿子十分沉得住气,心里也渐渐稳住了。
家中大嫂稳下来。
二房三房的看着,竟然也不太着急。
毕竟再坏,又能坏到什么地步。
面对外面的危机,纪家众人,竟然团结起来。
估计这是郑家,怎么也想不到的?
最主要的,估计还是纪霆。
大家都看的出来,霆哥儿从来都是大方的。
即便之前各房有些争执,可他作为家里三哥哥,依旧带着弟弟妹妹们,颇有些大家长的风范。
单这份气度,就跟其他人不同的。
纪霆哪想那么多。
他都说自己要考秀才了,哪能放松啊。
原本崭新的四书,如今上面都是笔记。
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这四本书随便抽出一本,抽出一页,纪霆都能直接解答。
也正式熟练到这种程度,一直不喜欢揠苗助长的文夫子,咬牙给纪霆出题了。
不是他要揠苗助长。
也不是他要违背祖训,让一个刚学几个月的学生,就开始写八股文。
实在是纪霆这个学生,他不一样啊。
若不是文一文二亲眼看到,估计也不会相信,世界上还有这般天才。
可惜宜孟县多数人根本不知道这回事。
纪家多数人,也以为纪霆二十八天学会四书,已经是极限。
殊不知他最近的进步到底有多快。
所以在得知,纪霆已经准备写八股文时,纪家各房长辈们全都愣住了。
他们没听错吧?
文夫子不过五月二十到的纪家。
如今也才六月三十。
这都能开始写八股文了?
但凡读过书,跟文夫子接触过的,都知道文夫子绝不会在没有把握的时候,直接揠苗助长。
那是薛馆长的行为,不是文夫子的啊。
“那就是说,霆哥儿的水平,已经可以写文章了。”
“当年你大哥也是这样吗?”
“霆哥的天分,或许不亚于大哥。”
如果说刚请文夫子的时候,纪家二房三房的人,还有些不服气。
经过这段时间,算是彻底服了。
毕竟孩子们差距小的时候,或许还有比较的心思。
现在,却完全没有了。
二房四婶,三房五婶,几乎同一时间对自己相公道:“这就是你们当年的感觉吗?”
面对天赋如此之强的兄弟,实在没办法啊。
纪四叔跟纪五叔想说什么,又没讲。
其实他们
想说的是。
都在拿大哥跟霆哥儿做比较。
可实际上,两人情况完全不不同。
相同之处,或许只是天分?
为人处世方面,却像是霆哥儿比较厉害。
不管怎么样,反正纪家众人也明白,如今不是内讧的时候。
而且霆哥儿天赋,更是他们家的救命稻草。
这个时候,若还不知道进退,也算他们没长眼睛。
大房卓夫人也发现了。
之前还把着中馈的二房,现在也愿意拿钱了。
实在拿不了的,也会好言好语说话。
这般态度,变得实在太快。
饶是卓夫人这种不算敏锐的人,都知道怎么回事。
纪家人以前对她亲热,是看在她相公的份上。
没那么客气,也因为相公被罢免。
如今再变脸,只因她有个有出息的儿子。
她在跟二房吵架的时候,霆儿都看在眼里,默默帮她争脸的。
纪霆确实有这个想法。
自他来到这个世界,母亲便是对他最好的人。
就算不为纪家,他也要为母亲好好学的。
只是被哭着的娘亲抱在怀里,怎么有点不自在啊。
第37章 第37章焉知
母亲被爹拉走之后。
纪霆继续看自己的书。
不过初学了八股,这才哪到哪。
越学下去,越知道为什么说八股文难写了。
如果只是有格式,那也就罢了,这不仅要模仿古文,还要有创新,还要有自己的想法。
八股文至今已经有一两百年的历史,该发展的,都已经发展的差不多了。
想要创新是极难的。
可如今这情况,偏偏又要创新。
纪霆没想过一蹴而就,故而再写之前,再次总结一下八股的规律。
总的来说想要写好八股文,必须要抓住八股题目的核心,知道考官考的到底是什么。
这就是如何破题了。
世上讲破题的书籍极多。
但分析题目的书却极少。
文夫子在这方面有些心得,总结下来便是:“夫有题,然后有制义。”
这话说起来,好像是废话一样。
先有题目,才有文章。
但很多人却不懂这一点,拿到题目之后,就开始随意发挥。
让纪霆来说,哪有那么难。
这话翻一下,大概是在说,不要跑题!!!
要看清楚题目?!
如果再加一句:“时文之意根于题。”
反正一句话,便是题目跟文章一样重要,做题之前,一定要审题!
知道考官要的到底是什么。
就这一点,便拦住了很多人。
都说“文以载道”,意思是文章承载了作者的想法。
那题目,便是承载考官的想法。
能分析出其中的意思,便是第一要紧的。
知道题目的重要性之后,还要知道题目的来历。
八股题目,皆出自四书五经,这九本书作为儒家经典,就是一颗大树的树干。
之前有段时间,科举考官总喜欢出些偏题,怪题。
最近被扭转过来,说是考题必须明白正大,意思就是,一段话不能只截取上半段,不管下半段。
而且不能曲解其中的意思来出题。
算是出题的一大误。
再往下看,很多学生或许会看的头晕脑胀。
也就是纪霆了,只觉得这些话很有意思。
有个说法是,学生们都喜欢打游戏,毕竟游戏赢的时候,能带来快乐。
但学霸喜欢做题,因为他们很快就能做出来,这也是赢,同样能带来快乐。
纪霆显然就是这种学霸。
纪霆闭上眼,把最近学到的知识全都梳理一遍,终于可以落笔了。
说起落笔。
纪霆跟着纪伯章练字时候,每日从不间断,如今的字已经有了长进。
只说这份毅力,便也是天赋之一了。
不过落笔之前,又扫了一眼八股题目。
八股题目分为大题跟小题。
每一种题目下,还有不同的分类的。
其中的大题,又能分为单句题,数字题,一节题,数节题,全章题等等。
大题的特点是,不能扭曲题目,不能断章取义。
一般用于乡试跟会试。
而更加晦涩难懂,故意模糊题意的小题,则多用在童试。
所以纪霆现在要练习的,便是这些小题。
让许多读书人说,小题其实比大题难写。
因为小题可写的范围极少,而且容易瞻前顾后。
用文夫子的话说:“小题的答题范围很小,非常看考官的判定。”
“大题所拘泥的范围较大,无论怎么回答,只要切题即可。”
纪霆自己消化一下。
这或许就是,一个题有较为标准的答案,所以不能不错。
而另一个题没有标准答案,反而有发挥空间,更容易出彩?
这么想好像也没问题吧。
不管怎么样。
限制更大的小题,是必须要做的。
纪霆深吸口气,从文夫子给的题目里面,随意抽出一张。
只见上面的赫然写着,焉知来者不如今也。
这是出自论语的,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
意思是,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谁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这句话也是对厚古薄今之人,最好的反驳。
纪霆抽到这个题,还是松口气的。
文夫子给他出的小题也没有那么刁钻。
听说纪海回来之后,脸色更加难看,逼着小四纪阳好好读书。
也幸好没发现纪阳的游记,不然肯定又要吵起来。
纪家,刚因为纪霆私塾大比第一挽回的希望,再次被掐灭。
得罪的毕竟是首辅,似乎谁来都没有办法。
这么想着,谁不感叹一句。
纪家祖母都因为这件事,让大家沉下心读书。
可大家到底能读到什么地步,还是两说。
此刻的纪霆等人,八股文已经学的七七八八,终于要开始动笔写了。
不管外界声音如何。
他这边按部就班学习即可。
卓夫人对此有些焦急,来了则修院几次之后,发现儿子十分沉得住气,心里也渐渐稳住了。
家中大嫂稳下来。
二房三房的看着,竟然也不太着急。
毕竟再坏,又能坏到什么地步。
面对外面的危机,纪家众人,竟然团结起来。
估计这是郑家,怎么也想不到的?
最主要的,估计还是纪霆。
大家都看的出来,霆哥儿从来都是大方的。
即便之前各房有些争执,可他作为家里三哥哥,依旧带着弟弟妹妹们,颇有些大家长的风范。
单这份气度,就跟其他人不同的。
纪霆哪想那么多。
他都说自己要考秀才了,哪能放松啊。
原本崭新的四书,如今上面都是笔记。
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这四本书随便抽出一本,抽出一页,纪霆都能直接解答。
也正式熟练到这种程度,一直不喜欢揠苗助长的文夫子,咬牙给纪霆出题了。
不是他要揠苗助长。
也不是他要违背祖训,让一个刚学几个月的学生,就开始写八股文。
实在是纪霆这个学生,他不一样啊。
若不是文一文二亲眼看到,估计也不会相信,世界上还有这般天才。
可惜宜孟县多数人根本不知道这回事。
纪家多数人,也以为纪霆二十八天学会四书,已经是极限。
殊不知他最近的进步到底有多快。
所以在得知,纪霆已经准备写八股文时,纪家各房长辈们全都愣住了。
他们没听错吧?
文夫子不过五月二十到的纪家。
如今也才六月三十。
这都能开始写八股文了?
但凡读过书,跟文夫子接触过的,都知道文夫子绝不会在没有把握的时候,直接揠苗助长。
那是薛馆长的行为,不是文夫子的啊。
“那就是说,霆哥儿的水平,已经可以写文章了。”
“当年你大哥也是这样吗?”
“霆哥的天分,或许不亚于大哥。”
如果说刚请文夫子的时候,纪家二房三房的人,还有些不服气。
经过这段时间,算是彻底服了。
毕竟孩子们差距小的时候,或许还有比较的心思。
现在,却完全没有了。
二房四婶,三房五婶,几乎同一时间对自己相公道:“这就是你们当年的感觉吗?”
面对天赋如此之强的兄弟,实在没办法啊。
纪四叔跟纪五叔想说什么,又没讲。
其实他们
想说的是。
都在拿大哥跟霆哥儿做比较。
可实际上,两人情况完全不不同。
相同之处,或许只是天分?
为人处世方面,却像是霆哥儿比较厉害。
不管怎么样,反正纪家众人也明白,如今不是内讧的时候。
而且霆哥儿天赋,更是他们家的救命稻草。
这个时候,若还不知道进退,也算他们没长眼睛。
大房卓夫人也发现了。
之前还把着中馈的二房,现在也愿意拿钱了。
实在拿不了的,也会好言好语说话。
这般态度,变得实在太快。
饶是卓夫人这种不算敏锐的人,都知道怎么回事。
纪家人以前对她亲热,是看在她相公的份上。
没那么客气,也因为相公被罢免。
如今再变脸,只因她有个有出息的儿子。
她在跟二房吵架的时候,霆儿都看在眼里,默默帮她争脸的。
纪霆确实有这个想法。
自他来到这个世界,母亲便是对他最好的人。
就算不为纪家,他也要为母亲好好学的。
只是被哭着的娘亲抱在怀里,怎么有点不自在啊。
第37章 第37章焉知
母亲被爹拉走之后。
纪霆继续看自己的书。
不过初学了八股,这才哪到哪。
越学下去,越知道为什么说八股文难写了。
如果只是有格式,那也就罢了,这不仅要模仿古文,还要有创新,还要有自己的想法。
八股文至今已经有一两百年的历史,该发展的,都已经发展的差不多了。
想要创新是极难的。
可如今这情况,偏偏又要创新。
纪霆没想过一蹴而就,故而再写之前,再次总结一下八股的规律。
总的来说想要写好八股文,必须要抓住八股题目的核心,知道考官考的到底是什么。
这就是如何破题了。
世上讲破题的书籍极多。
但分析题目的书却极少。
文夫子在这方面有些心得,总结下来便是:“夫有题,然后有制义。”
这话说起来,好像是废话一样。
先有题目,才有文章。
但很多人却不懂这一点,拿到题目之后,就开始随意发挥。
让纪霆来说,哪有那么难。
这话翻一下,大概是在说,不要跑题!!!
要看清楚题目?!
如果再加一句:“时文之意根于题。”
反正一句话,便是题目跟文章一样重要,做题之前,一定要审题!
知道考官要的到底是什么。
就这一点,便拦住了很多人。
都说“文以载道”,意思是文章承载了作者的想法。
那题目,便是承载考官的想法。
能分析出其中的意思,便是第一要紧的。
知道题目的重要性之后,还要知道题目的来历。
八股题目,皆出自四书五经,这九本书作为儒家经典,就是一颗大树的树干。
之前有段时间,科举考官总喜欢出些偏题,怪题。
最近被扭转过来,说是考题必须明白正大,意思就是,一段话不能只截取上半段,不管下半段。
而且不能曲解其中的意思来出题。
算是出题的一大误。
再往下看,很多学生或许会看的头晕脑胀。
也就是纪霆了,只觉得这些话很有意思。
有个说法是,学生们都喜欢打游戏,毕竟游戏赢的时候,能带来快乐。
但学霸喜欢做题,因为他们很快就能做出来,这也是赢,同样能带来快乐。
纪霆显然就是这种学霸。
纪霆闭上眼,把最近学到的知识全都梳理一遍,终于可以落笔了。
说起落笔。
纪霆跟着纪伯章练字时候,每日从不间断,如今的字已经有了长进。
只说这份毅力,便也是天赋之一了。
不过落笔之前,又扫了一眼八股题目。
八股题目分为大题跟小题。
每一种题目下,还有不同的分类的。
其中的大题,又能分为单句题,数字题,一节题,数节题,全章题等等。
大题的特点是,不能扭曲题目,不能断章取义。
一般用于乡试跟会试。
而更加晦涩难懂,故意模糊题意的小题,则多用在童试。
所以纪霆现在要练习的,便是这些小题。
让许多读书人说,小题其实比大题难写。
因为小题可写的范围极少,而且容易瞻前顾后。
用文夫子的话说:“小题的答题范围很小,非常看考官的判定。”
“大题所拘泥的范围较大,无论怎么回答,只要切题即可。”
纪霆自己消化一下。
这或许就是,一个题有较为标准的答案,所以不能不错。
而另一个题没有标准答案,反而有发挥空间,更容易出彩?
这么想好像也没问题吧。
不管怎么样。
限制更大的小题,是必须要做的。
纪霆深吸口气,从文夫子给的题目里面,随意抽出一张。
只见上面的赫然写着,焉知来者不如今也。
这是出自论语的,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
意思是,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谁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这句话也是对厚古薄今之人,最好的反驳。
纪霆抽到这个题,还是松口气的。
文夫子给他出的小题也没有那么刁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