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不过,敬爱女子,敬重娘亲,卫子瑜的话,也让洛羽楠记下了。
林菀菀改变不了卫子瑜的贱籍,且病痛缠身,虽然拼命护着卫子瑜成长,却似是知晓自己时日无多,常常以泪洗面。
她真的悔了。
林菀菀最后悔的事情便是把卫子瑜带到这个世上,她身份低贱,卫子瑜不被生父接纳,一旦她撒手人寰,幼年失怙的稚子沦落青楼任人欺凌,下场必然凄惨。
林菀菀是打算带着卫子瑜一同自尽的,落水的两人偏偏被“偶然”路过的卫灵珊救下。
看着咳嗽不止的林菀菀和昏迷不醒的卫子瑜,卫灵珊吓坏了,慌乱的她把二人带回了母亲洛羽楠的一处别院。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卫子瑜人生的转折点,便是从这里开始的。
卫子瑜长得实在惊艳,洛羽楠看了也心生喜爱,对于林菀菀,尤其知道林菀菀后来的经历后,洛羽楠更多的是同情,出生不是林菀菀能选择的,林菀菀非恶人,也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了代价。而且,洛羽楠能看出来,林菀菀是心悦卫锦崐的,只不过,林菀菀自知身份低贱,便隐了这份喜欢,若不然,以林菀菀的才名,又何至于沦落至此。
与世家贵公子谈情说爱,本身就是一件天方夜谭的事情。洛羽楠不会为卫锦崐做主原谅林菀菀,但是,看在稚子的份上,她愿意帮扶林菀菀一把。
大夏国脱离贱籍并非易事,手续很是复杂,洛羽楠动用了洛家的关系,为卫子瑜脱了贱籍,且允他们母子二人一处偏院栖身,赐卫姓于子瑜。
是的,在此之前子瑜并无姓,至此之后,方才姓卫名子瑜。
为这卫姓,洛羽楠也是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惊扰了卫家的老夫人,既卫锦崐的祖母,才被允的。
不过,卫子瑜为妓生子,卫锦崐极其爱惜名声,坚决不允卫子瑜入卫氏族谱,不许卫子瑜认祖归宗。所以,卫子瑜只能以私生子的身份存在。
先皇时期规定商籍、贱籍三代不能参加科考,凌筝继位后改了商籍不能参加科考的规定,至于贱籍,暂时未作更改,因此,卫子瑜若是不能认祖归宗,便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能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卫子瑜不甚在意,他此次回京是为了阿姐卫灵珊,卫灵珊不愿入宫,他不想阿姐委屈。
天色彻底暗了下来,卫子瑜起身,缓缓走出房门,他在院中站了片刻,取出火折子向厨房走去。
很多年没有回来,院里虽然荒凉,但并不脏,应该是夫人偶尔会派人过来打扫。
卫子瑜喊的夫人,便是卫灵珊的母亲洛羽楠。卫锦崐不认卫子瑜,卫子瑜不能喊洛羽楠为母亲,就连唤卫灵珊阿姐,也只能在无外人时才可以。
点亮油灯,卫子瑜挽起袖子,准备刷洗锅碗瓢盆为自己做饭。
手抚上一个缺口的瓷碗时,卫子瑜心里酸涩得厉害。
他想念母亲。
卫子瑜脱离贱籍后,又有了夫人照拂,林菀菀心中大石落地,一直强撑着的那口气便散了,病如山倒,在这院中缠绵病榻未有两年便撒手人寰。
虽然洛羽楠偶尔会遣人来给卫子瑜送些东西,卫灵珊也偶尔会亲自来看看卫子瑜,但,孤独,是卫子瑜成长中的常态。
卫子瑜很感激洛羽楠和卫灵珊,尤其卫灵珊,几乎是他人生中唯一的一束光。卫子瑜的身份无法入学堂,年幼时卫灵珊经常来看望卫子瑜,卫灵珊发现林菀菀教过卫子瑜读书识字、抚琴作画,于是,在林菀菀过世后也没让卫子瑜荒废,送了很多书给卫子瑜,让卫子瑜有不懂的可以问她。
卫子瑜的聪慧,让卫灵珊既艳羡,又惊喜。
……
月上梢头时,卫子瑜做好了晚饭。
简单的煮了一锅粥,热了两个馒头,外加一碟咸菜,卫子瑜把吃食摆在院中的石桌上,这就是他的晚饭了。
清冷的月辉散落在院中,月下,卫子瑜安安静静地吃饭,时间仿佛回到了数年前,他也是这般独自安静地坐在石桌前用饭。相似的场景,不同的是,石桌前的幼童如今已经长成了风华绝代的少年郎。
第14章
凌筝继位以来第一次同意选秀,虽说选秀范围仅限于京都,但礼部也不敢有丝毫马虎,尤其礼部尚书虞琛,把选秀的步骤向下属交待了好几遍,生怕有遗漏的地方。
私心来说,虞琛其实是不希望凌筝选秀的,他最优秀的女儿虞娇娇都没能把凌筝拿下,其他女儿更没有希望,而且凌筝不可能会再选一个虞家女儿入宫。虞琛算是看明白了,入宫名额实在金贵,每家最多一次机会,要送就得送全族最优秀或者最好看的女郎,若不然,半点入小皇上眼的机会都没有。
另虞琛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刚开始布置选秀工作,小皇上就替他省了不少步骤。一时之间,虞琛不知该喜还是该忧。
秀女的臂、腰、腿、脚测量,乳、房,及私、处的检查,凌筝统统否决,只留秀女的体态、五官、声音筛选,以及琴棋书画、宫规礼仪等考核。
在凌筝看来,此次选秀几乎内定人选,只是走过场而已,就没有必要把她觉得对女孩们不尊重的考察项留下。
虞琛:“……”皇上是通知他,不是问询他,他不答应又能怎样?
只是,皇上下的决定,锅却由礼部……尚书来背,这样真的好吗?考察项精简,秀女去多留少,筛人难度直线上升!
至于太后,太后的要求已经放到了最低,只要选秀能够举办即可,其他的由得凌筝。
这场“众望所归”的选秀终于拉开了序幕。
令凌筝没有想到的是,京都大凡有点名望的家族都把女儿送进了宫参加此次选秀,她原本以为一批次就能结束,如此一来,按照年龄划分,也得分好几批。
第一批,就有周太傅的孙女周娴雅。
福宁宫内,太后颇有几分气恼地看着凌筝,“皇上,是你选妃,不是哀家选妃!”
为了和候在御书房外的兰芝、虞娇娇、陈灵儿错开,太后没有去御书房,特意来福宁宫等着凌筝。
太后看着凌筝一副平静无波、荣辱不惊的模样,火气蹭蹭往上冒,礼部呈上来的秀女名单、考评结果,凌筝都没看,直接让交由太后做主,更别说亲自前往观看秀女们选拔。
即便是走过场皇帝也该有所态度,全由她这个太后做主成何体统!太后对凌筝道:“皇上明日陪哀家一起去看看秀女们选拔吧。”语气含着几分不容拒绝的强硬。
“太后,”凌筝有些疲惫地揉了揉额头,自从选秀开始以后,兰芝、虞娇娇、陈灵儿轮番寻她,满朝文武百官皆高度关注此次选秀,毕竟事关各家“前程”,凌筝都无语了。
本想拒绝太后的要求,但想到拒绝后太后定要和自己长篇大论,凌筝现在又困又乏,于是拒绝的话到嘴边变成了“儿臣明日抽空陪太后一起去看看秀女们。”
抽空?陪自己?
太后:“……”
也罢,皇上愿意去就行。
见凌筝点了头,太后没有再多做逗留,嘱咐凌筝早些休息不要过于劳累政事,便离开了。
次日,皇上陪着太后一齐观看秀女们选拔。
秀女们穿着统一的宫装,依次排开。环肥燕瘦,各有千秋,都是如花骨朵一般的年纪。
今日皇上亲临,秀女们较之前两日情绪明显高涨起来。甚至有的秀女胆大地偷瞟凌筝。
一众秀女内心震惊:皇上竟长得这般好看吗?!
周娴雅幼时见过凌筝,知道凌筝长得好,可长大后,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她抬眸遥遥望了一眼,心思微动,没想到皇上竟长成了这般风华绝代的少年郎。
凌筝坐在远处的高位看着秀女们,她知道太后今日让她来的目的,一来,破除皇上不近女色的传言,二来,亲自选定周娴雅。
此次秀女皆出自京都名贵,所以举止仪态俱佳。即便如此,周娴雅的仪态依旧能脱颖而出。
端庄大方,这是凌筝对周娴雅的第一评价。
太后亦一直看着周娴雅,微微点了点头,不愧是皇后候选人,小小年纪已经有了母仪天下的风范。
“咳咳,”太后突然掩唇轻咳,眼角余光瞥了凌筝一眼,凌筝马上会意,这是嫌弃她面无表情,感情不到位。
于是凌·工具人·筝对着一众秀女清浅地笑,面上露出些许感兴趣的表情。这演技,还是凌筝当皇帝以后练就的,绝对比前世那些只会抠图的演员演技精湛,收放自如。
不得不说,凌筝笑起来是真好看,面无表情的时候是拒人千里之外的冰冷,清浅一笑,霎时便有了春暖花开的感觉。
皇上笑了,一众秀女惴惴不安的心便稳了不少。
戏做完,凌筝没待多久便先行离开。
看着凌筝离开,太后略微不满的对身边的刘嬷嬷低语,“皇上竟然走了!”
刘嬷嬷见太后有了恼意,赶忙奉上茶,宽慰道:“太后娘娘息怒,陛下定然是有自己的考量。”
林菀菀改变不了卫子瑜的贱籍,且病痛缠身,虽然拼命护着卫子瑜成长,却似是知晓自己时日无多,常常以泪洗面。
她真的悔了。
林菀菀最后悔的事情便是把卫子瑜带到这个世上,她身份低贱,卫子瑜不被生父接纳,一旦她撒手人寰,幼年失怙的稚子沦落青楼任人欺凌,下场必然凄惨。
林菀菀是打算带着卫子瑜一同自尽的,落水的两人偏偏被“偶然”路过的卫灵珊救下。
看着咳嗽不止的林菀菀和昏迷不醒的卫子瑜,卫灵珊吓坏了,慌乱的她把二人带回了母亲洛羽楠的一处别院。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卫子瑜人生的转折点,便是从这里开始的。
卫子瑜长得实在惊艳,洛羽楠看了也心生喜爱,对于林菀菀,尤其知道林菀菀后来的经历后,洛羽楠更多的是同情,出生不是林菀菀能选择的,林菀菀非恶人,也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了代价。而且,洛羽楠能看出来,林菀菀是心悦卫锦崐的,只不过,林菀菀自知身份低贱,便隐了这份喜欢,若不然,以林菀菀的才名,又何至于沦落至此。
与世家贵公子谈情说爱,本身就是一件天方夜谭的事情。洛羽楠不会为卫锦崐做主原谅林菀菀,但是,看在稚子的份上,她愿意帮扶林菀菀一把。
大夏国脱离贱籍并非易事,手续很是复杂,洛羽楠动用了洛家的关系,为卫子瑜脱了贱籍,且允他们母子二人一处偏院栖身,赐卫姓于子瑜。
是的,在此之前子瑜并无姓,至此之后,方才姓卫名子瑜。
为这卫姓,洛羽楠也是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惊扰了卫家的老夫人,既卫锦崐的祖母,才被允的。
不过,卫子瑜为妓生子,卫锦崐极其爱惜名声,坚决不允卫子瑜入卫氏族谱,不许卫子瑜认祖归宗。所以,卫子瑜只能以私生子的身份存在。
先皇时期规定商籍、贱籍三代不能参加科考,凌筝继位后改了商籍不能参加科考的规定,至于贱籍,暂时未作更改,因此,卫子瑜若是不能认祖归宗,便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能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卫子瑜不甚在意,他此次回京是为了阿姐卫灵珊,卫灵珊不愿入宫,他不想阿姐委屈。
天色彻底暗了下来,卫子瑜起身,缓缓走出房门,他在院中站了片刻,取出火折子向厨房走去。
很多年没有回来,院里虽然荒凉,但并不脏,应该是夫人偶尔会派人过来打扫。
卫子瑜喊的夫人,便是卫灵珊的母亲洛羽楠。卫锦崐不认卫子瑜,卫子瑜不能喊洛羽楠为母亲,就连唤卫灵珊阿姐,也只能在无外人时才可以。
点亮油灯,卫子瑜挽起袖子,准备刷洗锅碗瓢盆为自己做饭。
手抚上一个缺口的瓷碗时,卫子瑜心里酸涩得厉害。
他想念母亲。
卫子瑜脱离贱籍后,又有了夫人照拂,林菀菀心中大石落地,一直强撑着的那口气便散了,病如山倒,在这院中缠绵病榻未有两年便撒手人寰。
虽然洛羽楠偶尔会遣人来给卫子瑜送些东西,卫灵珊也偶尔会亲自来看看卫子瑜,但,孤独,是卫子瑜成长中的常态。
卫子瑜很感激洛羽楠和卫灵珊,尤其卫灵珊,几乎是他人生中唯一的一束光。卫子瑜的身份无法入学堂,年幼时卫灵珊经常来看望卫子瑜,卫灵珊发现林菀菀教过卫子瑜读书识字、抚琴作画,于是,在林菀菀过世后也没让卫子瑜荒废,送了很多书给卫子瑜,让卫子瑜有不懂的可以问她。
卫子瑜的聪慧,让卫灵珊既艳羡,又惊喜。
……
月上梢头时,卫子瑜做好了晚饭。
简单的煮了一锅粥,热了两个馒头,外加一碟咸菜,卫子瑜把吃食摆在院中的石桌上,这就是他的晚饭了。
清冷的月辉散落在院中,月下,卫子瑜安安静静地吃饭,时间仿佛回到了数年前,他也是这般独自安静地坐在石桌前用饭。相似的场景,不同的是,石桌前的幼童如今已经长成了风华绝代的少年郎。
第14章
凌筝继位以来第一次同意选秀,虽说选秀范围仅限于京都,但礼部也不敢有丝毫马虎,尤其礼部尚书虞琛,把选秀的步骤向下属交待了好几遍,生怕有遗漏的地方。
私心来说,虞琛其实是不希望凌筝选秀的,他最优秀的女儿虞娇娇都没能把凌筝拿下,其他女儿更没有希望,而且凌筝不可能会再选一个虞家女儿入宫。虞琛算是看明白了,入宫名额实在金贵,每家最多一次机会,要送就得送全族最优秀或者最好看的女郎,若不然,半点入小皇上眼的机会都没有。
另虞琛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刚开始布置选秀工作,小皇上就替他省了不少步骤。一时之间,虞琛不知该喜还是该忧。
秀女的臂、腰、腿、脚测量,乳、房,及私、处的检查,凌筝统统否决,只留秀女的体态、五官、声音筛选,以及琴棋书画、宫规礼仪等考核。
在凌筝看来,此次选秀几乎内定人选,只是走过场而已,就没有必要把她觉得对女孩们不尊重的考察项留下。
虞琛:“……”皇上是通知他,不是问询他,他不答应又能怎样?
只是,皇上下的决定,锅却由礼部……尚书来背,这样真的好吗?考察项精简,秀女去多留少,筛人难度直线上升!
至于太后,太后的要求已经放到了最低,只要选秀能够举办即可,其他的由得凌筝。
这场“众望所归”的选秀终于拉开了序幕。
令凌筝没有想到的是,京都大凡有点名望的家族都把女儿送进了宫参加此次选秀,她原本以为一批次就能结束,如此一来,按照年龄划分,也得分好几批。
第一批,就有周太傅的孙女周娴雅。
福宁宫内,太后颇有几分气恼地看着凌筝,“皇上,是你选妃,不是哀家选妃!”
为了和候在御书房外的兰芝、虞娇娇、陈灵儿错开,太后没有去御书房,特意来福宁宫等着凌筝。
太后看着凌筝一副平静无波、荣辱不惊的模样,火气蹭蹭往上冒,礼部呈上来的秀女名单、考评结果,凌筝都没看,直接让交由太后做主,更别说亲自前往观看秀女们选拔。
即便是走过场皇帝也该有所态度,全由她这个太后做主成何体统!太后对凌筝道:“皇上明日陪哀家一起去看看秀女们选拔吧。”语气含着几分不容拒绝的强硬。
“太后,”凌筝有些疲惫地揉了揉额头,自从选秀开始以后,兰芝、虞娇娇、陈灵儿轮番寻她,满朝文武百官皆高度关注此次选秀,毕竟事关各家“前程”,凌筝都无语了。
本想拒绝太后的要求,但想到拒绝后太后定要和自己长篇大论,凌筝现在又困又乏,于是拒绝的话到嘴边变成了“儿臣明日抽空陪太后一起去看看秀女们。”
抽空?陪自己?
太后:“……”
也罢,皇上愿意去就行。
见凌筝点了头,太后没有再多做逗留,嘱咐凌筝早些休息不要过于劳累政事,便离开了。
次日,皇上陪着太后一齐观看秀女们选拔。
秀女们穿着统一的宫装,依次排开。环肥燕瘦,各有千秋,都是如花骨朵一般的年纪。
今日皇上亲临,秀女们较之前两日情绪明显高涨起来。甚至有的秀女胆大地偷瞟凌筝。
一众秀女内心震惊:皇上竟长得这般好看吗?!
周娴雅幼时见过凌筝,知道凌筝长得好,可长大后,这还是第一次见到,她抬眸遥遥望了一眼,心思微动,没想到皇上竟长成了这般风华绝代的少年郎。
凌筝坐在远处的高位看着秀女们,她知道太后今日让她来的目的,一来,破除皇上不近女色的传言,二来,亲自选定周娴雅。
此次秀女皆出自京都名贵,所以举止仪态俱佳。即便如此,周娴雅的仪态依旧能脱颖而出。
端庄大方,这是凌筝对周娴雅的第一评价。
太后亦一直看着周娴雅,微微点了点头,不愧是皇后候选人,小小年纪已经有了母仪天下的风范。
“咳咳,”太后突然掩唇轻咳,眼角余光瞥了凌筝一眼,凌筝马上会意,这是嫌弃她面无表情,感情不到位。
于是凌·工具人·筝对着一众秀女清浅地笑,面上露出些许感兴趣的表情。这演技,还是凌筝当皇帝以后练就的,绝对比前世那些只会抠图的演员演技精湛,收放自如。
不得不说,凌筝笑起来是真好看,面无表情的时候是拒人千里之外的冰冷,清浅一笑,霎时便有了春暖花开的感觉。
皇上笑了,一众秀女惴惴不安的心便稳了不少。
戏做完,凌筝没待多久便先行离开。
看着凌筝离开,太后略微不满的对身边的刘嬷嬷低语,“皇上竟然走了!”
刘嬷嬷见太后有了恼意,赶忙奉上茶,宽慰道:“太后娘娘息怒,陛下定然是有自己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