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阿绵与宋东家道了谢,回到自己的摊位上。
  孟驰坚正面无表情煮着豆腐,摊位上仅有一个客人。阿绵赶忙与他换了手,又说出自己想再雇个人的事。
  “嗯,我最近也在想此事,等晚些我们一道去找牙人看看。”孟驰坚见阿绵有模有样的,没有客人时就算算账,已经全然是个小东家的样子了。
  忙过晚食,两人在自家的摊子上吃了些豆花饭。孟驰坚将桌椅板凳等物件放回驴车上,把阿豆牵回铁匠铺后院,两人这才匆匆忙忙赶去了牙行。
  牙行的掌柜见是阿绵来招工,波澜不惊地笑了笑,似乎早知会有这么一日。
  其间还与孟驰坚寒暄道:“难道你铺子里不缺人吗?就一个小家伙在那帮你。”这是有意展示自己在这城中的人脉,可谓四通八达、无所不知。
  不过孟驰坚只是略一点头,依旧冷着脸,实在是懒得跟一中年男子聊闲天。
  阿绵一一讲了自己想要的雇工条件。
  “要好洁、爱干净,嗯……手脚要勤快些。哦!还有面相定是要和善的。”
  孟驰坚咬了下后槽牙,阿绵赶忙对着他笑了笑。
  “好,后日下午申时你们来,我会将符合这些的人带来,到时候你自己与他们聊聊,看看选中哪个。”
  如此忙碌了一日半,阿绵在午食与晚食之间的间隙,与放心不下,说什么也要跟来选人的孟驰坚,再次走进了牙行。
  进了院子,这里正等候着五人,其中三男两女。
  见阿绵两人出现,其中一对伶俐的男女赶忙凑到孟驰坚面前,男子急切道:“东家可是要招人?找我吧!我此前是轿夫,力气大得很!”
  “东家,你可别信他的话。他这人粗心大意,抬轿时踩着个小石子,险些跌了贵人!”女子道:“我手巧,家中的琐事一应都会,此前是在那官老爷家做过奶妈的……”
  “不是我招人,是她。”
  雇工们这才注意到他身后正打量着众人的阿绵。
  ……
  怎么是个脸这样嫩的小娘子。
  这真的能做起来买卖?
  别到时候就发得起两个月的工钱。
  顿时雇工们兴致缺缺,无精打采地重新排成一列。
  “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此前是做什么的?”阿绵也不管他们的脸色,挨个着仔细问。
  而且因为那女子的话,她还无师自通地问起,“那为什么不做之前的事了呢?”
  一一问完五人,阿绵点点头,又叫他们全部伸出自己的手。
  “小娘子,你这是要做什么?好新奇的挑人法子。”
  孟驰坚见她看了看轿夫的手,那手指甲里全是泥灰,摇了摇头;接着又去看那做过奶妈的娘子,这手倒是洗得很干净,但白白软软,绝非做惯了活的人。
  一旁带看的牙人掌柜忍不住赞叹道:“若非娘子有自己的摊子,这番悟性,来我铺中做个伙计该有多好。”
  第135章 豆花摊篇(二)
  剩下的三人,其中两名男子,一位才八九岁的小男孩,年纪不大适合;
  另一位是个鳏夫,阿绵瞧着一脸苦相。
  最终剩下一个面慈些的老妇人,手间纹路纵横,干瘦得很,但衣裳裤脚还算洁净,看得出是惯会做活的。
  妇人自称名为刘秀芳,今年五十四岁,从前操持着家里家外,如今家中的孙辈们也都长成了,出来找些工做做。
  “月钱你看着给就是了,叫我能有口饭吃就行。老而不死的是家里的拖累,我再活的话就把子女的福报拖没了……小娘子,不瞒你说,我吃了一辈子的苦,定是给你当牛做马的干活,你就当行行好吧!”
  说着说着,眼眶中竟是含泪了。
  搁你在外头跳广场舞跳得好好的,回到家见儿子一家已经在吃饭了,于是拿了小碗缩在厨房里吃起了白饭配酱油,无论儿子儿媳孙子孙女怎样来劝,就是不上桌吃饭,等委委屈屈回到客卧,拿起手机播放起不要钱的小说来听。
  结果下一秒,不知怎么就到了这个古怪的地方来了。
  等足足两个月吃的是糠咽菜之后,你铁定也要含泪的。
  刘秀芳从前是根本不看什么小说的,她识字不多,学历是念了村小一年级。
  她是听别人与她说,这手机上有个东西,跟从前的收音机差不多,还能边听故事边赚钱,这才叫孙女帮忙下载的。
  这一听就入了迷。
  此前她爱听的一种文叫做“老太太文”,虽然她认为四五十岁的主角并不算多老,七八十才应该叫老太太。不过这种文的剧情大抵是老太太辛苦半生,却被不孝子孙们哄骗走了财产,随后又将主角赶出家门,逼得老太太没有活路,凄惨的死去。
  接着当然就是重生了。
  重回到过去的老太太可以弥补遗憾,狠狠整治并教育不孝子孙们,同时也带领着整个小家族蒸蒸日上,过上好日子。
  不过刘秀芳压根没把故事里的剧情和自己所处的古怪世界联系到一块儿。
  那都是戏里的事,做不得真的。
  她在这个古怪的世界上,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全都已经成家。三个儿子互相推诿,老大说娘一向最疼老幺,分家时贴补了老幺最多、老二说我又不是大的、老三说十里八村的传统就是老大养娘。
  每家都是白天当着人前说得好好的。
  背地里就防着她,连个鸡蛋都放在柜子里锁起来。
  差点没把刘秀芳活生生饿死。
  实在腿脚发软,她这才不得不出来找个活做。阿绵若是不要她的话,怕是等冬天就撑不下去了。
  “一个月七百文、五百文都可以。”
  这比在市面上雇一个帮厨的价格确实低了不少。
  阿绵想了想说:“先试工一个月,工钱七百文,干得好的话一个月八百文。包一顿午食。”
  第一次雇人,在牙人的见证下立好了雇约,说好明日就来上工后,又付了一百文作为牙人的佣金。
  第二日有了帮工,阿绵果然轻省多了。
  刘秀芳干活很麻利,招呼客人、端碗洗碗擦桌是样样都干得不赖。阿绵可以只用做菜和收钱,这样一番提高了效能,让小摊一天能多卖出一二十碗,很是可观了。
  她虽然还只是个小摊,但一个月赚得钱已经比铁匠铺多了。
  铁具虽说值钱,但打一口铁锅、买一把镰刀,不消说都是父传子、子传孙的东西,只要没坏,少说用个三代人的。
  需求量某种程度上是比较固定的,这附近就这么多人。
  而阿绵的豆花摊已经是有一拨很固定的人群,隔三差五就去吃上一碗。
  不过前段时间真是把阿绵熬瘦了一大圈,如今总算能歇息一会儿。忙过了午食的点,阿绵就和刘大娘一起收拾摊铺,随后她将钱匣装进小包袱里,换上一个新的钱匣,再大致清点估算一下还剩多少食材,便跑去铁匠铺午休。
  刘大娘呢,则就在这段没什么客人的时候,做自己的豆花饭吃。
  阿绵不是那种很苛待雇工的东家,摊位上有什么料叫刘大娘自己加着吃便好了,不浪费能吃完即可。
  当然,她能这样做的原因也有刘大娘的工钱比市面上(一两银子)低一些的缘故,这两三百文算起来,够在阿绵这摊位上点二十碗豪华版豆花饭了。
  因此这一番是两者都没叫对方吃亏,甚至隐隐觉得自己这边是赚了的。
  “刘大娘,你在这看会儿摊子,我晚点过来。”
  阿绵花了半柱香的时间跑进铁匠铺,孟驰坚接过她的包袱,“慢点儿,饿死鬼投胎了。”
  “吃了一个月的豆花饭了,现在看到豆花就没胃口呀。诶,今天虎子呢?”
  “这几天活少,让他在家帮他爹晒粮食。”
  阿绵左顾右盼,孟驰坚将她的钱匣放在柜子里,下午时他会连同着铁匠铺的银子一起带去钱铺里换成银子。
  眼下两人的钱其实已经事实层面的混在一块儿了。
  一来不能叫阿绵总是背着钱去钱铺兑银子,担心有人眼热红火的生意,就此盯上她;二来如今阿绵能做账本,每日卖了多少碗大约得多少钱,她心中有数的。
  家中的银子一并由身强体壮的孟驰坚保管,他专门打了一个薄皮的小铁盒。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两人还将两个金元宝藏到了后院的鸡窝下头的地里。
  虽说家里是孟驰坚管钱,但是阿绵刚开始很担忧他又大手大脚的乱花钱,所以三不五时地会看一看两个账本。
  其实自她上次以为自己怀孕、两人虚惊一场后,孟驰坚就吝啬了很多。
  早就不再当天做工当天花了。
  每日开销大约就花个五十文左右,主要是一家人的菜钱、零嘴等等。
  “不过若是以后赚得太多,洲城那有一家很大的钱庄,我们可以将钱存进里面。听说不仅能保管本钱,每年还能多拿一点息子钱。”孟驰坚对着自家的小财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