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姜去寒也有点奇怪,“不知道她为什么偏偏选择这个地方,明明观音山对她来说安全一些。”
零水城与京城的距离,远比观音山和京城的距离要近,将一支心中无大宁、只有谢红叶的队伍放在这个地方,其实并不妥当。
朝野上下谁人心底不清楚,这谢红叶一路杀到京城,真的是为了百姓吗?
这是哄骗别人的谎话。
但远有远的顾虑,近有近的好处,再想到传闻中的谢红叶有六十多岁,直觉告诉男帝,谢红叶并非是眼前这个平平无奇的农妇,世上定有另一个谢红叶的存在,一旦放虎归山,就是祸患。
不如将这些人放在近处,方便看管。
知道内情的九湘岔过这个话题,“或许是有什么必要的原因吧。”
零水是杜兰娘开始起事的地方,有非同一般的意义,而她组建的第一支队伍,所有人都出自零水城。
只可惜,这些不能为旁人道也。
谢红叶的兵并没有驻扎在城中,那么小的一座城,无法一口气容纳五万人。
所以这些人长期驻扎在零水以北的地方,从这里过去两城,就是边境,若边境有什么紧急情况,她们正好可以过去救个急。
路途并不远,姜去寒这次没有坐在车厢里,而是与柴升阳一同坐在了驾榬上,打量着四周的景色。她以往待在泰阴城中,很少见过泰阴城外的景色,逃离时又步履匆匆,更顾不得仔细观察。
抬眼间有成片的白茅草蔓延至远处,与天色融为一体,叶片在太阳的衬托下有些泛黄。几棵大树偶尔出现在白茅地里,孤零零地站着,没有鸟雀栖身此处。
泰阴城外,原来是这番光景。
就在姜去寒思索的间隙,马车就到了目的地。
还没等靠近,一行人就被拦了下来,姜去寒带着人下了马车,不等她们问询,就将准备好的书信递给拦路的士兵,说出早就准备好的说辞,“我名为姜去寒,是一名医者。听说苻成将军正在此处,便贸然来访,有要事相商。”
“这是我准备好的书信,劳烦将士们转交。”
将士没有伸手结果书信,而是打量着姜去寒,半晌后,为首者使了个眼色,才有人接过书信,进入营地里面。
或许是为了打发时间,将士随口问姜去寒,“你以前是做什么的?”
姜去寒道:“行医。”
“哪里人?”
姜去寒如实道:“泰阴。”
听说此人来自泰阴,将士又多看了她两眼,眼中泛着兴味,“你不知道我们正与泰阴隔水相望吗?”
胆子居然这么大,居然敢来这个地方。
姜去寒并无退缩:“正因为知道,我才来的这里。”
“做什么呢?”将士没有因为这个回答而放过姜去寒,“莫不是,前来帮泰阴说和的?”
此话一出,引来一片笑声。
这句话并非有意嘲讽姜去寒,当初谢红叶带着她们离开零水,攻打别的城之时,还没动手,太守就派人前来说和,第一二次都是男的,无功而返后,第三次派来一个女人。
这话明着是问姜去寒,暗中却是嘲讽泰阴的人都是一群不敢正面对的怂货。
“不是。”
被轻视的姜去寒丝毫不恼,她摇摇头,认真注视着面前的几个将士,一字一句道:“我与你们的目的一致。”
就在此时,原先递信的将士跑了出来,气喘吁吁道:“将军让……让此人进去。”
原本拦着关口的几个将士迅速闪开身形,让出一条路来,姜去寒道了谢,带着柴升阳和姜增辛就往里面走去。
在她们身后,一直没说话的人看着背影突然道:“我好像听说过姜去寒这个名字。她好像就是之前,被泰阴百姓认为是妖女的人。”
泰阴城发生了这么一件轰动的事情,与泰阴是邻居的零水城百姓自然有所耳闻,在他们的传播下,哪怕是长期远离人群的她们也将这件事听了个七七八八。
被一提醒,另一个人也想到了什么:“我也记得,就是不清楚,方才这个是不是传说中的姜去寒。”
“今晚可以喝酒了。”
为首的将士转了转眼珠,语气兴奋,“苻成将军一直在寻找的人现在自己送上门,这是一件大好事儿,将军肯定会下令,让我们好好庆祝庆祝。”
有人看着姜去寒远去的背影,“也不知道她做了什么事情,杀夫和蛊惑人心吗?”
她们的老大谢红叶也被不明真相的人称为妖女,起初她们还会与人争执,次数多了,渐渐明白一切都是徒劳。
他们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让女性成为他们想要的样子。
比如定安长公主和王清莞大人,还有刚刚进去、自称医家的姜去寒。
将士带着一行人停在了一处帐篷外,帘子掀开,苻成出现在了案前。
眉宇间褪去了五年前的意气风发,刚好四十岁的她浑身一派沉稳之象,身形与当初一样高大,只是魁梧了些。与她那张脸结合在一起,却只觉清风霁月,像是一个儒雅的文官,很难让人把她跟将军这个词联合在一起。
更想不到她破口大骂的样子。
想到这里,九湘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姜去寒诧异地看了九湘一眼,而苻成这时也抬起了头,看向姜去寒,她手指了指特意搁置在一边的椅子,“几位请坐。”
姜去寒在打量着苻成,苻成同样也在打量着姜去寒。
半晌后,苻成问道:“姜大夫信中所言,都是真的吗?”
姜去寒道:“是。”
苻成拿起拆开的信,看着上面的几行字道,“姜大夫过往的一些事,我有所听闻。得知你身处困境时,我也试图派兵救过你,终究是晚了一步。后来听说你已经逃离泰阴,我也曾派兵寻过你,想将你加入我们麾下。”
这不是巧了?
居然还有这一层前因在。
听了这一番话,别说是柴升阳,就连姜去寒自己都有些诧异,她和柴升阳对视一眼,“将军派人寻过我?”
“不错,只是遍寻不得踪迹。”
苻成放下手中的信,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转而问道:“你口口声声称自己是姜去寒,你又如何才能证明你自己就是姜去寒,而不是借用姜去寒的名头,来顶替她。”
苻成的眼神锐利起来,眉毛化作两把弯刀悬在脸上:“据我所知,姜去寒可不是你这般模样的人。”
昔日的直爽将军,如今也学会了些弯弯绕绕。
此话一出,九湘原本还带着三分笑意的面容瞬间僵硬,她猛地抬头看向苻成,她知道苻成为什么会这么说。
当日杜兰娘的事情,居然对她造成这么大的影响,让她现今都耿耿于怀。
九湘突然很想问一问苻成,她究竟是怎么看待杜兰娘的?
姜去寒离开泰阴时情况紧急,哪里还记得带上能证明自己身份的通关文牒。她看向苻成,先是不解:“将军这话是什么意思?”
姜去寒不知道苻成的过往,更不知道这段被刻意隐藏起来的历史。
她只觉得自己正在被苻成羞辱,这羞辱意味令她如坐针毡,哪怕是被污蔑为妖女、关入大牢时都没有这么强烈的感觉。
怒火再也压制不住,在恼意的加持下,姜去寒说话间一字一顿,是她生平难得的不留情面:“将军不如先证明自己,究竟是不是传闻中与谢红叶大将军一起打天下的苻成将军。”
她对上苻成的视线,学着苻成方才说话的语气:“在我姜去寒的认知里,苻成将军,说话可不会如此咄咄逼人。”
“姜去寒”三个字,她特意咬得重了些。
第81章 姜去寒篇(十七)
被人指着鼻子大骂, 自知理亏的苻成并不见恼。
眉眼间的锐利之色于无声间收敛,语气却还是那副淡淡的样子,“你是不是姜去寒, 于我来说也没有太大的用处。”
她最关心的是:“你会医?”
姜去寒本以为这次的见面会以不善而告终,谁知苻成却不似方才那般针锋相对。聪明如姜去寒,当然明白苻成的意思。
只是, 她扬唇冷笑, 这么轻飘飘地就要揭过, 为什么不问问她是否乐意。
正欲讥讽时, 却被九湘按住了手,面上是姜去寒从未见过的复杂之色,“她并非是有意针对你。”
你们认识?姜去寒的话正要脱口, 就听见苻成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 “既然你自荐来到军中,那就要守我们军中的规矩。”
苻成此刻的声音毫无波澜,“你在信中夸下的海口,本将军拭目以待。”
令部下将三人带到该去的地方, 苻成才长舒一口气,重重地靠在椅背上, 发出嘭地一声闷响。
隐于面皮之下的懊悔之色现于人前, 她揉了揉太阳穴, “我怎么就这么不受控呢。”
浑然不觉账内正有一人默默地看着她。
九湘出了营帐, 没有去寻找姜去寒的踪迹, 而是在营地中漫无目的地逛了起来。
零水城与京城的距离,远比观音山和京城的距离要近,将一支心中无大宁、只有谢红叶的队伍放在这个地方,其实并不妥当。
朝野上下谁人心底不清楚,这谢红叶一路杀到京城,真的是为了百姓吗?
这是哄骗别人的谎话。
但远有远的顾虑,近有近的好处,再想到传闻中的谢红叶有六十多岁,直觉告诉男帝,谢红叶并非是眼前这个平平无奇的农妇,世上定有另一个谢红叶的存在,一旦放虎归山,就是祸患。
不如将这些人放在近处,方便看管。
知道内情的九湘岔过这个话题,“或许是有什么必要的原因吧。”
零水是杜兰娘开始起事的地方,有非同一般的意义,而她组建的第一支队伍,所有人都出自零水城。
只可惜,这些不能为旁人道也。
谢红叶的兵并没有驻扎在城中,那么小的一座城,无法一口气容纳五万人。
所以这些人长期驻扎在零水以北的地方,从这里过去两城,就是边境,若边境有什么紧急情况,她们正好可以过去救个急。
路途并不远,姜去寒这次没有坐在车厢里,而是与柴升阳一同坐在了驾榬上,打量着四周的景色。她以往待在泰阴城中,很少见过泰阴城外的景色,逃离时又步履匆匆,更顾不得仔细观察。
抬眼间有成片的白茅草蔓延至远处,与天色融为一体,叶片在太阳的衬托下有些泛黄。几棵大树偶尔出现在白茅地里,孤零零地站着,没有鸟雀栖身此处。
泰阴城外,原来是这番光景。
就在姜去寒思索的间隙,马车就到了目的地。
还没等靠近,一行人就被拦了下来,姜去寒带着人下了马车,不等她们问询,就将准备好的书信递给拦路的士兵,说出早就准备好的说辞,“我名为姜去寒,是一名医者。听说苻成将军正在此处,便贸然来访,有要事相商。”
“这是我准备好的书信,劳烦将士们转交。”
将士没有伸手结果书信,而是打量着姜去寒,半晌后,为首者使了个眼色,才有人接过书信,进入营地里面。
或许是为了打发时间,将士随口问姜去寒,“你以前是做什么的?”
姜去寒道:“行医。”
“哪里人?”
姜去寒如实道:“泰阴。”
听说此人来自泰阴,将士又多看了她两眼,眼中泛着兴味,“你不知道我们正与泰阴隔水相望吗?”
胆子居然这么大,居然敢来这个地方。
姜去寒并无退缩:“正因为知道,我才来的这里。”
“做什么呢?”将士没有因为这个回答而放过姜去寒,“莫不是,前来帮泰阴说和的?”
此话一出,引来一片笑声。
这句话并非有意嘲讽姜去寒,当初谢红叶带着她们离开零水,攻打别的城之时,还没动手,太守就派人前来说和,第一二次都是男的,无功而返后,第三次派来一个女人。
这话明着是问姜去寒,暗中却是嘲讽泰阴的人都是一群不敢正面对的怂货。
“不是。”
被轻视的姜去寒丝毫不恼,她摇摇头,认真注视着面前的几个将士,一字一句道:“我与你们的目的一致。”
就在此时,原先递信的将士跑了出来,气喘吁吁道:“将军让……让此人进去。”
原本拦着关口的几个将士迅速闪开身形,让出一条路来,姜去寒道了谢,带着柴升阳和姜增辛就往里面走去。
在她们身后,一直没说话的人看着背影突然道:“我好像听说过姜去寒这个名字。她好像就是之前,被泰阴百姓认为是妖女的人。”
泰阴城发生了这么一件轰动的事情,与泰阴是邻居的零水城百姓自然有所耳闻,在他们的传播下,哪怕是长期远离人群的她们也将这件事听了个七七八八。
被一提醒,另一个人也想到了什么:“我也记得,就是不清楚,方才这个是不是传说中的姜去寒。”
“今晚可以喝酒了。”
为首的将士转了转眼珠,语气兴奋,“苻成将军一直在寻找的人现在自己送上门,这是一件大好事儿,将军肯定会下令,让我们好好庆祝庆祝。”
有人看着姜去寒远去的背影,“也不知道她做了什么事情,杀夫和蛊惑人心吗?”
她们的老大谢红叶也被不明真相的人称为妖女,起初她们还会与人争执,次数多了,渐渐明白一切都是徒劳。
他们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让女性成为他们想要的样子。
比如定安长公主和王清莞大人,还有刚刚进去、自称医家的姜去寒。
将士带着一行人停在了一处帐篷外,帘子掀开,苻成出现在了案前。
眉宇间褪去了五年前的意气风发,刚好四十岁的她浑身一派沉稳之象,身形与当初一样高大,只是魁梧了些。与她那张脸结合在一起,却只觉清风霁月,像是一个儒雅的文官,很难让人把她跟将军这个词联合在一起。
更想不到她破口大骂的样子。
想到这里,九湘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姜去寒诧异地看了九湘一眼,而苻成这时也抬起了头,看向姜去寒,她手指了指特意搁置在一边的椅子,“几位请坐。”
姜去寒在打量着苻成,苻成同样也在打量着姜去寒。
半晌后,苻成问道:“姜大夫信中所言,都是真的吗?”
姜去寒道:“是。”
苻成拿起拆开的信,看着上面的几行字道,“姜大夫过往的一些事,我有所听闻。得知你身处困境时,我也试图派兵救过你,终究是晚了一步。后来听说你已经逃离泰阴,我也曾派兵寻过你,想将你加入我们麾下。”
这不是巧了?
居然还有这一层前因在。
听了这一番话,别说是柴升阳,就连姜去寒自己都有些诧异,她和柴升阳对视一眼,“将军派人寻过我?”
“不错,只是遍寻不得踪迹。”
苻成放下手中的信,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转而问道:“你口口声声称自己是姜去寒,你又如何才能证明你自己就是姜去寒,而不是借用姜去寒的名头,来顶替她。”
苻成的眼神锐利起来,眉毛化作两把弯刀悬在脸上:“据我所知,姜去寒可不是你这般模样的人。”
昔日的直爽将军,如今也学会了些弯弯绕绕。
此话一出,九湘原本还带着三分笑意的面容瞬间僵硬,她猛地抬头看向苻成,她知道苻成为什么会这么说。
当日杜兰娘的事情,居然对她造成这么大的影响,让她现今都耿耿于怀。
九湘突然很想问一问苻成,她究竟是怎么看待杜兰娘的?
姜去寒离开泰阴时情况紧急,哪里还记得带上能证明自己身份的通关文牒。她看向苻成,先是不解:“将军这话是什么意思?”
姜去寒不知道苻成的过往,更不知道这段被刻意隐藏起来的历史。
她只觉得自己正在被苻成羞辱,这羞辱意味令她如坐针毡,哪怕是被污蔑为妖女、关入大牢时都没有这么强烈的感觉。
怒火再也压制不住,在恼意的加持下,姜去寒说话间一字一顿,是她生平难得的不留情面:“将军不如先证明自己,究竟是不是传闻中与谢红叶大将军一起打天下的苻成将军。”
她对上苻成的视线,学着苻成方才说话的语气:“在我姜去寒的认知里,苻成将军,说话可不会如此咄咄逼人。”
“姜去寒”三个字,她特意咬得重了些。
第81章 姜去寒篇(十七)
被人指着鼻子大骂, 自知理亏的苻成并不见恼。
眉眼间的锐利之色于无声间收敛,语气却还是那副淡淡的样子,“你是不是姜去寒, 于我来说也没有太大的用处。”
她最关心的是:“你会医?”
姜去寒本以为这次的见面会以不善而告终,谁知苻成却不似方才那般针锋相对。聪明如姜去寒,当然明白苻成的意思。
只是, 她扬唇冷笑, 这么轻飘飘地就要揭过, 为什么不问问她是否乐意。
正欲讥讽时, 却被九湘按住了手,面上是姜去寒从未见过的复杂之色,“她并非是有意针对你。”
你们认识?姜去寒的话正要脱口, 就听见苻成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 “既然你自荐来到军中,那就要守我们军中的规矩。”
苻成此刻的声音毫无波澜,“你在信中夸下的海口,本将军拭目以待。”
令部下将三人带到该去的地方, 苻成才长舒一口气,重重地靠在椅背上, 发出嘭地一声闷响。
隐于面皮之下的懊悔之色现于人前, 她揉了揉太阳穴, “我怎么就这么不受控呢。”
浑然不觉账内正有一人默默地看着她。
九湘出了营帐, 没有去寻找姜去寒的踪迹, 而是在营地中漫无目的地逛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