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第二天,贺红玲就辞去了培训班和书库的工作,在贺母和肖岩培的陪同下,去相关部门报名,得到了考试资格。
距离高考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了,若是她的记忆没有错,今年将会有570多万人参加考试,而最终各大院校录取的总人数还不到30万人,说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不为过。
贺红玲想在一众精英中争个第一,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她必须枕戈待旦,全力以赴。
这次考试,贺红玲报选了理科,共六门课,总分是400分。政治、语文、数学各一百分,物理、化学加起来一百分,英语一百分,不过英语是参考分,不计入总成绩。
考试之前,贺母静心照顾着贺红玲的生活,除了学习外,啥也不让她干,生怕她饿了,病了。
考试前一晚,贺母还反复检查着贺红玲的笔袋,准考证,钢笔,墨水,尺子等,样样不落。
贺红玲都觉得贺母过于小心了,不过贺母却不以为然,用她的话说,贺红玲为了高考都准备了两年了,就差这临门一脚,绝对不能出任何意外,贺红玲承受不了,她也不能。
12月10号早上,贺红玲早早就出门了,没一会儿叶芳、陈宏军和佟晓梅也从大院里走了出来。
今年他们三个也都参加考试,而且贺红玲跟佟晓梅因为都报了理科,还被分到了同一个考点。
叶芳、陈宏军二人的考点跟贺红玲她俩的很近,都离他们的住处不远,所以他们四个人就约着这几天一起同行。
碍于剧情的强大,四人走着去考场的路上,陈宏军那个倒霉蛋依然被“飞车党”抢走了书包。
这次没有肖春生路过帮他抢回书包了,但他依旧很幸运,因为还有贺红玲这个高手在。
“抓小偷啊!”
就在陈宏军崩溃大喊之时,贺红玲从路边捡起一块石头就扔了出去,正中那个“飞车党”的腿。
“嗷“一声,飞车党吃痛,连人带车翻了,四人见状赶紧追了上去,将人按在了地上。
“我让你抢我东西!你个土鳖!知道是啥吗,你就抢!”陈宏军恶狠狠的踹了那个飞车党好几脚。
“嗷嗷嗷!我再也不敢了!”飞车党吓得抱紧了自己。
“谢谢你,红玲!谢谢你!”
抱着失而复得的书包,陈宏军哭的鼻涕一把泪一把,就差给贺红玲跪下了,他的准考证就在包里,今天要不是有贺红玲在,他就完了。
贺红玲:“没事,走吧。”
将“飞车党”交给了巡逻的保卫科干事们后,几人赶紧往考场走去。
贺红玲跟佟晓梅来到她们的考点时,大门外面已经站满了人,根本分不清谁是考生,谁是陪同者,因为这些人的年龄差距很大,不仅有许多兄弟、姐妹、师生同考的情况,还有叔侄同考、夫妻同考的现象。
但相同的是,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紧张,兴奋,好奇,甚至是神圣的感觉。
“加油!晓梅!”
“你也是,加油,红玲!”
贺红玲跟佟晓梅互相鼓劲儿,随后大步朝着自己的教室走去。
第1672章 梦中的那片海(46)
今天上午考的是政治,教室里有两个监考老师,一个姓刘,是高中数学老师,一个姓杨,是高中的物理老师,也是个女老师。
铃声一响,其中相对年轻一点的刘老师就开始发试卷,在发到贺红玲时,刘老师还忍不住多看了她几眼,无关容貌,只是因为她那与众不同的精气神。
这次考试,教室里所有的考生们,不论男女,年纪大小,都表现的很激动,只有贺红玲,平静的有点过分。
对于贺红玲的“异常”,刘老师心里暗暗称奇,不过他也不确定贺红玲是因为太有把握,所以镇定,还是因为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所以破罐子破摔。
带着几分疑惑,这位刘老师在后续的监考过程中,难免多关注了贺红玲几分。
不过对于这位监考老师的心理活动,此刻的贺红玲是不知道的,她在拿到试卷后,第一时间就开始检查卷面,确定没有错漏或涂抹的痕迹后,她便在开头写好名字和考号,认真答题。
今年的高考题目并不难,严格来讲只有初中水平,对于贺红玲这种学神来说,简直太简单了,因而在提笔的那一瞬间,她手下的动作几乎就没停过,选择、判断这些小题,她几乎刚读完就写下了答案。
在距离考试结束还有半个多小时时,贺红玲就答完了题,因为不能提前交卷,她放下了笔后,便开始闭目养神,等到结束。
站在讲台上,偶尔扫一眼学生们的刘老师见状眉头一皱,看了一眼手表后,他还是没忍住轻咳一声,道:“现在距离考试结束还有三十二分钟,还没答完题的同学请抓紧时间,答完的也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写错的。”
贺红玲闻言也没有动作,刘老师自觉已经仁至义尽,便没有再多说什么。
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的杨老师微微摇了摇头,也不只是对刘老师,还是对贺红玲。
半个小时后,铃声一响,考试结束了,贺红玲收好笔袋,第一个离开了考场,之后考生们也都有秩序的陆续离开,他们没有一个说话的,脸上的表情都带着一抹神圣。
室内,两位监考老师一人几排,开始收卷子,在收到贺红玲的卷子时,杨老师本以为会看到大片空白,或是涂涂抹抹的痕迹,没想到贺红玲的试卷不但写的很满,字迹还很工整,不像是随便乱写的样子。
这年头,他们这些老师的政治水平都是很强的,看着卷面上几乎没有错误的答案,杨老师激动了,这哪是学渣啊,这明明是个学习的好苗子啊,就是不知道理综水平如何。
下午考的是物理和化学,还是这两个老师监考(本人不知道当时监考老师会不会轮换,就当作不换吧),中途,杨老师借着巡场的机会,慢慢挪到了贺红玲身后。
只在贺红玲身后站了一会儿,杨老师越看越心惊,这是哪来的学霸?答题速度和正确率也太夸张了吧?
此时此刻杨老师才算明白,这孩子可不是什么破罐子破摔,人家那是胸有成竹。
第1673章 梦中的那片海(47)
只这两科,杨老师便看出了贺红玲的不凡,莫不是她这考场里还真能出个“状元”来?
第二天考的是语文和数学,最后一天考的是英语,毫无例外,贺红玲都是全场最先答完题的那个。
考完试后,贺红玲回到家,贺母也不问她答的怎么样,生怕让她焦虑,事后好多学生都凑到一起对答案,贺红玲也没去。
半个多月后,学生们开始填报志愿,贺红玲毫不犹豫的在志愿表上写上了北大的物理系,因为每个人可以报三个志愿,她又在后面写上了清华大学的物理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物理系。
三个志愿全写一个学校的这种中二操作,贺红玲是不会干的,万一中间有个啥意外,她不就抓瞎了吗。
……
出成绩那天早上,贺红玲正在书房踩缝纫机,做衣服,突然客厅的电话铃响了,贺红玲脱不开手,就大声冲着外面喊道:“妈,我这忙着呢,您接一下电话。”
“知道了。”
贺母放下手里的报纸,起身拿起了桌上的电话,礼貌道:“你好,这里是贺家,请问您找哪位?”
贺母话音刚落,电话那头就传来了肖岩培兴奋的声音。
“亲家母,是我,高考成绩出来了,咱们红玲成了状元啦!”
“什么状元?”贺母恍惚了一下,有点没听明白。
肖岩培:“还能是什么状元,高考状元呗,红玲考了398分,是北京地区的第一名,也是全国第一名!”
贺母:“啊?这…这…”
肖岩培:“是真的,亲家母,我有个老战友在教育局工作,他刚才打电话告诉我的。”
“第一名?哎呀,红玲是第一名!”贺母激动的手都抖了,要不是她的心脏病好多了,现在都得抽过去。
肖岩培:“我那老战友还说了,教育局那边一会儿就会派人去看望红玲,亲家母,咱们得准备准备,我现在去供销社买点水果和糖,一会儿就过去啊。”
贺母:“对对对,准备准备,哎呀,辛苦亲家公了。”
肖岩培:“亲家母哪的话,都是自家孩子。”
贺母颤颤巍巍的放下电话后,立马就迈开腿去拍贺红玲的门,身姿矫健的不像话。
“红玲啊,快出来,成绩出来了!”
大概一个小时后,贺红玲家的客厅就坐满了人,除了自家人外,还有教育局的两个干部和两位北大的两个教授。
这时候贺红玲才知道,原来她的高考成绩是398分,就语文作文扣了两分,其他科目,包括英语,都是满分。
教育局来人是为了给贺红玲颁发奖金的,而这两位教授来是邀请贺红玲去他们学校就读的。
面对北大的邀请,贺红玲是很愿意的,毕竟她的第一志愿就是北大,可还不等贺红玲做出回答,家里又有人来了,是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人,他们也是来邀请贺红玲去他们学校读书的。
距离高考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了,若是她的记忆没有错,今年将会有570多万人参加考试,而最终各大院校录取的总人数还不到30万人,说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不为过。
贺红玲想在一众精英中争个第一,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她必须枕戈待旦,全力以赴。
这次考试,贺红玲报选了理科,共六门课,总分是400分。政治、语文、数学各一百分,物理、化学加起来一百分,英语一百分,不过英语是参考分,不计入总成绩。
考试之前,贺母静心照顾着贺红玲的生活,除了学习外,啥也不让她干,生怕她饿了,病了。
考试前一晚,贺母还反复检查着贺红玲的笔袋,准考证,钢笔,墨水,尺子等,样样不落。
贺红玲都觉得贺母过于小心了,不过贺母却不以为然,用她的话说,贺红玲为了高考都准备了两年了,就差这临门一脚,绝对不能出任何意外,贺红玲承受不了,她也不能。
12月10号早上,贺红玲早早就出门了,没一会儿叶芳、陈宏军和佟晓梅也从大院里走了出来。
今年他们三个也都参加考试,而且贺红玲跟佟晓梅因为都报了理科,还被分到了同一个考点。
叶芳、陈宏军二人的考点跟贺红玲她俩的很近,都离他们的住处不远,所以他们四个人就约着这几天一起同行。
碍于剧情的强大,四人走着去考场的路上,陈宏军那个倒霉蛋依然被“飞车党”抢走了书包。
这次没有肖春生路过帮他抢回书包了,但他依旧很幸运,因为还有贺红玲这个高手在。
“抓小偷啊!”
就在陈宏军崩溃大喊之时,贺红玲从路边捡起一块石头就扔了出去,正中那个“飞车党”的腿。
“嗷“一声,飞车党吃痛,连人带车翻了,四人见状赶紧追了上去,将人按在了地上。
“我让你抢我东西!你个土鳖!知道是啥吗,你就抢!”陈宏军恶狠狠的踹了那个飞车党好几脚。
“嗷嗷嗷!我再也不敢了!”飞车党吓得抱紧了自己。
“谢谢你,红玲!谢谢你!”
抱着失而复得的书包,陈宏军哭的鼻涕一把泪一把,就差给贺红玲跪下了,他的准考证就在包里,今天要不是有贺红玲在,他就完了。
贺红玲:“没事,走吧。”
将“飞车党”交给了巡逻的保卫科干事们后,几人赶紧往考场走去。
贺红玲跟佟晓梅来到她们的考点时,大门外面已经站满了人,根本分不清谁是考生,谁是陪同者,因为这些人的年龄差距很大,不仅有许多兄弟、姐妹、师生同考的情况,还有叔侄同考、夫妻同考的现象。
但相同的是,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种紧张,兴奋,好奇,甚至是神圣的感觉。
“加油!晓梅!”
“你也是,加油,红玲!”
贺红玲跟佟晓梅互相鼓劲儿,随后大步朝着自己的教室走去。
第1672章 梦中的那片海(46)
今天上午考的是政治,教室里有两个监考老师,一个姓刘,是高中数学老师,一个姓杨,是高中的物理老师,也是个女老师。
铃声一响,其中相对年轻一点的刘老师就开始发试卷,在发到贺红玲时,刘老师还忍不住多看了她几眼,无关容貌,只是因为她那与众不同的精气神。
这次考试,教室里所有的考生们,不论男女,年纪大小,都表现的很激动,只有贺红玲,平静的有点过分。
对于贺红玲的“异常”,刘老师心里暗暗称奇,不过他也不确定贺红玲是因为太有把握,所以镇定,还是因为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所以破罐子破摔。
带着几分疑惑,这位刘老师在后续的监考过程中,难免多关注了贺红玲几分。
不过对于这位监考老师的心理活动,此刻的贺红玲是不知道的,她在拿到试卷后,第一时间就开始检查卷面,确定没有错漏或涂抹的痕迹后,她便在开头写好名字和考号,认真答题。
今年的高考题目并不难,严格来讲只有初中水平,对于贺红玲这种学神来说,简直太简单了,因而在提笔的那一瞬间,她手下的动作几乎就没停过,选择、判断这些小题,她几乎刚读完就写下了答案。
在距离考试结束还有半个多小时时,贺红玲就答完了题,因为不能提前交卷,她放下了笔后,便开始闭目养神,等到结束。
站在讲台上,偶尔扫一眼学生们的刘老师见状眉头一皱,看了一眼手表后,他还是没忍住轻咳一声,道:“现在距离考试结束还有三十二分钟,还没答完题的同学请抓紧时间,答完的也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写错的。”
贺红玲闻言也没有动作,刘老师自觉已经仁至义尽,便没有再多说什么。
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的杨老师微微摇了摇头,也不只是对刘老师,还是对贺红玲。
半个小时后,铃声一响,考试结束了,贺红玲收好笔袋,第一个离开了考场,之后考生们也都有秩序的陆续离开,他们没有一个说话的,脸上的表情都带着一抹神圣。
室内,两位监考老师一人几排,开始收卷子,在收到贺红玲的卷子时,杨老师本以为会看到大片空白,或是涂涂抹抹的痕迹,没想到贺红玲的试卷不但写的很满,字迹还很工整,不像是随便乱写的样子。
这年头,他们这些老师的政治水平都是很强的,看着卷面上几乎没有错误的答案,杨老师激动了,这哪是学渣啊,这明明是个学习的好苗子啊,就是不知道理综水平如何。
下午考的是物理和化学,还是这两个老师监考(本人不知道当时监考老师会不会轮换,就当作不换吧),中途,杨老师借着巡场的机会,慢慢挪到了贺红玲身后。
只在贺红玲身后站了一会儿,杨老师越看越心惊,这是哪来的学霸?答题速度和正确率也太夸张了吧?
此时此刻杨老师才算明白,这孩子可不是什么破罐子破摔,人家那是胸有成竹。
第1673章 梦中的那片海(47)
只这两科,杨老师便看出了贺红玲的不凡,莫不是她这考场里还真能出个“状元”来?
第二天考的是语文和数学,最后一天考的是英语,毫无例外,贺红玲都是全场最先答完题的那个。
考完试后,贺红玲回到家,贺母也不问她答的怎么样,生怕让她焦虑,事后好多学生都凑到一起对答案,贺红玲也没去。
半个多月后,学生们开始填报志愿,贺红玲毫不犹豫的在志愿表上写上了北大的物理系,因为每个人可以报三个志愿,她又在后面写上了清华大学的物理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物理系。
三个志愿全写一个学校的这种中二操作,贺红玲是不会干的,万一中间有个啥意外,她不就抓瞎了吗。
……
出成绩那天早上,贺红玲正在书房踩缝纫机,做衣服,突然客厅的电话铃响了,贺红玲脱不开手,就大声冲着外面喊道:“妈,我这忙着呢,您接一下电话。”
“知道了。”
贺母放下手里的报纸,起身拿起了桌上的电话,礼貌道:“你好,这里是贺家,请问您找哪位?”
贺母话音刚落,电话那头就传来了肖岩培兴奋的声音。
“亲家母,是我,高考成绩出来了,咱们红玲成了状元啦!”
“什么状元?”贺母恍惚了一下,有点没听明白。
肖岩培:“还能是什么状元,高考状元呗,红玲考了398分,是北京地区的第一名,也是全国第一名!”
贺母:“啊?这…这…”
肖岩培:“是真的,亲家母,我有个老战友在教育局工作,他刚才打电话告诉我的。”
“第一名?哎呀,红玲是第一名!”贺母激动的手都抖了,要不是她的心脏病好多了,现在都得抽过去。
肖岩培:“我那老战友还说了,教育局那边一会儿就会派人去看望红玲,亲家母,咱们得准备准备,我现在去供销社买点水果和糖,一会儿就过去啊。”
贺母:“对对对,准备准备,哎呀,辛苦亲家公了。”
肖岩培:“亲家母哪的话,都是自家孩子。”
贺母颤颤巍巍的放下电话后,立马就迈开腿去拍贺红玲的门,身姿矫健的不像话。
“红玲啊,快出来,成绩出来了!”
大概一个小时后,贺红玲家的客厅就坐满了人,除了自家人外,还有教育局的两个干部和两位北大的两个教授。
这时候贺红玲才知道,原来她的高考成绩是398分,就语文作文扣了两分,其他科目,包括英语,都是满分。
教育局来人是为了给贺红玲颁发奖金的,而这两位教授来是邀请贺红玲去他们学校就读的。
面对北大的邀请,贺红玲是很愿意的,毕竟她的第一志愿就是北大,可还不等贺红玲做出回答,家里又有人来了,是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人,他们也是来邀请贺红玲去他们学校读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