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烂,摆烂,摆烂!!! 第38节
稍稍修改一下事实,改成大公主路见不平,仗义执言,为民请命,这就很好。
从小处说,颍川侯府并没有推卸世孙身上的责任,大公主德行完美无缺。
往大处说,如若以后大公主真的有了前程,这就是记述在本纪开篇的一桩小事,公主少有仁德,为民请命……
颍川侯在朝中多年,很明白该如何做人做事——不能叫上边的人吃亏!
如若不然,你不倒霉谁倒霉?
圣上见他这样识趣,果然十分地和颜悦色,瞟一眼旁边跪坐着的史官,看对方正奋笔疾书,便轻叹口气,温和道:“好在没有造成伤亡,如若不然,事情就真的难以收场了。”
颍川侯唯有再谢。
世子在后见圣上神色缓和下来,这才膝行上前两步,徐徐开口,道是侯府已经赔偿了受伤的人和摆摊的几个商贩,又询问大公主是否有闲暇,世孙好向她当面请罪。
圣上还记得先前小时女官说的话,当下朝她招了招手,让她领着世孙去披香殿见大公主。
“哎?”小时女官微露茫然之色:“陛下,是叫世孙去向公主行礼请罪吗?”
圣上瞧了她一眼,眉梢微挑,附和了先前阮仁燧的说法:“仁燧说得真是一点不错,你有时候就是坏坏的。”
小时女官又一次露出了白切黑的笑容。
圣上也笑了,看颍川侯父子微有不安,遂道:“管教孩子,是颍川侯府的差事,朕不必越俎代庖,只是先前皇长子对姐姐有所承诺,不好叫他失信于人的。”
颍川侯父子听得面露茫然,满心不解,倒是不敢违逆,当下齐齐称是。
世孙叫小时女官领着,身后跟着诸多宫人内侍往披香殿去,心想:皇长子对大公主承诺了什么?
总不至于是砍了我吧?
他也知道自己这回是给家里惹了祸事,看祖父一把年纪如此卑躬屈膝,心里边也不是不愧疚的。
世孙就想:要是大公主要打我一顿,那也是应该的,我认了。
然后就到了披香殿外。
小时女官就笑眯眯地看着他,说:“我们皇子殿下之前劝公主回宫的时候,承诺了会收拾一下世孙呢。”
世孙已老实,低眉顺眼,当下毕恭毕敬道:“但凭太太处置。”
小时女官脸上的笑容便更加地亲切起来:“哎呀,你把宫里想成什么地方啦,龙潭虎穴吗?不会打你的。”
她语气轻飘飘地说出了对一个青春期少年而言相当恐怖的话:“世孙去公主面前大喊十句‘我是小狗’就好啦!”
世孙:“……”
世孙:“不能改成打我一顿吗?”
小时女官笑眯眯道:“放心吧,等您出了宫回去,颍川侯会打的。包打。”
世孙:“……”
小时女官还追着捅了一刀:“这下子如愿以偿,双喜临门,高兴坏了吧?”
世孙:“……”
第24章 放心吧阿娘,我一定会搞……
世孙去了披香殿,在大公主面前大喊了十声“我是小狗”。
肢体虽然还活着,但青春期少年的魂魄已经死了大半。
而后被颍川侯父子带出了宫。
贤妃对这个结果是满意的,倒是德妃有点不高兴呢,见了嘉贞娘子,跟她嘟囔:“就这么放过他啦?”
嘉贞娘子轻轻说:“娘娘,朝堂之上很少会有大开大合的阵仗。世孙有错,是错在行事不检、纵马伤人,可要是因为这个罪过而打杀了他,就太过了。”
“如若圣上因此下令杖杀了他,那这件事情本身,可要比世孙纵马伤人严重得多得多了。”
这是不仁。
寻常人的不仁无足紧要,但是圣上是天子,他不可以不仁。
如现下这样的结果就很好,大公主得到了好名声,颍川侯府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受伤受损的人得到了足够的赔偿,世孙也认了错,君臣相得,多么和谐的场面?
嘉贞娘子说:“到这里,事情就差不多快要结束了。”
德妃蹙着眉头,有些微妙地不满:“这也太便宜他了吧!”
嘉贞娘子有些好笑地看着她:“怎么可能便宜他呢?”
她说:“我一直说的都是事情‘差不多’要结束了呀!”
“差不多”要结束,就是还没有结束的意思。
事情发展到现下,只差着最后的一环了。
圣上出于对皇室仁德形象的守护将此事轻轻放过,是为了大局考虑,可颍川侯府要是也学着圣上的样子在侯府内部将此事轻轻放过,那就是不识抬举了。
你们家把孩子养成这样,惹出事来,还冒犯了两位皇嗣,真以为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再则……
嘉贞娘子心里边有所明悟,转头看向前朝所在的方向。
圣上不会真的跟世孙置气。
一来他没有真的伤害到大公主和皇长子,二来,说到底,在他面前,那也只算是个小孩儿。
圣上只会跟京兆尹生气。
因为勋贵纨绔在神都街头纵马,是京兆尹失职!
这个罪责,可比世孙身上的要严重多了!
只是对于德妃来说,反倒是京兆尹这边的事情,显得无足轻重了。
说着,她将视线转向了窗外,不无好奇地道:“殿下那是在干什么,种树吗?”
四下里观望了一下,又迟疑着说:“这地方种树,枝繁叶茂之后,怕不美观吧?”
宫廷里的庭院布景,都有专人操持,宫妃们可以出于个人的爱好适当加以调节,但主体上的结构,其实没太有变动的空间。
是以这会儿嘉贞娘子见皇长子带着人在院子里热火朝天地挖树坑,还有人提了水在候着,就觉得有点新奇。
德妃在不触及到某些敏感区域的时候,对孩子是很宽容的。
这会儿听嘉贞娘子问了,就以一种看似不在意、实则炫耀的语气说:“他知道我喜欢花木,专门在外边买了几棵樱桃树回来呢,一番孝心,我也不好辜负他的嘛!”
又让嘉贞娘子看她用来插花的竹篮,假惺惺地责备说:“真是的,宫里边什么东西没有?要他专门从外边给我带!”
嘉贞娘子明了她的心意,先是夸了皇长子的孝心,而后转目去瞧德妃的插花。
她脸上的褒赞愈发真切起来:“娘娘的手艺真好,高低错落,花草有序。时人多用名花插瓶,富贵雕琢之气过盛,反倒失了质朴天真,娘娘却别出心裁,点缀了两枝雪柳,真是妙趣横生!”
同样是夸奖,某些没文化的岁岁小孩儿只知道说“阿娘,你插的花真好看!”和“太漂亮了!”,但是人家嘉贞娘子,就能夸到人心坎里去!
因为这几句夸奖,德妃一整天都美滋滋的,走路都带着风。
嘉贞娘子的夸奖并不是出于社交上的礼貌,而是真心实意。
先前她也在德妃宫里待过,只是那时候德妃有孕,很少再去触碰花草之类的东西,虽也知道德妃颇擅长此道,但到底很少有机会见到她施展。
这会儿见了,不免惊叹不已。
后边到了凤仪宫,还忍不住夸奖呢:“德妃娘娘若是不做宫嫔,也足以做个花博士,为宫廷供奉了。”
这个“供奉”,指的就是凭借某项技艺在天子身边侍奉的人。
有擅长弹琵琶的供奉,还有会斗鸡的供奉,到了先帝那一朝,身边多有画院的供奉,虽无品秩,然而宰相门前七品官,何况是天子身边的人?
朱皇后很少听她这样夸人,尤其夸的还是德妃,倒是真的怔了一下:“真有那么好吗?”
嘉贞娘子就详细地形容了一下给她听:“真是灵性见秀,英华外发!”
朱皇后近来在协同内庭女官们编纂女子用来启蒙入学的书籍,闻言倒是起了一点心思:“过几日我有空,或许也可以去瞧瞧,德妃若是有闲暇,也有天分,倒是可以写一本讲述瓶花的书籍……”
内宫当中多有贤媛才女,朱皇后作为国母,除去操刀皇嗣们的教养之外,也延续了天后时期的作风,鼓励她们撰书立说,刊印出来的诗词文赋传出宫去,作为盛世宫廷文学的代表,风靡一时。
现下起意叫德妃去写一本瓶花录,既可以宫嫔修身养性,也可以向天下人展示宫廷的文化与教化,于后人而言,也算是一种记述和宣扬。
嘉贞娘子笑吟吟道:“您还真别说,单讲瓶花此道,宫里头就没人能越过德妃娘娘去。”
……
颍川侯府。
颍川侯毕竟老辣,前脚带着儿孙出了宫,回府之后第一时间就让人把孙儿按到了条凳上一顿狠打。
颍川侯夫人心疼孙儿——前儿媳妇早逝,这个孙儿是她手把手带大的!
她说:“不是已经请过罪了吗?怎么还要打呢!”
颍川侯冷笑一声:“现在还只是挨打,不叫皇室真的把这口气出了,以后丢掉性命都不奇怪!”
他厉声吩咐侍从们:“打!”
世孙给打得起不来身,最后是被抬回房的。
颍川侯夫人在旁边看着,不住地流着眼泪。
唐氏夫人也在,她是纯粹来看热闹的。
家里有大事发生,还闷在房里不闻不问的,叫人看着不是那么回事。
颍川侯夫人原本还在哭呢,看儿媳妇不痛不痒的样子,活活把眼泪给气没了,跟丈夫说:“你看她心多狠,一滴眼泪都不掉!”
颍川侯:“……”
颍川侯心烦意乱:“你也别哭了!”
思前想后,又往世孙床前去了。
“你不是天子,这世界不会绕着你转,改变不了的事情,就只能接受它!”
他苦口婆心地说:“你母亲去世的时候,只是放心不下你,久久不能合眼。你口口声声惦念着她,又把日子过成这样,怎么对得起她?”
还说起唐氏夫人来:“平日里你们母子俩不合契,外人也分辨不出孰是孰非,但这回的事情难道还分不出孰是孰非?是她按着你的脖子,让你去街上纵马伤人的吗?还不是你自己惹出来的祸事!”
世孙默然不语。
从小处说,颍川侯府并没有推卸世孙身上的责任,大公主德行完美无缺。
往大处说,如若以后大公主真的有了前程,这就是记述在本纪开篇的一桩小事,公主少有仁德,为民请命……
颍川侯在朝中多年,很明白该如何做人做事——不能叫上边的人吃亏!
如若不然,你不倒霉谁倒霉?
圣上见他这样识趣,果然十分地和颜悦色,瞟一眼旁边跪坐着的史官,看对方正奋笔疾书,便轻叹口气,温和道:“好在没有造成伤亡,如若不然,事情就真的难以收场了。”
颍川侯唯有再谢。
世子在后见圣上神色缓和下来,这才膝行上前两步,徐徐开口,道是侯府已经赔偿了受伤的人和摆摊的几个商贩,又询问大公主是否有闲暇,世孙好向她当面请罪。
圣上还记得先前小时女官说的话,当下朝她招了招手,让她领着世孙去披香殿见大公主。
“哎?”小时女官微露茫然之色:“陛下,是叫世孙去向公主行礼请罪吗?”
圣上瞧了她一眼,眉梢微挑,附和了先前阮仁燧的说法:“仁燧说得真是一点不错,你有时候就是坏坏的。”
小时女官又一次露出了白切黑的笑容。
圣上也笑了,看颍川侯父子微有不安,遂道:“管教孩子,是颍川侯府的差事,朕不必越俎代庖,只是先前皇长子对姐姐有所承诺,不好叫他失信于人的。”
颍川侯父子听得面露茫然,满心不解,倒是不敢违逆,当下齐齐称是。
世孙叫小时女官领着,身后跟着诸多宫人内侍往披香殿去,心想:皇长子对大公主承诺了什么?
总不至于是砍了我吧?
他也知道自己这回是给家里惹了祸事,看祖父一把年纪如此卑躬屈膝,心里边也不是不愧疚的。
世孙就想:要是大公主要打我一顿,那也是应该的,我认了。
然后就到了披香殿外。
小时女官就笑眯眯地看着他,说:“我们皇子殿下之前劝公主回宫的时候,承诺了会收拾一下世孙呢。”
世孙已老实,低眉顺眼,当下毕恭毕敬道:“但凭太太处置。”
小时女官脸上的笑容便更加地亲切起来:“哎呀,你把宫里想成什么地方啦,龙潭虎穴吗?不会打你的。”
她语气轻飘飘地说出了对一个青春期少年而言相当恐怖的话:“世孙去公主面前大喊十句‘我是小狗’就好啦!”
世孙:“……”
世孙:“不能改成打我一顿吗?”
小时女官笑眯眯道:“放心吧,等您出了宫回去,颍川侯会打的。包打。”
世孙:“……”
小时女官还追着捅了一刀:“这下子如愿以偿,双喜临门,高兴坏了吧?”
世孙:“……”
第24章 放心吧阿娘,我一定会搞……
世孙去了披香殿,在大公主面前大喊了十声“我是小狗”。
肢体虽然还活着,但青春期少年的魂魄已经死了大半。
而后被颍川侯父子带出了宫。
贤妃对这个结果是满意的,倒是德妃有点不高兴呢,见了嘉贞娘子,跟她嘟囔:“就这么放过他啦?”
嘉贞娘子轻轻说:“娘娘,朝堂之上很少会有大开大合的阵仗。世孙有错,是错在行事不检、纵马伤人,可要是因为这个罪过而打杀了他,就太过了。”
“如若圣上因此下令杖杀了他,那这件事情本身,可要比世孙纵马伤人严重得多得多了。”
这是不仁。
寻常人的不仁无足紧要,但是圣上是天子,他不可以不仁。
如现下这样的结果就很好,大公主得到了好名声,颍川侯府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受伤受损的人得到了足够的赔偿,世孙也认了错,君臣相得,多么和谐的场面?
嘉贞娘子说:“到这里,事情就差不多快要结束了。”
德妃蹙着眉头,有些微妙地不满:“这也太便宜他了吧!”
嘉贞娘子有些好笑地看着她:“怎么可能便宜他呢?”
她说:“我一直说的都是事情‘差不多’要结束了呀!”
“差不多”要结束,就是还没有结束的意思。
事情发展到现下,只差着最后的一环了。
圣上出于对皇室仁德形象的守护将此事轻轻放过,是为了大局考虑,可颍川侯府要是也学着圣上的样子在侯府内部将此事轻轻放过,那就是不识抬举了。
你们家把孩子养成这样,惹出事来,还冒犯了两位皇嗣,真以为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再则……
嘉贞娘子心里边有所明悟,转头看向前朝所在的方向。
圣上不会真的跟世孙置气。
一来他没有真的伤害到大公主和皇长子,二来,说到底,在他面前,那也只算是个小孩儿。
圣上只会跟京兆尹生气。
因为勋贵纨绔在神都街头纵马,是京兆尹失职!
这个罪责,可比世孙身上的要严重多了!
只是对于德妃来说,反倒是京兆尹这边的事情,显得无足轻重了。
说着,她将视线转向了窗外,不无好奇地道:“殿下那是在干什么,种树吗?”
四下里观望了一下,又迟疑着说:“这地方种树,枝繁叶茂之后,怕不美观吧?”
宫廷里的庭院布景,都有专人操持,宫妃们可以出于个人的爱好适当加以调节,但主体上的结构,其实没太有变动的空间。
是以这会儿嘉贞娘子见皇长子带着人在院子里热火朝天地挖树坑,还有人提了水在候着,就觉得有点新奇。
德妃在不触及到某些敏感区域的时候,对孩子是很宽容的。
这会儿听嘉贞娘子问了,就以一种看似不在意、实则炫耀的语气说:“他知道我喜欢花木,专门在外边买了几棵樱桃树回来呢,一番孝心,我也不好辜负他的嘛!”
又让嘉贞娘子看她用来插花的竹篮,假惺惺地责备说:“真是的,宫里边什么东西没有?要他专门从外边给我带!”
嘉贞娘子明了她的心意,先是夸了皇长子的孝心,而后转目去瞧德妃的插花。
她脸上的褒赞愈发真切起来:“娘娘的手艺真好,高低错落,花草有序。时人多用名花插瓶,富贵雕琢之气过盛,反倒失了质朴天真,娘娘却别出心裁,点缀了两枝雪柳,真是妙趣横生!”
同样是夸奖,某些没文化的岁岁小孩儿只知道说“阿娘,你插的花真好看!”和“太漂亮了!”,但是人家嘉贞娘子,就能夸到人心坎里去!
因为这几句夸奖,德妃一整天都美滋滋的,走路都带着风。
嘉贞娘子的夸奖并不是出于社交上的礼貌,而是真心实意。
先前她也在德妃宫里待过,只是那时候德妃有孕,很少再去触碰花草之类的东西,虽也知道德妃颇擅长此道,但到底很少有机会见到她施展。
这会儿见了,不免惊叹不已。
后边到了凤仪宫,还忍不住夸奖呢:“德妃娘娘若是不做宫嫔,也足以做个花博士,为宫廷供奉了。”
这个“供奉”,指的就是凭借某项技艺在天子身边侍奉的人。
有擅长弹琵琶的供奉,还有会斗鸡的供奉,到了先帝那一朝,身边多有画院的供奉,虽无品秩,然而宰相门前七品官,何况是天子身边的人?
朱皇后很少听她这样夸人,尤其夸的还是德妃,倒是真的怔了一下:“真有那么好吗?”
嘉贞娘子就详细地形容了一下给她听:“真是灵性见秀,英华外发!”
朱皇后近来在协同内庭女官们编纂女子用来启蒙入学的书籍,闻言倒是起了一点心思:“过几日我有空,或许也可以去瞧瞧,德妃若是有闲暇,也有天分,倒是可以写一本讲述瓶花的书籍……”
内宫当中多有贤媛才女,朱皇后作为国母,除去操刀皇嗣们的教养之外,也延续了天后时期的作风,鼓励她们撰书立说,刊印出来的诗词文赋传出宫去,作为盛世宫廷文学的代表,风靡一时。
现下起意叫德妃去写一本瓶花录,既可以宫嫔修身养性,也可以向天下人展示宫廷的文化与教化,于后人而言,也算是一种记述和宣扬。
嘉贞娘子笑吟吟道:“您还真别说,单讲瓶花此道,宫里头就没人能越过德妃娘娘去。”
……
颍川侯府。
颍川侯毕竟老辣,前脚带着儿孙出了宫,回府之后第一时间就让人把孙儿按到了条凳上一顿狠打。
颍川侯夫人心疼孙儿——前儿媳妇早逝,这个孙儿是她手把手带大的!
她说:“不是已经请过罪了吗?怎么还要打呢!”
颍川侯冷笑一声:“现在还只是挨打,不叫皇室真的把这口气出了,以后丢掉性命都不奇怪!”
他厉声吩咐侍从们:“打!”
世孙给打得起不来身,最后是被抬回房的。
颍川侯夫人在旁边看着,不住地流着眼泪。
唐氏夫人也在,她是纯粹来看热闹的。
家里有大事发生,还闷在房里不闻不问的,叫人看着不是那么回事。
颍川侯夫人原本还在哭呢,看儿媳妇不痛不痒的样子,活活把眼泪给气没了,跟丈夫说:“你看她心多狠,一滴眼泪都不掉!”
颍川侯:“……”
颍川侯心烦意乱:“你也别哭了!”
思前想后,又往世孙床前去了。
“你不是天子,这世界不会绕着你转,改变不了的事情,就只能接受它!”
他苦口婆心地说:“你母亲去世的时候,只是放心不下你,久久不能合眼。你口口声声惦念着她,又把日子过成这样,怎么对得起她?”
还说起唐氏夫人来:“平日里你们母子俩不合契,外人也分辨不出孰是孰非,但这回的事情难道还分不出孰是孰非?是她按着你的脖子,让你去街上纵马伤人的吗?还不是你自己惹出来的祸事!”
世孙默然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