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他们一把火烧死了观音山上的土匪,为了获得更多的军功,又防火烧了我们的村落,害得我们无家可归,这才想前往京城。”
  “谁知在这一路上,我们走到哪里,哪里的官员就对我们打打杀杀,想要污蔑我们谋反,继续向陛下您邀功请赏。在出发前,我们也没想到这一路会遇见这么多的妖魔鬼怪。”
  “陛下,您问草民为什么造反,草民倒是想斗胆问您一句,我们哪里造反了?归根结底,我们只是为了活下去。”
  杜兰娘双眼充斥着愤怒,声调也越来越高,听得众人想捂住自己的耳朵。
  “陛下,你知道我们村子里现在还有多少人活下来吗?”
  “不过几十余人!”
  杜兰娘声音刚落,男帝还没说话,一个大臣就跳了出来,他厉声道:“你说谎!”
  “你谢红叶本就是土匪!”
  这个大臣对着男帝行了一礼,继续指责杜兰娘:“早在剿匪军队去之前,你谢红叶的名字就出现在了我们的奏折上,我看这一切分明是你杀了剿匪军队和那些无辜的村民,又倒打一耙!”
  这与谢红叶所做的事八九不离十了。
  孤身来这狼窝之前,杜兰娘就做好了迎接刁难的准备,此刻她神色如常,正准备回话时,被一道声音拦了回去。
  是另一个男大臣。
  只见他略带不善地瞥了一眼谢红叶,然后看向男帝:“陛下,臣有一点不解,传闻中谢红叶不是一个六十三岁的男人吗?怎么这位,哪里都对不上。”
  这……
  朝臣们面面厮觑,这个男大臣这么一说,他们也想起来了。在谢红叶未曾造反、未曾出现在世人眼前时,他们知道的谢红叶是个男人。
  先前跳出来呵斥杜兰娘的大臣额上已经渗出了点点细汗。
  这人怎么这么不会说话?
  这岂不是在问:若眼前这个谢红叶是真的谢红叶,那传说中的六十多岁的男人是谁?若面前这个谢红叶是假谢红叶,那传说中的六十多岁的男人在何处?
  眼前这个谢红叶只能是真的。
  因为,她的手中确确实实握着一支有六万人数的队伍,是他们真正想要对付的人。
  男帝的视线淡淡扫过后来跳出来的大臣,微不可闻地皱了皱眉:“好了,谢红叶,你有什么诉求,都可以说出来,朕一定会给你们一个公道。”
  刁难都被对方挨个儿化解,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男帝现在的脸色不大好。
  自知说了错话的男大臣又回到了队伍,转身的不经意间,他与定安长公主快速对视了一眼,转瞬即逝,无人瞧见。
  杜兰娘闻言,直视着男帝,不卑不亢:
  “草民除过为枉死的亲人和一路走来被那些狗官杀死的村民讨个公道外,别无所求。”
  得寸进尺!
  荒唐!
  如果不是他是皇帝,他现在真想跳起来大骂一句。
  分明是她造反在前,偏偏他只能咽下这口气,除过事情的起因与面前这个农妇所言大差不差外,还要忌惮她背后的六万人马,不能惹恼了这个人。
  几乎是咬着牙地, “朕允诺你。”
  杜兰娘平静地答谢,只余下男帝坐在椅子上喘着粗重的气。
  上一次这样逼他的还是四年前的王清莞。
  大臣们说得对,让她先嚣张几天,等到了日后,他自有办法断了她的羽翼,让她跟她的那些亲人一样,死无葬身之地。
  他挥了挥手,一双眼睛直直地盯着杜兰娘:“今日之后,朕就派人前往观音山调查此事。在事情水落石出之时,该追责的,朕一个都不会放过。”
  那些窝囊废也该处理处理了,居然连一个女人都解决不掉,还让她发展得如此强大。
  这是定安长公主出的主意——招安。
  既然谢红叶以“讨公道”为口号,狼子野心想要造反,不如就顺势将她请到京城来,让她生活在所有人的眼皮子底下,动弹不得,待一个合适的时机,拔除她所有的爪牙。
  完全不需要担心谢红叶会拒绝来京城。
  若是拒绝,天下人都会知道她只是想造反,这是大逆之举。没有了正当的理由,追随她的人自会四散开来。
  当然,定安也有私心。
  左右等不来谢红叶回信的定安长公主早已没了耐心,她选择用这种方式逼迫谢红叶跟她合作,谁料此举也正中杜兰娘的下怀。
  对待女兵和男兵的不同标准,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不满,在这种情绪的推动下,手下的男兵愈来愈不听杜兰娘使唤,甚至闹了几次事。杜兰娘也不惯着这些人,参与闹事的全都被她砍了以儆效尤。
  但此事之后,随着人数的减少和众人的怠惰,队伍的实力开始下降,对战朝廷本就吃力的杜兰娘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心焦。
  这时,谢红叶收到了定安长公主的第二封信。
  想要推翻某种庞大的东西,自己的力量若是不足,或许可以联合别人的力量,共同努力,才可能会达成目标。
  想通了这个问题的杜兰娘,在收到朝廷招安书的当天,就前往了京城。
  在这里,她将会看到一棵深扎在泥土中的大树是如何被横腰砍断、连根拔起。
  与谢红叶分别的九湘面前又浮现了那本书,观音山土匪依旧是观音山土匪,依旧死在了一场大火中,同时多了一页关于谢红叶的个人介绍:
  谢红叶,女,观音山下上杜村人,大宁末年的起义者。
  她出身低微:
  谢红叶年幼被双亲遗弃,后被人捡回去做童养媳。中年时,她的亲朋和乡亲都被剿匪而来的朝廷官兵尽数烧死,只是为了获得功劳,这是大宁最黑暗的一个时代。不甘心被压迫的谢红叶选择了反抗,她召集幸存的村民,打算进京,向皇帝讨一个说法。
  谁料在此刻却发生了变故。
  官官相护的情况下,谢红叶等人屡屡被拒之门外,长此以往,她们根本抵达不了京城,被不甘心支配着的谢红叶便决定起兵造反,杀到京城。
  这是有记载以来的第一个女起义者。
  她一战成名:
  决定造反的谢红叶大手一挥,就有无数人被她的魅力所折服,自愿跟随在她身后。能获得这么多人的支持,谢红叶当然也不负众望。
  在攻城中,她以拔山举鼎、凤翥龙翔之势,一连攻下七座,而这仅仅花了一年时间。就在众人以为她会一鼓作气,将整个大宁都夺下来时,她却做了一件出乎众人意料的事情。
  谢红叶接受了朝廷的招安。
  关于她的争议:
  传说谢红叶去世第二年,她的左膀右臂苻成将军得了一场大病,回光返照之时,她告诉当时前来探望的女帝,说谢红叶不是谢红叶,而是杜兰娘。
  苻成将军说完这一句之后便与世长辞,谁也不知道她说的杜兰娘究竟是何人。
  后来又有传闻说,在谢红叶起义时,有一个女子借用谢红叶的名义招兵买马,迅速成长为可以与谢红叶匹敌的对手,这个女子就是杜兰娘。
  只可惜,伴随着岁月流逝,其间真相早已被尘沙掩埋,她们这些后人也无从而知。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三卷 大医精诚
  第64章 古代篇之姜去寒(一)
  蟋蟀聚集在点着微弱烛火的人家中, 应和着织布机放声高歌,前来凑热闹的野猫懒洋洋地趴在瓦片上听着,兴之所至时也会搭个腔。
  在这样静谧的夜里, 敲门声就显得格外明显,这已是来人放轻了动作的结果。
  来人低声对着门缝说了什么,很快就有俩人推开院门, 谨慎地望着四周。
  确定街上空无一人, 她们长舒一口气, 这才迈出身子, 返身将门合上,跟在来人身后进入夜色中。
  正在思考如何出现在任务对象视野中的九湘看见目标突然出现,微微一愣, 跟了上去。
  三人每走几步, 就会停下来,观察周围的动向。
  行走间身体紧紧贴着墙壁,小心翼翼地将自己藏身在阴影中,一副生怕自己被天上的圆月瞧见的样子。
  像是被瞧见了, 就有大祸临头。
  跟在几人身后的九湘面色古怪,并非是她多心, 而是这三人的行为, 看起来像极了谢红叶下山打劫时的模样。
  难道这几个人跟谢红叶一样, 也是土匪?
  不对。
  九湘很快就排除了自己这个猜测, 她这次的任务对象是一个妖女。
  书中说, 这个妖女与别的妖女不同, 别的妖女, 多是有着亡国的娇艳面容, 而她此次绑定的妖女, 却有着可以亡国的诡异妖术。
  这些妖女唯一的共同点是,她们都惨死在百姓的愤怒中。
  就在九湘思考的间隙,三人走到了一处小院外,接应的人早已等候多时,连寒暄都来不及,直接拉着人就往院子里面冲。
  九湘跟在她们身后,刚一进去,听见了低低的抽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