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烂,摆烂,摆烂!!! 第273节
他说:“咱们两家要真是选在同一家办喜事,那不是给英国公府难堪,是让咱们的亲朋故旧们难做,神都城里亲戚扯着亲戚,让人家上哪家去才合适?”
“向来都是希望客人们宾至如归的,哪能还没开始呢,就让人家先不舒服的?”
德庆侯世子是个真老实人,也觉得这话有理。
他只是有点担心女儿的反应:“毕竟都已经定下来了,要是再改,怕也会叫人议论,大娘那边儿……”
颍川侯世子就说:“世兄且听我说,家母同悬空观的灵慧道长有些交际,专门请道长出手,另外选了一黄道吉日……”
悬空观的灵慧道长,在三都城内都有声名,只是很久不在世人面前出现了,颍川侯府居然能说动他出手?
德庆侯世子有些意动。
他其实未必就是真的信奉灵慧道长,只是颍川侯府既然给了下台的梯子,情面上也说得过去,何不赶紧趁机下了?
回去将此事说给德庆侯夫妇听,那两位又匆忙往周文成府上去走了一趟,听取他的意见。
周文成不喜欢的是已经和离的荀氏夫人,现在人都远赴东都了,还有什么过不去的?
“我看这个主意不错。”
他诚心实意地道:“颍川侯世子是个有主意的人,能拿这个主意,也算是有担当了。”
“有这么个公公在上边,即便婆婆不是亲婆婆,只要大娘稳得住,别行差踏错,这辈子就稳当了。”
德庆侯夫妇听做相公的堂兄弟都这么说,哪里还能有二话?
到底退了一步,重新改了婚期。
消息传出,至少在表面上,英国公府那边是感念不已,舆论上多少也有所挽回。
至于底下暗潮究竟如何汹涌,那就不得而知了。
裴六郎与褚小娘子的婚事,就在这盛夏的尾巴当中开始了。
一边是开国公府,另一边是储相独女,神都城里,也算是有数的婚事。
婚礼只办一天,但流水席吃了整整三天。
连圣上都给新人做脸,赏赐了一对如意过去。
如意送到了褚家,作为褚小娘子的嫁妆,与她一起进入英国公府。
消息传出,政事堂里的宰相们对此心知肚明。
褚继津拜相的日子,就在眼前。
德妃跟这两边儿都没什么交际,自然也无需额外表示。
倒是宫外夏侯府,因人际往来的缘故,免不得要往这两府去走动一趟。
对于阮仁燧和德妃来说,这些都是无所谓的小事。
真正要紧的是,夏侯小舅进羽林卫了!
虽然还是实习阶段,但毕竟是进去了嘛!
因这缘故,德妃还专程请俊贤夫人进宫来坐了坐。
俊贤夫人的丈夫杨少国公正任羽林卫中郎将。
德妃对于夏侯小舅如今走的这条路,脸上赞许,心里边其实是有些忐忑的。
十六卫向来都是勋贵自留地,说得再清楚明白一点,就是天龙人云集扎堆的地方。
真的进去之后,家世所能带来的助益,就微乎其微了。
遥领羽林卫大将军职的,是皇朝四柱之首的镇国公。
再之下的两个中郎将,一个是杨少国公,另一个是靖海侯世子。
跟夏侯小舅同期进入羽林卫实习的,甚至还有东平侯府的世子……
大家都是天龙人,你在跟我装什么?
阮仁燧反倒不怎么担心。
大家都有关系,那就相当于没有关系了。
都没有关系,那就靠实力说话嘛!
他小舅最不缺的就是实力!
夏侯夫人进了宫,也是忧心忡忡的:“起初入选了,我倒是还挺高兴的,结果前天收到羽林卫下发的公文,说让带两件贴身的衣裳,两双鞋,再带上自己的坐骑和兵器,别的什么都不用带,军营都都有。”
说着,她眼圈儿红了:“一去就是一个月,期间什么消息都送不出来,你弟弟才多大?我怎么能放得下心呢!”
又说儿子:“我给他收拾了两口箱子出来,他还生气了,说公文说了,就带两身衣裳两双鞋,不让带别的,真弄过去,同僚会笑话他的,没良心的,不知好歹!”
德妃这才知道,弟弟这一去就是一个月。
她也有点担心,只是瞧着夏侯夫人有点心慌,要坐不住了,所以她更得稳得住。
德妃就作出若无其事的样子来,脸上带着点嘲弄:“不然您再给小怡找个奶妈?毕竟他还小嘛!”
夏侯夫人给噎了个半死。
德妃就说:“小怡大了,这个年纪,正是要脸的时候,叫人笑话他,比杀了他还难受呢!”
又给夏侯夫人画了个饼:“你放心吧,不会有事的,我寻个时机,打听一下羽林卫那边的动静。”
夏侯夫人红着眼眶嘱咐她:“你得当个正经事来办啊!”
德妃满口应下:“放心吧,放心!”
等夏侯夫人走了,她有点犯了难。
要是从前,作为一个纯粹的草莓小蛋糕,估计她就直接去问圣上了:“小怡在羽林卫那边过得好不好,能不能叫他回家去住一晚,或者送点东西过去?”
但现在她能写书了,还通过专业考试了,是一个有思想、有内涵的草莓小蛋糕了!
德妃就觉得这么干不太妥当。
她悄悄问易女官:“是不是不能直接问?”
易女官惊出来一头冷汗,赶紧拉住她:“千万不能这么说啊,娘娘!”
她是真的把自己当成披香殿的人,所以此时说得格外恳切。
“陛下不会乐见娘娘掺和十六卫的事情的,这跟您是否别有用心没关系,这件事情本身就很暧昧,尤其您有皇嗣,更得慎重!”
同时易女官也说:“您让夏侯郎君往十六卫去,不就是盼着他早日成熟长大,担当起夏侯家的门庭来吗?”
“这样一日三问,不只是让陛下轻看他,将他视为年幼的小孩子,更叫他在同僚和上官面前怎么抬得起头来呢?”
关键时刻,易女官抛出了相当重要的一个论据:“娘娘,可不是说进去了就能留下来,依照往年的成例,集训结束之后,每年都有人被遣返回家的!”
德妃还是头一次知道这事儿:“什么?!”
易女官很肯定地点了点头:“是的,前些年赵国公府、邢国公府还有中山侯府的郎君,都被金吾卫遣退了。”
“当时他们吵得很厉害,说评议不公,但是朱少国公很坚决,一定不许他们留下,最后闹到了太后娘娘面前……”
她压低了声音:“那时候陛下还没有亲政呢,太后娘娘彻查此事,知道是那几个年轻人贿赂士卒带了酒水进去,醉酒生事之后,大为恼火,最后……”
易女官一抬手,做了个划脖子的动作。
德妃看得心头一凉:“全杀了?”
“那几个年轻人,带主管金吾卫营地出入军纪的主官,全都杀了!”
易女官点点头:“太后娘娘说,不如此,不足以整肃军心。”
德妃听得后背发凉。
她忽然间意识到,虽然都觉得太后娘娘为人冷肃,不苟言笑,但实际上她们见到的,已经是亲和版本的太后娘娘了……
那边易女官还在说呢:“您可千万别提这事儿啊,别说陛下了,叫太后娘娘知道了,也是没好果子吃的。”
德妃听她絮叨了这么多,就有点逆反了。
不敢对着太后娘娘逆反,就只能窝里横,对着易女官逆反。
她说:“易女官,不用你说,我都知道,我就是考验你呢!”
易女官:“……”
德妃若无其事地摸着自己耳畔垂下来的玉坠子,说:“哼,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我还不明白?你真是太小看我了!”
易女官:“……”
易女官面无表情地看着她,也不说话。
德妃被她看得心虚起来,眼珠狡猾地往别处一转,小声说:“你这么看着我干什么?我就是知道嘛!”
易女官继续注视着她。
德妃开始恼羞成怒了:“好了好了好了,难道生来你什么都知道?再闹就没意思了!”
她悻悻地说:“我知道这件事情很要紧,不会乱来的,这总行了吧?”
易女官板着脸,轻轻“嗯”了一声,又问:“还有呢?”
德妃想了想,后知后觉地打了个补丁:“我也会告诉我阿娘,也不让她乱来的!”
易女官这才露出来一点笑容。
她福身行礼:“娘娘聪慧。”
德妃忍不住嘀咕出声:“我怎么觉得你是在讽刺我呢……”
易女官微笑不语。
德妃清了清嗓子,又问她:“岁岁呢?”
今天可是休沐日呀!
易女官说:“不久之前,大公主使人来请咱们小殿下,说是有事商议,阿好娘子也去了……”
……
勋贵那边的成绩统计表已经有结果了。
大公主神神秘秘地问弟弟:“你来猜猜看,排第一的是哪一家?”
阮仁燧想了想,试探着问:“定国公府?”
“向来都是希望客人们宾至如归的,哪能还没开始呢,就让人家先不舒服的?”
德庆侯世子是个真老实人,也觉得这话有理。
他只是有点担心女儿的反应:“毕竟都已经定下来了,要是再改,怕也会叫人议论,大娘那边儿……”
颍川侯世子就说:“世兄且听我说,家母同悬空观的灵慧道长有些交际,专门请道长出手,另外选了一黄道吉日……”
悬空观的灵慧道长,在三都城内都有声名,只是很久不在世人面前出现了,颍川侯府居然能说动他出手?
德庆侯世子有些意动。
他其实未必就是真的信奉灵慧道长,只是颍川侯府既然给了下台的梯子,情面上也说得过去,何不赶紧趁机下了?
回去将此事说给德庆侯夫妇听,那两位又匆忙往周文成府上去走了一趟,听取他的意见。
周文成不喜欢的是已经和离的荀氏夫人,现在人都远赴东都了,还有什么过不去的?
“我看这个主意不错。”
他诚心实意地道:“颍川侯世子是个有主意的人,能拿这个主意,也算是有担当了。”
“有这么个公公在上边,即便婆婆不是亲婆婆,只要大娘稳得住,别行差踏错,这辈子就稳当了。”
德庆侯夫妇听做相公的堂兄弟都这么说,哪里还能有二话?
到底退了一步,重新改了婚期。
消息传出,至少在表面上,英国公府那边是感念不已,舆论上多少也有所挽回。
至于底下暗潮究竟如何汹涌,那就不得而知了。
裴六郎与褚小娘子的婚事,就在这盛夏的尾巴当中开始了。
一边是开国公府,另一边是储相独女,神都城里,也算是有数的婚事。
婚礼只办一天,但流水席吃了整整三天。
连圣上都给新人做脸,赏赐了一对如意过去。
如意送到了褚家,作为褚小娘子的嫁妆,与她一起进入英国公府。
消息传出,政事堂里的宰相们对此心知肚明。
褚继津拜相的日子,就在眼前。
德妃跟这两边儿都没什么交际,自然也无需额外表示。
倒是宫外夏侯府,因人际往来的缘故,免不得要往这两府去走动一趟。
对于阮仁燧和德妃来说,这些都是无所谓的小事。
真正要紧的是,夏侯小舅进羽林卫了!
虽然还是实习阶段,但毕竟是进去了嘛!
因这缘故,德妃还专程请俊贤夫人进宫来坐了坐。
俊贤夫人的丈夫杨少国公正任羽林卫中郎将。
德妃对于夏侯小舅如今走的这条路,脸上赞许,心里边其实是有些忐忑的。
十六卫向来都是勋贵自留地,说得再清楚明白一点,就是天龙人云集扎堆的地方。
真的进去之后,家世所能带来的助益,就微乎其微了。
遥领羽林卫大将军职的,是皇朝四柱之首的镇国公。
再之下的两个中郎将,一个是杨少国公,另一个是靖海侯世子。
跟夏侯小舅同期进入羽林卫实习的,甚至还有东平侯府的世子……
大家都是天龙人,你在跟我装什么?
阮仁燧反倒不怎么担心。
大家都有关系,那就相当于没有关系了。
都没有关系,那就靠实力说话嘛!
他小舅最不缺的就是实力!
夏侯夫人进了宫,也是忧心忡忡的:“起初入选了,我倒是还挺高兴的,结果前天收到羽林卫下发的公文,说让带两件贴身的衣裳,两双鞋,再带上自己的坐骑和兵器,别的什么都不用带,军营都都有。”
说着,她眼圈儿红了:“一去就是一个月,期间什么消息都送不出来,你弟弟才多大?我怎么能放得下心呢!”
又说儿子:“我给他收拾了两口箱子出来,他还生气了,说公文说了,就带两身衣裳两双鞋,不让带别的,真弄过去,同僚会笑话他的,没良心的,不知好歹!”
德妃这才知道,弟弟这一去就是一个月。
她也有点担心,只是瞧着夏侯夫人有点心慌,要坐不住了,所以她更得稳得住。
德妃就作出若无其事的样子来,脸上带着点嘲弄:“不然您再给小怡找个奶妈?毕竟他还小嘛!”
夏侯夫人给噎了个半死。
德妃就说:“小怡大了,这个年纪,正是要脸的时候,叫人笑话他,比杀了他还难受呢!”
又给夏侯夫人画了个饼:“你放心吧,不会有事的,我寻个时机,打听一下羽林卫那边的动静。”
夏侯夫人红着眼眶嘱咐她:“你得当个正经事来办啊!”
德妃满口应下:“放心吧,放心!”
等夏侯夫人走了,她有点犯了难。
要是从前,作为一个纯粹的草莓小蛋糕,估计她就直接去问圣上了:“小怡在羽林卫那边过得好不好,能不能叫他回家去住一晚,或者送点东西过去?”
但现在她能写书了,还通过专业考试了,是一个有思想、有内涵的草莓小蛋糕了!
德妃就觉得这么干不太妥当。
她悄悄问易女官:“是不是不能直接问?”
易女官惊出来一头冷汗,赶紧拉住她:“千万不能这么说啊,娘娘!”
她是真的把自己当成披香殿的人,所以此时说得格外恳切。
“陛下不会乐见娘娘掺和十六卫的事情的,这跟您是否别有用心没关系,这件事情本身就很暧昧,尤其您有皇嗣,更得慎重!”
同时易女官也说:“您让夏侯郎君往十六卫去,不就是盼着他早日成熟长大,担当起夏侯家的门庭来吗?”
“这样一日三问,不只是让陛下轻看他,将他视为年幼的小孩子,更叫他在同僚和上官面前怎么抬得起头来呢?”
关键时刻,易女官抛出了相当重要的一个论据:“娘娘,可不是说进去了就能留下来,依照往年的成例,集训结束之后,每年都有人被遣返回家的!”
德妃还是头一次知道这事儿:“什么?!”
易女官很肯定地点了点头:“是的,前些年赵国公府、邢国公府还有中山侯府的郎君,都被金吾卫遣退了。”
“当时他们吵得很厉害,说评议不公,但是朱少国公很坚决,一定不许他们留下,最后闹到了太后娘娘面前……”
她压低了声音:“那时候陛下还没有亲政呢,太后娘娘彻查此事,知道是那几个年轻人贿赂士卒带了酒水进去,醉酒生事之后,大为恼火,最后……”
易女官一抬手,做了个划脖子的动作。
德妃看得心头一凉:“全杀了?”
“那几个年轻人,带主管金吾卫营地出入军纪的主官,全都杀了!”
易女官点点头:“太后娘娘说,不如此,不足以整肃军心。”
德妃听得后背发凉。
她忽然间意识到,虽然都觉得太后娘娘为人冷肃,不苟言笑,但实际上她们见到的,已经是亲和版本的太后娘娘了……
那边易女官还在说呢:“您可千万别提这事儿啊,别说陛下了,叫太后娘娘知道了,也是没好果子吃的。”
德妃听她絮叨了这么多,就有点逆反了。
不敢对着太后娘娘逆反,就只能窝里横,对着易女官逆反。
她说:“易女官,不用你说,我都知道,我就是考验你呢!”
易女官:“……”
德妃若无其事地摸着自己耳畔垂下来的玉坠子,说:“哼,这么简单的道理,难道我还不明白?你真是太小看我了!”
易女官:“……”
易女官面无表情地看着她,也不说话。
德妃被她看得心虚起来,眼珠狡猾地往别处一转,小声说:“你这么看着我干什么?我就是知道嘛!”
易女官继续注视着她。
德妃开始恼羞成怒了:“好了好了好了,难道生来你什么都知道?再闹就没意思了!”
她悻悻地说:“我知道这件事情很要紧,不会乱来的,这总行了吧?”
易女官板着脸,轻轻“嗯”了一声,又问:“还有呢?”
德妃想了想,后知后觉地打了个补丁:“我也会告诉我阿娘,也不让她乱来的!”
易女官这才露出来一点笑容。
她福身行礼:“娘娘聪慧。”
德妃忍不住嘀咕出声:“我怎么觉得你是在讽刺我呢……”
易女官微笑不语。
德妃清了清嗓子,又问她:“岁岁呢?”
今天可是休沐日呀!
易女官说:“不久之前,大公主使人来请咱们小殿下,说是有事商议,阿好娘子也去了……”
……
勋贵那边的成绩统计表已经有结果了。
大公主神神秘秘地问弟弟:“你来猜猜看,排第一的是哪一家?”
阮仁燧想了想,试探着问:“定国公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