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我故意没说让他们继续租,只问宅子为什么荒废成了那个样子。
  他们应该是担心后期不租给他们了,一开始问还支支吾吾的, 后来就说了。
  原来是因为卖家的侄子,卖地的那个老太爷,他年轻的时候发达了, 他兄弟那一支却时运不济, 虽然没到卖儿卖女的地步,日子却也过的紧巴巴的。
  他们家常年不住人, 侄子就想借两间屋子住,老头不愿意,侄子应该是半夜把那宅子里的屋顶给捅破了两间,这下老头就更不愿意了,扬言让外姓人住也不给他住,然后一夜之间屋顶就全被捅破了。”
  谈晓兰听完,觉得这个侄子还是个隐患,得想办法不让他把对孙老爷子的狠,转嫁到自己身上。
  高顺财又道:“我给了那两个佃户几十个铜钱,让他们把宅子收拾出来,正好试试那侄子会不会接着捣乱。”
  谈晓兰对高顺财的安排大加赞扬了一番,心里已经开始琢磨化解隐患的办法了。
  ……
  在谈晓兰又给远洋阁买了个带着瞎眼老娘的壮汉后,路上的雪终于化完了。
  选了个天气好的日子,带着高家父子,让肖小子赶车,为了更有派头,还带上了林妮,一众人一大早坐着骡车出发了。
  高昌茂自从跟着谈晓兰做咨客,就深知包装的重要性,在路上还说:“今天应该租辆马车了。”
  谈晓兰就笑:“大伯觉得马车更好,回头咱们就换马车。”
  高昌茂反倒叹气:“世人只重外表,觉得马车就是比骡车强,其实这样泥泞的路况,骡子比马可强多了!”
  肖小子和高顺财轮换着赶车,这会他轮着休息,就说:“高爷不用担心,庄户人家懂牲口的多,他们只会认为咱们今天是特意选择坐骡车过去,不会有别的想法的。”
  谈家人对高昌茂都尊敬有加,家里的小厮和丫鬟们自然不敢造次,都尊称他为高爷。
  高昌茂听肖小子说完,心里的那点小纠结也就没了,他孙子都有要成亲的了,摸了摸肖小子的头,笑着说起了别的。
  一路说着话也不显得路上时间长,到了五家庄先去看宅子,原本废墟一样的宅子,被佃户收拾的也能入眼了。
  高昌茂把房子看了一遍,对谈晓兰道:“好好修缮一番,和好房子也不差什么。”
  谈晓兰却说:“不修了,咱们盖新的,拆下来的砖瓦给孙家的侄子,也算清除一个隐患。”
  高昌茂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也就没再说修缮的事。
  正看着房子,佃户急匆匆的来了,在几个人里面精准认出自家租的土地现在属于谁。
  两人到了谈晓兰跟前,行礼说:“给东家见礼了。”
  谈晓兰端着姿态,语气却很是和气:“大家以后都是邻居,两位大哥不用客气。”
  两人只觉得买了老孙家的宅子和地的姑娘,才是城里真正贵人的模样,老孙家那种对人颐指气使的暴发户,别说和贵人姑娘比,就连人家身边的管事都比不上!
  两人紧张的都不知道该怎么回话,只一个劲的说:“东家太客气了。”
  幸好高昌茂适时的开口,问他们这处宅子的情况。
  两人都是五家庄的人,这个宅子又是他们亲自收拾出来的,对院子里的情况一清二楚。
  高昌茂问他们宅子的情况,其中一个姓常的佃户就说:“这是老孙头刚发家的时候盖的院子,不管是地基还是用料都是好的,住了没两年,一家子就搬到州府去了。 ”
  这些属于基本情况,当初卖家也都说了,常佃户继续说:“老孙头为了住的宽敞,弄了两个大院子的宅基,因为就一个儿子,所以也就没有分开。
  前面的院子够大吧,后面的院子也不小,当初他们家牛马鸡羊的养的可不少,都是在后院养着的,羊圈和牛马棚早就塌了,只有当年修的大地窖,因为修的时候舍得用料,算是整个宅子里唯一没问题的。”
  谈晓兰听到地窖有了兴趣,问:“大地窖,能有多大?”
  常佃户:“得有五大间房子那么大!”
  地窖不稀罕,但是大多数人家都是修个一间半间的地窖,修两间地窖的都是少数,普通人家能修五大间地窖的,真就是凤毛麟角。
  高顺财上次来的时候,后院荒的很,因为没什么建筑,他只在后院门口看了一眼,并没有进去细看。
  至于卖宅子的孙家,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没有特意提起这个五间的地窖。
  几人来到后院,清理了枯草烂枝后,整个后院显得比别人家的正院都要大。
  地窖门距离后院门不远,另一个佃户过去把盖在地窖口的木板拿开,说了句:“得等一会才能下去。”
  常佃户担心城里的贵人不知道这个,解释说:“如果不打开一会,人直接下去会出事的。”
  谈晓兰当然明白空气流通的重要性,点头表示知道。
  地窖里并没有放东西,空气流通的快,打开一会就能下了。
  常佃户不知从哪里拿出来个烛台,点亮了,才第一个下了地窖。
  下到地窖里烛光并没有灭,他对上面的人说了句:“可以下来了。”
  高顺财听完就直接沿着阶梯下去了,然后是另外一个佃户,下面传来高顺财的声音:“好宽敞呀!”
  高昌茂对谈晓兰说:“我先下去看看,姑娘你再等一会,我上来了你再下去看。”
  谈晓兰不着急,等高昌茂下去看过确实没问题,正准备下去看,又被高昌茂拦着让林妮先下去。
  对于高昌茂的小心谨慎谈晓兰并没有表现出一点厌烦,在安全上面,再小心也不为过,一切都听他安排。
  等谈晓兰下去,看到的是有着三米多高,一百多平的地窖,心里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明年夏天的日子好过了,这么大的地窖,三四百个立方,简直是存放冰块的绝佳地点。
  高顺财已经检查过地窖,对谈晓兰说:“地窖的用料,比上面的屋子还要好!”
  常佃户就说:“当年逃难来的时候,老孙头都八九岁了,经历过荒年的最是知道粮食的重要性,当初修那么大的地窖,说是为了应付灾年,保命的地方他是下了大本钱的!”
  谈晓兰心里满意的很,面上却只淡淡的说了句:“挺好的。”
  说完又道:“宅子也看过了,以后我们也算五家庄的人了,还没去拜访理正呢,还得麻烦两位大哥给带个路。”
  两个佃户连说:“不麻烦。”
  从地窖里出来,重新盖上出口,为了维持气派,谈晓兰没有选择走着去里正家里,而是带着林妮坐上车,高昌茂赶车,高顺财和肖家小子跟着佃户在前面引路。
  冬日田里无事,买了老孙家的宅子和地的贵人来村里的事,早就传遍了村庄。
  村民们也都不在家里待着了,一个个的也不怕冷,都在大街上等着看贵人。
  听着外面常佃户一路打着招呼,还有高顺财连连不断的客气话,谈晓兰对自己选择坐车去里正家里的决定,感到了无比的庆幸。
  虽然也不怕被人看吧,但是想到前世视频上看过的那些村口情报处,还是不要被他们议论的好。
  被人毫不避讳的看一趟街,看就看吧,但是不能还用自己能听到的声音议论着呀,想想都觉得神经发麻。
  二十几户的小村庄,没一会就到了里正家,肖小子赶紧摆放好马登,林妮先下车,谈晓兰端住了表情外放了气势,出来车厢,再扶着林妮的手从车上下来。
  谈晓兰出车厢的那一刻,跟着骡车来看热闹的人,突然就安静了下来。
  消息闭塞少有外出的村民,哪里见过谈晓兰这样气质出众的人,他们一时间自惭形秽到不敢妄自议论。
  上次高顺财来的时候,就非常正式的给里正送了帖子,里正忍到现在没去街上看热闹,就是知道谈晓兰会来拜访自己。
  谈晓兰下了车,五十来岁的里正就迎了出来,“贵人光临,真是蓬荜生辉啊!”
  谈晓兰轻笑着回道:“里君不用客气,以后我也是咱们五家庄的人了,少不了还有很多地方得麻烦您。”
  里正:“什么麻烦不麻烦的,应该的,快,里面请。”
  谈晓兰随着里正进了院子,身边的人拿着拜礼。
  村里其他人也跟着进了院子,更有五家姓的各家族长,直接跟着进了屋。
  谈晓兰一看这情况,就知道在五家庄,还真就是五家说了算。
  不过这种情况,对自己却有利。
  彼此认识了一番,其中一个老汉就着急问:“姑娘的土地,以后准备让谁家来种?”
  第127章
  刚才里正介绍的时候, 谈晓兰认识这人是另外一个王姓佃户的叔叔。
  谈晓兰知道他担心什么,直接承诺道:“孙家当初能把土地租给两位大哥,应该也是经过多方考虑, 和在坐的诸位也应该是商议过的。”
  见众人都点头,谈晓兰就继续道:“生不如熟,既然诸位都觉得两位大哥合适,我自然也信得过两位大哥的人品, 以后土地还是让他们种,地租和以前孙家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