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另外,里面还有封信,主要是说了家里的变化,下雨了,也不用担心老家会饿死人,撑一撑挺过去,等明年情况就会好了。而且,信上也说让赵秀不用担心,他没有透露过她现在的情况,以后也不会,让她安心过好自己的生活。
  “这真是及时雨,我还说上哪儿再弄点布料和棉花,给你做件棉衣呢,这下子可终于凑成了。”赵秀看了信以后,也放下了心里的恐慌,开始想着给张铁柱做件棉衣穿。
  “给你自己做件吧,我还有衣服。”刚来没两个月,赵秀和张铁柱就攒钱给三个孩子做了棉衣,旧棉花弹了以后,又加了些新棉花做的,穿着也暖和。
  “三个孩子做完以后,我就做了,家里只剩下你了。原本我想说出去淘换点棉花的,没想到现在就有了,可不能再等。这种天气,你还天天出去,不穿暖和点怎么行?家里可都指着你呢!要是还能剩下点,就把你那棉鞋里再续点棉花……”
  赵秀一边唠叨,一边收拾东西,而张铁柱在旁边帮忙,脸上满是笑意,两口子过日子不就是过得一个烟火气嘛!你想着我,我想着你,这就能顺利的往下过。
  收到周芳的信件时,周宇和穆熙正商量着过年的事情,列一下清单,趁年集的时候去采买。对于自己的钱暂时被借用的时候,周宇并不在意,其实,要是对方不说,自己也不清楚,更何况,他们寄来的那些东西,价值也足够大。但人家寄信过来专门说明这件事情,还是会觉得被尊重。
  “挺好的,至少咱们认识的人人品都不错。”穆熙当然也看到了那封信,幸亏他们遇到的不是那种极品亲戚。
  “是啊,听说年集是二十六,你们供销社那边也得忙活一天吧?”列好单子,供销社那边有的,自然还是先从那边买,好哄人眼睛。
  “当然了,年集之前,还会再拉一批货过来,平常不常见的瓜子,花生,糖块,香油,毛线等都会有,就是数量少一些。不过咱们不用担心,要买什么,提前交钱票,会直接把货留下……”
  这也是当售货员的好处了,不用跟着排队挤。跟他们家交好的几家,穆熙也都打过招呼了,不过今年年景总体不好,大家要买的东西也不多。供销社里也会有残次品,同事们早就张罗着分名额,不过穆熙不打算掺和,意思意思就得了。
  “我们粮站也是,估计那天得忙的够呛。不过我听说村里那天不只去赶集买东西,还想摆摊卖点物品,趁年前再挣点,好给社员们发点过年钱。”
  这还是听六子说的,现在也没啥农活,不算忙,六子又开始“重操旧业”,鼓捣点东西。当然了,周家丰也知道他的事儿,只不过没拆穿,只叮嘱点六子要当心点,他可不想去派出所领人。
  不过,六子的事情也给了他一些启发,虽然私人不可以买卖,但集体可以啊!前几天,他就召集了村里有手艺的人开会,给他们做工作,去集市上摆摊,虽然不能直接给奖金,但可以给强劳力的公分。
  “是啊,我也听玉兰嫂子说了,现在有剃头刮胡子的,有编框的,还打算蒸个玉米发糕,上面放上红枣。还有人提议蒸肉包子,还没决定下来,估计有点心疼。想弄糖葫芦的,咱们村里不是有山楂吗,就是有点酸,还有紫色的软枣,就是核太多,想用这两样弄的,但是没多少糖,就又搁置了……”在这方面,穆熙关注的比周宇更详细,毕竟晚上周宇还要出任务,精力有限。
  “我想着咱们家还有点结了块的冰糖,要不先给他们送去,等卖出去了,再把钱给咱……”周宇想了想,还是决定帮一把,村里多少人都指着这年底的公分呢!
  “我早就送过去了,要指望你想着,黄花菜都凉了!”穆熙冲周宇翻了个白眼,小小怼了一句。
  ”哎,这就是娶个贤惠老婆的重要性啊!”周宇倒是不在意,跟周宇耍起了花腔。
  周庄村的猪早就卖给了收购站,就等着年集这最后一次买卖,然后就可以收拾收拾,分工钱,等着过年了。
  等到年集的这一天,除了周宇和穆熙两人外,今天跟着去摆摊的村民起的也很早,不过小夫妻骑着自行车先走,提前去单位整理,今天可是忙碌的一天,谁都别想着偷懒。
  托两人的福,周庄村摆的摊位离供销社不算远,这块儿的人流量还是挺不错的。而且要是有什么需要的工具啥的,穆熙也能帮忙。等把摊位真正摆出来以后,穆熙才发现,他们带过来的,远远不止他们谈的那些!
  70
  第70章
  ◎过年◎
  红星公社的年集,除了本公社的村民回来之外,邻近的公社以及县里的人也都会来。除了会放开限制,物资丰富实惠一些,也想凑个热闹外,还因为这个大集就在公社去县城的路上,交通十分便利,从县里坐车不用拐弯,直走,四十多分钟就能到。
  当然了,路上摆摊也会挤压公路的空间,但现在这种时候,谁在乎呢!连自行车都没有几辆,也不用担心逛到中途,突然会冲出辆车来。
  趁着中午轮班吃饭的空档,周宇赶过来看了一眼,好家伙,这摊子摆的还挺长,吃穿用都有,不只卖物品,还当街摆摊给人剃头。
  一个板凳,一个人,一把剪刀,一把刮脸刀。顾客坐在板凳上,围上一块带着补丁的布,就见师傅一手拿着一把梳子,另一只手拿着剪刀在头发上下翻飞,头发便簌簌的往下落,没过几分钟,头就剃完了,然后再给刮脸,要是男士过来,还给刮胡子。这样一整套下来,也不到十分钟。这种流动的路边摊,价钱低,六分一个人,去正规理发铺得一毛二,便宜技术还好,客人也多。
  “我说高叔他们这技术可以啊,怎么没去理发铺?”周宇看到村里三位老叔的剪发技术和成果,瞬间心动。他平时跟几人打交道不多,也不清楚这回事。
  他的头发都是让穆熙拿推子给直接推的,推完再修理一下,之前他们就是这么合作的,不说多好看,但也不难看,最重要的是省钱,有的理发店死贵,还听不懂人话,剪出来的头难看的要死,没有一个人能笑着走出理发店,也不是一句空话。
  “理发铺是说进去就能进去的?那里才几个人啊?也就是过年过节,大家愿意花钱理个发,拾掇拾掇,平常可不会掏这个钱,还不如让家里的女人给拿剪刀剪剪呢……”虽然过来的人不少,那村里的两个理发师都忙不过来,但周家丰也知道,就是年前这时候能挣着点,平时哪有这个机会?
  “您是怎么说服大家把东西都拿出来的?”周宇逛了一下午,见摊子上的东西零零散散,样数还多,不像是临时一块做出来的。
  “我当然是一家一家问的。”周家丰说完,便拉了周宇远离人群,去到一个墙角:“这些东西,卖完以后,跟队里五五分,他们能不愿意吗?”可以光明正大的的给自己谋利益,虽然会失去一些,但胜在安全。
  “您可真牛啊!”周宇听完,整个人都惊呆了,如今都是讲集体主义,干了活,基本上拿不到钱,只算工分,没想到周家丰却开了这个口子。
  “也就今天这一天!”周家丰翻了个白眼,他是体谅村民们这几年过得辛苦,另外还有点收揽人心的道理。当然了,为了防范风险,他还让参加的人家都按了手印。
  见这边没啥事,周宇看了一会儿后就直接回粮站了,今天那边的人也尤其多,没有给他那么多逗留的时间。
  年集一直等到天擦黑才散,过来的人都累的不行,但精神上又很亢奋,回去的路上都在分享彼此的见闻。特别是联想到过两天手里就能见到钱,更开心了。
  “小叔,小婶儿,我们来帮忙打扫卫生了。”腊月二十八这天,周宇和穆熙放假,打算把家里收拾收拾,没想到这早饭还没吃完呢,周山和周海家的三个孩子就跑了过来。
  周山家是一儿一女,分别是小树,小麦,周海家是一个儿子,小林。之前,周宇和穆熙让他们帮着收山水牛来着,从那以后,这三个小家伙就经常过来,还是等饭点的时候,夫妻两个心里也清楚是怎么回事。
  但是对于孩子,他们总会多一分宽容,而且,这三孩子吃了饭,有活儿是真干,倒是也不觉得烦。就像是现在,自己拿着笤帚过来了。老家已经打扫完了,只剩他们这里。今天是村里核对工分,发钱的日子,早早就有人在村委会的院子里排队了。
  “锅里有面条,你们自己去盛,吃完饭后,咱们再打扫卫生。”年底了,村子里这时候也会吃点好的,时常会有香味传来。周宇和穆熙今早就吃的是白面和玉米面的二合面面条,里面还加了鸡蛋,不过不是荷包蛋,都碎掉了,每个孩子也都能尝尝。
  “谢谢小树,小婶儿,你们放心,今天的活儿,我们都包了。”听到周宇的话,小林立刻拉着另外两个孩子,去了厨房。
  大半锅面条,一点没剩,吃完饭,孩子们还把锅碗都刷干净了,用的丝瓜瓤。几个孩子年纪也不大,穆熙和周宇也不敢让他们干什么重活儿,就是扫扫地,擦擦桌子啥的,其余的他们都自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