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我是这么想的,咱们先挪用一些钱票,直接当成彩礼给慧芳家里,那他们家用这些钱给她弟弟把媳妇娶回来,这样她就算跟建华结果,家里也有人照顾,也能放心了,要不然老是这么着也不是个事儿啊……”
周芳慢慢说出自己的想法,她只是暂借,也不是想要占为己有,以后家里人一起还,总能还上的,就是时间长了点,可周宇也说不用在意时间,啥时候有啥时候再给,这就给了周芳活动的时间,这才有了现在的注意。重要的是,现在有急用,要不然她也不能打这些钱票的主意。
“哎,儿女都是债啊,等明天把建华叫来问问,看看慧芳家里的事情到底怎么样了?要是事情紧急,咱就先这么办。等到时候,给周宇写封信,说明情况,到时候哪怕咱多淘点东西当利息呢,心里也能好受点…”梁满仓想着上次还没还的粮票,以及这次即将要背上的担子,不由得在心里叹了口气。他不想欠人情,但现实却逼得他不得不如此。
周芳同意了梁满仓的意见,夫妻两人达成了一致。等第二天一问建华,才知道另外人家已经在借钱筹备彩礼了,只等筹完钱就上门提亲。那都已经到这个地步了,周芳和梁满仓也没啥可选的,直接从周宇寄来的钱里抽出了一百块,再加上他们的五十块,当做彩礼给慧芳,让她拿给家里,给她弟弟娶媳妇用。
夫妻俩把想法跟建华说了,让他跟慧芳也说说,看看她的意见,只是这一百块钱,等她嫁过来以后,也要帮着一起还,更不能再要额外的钱了,就这些,已经是这附近最高彩礼钱了。要不是实在喜欢这姑娘,看她对儿子上心,周芳和梁满仓两个人也舍不得拿出这么一大笔钱。这幸亏是剩下的两个孩子还小,暂时用不到大笔的花费,要不然这负担是够重的。
建华听完以后,就去了慧芳家里,也没瞒着,直接说了周芳和梁满仓的意见,就看他们怎么抉择。其实,慧芳爸妈本意是想让慧芳早点定下来的,但慧芳不同意,觉得家里负担太重,要是她再走了,真的挺难过的。尤其是弟弟的婚事近在眼前,但又看得见却够不着,她也是急在心里。如今听了建华的想法以后,慧芳自然是没有犹豫,不管怎么说,得先把弟弟的终身大事解决掉,她才能放心离开。
至于还钱的事儿,她倒是没怎么放在心里,要是嫁过去,还钱也是应该的,慧芳知道这彩礼钱有多高,其实,要是建华家里不地道,完全可以摆脱慧芳,再另外找个姑娘,还不用这么多钱,可偏偏人家上门了!
既然慧芳同意,当爹妈的自然也不会多说啥,下午,慧芳也跟着建华回家,见了周芳和梁满仓,约定好*等她弟弟结婚后,她就随后嫁过来,也不要其它的东西了。只不过慧芳开玩笑的说,虽然出了这么高的彩礼,她结婚以后还是会回娘家看看的,可不会不顾娘家人了。
对于这一点,周芳两人让慧芳大可放心,她们可不会限制她回娘家。相反,借助慧芳他们这家本地人的关系网,他们才能在这边扎根呢,但不管怎么说,双方都要了想要的答案。
既然慧芳这么爽快,周芳和梁满仓所幸就跟她约定明天就拿着钱去她家里,然后去那家人里把彩礼钱给了,尽快的把人给接回来。第二天,随同一起去的还有那个在中间说情的媒人,有些事情,人家比较清楚。要有了矛盾啥的,也能给居中调解。
“爸,你确定你要全部收下这笔钱吗?以后我可真不回来了!你要是收下一百,叫我拿着剩下的走,我就还认你这个爸,要不然以后我就是人家家里的人了,怕是难回来……”给慧芳弟弟说的对象见张爱弟,人长得有点精瘦,但干活是一把好手。眼看着自己家爹要把全部的钱收走,她主动出声道。
“我不需要你养老,我有你弟弟养老就行了。嫁出去的闺女就是泼出去的水,当然是人家家里的人了。我养了你这么多年,好容易给家里做点贡献,我当然得把钱全部收着……”
张父的一席话彻底打碎了张爱弟的期盼,眼睁睁看着父亲在那张协议文书上按了手指印,顺利拿到了那一百八十块钱,以后她张爱弟跟这个家里再无瓜葛。
张家做的也是够绝,拿到了钱以后,就把慧芳家里一行人以及张爱弟都赶走了,连口热水都没喝上。相比于那高昂的彩礼,张爱弟却没有任何的嫁妆,就这么一个人孤零零的跟着慧芳她们走了,身上穿着的老棉袄,到处都是破洞,补了又补,看着也不挡风,穿的鞋子,也都是这样。
见张爱弟这样,慧芳便拿出了自己的棉袄以及棉鞋给她换上,要不然这一路上得多冻的慌。这都是媒婆提醒她的,说是那家人怕是不会给她家女儿准备什么。慧芳却真的没想到,会是这样一副场景,这哪是嫁女儿!想起自己在家里的待遇,慧芳顿时觉得自己像掉掉进福窝窝里了。
【作者有话说】
晚安!
69
第69章
◎年底喜事◎
“好孩子,快进来,过来暖和暖和。”等张爱弟回到慧芳家里,便被慧芳妈拉着手,坐到了炉子旁。今天,周芳和慧芳妈都没去张家,在家里等着,顺便准备点饭,好招待客人。结果就等回了孑然一身的张爱弟。虽然之前被媒婆打过预防针,却没想到张家那些人还真能豁的出去。
给了媒婆谢礼以后,家里就剩慧芳家和周芳家两家人了,今天建华和梁满仓也跟着去张家了,张爱弟也有印象,因此这会儿也没啥不能说的:“都签了字据了,以后我就不回去了。这么些年,我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干得比牛多,也算是对的起他们了。以后我就是这家里的人,再没有娘家,那张字据也得保存好,省得他们以后再来骚扰家里人……”
大家没说话,就听着张爱弟在那儿说,她没有哭,就是平静的陈述事实,可就是这种平静,更让大家觉得心酸。等她好容易停下了,慧芳妈这才拉着她的手:“以后你就跟慧芳一样,都是我的闺女,慧芳也不叫你嫂子,就叫你姐,安安心心的在这里住下就行……”
这话说的让张爱弟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那么要强的人,被一无所有赶出家门的人,这会儿泪如雨下,口口声声喊着妈,周芳在一边看得都禁不住抹眼泪。虽然过程有点让人不愉快,但结果还是好的。
张爱弟没有别的衣服穿,只能穿慧芳的衣服,不过家里也给她预备了衣裳鞋子,只不过没有送去,怕被扣下,只拿钱去就行了,如今看可真是有先见之明。新衣服,新鞋子,对张爱弟来说,都是不能想象的,多少年了,终于不用再一直穿别人的旧衣服。
慧芳妈想让她赶紧换上,张爱弟不愿意,想摆酒的时候再穿,现在只穿自己来时的衣服就行。可衣服太单薄,慧芳便说让她先穿着自己的衣服,可张爱弟又怕给她弄脏,但最后商量之下,便让她先穿着慧芳弟弟的衣服,反正两人要结婚了,旁人也不能说出啥闲话。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他们第二天就去领了结婚证,慧芳和建华顺便也去领了,顺便拿着发下来的票票去买结婚用品。因为家里大部分的钱都给了慧芳家里,而他们也不想再挪用周宇给的钱,因此建华去提前预支了一个月工资,也有三十四块,再加上周宇给的那些东西,也就差不多了。
慧芳心里当然也清楚建华家里拿出那么多钱以后,手里头不宽裕,除了必需品以外,她也没让再买其它东西,而且她手里还有十块钱,是她平时攒的,这会儿她拿了八块给建华,让他带回去暂时先用着。虽然欠了钱,但一家人每个月也有工资,以后齐心协力的还钱,日子也没那么难过。
在参加完了张爱弟和慧芳弟弟的茶话会,也就是婚礼后,时隔一个月,周芳也开始操办慧芳和建华的婚事,周宇寄来的两件毛衣,被周芳给了他们两人,而建华的旧毛衣,则是改了改,给两个小的穿,缝缝补补又三年。
婚礼也简单,一人一块糖,一碗米饭,上面盖着白菜豆腐,白菜在村里买的,豆腐是用粮票换的,更重要的是,周芳加了点周宇邮寄来的大油,那滋味就更好了,简单朴素,但温馨。
给建华忙活完婚礼,也总算是了了周芳和梁满仓的一件心事,而后除了日常的工作以外,梁满仓便开始在认识的,还算比较可靠的人中,悄悄打听周宇要的那些东西,顺便发动了慧芳一家人。他们是本地人,比他们更有优势。
在周芳和梁满仓一家忙活的时候,赵秀也收到了周宇寄来的包裹,是张铁柱背回来的。相比于周芳的包裹,赵秀的就少了一些,毕竟两家原先也不是亲戚,是因为事件的发生才有了交集。五斤煎饼,一斤大油,五尺布,一斤棉花,另外还有手套,针线,伤药等小东西,主要是考虑到张铁柱在林场工作会受伤,到时候自己也可以简单处理下。
“就当门亲戚处吧!”看完东西后,张铁柱叹着气说道。赵秀是当着张铁柱和小刚的面打开的,里面的东西都看得一清二楚。本来他们是还人情的,没想过还会另外寄东西回来。而周宇则是看着他们给寄的东西太多了,才又收拾了个包裹寄过来。别看那些是小东西,也一样难买,赵秀和张铁柱也承人家的情。
周芳慢慢说出自己的想法,她只是暂借,也不是想要占为己有,以后家里人一起还,总能还上的,就是时间长了点,可周宇也说不用在意时间,啥时候有啥时候再给,这就给了周芳活动的时间,这才有了现在的注意。重要的是,现在有急用,要不然她也不能打这些钱票的主意。
“哎,儿女都是债啊,等明天把建华叫来问问,看看慧芳家里的事情到底怎么样了?要是事情紧急,咱就先这么办。等到时候,给周宇写封信,说明情况,到时候哪怕咱多淘点东西当利息呢,心里也能好受点…”梁满仓想着上次还没还的粮票,以及这次即将要背上的担子,不由得在心里叹了口气。他不想欠人情,但现实却逼得他不得不如此。
周芳同意了梁满仓的意见,夫妻两人达成了一致。等第二天一问建华,才知道另外人家已经在借钱筹备彩礼了,只等筹完钱就上门提亲。那都已经到这个地步了,周芳和梁满仓也没啥可选的,直接从周宇寄来的钱里抽出了一百块,再加上他们的五十块,当做彩礼给慧芳,让她拿给家里,给她弟弟娶媳妇用。
夫妻俩把想法跟建华说了,让他跟慧芳也说说,看看她的意见,只是这一百块钱,等她嫁过来以后,也要帮着一起还,更不能再要额外的钱了,就这些,已经是这附近最高彩礼钱了。要不是实在喜欢这姑娘,看她对儿子上心,周芳和梁满仓两个人也舍不得拿出这么一大笔钱。这幸亏是剩下的两个孩子还小,暂时用不到大笔的花费,要不然这负担是够重的。
建华听完以后,就去了慧芳家里,也没瞒着,直接说了周芳和梁满仓的意见,就看他们怎么抉择。其实,慧芳爸妈本意是想让慧芳早点定下来的,但慧芳不同意,觉得家里负担太重,要是她再走了,真的挺难过的。尤其是弟弟的婚事近在眼前,但又看得见却够不着,她也是急在心里。如今听了建华的想法以后,慧芳自然是没有犹豫,不管怎么说,得先把弟弟的终身大事解决掉,她才能放心离开。
至于还钱的事儿,她倒是没怎么放在心里,要是嫁过去,还钱也是应该的,慧芳知道这彩礼钱有多高,其实,要是建华家里不地道,完全可以摆脱慧芳,再另外找个姑娘,还不用这么多钱,可偏偏人家上门了!
既然慧芳同意,当爹妈的自然也不会多说啥,下午,慧芳也跟着建华回家,见了周芳和梁满仓,约定好*等她弟弟结婚后,她就随后嫁过来,也不要其它的东西了。只不过慧芳开玩笑的说,虽然出了这么高的彩礼,她结婚以后还是会回娘家看看的,可不会不顾娘家人了。
对于这一点,周芳两人让慧芳大可放心,她们可不会限制她回娘家。相反,借助慧芳他们这家本地人的关系网,他们才能在这边扎根呢,但不管怎么说,双方都要了想要的答案。
既然慧芳这么爽快,周芳和梁满仓所幸就跟她约定明天就拿着钱去她家里,然后去那家人里把彩礼钱给了,尽快的把人给接回来。第二天,随同一起去的还有那个在中间说情的媒人,有些事情,人家比较清楚。要有了矛盾啥的,也能给居中调解。
“爸,你确定你要全部收下这笔钱吗?以后我可真不回来了!你要是收下一百,叫我拿着剩下的走,我就还认你这个爸,要不然以后我就是人家家里的人了,怕是难回来……”给慧芳弟弟说的对象见张爱弟,人长得有点精瘦,但干活是一把好手。眼看着自己家爹要把全部的钱收走,她主动出声道。
“我不需要你养老,我有你弟弟养老就行了。嫁出去的闺女就是泼出去的水,当然是人家家里的人了。我养了你这么多年,好容易给家里做点贡献,我当然得把钱全部收着……”
张父的一席话彻底打碎了张爱弟的期盼,眼睁睁看着父亲在那张协议文书上按了手指印,顺利拿到了那一百八十块钱,以后她张爱弟跟这个家里再无瓜葛。
张家做的也是够绝,拿到了钱以后,就把慧芳家里一行人以及张爱弟都赶走了,连口热水都没喝上。相比于那高昂的彩礼,张爱弟却没有任何的嫁妆,就这么一个人孤零零的跟着慧芳她们走了,身上穿着的老棉袄,到处都是破洞,补了又补,看着也不挡风,穿的鞋子,也都是这样。
见张爱弟这样,慧芳便拿出了自己的棉袄以及棉鞋给她换上,要不然这一路上得多冻的慌。这都是媒婆提醒她的,说是那家人怕是不会给她家女儿准备什么。慧芳却真的没想到,会是这样一副场景,这哪是嫁女儿!想起自己在家里的待遇,慧芳顿时觉得自己像掉掉进福窝窝里了。
【作者有话说】
晚安!
69
第69章
◎年底喜事◎
“好孩子,快进来,过来暖和暖和。”等张爱弟回到慧芳家里,便被慧芳妈拉着手,坐到了炉子旁。今天,周芳和慧芳妈都没去张家,在家里等着,顺便准备点饭,好招待客人。结果就等回了孑然一身的张爱弟。虽然之前被媒婆打过预防针,却没想到张家那些人还真能豁的出去。
给了媒婆谢礼以后,家里就剩慧芳家和周芳家两家人了,今天建华和梁满仓也跟着去张家了,张爱弟也有印象,因此这会儿也没啥不能说的:“都签了字据了,以后我就不回去了。这么些年,我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干得比牛多,也算是对的起他们了。以后我就是这家里的人,再没有娘家,那张字据也得保存好,省得他们以后再来骚扰家里人……”
大家没说话,就听着张爱弟在那儿说,她没有哭,就是平静的陈述事实,可就是这种平静,更让大家觉得心酸。等她好容易停下了,慧芳妈这才拉着她的手:“以后你就跟慧芳一样,都是我的闺女,慧芳也不叫你嫂子,就叫你姐,安安心心的在这里住下就行……”
这话说的让张爱弟的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那么要强的人,被一无所有赶出家门的人,这会儿泪如雨下,口口声声喊着妈,周芳在一边看得都禁不住抹眼泪。虽然过程有点让人不愉快,但结果还是好的。
张爱弟没有别的衣服穿,只能穿慧芳的衣服,不过家里也给她预备了衣裳鞋子,只不过没有送去,怕被扣下,只拿钱去就行了,如今看可真是有先见之明。新衣服,新鞋子,对张爱弟来说,都是不能想象的,多少年了,终于不用再一直穿别人的旧衣服。
慧芳妈想让她赶紧换上,张爱弟不愿意,想摆酒的时候再穿,现在只穿自己来时的衣服就行。可衣服太单薄,慧芳便说让她先穿着自己的衣服,可张爱弟又怕给她弄脏,但最后商量之下,便让她先穿着慧芳弟弟的衣服,反正两人要结婚了,旁人也不能说出啥闲话。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他们第二天就去领了结婚证,慧芳和建华顺便也去领了,顺便拿着发下来的票票去买结婚用品。因为家里大部分的钱都给了慧芳家里,而他们也不想再挪用周宇给的钱,因此建华去提前预支了一个月工资,也有三十四块,再加上周宇给的那些东西,也就差不多了。
慧芳心里当然也清楚建华家里拿出那么多钱以后,手里头不宽裕,除了必需品以外,她也没让再买其它东西,而且她手里还有十块钱,是她平时攒的,这会儿她拿了八块给建华,让他带回去暂时先用着。虽然欠了钱,但一家人每个月也有工资,以后齐心协力的还钱,日子也没那么难过。
在参加完了张爱弟和慧芳弟弟的茶话会,也就是婚礼后,时隔一个月,周芳也开始操办慧芳和建华的婚事,周宇寄来的两件毛衣,被周芳给了他们两人,而建华的旧毛衣,则是改了改,给两个小的穿,缝缝补补又三年。
婚礼也简单,一人一块糖,一碗米饭,上面盖着白菜豆腐,白菜在村里买的,豆腐是用粮票换的,更重要的是,周芳加了点周宇邮寄来的大油,那滋味就更好了,简单朴素,但温馨。
给建华忙活完婚礼,也总算是了了周芳和梁满仓的一件心事,而后除了日常的工作以外,梁满仓便开始在认识的,还算比较可靠的人中,悄悄打听周宇要的那些东西,顺便发动了慧芳一家人。他们是本地人,比他们更有优势。
在周芳和梁满仓一家忙活的时候,赵秀也收到了周宇寄来的包裹,是张铁柱背回来的。相比于周芳的包裹,赵秀的就少了一些,毕竟两家原先也不是亲戚,是因为事件的发生才有了交集。五斤煎饼,一斤大油,五尺布,一斤棉花,另外还有手套,针线,伤药等小东西,主要是考虑到张铁柱在林场工作会受伤,到时候自己也可以简单处理下。
“就当门亲戚处吧!”看完东西后,张铁柱叹着气说道。赵秀是当着张铁柱和小刚的面打开的,里面的东西都看得一清二楚。本来他们是还人情的,没想过还会另外寄东西回来。而周宇则是看着他们给寄的东西太多了,才又收拾了个包裹寄过来。别看那些是小东西,也一样难买,赵秀和张铁柱也承人家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