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宋东家洋洋得意,“这是在市面上刚买回来的,价值连城,上好的花椒粉!”
阿绵又尝鱼肉,也是滑嫩可口,且没有要挑刺的烦恼。
她将麦饭也拨进鱼羹里,捧着碗到后院外的巷子里吃着。她边吃边左右看,见树枝颤动两下,忙叫道:“狸奴!快来,我给你留了一只大鱼头!”
树叶间钻出一只黑背白腹的狸奴,四只爪子也是白的,神气地“喵”了一声。
阿绵拿出一个碗,里面装了切开的鳜鱼鱼头,还有剁碎了的鱼鳃鱼胆和碎鱼皮(厨工清理出来不要的),放在地上。
狸奴一跃而下,吃了起来。
阿绵也蹲在旁边,津津有味地边看边吃午食。
“不行,这是我的饭,不能给你吃。”
小狸奴吃着自己碗里的,又想来看阿绵在吃什么。
阿绵捂住碗,护食得很,大义凛然地说:“给你吃了你会生病的。”
她不知道的是,茶肆上有人正远远看着。
孟驰坚舔了下干裂的嘴唇,一会儿注意到她今日没有扎好头发,散了几缕在脸侧;一会儿想把人拎到饭桌上让她好好坐着吃饭(蹲着吃饭他觉得很像小乞丐,心中有些不舒服);一会儿觉得狸奴别有用心、心机深沉,似乎是故意在她面前装可爱可怜样,好叫她摸摸捏捏拍拍。
他怕阿绵要把饭给狸奴吃,久久悬了一颗心,好在没有。
吃过饭,阿绵冲洗完碗筷,进了铺子里,再也看不着了。
孟驰坚又张望了一会儿,这才恋恋不舍地回了铁匠铺。
却是在铺里意外见到了温乔。
昔日的好友见他如此,原本的斥责也化作了无奈:“你不来看病也就罢了,这铺子你还要不要了?整日连家也不回,你知道你阿娘和小妹有多急吗?你把自己弄成这样,阿绵才更是不会回来的!”
第64章 深情女二篇(十二)
“我没什么事,与她也不相干。”
说完孟驰坚就漠然去拿铁锤,温乔瞧他那样子,若不是自己坐着轮椅,真想上去踹两脚。
“你阿娘有话要跟你说,你自己看着办吧。”
孟驰坚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晚上他终于归家,把钱袋放在木桌上就又要回城里去。
孟婧喊住他,“三哥!你……你在家歇一晚,明日再去城里吧。”
孟驰坚摇了摇头,“我在铺子里睡。”
他在家睡不着。
“站住。”
他回过头,看到阿娘颤巍巍地走了出来。
孟母也已知道家中发生的事,这几日也常常在屋子里默默流泪。
她已经失去过一个孩子了,不想再失去一次。
“三啊,娘知道你心里着急,你是男子,有许多事是不明了的。你若是一直这样陷在死胡同里,又如何是好呢?”孟母摸索着拽住他,“此前,媒人来我们家提阿绵时,你可曾认真了解她家中发生的事?”
孟驰坚哑然。
那时候,他只不过与阿绵在市集上有一面之缘,见她乱打乱闯的,随手拦了下来,以免闹出人命。
“我大约是知道的,她家里阿娘早早过世了,还有个爱喝酒的老父,对她应当是不大好的。她不怎么提起自己家里的事……”
“她不提,你也就当作无事。你或许还想着,阿绵反正不喜欢她阿爹,索性连回门也不回,免得沾麻烦。”
孟驰坚倒没有这样想,主要是那时他还对婚事并不多上心,连新婚夜都未回房,更别说过几日后的回门了。
“你既然不了解,为什么要那样生气她不肯信你呢?”
孟驰坚怔了怔,阿绵的家到底是怎么了呢?
当晚他喝了些退烧药和安神药,吃了半碗红薯粥。
第二日清晨,他就赶去了当时那媒婆家。
媒婆见着他像见了鬼,“你这是要做什么?!你不是成过亲了么?”
“我想知道我娘子阿绵家里,从前发生过什么事?”
“哎呦,你这小伙子也是挺稀奇的哈。我这是‘庄稼佬进皇城——头一遭’遇到你这样的。成亲前不来问,新婚时不来问,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跑来问,怎么不等娘子生了三个娃了你再来?”
孟驰坚没被奚落走,神情坦然:“大娘,我想知道阿绵成亲前的事,什么都行。”
那媒婆见打发不走这煞星,索性也按照印象里的情况,与他说了。
“阿绵是陆家村的,这孩子呢长得很好,其实原本是不止你一家要说亲的,但你家的礼是最厚的。她爹你应当也晓得,特别爱喝酒,平日里又爱耍酒疯,欠钱不还。阿绵呢,在村子里也不怎么受待见。”
“可是,你若是以为他们都一直如此,那你可就想错了。许多年前,阿绵的爹娘都是妯娌间羡慕的‘神仙眷侣’,有不少小娘子都在家中与自己的夫君埋怨,问怎么不能像小陆那样又能挣钱、又顾家!那会儿,我都听过他们的故事,阿绵娘原是城中豆腐铺家的女儿,阿爹为了与阿绵的娘在一起,起早贪黑地干活、攒钱,日日都要去买豆腐,一买就是足足一年。”
媒婆是见过许许多多的夫妻的,话中愈发感慨:“这两人彼此心中,都是情意深重,那时的彼此爱慕,绝不作伪。”
孟驰坚听着这些事,并不言语。
“两人成亲后,日子也过得很是蒸蒸日上。阿绵的娘是这个家的主心骨,他们家的日子也过得越发好了。生了阿绵后,阿绵是个很闹腾的小孩,到了晚上就不睡觉折腾大人,不抱着就哭。她爹为了不吵着她娘睡觉,硬是抱着小阿绵在外走十几里地!”
“可有让阿绵吹着风?”
“没有,”媒婆翻了个白眼,“别打断我。过了几年后,阿绵娘身体却渐渐不行了,这时阿绵的爹也不像从前那样,虽说还偶尔做些活,但闲暇时爱喝些酒,还爱去看人打叶子牌。期间自然也有看病吃药,但总也不见好,阿绵的娘是个很要强的性子,夫妻二人争吵过几回,最终她决定依旧是自己忙着做豆腐。后来阿绵的娘走的时候,阿绵……那时大约是十一岁左右吧。”
孟驰坚闭了闭眼睛,缓缓问:“为何她爹会有如此变化?难道是因为他在外面有了其他人?”
“那就不太知晓了,但据我所知,并没有。如果有,在这乡下我不会不知道。”
媒婆在这些男女关系的八卦上自认还是很有职业水准的。
“可到底为何会如此……”
眼前的年轻人如此不解。
“其实这样的事并不少见,毕竟几乎没有任何人成亲之时是冲着痛苦与不幸的日子去的。总而言之,她爹在她娘去了之后,一蹶不振,成了彻头彻尾的酒鬼。那之后阿绵的日子才开始不好过的,其实她是见过自己家曾经很幸福的,那后来性子才越来越怪。”
媒婆此时瞥了瞥孟驰坚的脸色,“而且,她在村里的名声也渐渐不好了。据说阿绵有时闹腾起来,谁也管不了,而且都不敢惹她,据说她还用菜刀砍过人!那家人后来都搬出村了。”
孟驰坚总觉得其中有古怪,但是这件事不像艳情八卦,媒婆也不知道具体的。
他谢过了媒婆,回家后马不停蹄地洗了个热水澡,将几日的脏衣服都换了,又剃了胡子,勉强将自己收拾出了个人形。
紧接着又将灶上的苦药一碗不落地喝了,下午又赶去陆家村。
他找了一圈,没见着陆爹的踪迹。
倒是在家中温书的张亦行在窗里看到了他。
张亦行放下书,走出去有些疑惑地问:“陆阿绵呢?她怎么没与你一起回来。”
孟驰坚看都不看他,直接当作空气一般径直走过。
“当我想理你呢,要不是看在阿绵的份上……”张亦行想到什么,忽然脸上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哈哈!该不会是她不要你了吧?!你想在这找人也是无用的!”
第65章 深情女二篇(十三)
孟驰坚也不跟他废话,上去就直接两拳。
“你再敢到她面前说一句话,我叫你这辈子也考不了。”
他眼下心情极其恶劣,又上去踹了一脚。
张亦行一介书生,论拳脚自然是劣势,当下灰头土脸,眼中愤愤,“你有种别跑,给我等着!”说完一瘸一拐地跑了。
孟驰坚想找到阿绵之前住的地方去看看,没走几步却见到陆微微。
陆微微穿着一身旧衫,与几个月前不同,她面容哀愁、很是憔悴。
原本她以为,张亦行是此前没有用心准备考学,只要这一次用心便好了。然而这夫君真的开始发奋了,不仅许多家事都堆在了她的身上,而且考学的花销极其正当,是不得不花的:
——书院一年就得花费十两银子;买书也价格不菲,加上笔墨纸砚,一个月最少也得抛费一两;不仅如此,县试后还要去府试,其间旅途路上和住宿的花销最少得一两;考试费一场也得一两……
阿绵又尝鱼肉,也是滑嫩可口,且没有要挑刺的烦恼。
她将麦饭也拨进鱼羹里,捧着碗到后院外的巷子里吃着。她边吃边左右看,见树枝颤动两下,忙叫道:“狸奴!快来,我给你留了一只大鱼头!”
树叶间钻出一只黑背白腹的狸奴,四只爪子也是白的,神气地“喵”了一声。
阿绵拿出一个碗,里面装了切开的鳜鱼鱼头,还有剁碎了的鱼鳃鱼胆和碎鱼皮(厨工清理出来不要的),放在地上。
狸奴一跃而下,吃了起来。
阿绵也蹲在旁边,津津有味地边看边吃午食。
“不行,这是我的饭,不能给你吃。”
小狸奴吃着自己碗里的,又想来看阿绵在吃什么。
阿绵捂住碗,护食得很,大义凛然地说:“给你吃了你会生病的。”
她不知道的是,茶肆上有人正远远看着。
孟驰坚舔了下干裂的嘴唇,一会儿注意到她今日没有扎好头发,散了几缕在脸侧;一会儿想把人拎到饭桌上让她好好坐着吃饭(蹲着吃饭他觉得很像小乞丐,心中有些不舒服);一会儿觉得狸奴别有用心、心机深沉,似乎是故意在她面前装可爱可怜样,好叫她摸摸捏捏拍拍。
他怕阿绵要把饭给狸奴吃,久久悬了一颗心,好在没有。
吃过饭,阿绵冲洗完碗筷,进了铺子里,再也看不着了。
孟驰坚又张望了一会儿,这才恋恋不舍地回了铁匠铺。
却是在铺里意外见到了温乔。
昔日的好友见他如此,原本的斥责也化作了无奈:“你不来看病也就罢了,这铺子你还要不要了?整日连家也不回,你知道你阿娘和小妹有多急吗?你把自己弄成这样,阿绵才更是不会回来的!”
第64章 深情女二篇(十二)
“我没什么事,与她也不相干。”
说完孟驰坚就漠然去拿铁锤,温乔瞧他那样子,若不是自己坐着轮椅,真想上去踹两脚。
“你阿娘有话要跟你说,你自己看着办吧。”
孟驰坚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晚上他终于归家,把钱袋放在木桌上就又要回城里去。
孟婧喊住他,“三哥!你……你在家歇一晚,明日再去城里吧。”
孟驰坚摇了摇头,“我在铺子里睡。”
他在家睡不着。
“站住。”
他回过头,看到阿娘颤巍巍地走了出来。
孟母也已知道家中发生的事,这几日也常常在屋子里默默流泪。
她已经失去过一个孩子了,不想再失去一次。
“三啊,娘知道你心里着急,你是男子,有许多事是不明了的。你若是一直这样陷在死胡同里,又如何是好呢?”孟母摸索着拽住他,“此前,媒人来我们家提阿绵时,你可曾认真了解她家中发生的事?”
孟驰坚哑然。
那时候,他只不过与阿绵在市集上有一面之缘,见她乱打乱闯的,随手拦了下来,以免闹出人命。
“我大约是知道的,她家里阿娘早早过世了,还有个爱喝酒的老父,对她应当是不大好的。她不怎么提起自己家里的事……”
“她不提,你也就当作无事。你或许还想着,阿绵反正不喜欢她阿爹,索性连回门也不回,免得沾麻烦。”
孟驰坚倒没有这样想,主要是那时他还对婚事并不多上心,连新婚夜都未回房,更别说过几日后的回门了。
“你既然不了解,为什么要那样生气她不肯信你呢?”
孟驰坚怔了怔,阿绵的家到底是怎么了呢?
当晚他喝了些退烧药和安神药,吃了半碗红薯粥。
第二日清晨,他就赶去了当时那媒婆家。
媒婆见着他像见了鬼,“你这是要做什么?!你不是成过亲了么?”
“我想知道我娘子阿绵家里,从前发生过什么事?”
“哎呦,你这小伙子也是挺稀奇的哈。我这是‘庄稼佬进皇城——头一遭’遇到你这样的。成亲前不来问,新婚时不来问,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跑来问,怎么不等娘子生了三个娃了你再来?”
孟驰坚没被奚落走,神情坦然:“大娘,我想知道阿绵成亲前的事,什么都行。”
那媒婆见打发不走这煞星,索性也按照印象里的情况,与他说了。
“阿绵是陆家村的,这孩子呢长得很好,其实原本是不止你一家要说亲的,但你家的礼是最厚的。她爹你应当也晓得,特别爱喝酒,平日里又爱耍酒疯,欠钱不还。阿绵呢,在村子里也不怎么受待见。”
“可是,你若是以为他们都一直如此,那你可就想错了。许多年前,阿绵的爹娘都是妯娌间羡慕的‘神仙眷侣’,有不少小娘子都在家中与自己的夫君埋怨,问怎么不能像小陆那样又能挣钱、又顾家!那会儿,我都听过他们的故事,阿绵娘原是城中豆腐铺家的女儿,阿爹为了与阿绵的娘在一起,起早贪黑地干活、攒钱,日日都要去买豆腐,一买就是足足一年。”
媒婆是见过许许多多的夫妻的,话中愈发感慨:“这两人彼此心中,都是情意深重,那时的彼此爱慕,绝不作伪。”
孟驰坚听着这些事,并不言语。
“两人成亲后,日子也过得很是蒸蒸日上。阿绵的娘是这个家的主心骨,他们家的日子也过得越发好了。生了阿绵后,阿绵是个很闹腾的小孩,到了晚上就不睡觉折腾大人,不抱着就哭。她爹为了不吵着她娘睡觉,硬是抱着小阿绵在外走十几里地!”
“可有让阿绵吹着风?”
“没有,”媒婆翻了个白眼,“别打断我。过了几年后,阿绵娘身体却渐渐不行了,这时阿绵的爹也不像从前那样,虽说还偶尔做些活,但闲暇时爱喝些酒,还爱去看人打叶子牌。期间自然也有看病吃药,但总也不见好,阿绵的娘是个很要强的性子,夫妻二人争吵过几回,最终她决定依旧是自己忙着做豆腐。后来阿绵的娘走的时候,阿绵……那时大约是十一岁左右吧。”
孟驰坚闭了闭眼睛,缓缓问:“为何她爹会有如此变化?难道是因为他在外面有了其他人?”
“那就不太知晓了,但据我所知,并没有。如果有,在这乡下我不会不知道。”
媒婆在这些男女关系的八卦上自认还是很有职业水准的。
“可到底为何会如此……”
眼前的年轻人如此不解。
“其实这样的事并不少见,毕竟几乎没有任何人成亲之时是冲着痛苦与不幸的日子去的。总而言之,她爹在她娘去了之后,一蹶不振,成了彻头彻尾的酒鬼。那之后阿绵的日子才开始不好过的,其实她是见过自己家曾经很幸福的,那后来性子才越来越怪。”
媒婆此时瞥了瞥孟驰坚的脸色,“而且,她在村里的名声也渐渐不好了。据说阿绵有时闹腾起来,谁也管不了,而且都不敢惹她,据说她还用菜刀砍过人!那家人后来都搬出村了。”
孟驰坚总觉得其中有古怪,但是这件事不像艳情八卦,媒婆也不知道具体的。
他谢过了媒婆,回家后马不停蹄地洗了个热水澡,将几日的脏衣服都换了,又剃了胡子,勉强将自己收拾出了个人形。
紧接着又将灶上的苦药一碗不落地喝了,下午又赶去陆家村。
他找了一圈,没见着陆爹的踪迹。
倒是在家中温书的张亦行在窗里看到了他。
张亦行放下书,走出去有些疑惑地问:“陆阿绵呢?她怎么没与你一起回来。”
孟驰坚看都不看他,直接当作空气一般径直走过。
“当我想理你呢,要不是看在阿绵的份上……”张亦行想到什么,忽然脸上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哈哈!该不会是她不要你了吧?!你想在这找人也是无用的!”
第65章 深情女二篇(十三)
孟驰坚也不跟他废话,上去就直接两拳。
“你再敢到她面前说一句话,我叫你这辈子也考不了。”
他眼下心情极其恶劣,又上去踹了一脚。
张亦行一介书生,论拳脚自然是劣势,当下灰头土脸,眼中愤愤,“你有种别跑,给我等着!”说完一瘸一拐地跑了。
孟驰坚想找到阿绵之前住的地方去看看,没走几步却见到陆微微。
陆微微穿着一身旧衫,与几个月前不同,她面容哀愁、很是憔悴。
原本她以为,张亦行是此前没有用心准备考学,只要这一次用心便好了。然而这夫君真的开始发奋了,不仅许多家事都堆在了她的身上,而且考学的花销极其正当,是不得不花的:
——书院一年就得花费十两银子;买书也价格不菲,加上笔墨纸砚,一个月最少也得抛费一两;不仅如此,县试后还要去府试,其间旅途路上和住宿的花销最少得一两;考试费一场也得一两……