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太医您这边请。娘娘。”红樱的话在外面响起:“娘娘,太医来了。”
  惠妃被八福晋气到宣了太医这件事在宫中流传出来。
  剩下的八福晋的言论,更是被人传到了康熙和太后的耳中。
  甚至养母哪有生母亲,这一理论,成功的传到了皇太后的耳中。
  皇太后当晚也被气的宣了太医。
  得到消息的石静娴和胤礽,赶紧从床上爬起来。
  “老八这事可大了。”
  石静娴困得不行,还得穿衣服尽快赶往寿康宫侍疾。
  石静娴已经没有精神头嘲笑八皇子了。
  石静娴是太子,想入后宫,还要派人给康熙打报告。
  等得了康熙的允许才能带着胤礽赶往寿康宫。
  等两人急急忙忙到了寿康宫时,就见康熙带着后宫嫔妃一个个都素面朝天的等在寿康宫。
  就连傍晚时,被八福晋气的宣了太医的惠妃都到了场。
  康熙脸色可以用十分难看来形容,看见石静娴来了,只是瞟了一眼。
  石静娴和胤礽走上前,面色有些担忧:“皇阿玛,皇玛嬷怎么样了?”
  “太医还没出来。”康熙看着一屋子女人。
  重点在需要靠着贴身宫女才能站稳的惠妃,和一脸苍白的良妃身上。
  “嫔位以下的都回去吧。”康熙说完顿了顿:“太子妃也回去吧。”
  胤礽和石静娴对视了一眼,和其他妃嫔一起出了寿康宫。
  人刚走,太医就从起身对着康熙等人回禀道:“皇太后年纪大了,又忧思过重,才会一时盗汗,惊梦,一时厥了过去。”
  “若是心结不解,长此以往,皇太后的身子,便会日渐衰败,日后还是要让皇太后身心愉悦,方乃长寿之道。”
  石静娴心里暗暗对八福晋鞠了一把同情泪。
  和惠妃吵架居然能传到皇太后这,也不知道是宫里伺候的人嘴太碎。
  还是延禧宫都变成筛子了,一点消息都瞒不住。
  不管如何,这场八福晋和惠妃的博弈,到底还是惠妃惨胜。
  等药煎好了,康熙亲自端着碗给皇太后喂药。
  皇太后迷迷糊糊醒过来,就见屋子里站满了人。
  康熙手中还端着闻着就泛着苦味的药。
  她想起来了,她听说了八福晋的言论。
  她这辈子,只做了一个工具人,确保大清和科尔沁的关系。
  一辈子无宠,无子。
  活了一大把的年纪,现在还是处子之身。
  玄烨待她好,那是因为她的识时务。
  但却总是恭敬有余,亲热不足。
  是啊,她见过先皇佟妃,见过佟妃是如何待玄烨的。
  也记得佟妃临死前,紧紧的握着自己的手,希望她能视玄烨为亲子。
  她在之后的三十多年里,和玄烨做了三十多年的母子。
  就在她觉得一切都变好了,她和玄烨不是亲生,如同亲生时。
  八福晋的言论出来了。
  “不吃了,我也要去见先帝去了。”
  皇太后将脸转过去,她老了,也想任性一次了。
  “皇额娘。”
  康熙跪在床边,拉着已经清醒过来的皇太后。
  皇帝跪下了,谁敢不跪,一时间屋子里跪满了人。
  “皇额娘,您心里不舒服,您打朕,骂朕,不要用自己的身体来惩罚朕。再也不要说这等话了。”
  “您这样,朕心里难受,皇额娘,是儿子不孝!”
  皇太后听着这一声自称,眼泪一下就流了下来。
  她摆摆手,按理来说,她不应该如此计较这话。
  可她这一生,拥有的寥寥无几,八福晋的话好像就在她的生活中狠狠划了一刀。
  将她再次和这座宫殿,这大清朝,还有玄烨分割开来。
  “皇玛嬷。”石静娴跪着走到皇太后的床前。
  “孙儿从小没了额娘,是皇阿玛将孙儿放在了荣妃娘娘处。”
  石静娴看着躺在床上默默流泪的老人,心里也有些不好受。
  联姻到底给女人带来了什么?
  第两百一十二章 议和
  石静娴看着床榻上的皇太后,一大把的年纪,却连个血脉相连的人都没有。
  虽说康熙待她不错,却也是碍着孝道,因着皇太后足够的识时务。
  “皇玛嬷,在孙儿心里,荣妃娘娘却是孙儿心中无可替代的。”
  石静娴回想到胤礽提起荣妃娘娘时,眼中的温情和孺慕。
  “荣妃娘娘虽然不是孙儿的亲生额娘,但却弥补了孙儿心中对额娘的想象。”
  石静娴看着已经转过头看向她的皇太后道:“这一点,是谁都没办法替代的。”
  她顿了顿回过头看向康熙:“当然,皇阿玛和皇玛嬷,在保成心里,也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
  康熙顿时露出感动的神色,还有一脸的欣慰。
  保成大了,如此感恩,又能劝好皇额娘。
  有些话他不方便说,但保成却能说,这份赤子纯真,令他动容。
  皇帝身后的嫔妃,跪在大殿中,听着皇太后皇帝和太子三人诉说天家亲情。
  一个个的都羡慕嫉妒的看向跪在前方角落里的荣妃。
  真是好运气,养了太子几年,就被太子记在心中。
  伺候完皇太后之后,康熙看着大厅中的妃嫔。
  “良妃,从今天起,每逢夜晚你就在皇额娘这里侍疾,直至皇额娘痊愈。”
  石静娴知道,这是康熙彻底恼了八阿哥两口子,尤其是八福晋。
  他不能刁难儿媳妇,但却能刁难近在眼前的良妃。
  “剩下的人,从明天起,白日里轮流侍疾。”
  说完,康熙看着刚刚劝好了皇太后的石静娴。
  “更深露重,早点回去休息吧,明日还要早朝。”
  等回到毓庆宫,石静娴本打算在前院眯一会,免得打扰胤礽,就见小安子说道。
  “太子爷,太子妃让奴才请太子爷回来之后去后院休息,太子妃还等着您呢。”
  石静娴脚步一转,天气冷,有人和自己一起挤被窝,谁愿意自己睡冷被窝。
  尤其是石静娴在东宫换了身体后,再也没用宫女脱得光光的给她暖被窝这项服务了。
  “你怎么还没睡?”
  石静娴看胤礽歪歪的靠在床榻上,眼睛都快睁不开了,还在那里强撑。
  “皇玛嬷怎么样?”
  “没什么事,应该就是年纪大,被八福晋的话气到了。”
  石静娴把衣服脱了后拉着胤礽进被窝:“八福晋这次摊上事了。”
  “惠妃看来是真的豁出去了。”
  胤礽感慨道:“八福晋这话一出,八阿哥是肯定要被申饬的,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那你说你如果是惠妃怎么办?”石静娴好奇。
  惠妃下的这步臭棋,她和胤礽都看得懂。
  要么日后八福晋“改过自新”,否则,惠妃有皇上和皇太后这两个同盟,八福晋再也讨不到好。
  “如果我是惠妃,再给八福晋一年时间又如何。”胤礽撇了撇嘴。
  “反正没孩子,最着急的不是别人,是老八,到时候惠妃再和老八说什么,不用说什么。老八自己就能和八福晋意见相左。”
  “就算老八不急,皇阿玛急啊,小选的时候能不进来两个人?八福晋能愿意?八阿哥能同意?到时候惠妃再从中说和。”
  “要皇位还是要福晋,让老八自己选,只要选了皇位,老八不是随意摆弄?你当惠妃和老大身后的武将都是摆设不成?”
  石静娴闭着眼,哼了一身:“惠妃着急啊,大皇子的女儿都出来了,那是不是将来有了儿子,儿子也能出来?”
  第二天上朝,石静娴看着面色惶恐不安,再也掩盖不住神色的八阿哥,深表同情。
  等上朝的时候,第一件事,康熙便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再次申饬八阿哥。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康熙看着老八发出疑问,随即便罢免了老八内务府总管之则。
  处理完老八的事情,康熙又说起了喀喇沁的战事。
  有了九阿哥和戴梓设计出来的火器,康熙便命人改造之前的大炮样式。
  让轻便的火器能派上用场。
  这次连发火铳在征兆喀喇沁中,居首功。
  喀喇沁郡王命人派送求和停战奏章,希望大清能够放喀喇沁一马。
  “诸位爱卿有何见解?”
  大臣们有见解吗?有!
  但他们遇到喀喇沁的问题,他们敢说吗?
  不敢!
  他们说:得饶人处且饶人?议和也不错,喀喇沁已经知道错了?
  万一太子来一句:在以后你们的孩子去联姻?
  他们要说:不行,必须给他们打服了!
  他们又怕皇帝有什么打算,等人给他递梯子呢。
  于是大臣们一个个的交头接耳,看似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